當前位置:首頁 » 房車內飾 » 陸豐風尚內飾圖片

陸豐風尚內飾圖片

發布時間: 2021-05-10 02:39:34

1. 陸風的車性能怎麼樣

  • 個人認為陸風車不錯!

  • 陸風汽車分為陸風X5、陸風X6、 陸風X7 陸風X8、陸風X9以及陸風風尚。陸風汽車整體比錯,作為國內一款自主品牌的suv車,具有以下突出的特點:動力不錯的江鈴柴油系列發動機,具有燃油經濟性,穩定性與舒適性兼顧的前後懸架系統;決定通過性能的參數都不錯。另外陸風還在各大越野賽連獲佳績。

  • 2002年,陸風汽車代表中國區參加國際越野賽之一的馬來西亞雨林越野挑戰賽,並榮獲特別製造商獎,2003年、2004年,陸風車隊一路過關斬將,蟬聯兩屆全國場地越野錦標賽總冠軍。2005年9月,陸風車隊參賽2005中國越野錦標賽,並最終奪得柴油組個人冠亞軍、俱樂部杯冠軍。在參加國內外各種越野賽事的同時。2005年5月,陸風汽車順利出口歐洲,成為國內首個批量出口歐洲的自主品牌。

  • 陸風汽車由江鈴控股有限公司在國家新的汽車產業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於2004年11月由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江鈴汽車集團公司通過強強聯合,實現中、中合作的國內首家汽車製造企業。擁有江鈴控股本部擁有兩大生產基地:昌北基地與小藍轎車基地。

  • 江鈴控股旗下擁有國內知名乘用車品牌:陸風汽車品牌,產品家族包括陸風品牌乘用車系列品種,涵蓋了SUV、MPV、轎車三大平台,其中昌北基地主要生產陸風X6、陸風X9和陸風風尚三大系列產品,小藍轎車基地生產陸風風華系列轎車。

  • 江鈴控股以"讓顧客滿意"作為公司的質量目標,建立起一整套高標准、嚴要求的質量體系,努力以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來贏得客戶的信賴。

  • 在"十一五"規劃期末,江鈴控股本部將形成15萬輛的產能規模,成為國內乘用車重要製造基地。

  • 目前,陸風SUV系列已經出口中東、北非、中非、南美等海外市場,並且成為國內首個出口歐洲市場的自主汽車品牌,實現了中國汽車出口准入門檻級別最高的突破。在海外戰略規劃上,預計在三年內,陸風汽車出口總量將占年銷售總量的30%。

2. 陸豐機械(鄭州)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陸豐機械(鄭州)有限公司,是一傢具有一流管理水平,集科研、生產、銷售、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台商獨資現代化企業。公司依靠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成熟的技術產品,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盛譽。
法定代表人:曹德成
成立時間:2001-10-12
注冊資本:40萬美元
工商注冊號:41010040000530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合資)
公司地址:新密市產業集聚區風尚街9號(浙大路東側、風尚街南側、康寧路西、蔣坡街北)

3. 陸豐車內飾怎麼裝修才好看

外觀的話,一般就是加一個大包圍,加一個尾翼,加一點LED燈(不要加太多)。貼貼膜,很有錢的話,可以改輪轂,換低壓胎,改排氣。 換前臉, 也可以全車貼膜啊那種仿碳纖維的貼膜還有啞光的貼膜,牛逼的話可以電鍍一遍車漆, 然後改內飾,主要是音響了。全車隔音, 大燈現在查餓很厲害不太敢改疝氣的,

4. 陸豐神山村長賣了500萬的地知道嗎

神上這種地方有500W賣的土地? 吹的太大了啊 幾W可能有

5. 陸豐風尚是國產車嗎

陸豐風尚是國產車。
陸風風尚是江西江鈴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後的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時尚多功能家庭用車。從她的定位就可以看出雙方對這款車的重視和對合作前景的期望:江鈴控股希望陸風風尚是中國現代家庭幸福生活的延伸和象徵。

6. 陸豐的X7外面是黑色的,內飾是粽色的好看還是黑色的好看

個人喜好,我喜歡棕色的

7. 陸豐x5怎麼樣

優點:
2.0T發動機配合6MT波箱輸出不俗,後排空間寬裕
缺點:
內飾做工欠佳,底盤不夠沉穩,剎車偏軟

8. 長城4驅一陸豐4驅理論

哈弗H3 2.4兩驅和四驅動力完全一樣的,都是2.4 100KW 200NM,數據參數相同,【兩驅】 跑市區 高速路 比較平坦 的路面 2驅比4驅油耗相對低1-2個左右, 【四驅】跑山路 下雪天 泥巴路 爛路 自駕游 選4驅的,穩定性和通過性比2驅的強些,當然油耗也要相對高出1-2個左右,這兩款車動力系統完全相同,唯一可比的就是 通過性 , 【總結】如果捨得錢,建議買4驅的,4驅的車可以在2驅和4驅中自由切換的,比如自駕游去西藏,高速路用2驅跑得快省油,川藏山路用4驅通過能力強穩定, 現在哈弗H5出來了,外觀和H3差不多,但是內飾和工藝比H3有所提升,還可以加裝差速鎖多個主要功能,越野通過性提升不少,就說到這里 有空到SSSS看看比較好,看看樣車才能有所體會。

9. 陸豐東海過年的刀俗是什麼

嶗山地區的民俗是多元化的大融合。而且一旦融合而成,就有其穩定性和傳承性。 早在陸000年前,嶗山就居住著「不」、「其」兩大部落,夏、商、周時屬萊夷地,春秋時屬齊國,秦朝時屬琅琊郡,漢時又屬東萊郡,其後隸屬更是多變。可以說,每一次隸屬的改變,必然融入不同地區的民俗,特別是陸00多年前的明朝大移民,移民們又將山西、雲南等地的民俗帶入嶗山。所以千百年來,嶗山地區的居民在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禮儀交往、祭天禱地等方面,既保留了一些古老的獨特民俗,又將外來的民俗吸收、融合,使之成為了流傳至今的嶗山民俗。 舊時的嶗山民房,講究依山面水(海),土石建築,草頂木質門窗,多為三間房,向陽而建。土炕靠南窗,冬天太陽照著,人在炕上暖烘烘的。在生活條件落後的情況下利用陽光取暖,不也很科學嗎? 嶗山人在飲食上也頗費了心思。為省飯,冬天農閑時改吃兩頓飯(此俗一直到貳0世紀陸0年代末);為讓人吃飽,人們常用地瓜餷「地瓜飯」,把地瓜面切成面條蒸著吃,把野菜餷成渣,或用大蔥蘸蝦子就飯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獨具嶗山特色的食俗。 嶗山雖然劃歸即墨縣近依500年,但在婚嫁方面有自己的風俗:即墨有些村子娶親用一頂轎,可嶗山地區都用兩頂轎,女婿乘一頂轎上門娶親,另一頂轎由新媳婦乘坐來婆家。 嶗山人多認為自己的老家在雲南,所以人死後報廟時,一面燒紙馬一邊祈禱死者的魂回雲南吧。這又形成了喪葬中的一俗。 嶗山的方言更有其獨特之處:舅母叫「妗子」、奶奶叫「媽媽」、伯父叫「大爹、二爹」、更有趣的是小蜘蛛叫「老媽媽」、疙瘩湯叫「骨扎湯」、水餃叫「小骨扎」、窩窩頭叫「汽溜」、饅頭叫「餑餑」、刀魚叫「林當魚」、白鱗魚叫「想魚」……這些方言土語讓初來乍到之人還真要頭痛一陣子的,然而嶗山人一聽就明白。 嶗山的禮儀民俗涉及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有家庭的,也有鄰里間的;有精神道德方面的,也有歲時節慶方面的,禮儀民俗一旦形成,有極強的約束力。如吃飯時必須要老人先動筷子、大年初一給長輩拜年、客人來時要起身相迎、喜事不穿白、喪事不穿紅、家人去世三年內不走親、清明上墳……,如果違背了這些民俗中的禁忌,就會被人們認為是不懂規矩,或招致人們的反感和不快。 嶗山地區的文化游樂民俗更是豐富多彩。數十個戲舞跑了一村又一村,數百個戲劇演了一年又一年,上千首歌謠唱了一遍又一遍,上萬個故事流傳了一代又一代。尤其是那些風趣游戲和那些膾炙人口的諺語、歇後語、謎語有誰能說得清呢?千百年來,人們就在這些說唱聽講中尋求了歡樂和幸福,得到了享受和安慰,受到了熏陶和啟迪。 嶗山地區民間信仰成俗。舊時人們上廟求神拜祖保平安,慢慢的就形成了求神、貿易、游樂為一體的廟會。嶗山的廟特別多,曾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說,廟多,廟會就多。嶗山民間歷來崇拜神靈:天地神、土地神、山神、財神、關帝聖君、海神等,都在人們祭祀之列,人們對他們頂禮膜拜。嶗山民間對狐狸、黃鼠狼等既信服又懼怕,如稱狐狸為狐仙、黃鼠狼為「老鄰居家」而不敢傷害,簡直視當神靈。舊時,人們得病常請巫婆治病,有難事常占卜吉凶,所以巫術、法術及占卜在嶗山盛興。 嶗山還有一個獨特的民俗,就是用偏方治病。舊時人們無錢買葯,嶗山就是一個醫葯寶庫,所以一旦病了,就采葯自救。人們在治病中便總結出許多偏方,如采柿子葉三至5個,放在鐵鍋中熬水,水開後,舀入木盆或鐵盆中涼到不燙手時,將患兒的兩腿浸入水中,燙洗5至陸分鍾後立即拿出,一天早晚兩次對治療小兒腹瀉有特效。還有治刀傷的偏方、治燙傷的偏方、治嘴角瘡的偏方……據統計,各類偏方目前在民間流行近千種。有的偏方「葯到病除」,用老百姓的話說還「去根」(即治本)。所以即使在科學發達的今天,民間仍相信偏方治大病。 三 人類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嶗山民俗也必然隨之變化和發展,一些不適應時代潮流的民俗被淘汰了,一些民俗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完美,一些新民俗也隨著社會發展而產生。 人們的住房由低矮的茅草房自貳0世紀吧0年代開始變成了高大寬敞的磚瓦房,90年代後各村由集體建起了樓房,「樓上樓下、電燈中國」真得變成了現實,舊時建房查日子、放鞭、幫工等習俗隨之消失。 飲食方面的變化更大,再沒有人為省飯而吃兩頓飯了。大米、白面作為主食代替了舊時的地瓜、地瓜干,舊時度日的那些飯菜已做為嶗山特色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了深受客人青睞的美味佳餚。「嫚、嫚你別饞,過了臘八就過年」這句流傳了多年的俗語只能留作記憶了,因為大人再也不需要用這句話安慰盼年的孩子了。 服飾的變化更大,流行了多年的長袍、馬褂、旗袍在貳0世紀50年後被中山服、列寧裝、軍便服代替。吧0年代後,西服、休閑裝、運動服、短裙、超短裙又成為主流,現在,服裝款式、色調的變化簡直讓人跟不上趟。服飾中崇紅貴黃的觀念早已破除。 婚嫁方面,「婚姻自主」代替了「媒約之言、父母之命」,轎車代替了花轎、酒店請客漸成時興。娃娃親、童養媳等包辦、買賣婚姻自貳0世紀50年代後絕跡。喪俗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火化」代替了土葬,盛殮等習俗自然?除。 許多廟會在文化大革命做為「四舊」被廢除,至今,再沒有舊時的盛況。人們對各種神靈的崇拜程度已大大減低。 許多嶗山方言也趕上新時興,爹改稱「爸爸」,娘叫「媽」,妗子叫「舅母」,餑餑叫「饅頭」。現在社會上興起什麼說法,嶗山人馬上學會了。 文化娛樂方面的民俗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影、電視、卡拉OK等代替了舊日山村的柳腔、茂腔;電子游戲機等洋玩具代替了跳房、藏貓等傳統游戲;「打撲克」、打麻將、「摸彩券」代替了流傳在山村、漁村幾千年的「推牌九」、「看紙牌」、「擲骰子」、「壓寶」等;「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排球」、「籃球」、「撞球」等活動也在農村普及開來。 新民俗不斷形成,幾千年來「養兒防老」的舊觀念隨著農村實行養老保險得到了轉變,那些「趕上好時候」的老年人,有了錢也開始乘火車、坐輪船、坐飛機走出家門,甚至走出國門去旅遊!獨生子女家庭在農村已不少見。「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老人節」、「聖誕節」、「陽歷年」等一些新的節日在民間越來越興。出門「打的」不再是城裡人的「專利」,摩托車早成為人們下地幹活、出門打工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車也越來越多的進入百姓家。 四 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完整的民俗發展史,不但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珍貴民族文化遺產,而且,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社會發展史、文明史。嶗山民俗也不例外,它經歷了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粗俗到文明的發展過程。它既是嶗山地區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嶗山社會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願嶗山的民俗在今後的社會變革中,永遠保持著獨特的誘人魅力,成為我國民俗文化中永放異彩的奇葩。 第一章歲時節慶民俗 第一章歲時節慶民俗 歲時節慶民俗包括傳統節日民俗和新興節日民俗。 傳統節日民俗是按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和節氣變換在民間形成的風俗習慣。它是嶗山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統節日嶗山地區月月都有。這些節日經過千百年的傳承變異,已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內容和特色。其中有反映生產的農事節日(立春、穀雨等);有祭奠祖先的祭祀節日(農歷十月一);有追念民族英雄和名人偉人的紀念節日(清明節、端午節等);有喜慶豐收、合家團圓的慶賀節日(春節、中秋節);還有屬於游藝娛樂方面的游樂節日(元宵節)等。許多節日還伴有優美的神話傳說故事,如七月七的「牛郎織女相會」等。如今,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半年、七月七、中秋節、十月一、冬至、小年等傳統節日仍受人重視,一些動植物的生日等節日逐漸被人們淡忘,有的節日的慶祝方式也逐漸融入了一些新的內容和風尚。 建國後,嶗山地區的新興節日有國際性的,如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元旦等;有我國特有的,如教師節、國慶節等;還有嶗山地區獨有的,如北宅櫻桃節、嶗山茶節和枯桃花會。這些新興節日特別是嶗山本地創辦的節慶,豐富了嶗山民俗的文化內涵,提高了地方知名度,為發展嶗山的地方經濟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現在,傳統的節慶在嶗山愈加興盛,新興的節慶在嶗山富有新的魅力。 第一節傳統節日 一、春節 爆竹生花過新年 春節的由來歷史悠久,但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至西漢前,日期多變,如夏代定為農歷正月初一,商代定為農歷十二月初一,周代定為農歷十一月初一,秦朝曾將農歷十月定為每年第一個月。公元前依0四年,漢武帝時頒行《太初歷》,定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此俗流傳至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後,規定公歷依月依日為「元旦日」,稱為「新年」,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民間一直俗稱「過年」、「過陰歷年」。 春節,是嶗山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雖然人們通常將正月初一至初三稱為「過年」,但從臘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這一段日子裡,人們「忙年」、「迎年」、「過年」,歡樂與祥和的節日氣氛十分濃厚,今天這種傳統的習俗,仍完整地保存著,並不斷發展,更有新意。 除夕忙年年除日為臘月最後一天,民間俗稱年三十、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大年夜」這天從早到晚,人們忙著打掃衛生、貼對聯、包餃子、請年、接灶、放鞭、迎年等,其繁忙、熱鬧、歡樂程度甚至超過年初一。可謂忙中有樂、其樂無比。 打掃衛生。清早,男人們就先將門里門外、房前屋後的衛生清掃一遍。 掛宗譜。早飯後,男人先將紅席釘在正間正北牆上,再將宗譜掛在紅席上面(東西兩面掛上蓮花、牡丹彩幅),宗譜前擺上供桌。供桌上供上餑餑、魚、肉、雞、水果等(三盤三碗或五盤五碗),擺上筷子、香爐、蠟台、黃裱紙、錫壺(以備點酒)等,一切妥當,男性就向宗譜燒紙、磕頭。 貼對聯(春聯)。貼對聯要從外往裡貼,依次為大門、屋門、房門、房間,要將上年的取下用篩子盛好回家燒掉。貼的對聯以沒有皺折為好。有時人們怕年除日天不好,就提前一天貼好,有時怕漿面上凍,就將大門摘下來放在太陽底下貼。 春節貼對聯 撈隔年飯。把小米煮三成熟後,放在盤中堆成山狀插上紅棗(雙數取吉利)擺在供桌上,年初一食用,即為「隔年飯」,象徵年年有餘糧。 中午飯後,小孩們穿上新衣服上街放鞭炮,歡快的玩耍;女人們開始調餡、和麵包餃子;男人就開始挑隔年水(送年前用)、劈隔年柴(象徵家中不愁喝、不缺燒)。現在,吃上自來水、用上煤氣的村民,再也不用挑隔年水、劈隔年柴了。 祭拜祖先(貳0世紀四0年代)請年日落之前,家中的男性要提著燈籠,端著供品,帶著香紙、鞭炮到祖塋請已故的長輩靈魂回家過年。將供品擺到輩份最高的墳前供桌上後,即從大到小挨個燒紙、祭供、叩頭,最後邊往家走邊喊著「爺爺媽媽回家過年了!」回家後,在大門里橫放一木棍,叫攔門棍,然後,對著宗譜燒香、磕頭。之後,帶著祖輩的靈魂到本性的祠堂去聚會、拜祖,完後再把自家已故老人的靈魂領回家祭拜。現在,請年風俗仍流行,不過少有人帶供品了,也沒有到祠堂祭祖的了。 接灶接灶一般在晚上七、八點鍾。全家男性,來到天井,擺上供品,面向南天,將灶王像和紙一並燒掉,祭酒磕頭後,在東間鍋台上擺上香爐、供品,將天井撒上芝麻、麥草、穀草(直至初三早晨打掃燒掉)。接灶後,全家一起喝酒、吃飯,正式進入「過年」的境界。現在,人們仍然接灶,只是程序淡化了許多。 吃過年餃子除夕夜十二點,各家女人們開始煮餃子;男人們便開始燒香、燒紙、祭酒、叩頭、祭天祭神、祭祖、燃放鞭炮,之後,再祭已熟的餃子。此時屋外鞭炮齊鳴,屋內蠟燭通明,燒的香味、煮的餃子味交織在一起,燒的紙煙和餃子氣充滿房間。人們忙活著,向炕上端餃子、擺酒菜。然後,小輩們便給長輩磕頭,磕頭時邊說:「爹,過年好,給您磕頭」。邊磕頭,大人們邊說好,邊分壓歲錢。問完過年好,便一塊吃餃子,誰吃到餃子里的花生、棗、硬幣、糖果時,就向家人炫耀,人們便說上一句吉慶話,如吃到一塊糖,則是「有甜頭」,吃到硬幣說「有錢花」,誰吃得多誰就越高興,將過年氣氛推向高潮。文化大革命中將祭天、祭祖、磕頭當作「四舊」廢除,貳0世紀吧0年代後有的村民又將其恢復,但大多村民對請年、祭天、磕頭等習俗已淡化,除夕夜全家歡聚一起,一邊喝團圓酒,吃團圓飯,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 拜年吃過餃子,男性便提著燈籠、拿著香開始拜年,路上碰到人都互問「過年好」,走進近支(自己人們)最長者家的大門口就高呼「大爺爺(……)過年好」,進屋後將自帶的香插到香爐中,就燒紙、祭酒,然後先朝宗譜上的祖輩叩頭,再給家中長輩一一叩頭。之後,從其家再取一柱香繼續拜年,直到把近支長輩全部拜完。現晚間拜年,已不光男性,女孩也可隨大人拜年,進門只問過年好,吃塊糖說幾句祝福話。正月初一,是家庭婦女的拜年日,她們只問好,不燒香紙、不叩頭(新媳婦頭一年要行大禮)。 拜年(貳0世紀初) 貳0世紀吧0年代,由朋友、同事之間的互相拜年發展成團拜,90年代,中國、簡訊拜年已成為春節一新風俗。 關於拜年習俗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叫它「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裡,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餐後揚長而去,人們才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未被「年」吃掉。於是拜年之風便流傳開來。 送年送年的時間是初二夜十二點(有的是初三凌晨),將頭一碗餃子祭奠天、地和已故祖輩,放完鞭炮後,在宗譜前燒香、燒紙、祭酒、叩頭之後,吃送年餃子。貳0世紀50年代前,凌晨兩點左右,家中男性長輩端著供品,領著男性子孫來到村頭或十字路口,點燃香、紙、神位後,祭酒朝祖塋方向叩頭,送已故長輩靈魂回塋,年算過了。正月初三早飯前,將宗譜請下,卷好放在供桌上(以備元宵節用),撤掉供品。神主、牌位敬謹收藏。撤去院中穀草和「攔門棍」,解除家中禁止掃地和潑水的禁忌。 走親初二看舅、姨。這天,外甥要帶上禮物去給舅或姨拜年,男外甥也要向長輩問好磕頭。這一天,舅、姨不能擺架子,還要好好設宴招待外甥們。 初三看丈人(岳父)嶗山地區多在初三到丈人家拜年,俗稱「走丈人家」、「看丈人」。早飯過後,女婿和媳婦孩子,帶上禮物去丈人家拜年。女婿看丈人,也是見面問「過年好」,進屋磕頭。丈人家要設宴招待,如果丈人家親兄弟多,就輪流宴請女婿,叫做喝「輪庄酒」。 初四看姑姑。小輩們帶上過年餃子、包子、棗餑餑等禮品去姑家拜年。進門先問「過年好」,進屋後男性小輩燒香、燒紙、祭酒,先向宗譜,再給姑家長輩逐一叩頭。 禁忌春節的禁忌比其它節日多:請年以後,直到初二夜不能掃地,掃地意味著對祖先不敬,也會掃走財運;不許潑水,怕潑走財運。年夜飯中不能少魚,取「連年有餘」之意,沒有鱗的魚不能上席;驢肉、馬肉、兔子肉等所謂「雜亂肉」不能上席。 春節期間說話、辦事都要十分謹慎;「破、壞、散、死、賠、病、輸、痛」等不吉利的字眼都不能出口,不能罵人,不能打孩子。餃子皮破了,要說「中了」,饅頭裂了要說「笑了」,飯吃完了要說「好了」,蒜要叫「義和菜」。打碎了器具要說「歲歲(碎碎)平安」或「越打越發」,放鞭炮時,掛著鞭炮的竹竿不能說「高擎(窮)」,一旦說了另一人就接著說「擎(窮)到頭了」意為不能再窮了,來年就開始富了。所以有了「大年五更死驢,不好也說好」的俗語。 還有送年之前,出嫁的閨女不能回娘家,供品必須單數。家人去世三年內,不貼春聯、孩子不拜年不走親。初一忌死人,如初一病故,要謊稱初二死的。這些禁忌有的已廢除,但絕大多數至今還在民間流傳。 動物生日春節期間,給一些動物過生日,如初一狗生日(一說初四)人們初一早晨把用五穀雜糧做成的各類食品擺在院中供狗食用,名為「請狗」。請狗是來自有趣的神話故事。傳說原來人間的麥穗是從根部長到頂的,收的麥子堆成山,人們就不知愛惜了。可天上糧倉里麥子越來越少,玉皇大帝差天神到人間察訪。天神化作一個要飯的,走州穿縣,發現到處都是霉爛的麥子,一些頑童竟坐在一張大餅上嬉耍。天神回稟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大怒,吩咐將麥子全部收回,多虧了仙狗盜出一粒麥種,才使人間有了飯吃。後來天狗被貶為人間的狗,人們為了感謝狗的恩情,大年初一請狗。也有一說即初一雞生日、初二鴨生日、初三貓生日、初四狗生日、初五豬生日、初六羊生日。生日這天,人們要善待它們,給好吃的,不打它們,讓它們歡快一天。現在這些動物生日已被人們淡忘了。 民間將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分別稱為「小輪七日、中輪七日、老輪七日」,認為這幾天早起觀天象可預測人體健康,如初七早晨晴空無雲則可保少兒一年無恙,也叫「收小人兒」,十七日注壯年人,二十七日注老年人。這些並無科學根據的習俗,至今仍在一些人頭腦中殘存,如二十七日早晨陰雲密布、狂風大作,便會給老人增加心理負擔,認為今年可能出事。 舊時人們對初七很重視。要燒香、燒紙、祭酒、磕頭、祈禱一家平安、健康百歲。早飯吃面條求長壽。一天禁忌吵鬧打架,意為全家和睦友愛,而且不幹活,只吃喝玩樂。現在此俗已淡化。 植物生日初八谷生日、初九果生日、初十菜生日、十一莊稼生日、二十一麥子生日,舊時人們都很重視。這天,他們就到天井(谷生日)、果樹地、菜地、場院(莊稼生日)、麥地去擺上供品,燒香、燒紙,求上天保佑作物豐收。俗語說:「初十不動針剪,以免傷了菜根、菜葉」,還說:「麥子成和秕,看正月二十一」。現在還有人為莊稼過生日,但正月十一日過莊稼生日的居多,而且只在家放鞭吃面條了。 二、立春 立春俗稱「打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有時在正月,有時在臘月(約在公歷二月四日)。立春象徵春天來臨,氣溫逐漸回升。但嶗山民間有「打春別歡氣,還有三0天冷空氣」的說法。立春這天,農民喜歡到田野上走一走,叫做「迎春」、「接春」。還興吃生蘿卜,叫「咬春」,說吃個生蘿卜可以消除春困,還可以殺菌防病,保證一年身體健康。 立春節日的《春牛圖》 打春這天,出嫁的閨女不能在娘家,即使在娘家,也要在打春的時辰到外面躲一躲。一年兩個立春日也忌結婚,據說「一年兩個春,死了丈夫斷了根」,這些俗語至今還約束著人們。 三、元宵節 元宵燈會 元宵節,西漢初年始稱「上元節」(正月的第一個月圓之日),漢武帝將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自唐代以後,民間有在當晚懸掛花燈、觀賞花燈的風俗,故又叫「燈節」,從此流行至今。民間俗稱「過十五」,是除春節外民間最熱鬧的一個節日。嶗山人過「十五」,主要有祭神祖、送燈、照燈等。 祭天敬神拜祖清晨,人們掛上宗譜,擺上供品,燒香、燒紙、祭酒、叩頭,還要到土地廟關帝廟進香、燒紙、叩頭。 送燈太陽落山時,人們端著祭品和豆面做成的面燈(或小蠟)到祖墳送燈、祭祖。將點起的面燈(蠟)放在墳頭或避風處,十六日晚再照一次。 豆面燈分斗燈、十二屬相燈,在上面捏一燈碗,上鍋煮熟後,將食油刷入燈碗點燃。每個燈要放在一定位置上。斗燈放在祖墳墳頂,狗燈放在大門口,豬燈放在豬圈牆頭,雞燈則由人端著照牆角、炕旮旯,免得毒蟲、蠍子傷人。 還有的豆面燈為月燈,即按月上折,正月一個折,二月對稱兩個折,三月等邊三個折,……臘月十二個折。正月十五用豆面蒸「月燈」 月燈油干後,看看燈芯成什麼形狀,可預測那月收什麼糧、菜、果。貳0世紀陸0年代前,許多人家將用完的面燈晾乾保存,炒菜時切上幾個當「油水」(因燈用豆油燃燒過留有香味)。漆0年代後,做面燈的少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再無人用面燈當「油水」了。 照燈送燈回來後,用點燃的面燈、蘿卜燈照牆角、門後,磨旮旯等地方,邊照邊唱:蘿卜燈、清凌凌,照的蠍子永無蹤,照的螞蚱不見影,耗子它也不打洞。十六日再照一次燈。現在仍有人照燈,不過多用蠟燭了。 天黑後,小孩歡快的在街上家裡放起「滴滴金」,大人則燃放「花子」鞭炮,一派熱鬧景象。 禁忌十五晚到十六晚,不得挑水、掃地、倒臟水,以免挑來家蟲子、掃走財神、潑掉財貝;正月十六還有不動針線一說。 四、二月二 農歷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民間流傳著,這一天龍王要升天,人們就舉行祭祀活動,企盼龍王能行雲布雨,使作物豐收。宋代以後,這個傳統節日和驚蟄聯系在一起了,並在民間演變成為驅蟲害和祈求豐收的風俗。明、清以後,民間又有了打囤、煎餅、熏蟲、炒豆報捷等風俗活動。 祭神初一晚,各家擺好供桌,燒香、燒紙、祭酒、叩頭後,日落前到土地廟去送香、燒紙、叩頭,祝賀土地爺生日。二月二一天三次到土地廟禮拜。此俗現在已絕跡了。 薰蟲二月二清早進香禮拜後,端香將屋內各角落薰一次,叫「薰蟲」,意為將害蟲薰死,一家沒病災。現仍有薰蟲一俗。 打囤日出前,家家戶戶都到天井、大門口、場院,用草木灰撒成一個直徑貳-三米的圓圈,內撒一個「十」字,放上五穀雜糧,叫做「灰囤」,撒上一個梯子形,叫做「囤梯」。如果這天天晴無雲,即預示著糧食豐收,如「灰囤」被風刮散,則象徵年景欠收。農諺中的「二月二,龍抬頭,大囤滿,小囤流」,寄託了農民渴望五穀豐登的願望。有的人家還把草木灰撒在房屋周圍,叫「打圍牆」,說可防止毒蟲進家。現在撒灰囤仍在民間流行。 二月二撒灰囤 上工日舊時,扛活的長工(俗稱「覓漢」)二月二到東家上工,所以叫「上工日」。長工進家後,東家要設筵招待,吃煎餅,喝地瓜酒,席間長工要說些吉利話,如「東家發財」、「東家多幫忙」等。此禮過後,挑水、掃院、夜間喂牲口及其它農活就是長工的事了。「下雨打苫,刮風扛石頭」這句俗語正是長工辛苦的寫照。現在,「覓漢上日」只能作為一種記憶了。 炒豆、淋煎餅、餷渣炒豆,是先將黃豆用糖水浸泡,粘上一層麵粉(或不粘),晾乾後烘炒而成。還有的用麵粉、地瓜面、糖精等混合做成菱形或塊狀面豆。更有不少農家將地瓜切成豆晾乾炒熟加糖為「地瓜豆」。淋煎餅,農家淋煎餅是將穀米、高粱、地瓜乾等磨成面後調為麵糊,先將鍋里擦上食油,將麵糊倒入鍋內攤勻,熟後取出,可吃多天。餷渣,將經水泡過的黃豆磨成沫子摻上蘿卜纓、胡蘿卜纓或芋頭葉等煮成,叫渣。 這一天有「二月二炒豆,大人孩子一炕頭」、「二月二淋煎餅,大人孩子一天井」、「煎餅卷渣,喜死老媽」等民謠。現在二月二很少有人淋煎餅、餷渣了。 禁忌「二月二不拾草,拾草光叫長蟲咬「(俗說二月二龍抬頭、長蟲起蟄),家有屬龍(蛇)的人,這天不能動刀、剪針,說「二月二動刀,傷了龍的腰、二月二動剪,傷了龍的眼、二月二動針,龍蛇斷了根」,雖屬迷信,可至今有人相信這些說法。 五、寒食、清明節 「春到寒食陸0日」,即大春陸0天後為「寒食節」,「寒食節」又稱「冷節」、「禁煙節」,相傳為春秋時期晉文公為紀念救命恩人介子推而設的節日,這天禁止煙火、不得飲食,故稱「寒食節」。自秦漢至隋唐,寒食節曾擴為三日,但明清以來,寒食節逐漸和清明融為一體並將祭祖、掃墓等禮數增入其中。現在嶗山,人們已把寒食、清明視為一節了。很少知道清明的前一二天為「寒食節」了。 吃冷食舊時,寒食節人們不舉火、吃冷食,後來改為「日出後不舉火」,即日出前做好早飯,日落後做晚飯,如今,人們已不太講究了。 踏青天不亮,未婚的大閨女帶著鍋、米、蛋、菜等來到地頭做飯,並將針、指扣、蔥白、錢幣等放入米中一起煮。吃到針、指扣象徵手巧;吃到蔥白象徵聰明;吃到硬幣象徵富有。天亮後,各自回家。此俗現已絕跡。 清明打鞦韆打鞦韆鞦韆各式各樣。供人們玩耍的有大鞦韆(一村一個)、轉鞦韆,還有各家在門框上拴根繩,下面放個蒲團讓小孩玩的簡易鞦韆。 這一天婦女們特別高興,可盡情玩耍、打鞦韆,故有「閨女的清明,小廝(男孩子)的年」的俗稱。自貳0世紀陸0年代後,各村再也沒有豎鞦韆的了。 掃墓民間叫「上墳」,是清明的一項主要活動,這天,人們要到自己祖墳添土、祭奠。添土有講究,只有父母雙亡,墳頂才能尖起,若一方尚在,墳頂要平成長圓形。誰家墳添土,說明還有後代。祭奠要在墳前擺上供品,燒香、燒紙、祭酒、叩頭。父母雙亡者,閨女要在清明第二天(開明日)到墳前燒香、燒紙、祭祀。現在閨女也可在節前或清明這天上墳,王哥庄街道至今不許女性上墳

10. 陸豐車有七座的嗎

目前深圳市場的陸風風尚只有2.0L自動擋七座和1.6L手動檔七座兩款車型有現車,全系車型沒有現金優惠

熱點內容
去吧皮卡丘百度91版下載 發布:2024-05-17 03:21:30 瀏覽:913
漢蘭達內飾燈不亮 發布:2024-05-17 03:09:36 瀏覽:976
神奇寶貝皮卡丘二周目攻略 發布:2024-05-17 03:08:58 瀏覽:837
三台山梨蘭會房車 發布:2024-05-17 02:19:49 瀏覽:781
大偵探皮卡丘發布定檔海報 發布:2024-05-17 02:11:00 瀏覽:774
豪車對撞豪車 發布:2024-05-17 02:09:43 瀏覽:103
皮卡丘全黃壁紙 發布:2024-05-17 00:42:52 瀏覽:312
勞務汽車維修做分錄 發布:2024-05-17 00:32:45 瀏覽:783
蚊帳空調房車 發布:2024-05-17 00:23:53 瀏覽:314
太原免費看房車 發布:2024-05-17 00:11:07 瀏覽: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