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房車現象
❶ 人力房車,世界最小,裡面居然還能睡四個人!
房車有人追求大,有人追求小,一輛迷你房車,也能玩得很快樂,在英國,有一名汽車技工,安迪,就花了兩周的時間,做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房車。
在當地不屬於機動車行列,屬於自行車范疇,不用上牌就能上路。
如果不安裝一個電力小馬達,碰到山路,那就很難踩著去了,不過還是要為這哥們的創新精神點個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什麼是手拉房車
用人力拉著走的房車,手拉房車應該是近幾年出現的,現在人越來越渴望自由,喜歡出門窮游,但是很多人買起來車或者不會開車,就會選擇手拉房車。
價格便宜,也不需要駕照,在旅遊途中也可以有一個休息的地方,雖然功能沒有其他類型的房車強大,但是價格便宜,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以下規定:第五十六條機動車牽引掛車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載貨汽車、半掛牽引車、拖拉機只允許牽引1輛掛車。掛車的燈光信號、制動、連接、安全防護等裝置應當符合國家標准。
(二)小型載客汽車只允許牽引旅居掛車或者總質量700千克以下的掛車;掛車不得載人。
第六十七條:行人、非機動車、拖拉機、輪式專用機械車、鉸接式客車、全掛拖斗車以及其他設計最高時速低於七十公里的機動車,不得進入高速公路。
❸ 房車旅遊者的自然現象有哪些
國內人多,適合房車停靠的地方少,完善的營地更少,不客氣地說只學了個皮毛,即便是建好的營地也是不完善的,而且有的營地收費高,很難吸引開房車的人前往。隨著房車的增加,配套跟不上,個別房車車主不注重房車禮儀,出現了很多不文明的現象,導致現在很多地方的人排斥開房車的來旅行。
❹ 房車出遊的好處與壞處
好處:可以容納很多東西,衣食住行都可以在車上進行,可以節省一些住宿費
壞處:房車體積較大,停靠的難度比較大。並且房車的汽油供應量也是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遇到房車汽油量不夠導致房車停止工作是一件比較難以解決的事情。
建議短期旅行可以房車出行,長期旅行比較適合選用公共交通。
房車是由國外引進的時尚設施車種,其車上的居家設施有:卧具、爐具、冰箱、櫥櫃、沙發、餐桌椅、盥洗設施、空調、電視、音響等傢具和電器,可分為駕駛區域、起居區域、卧室區域、衛生區域、廚房區域等,房車是集「衣、食、住、行」於一身,實現「生活中旅行,旅行中生活」的時尚產品。
❺ 房車,一個被低估的新產業
來源:解放日報
當文旅行業受疫情影響正在緩慢復甦時,「房車自駕」這種新方式反而迎來逆勢增長。
據統計,2020年國內房車產業迎來一撥小熱潮,同年12月國內自行式房車銷量環比增長32.2%,同比增長25.7%。無獨有偶的是,每逢節假日,上海房車營地銷量爆滿,一車難求,也成為一種現象。
房車自駕,是否真到了蓬勃發展的拐點?
作為一個復雜的全產業鏈,它橫跨 汽車 製造、文旅、景區資源、基礎硬體、消費文化等多領域。起步階段究竟面臨哪些問題?能否發展成上海的優勢新產業?
愧疚下的嘗鮮
延軍是一位設計師,去另一座城市出差乃家常便飯。然而在外地工作時間太長,他對家人的愧疚也與日俱增。
2013年,在公司附近,他忽然注意到有一家房車租賃公司,沖動之下租了輛房車,和家人一起玩了20天。當時一台車租賃價格1500元一天。
如今回憶,他已經記不清走過哪些城市,反而房車上與家人其樂融融的畫面還歷歷在目。司機是另聘的。蹣跚學步的女兒在車里亂爬,妻子 旅遊 和照顧孩子兩不耽誤,延軍自己在房車上辦公。設計師有一台電腦和網路,一切足矣。
最初也有一些擔憂:國內房車配套不好,沒有驛站,無法及時加水充電怎麼辦?開出去後才發現,電不難有。在車輛行駛中,房車的燃油可以反充電。加水則簡單很多,加油站、景區、停車場或店鋪,接個水管就行。房車營地沒有想像中那麼「剛需」。
延軍選擇的C型房車,是目前國內銷量最大的車型,看起來比較高,實際佔地面積和一輛依維柯麵包車等同,停車不難,而且只要C照駕駛證,自駕車車主都可直接上手。
那一次,享受到了邊工作、邊 旅遊 、邊陪伴家人的樂趣,延軍一直念念不忘。幾年後,他決心買一輛房車創業,專做城市禮物、文創設計。
他先把房車表面刷上公司名稱、業務內容、聯系方式,隨後開著房車,一家四口去全國各地。車里帶著兩個孩子,一個3歲半、一個8歲,一家人一路走過海南、雲南、貴州、廣西等地。
起初在創業階段,他只是搜集各地風土文化信息,拜訪曾經的客戶。後來有些客戶對他的房車非常好奇,問起他現在的創業內容,基於之前的信任,請他設計城市禮物和文創產品。
「房車給我招來了客戶,相當於免費廣告。」延軍說。他開著房車可以在一個陌生城市待1個多月,走訪50多家企業,同時參加研討會、沙龍。有時,他也會帶著創業團隊開著房車到當地宣傳、舉辦小展覽等,房車讓一切都變得方便,時間變得從容。
舊景點,新玩法
我國房車產業起步較晚。很長一段時間,市場上零星的房車來自改裝車。
上汽大通原本的生產線主打客車。漸漸地,客戶開始提出一些定製化客車需求,比較接近於「房車」。而隨著國內人均收入提高,生活品質提升,自駕游成為年輕人偏好的選擇,房車將是未來風口,這個趨勢越發明顯。
2017年,上汽大通在溧陽投資建設了世界一流的智能化房車工廠。基於此前國內只有改裝車,這一舉動當年就讓大通形成頭部效應。
但前期發展並不容易,房車在國內不僅僅普及度和知曉率低,配套問題也讓車主有很多顧慮。比如,房車停放方便嗎?停車場是否有加水、充電等配套設備?露營地有幾處? 旅遊 線路如何定製?
2018年,大通意識到,光賣房車遠遠不夠,作為市場先驅,他們需要自己做市場普及、推廣,甚至補足房車產業鏈的短板。於是,一系列跨界動作開始了:房車 旅遊 、線路定製、租賃業務、運營營地等,一個車企干起了文旅服務業的活兒。
大通為房車打造了兩個網路平台,一個是「我行」,提供在線選車和買車。還有一個是「房車生活家」,提供豐富的 旅遊 線路產品。從還車租賃、每天行程點位、餐飲和住宿安排到路上交通時間等,羅列清晰,與傳統的跟團游產品目錄一樣,對新手比較友好,讓人心裡有底。
據項目經理介紹,目前國內有幾條線路特別適合房車自駕游:一是大西北環線,本就是著名的自駕游線路;二是內蒙古草原。它們有一些共性:一路皆風景,適合自駕;那些地方的住宿、廁所等條件本就一般,與其住在旅館,倒不如直接把房車開到山坡、沙漠、草原、湖邊,住在房車里,還能隨時支個帳篷,擺上桌椅。
不久前,正是西藏桃花盛開時。大通平台上線了拉薩―波密7天6晚的房車線路。線路中安排了兩個支持水電樁的營地,一個在林芝,營地上桃花盛放,可以一邊給房車充電、加水,一邊在戶外擺開桌椅,花海中野餐。
另一個營地在然烏湖邊。遠處千山飛雪,夜晚滿天繁星,與湖面遙相呼應。住在旅館反倒不能更好體驗天地之美。路線上還重點標注了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景區,建議房車停在桃花樹下,一家人煮一杯咖啡,度過悠閑時光。
大通設計的這條線路,有2晚住在酒店,就怕自駕遊客不習慣全程睡在房車。此外還安排了一些特色 美食 ,與當地餐館、酒店合作。
一輛C型房車,最多6人。線路選擇分兩種,一種租車帶司機,費用略貴。一種自駕,但配有專門的線上管家,隨時通過微信提供各種服務,包括提醒每天行程和注意事項,隨時掌握沿路狀況等。
這樣的一站式房車游服務,省去很多顧慮。一些新手,本以為房車自駕離自己還很遙遠,國內出遊可能困難重重,結果一看產品內容,就有了第一次嘗試的勇氣。
「房車自駕,美景和露營結合,更契合年輕人對 旅遊 的想像。」上汽大通房車 科技 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力挽說。
疫情倒逼下,國內走馬觀花式的景區游覽開始走向窄弄。房車自駕游帶來的新奇感、體驗感、自由感會成為存量市場的新玩法,也是年輕人、親子游更加偏好的選擇。
只是目前房車普及度還不夠,遊客們有所顧慮,需要更多宣傳與服務。這也是為什麼一家上海車企從製造業跨界到了服務業。
營地,一車難求
坐落於迪士尼小鎮旁的大通音樂谷是上海最大的標准化房車營地之一,小長假期間營地車位爆滿。
營地車位分兩種。一是房車式住宿,遊客可以體驗住在房車里的感覺,但因為沒有車頭,並不能開。白天人們可以在營地玩耍,或者去迪士尼遊玩,晚上住房車,模擬一下「房車生活」。
而另一種是真實房車,車位上提供水電樁,旁邊還有一個配套燒烤平台,比較寬敞。帳篷、桌椅、燒烤爐、洗手池等設備一應俱全。營地可提供燒烤套餐,當然遊客也可以自己帶吃的自己燒。
「國內大部分景點我都去過,節假日已經不想逛了。」家住浦東的林女士表示,「現在過節我只想找個地方『癱』著,和朋友聚餐聊天更輕松。景區太擁擠了。」許多人的回答都和這位女士大同小異――不想逛景點,節假日就想找個設備齊全的戶外帳篷,親朋好友野營,或自己在太陽下發呆。
「這樣的營地度假心態,再發展下去,就是房車遊了,你說是吧?」她的丈夫補充了一句。
而在營地路邊,停放著一排排大通房車,正是租車遊客所在。目前車輛已經全部租完。遊客正准備從這里出發,開啟3天的長三角房車自駕游。大部分人均從「房車生活家」下單。偶爾也有其他散戶。
一位打扮時髦的女士正在給房車貼標簽。她說自己早年愛玩,喜歡房車,5年前,成立了一個房車自駕游小微旅行社。房車從大通租賃,在這里取車。每一次制定好 旅遊 線路,包括沿路景點、停車場、水電樁營地等,攻略由她來做,一排房車浩浩盪盪集體開出去 旅遊 ,對心存疑慮的新手比較友好。
由於國內房車自駕游還在起步階段,真正的散客,即「老玩家」畢竟還是少數。帶火這個市場,大大小小的 旅遊 服務平台機構依然不可缺少。
她明顯感覺到,文旅產業開始轉型。不僅自駕游遊客增長,從2020年起,到她那兒報名房車游的人數也快速增長。今年開春以後,工作日都天天有團隊出遊。「未來,這種方式一定會受到年輕人普遍歡迎。我看好這個市場。」她說。
國際經驗表明,當人均收入到了1000美元以上,出現更多「中等收入群體」時, 旅遊 方式變化、文旅產業結構改變已經成為規律。疫情縮短了轉型時間,也讓房車自駕游迎來春天。
短板,設施配套
營地和配套設施少,是目前國內房車自駕游的瓶頸。
全國工商聯自駕游與房車露營協會常務副會長蘆志軍說,在發達國家,每10戶家庭就有1戶擁有房車。歐洲超過1萬個露營地,政府推動佔了很大比例。美國約2萬個露營地中,三分之二屬於政府投放的公共設施,剩下才是企業項目。
為什麼發達國家都把露營地建設作為政府項目?
房車不僅僅涉及車,從生產企業、租賃市場、銷售產品,到終端的營地配套、線路設計、文旅服務等,是一個復雜的全產業鏈。它橫跨 汽車 製造、金融租賃、文旅銷售、景點線路、基礎硬體、文化活動等多領域。好的房車自駕游線路,可以激活一個個鄉村、一個個小鎮,帶來源源不斷的後續產業和創新可能。
說到底,房車產業涉及的不只是 汽車 領域,還有各類服務、消費、就業,拉動各種鏈條和配套,促進城市與鄉村之間的要素流動,激活各種新產業和新商機。
從2014年起,我國也開始加快推進房車產業和露營地發展。國家露營地標准正在制定中,而各地已經紛紛開始推動露營地建設。
近幾年,文化和 旅遊 部一直表示,房車是高速發展的新興消費領域,潛力巨大。從2014年至今,多個部門陸續發布過一系列關於自駕車、旅居、露營地建設的意見。
比如提到房車掛車登記程序、房車駕駛證管理制度、營地土地使用政策、道路上拖車收費標准、營地的水電消耗參照標准、適當補貼營地、促進房車和露營製造發展……
這些都是自駕游,尤其是房車自駕游的掣肘,政策試圖填補配套服務的空白,意圖明顯。然而前期進展依然緩慢,意見僅僅是意見。相關文件還要求,2020年國內露營地要達到2000家,如今大約超過1000家,離指標還有一段距離。
蘆志軍坦言,目前國內沒有一家房車營地可以真正賺錢,都處在發展建設階段。由於缺少真正流動的房車,有些房車營地,更像「大型戶外游樂場」,以此維持生計,也是過渡階段的選擇。
拐點出現在2020年,一個明顯信號是,疫情新常態下,房車旅行因私密性、安全性、自由度,迎來一撥小熱潮,反倒逆勢上漲。2020年12月,國內自行式房車銷量1002台,環比增長32.2%,同比增長25.7%。
除了著名的大西北環線,此前本欄目報道過的大運河線路,以及其他如長城線路、「一帶一路」線路等,有一批人致力於開發線路游,尋找當地文旅景點,升級當地停車場,打造驛站和營地,成為激活產業池子的一條新「魚」。
房車產業短板,即基礎配套服務設施薄弱,長期以來大家一目瞭然。而如今,在疫情新常態的契機下,作為國內游新增長點、產業新契機,似乎到了各方加快補充和推動的關鍵時期。
車上創業,無限可能
如果思路開闊些,房車並不完全用於 旅遊 。
武漢疫情期間,上汽大通調配了多輛房車作為工作車,其靈活性、封閉性、安全性在疫情中大顯身手,無形中起到了推廣作用。
實際上,基礎設施、醫療改裝、公安值勤、核酸檢測等靈活場景的出現,使房車使用日益增多。上海此前的流動餐車、夜市酒吧車等,都是在房車功能上做了拓展。
自由職業者小徐說,他把房車作為創業機會。比如,房車就是流動的攤位。他經常開著改造成酒吧的房車,參加各地音樂節、露天晚會和夜市。
小徐的房車創業群里,也有人開著房車到處直播賣貨,比如今天到湖北,推薦某座城市的景點、店鋪、飯館;明天到附近鄉村,推薦村裡的農副產品、手工藝,一村一景一房車。
此外,房車也可以作為「保姆車擴大版」,或者替代各類店鋪。大運河線路創始人張弘認為,連接大運河的文旅行,房車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不只是自駕游工具,如果線路上某景點舉辦大型節慶活動,當地未必有接待大客流的能力,房車就可以充當臨時旅館和臨時店鋪,配套服務比較靈活,還能削峰平谷。
從創業的角度看,滿車都是機會。也正是因為房車的延展度和想像空間,所以這個新產業成為各國政府的力促產業,鏈條之長,涉及行業之復雜,確實大有可為。
蘆志軍認為,疫情倒逼下,人們遊玩出行方式的轉變已經十分明顯。從行業協會掌握的數據看,國內市場去年下半年起,超過80%的人採取了自駕游或自由行。 旅遊 企業紛紛轉型。當然,老年團大巴游等不會完全消失,但是市場將會更加細分。親子游、研學游、講座游等,自由行+各種玩法的新模式將會層出不窮。
歸根結底,新潮流下,如何為散客提供配套服務,拉動新的經濟增長點,是各地政府都需要進一步深入思考的重中之重。
上海,別低估這個產業
作為上汽大通總部所在的上海,也是全國最大的客源地之一。
上海人喜歡 旅遊 ,喜歡嘗試新奇的東西。幾乎消費領域的新萌芽都可以在上海找到。然而,上海對房車產業的推動動作並不大。
多位受訪嘉賓對未來房車的發展可能提出分析觀點。
第一,中國市場缺乏房車營地,第一階段,需要在重點城市重點打造營地,鋪設水電樁,配上運營服務。一系列法律、標准、規范的空白有待填補。
而這方面,有豐富管理經驗的上海其實本可以率先作為。
目前我國房車井噴期遠遠沒有到來。隨著80後、90後成長起來,他們更看重親子家庭氛圍,看重自由出行的體驗。關門是家,出門是景,帶著家去旅行。這種方式,讓年輕人對房車一直抱有好感和期待。一旦國內配套設施成熟,市場此前的潛在人群或許會掀起房車業「井噴」。
進一步說,自駕游、房車游,比傳統報團游更能刺激消費,激發各種空間活力。上海是否可以引領這股潮流?是否可以依託房車復雜的產業鏈,帶起更多產業發展、刺激消費新動能?
第二,智能房車未來大有潛力。車企已經開始研發房車上的智能家居集成、人臉識別等技術。「流動小家」的智能升級需求很大,智能房車有更多應用潛力。這也是上海數字化轉型的一個商機。
第三,多樣性應用。比如流動網紅直播車、疫情工作車、警察工作車,房車還能提供餐飲、住宿、活動接待、店鋪等,充滿各種可能性。
一個先天優勢是,總部在上海的上汽大通屬於國內房車產業的頭部。房車製造工廠、「租賃+出行+營地」模式、「互聯網+用戶」平台運營等,形成了戰略雛形。目前,大通平台的自營車隊規模近2000台,全國第一。計劃至2025年底,平台車隊總規模達到9000台。而這個數據,標志著它在全球也能成為排名前列的房車自營車隊。
先天優勢,如果能配上基礎服務,想像力可以無限發散。
中國的房車,如今就處於像20多年前小 汽車 剛剛進入中國家庭的初級階段。通過20年發展,未來指數級上升,中國成為世界房車消費大國,也是可以期待的。
旅遊 如何賦能城市、拉動就業、激發創新、刺激消費,讓經濟全方位增長?這個課題一直困擾著疫情新常態下的城市。
傳統 旅遊 業或已很難做到重新出發。而新玩法,如房車和各類自駕游大有空間。城市圍繞新產業重新組織資源、提供服務,誰做得快、做得好,正是你追我趕時。
對於坐擁先天稟賦的上海而言,房車產業絕不應被低估。
❻ 網上看到越來越多房車旅行被驅趕的視頻,為什麼
房車有幾宗大罪,沒得洗。
我也是房車車主,但我也非常理解房車為什麼不受歡迎。自駕游途中,我見到了太多的現象。如果我是停車場管理人員,我也不會歡迎房車的。
1、多佔車位我見過好多房車車主,一到停車場就支篷、擺桌子、放凳子,然後起鍋燒油做起飯來,做完了再洗衣服。就算沒事做了,也會弄個躺椅享受晚風,或者三幾個人聊天、打牌。
房車本身就個頭大,如此一來,一輛房車至少佔兩個車位。這對於車位緊張的停車場來說,是管理者不能容忍的。
我在川藏線某停車場,就見過工作人員來管理不規范停車的,比如沒停進車位的、占兩個車位的、在車位上支帳篷的,等等。人家也並不是來針對房車挑刺的,但最終被管理的,差不多都是房車。一些房車車主當面應允,卻遲遲不行動。
有一些停車場是沒人管理的,房車停放更是隨意。似乎很多房車車主心裡就沒有別人——不是少數哦!漂亮話我這里就不說了,別什麼「極個別、少數」啦,似乎一多半房車都是這樣的,特別拿自己當回事。
2、排污有的房車走了之後,給人家留下一堆爛菜葉子、包裝袋,再潑一地污水。
這一堆問題,都交給了停車場的管理員,他們怎麼可能不反感房車?
我見過房車人隨手扔垃圾,至於我本人,是一定會把垃圾放進垃圾桶的。 但我的思想境界,還沒有高到替他們收垃圾的水平,但我卻不得不替他們背房車名聲變壞的黑鍋。
3、不消費房車真是旅居省錢的神器,車上能做飯,能燒水,能睡人,還有生活用電,幾乎一切生活需求,都可以在車上解決。
這樣的話,房車人就不用住酒店,也不用下飯館。 儉省一點,完全可以做到十天半月不花錢。
可以說,對志在發展 旅遊 經濟的地方來說, 房車 旅遊 者能產生的價值,是最低的。 這正是房車車主想要的,也正是 旅遊 服務從業者所不想要的。一個不能讓他們賺到一個大子兒的遊客,他們會歡迎嗎?
也不是沒人歡迎房車,那些自駕營地的人,就格外喜歡房車。但可能也只有他們會歡迎房車了。 房車是自駕營地的主力客戶。對小車來說,不需要補水、補電,也就沒有進自駕營地的必要,只要能停車就可以了。
4、多佔公共資源即使是十分守規矩的車主,也難免會過多使用停車場的公共資源。
房車車主需要洗菜、刷鍋、洗衣服,而小車車主通常不用。有時候,房車自身還要加水。所以,房車要用掉很多的水。
有時候,房車還要大量消耗飲用開水、扔更多的垃圾,還可能會停留更長的時間……
5、部分車主素質低下,沒規矩我見過一個老頭,把房車停在過道上(因為靠近水龍頭),拿水槍沖車。而「禁止洗車」的牌子,就在他旁邊兩米的地方。
當然,肯定有守規矩的房車主,我就是其中一個。但房車車主的口碑,早被那些不守規矩的車主給敗壞了。
單純指責房車車主的素質有問題,是不恰當的。
應該說是全民的平均素質都有問題,並不是說房車車主群體格外沒素質。這是我多次長途旅行得出的結論——雖然可能會挨罵。
小車車主平均素質比房車車主高嗎?不見得吧。我在塔公草原的停車場,見到有小車車主把垃圾往外一揚——注意不是往地上扔,而是往天上揚,然後垃圾根據重量不同,漸次下落,散落在一大片草地上,那些輕的垃圾隨風飛舞,久久不能落地。而車主發動車子揚長而去,去禍害別的地方去了。
只不過,房車車主的不文明行為,格外招人煩,尤其是招各類停車場煩。 一個不文明的房車車主,遠比一個不文明的小車車主造成的麻煩多。 被人驅趕,也在情理之中了。
不少房車人都在呼籲車主們守規矩,講公德,不要敗壞這個群體的名聲。不過,這種呼籲是多麼的綿軟無力!自私的本性,讓一些人完全不把公德放在眼裡。
也許,只有建立一個全國聯網的「信用銀行」,把那些缺德車主的信息共享,讓各種公共設施對他們拒絕服務,才會真正有效吧!
各位有什麼真知灼見,歡迎留言!
我講講我的一個經歷吧,我從2018年開始開著麵包床車自駕游,這幾年也看見和經歷了很多停車場,遇到很多車友,在2018年的時候在西雙版納景洪市的龍舟廣場就遭遇過第一次被驅趕,本來這個停車場真的非常棒,可是大家不愛護,洗菜在衛生間水池裡,菜葉導致衛生間下水堵塞,本來衛生間門口有插座,有些房車直接接一根長線到車邊用,後來衛生間先是斷電,後來沒多久就遭到當地城管的驅趕,好在萬達樂園那邊免費給了場地讓房車床車去停,但是過去後,很多車友在亭子里拉繩子曬衣服,內衣內褲各種顏色,像個難民營。第二次被驅趕也是在版納,那是2020年了,我和孩子開著飛度去的,當時停在泰國街周圍,因為泰國街已經快廢棄了,但是地理位置很好,所以大家都喜歡駐扎在這里,沒住幾天,莫名遭到泰國街物業的驅趕,聽物業說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副市長路過泰國街,發現有人把內衣褲晾曬在路邊兩顆數中間,而對面就是江邊夜市,影響非常不好。副市長親自打電話給泰國街物業領導。第二,泰國街旁邊有一片空地,被一個浙江老闆承包,圍起來作為臨時的房車營地,收費20一天,但是一牆之隔的泰國街不收費,很多人不去停,他們就和泰國街物業溝通。這兩次被驅趕,其實這些不文明行為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晾曬問題,大部分有這些問題的,是新手床車房車玩家造成的,真正的老玩家,會越玩越低調,這是我這幾年觀察到的事情,很多新玩家出來帶的裝備就畢竟戶外,覺得天大地大,處處是我家,沒想到一個地方一個風俗習慣,而且都是住外面,不能像自家小區那樣自由自在,真正玩了一年兩年的自駕遊人,一般都會經歷被驅趕,然後慢慢變得收斂。這個是經歷。不過還有一個問題,真正驅趕房車,床車,並不是完全是單方面問題,如果停車場有下水道,這個污水問題就能解決很大一部分。晾曬好解決,污水排放真的……
國外房車,也不是隨便停在普通停車場,要去專門的房車基地,要提前預約,說明什麼車,要多少電,水,下水道,幾號車位,到了就可以接通水電,下水道,每天把下一城的基地預約好。走時確定付多少錢。不可能讓你隨便停,到時大小便如何處理,廚余如何處理,都是問題。
個人觀點,肯定是素質不高,愛佔小便宜,出去 旅遊 ,就是花錢去了,又不是在本地,多少還有些不好意思,人家可不慣著你,再說了,你是 旅遊 享受去了,[捂臉]受一肚子氣有意思嗎?
因為現在的房車越來越多了,房車停靠也越來越不講武德,有的甚至停在城市的休閑廣場上,晾曬衣服,做飯排擋污水。這種行為是會嚴重影響城市影響的,自然會被驅離。
比如上海某個停車場,有自媒體發過被驅趕的視頻,我後來實地去了,那裡小車停車30一天,大車60,有的自媒體愛較真,按國家規定房車屬於小型車,就得按30算,問題是停車場對小型車大型車有自己的解釋是很正常的,又不是高速公路這種場合。而且房車確實比小轎車大很多沒毛病。我二話不說直接交60,人家很客氣。非要省這個錢,人家保安當然趕你。
在三亞,房車近兩年幾乎成了討人嫌的代表,任何一個停車場或海灘只要停了幾台房車,瞬間就會帶來濃濃的生活氣息,那是鍋里炒菜的油煙和樹枝上晾曬的底褲胸罩組成的俗世煙火。
在這個國內頂級的熱帶島嶼風景區,水清沙幼和椰林樹影成了房車煙火的陪襯。興致上來了,還得做回麥霸,對著海浪K歌到深夜。
一年、兩年,十年,一傳十十傳百,三亞成了房車天堂,全國各地尤其是東北三省的房車趨之若鶩來到這個蔚藍島嶼。沙灘扎滿帳篷,停車場擺滿鍋碗瓢盆,樹枝上飄盪著大褲衩和胸罩。
野蠻生長的 旅遊 氛圍,徹底摧毀了珊瑚、污染了沙灘。當然,這不能讓房車背鍋,它只是其中小小的「貢獻者」,只是車大招風,很容易成為背鍋俠。但肯定不能說房車是不相關者。
疫情之後,房車環境來了個大逆轉,三亞灣一律禁止房車停靠。過年期間更是每個停車場都安排保安駐守,監督不文明行為,實施高額罰款。
一傳十十傳百,房車都改道去海南島的東岸和西岸駐扎,極少數還留在三亞灣的房車,會去到離海灣幾公里外的天涯鎮等小鎮停靠。一時間,風聲鶴唳,房車好像過街老鼠。
國內配套設施沒有到位,然後一窩蜂地去搞房產旅行,到處製造垃圾,不被驅趕才怪呢。
在美國房車只能停在指定的停車場,然後需要交錢的,你隨便停在超市外面肯定被驅趕。房車需要充電,需要排污,沒有配套服務,你讓他們把排出來的再消化了?還有各種背包客也是到處支帳篷,整個一個破壞市容。
中國人骨子裡還是傳統農耕文明 故土難離談不上 起碼在故土上還有那麼點規矩。一旦離開故土 沒有了約束,那股子土匪流寇習氣暴露無遺……「反正是別人家,老子再不來」 只要有一個 別人就覺得是一批,把某幾個人的惡行再到某一個群體,中文沒有復數單數概念,更容易引起歧義
客觀現實地說 得罪見諒。
前兩天一個房車,車主拖著他的尿盒拉箱往服務區裡面走一路滴著排泄物!!!
還是一個服務與管理的問題,既然已經有了房車這樣的交通工具,那麼相應的配套服務與管理是否需要跟上呢,如指定的停車場,供人們休息的場地,洗車的水源,垃圾的收納設施,相應的收費與管理人員。這一切才是反應管理水平的能力與格局。而不是平時不管,出問題就一味埋怨這個沒素質,那個不文明,一個文明的 社會 環境,離不開科學人性的細致管理。 社會 在進步,人們的休閑消費理念和手段都在進步,但落後的恰恰的配套服務和管理。
❼ 五一假期催熱房車租賃,這種現象意味著什麼
房車在未來的中國很有可能成為一個熱門話題。車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是一個交通工具。曾經購買了一輛小汽車,必須要家庭條件非常的好。而現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經濟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同時造車的成本也開始大幅度的下降。很多的家庭現如今都可以憑借自己的實力購買到一輛小汽車。
但是五一出行還是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尤其是司機,一定不要疲勞駕駛,最好有兩個兩個以上的司機結伴出行,這樣才可以保證安全。
❽ 什麼叫手拉房車
手拉房車就是可以用人力拉動的房車,一般都內部空間僅僅只夠一個人睡覺使用。
案例:
袁玉清剛剛從湖北神農架出發,那裡正在下大雪。袁玉清說,當她看到下雪的場景時,心情特別好。看到袁玉清在下雪天還在拉著車走,不少網友也很關注說,這么冷的天還在下雪天拉著車跑,這太辛苦了!「我不能停下腳步。我的身體不允許我坐下。」
袁玉清也被關心她的網友們所感動。她說很高興看到這么多朋友關心我,不管他們有多苦,多累。她才剛剛起步,已經有近4萬名粉絲了。
注意事項:
手像袁玉清房車的方法技巧,那不得不說這將是一個艱苦的旅程,也不知道會遇到什麼困難,這次旅行不是對每個人都嘗試,沒有堅強的意志,不熟悉地理環境,沒有一些野生動物的經驗,以及日常生活常識,或想要更多,不要妄自尊大,隨大流。
❾ 盤點世界上最小房車
房車,這個車輪上的家,不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越來越多。隨著人們對房車空間需求日益強烈,現在市場上出現的絕大多數都是大房車,下面我為你盤點那些在世界上最小的房車,讓你感受不一樣的房車世界。
“最小的房車”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獲得者
英國43歲的Yannick Read自己造了一輛房車,這輛車長2.39米,高1.53米,寬0.79米,重量達131.1千克。這輛可愛的小車以其小巧的身材獲得了“最小的房車”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2014年是世界最權威的紀錄認證機構——吉尼斯世界記錄創立60周年。近日,吉尼斯世界紀錄正式宣布推出世界上最暢銷的版權圖書《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2015》,這輛“最小的房車”的記錄也被收入書中。
“最小的房車”—— 車輪上的家
這樣的自行車拖車重約100磅,裡面可以容納你在旅行中所需要的東西。Elkins使用這輛拖車,安裝了一個渦輪可以提供動力,一個太陽能烤箱和一個水加熱系統,但是沒有廁所。這樣看起來,似乎在路上旅行也會很有樂趣。Elkins之所以製作這樣一個小房子,是受到甲型流感爆發蔓延的啟示,這樣可以完全自給自足。
最小的人力房車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道,現年50歲的英國人安迪,是當地一家房車公司的老闆,他花費1000英鎊(大約1萬元人民幣)歷時兩周,將一輛小型房車的車身和一輛四輪人力車的地盤進行了巧妙地“混搭”,製造出了一輛小巧精緻的人力房車。據安迪介紹,起初,他只是在和員工閑聊的時候萌生了造一輛人力房車的的想法,但隨後他感覺這一定會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於是整個造車計劃在他的腦中飛快成型。
別看這輛房車只有兩平米見方,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安迪通過巧妙的設計,將水槽、灶台,方桌完美地整合進房車,甚至在車的頂部還架設了一張可供休息的小床。不過安迪自己也承認,這樣一輛房車雖然不用上牌照,但要想“開”著它去 野營 ,還真得需要一副施瓦辛格一樣的好身板兒!
微型的大篷車
看上去也許更適合苦哈哈擠在一起而不是豪華露營,但盡管身材嬌小,它仍擁有一張大號雙人床和設施齊全的廚房。但這個俏皮設計的絕妙之處在於,它隱藏著一個能在不到三十秒時間內滑出來瞬間將空間增大雙倍的秘密隔間,這意味著它能輕松容納兩個成年人在車內休息。
小房車由木頭和玻璃纖維構成,復古的艙室外形充滿了現代化的便捷,像平板電視一樣。這個時光機一樣的小傢伙已經在今夏佔領了各大露營地。這個外形復古的客艙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擁有所有現代化便捷設備的奢華的生活空間,甚至包括了24英寸平板電視和立體聲環繞系統的娛樂設備。調整床的位置,車內空間就可以變成一個有伸縮桌的舒服的休息室。
Gidget 有兩種規模,標准大小的Bondi和稍微大一些的Noosa。Noosa還有一個衛生間和淋浴房。Gidget,由木頭和玻璃纖維在一個金屬底盤上組裝而成,是一對熱愛野營的夫婦Glenn Wills和Christine Bree由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復古“水滴狀拖車”得到靈感而想出來的點子。Gidget的最高價大約在22,000澳幣或大約一萬英鎊。
來自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的Chris說:“Glenn和我都是露營 愛好 者,比起待在房車里,我們更喜愛戶外活動,尤其當一天結束的時候,在星空下,靜靜坐在一堆篝火旁。
房車後方的一個隔間立起來可以展現出一個有兩個爐盤、一個冰箱和一個水槽的開放式廚房。有了輕松移動的Gidget,狂熱的野營愛好者們可以在任何一個沙灘搭帳篷了。“在這輛野營車上,所有的事情都能又快又簡單地做好並且構造堅固。既有你需要在一個舒服的野營假日帶上的所有重要的東西,也有你根本想像不到的奢侈品。”另外她補充道:”它也是環保型和完全能夠自給自足的。滑出式設計既特別又新奇,使我們的設計將雨滴房車變成另外一個平面。”
當伸縮的時候,房車的空間大小幾乎變成原來的兩倍,並且有大量的空間能舒服的容納下兩個成年人。左邊床的上方有一個三英尺的天窗,想在絕佳的戶外下廚的絕對會因右邊設備齊全的廚房激動不已。“當你到達野營地的時候,你可以簡單快速地打開和伸展車體,幾乎能將車內空間增大兩倍。不像大多數傳統的水滴房車設計,你的腳和身體的部分都在廚房的工作台下面。我們有一整張大號床和一個寬闊的客艙,另外還有一個大大的滑出區域。”Chris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