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車歐亞大陸旅遊
『壹』 全球封鎖一整年了,我們的旅行卻從未停止
去年此時,我們向大家發起濃縮一整年精華的旅行徵集,並發出充滿期待的大喊:生活再難,也要撐到下一次出去玩啊!
沒想到,生活居然真的更難了。全球封鎖影響了每個人的計劃,但我們依然在夾縫中繼續旅行。留在國外的朋友,享受了最冷清也最完整的風景;同時不少人都意外地發現,原來國內有這么多被我們忽略的好地方。
話不多說,現在就繼續這場從熱帶一路到雪國的「雲旅行」,一起祈禱2021年世界快快好起來,我們能夠放心出國,去更多地方「撒野」。
在家悶了快半年,才去了一次威爾士登山。早上八點出發,六個小時才接近登頂,突然聽到直升機轟鳴,聲音大到根本聽不清朋友在說什麼。他們說上面肯定出事了吧,我說大概是例行巡邏。沒想到最後那段路異常陡峭,腳下碎石全是松動的,身體緊貼在崖壁上,像只猴子。
心理防線慢慢崩潰,體能也跟不上,想放棄,但下去更難,只能飆著眼淚往上爬,互相扯著嗓子打氣。最後登了頂,才知道前面有人出事了,直升機來救援時就發現人沒了,只能把遺體吊走。聽完我們也抱頭痛哭,不知不覺竟然就經歷了生死。下山後突然對好多事都看開了,好多羊慢悠悠地走了上來。
- 羅克西
十二月在阿那亞,在禮堂裡面冥想,世界很平靜,只有海和我。因為疫情很久沒去看海了,所以每個瞬間對我來說都很難忘。
- byebyemyblue
上周一個人隨心飛去了昆明,在滇池邊上看海鷗。當天是陰天,但也不影響海鷗群帶來的震撼,想著找個放晴的周末再去一次。
- 耳東
從麗江開了四個小時車,穿過了玉龍雪山整個林區,輪渡載著車過了金沙江,住在哈巴雪山對面的帳篷營地。開門見山,突然就覺得如果時間停在了這里,也挺好的。
- 劉小若
2020年初,畢業旅行去了Key West島上的海明威故居擼 !還在美國的最南端看到了日出日落。回國之後就遇上了疫情,再也沒出去玩過。
- sawa
在加州,2020年末我和朋友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公路旅行式辦公。在去一個群島的船上看到了這群海豚。它們圍著船追逐跳躍,有著困在水族館里的海豚沒有的生機和活力,絕對是今年最讓我難忘的場景了。
- 白熊
還是疫情前的一次旅行,去了特羅姆瑟。為了看極光,凌晨還在冰天雪地里守著。不過最終還是目睹了太陽向地球吹來的吻,沒有空手而歸。
- Sonsuku
今年夏天去了蘇州,而去蘇州定要逛園子。去留園,院子極美。看盆栽,攀一棵500歲的銀杏樹。溪水旁有一處建築,名為「活潑潑地」,嘿,get到古人的幽默感。
- piupiu
一個人帶一個行李箱去了西藏,遇見金色的南迦巴瓦、粉色的珠穆朗瑪,在巴松措邊曬太陽,在羊湖邊數著氂牛邊走邊唱,在晚上7點的八廓街溜達撒歡,在中秋夜的拉薩河邊看到了最大的月亮。
- 小米粥
感覺好像年初才分享過還被選中了,一年悠忽就過去了,看到「旅行」二字還怔了一秒,覺得似乎今年沒有旅行可言。翻看相冊,最難忘的大概就是一次城郊的「工作之旅」吧,快離開這個山坡時,月亮升了起來。有時旅行也不在他處,反而就在近旁。
- 大漠
年頭疫情爆發,但我們提前半年就報了去芬蘭的團,踩著最後一天可以出團的大年初一出發,只要遲一天就要被迫取消了。去了半個月,彷彿做夢般地看了北極光,坐了哈士奇拉雪橇,去了聖誕老人村,住了玻璃屋,還有滑雪。可能這一兩年都無法出國遊玩了,但我已經無憾了!
- 椎名鈴晴
和大二的室友晴晴,還有另一位也在紐約上大學的好朋友馬馬一拍腦袋就去了夏河,天很藍,山都很溫柔。我們一起騎了馬,圍著篝火看了星星,後來馬馬緊接著回了紐約,晴晴回深圳,我回上海,前幾天走在路上猛然想起,啊,感覺美好得就像平行時空。
- 柚子掌
暑假回不了國,就跟朋友就近去了趟京都,生平第一次見到了沒有遊客的京都站和清水寺。
- Azusa
在疫情中的歐洲旅行時,我們可能是整列火車上,唯一戴著口罩的一群人。 從Thermal Vals泡完溫泉,返程的冰川快車上,看到最美的雪景 還有匆匆趕上的,之後因疫情取消的威尼斯狂歡節的開幕。
- Alex Lyu
去迪慶藏族自治州的南姐洛,坐著四驅皮卡的後廂,顛簸著盤旋上深山,進入彷彿北歐的荒野密林瀑布雪山,訪了五個無人的湖。
- 瓦爾登湖T
因為疫情,五一也是在家裡過,爸媽單位放假,弟弟學校也放假,正好一家四口自駕游去了西藏林芝。我們特別幸運,在去魯朗的路上剛好雲散開了,一睹南迦巴瓦峰真容,據說十人九不遇!
- 蛋白
惠州獅子島,就像東方的夏威夷。疫情後終於等到可以去沖浪,俱樂部索性順便開了一個音樂大趴體,遇到了整個夏天最瑰麗的晚霞,全部的天空都被染成玫瑰色,隨著延綿不絕的Techno一直流到海水裡。夏天結束的時候我被確診了癌症,才知道這是我人生最後一場狂歡。
- Dorothy
在三亞,晚上大吃一頓之後回到酒店踏浪,跟朋友手牽手,追趕著退潮的浪花。看著海風吹亂彼此的頭發,笑到不能自已,雙腳陷進沙子里,閉著眼完全放空自己。
- 臉圓圓
春節旅行去了阿那亞,剛到那天疫情消息傳開,各種景點開始封鎖。大年初一早起去了海邊看日出,天氣不是很好,但海居然是粉紅色的,和好朋友許了新年願望後在海邊散步,感覺很棒!
- Momo
在墨爾本,今年年中有一段短暫的解封,憋了太久,和朋友們果斷帶著房車一路邊走邊看,路過大海,穿梭森林,很幸運地遇上了滿天的星星,清晨和袋鼠一起蘇醒,非常治癒。
- Mochi
上海冷得像冰窖,我們像候鳥一樣及時逃往三亞,在沙灘上參加草莓音樂節還是頭一回,海風、音樂、朋友,沒有比這更好的搭配了。
- tt
今年受疫情影響不敢亂跑,選擇了離成都不遠的川西高原上的木格措,而這次木格措之行最大的收獲,竟然是在起了個大早之後,從磨西鎮到木格措的路上看到的日照金山!
- 朱公
在陽朔糖舍,煙花秀下的一對情侶。
- 腿毛幽幽
在北海等了一場日落。魚在遠處翻身,幾乎沒有聲音,我坐在石頭上,看見了黃昏混在一處漩渦里隨波逐流。
- 啤酒八段
五月一個人走河西走廊,走了一整個月。在異常安靜空曠的雷音寺聽和尚們誦經,坐在大風吹過的檐下看書,三天兩頭蹲在民宿對面的駱駝廄旁看駱駝,駱駝有我見過最溫柔的眼神。同一日之內去看了鳴沙山的日出、魔鬼城的日落,半夜回來又遇到了璀璨的星空,在炎熱乾燥、滿眼黃沙里體會到了「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寂寥……
- S
一年都無法隨意出京,只能市內玩玩。去了個野生動物園,那裡再開幾公里就出北京了,所以開高速時總怕不小心走錯了路,出了北京邊界……大夏天工作日下午,人挺少的,天也很藍,難得的放風機會,真的很難忘哈哈哈哈。希望明年能出個北京,後年能出國,簡單的小願望。
- G
國慶和朋友與愛人去長興島的北邊追日落。我是真實的「日落體質」,今年去不了帛琉憑著一點小幸運也追到了「咸鴨蛋」,雖然是很沒有存在感的一年,上半年也過得幾多糟糕,但開心時和大家同樂,難過時有人陪伴安慰,年齡又算得了什麼?
- 王者陳
去了大西北,天高雲闊、滿目荒涼,看了各種各樣的雅丹地貌。今年過得很累,想著出去放鬆一段時間,但大西北動輒幾百公里的車程,反而讓人感覺更累,那天把車開進野地里,席地而坐,吹了一下午風,腦袋一片空白,是全年最放鬆的時候。
- 張
今年最棒的一次旅行,大概就是平安夜、聖誕節和朋友一起去潿洲島海邊吧。
- 明明
今年9月,踏上了延期6個月的葡萄牙之旅。在羅卡角,歐亞大陸的最西邊,當地年輕人都赤腳踏在綿沙上,一路從山頂沿著秘徑抵達巨岩包裹的秘密海灘,彷彿絕緣於這個世界的所有苦難,真好。
- HUi
單人單車,8天5600公里環游青甘大環線,在沒有備胎、沒有備用油箱的情況下我自己穿越了無人區。
- sucrecx
在曼谷過了2020年的元旦,和十年老友走走停停,喝喝咖啡,細細感受了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每個人都很有禮貌,見面會說「happy new year」,對泰國也變得有了不少好感。
- Zeno
從2019年跨到2020年時,第一次去北歐。干凈,空氣好,人客氣。從奧斯陸機場去市中心時坐火車,站名聽著真差不多,問了旁邊的老大姐,兩個孩子的媽媽,到了站她還主動告訴我小夥子該下車了,最後還給我一個特溫暖的微笑,對這個國家的好感瞬間提升。
- YUCHEN
來上海兩年了,工作就沒順心過,愛情也完全沒有,那天坐在辦公室的我氣都喘不過來,就想看山聽海回歸大自然,於是立馬休假,說走就走。八月的三亞居然基本沒什麼遊客,花也活得安逸,海也乖乖地午睡著。
- 祖大蟀
今年最難忘的旅行是去了一趟北非摩洛哥。
- Miss-Du
秉持著曾經的文科生對一戰導火索的情懷去了波黑的薩拉熱窩,值得分享的瞬間是和老母親走在一個小山坡上,山坡旁是成片的白色石碑,埋葬著因戰爭而逝去的人們。仔細看這些石碑,有的還只是個十幾歲的孩子。不得不說,和平真的很可貴。
- 是可愛的小Pammy呀
12月去了趟麗江。爬了雪山,還遇見了雙子座流星雨,許了N多個小心願,並結識了新朋友。為了更清楚地看這場流星雨,一幫子人深夜驅車前往玉龍山腳下,打開車門出來的那幾秒鍾所看到的畫面,是我這輩子都會記得的。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深夜裡,大家誰都不認識對方,但一同尖叫歌唱的感覺可太好了。
- xinlu
最難忘的是一月去北海道,見過的雪其實不少,但在海邊看飄雪還是第一次。到現在依然記憶猶新的瞬間是獨坐海岸線,望著雪國列車。在旅途中遇到國內疫情爆發,但在異國卻歲月靜好,那份反差到成了一份特別的記憶。
- 麥籽
今年夏天,在浙江寧海的離島,租了艘船,浮游遠集。
- Shane
九月在大理才村,和十幾個同樣不想在家自閉上網課的留學生一起,旅居在一家客棧。白天買菜燒飯、健身、寫作業,晚上上課,周末騎著小電驢環洱海 、爬蒼山、逛古城,一個月下來收獲了一群超合拍的好朋友,其中一個成了我最愛的人,永遠不會忘記這個閃閃發光的十八歲夏末。
- Jenn
2020年1月25日,在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過了春節。
- Maggie
春節時去了日本,在旅館電視上看到武漢海鮮市場的新聞,回國的飛機上就有大夫噴灑消毒液,基本全員都戴上了口罩,踩著危險的邊緣結束了旅途。
- 開心
用了年假來阿勒泰周邊看雪,深圳娃從未見過如此厚的積雪和那麼大片的雪花。租了車即便長途駕駛也不覺得累,一路瞪大眼把這些雪景通通塞進回憶里!
- 彭蒞琛
大環境我們當然無法決定,
這些旅行經歷有無奈卻也有美好,
但經過這與眾不同的一年,
我們依然看得見自己的改變和成長,
這不就是旅行本來的意義嗎?
等到世界恢復了平常,
下一站你最想去哪兒旅行?
『貳』 歐亞大陸自駕游從中國出發到歐洲用什麼導航,有沒有世界地圖導航。
比較好用的是TOMTOM,歐美市場佔有率很高
但是TOMTOM本身沒有世界地圖,你需要分區買各個地區的,導航儀本身只可以放一個地圖,比如中國,歐洲,或者北美這樣的,剩下的地區就是要存在幾張SD卡上。
另外TOMTOM本身沒有中亞西亞各國的地圖,需要繞行俄國
從中國出發的話,需要買一個機器(800起,默認含中國地圖),俄國地圖(360),東歐地圖(360)和中西歐地圖(560)
『叄』 帶孩子去旅遊究竟有沒有意義請大家用自己的見聞證實一下
不是說:「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靈魂和身體總有一個在路上」嗎?帶孩子去旅行,可以看不同的風景,見識不同的人,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可以學到書本上所學不到的知識。所以我覺得帶孩子去 旅遊 很有意義。
我家孩子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和我們遠游,第一次走出國門,我們去了南半球的澳大利亞。現在孩子四年級了,我們已經走了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當然只是孩子在放假的時候出行。
之所以帶孩子出遊,一開始沒有想過見世面什麼的,因為孩子小時候特別內向,見到陌生人會躲在我身後,給我感觸最大的是,在孩子大概兩歲多的時候,過年家裡來了幾個客人,竟然嚇哭了,躲在房間不敢出去。還有一次,是三歲多的時候,一個冬天在家裡沒出門,開春暖和後帶著出去,碰到熟人大聲打招呼,也被嚇哭了。
這兩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因為平時一個人帶孩子,不去遠的地方,和人接觸的也少,才導致了孩子膽小的原因。後來,我們力所能及地多帶孩子和別的孩子玩耍,帶孩子去附近遊玩,孩子的性格慢慢有所改變。
小時候不敢帶孩子出遠門,各種糾結,怕生病、怕水土不服,直到上幼兒園大班才大膽帶著遠游。出去以後才知道,不要低估孩子的適應能力,出去以後各種瘋玩亂吃,都好好的,身體沒出任何問題,可能跟大人一樣,心情好一切都好吧!
我帶孩子最遠到過加勒比海,去看過蒙特塞拉特的活火山、巴布達島的鳥島;到過希臘的神廟;夏威夷的海灘;也看過世界奇跡金字塔……這些美好的時光,都會是孩子生命中最美的回憶。最大的收獲就是性格開朗了很多,會和人主動交流。也許是年齡的增長所致,但絕不排除 旅遊 對孩子的改變。
記得有一次放學回來,高興地對我說,今天老師讓全班同學給他鼓掌。因為老師讓大家發言,哪些東西上都印有國徽,同學們紛紛舉手回答,老師後來又問,大家再想想,還有什麼上印有國徽?我家孩子舉手回答說:「護照!」嗯,帶出去 旅遊 能有這個結果也不錯呢!
走過的路、行過的山、涉過的水,都會變成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我用自己的感同深受告訴你帶孩子出遊的意義,行動起來吧!
我一個畫畫的朋友,很喜歡 旅遊 ,在小孩三歲多的時候,就買了個房車,帶著小孩子出門了,一去就幾個月。當時我們都擔心,小孩子在外面歡磞亂跳,到讀書的時候,一堂課幾十分鍾,怕坐不住。
現在小孩都三年級了,一直是班級里的前幾名,由於見識比同學多,很多事情還是意見小領袖。
我們談起這件事情,夫妻倆也承認當初有壓力,主要是反對的人太多,但人多反對不一定就不行。實際在出遊的過程中,夫妻倆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溝通能力和學習能力,用親身經歷,讓孩子知道學習的重要性。舉一個例子:他們走在廣西的鄉道,看到路邊的農民砍甘蔗,我朋友就帶著小孩到甘蔗地里購買,小孩子下到地里就很高興,跑來跑去,不知怎樣就被甘蔗的葉子割到手了,大哭起來。朋友也不管他,讓他哭個夠,就問他疼不疼,小孩子點點頭,朋友就說,農民伯伯砍這么多甘蔗,每天都刮到手,你見伯伯有沒有哭,你是男孩子要堅強一點。還有伯伯這么辛苦,你應該發明個機器,專門收割甘蔗,就不會傷到手了……
這樣痛到心裡的教育,比你說千遍萬遍的效果都要好。
能帶孩子去 旅遊 ,拓寬視野,並用他親身經歷去引導孩子學習,對家長來說也是事半功倍。
我8歲的時候,全家人去了一趟海南 旅遊 。當時我父親和爺爺在同一個學校工作(學校老師暑假組織的 旅遊 )。同行的還有2個和我同齡的孩子。當時是我第一次 旅遊 ,也是第一次看見大海。現在我父母親回憶起來,就三個字,皮的很!坐船從北海出發(印象中是從這),第一次坐上游輪,非常好奇,晚上洗澡的時候自個洗完了偷偷的在船上亂跑,最後差點找不到我們所在的船艙,不過最後還是找到了。
給我影響最深刻的,就是在三亞的時候,第一次坐在沙灘上望著海平線,如此的遼闊,一眼望不到邊。第一次感受跑在沙灘上的感覺,現在回想起來,耳邊還能想起沙沙沙的聲音。到了景點一下車,就和小夥伴沖下車,家長在後邊使勁的看著,怕跑丟了。所幸還好,沒丟。海南旅行結束後,12歲那年,一家人又去了雲南,那時候比較懂事了,也不亂跑了,跟著家人逛景點,合影留戀。
從海南之旅結束後,可能也是這第一次旅行,開打了我的眼界,充實了我的閱歷。那種感覺就像,同齡的小朋友還在爭論一些幼稚簡單問題時,我卻不和他們一起爭論了。也不畏懼各種人多的場面,不緊張,有自己的想法。
旅行這種東西吧,在我覺得就是見世面嘛。多帶孩子見見世面,看看外邊的世界,不僅僅是單純的玩,更是充實他的閱歷。可能有的人會說,小孩子出去玩,能記住多少嘛。但是影響這種東西,可能就是在旅行中的某一秒建立起了孩子的一種信心或者說價值觀。退一萬步講,就當帶孩子見世面,難道不是好事嘛?
(那時候還是那種拍立得的相機拍照的,手機里邊沒有照片,所以就不上圖了)
帶孩子一起去旅行我覺得是必須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去旅行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我家女兒半歲就開始隨著我滿世界溜達啦[捂臉],今年的她已經13歲了,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別人是很難了解有個愛旅行的媽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半歲的時候,帶她體驗最多的是坐飛機✈️,一飛有時就是十幾個小時,讓她體會人在旅途的感受。
一歲以後帶她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動物園,基本每到一個國家,我們第一時間就是去尋找動物園。那時的她已經初有感知,喜歡和動物接觸,特別是小動物們。歐美有很多野生動物園,可以近距離接觸,撫摸,餵食。
3歲後我們去旅行的地方基本都靠大海。夏季可以盡情的在海水中玩耍,在海灘邊玩沙。充分的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5歲開始我會帶她做很多的親子 旅遊 ,比如去迪士尼樂園,去歐洲公園。那裡有很多不同的 游戲 項目,適合兒童也同樣適合大人。一起參與玩得不亦樂乎!
7歲後開始每到一處,就帶她去博物館,開始讓她了解各個國家的 歷史 與文化,人類的變遷及發展。
10歲以後開始我們的旅行目的地改為了具有悠久 歷史 的古跡或城市。比如中國的北京故宮,西安的兵馬俑,義大利的古羅馬斗獸場,梵蒂岡....
她13年的人生已基本看完了歐亞大陸的 歷史 與文化。我覺得這樣的 旅遊 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比起同年齡段的群體,現在的她更有思想與深度,因為旅途中也會接觸到許多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對人際關系與辨別是非的能力上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影響!見世面是為了擁有更寬闊的眼界與胸懷,讓孩子不局限於單一的世界裡!
我的女兒今年十一歲了,從幾個月開始,我出去 旅遊 都帶著她, 直到她上三年級以後,不會再請假跟我出去 旅遊 ,只在節假日才可以。不是我不帶她出去 旅遊 ,是她認為學習比出去 旅遊 重要。
有一句話說的好:「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以為現實就是整個世界。」我認為 旅遊 是給孩子增加學習和運用知識的場景,加快對事物認識的寬度和深度,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現在我的女兒自己坐飛機過安檢、托運行李、登機……生活基本上都是自理。鞋子、衣服、學慣用品自己操心購買。放學學習不用催促,先完成作業才玩其他的。
經常 旅遊 能增強孩子的體質。女兒天生肺動脈狹窄,醫生讓每年會檢查一次觀察發展狀況。從幼兒園到三年級以前體檢都是心臟雜音比較重。去年和今年的體檢,醫生都說沒問題了,女兒都很高興,還在學校800米長跑得了第一名。
總之,帶孩子出去 旅遊 意義重大。望能共鳴。
我家孩子1歲的時候就開始帶著走了。從哈爾濱自駕去三亞,開了6天車。
剛去三亞的時候,寶寶對什麼都很陌生,甚至踩一下沙灘都覺要興奮半天。在三亞的一個多月里,寶寶進步很大。比起同齡寶寶,走路很穩當,甚至可以小跑了。見到生人不哭。見到小朋友主動打招呼,能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
見識得多了,必然對孩子是有影響的。不只是讓孩子見風景,更多的是見世面。畢竟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我們未知的東西和未知的事件。可能從表面上看不出來一次倆次的旅行對孩子有什麼影響,但已經潛移默化的教會孩子一些事情了。那是書本上給不到的,家長老師教不了的。
我是典型的 旅遊 派,鼓勵孩子從小去 旅遊 ,這是很有意義的活動。
事實上,我的孩子從4個月開始 旅遊 ,現在三歲多,國內遊了差不多十個省份,見識了很多不同的天氣、環境、動物、花朵、小吃等。每次 旅遊 ,他都興奮不已;每次游完,尤其是兩歲後,他很喜歡給朋友們分享他的見聞。
目前,他能夠講道理,喜歡表達,愛好科普,經常受到老師和媽媽們的稱道,我也感到很欣慰。
我們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事實上,在孩子早期,行萬里路更重要一點。因為孩子都是用手,用眼睛、耳朵、鼻子,甚至嘴巴來感知和理解世界。
1)譬如孩子的感覺。
如果我們要感知風,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戶外;如果我們要感知不同的風,最好的辦法就是去不同的地方,如海邊的風、草原的風、沙漠的風都不一樣,他的聲音,他的顏色,他吹在臉上的感覺,他的味道等等,都不一樣。
2)譬如一些科普。
我們見過磕頭機,風車等。我們看見他們在哪裡,怎樣排列,怎樣運作。如果我們在科普書上看見這類事物,馬上可以回憶起(也可以是拍過的視頻或照片)他們到底是怎麼回事。也會更有興致想深入研究一下,磕頭機怎麼開採石油,石油是怎麼形成,又有哪些應用,等等。
3)譬如一些基礎認知。
我想大家一定都帶孩子玩過挖沙子 游戲 ,但只有真正去過沙漠後才知道,沙漠真大,沙子真細,一陣風過,像起了一層霧,會迷了眼睛,而且沙丘會移動,腳印會馬上消失,最好玩的 游戲 是滑沙,等等。
4)譬如一些形態認知。
如果我們告訴孩子,人跑多快、 汽車 跑多快、火車又跑多快、飛機又跑多快,即便你列了數據,他仍然是沒有感覺的;只有當他真正行走在高速路上,有了參照物,才能比較出來。還有動物有多大,也是真正看見了動物,才明白:原來長頸鹿那麼那麼高,熊貓那麼那麼長呢。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藝術》里說,求知慾,好奇心——這是人的永恆的,不可改變的特性。
正是好奇心的驅使,孩子得以獲取知識、快樂與思考的能力,並促進心智的成長。
1. 孩子的知識獲取。
正如上面所提及的,他用身體來感知的世界,可以很好的從 旅遊 中獲得。此外,當大人也觸景生情時,他會有更多更深刻的感受。有一次,我看見天鵝,我念了「鵝鵝鵝」的詩句,然後說這是黑掌嘛。後來再見大白鵝,我說「這才是紅掌嘛。」他立刻說,「紅掌撥清波。」此外,我們置身大雪紛飛中,偶爾也會念詩,他學會了「雪紛紛」和「雪花大如手」等。
2. 孩子的快樂體驗。
孩子每次見到不同的環境,如大海和沙漠,他都會驚叫起來;看見美麗的夕陽,或者被雞蛋的冰雹砸在車窗上噼里啪啦響,他也興奮不已;還有,在草原騎馬,或在黔靈山耍猴,或在吳橋摸老虎,或在焦作過U型隧道,或在鍾祥莫愁湖看花,或在花溪啃豬蹄,或在威海吃花蛤……各種不同的體驗,令孩子樂此不疲。
更何況,還有爸爸媽媽放下一切包袱,全心全意的陪同呢。
3. 孩子思考的能力。
有一次逛野生動物園,看見羚羊們將園區吃的寸草不生,又見車就撲上來,搶吃胡蘿卜時,孩子說不喜歡羚羊。「為什麼呢?」他們搶東西是不對的。他說喜歡做老虎,高貴又悠閑。又有一次逛黃果樹瀑布的水簾洞,他想到了孫悟空,但是沒有找到。他想了想,「他找龍王去了。」
4. 孩子更開朗自信。
除了現場的思考之外,他更擅長在 旅遊 後,給朋友們分享經歷。雖然,朋友們也都還小,並不能理解,但一點也不影響他的表達慾望,以及逐漸積累的表達能力。
此外,盡管心理學上有「嬰兒遺忘症」的說法,但往往一些正面的提及,如語言或視頻,很容易引起他的記憶,於是再次開始表達。記憶猶存,自信滿滿。
寫這么多,就是想告訴題主:想走就走,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態度。每一次行走,都是全新的體驗,都有意外的驚喜。
所以,請帶上孩子,大膽的放心的去行走吧。
帶孩子去 旅遊 首先要考慮的是孩子的年齡,其次要考慮去的地方孩子是否感興趣。90年夏天,我和朋友去北京 旅遊 ,帶著三歲的兒子去的。兒子只對游樂場、動物園和軍事博物館感興趣,其他地方去了不是瞌睡了就是累了,一直鬧的要回酒店,印象深刻的是去故宮那天,兒子只對玩具鳥有興趣,剩餘地方走一會兒就讓我背著、抱著,要不就買雪糕吃哄著,轉了故宮的一半兒,兒子就哭著坐地下不走了,我只好帶著他出了故宮;九十年代大商場比較少,我和朋友想去北京的商場買衣服,兒子說他累了,我就背著他,一會兒就睡著了,那天衣服也沒買成……現在你問他那次去北京的事情,他只記得軍事博物館的坦克和大炮,其他的什麼都不記得了。帶孩子去遠距離的 旅遊 年齡太小了沒有意義,加上孩子自己走不了太多的路,大人孩子都受累;如果 旅遊 的地方孩子又不感興趣,就會影響 旅遊 的質量。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最好是自駕游或者是近距離的周邊游應該要好一些吧!
利大於弊
但是我還是覺得,有沒有意義要看你 旅遊 的目的和意義,還有你的教育方式
比如我見過從小四處中國游遍了的同學,到了高中還坐不住板凳;我也見過同樣家境優越看過世界的同學對 旅遊 地風景名勝 歷史 文化侃侃而談讓人覺得見識頗多的;我還見過至今 旅遊 只是為了玩樂一點苦也受不得就是換個地方玩手機、只知道哪個地方xx東西好吃的同學;也見過和父母游川藏線去西藏挑戰自己的姑娘;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時我去西安爬驪山,兩個小時的爬山路程一個約七八歲的小男孩和他的叔叔爸爸一直堅持爬到山頂,全程不哭不鬧不用抱,不亂跑還會挑好地方走,和我們有說有笑不認生……我覺得這就是帶孩子 旅遊 讓孩子見識世界並鍛煉性格出來的最好的結果吧。
有的孩子見識多,或熱情開朗不拘小節,或者任性愛吹牛……都是家長言傳身教的結果
要想有益,看你自己。
因為我本身是在家待不住的媽媽總是到處去,帶孩子出去除了讓孩子消耗體力外,換個環境能給孩子不同的刺激,最最重要的是留下你們共同的美好回憶!
我們家大寶在六個月的時候被我們帶去海洋館參觀,純粹是我想去看企鵝就去了!回家以後,她就從不會發生聲音只哭到開始會咕咕噥的學說話了;後來以後我們去過海邊玩沙,一開始她被浪打到腳超害怕也怕沙子的觸感玩久了去追海浪還跟我一起挖寄居蟹那時她才剛一歲!二寶出生後去了更多地方,去動物園看猩猩打架,夜宿看星星煙火。
跟孩子聊天才發現這些日子在她們心中都有特別的回憶,大寶永遠都記得她第一次看雪我給她帶的紅棗蜂蜜茶還有忘穿雨靴腳都凍涼了;二寶甚至連當天發生的小事講起來都還會笑!
爸爸媽媽有時間真的該帶孩子出去走走,不為了增廣見文,就為了我們曾經一起到過這里留下開心的回憶!
『肆』 你認為出國旅遊和國內旅遊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本人游歷過五大洲的幾十個國家,對國內外 旅遊 有著豐富的經驗的很深的體會。國內游和出國游最大的不同應該是新鮮感的不同。到國外去,無論是民族、語言環境、文化、飲食、貨幣、建築風格、地理地貌,還是各種規則和風俗習慣都是不同的。這些不同帶給我們的新鮮感,其實是我們願意去國外 旅遊 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上面提到的這些不同,有的時候,也會讓我們感到不適應,比如:飲食和風俗習慣等等。如何讓自己到國外去有更好的體驗呢?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有一種完全接納的心態來碰到的一切,無論碰到什麼(特別是讓自己可能不習慣的地方),存在就一定有合理性,一切都是一份新的體驗和了解,學會了解當地人的風俗習慣,從他們的角度去體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風俗習慣產生,當我們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的時候,我們反而能夠有更多新的發現,讓自己有更多新鮮的體會。
也來吐槽總結兩句:
國內游,不管哪個景區都是人山人海;而國外游,給人的感覺是世界上怎麼可以有這么多怪人。
國內游:景區門票好貴,擺渡車好貴,景區吃飯更是貴,想買點東西但水又太深。
而國外游:很多景點不收取門票,但付小費的地方比較多,享受跟人相關的服務比較貴。
國內游:安全,夜生活豐富。國外游:很多國家商鋪在六點之後便不在營業,「搶包」事件很多。
國內游:清澈見底能看到鯨魚活動的海灘極少 國外游:感覺在國內看了好多年的假海
國內游: 北京眉州東坡的宮保雞丁只要30多塊。國外游:宮保雞丁也是30多塊,然,是美金。
國內游:吃的比較多 國外游:買的比較多,國人對奢侈品的喜歡讓當地人歡喜。
國內游:即便是英語已過4級的大學生,遇到老外基本都有口語障礙
國外游:很多母語並不是英語的國家,計程車司機,酒店服務生,百貨商店的銷售人員,路上的行人,英語口語能力大多都可以與你簡單溝通
......你還有哪些想吐槽的呢?歡迎補充總結。
一直在行走,希望你能關注我,也許有你的陪伴我的旅途會更精彩~懵小旅
在我看來,出國 旅遊 和國內 旅遊 最大的區別可用兩個字概括:「難」和「易」。出國 旅遊 難,國內 旅遊 易。目前的出國(境)游需要辦理護照(通行證)、簽證(簽注),許多接待國還要求 旅遊 者提供財產證明。在費用方面,遠途的國外 旅遊 要比國內 旅遊 的花銷多的多。此外,出國游還可能面臨語言、外幣、意外事故等方面的麻煩。有的 旅遊 團對上了年紀的老年人還要求體檢證明。國內 旅遊 呢,如果你的錢財夠用,憑身份證和銀行卡可游覽華夏。
需要探討的是為什麼出國 旅遊 麻煩多且花銷大而遊客卻越來越多、出國的風頭好像蓋過了國內游,這主要是人們沉積多年的出國願望的釋放。 如果倒退30年出國 旅遊 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根本就不可能!如今古稀或花甲之年的普通百姓有幾個在中年時代出過國?
中國出國游的興起只有10年左右的時間,隨著人們經濟條件的改善和 旅遊 簽證更加方便,中國人尤其是中國老年人成了國際 旅遊 的主體。由於年齡和身體條件的限制,留給老年人出國游的機會不多了。在國外的 旅遊 區,時常可見興奮的中國老人,也因此有了「中國大媽」之稱,也出少數國人出現一些不文明的行為。
我國是 旅遊 資源豐富的國家,也應當是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但是,出境游也有著國內游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於國內游,出國游視野更加開闊、見識更加廣泛,可以讓遊人感受不同的 歷史 文化、不同的民俗風情、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不同的 社會 制度、不同的經濟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平。國外好的對我們是一種促進,不如我們的可增強我們的自信。國外游會讓我們加深理解為什麼要對外開放。
出國游相比國內游更神秘。
理論上說,國內游和國外游差別不是很大,只是從一個地方飛到另一個地方,很多時候促使自己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大多數人了解也是從影視頻道或相關媒介獲得的訊息,下面說說區別:
1.風俗習慣。記得2018年,當時去越南 旅遊 ,那邊的習慣是喝飲料都加冰塊,更別說喝啤酒了,還有在芽庄夜市有特色燒烤,烤鱷魚,烤蟒蛇,相比之下,國內馬路上路邊攤應該見不到這些。其實外國人來咱北京,西安,上海等大城市,也會誇贊中國菜好吃, 美食 真多。
2.建築風格。相比國內的遊客,平時去各大景區見慣了山川河流,怪石嶙峋,當去歐洲 旅遊 看見羅馬式建築風格都會迷醉,那種建築特點是牆壁厚度很大,上部有拱形穹頂,窗口不大,讓人見了覺得更加神秘,最典型代表就是鄰國越南「蘇菲亞大教堂」,其實外國人來中國也會被北京故宮,萬里長城,西安古城,黃山徽派碼頭牆等風格沉醉,記得此前特朗普夫人.梅拉尼婭爬完長城,交口稱贊,偉大的奇跡,非常棒!
出國 旅遊 和在國內 旅遊 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自不必多說,都是看景、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都免不了購物或者買些 旅遊 紀念品啥的,都免不了拍拍照留下到此一游的瞬間。但區別還是有的,聽我跟您徐徐道來:
一、出國 旅遊 要提前做好出遊方式的選擇。 要做的功課有很多,比如看 旅遊 目的地是免簽、落地簽還是 旅遊 簽,再根據自己的經驗來選擇自己的出遊方式,是自由行還是跟團行。還有就是做好出國前攜帶物品的准備,這在我前幾篇的回答文章里有詳細敘述,大家可以翻出來看看,在此就不再啰嗦。如果是自由行最好提前做好行程,預定好機票以及酒店,甚至是預定好景點門票。
二、提前了解 旅遊 目的國以及景點的資料。 對 旅遊 目的國的人文地理 歷史 以及景點的背景資料要做好功課,不然本來就語言不通,對這個國家和景點又沒有提前了解,那可能就成了睜眼瞎子,只能走馬觀花看看熱鬧了。還有一點就是一定要提前知道這個國家有什麼禁忌,我們必須入鄉隨俗。
三、再次強調要文明 旅遊 。 在之前的回答文章里,我列舉了很多我們國人容易出現的 旅遊 當中的不文明現象,再次強調這些現象我們不能帶出國去,不能給我們大中華丟人不是?!盡管有些可能還夠不上不文明的行為,但每個國家都有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我們不能違反,不要造成人家反感,比如上下電梯的規矩,比如吃飯不出聲不能刀叉碰撞盤子聲音過大,比如主動為女士開門等等。
四、強調出國 旅遊 的安全。 說實在的,本人如果一些國家了,感覺還是我們中國 社會 治安好,在國內 旅遊 要安全的多。出國 旅遊 安全方面首當其沖是人身安全,很多國家車速都比較快,再加上我們開車或者過馬路的一些不良習慣,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所以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遇到搶劫的時候一定要「舍財不捨命」,破財免災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再就是財產安全,我們旅行的時候盡量不要帶太多的現金,還有就是金銀首飾盡量不戴,不要露富,背包盡量抱在胸前。還有就是注意證件和票據的安全,護照輕易不要交給陌生人,出遊注意不要弄丟,包括其他票據,否則丟了會很麻煩。還有就是國外有很多驚險刺激的遊玩項目,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逞能,不要花錢找罪受。
五、乘坐公共交通注意事項。 歐洲有些國家的公交車票是計時的,在規定的時間和規定的公交種類內是無限次免費的。比如在希臘雅典,花一個歐元€購買一張公交票,就可以在90分鍾內乘坐公交、地鐵以及有軌電車,所以我們不要以為做了一趟車票就不能用了,當然我們也千萬別超時,如果超時一定再買一張,雖然他們公交車上沒有專門的售票員,但畢竟被查到是會罰款的,再說也丟人呀!
出國 旅遊 與國內 旅遊 雖然存在一些差異,但只要我們提前做好功課,文明 旅遊 ,安全 旅遊 ,那就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了,那現在就收拾行囊,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我是安妮巴頓 分享游聞趣事
關於國外游和國內游最大的區別我覺得是——跟不跟團!
國內游還是選擇跟團活動比較多。習慣了旅行社安排好行程,不用動腦去思考吃 住 行等問題。而且國內旅行社泛濫,團購價格比自由行還低,所以國內出行跟團非常方便。
國外游很少會跟團,基本都是自由行,當然從國內報團出發的除外。一是國外旅行社就比較少,二是老外喜歡自由行,所以在國外出去 旅遊 都是自己做攻略,自己搞定一整套遊玩方案。
要說出境 旅遊 和國內 旅遊 的最大區別,很簡單,在國內 旅遊 ,無論我走到哪裡,人都還在故國家園,心是踏實的。如果出境 旅遊 ,那麼一個人就是遠行在異國他鄉,心是浮著的。
其中的道理也很容易明白。膚色的不同,語言的不通,習俗的迥異,三觀的差別,飲食的相異⋯⋯所有這些都會造成各種各樣的不適應感。
記得多年前第一次出國門時,這種差異感特別強烈。一架大客機里,除了幾個國內 旅遊 團,大部分都是老外。到了目的地國家,我們一行人就成為了"老外",因此,內心裡一面是對這個國家的好奇感,一面是不能適應的忐忑感。
十來天後,當飛機降落到香港的機場中轉時,即使聽到的是粵語,內心裡一樣是充滿了回到家鄉的親切感,那感覺至今記憶猶新。
生活似旅行,有緣即同行!更多 旅遊 資訊或江南遊線路定製,請關注本號:【筆尖上的旅行】,一個致力於讓文字帶上趣味和態度的 旅遊 創作號!
關於國內游和國外 旅遊 的不同區別,根據本人前三年連續自駕房車環游歐亞大陸自駕游的個人看法有如下幾個主要不同點:
1.當每到一個不同地域的國度,首先是地理地貌發生了變化和國內有所不同。
2.到了國外人的相貌和語音完全不同。
3.異國他鄉的飲食文化也有所不同。
4.每個國家的建築風格也各不相同。
5.到了國外旅行要考慮到不同地域和國度的宗教信仰也會有所不同。
6.無論一年四季任何季節,如果要到南北球不同的國家去旅行,還要考慮到氣候和出發時與國內的氣候也有所不同。
7.當然世界這么大,還有許多不同點情況.如到英國的駕駛方向和國內完全相反。
8.本人最後一個觀點是到了國外旅行與國內最大區別是,外國人在公共場合不會大聲宣化,隨地吐痰,不會隨便插隊,市內和高速路上開車外國人不會長時站用超車道。
謝謝大家的閱讀和分享,以上只是個人觀點。
你好,感謝您的邀請
旅遊 現在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國人主要的休閑方式。現在我們國家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了,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都喜歡出門 旅遊 ,游覽一下國家的大好河山,越來越多的人,也喜歡走出國門,出國去感受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
出國游和國內游有很多的差異:比如國內游,沒有什麼特別的限制,在國內的景點一般都是想去就可以去了。如果去港澳台要提前申請簽注就可以了。如果是出國首先需要提前辦理護照,辦理簽證。提前訂機票酒店。第二,國內很多景點很火爆,人山人海,出國的人可能相對比較少一些。第三國外的風土人情,相對於國內會有更大的差異。大家的感受會不一樣。第四,很多人還是會覺得出國游會顯得自己比較上檔次,感覺出國比較高端,有的人在國內游可能不會發朋友圈,但是出國的話就會發很多的朋友圈來炫耀。而且朋友圈除了發照片,還要把自己的位置分享出來。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人文地理的區別,希望出遊的旅客無論到哪裡,都能做到文明出遊,不要出門在外就忘記了自己的文明規范。
打字不易,請加個關注,謝謝!
出國游和國內游是有一定區別的。
首先說下出國游:護照、簽證、兌換外幣……這是出國前必須要知道並辦理的事情。有時候簽證的時間根據去往國家不同,會提前很長時間准備簽證資料,而且如歐洲、美國等國家還需要面簽。
再一個就是風俗習慣和語言問題,由於各個國家的信仰不同,所以,去往目的地國旅行,一定要事先了解當地的信仰,要尊重當地國的習俗,如有些中東國家禁酒等……
出國游和國內游的區別,還有就是很多國家在入鏡的時候禁止攜帶一些物品:如肉、蛋、奶製品、個別葯類等……需要出國前都了解清楚,以免在入鏡海關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有的國家會有很嚴格的要求,如果違反會罰款甚至坐牢。
所以,個人建議出國游如果語言不是很好,且很多國家英語又不是很普及,如果是第一次去,盡量跟團游。現在有很多高質量的旅行,一價全含,沒有自費沒有購物,行程安排的也非常舒適,還是可以考慮一下的。如果自由行,那麼有些國家和地區現在的治安也不是很好,在旅行之前一定要做好攻略,最好有當地人陪同。
國內游就方便很多了,首先交通工具就非常便捷,住宿的選擇性也很多,除了酒店還有不錯的民宿,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而且不用擔心語言問題。國內很多景點現在對65歲以上的老年人都免票或者半票,所以,退休人群也成為了國內游的主要群體了。
但堅決抵制低價游!不要貪圖便宜,那些眾所周知的購物陷阱,老年人很容易上當受騙。
當然,國內游還有很多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也希望國內游做的越來越好。
『伍』 旅行房車的市場背景
旅行房車在美國、歐洲已經是人們休閑旅遊甚至生活中的一部分,僅僅美國的房車產業每年就有100多億美金,而它拉動的相關產業鏈上的下游消費會更加巨大。美國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旅行房車與其他旅行方式相比,對於一個4口之家,駕房車旅行比駕轎車住酒店旅行要節省50%的費用,比乘飛機住酒店節省75%的費用。美國的昨天就是中國的今天。可以預測,旅行房車將成為國內一個巨大的產業。
談起房車的歷史,要從早在汽車發明前開始。房車最早來源於CARAVAN一詞,原意是指中古時那些橫越歐亞沙漠做長途跋涉的商隊。後來,人們對到處流浪的吉卜賽人的大篷車也這么稱呼,這就是旅居房車的雛形。
發動機的出現,汽車的發明,讓房車開始了它真正的旅程。一次世界大戰末,美國人把帳篷、床、廚房設備等搬到了家用轎車上。1920年,一些人把木結構的簡易房架在T型底盤上,並富有創意地對內部進行裝飾,旅行房車便由此演變而來。
到1930年,房車運用了飛機的結構設計,在車上安裝了舒適的床,便利的廚房、供電供水系統。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發達的公路系統使房車工業迅猛發展,50年代早期房車逐漸變成現在的家居式旅行車。
到1950年,有了從小型的DIY式到30英尺長豪華型等多種型號的房車,成套的拖掛式房車產品日漸成熟。在1950--1960年間,出現了許多現代的房車製造商。
隨著航空動力學在房車技術上的運用,房車內部的舒適性大大增加了,房車進化過程加快了。現在,一些新型的豪華房車使用的是渦輪柴油發動機,車上配備了豪華的家居用品。
隨著房車的興起,房車宿營俱樂部於1920—1930年間開始出現,一些使用房車的勇敢者,在做長途旅行時,在路邊事先鋪築好一塊地,在那可以用汽油爐加熱食物罐頭,洗冷水澡。隨著房車的普及,宿營地也添加了更多的設施。房車從改裝車的模式逐漸發展成了自己獨特的家族體系。
『陸』 好多人問,房車買依維柯的還是大通的你們覺得呢
B型房車兩強之爭:大通必勝依維柯
自行式房車中知名度最高的三大「底盤供應商」:福特、依維柯、大通。
這三個品牌中福特全順系列是曾經保有量最大且評價最高的,因為新世代版本的選項豐富且車型設計感有明顯優勢,重點是質量也足夠穩定。同時全順新世代以不錯的2.2升柴油發動機帶來了不錯的動力體驗,同時霍奇斯基板簧懸架既能滿足舒適也能滿足承載,作為兩驅房車的底盤幾乎沒有缺點。但是全新全順卻被房車改裝廠無情的淘汰了,因為最大隻有中軸版本,不足5.4米的車身改裝房車過於局促了;其次換裝江鈴的柴油機且新款(國⑥)只有手動擋可以選擇,技術與駕駛體驗也再無優勢,全順房車的時代基本結束了。
那麼剩下的底盤選項則只有依維柯和大通。依維柯的亮點主要時非承載式車身結構,也就是俗稱的有大梁或者貨車底盤;其次則是依維柯的輕客或輕卡有四驅版可選,這對於有越野需求的房車用戶而言很有些吸引力。比如依維柯New daily,這台車不僅是四驅而且有前中後三把差速鎖,配合350mm的離地間隙可以說是翻山越嶺如履平地;而這種四驅系統幾乎是最高端與越野車的標配,那麼使用這套系統的New daily價格又會是多少呢?
依維柯New daily的售價高達180萬,對於普通房車愛好者而言是不是有些可望而不可即呢?這台車的車身尺寸達到了5595*2085*3100mm,軸距為3400mm,C1駕駛證即可駕駛;3.0T柴油機有400N·m的最大扭矩,最大馬力也有170PS,雖然算不上強勁但最起碼也是夠用的;在4L模式中又可以放大扭矩,越野時總不會感覺到弱。配置方面房車該有的這台車一項沒有少,包括駐車發電機以及其他供電系統。這樣的越野房車誘人嗎?只要180萬哦,要不要「剁手」呢?
回到正題:在想要「剁手」也找不到刀的前提下,普通依維柯改裝的房車就沒有什麼吸引力了;在輕客領域流傳著這么一句話,叫做「開不壞的全順,修不好的依維柯」。普通依維柯輕客的品控水平真的是令人不敢恭維,歐系車總是會頻繁的出現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那麼在全順基本告別房車領域,依維柯兩驅版沒有吸引力四驅版價格太高的前提下,「平民級」的大通房車則成為主流房車用戶的理想選項,以大通V90為例分析。
大通V90車型特點
V90是大通旗下最新款輕客,該車裝備的發動機為上柴π系列2.0T單渦輪版,最大馬力148PS、峰值扭矩375N·m(1500-2400轉),這一版本的動力雖然沒有3.0T的New daily強勁,不過排量畢竟低了1.0升最起碼油耗更低,且動力也能滿足兩驅車的正常通勤。不過π2.0T還有一款雙渦輪柴油版,如果V90後期有可能推出四驅版的話,這台最大馬力超200PS、峰值扭矩480N·m的牛機應該會裝車。
變速箱方面該車提供6MT、6AMT、6AT三個選項,僅自動版就有高低兩個標准,這在輕客車型中幾乎是獨一份。且AMT機械自動擋的起售價僅為15.48萬,6AT自動版的起售價低至17.68萬,而且AT版有5940*2062*2735、軸距3760mm的超長軸七座版可選,這一版本吧幾乎是最完美的房車改裝平台。而且在保證動力傳動系統級別並不低,空間也足夠改裝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該車配有配備ESP車身穩定控制系統,對於笨重的輕客或房車而言,這一項安全配置是非常有價值的。
大通V90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房車改裝平台,不論是自改房車還是改裝廠改造都能帶來不錯的品質以及合理的價格(超長軸6AT七座超高頂版指導價僅20.88萬)。房車並不應該只是中產及更高曾經消費者的專屬車型,隨著自駕游熱的持續升溫,中端房車才會是主流;大通房車以及請客的價格定位非常合理,所以這一品牌有能力主導未來房車市場。當然不能否認的是大通的D60和G50品質真的很差,不過這些乘用車並不會影響商用車的品質。
本文由天和MCN發布,歡迎轉發留言討論;內容請勿搬運,保留版權保護權利。
關於依維柯房車底盤,可以說老約翰最有發言權了,本人買了一輛依維柯底盤房車自2016開始到今年九月返回中國一共連續四年領航中國房車車友環遊了歐亞大陸自駕游,四年的里程已經超過了十九萬多公里,在這四年行程中除了更換過一根減震器外,可以說依維柯底盤方面一切完好,再一點可以依維柯無論在中亞,俄羅斯,歐洲各地都非常普遍,假如需要維修和保養都可以找到服務站,對房車車友來說比較方便。
國產依維柯房車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所青睞,皮實可靠、後期維護成本低等諸多優勢造就了依維柯車系在國產房車市場的走俏,一車多用,多功能、多配置是寶迪系列最吸引人的三大特點。發動機排量:3.0T柴油
排放標准:國五
變速箱:6擋手動
最大功率:146馬力 (107千瓦)
最大扭矩:370Nm
驅動形式:前置後驅
懸架結構: 前:扭桿彈簧獨立懸架;後:彈簧鋼板非獨立懸架
南京依維柯是中國南京 汽車 集團與義大利菲亞特集團依維柯共同成立的合資品牌,不僅是中意兩國合作的最大項目,也是菲亞特誕生一百年來海外合作的最成功項目。南京依維柯幾乎占據了國內輕型客車的半壁江山,依維柯品牌在中國 汽車 行業乃至世界 汽車 行業的影響力是相當巨大的。
總體來看,依維柯底盤堅固、耐用、高效、多功能,在改裝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發動機方面:依維柯發動機最大的特點就是低速扭矩大,最大扭矩持續寬泛。扭矩大對房車來說意義重大,因為旅行、載物、上高原、爬坡等都需要很大的扭矩。如果想讓空間更大更寬敞的話,也可以選擇帶有拓展倉的車型,當然價格也會更高一些。
大通V80: 依維柯:
驅動形式: 前置前驅 前置後驅
後輪: 單排輪 雙排輪
前置前驅優點
1、增加內部空間:前驅車沒有傳動軸,所以在空間的利用上有更多的餘地。
2、造價低、效率高:組件少而且集中,並且由於動力傳遞直接,減少了損耗,運轉效率更高。
3、減輕重量:前驅車的機械組件少而且簡單,所以能減輕不少重量。
前置前驅缺點
1、操控性差:由於發動機和驅動系統等主要部件都集中在車輛前部,車輛後部配重較輕,後輪很容易失去抓地力,尤其是在濕滑的路面上。
2、轉向不足:由於前輪同時承擔了轉向和驅動的功能,因此先天具有轉向不足的問題,高速過彎轉向不足尤為明顯。
3、前橋負荷過大,影響舒適性:前驅車前輪既要負責驅動又要負責轉向,並且由於車輛前部配重較大,前輪的磨損更嚴重,加速或制動時對前橋的負擔過重,抬頭和點頭現象更明顯,影響乘坐的舒適性。
前置後驅優點
1、操控性好:後輪負責驅動,令前輪可專注於轉向工作,因此轉向時的車輛反應更加敏捷。
2、起步加速表現好,舒適度高:車輛 汽車 起步、加速或爬坡時重心後移,後輪作為驅動輪抓地力增強,有利於車輛起步、加速或爬坡,提供更好的行駛穩定性和舒適度。
3、維修容易:簡化了操縱機構的布局和轉向機構的結構,便於車輛的保養和維修。
前置後驅缺點
1、成本較高,空間利用不便:後驅車部件多、組裝復雜,生產成本相對較高。
2、牽引力不足、轉向過度:後驅車在過彎時,由於減速重心前移,後輪抓地力減小,很容易導致轉向過度,即一般所說的「甩尾」。
3、動力損耗較大:由於發動機產生的動力需要多經過傳動軸這一步才能傳遞到驅動輪,因此對於動力的損耗必然較前驅車大,一般的使用表現是後驅車較前驅車更廢油一些。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第一你經常在什麼路況上行駛或者目標去 旅遊 景點或者 旅遊 城市,那就選擇上汽大通。如果要去鄉下或者非鋪裝路面就選擇依維柯底盤。
感謝受邀,好多人問,房車買依維柯的還是大通?你們覺得呢,以下個人觀點,依維柯還是大通好,首先看二車的優缺點,
優點:
依維柯:滿世界跑的各種拉貨車已經能說明一切了,各種C型車里用國產依維柯底盤的也不再少數,底盤好技術成熟,全國各地隨便跑哪兒都能修。皮實耐操的好底盤。
大通v80:操控好,省油,前驅優點明顯當然缺點也很明顯。剛剛出的新款v90還需市場認證,但價格親民,有競爭力
缺點
依維柯:行駛的過程中會經常性突然性加速無力,各種小問題不斷。這幾年路上的依維柯越來越少了,自身的問題很多。
大通房車直立行走無壓力,動力不足,車身共振厲害,自動擋變檔時有停頓感,
如果讓我選擇,我會選擇大通價格親民,廠家也在一斷改善,個人觀點,希望能幫助到你
依維柯
我買的是依維柯,當時經過各種參觀試駕比對之後,認為依維柯的動力性能是其它車型比不了的,而且技術成熟,買回來改了電動離合器,解放了左腳,名山大川到處跑,坡陡路險啥都不懼,4.2噸的車重高速長期跑120輕輕鬆鬆。
買大通,雙後輪的,30T動力
肯定依維柯
肯定是依維柯好啊 不用質疑 有錢你就買進口的 不過配件太貴 能開手動擋的就選新世代全順了就這兩款推薦 其他的國產車建議你不用考慮了
『柒』 如何合理的規劃自己的房車旅行呢
可以作為參考看看。
如今隨著房車自駕游市場的火熱,更多人願意在春節假期期間帶著家人一起在外面過年。春季前後,王續東一家4口人,自駕一台亞特依維柯C型房車從北京出發前往廣東自駕旅遊,再返回北京。整個行程共計6060公里,遊玩25天。那麼,就整個行程的花費,給大家列一個房車旅遊消費清單,各項費用都將在下面為大家逐一列出。
總結:通過續東一家國內外房車自駕的情況可以發現,房車旅遊和房車旅行的區別。旅遊是什麼?奔著某個景點去,酒店睡覺,坐車到景點,然後機械行走一圈拍照,最後回家一問,只知道自己去了哪些地方別無其他。旅行是什麼呢?借用一句廣告詞來描述: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應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
『捌』 老公迷上了房車,一直想入手一輛,有什麼好建議嗎
喜歡就買,人活一輩子,老了要為自己活一把,不然死了太遺憾了,我17年交完退休報告,就休假去北京房車展上定了車,七月批下來,八月去接車,十月就去四川自駕游,這兩年常外出遊,等天涼了,還要外出 旅遊 ,打麻將,聚會都沒意思,外出 旅遊 對身體好,花錢就是油費,一公里0.7元,不去景區,看各地風情民俗,吃當地的名吃,與當地人交流,玩夠到下一目標,決不去大城市,縣城,鄉鎮更有味,買吧,孩子自有兒孫福,被別家庭鎖事給絆住了,算一算,你還能活多少年,時間不多了,玩一天開心一天,也許還能多活幾年。
不買後悔一輩子,買了後悔一陣子。這個一陣子我後面解釋。
我深有體會,如果你只是上班族,想偶爾出去 旅遊 ,那就租個,比買輛性價比高。
但,好多事情兩面性,我來絮叨絮叨。
1.租的房車,那肯定是別人用過的,房車有床,有衛生間,這就和賓館一樣,你願意拿個自己的床單鋪在床上就睡覺嗎?你想坐別人用過的馬桶嗎?洗澡呢?如果像我媳婦這種,有輕微潔癖的,我建議還是買輛或者再考慮考慮。
2.房車出行,就是把家搬著出去逛,你總是希望它是你喜歡的那個樣子,勢必你會給它添置各種各樣的東西,租,當然不行了。
3.說說後悔一陣子這個事情,車子從雲南玩一圈回來後,放在停車場已經一個多月了,是不是資金佔用了,卻沒有利用到最大化?錢那!!還有B型房車買的時候為了低調才買的,可用起來,空間真心小啊,後悔沒選擇C型,嘿,但也只是我現在想法,後悔過這一陣子,也許就不後悔了呢。
海波房車旅行在路上222天,我們今年三月份在蘇州市出發,走浙江省、安徽省、河南省、山東省、山西省、河北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族、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在甘肅省蘭州市……
房車旅行在國內是一個高消費的事兒,這個要看家裡購買能力,好的上百萬差的十多萬塊錢,就想買家用車一樣,可選擇的特別多……
海波推薦一下基礎的心得體會
第一選擇柴油發動機
第二選擇手動擋配置
第三C型房車要用後四輪底盤
老公難得的喜歡就滿足一下他,可以先選擇租用A.B.C型房車還有拖掛房車,親自去感受一下房車旅行的事兒,最後選擇最合適的就可以啦!
如果只是短途旅行,不超過半年時間的沒必要買房車,因為折舊率太高損失慘重,可以租用去嘗試?因為長途旅行是一種不一樣的生活,很多人夢想著都是完美世界,實際現實版並不是那麼簡單滴……
房車就是男人的大玩具!
看你家庭是否能承擔這筆費用咯!
維護保養並不復雜,車維護還是4S店。車內基本就是家庭裝修,一般也不太會出啥問題。
用不了幾次,這個看需求吧,個人感覺如果有正常周末,買一輛簡單一點兒的B型車當個露營車,也挺好的!去周邊郊區溜達溜達,出去散散心。
停車的問題,不知道你在什麼城市,北上廣深停車問題比較突出。小城市的話,不存在的,順著家附近找,10分鍾內肯定能找到停車的地方。
買車建議暫時沒有什麼,完全看需求,以及自己錢包來決定的。
最便宜的房車也就20多萬,貴的就……
還是推薦一下車型吧,讓你老公看B型車(就是一輛大MPV)吧,比較適合少用的家庭。C型車(也就是帶大額頭的那種)更適合長期在外的用戶使用!
以上,第一房車隨手回復~~對房車感興趣的,關注一下我唄~
我的回答是:
第一,你們夫婦如果退休了又喜歡自駕游又不差錢(不管什麼車改裝功能到位全下來得准備四十萬)可以馬上買房車耍起來,好處多多不再贅述。
第二,房車是個挺復雜的大玩具,包括水電氣暖,太陽能發電,發電機發電,也可以買汽油發電機,衛星動中通天線,彩電冰箱洗衣機,氣爐電爐,途中洗一次車至少收你100,最好帶上洗車機,等等等等,需要你老公不怕麻煩,喜歡動腦動手不厭其煩。
第三,眼下國內房車營地價格奇高,一般車友都是自己找停車住宿位,當然了要想停在風景好的地方就得獨狼行動才能浪漫無限。這需要你老公膽大心細遇事不慌,尤其是不會自己嚇唬自己。
第四,每天加水,充電,買菜,做飯,采購給養,倒黑水箱,還要出去游景點吃 美食 ,一切一切都得自力更生,要不怕麻煩具有強大耐力。
第五,如果你們還沒有退休的話,又想早點享受房車生活,那需要你們不差錢又有停車位,我的建議是盡量別買B型房車,空間太小不夠舒服,保溫隔音也不夠好。
第六,如果五條以上都有問題,那就要慎重了,有不少人買了不長時間就轉手的……
我的建議是,買房車之前先體驗一下,先了解一下房車,不急於馬上就買,再有就是看你們是幾個人用的?多人就要買依維柯,大通V80大額頭,兩個人用的,就買B型房車,接受不了柴油發動機噪音的,就買福特汽油版發動機的,另外還要主要一下,是不是國六標準的,如果是國五標準的有些地區上不了牌照,如果是打獵的,就要買越野房車,還有就是二十來萬太便宜的房車安全性能不可靠,然後看看房車裡面的設計工藝布局和設備配置,出去玩的時候房車一個月的開支在六千到一萬不等,這些因素也是要考慮進去的!
我最近也在關注房車,總結下我的看法,供你參考。最近房車確實很熱門,但大多是自媒體工作者在借房車炒作話題。如果真要家用,首先要考慮利用率的問題,一般家庭可供 旅遊 的時間其實屈指可數,真有時間 旅遊 的話,也很少會向那些自媒體工作者一樣隨走隨停。首先中國人的 旅遊 習慣就是兩點一線,直奔目的地,再者就是北方,甚至是南方吸引你開著房車能欣賞的沿途風景真的是有限。再者就是,房車加水,用電,限高,限號,停車等等一系列問題都不得不考慮,尤其是安全,國內的房車(國外的不了解)從設計到改裝,個人覺得安全問題真的是考慮的不充分。
如果不差錢就買吧。人生苦短,有想法就要實施嗎。喜歡干自己喜歡的事情是最幸福的感覺,對嗎?我喜歡旅行,而且喜歡自由自在的旅行,唯有房車旅行才能滿足需求。天天生活在熟悉的小環境了,沒有離開家的感覺,真的感覺就是帶著家在旅行。然後呢又天天體驗不同的景色結交不同的人群,天天都有新鮮感。房車旅行,房車生活帶來的樂趣和便利,誰體驗誰知道。特別是即將退休或者已經退休而且又有玩房車想法的老同志們,板板手指頭算一下,還能痛痛快快玩幾年?即將開始的歐亞大陸自駕之旅是我的夢想,我唯有房車可以得有實現。好期待,四月二十一號北京出發。
有一輛房車,這是好多好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我現在是床車,舒適度跟房車差了十萬八千里,所以等資金夠了也要升級到房車。買房車要了解你需要什麼類型的,B型還是C型,底盤品牌等。房的部分你都需要什麼設備,對你有用的都裝上。選一個靠譜的改裝廠下訂單就行了。
我一直都迷房車(又是個膽小的女漢子)老公就一直潑冷水!21年中我退休,今明後年就打算買一輛自動擋房車,希望自己退休後就能駕駛房車浪跡天涯(我有本不敢開車,到現在都沒摸過車)。老公掙錢不多,性格內向喜歡打麻將,幾乎沒朋友;我和他性格完全相反,年輕的時候拚命掙錢,捨不得亂花一分錢。好不容易熬到退休後好好享受一下,老公卻一個勁兒反對,為了這個有時都想讓他下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