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款飛度內飾
『壹』 08款飛度和11款飛度內飾區別
內飾,空間不同。
1、11款飛度內飾桌椅等包裹材料的材質,後杠多了兩個反光剎車燈,車漆偏軟。
2、11款飛度輪轂的式樣,空間大。08款相對小一點。
『貳』 本田飛度的內飾塑料多嗎它費油嗎
優點:地球夢發動機不錯,動力好,提速快,車子空間大,布局合理,乞丐版適合改裝
缺點:飛度呢,就是兩邊A柱視覺不是很好,有點擋視線。轉彎時有盲區,每次過彎我都要把頭伸出去瞥一眼,這樣感覺安全。就這點不好。但是銷售說的這樣做是為了安全性更高
外觀:七年了,現在看著還不落伍。除了加了一個尾翼,其他都還是原汁原味。
內飾:內飾給高分的原因不是因為配置高,配置很普通的CD機和半導體,關鍵是內飾用了這么多年接縫還是這么小,一點所謂的異響都沒有,這點自主品牌要多學習,把內飾做工做好,用料不一定要高檔,但是要環保和耐用。
空間:靈活,夠用。平時座23人很多人說這車小,可我恰恰喜歡小車身,好停放,轉彎挑頭特方便,是個空就能停進去 哈哈!
外觀:外觀很適合年輕人。當年第一批飛度出廠的時候,我就被深深迷住了。年輕時尚,十年前飛度的設計在現在來看,也不會覺得落伍、過時。再看看同年份的凱越,老氣橫秋的樣子,開出去別人都會說這是大叔開的車。飛度就不會有人說大叔開的。
內飾:飛度的內飾在2008年我購買的時候還是可以跟得上潮流的,雙炮筒儀表盤,純黑色內飾,穩重典雅的橘紅色燈光,都是我購買飛度的原因,唯一的缺憾就是老款飛度沒有自發光儀表盤。
空間:本人175前後排都夠用,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後排跟後備箱那體積真的是豎大拇指了
配置:和同級別的車相比,我還是看中飛度。主要是故障率低,維修少了意味著用車費用就少。而且日系車保養相對便宜。平民買車最主要看重什麼?省錢、省心。高富帥請繞道。
動力:動力來說我選擇的是1.5手動擋,對於車身重量這個排量夠用動力強進。
操控:操控靈活,指向准確,停車方便
油耗:飛度的油耗是全天人都認可的,較輕的體重,比同級別車略小輪胎寬度,還有時尚的鍥形車身外觀,都保證了飛度少吃草多擠奶的高超本領。
舒適:座椅還行,自己做了四門三層隔音,所以不好評價,風燥感覺很小,高速90都很安靜,110以上就開始咆哮了 ,基本是發動機聲音吧,發動機轉速聲音很大,畢竟手動的,聽說自動檔好很多的。
『叄』 08款本田飛度和11款有什麼區別
以1.5為例。簡單來說,只是外觀的區別。包括:
1)前後防撞杠,前杠更小的齙牙,後杠多了兩個反光剎車燈。
2)輪轂的式樣,由五幅小戰斧式變成7橫條式。
3)內飾桌椅等包裹材料的材質,變成一種細絨,更舒服了。
4)空調,CD機等LCD顯示由白屏黑字,變成紅底黑字。
5)前入風闌珊變成電鍍材質,後雨刷裝飾板變成電鍍材料。
6)後剎車燈,由「白白紅」的式樣,變成「紅白紅」的式樣
7)大燈的雛形改得更加尖銳。
我是08飛度車主,外形就各花入各眼,我是挺喜歡這些小鋼炮的。
優點:超級省油,空間大,馬力夠,方向靈活,質量出眾,我去年買的車,快兩年了,半點問題都沒發生過。
缺點:剎車疲軟;車漆單薄;175的輪胎抓地不足,地盤也不夠扎實導致急彎傾側嚴重;車漆偏軟,比較容易起劃痕;然後懸掛比較硬,過個吭都哐哐當當的;和所有的本田車一樣,發動機比較吵。
總體來說,如果SSSS店有優惠,10W左右A0級小車無出其右者,這是本田的經典之作。
『肆』 08款本田飛度有幾種顏色
不可否認,能把一台 本田飛度開進賽車場的,一年之中也只有那了了百人。雖擁有「神車」「平民超跑」的美譽,但歸根結底,飛度仍是一台買菜車。
所以,當我們排除這些「高高在上」的名頭,10萬元買飛度到底值不值得,這個問題已經糾結了我們從大學到成家立業。如今,第四代飛度怎麼樣?一起來看看吧。
一.外觀上,第四代飛度變「娘」了?
首先,我們要確定飛度的購買人群。毫無疑問,剛剛大學畢業的城市年輕群體,是飛度最主要的受眾,他們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對事物有著獨特的見解。
為了滿足年輕群體的購車需求,本田在打造飛度的時候,會需要更加註重協調感。例如第三代飛度,偏向於運動的外觀設計雖然帶來了「平民超跑」的美譽,但激進的外觀也讓第三代飛度缺少了很多女性車主。
二、本田 飛度報價:8.18萬起 最高0.50萬
在第四代飛度的外觀設計上,你會很明顯的發現新款車型有股「男生女相」的感覺,相比上一代個性、運動、陽光的路線不同,第四代飛度開始走「Q萌」路線。從車燈「大眼睛」的設計,到圓潤的車頭風格,曾經的陽光少年,乍一看怎麼有點「小奶狗」呢。但這就是每個時代對於「潮流」不同的定義,在上一個十年裡,彭於晏那種陽光型男是頂流,而如今00後的「問世」,王一博、朱一龍這種「小奶狗」甚至是「小狼狗」才是主流的選擇。所以,對於目標大學畢業的年輕群體來說,第四代飛度的設計是很對胃口的。當然,「小奶狗」的設計也能讓本田賺來一些女性用戶。
三、內飾上,第四代飛度真「減」了?、
1.或許真的是經濟壓力過大,第四代飛度在內飾的設計與用料上,並沒有帶來太多的好感,即便是頂配車型依舊裝配的是織物座椅,更別提座椅電動調節、GPS導航等等了。當然,或許最難以讓人接受的還是儀表盤的設計。
2.雖然第四代飛度的儀表台尺寸還是蠻大的,但這種由背光板和液晶屏所組成的儀表盤多多少少讓人看著有點「揪心」。中間部分7英寸的液晶儀表可以提供油耗等功能的顯示,配合「倒梯形」儀表的設計,總覺得有些不搭。
3.同時,主副駕中間的中央扶手上,也因為手剎而被縮減。再加上全部都是硬塑料的包裹,當合資品牌的價格不斷下探,飛度這種特色車型在用料上,的確有些「力不從心」。當然,在空間方面,第四代飛度依舊是將精華延續住了。
4.在後排腿部空間方面,車載君186cm的身高在前排調整到合適身高的時候,依舊能夠擁有一拳左右的腿部空間,相比大眾Polo來說,後排的腿部空間還是值得肯定的。此外,飛度的後排地板採用傾斜式設計,這樣的好處是,在長途行車的過程中,後排乘客的腿部可以有更好的彎曲姿勢,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減輕疲勞感。
四、開起來,第四代飛度「爺青回」?
1.第四代飛度依舊採用的是1.5L+CVT的動力組合,所以當我們松開手剎,掛進D檔之後,還是熟悉的感覺,那種即踩既有且非常線性的動力輸出,讓車載君瞬間找到了大學剛畢業那會的感覺。
2.只不過,這畢竟是1.5L+CVT的動力組合,其主要的作用就是提供更為舒適的駕乘體驗。所以,當主動將轉速提升到3000轉以上,你會很明顯的聽見變速箱和發動機的嘶吼聲,這一點和第三代飛度也是保持一致的。
3.但這一點也無法掩蓋在3000轉以下時,第四代飛度所能帶來的暢快感。那種對油門、方向盤最精準的控制,小車身所帶來的極致駕馭,這才是飛度深得人心的所當。當然,百公里6L以內的油耗表現,在經濟適用性上的感觸是非常深的,而這也是「退休cp」選擇飛度作為代步的原因,第四代飛度完美的傳承了下去。
4.此外,在NVH方面,第四代飛度依舊在風噪和發動機共振上需要進一步提升。但在頂配版本車型上,第四代飛度採用了來自鄧祿普的靜音省油胎,在城市道路行駛的時候,我們幾乎聽不到來自路面的噪音,這一點很關鍵。
5.而需要我們格外關注的,就是第四代飛度的剎車踏板。或許是因為前碟後鼓的原因,第四代飛度的剎車踏板相比於其他車型要硬了很多,而且是那種輕輕一踩就有反饋的那種。
6.這種剎車腳感的設置,需要我們有一定的適應時間。不過好處呢,則是在剎車時,更需力量的剎車踏板,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走走停停時,剎車的頓挫感。還是那個少年,還是有點糾結!
7.毫無疑問,這一代的飛度還是很糾結。一方面,Q萌的外觀讓飛度看上去更像是都市小資人群的代表。而另一方面,略顯拮據的內飾也能看得出本田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瓶頸。但對於消費者而言,我們依舊能夠享受到一台非常舒適的城市代步小車,時不時激情一下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