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公里純電動車房車
❶ 比亞迪T5房車上市核心問題 腦洞大開的網友給出4套方案
7月28日,比亞迪全新一代T5純電動車上市,一時間炫酷的外形, 科技 感十足的內飾,新能源的加持。讓比亞迪T5儼然變身成一個劃時代的產品,如同特斯拉上市的時候,驚呆眾人,繼而引領了一個時代。而比亞迪T5電動輕卡中的地位,如同特斯拉在家用車中地位一般,都將引領著這個行業的發展。
8月18號亞迪商用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郭錄軍帶隊與湖北隨州程力集團達成戰略性合作框架協議。其中最重要的一款車型就是全新比亞迪T5,而程力集團作為全國知名的 汽車 改裝企業,目前已有八大系列100多個品種車型。比亞迪T5的加入,如同魚入大海,給了T5更加廣闊的空間,開啟了在程力集團之下的百變之旅!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還是的T5房車的上市之路!
自從上一篇文章「比亞迪T5是否會經程力魔改後以房車身份上市」發布以後,就收到網友的各方關注,並對上市之前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深刻的討論。其中最核心的問題——續航。大家對T5的外形、內飾和電機,電控等方面都沒有問題,對出口歐美的電動 汽車 品牌,品質是值得信賴的。唯一的就是電源,如何解決續航問題已經成為T5房車上市的最大障礙。
比亞迪T5目前公布的最大續航能力綜合工況續駛里程為240km。這個續航對於房車來說略顯尷尬,總有一種能走多遠的擔憂。因為這個續航能力,僅能滿足一個周邊游,然後周邊游又何須房車呢?所以T5房車上市的第一步就是續航!
按照目前比亞迪的技術,T5的續航是可以輕松解決的。因為比亞迪旗下旗艦SUV——2021款比亞迪唐,採用燃油、插電混動和純電動,三種動力系統。如果這一技術運用在比亞迪T5身上,續航完美解決。一場說走就走旅行,還有何擔憂!那種有詩和遠方的生活也變得觸手可及!
其實對於比亞迪T5的續航問題,網友們有一些腦洞大開的想法,大家來品味一下!
博98949466:買一個汽油發電機備上
韓府山人:把營地建在光伏站附近,邊遠地區的光伏電站正愁電發不出去。
老牌活動:發展增程式電車是比較好的道路
厭水魚—阿婁:多帶幾個充電寶。一語驚人!
由此可見網友對比亞迪T5房車的期待,也對T5的續航問題絞盡腦汁!
雖然說現有的續航力,不能完美切合房車的需求!但是炫酷的外形和充滿 科技 感內飾,讓各大廠商也按奈不住對T5喜愛,目前也有廠商開始T5房車樣車的製造。而程力公司的加入,將會加快T5房車的上市時間,按照目前程力公司現有的規模,製造實力和營銷能力,也將給T5房車帶來更多的驚喜。
以下是廠家提供的比亞迪T5房車室內部分效果圖,讓大家先睹為快!
古樸中國風內飾,低調中而又富有奢華的貴族氣息!比亞迪T5房車充滿的未來 科技 感與傳統文化藝術的融合,讓人對它的上市充滿期待!
❷ 特斯拉Cybertruck房車渲染圖, "回到未來"的生活方式
相信不論是誰看到特斯拉Cybertruck都會覺得它就像是一個外星產物吧,相當科幻的外形設計甚至讓人不知道它到底還算不算是一輛車。從2019年11月正是發布,到前幾天4月5日訂單超過了60萬可以看出,人們在接受它的同時也非常想體驗一把未來科技感帶來的魅力。
可行性的問題解決了,我們也可以看看房車內部的設計了,不過可能設計者並沒有把重點放在這個上面,可以看出除了車內分為兩個獨立房間,以及均鋪設了木地板也就沒有什麼亮點了,當然房車該有的設施還是非常全面的,我們可以看到卧室、客廳、衛生間以及一個開放式的廚房。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旅行新神器-不僅能下水,還能當房車的電動三輪車
想像一下,如果把一台電動自行車、露營房車、電動船結合在一起,會造出什麼樣的產物呢?
來自拉脫維亞的BeTRITON公司就創造了一個有著上述特質的奇葩交通工具——Z-Triton。
從歸類上來講,Z-Triton應該算是一款電動旅行車,但要明確的是,Z-Triton不是為越野旅行設計的,至少不是為高速旅行設計的。
畢竟該車所搭載的鋰離子電池組並不大,在純電模式下只能支持最遠50公里陸地續航或20公里的水上續航。
然而,你能在這50公里內做什麼才是真正有意義的,這也是這款奇葩旅行車對某些電動露營者會產生吸引力的原因。
Z-Triton2.0版
Z-Triton1.0版
Z-Triton僅提供兩人乘坐,目前上市銷售的是它的2.0版本,相比兩年前的初代產品,新車在整體尺寸以及細節上都有了優化調整。
首先,Z-Triton2.0的車頭配置了一個稍大的前輪和一個座椅供一名騎行者駕駛,且騎行座椅的高度可以調節。與一代車型相比,新車的前輪尺寸雖然稍小但卻有著更高的底盤,後懸掛提供的舒適表現也更好,這樣的設計也確保了駕駛者可以騎著它進行小幅度的越野冒險。
在陸地模式下,Z-Triton2.0由一台1000W的八方極速電動自行車中驅電機提供動力(在內部7齒輪輪轂的幫助下),騎行者只需要稍微踩下踏板,就能驅動這台200公斤重的電動旅行車,並保持最高25km/h的車速,這也是歐洲大部分地區電動自行車的最高合法限速。不過該車的電池組僅支持50公里的陸地續航。
為了必要的安全保障,這台電動旅行車在兩個24英寸後輪上配備了制動性能更好的液壓盤式制動器,它還為後面的乘客座位配備了一條安全帶,以保障其乘坐安全。
從自行車模式轉化到遊船模式只需要5分鍾,這個過渡過程包括將前輪折疊升起,抬起後輪並展開兩側的充氣浮動穩定器,以及從艙內釋放牽引電機。需要指出的是,在遊船模式下,它的動力是由另一台電機提供的,該電機擁有1150W的功率。
Z-Triton2.0配備有伸縮船槳
在水上,Z-Triton2.0的最高時速僅為陸上的1/5,也就是5km/h,除此以外它的純電續航也不到陸上的一半,僅有20公里。
值得欣慰的是,不像電動旅行車如果耗盡燃料你只能打電話等待救援拖車,由於Z-Triton2.0配備了伸縮船槳,就像其他普通船隻一樣,你完全可以手動劃船靠岸,再找插座補能。
接下來就是它最大的魅力部分了。經過新的調整後,這台電動露營車有著約3900/1450/1720mm的三圍尺寸,雖然與一般的房車比起來顯得有點狹窄,但它仍然設計了足夠容納兩人的生活空間,居住空間配備了「一個折疊廚房桌、USB充電口、閱讀燈、GPS、行李儲物櫃、杯托和藍牙音響系統」,來保證必要的居住舒適性。
它甚至還設計了一個1x2米的睡眠空間,方便兩人在湖中休息或野外露營。駐船休息時,你可以把艙內的方向盤拆卸下來,給船艙內騰出額外的睡眠和機動空間。
考慮到夜晚在湖中休息會更加潮濕陰冷,製造商也在想辦法為睡眠區增加額外的加熱功能。但現在,旅行者還只能依靠擁抱和羊毛衣服來保暖。
在用電方面,旅行車的車頂配備有100W的集成太陽能板,盡管它的尺寸不夠大,沒法在一天之內為Z-Triton2.0的電池組完全充能,但給車內的音響、閱讀燈、USB等小件補充電量是足夠的。
當然它也能作為備用的能源補充方案,只不過充電速度會非常緩慢,如果你堅持要靠太陽能來恢復電量,可能得在湖上呆好幾天。
如果想連續使用該車,最好的辦法仍然是晚上把Z-Triton2.0開上岸,老老實實去找一個220V的家用插座或延長線充電給它充電,這樣你就能在第二天早上收獲一個完全滿電的旅行車了。
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Z-Triton2.0是由電力或人力(水中)驅動,完全不會給環境帶來任何污染,其實它在製造方面也是一樣的。
該車的車身是由有機玻璃纖維和聚酯組成,而這些材料都是來自於回收再利用的PET瓶。它甚至還包括一大塊3D列印成型的生物塑料,所以它的整個生活空間也算是完全符合了當下大環境倡導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了。
比較有意思的是,為了「標榜」Z-Triton2.0的環保主義者身份,BeTRITON公司還特地在車頂設置了一個花盆,這樣旅行者就可以帶上自己栽種的花花草草一起出行,讓它們成為旅途中最獨特、也最有趣的綠色風景線。
最後說兩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首先駕駛Z-Triton2.0不需要任何特殊駕照,至少在歐洲你完全可以把它當做一台電動自行車來騎,它是可以合法上路的,而且駕駛起來也沒有什麼上手難度。
根據你的心情,你可以在湖中、高速公路和自行車道上使用它,但要注意電池的續航。電動旅行車的凈重約為200公斤,包括乘客行李在內,它還可以承受額外200公斤的負重。這意味著,當你乘坐這款三合一電動車旅行時,只需要多帶一個人和你們的行李。
然後是價格問題,由於Z-Triton2.0對原型車進行了新改進,它的價格也有所提升。該車的單車售價約為14500歐元(約合人民幣10.3萬元),如果加上額外的DIY套裝要再多花4500歐元(約合人民幣3.2萬元)。
這個定價讓它成了市場中最昂貴電動三輪車之一,但也是最便宜的電動露營車之一。BeTRITON計劃在2022年底前後完成歐洲用戶的交付,而美國用戶要等到2023年,如果它受到更多房車旅行者的歡迎,也會考慮出口到更多國家。
總的來說,Z-Triton2.0是一台舒適休閑的三合一車輛,對那些想用房車旅行給生活找點樂趣的人還是蠻劃算的,畢竟只用花上十幾萬塊錢,你就能同時享有水上與陸上兩種 探索 自然的方式,很美妙不是么~【iDailycar】
❹ 傑克談房車(四)吉利RE500新能源房車分析
最近一直在了解新能源房車,其實就是吉利的RE500底盤房車。目前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在B站看到了小花哥的視頻。文字歸納出來分享給大家。
小花哥對RE500是持否定觀點的。認為RE500並不是一款專用的房車底盤,不適宜做房車底盤。關於這點我同意,也不完全同意。同意是因為,確實,這款底盤的設計初衷是城市物流。但因為其增程式、輕卡的特點被房車玩家們看中了,所以在房車界反而更火了。不同意是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我們要繼續觀察它的發展。也許,慢慢的,它就進化為一款成熟的房車底盤了。
當然,小花哥在視頻中也對增程式的概念表示認可,這確實是房車發展的一個方向。
除了小花哥提出的問題,我自己也對RE500進行了思考。從一開始的推薦轉入一個相對中性,理性的態度。
首先,增程式最大的優點無非就是電量充足。但其實房車大電量也有其他的解決方案。現在就有廠商再推48V電力系統。48V 200AH鋰電,存8 10度電,6 8KW逆變器,1000W太陽能充電。所以增程式並不是無可替代的。
其次,經濟性。新能源車其中的一個賣點就是各種優惠。免指標,免購置稅,補貼,省裝太陽能。但是從一個更長的周期來看確實更經濟了嗎?第一,電動車多了一次油電的轉換。一般情況下在兩個條件下才會更經濟。1、長時間怠速運行。2、及時充電。但從電池保護的角度,鋰電又應該是淺充淺放的,不能充滿或過充。第二,汽油。使用汽油顯然是比柴油貴的。若平均每天跑200公里,每100公里貴20到30元。一天是50~60元,一年是18250。這筆賬長期算下來可不少。再有,汽油發電的成本是更高的。太陽能系統一次投入後基本就是免費了。第三,維修保養。更復雜的,一體式的系統故障必然更多,維修也更貴。不像傳統動力汽車,新能源車一代的周期都沒完成,究竟能有多大保障,說實在大家都沒底。
後記
新能源底盤能走多遠還有待觀察。但一些廠商的努力我覺得還是值得認可的。例如法美瑞多RE500得不斷改良,今年有推出了「頭號玩家」的新款。新款增加定速巡航,可以雙拓定製。定速巡航值得點贊,但雙拓的載重問題值得探究。
另外在今年,法美瑞也推出了傳統燃油動力的「海角七號」。從這里看出,市場上輕卡房車確實更流行了。除新能源外,不斷的有新車和新方案推出。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❺ 這款房車無購置稅!解決純電車續航的煩惱,空間超大你覺得如何
?在傳統乘用車領域,隨著排放法規的不斷嚴苛以及部分城市實行購車指標政策,促使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國內汽車發展的未來趨勢。不過,在房車圈,「新能源房車」似乎還是個新鮮事物,畢竟當下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問題對於需要長途旅行的房車一族來說,是個不可逾越的鴻溝。如果有一款可以解決續航問題的新能源房車,您會喜歡么?比如下面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款諾優灣流新能源房車~
作為一款新能源房車,諾優灣流新能源房車所採用的增程式發電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人們對電車的續航里程焦慮的問題,同時新能源車的身份,也可解決一些需要購車指標的朋友的上牌問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❻ 夫妻二人開房車去旅遊,想帶一台小型摩托車或電動車,以解決短途用,哪個實用呢
夫妻二人開房車去旅遊,想帶一台小型摩托車或電動車,以解決短途用,哪個實用呢?
當然是摩托 外出旅行 地形距離都不是固定的 尤其到了山區 電動車就是個笑話 沒電你要怎麼充電?房車旅行最要命的就是電力 其他都不是問題 所以摩托是必須的 而且能節約大量的金錢和少違章 比如你到了一個目的地 你可以停住房車 不管它了 然後騎著摩托和夥伴旅行 方圓200公里橫掃 你算算何等自在 不用擔心對交規地方地貌不熟悉 美麗的景色都在平常人去不了的地方 摩托可以完美解決 勸你帶電動車的都是錘子
我是驃騎府!資深摩托車媒體編輯,點擊頭像查閱更多精彩答題,歡迎關注!
題主說的是這樣的房車么?夫妻兩人開房車旅遊,請容許驃騎府默默的先吞下口水,只羨鴛鴦不羨仙啊!頓時又增添了不少挫敗感,特么什麼時候我也能這么灑脫- - - - - - 開個玩笑哈!
說正經事兒!建議題主先看看這款電動越野車——虯龍青峰電動輕型越野車,如圖。
沒錯,這貨就是一輛電動越野車,配置了輕質大容量鋰電池,60V的輸出電壓,最大260NM的後輪輸出扭矩,越野能力不是說著好玩的,你看看它的身手。
沒錯,這貨就是一輛電動越野車,配置了輕質大容量鋰電池,60V的輸出電壓,最大260NM的後輪輸出扭矩,越野能力不是說著好玩的,你看看它的身手。
全車車架採用高強度鋁合金焊接而成,質輕強度大,你看看這焊工。
超大的後壓盤,鍛造鋁合金材質後搖臂。
這款車可以很方便用一套內六角扳手拆解,方便攜帶,並且可以使用房車內的充電裝置來充電,驃騎府覺得很合適,有不錯的玩樂性,重量也輕巧。網上價格是15800左右。可以考慮下。
下面這款小摩托車也可以看看。
這不是本田猴子,而是國產車——金城的金童70,外觀是仿製的本田猴子,發動機是單缸風冷,排量只有70CC,最大功率為3.7KW,單人騎行非常合適。驃騎府有個朋友就是這款車的忠實粉絲,用來作為通勤的工具,車身小巧重量輕,空重只有65KG,佔地面積小,動力么,一個人騎還是沒問題,油箱容量有4.5升,跑個兩三百公里沒問題,也很適合在面積狹小的房車上攜帶。外觀萌寵可愛,很多女性看見了這款車就挪不動腳步了。
好了,就介紹到這里,希望題主能滿意!
我是驃騎府!歡迎關注!
房車配摩托車絕配,我曾經配過自行車,配過電動車但沒有摩托車的效果,摩托車需要駕照這對於很多房車車主是個難題,我第一輛配了嘉陵70玩了一段時間發現有點小,跑一兩百公里太費勁,現在配了一輛銀剛迷你150,去草原去沙地都非常適合,這車重124公斤,油箱12-5升可以跑600公里,還能帶人這點很重出去一個人也沒意思。我採用的是電動升降,歡迎喜歡的朋友一起探討啊。
摩托車是不二之選,有些大城市禁摩,但是如果是市區,交通很方便的,可以不用。摩托車可以去很多地方,半徑很大,可以開到山頂看日出,開到海邊看夕陽。這些地方很多是停不了汽車的,但是摩托就沒有問題。我出國旅行的時候,也喜歡在當地租個摩托車。自由自在,隨便亂逛。如果是電動車就要考慮回程的電量夠不夠了,運動半徑會大大縮小。而且,房車的電本身就很珍貴,供應日常都不夠用,還要給電瓶車充電,不是很理想。
想做代駕,不知道買什麼電動車,有什麼推薦嗎?
因為要考慮放在客戶車輛後備箱內,所以體積和重量絕對是問題。盡量選一些小巧,能折疊,重量輕的電動小車。但是續航里程往往和重量體積成反比關系,小巧的車輛其續航里程也會縮短不少。
而這個體積則比滑板車大了一些,但是續航里程最高可達60-80km,車速度也比較快。凈重在19公斤左右,比滑板車重了接近9公斤。類似車型還有很多,但是大抵都是這個樣子。可以按照實際需求選購不同款式車型!
代價的話,需要路程跑的還比較遠,但質量又比較輕,可以折疊的電動自行車,建議考慮下綠源的L-幸運星,48V15Ah鋰電池,路程應該可以跑40km左右,可折疊。圖片如下:
代價的話,需要路程跑的還比較遠,但質量又比較輕,可以折疊的電動自行車,建議考慮下綠源的L-幸運星,48V15Ah鋰電池,路程應該可以跑40km左右,可折疊。圖片如下:
准備買輛自行車,上下班單程8公里左右,偶爾上上山,有哪些好的推薦?
平時上下班,偶爾上上山,很難一種車型兼顧,給兩個建議:一是如果存放車方便可以買兩輛車1輛是通勤車,專門騎著上下班,1輛是山地車可以在不平的道路或山坡路騎行鍛煉、觀光。二是如果必須買一輛,建議買輛山地車,加裝一個把立增高器。因通勤車車胎窄適合在平整的城區道路騎行,山地車車胎寬適合各種路況,加裝把立增高器使上身前傾的幅度變小,重心後移騎行舒服。這兩類車有國產也有進口的,低檔的有幾百元的,中檔的有3一5千元的,當然,一分價錢一分貨可根據自己的愛好或經濟情況選擇。
我也跟你一樣的上班路程,我從2002年騎車上班,騎了近18年,騎壞了八輛車,中間經歷的修車,換胎,換軸,換外胎等等,說不盡的煩惱,每年我騎行近9000公里,修車大概200到300塊錢左右,淋雨三到十回,從普通24車到26車,山地車,閘剎碟剎都買過騎過,碟剎比較安全,閘剎易換,個人建議買個大品牌的碟剎,要學會自己換內外胎,我就會,自己令調剎車片,這樣騎行才舒服。
但從去年起,我就開始包月共享單車,包兩種,哈羅一月9塊,青桔15,一年300,不用修不怕丟,不用管,特方便,如果你真想買,那就買大牌子老牌子,不然,一堆修車的煩惱等著你!
以上為個人真實體驗,家裡還有一輛山地車,兩輛電動車,沒騎過,嫌麻煩,騎自行車可鍛煉身體,朋友同事都不理解!反正自己有個好身體比什麼都好!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