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選內飾顏色要另外加錢嗎
『壹』 哈弗H9最新報價是多少最低配選裝真皮座椅加多少錢
哈弗H9最低配價格是21.98萬元,要真皮座椅上真皮選裝包就行了,加裝"nappa真皮座椅"和"副駕駛員座椅6方向電動可調"兩個項目,加價 4000 元就行了,這個價格還是非常優惠的。內飾選裝不加錢,我選的是「棕黑內飾」加「啞光金絲檀木紋」,非常有質感,很顯檔次。
『貳』 選配和標配區別
如果是標配,那所有配置的車型都有這個配置。如果是選配,那需要消費者加錢來選擇這項配置,這樣車內才會有這個配置。
汽車上有很多常見的選裝配置,例如定速巡航,電動尾門,音響等。很多車標配就是比較普通的音響,並且揚聲器數量也比較少。
如果消費者對於汽車音響有比較高的要求,那消費者可以加錢選裝更加好的音響,這樣車內揚聲器數量也會增多。常見的汽車音響品牌有馬克萊文森,哈曼卡頓,jbl,b&o,寶華韋健,柏林之聲,bose等。
有些車還可以選裝無鑰匙進入等配置。電動尾門是很多消費者選裝的,因為這項配置可以提高日常用車的便利性。現在大多數電動尾門都支持感應,把腳放在後保險杠下面的位置,感應器就可以感應到,這樣尾門可以自動打開。
有些品牌的汽車需要選裝的配置非常多,例如保時捷。購買保時捷汽車時,消費者擁有比較大的自由來選擇配置。保時捷汽車可以選擇的配置有輪圈樣式,內飾皮質,內飾顏色,車身顏色等。
平時在買車時,如果自己非常需要某項選裝配置,可以在4s店內加錢選裝,這樣還可以享受質保,並且質量也要比從外面加裝的好。
『叄』 奧迪Q3,天雲灰黑紅內飾提車作業,坎坷買車之路
車子買來了,接下來等明年房子裝修!裝修就簡單搞搞吧。買車超預算了。不多說了好好搬磚。花錢之際只能省吃儉用!寧可自己省一省,也不能虧待了未來老婆~最後祝我自己今年脫單成功吧![嘻嘻][嘻嘻][嘻嘻]
『肆』 如果買黑色的車,內飾選什麼顏色的比較搭配
和房屋裝修一樣,汽車內飾顏色也是一大學問。
不少歐系車原本只有黑色內飾,但為了打通國內市場,就追加了一種米色內飾。說到為什麼國內消費者會喜歡這種米色內飾。教授掐指一算,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這種顏色,跟「傳統」有關。在古代,黃色是皇帝專用色,也是達官貴人的象徵,所以這種米色內飾自然就成為大家的追捧。它的優勢,首先就是坐進去使車內空間特別顯大,提升車內檔次。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能一定程度上掩蓋做工用料不足,大幅提升乘坐舒適感和滿足感。此外,如果再加入一些桃木裝飾,那就更加錦上添花了。
不過米色內飾的缺點也極為明顯,首先就是不耐臟,特別一旦車內某飾板件老化脫落或掉色,那麼都會極為顯眼,讓整車瞬間掉價。除了這點,大面積淺黃、米色會導致車內光線過強,會影響駕駛者的觀察視線,並且長途駕駛中,這些顏色的內飾容易導致眼睛疲勞。
所以在選購米色內飾時,不妨注意教授說的這三點:
一、是不要選購全部淺黃內飾車型,盡量去選擇「黑色+米色」這樣的雙色搭;
二、是根據自身審美觀點和使用習慣選擇米色的深淺度,有些米色內飾會過於「油膩」,這時不妨選回深色內飾;
三、選擇米色內飾時,座椅的材質盡量為真皮或皮革。因為米色特別容不下臟,所以如果是織物座椅,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座椅「青一塊、紫一塊」;而皮革材質只需用布一擦即可。
米色內飾雖然是顯得高大上,但缺依然避免不了一個問題:過於老氣。這時候灰色內飾開始映入大家的眼簾,然後大家發現,灰色不僅更耐臟,相比「滿屏」的米色,灰色更加時尚大方。
有研究表明,消費者對於灰色的喜愛是不分性別、年齡和階層的。不過通過內飾顏色與性別、年齡、收入、學歷等被訪者的分析後發現,人群對灰色的選擇度其實都顯著高於其他各種顏色,在各類人群中的百分比大多佔到20%~30%左右,部分人群的甚至達到了50%。並且男性較之女性更偏愛深灰色,而對於灰色的偏愛人群,總體有25%是來自高收入者。
除此之外,現在有些車型還有白色內飾可選。這種顏色的內飾會給人帶來非常明亮的感覺,讓人在車里的精神變輕松,壓力也會相對的減少。不過白色比米色就更不耐臟,稍微一點污漬就會非常明顯。並且大部分車系在選擇白色內飾是都要加錢,價格還不便宜。只能說這種顏色適合能經常去把車拿去打理的消費者。
其實說到最後,現在的大部分消費者買車時都會首選黑色內飾。不過在早年間黑色被認為過於黑暗,黑乎乎一片的車內並得不到消費者們的喜愛,畢竟這樣的內飾一看就不吉利。所以在不久之前,不管是家用車還是商用車,選擇黑色內飾的消費者幾乎沒有。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黑色內飾正以「黑馬」的姿態崛起,大家開始發現淺色內飾的缺點,恰恰是黑內飾的優點:耐臟、不會反光、包容性強。並且隨著運動型車的出現,黑色內飾就突然成為性能、運動的象徵,這一觀點也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
可是選擇黑色內飾一樣有技巧,在選擇黑內飾車型時,需要注意內飾是否 「一黑到底」,如果是,那麼這種全黑氛圍不僅不會更加「運動」,還會讓駕駛著與乘客的心情越來越壓抑。應該選擇以黑為主,其他顏色作為搭配的風格。例如,黑色中控+淺黑坐墊、黑色中控+銀色面板等等,通過不同顏色點綴,讓車內彰顯層次感。
教授知道你們想說什麼,像是藍色、黃色、棕色、等等一大堆原廠就能選擇的內飾顏色沒講,但這些其實都跟文中所說的大同小異。內飾顏色沒有誰是最好,每種顏色的內飾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最主要還是自己想好自己想要什麼,這樣最後才能買到一款無論外面還是裡面都讓自己滿意的車型。
另外再說一下,現在很多車型都有氛圍燈的功能,大家不要以為這玩意兒就是一種撩妹用的功能。實際上氛圍燈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舒緩駕駛員的心情,釋放疲憊,當全車的內飾氛圍燈全開時,汽車本身的內飾顏色已經成為背景,整體內飾沉浸在氛圍燈的色彩中,完整而鮮明地體現了「氛圍」二字。
『伍』 賓士c260白色內飾要加錢嗎
不需要。賓士c260白色內飾在買車時可以自由選配,是免費的,不需要加錢。賓士C級C260 優雅型 2013款,是一款汽車嫌尺。綜合工況油耗6.9L。最大功率:150。賓士,德國汽車品牌。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等人設計出內燃機。這種內燃機使用液體燃料,在汽缸內燃燒。內燃機為動力,本茨在1885年試芹鬧高制汽車成功。此後,汽車經過不斷彎遲改進,成為一種大眾的交通工具。
『陸』 80後大叔置換福特銳際四驅嘉享,分享選車提車用車經歷
本人80後,2個孩子的父親,坐標深圳,上班在南山,住在寶安松崗(孩子上學後沒辦法輕易搬家,好不容易上個公立學校啊,說多了都是淚)。車主要是上下班代步和節假日出遊。上班的話單邊32公里左右。
第一輛車是中華H320,一款兩廂車。這輛車是2013年6月買的,開到上月置換給4S前,一共開了12萬多公里。對人生中的第一輛車,我是很滿意的。主要優點是沒啥毛病,兩廂靈活好開好停,保養費用極低(全合成小保養300元),保險便宜(今年包含交強險和車船稅才1900多,還返了400現金券),油耗也不錯,綜合用車成本很低。雖然快8年了,但外觀內飾都比較新,很多人都以為4-5年的車。車主要是我上下班開,其實還可以再開幾年的。
露個臉!
1、關於油耗三次加油記錄:第一次加油2020-07-2555.19L314.58元第二次加油2020-08-0350.57L288.25元第三次加油2020-08-1453.93L307.40元目前第三箱油還沒跑完,已經累計1500KM,表顯還有129KM續航,油耗多少,大家可以算算。對於油耗,我個人是滿意的。我主要在上下班開,深圳交通也比較堵,這個馬力這個整備質量這個油耗完全正常。如果速度能起來,油耗還能降。2、關於動力和操控以及底盤不管是從數據上,還是從實際駕駛中,銳際的2.0T發動機動力非常充足,讓我在超車/並線/過彎時都信心十足。標准模式下,只要捨得給油,加速很輕盈迅速。方向盤指向性很好,沒有太多的虛位,回正力度很強。地盤在高速過彎的時候,能感受到很好的緊湊感和車身剛性。我試過120KM時速過接近90度的大長彎,車身循跡性很好,姿態可控,沒有很多日系那種嚴重側傾的感覺。當然,它的懸掛相對不是舒適的取向,有一些偏硬。另外,運動模式下,動力甚至有些狂暴。標准模式下,變速箱在收油減速到30KM左右時速時,有一個明顯的脫檔頓挫感。切換到運動模式不明顯。這一點必須要吐槽,我以前中華H320上的現代派沃泰4AT都沒有這種感覺。希望以後的OTA升級能夠改進。其他時候,這台變速箱還是蠻稱職的,升檔比較積極,120KM時速時發動機只有1800轉,8AT功不可沒!3、便利性配置和安全配置先說便利性配置。自動大燈和自動遠近光切換很好用,幾乎不用管,交給系統就好。雨量感應式自動雨刮就有點神經質,不如手動控制來的爽。語音控制系統解放了雙手,適應之後很方便。但有些時候有些神經質,比如導航時突然切換白天黑夜模式,自動切換成車頭朝上模式等等。另外,網路導航相比於高德,個人認為還是有差距的,不太喜歡。車內後視鏡處的USB介面設置很好,免去了安裝行車記錄儀布線的麻煩,這點要點贊。自動折疊後視鏡和車內自動防眩目後視鏡,用起來也很爽。自動駐車功能,解放了右腳,用過之後就回不去了。再說安全配置。盲區檢測、車道保持預警系統和碰撞預警系統很好,對於新手司機應該有很大幫助,對於我這樣的老司機,至少也提升了便利性和安全性。
上面說完了一些優點,也談談我一些不太滿意的地方:1、我個人更喜歡黑色內飾,不一定要翻毛皮,只要是全黑內飾即可,加錢有選擇也好。但福特直接連選裝的機會也不給,有點不爽。2、座椅電動調節只有主駕駛位位配備,副駕駛都是手動調節,作為20多萬的車,個人覺得不應該,成本很低但很影響消費者體驗。3、四驅系統運行狀態沒有提示,低配反而有,這個邏輯搞不清楚。雖然是適時電四驅,也不奢望能手動控制,但你至少讓我知道四驅在上面情況下運行了吧。希望下次升級時能加上一個屏顯選項。4、沒有自動鎖車,不能自動關閉發動機啟停。這2個功能都要每次點火前按下相關按鍵,有點不太習慣,雖然我知道自動落鎖的設計是滿足某些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但是以前我的中華車都是超過20KM時速自動落鎖,沒養成這個習慣。至於自動啟停,完全覺得就是一個雞肋的存在。5、大尺寸液晶屏硬體素質不錯,但UI設計實在差強人意。科技感和豪華感在點火前後是2個感受。長安福特就不能找個好的UI或者平面設計師嗎?白瞎那麼好的一塊屏。6、前排座椅不夠寬,和車門之間有一個拳頭的空隙。如果加寬點,相信坐起來更舒服。7、後霧燈和後倒車燈左右各一個。強迫症看不下去。8、後保險杠突出於車身外,這點長度加到後備箱里不香嗎?9、中控聲控化,實體按減少。雖然看起來科技感OK,但沒有實體按鍵一些中年消費者可能?太習慣,而且如果車機死機或出問題時候想想就抓狂。畢竟安卓系統的穩定性擺在那裡,而網路的車機系統目前看起來bug也是多多,而歐洲原版車就在提供聲控的基礎上依然保留了大量實體按鍵。看起來我說缺點更多,但實際上是愛之深責之切。這些都是些小細節,我不是黑子,也不是托,只是說說我在用車中的一些感受,供其他人參考而已。總體上,對這輛車可以打90分。
很多網友說,你把銳際說的那麼好,為什麼銷量那麼少?打臉不?!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之前有專門開一個帖子說說我的觀點,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2bd5308d7633/88764847-1.html有興趣的可以去這里看看。重點再說一遍:福特這款車目前看來註定小眾,不是走量幾萬的車型,我分析的原因如下:1、外觀愛的愛死,不愛的看都不會看,我幾個朋友都說這車像拉高版的福克斯,看起來不像SUV,覺得前臉不夠大氣。沒有做到一個被主流人群接受的設計,這一下就丟掉了很多普通客戶或者說隨大流客戶。2、運動型SUV本來就屬於細分市場,受眾基礎沒有大眾兩田的家用車型那樣廣,比如CX-5一樣銷量不高。這就把很多開車佛系的消費者拒之門外。反觀兩田和大眾,上至60歲,下至20歲都能買CRV,RAV,探岳。3、相比日系,銳際在配置方面沒有給到客戶選擇權,一刀切,把一些意向客戶擋在門外。比如我看到幾個朋友都說內飾黑色可選就好啦,外麵塑料黑色裙邊可選就好啦等等。4、中控聲控化,實體按減少。一些中年消費者可能不太習慣。而且如果車機死機或出問題怎麼辦?想想就抓狂。畢竟安卓系統的穩定性擺在那裡,而網路的車機系統目前看起來bug也是多多,而歐洲原版車就在提供聲控基礎上依然保留了不少實體按鍵。5、空間、空間、空間。雖然第2排坐起來沒問題,但後備箱確實比較小,後保險杠突出一截,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設計(雖然可有效保護車身)!後排車門開口較小,進入車內不方便,我試駕時候2次撞在後門上。6、長安福特較差的品控和裝配工藝,以及福特相對兩田更耗油的刻板印象。7、最重要的是,福特品牌形象下滑,在很多人心裡已經不是合資第一梯隊了。我們在分析很多車型之時,總會提及品牌影響力。由於受到斷軸、內飾臭、三缸戰略、售後等方面影響,福特在中國車市的品牌形象下滑比較嚴重,這導致福特品牌形象和溢價能力下滑比較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在20萬元這個價格區間,相比CR-V、RAV4、探岳等車型,福特銳際難以得到大眾消費者的信賴。綜上,這款車很難達到翼虎/途岳/途觀/CRV/RAV這種走量級別。它註定就是款小眾車型。月銷能在1萬左右已經算到頂峰,除非推出四缸1.5T並降到15萬左右,問題是這樣的話,翼虎又該如何定價?!
在即將40不惑的年紀,選擇這樣一款運動鋼炮的SUV,找回曾經的激情,銳際做到了。餘生路長,銳際相伴。銳行無際,福澤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