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掛車車廂長度
① 可以上戶的半掛車最長多少米中置軸值不值得買
對於半掛車車主來說,主要盈利來源即是運費,車斗越長,或者說欄板越高,能裝載的貨物自然也就越多。不少准備換車的車主考慮如何能讓車輛盡可能做長一些,但是又怕買到手以後上不了牌。那麼,現行標准之下,半掛車長可以做到多少米呢?
根據GB 1589-2016《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規定:
1、欄板式、倉柵式、平板式、自卸式半掛車,一軸長度限值8.6米,二軸長度限值10米,三軸長度限值13米;
2、其它半掛車長度限值13.75米,運送集裝箱的半掛車長度限值13.95米;
3、中置軸、牽引桿掛車長度限值12米,其中車廂長度限值8米(中置軸車輛運輸掛車除外);
4、鉸鏈列車長度限值17.1米,長頭鉸鏈列車長度限值18.1米;
5、貨車列車長度限制20米,中置軸車輛運輸列車長度限值22米。
單純從法規標准看的話,比較占優勢的是中置軸,尤其是中置軸車輛運輸列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轎運車,專門用於運輸乘用車,它的長度最長能到22米,相比於鉸鏈列車,也就是主車+半掛車,長度能多出5米。
可不要小看了這5米,用於貨物運輸上,可是不小的空間。但是,中置軸值不值得買呢?咱們詳細分析一下它的優劣勢。
中置軸車輛的優勢:
1、車輛底盤更低。
我們都知道,半掛車的牽引動力來源於牽引車,中置軸掛車就不同了,它的動力來源於前方的載貨車底盤,因此它的拖鉤通常設置在前車的底盤上,從高度上看比半掛車的牽引銷更低,因此,中置軸掛車的底盤也能做的更低。
底盤一變矮,很多優勢就凸顯了:重心更低,車輛更穩,運行安全性更好一些;遇上限高的道路,車輛的通過性更強;對於中置軸轎運車,低底盤意味著可以上下雙排疊放,容量更大。
2、車輛長度更長。
這一點咱們剛才提到過,長度長了,裝載的貨物量也就多了,這一點不用多說。
3、彎道通過性強。
中置軸掛車的車輪在車廂的中間位置,因此軸距更短,拐彎半徑也就更小,遇上比較小的彎道,半掛車拐不過去,中置軸掛車卻可能拐得過去。因此,同樣的轉彎半徑下,中置軸掛車可以做得更長。
中置軸車輛的劣勢:
1、產品不夠成熟。
中置軸掛車的車輪在車廂中間,跑起來容易上下擺動或左右擺動,一定程度上影響車輛的行駛平穩性。另外,中置軸掛車的前車和貨廂之間幾乎是無間隙的,一旦前車需要剎車,後邊的車廂由於慣性會往前推,如果發生激烈碰撞駕駛室無法後移,安全性令人擔憂。
2、價格偏高。
與半掛車相比,中置軸掛車的用車成本要更高一些。比如說半掛車如果車斗壞了,可以直接換一個新車斗,但是中置軸掛車的車頭與車斗是匹配的,如果要換車必須要考慮匹配性,無形中增加了用車成本。
3、對路況要求高。
中置軸掛車底盤更低,雖然在限高道路上具備優勢,可與此同時,低底盤也容易導致車輛無法適應不良路況。
另外還有一點,也不算是劣勢,只能算是一個約束條件,那就是中置軸掛車司機必須是A2駕照或以上,畢竟中置軸車輛的駕駛跟半掛車還是存在不少區別的。
或許也是因為這些原因,雖然中置軸掛車為不少車主看好,但在市場上卻一直沒有什麼大的動靜,但是,作為目前的法規「綠牌」車型,加上未來運輸市場的模塊化、標准化趨勢,中置軸車輛在國內物流行業中還是具備一定的發展前景的。
② 藍牌拖掛能拖多長
藍牌拖掛能拖12.5米長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藍牌拖掛車的總長度不得超過18.75米,其中拖掛車的長度不得超過12.5米。因此,一輛藍牌拖掛車最多隻能拖掛一輛長度不超過6.25米的貨車。
此外,根據不同省市的道路管理規定,對於不同路段和車輛類型,拖掛車的長度也有不同的限制。在一些繁忙的城市和高速公路上,拖掛車的總長度可能會更短,所以司機和物流公司在選擇車輛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③ 16米半掛車現在還能上牌嗎
16米半掛車目前一般不能上牌。以下是對此問題的詳細解答:
一、車輛尺寸管理政策
目前,國家對車輛尺寸的管理政策更為嚴格,這主要是為了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與效率。政策中對不同類型車輛的長度上限做出了明確規定,以確保車輛在道路上行駛時不會對交通安全構成威脅。
二、16米半掛車的長度合規性
根據政策規定,全封閉廂式半掛車、集裝箱拖車以及五節車廂罐拖車的總長度上限被嚴格限制在13000毫米。雖然自2008年起,為適應高速公路運營,車長上限有所調整,但最高也僅為14600毫米,且這一限制僅適用於特定類型的車輛,如低平板半掛車和掛車專用運載工具。而16米半掛車的長度明顯超過了這一限制。
三、上牌限制
由於16米半掛車的長度不符合國家相關政策的規定,因此這類車輛目前一般無法上牌。車輛所有人應嚴格遵守相關規定,不要試圖突破這一限制,以免面臨法律的制約。
四、建議
為了確保行車安全和道路規范,車輛所有人在設計和申報車輛尺寸時,務必遵循國家相關政策的規定。如果需要使用超長車輛進行運輸,應咨詢相關部門並了解合法合規的運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