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懂掌聲送房車
❶ 郭敬明與韓寒
介紹一篇文章給你讀,這個可能見仁見智,不過我是比較鍾愛韓寒,公共知識分子,敢發聲,有擔當。
從少年變成老男孩-----韓寒與郭敬明的十年
2000年,韓寒和郭敬明,作為80後作家中的雙子星初現光亮。
2010年,韓寒有了女兒榮升為父親,郭敬明的十年紀念作品上市,各自為過去的十年畫上了一條分隔線。
2011年,下一個十年開啟,懷揣著一份私心為他們倆寫下這樣一份總結。
韓寒:從林雨翔長成韓寒
看的關於韓寒的第一本書是《三重門》。四年級時第一次在朋友的書架上收獲一本《三重門》的盜版書。粗糙的印刷質量絲毫不能遮蓋那時韓寒的青蔥模樣,這點從我鄰座的女生從一堆書里抽出身來推推眼鏡對我說「這人長得還不錯」可以看得出來,當時她說這話的認真程度絲毫不亞於十一年《對話》節目中黃思路說「我覺得他笑的時候特別好看」。
對,長得不錯是我對韓寒的第一印象,所有的年少輕狂依附在一個好皮囊身上反倒顯得順理成章,偏愛到連沙子揉進眼睛也錯以為是鑽石。
2000年,獲得首屆新概念作文比賽一等獎的第二年,因期末考試七科不及格而留級的第二年,引發社會關於「學校應當培養全才還是專才」的第二年,他帶著小說《三重門》歸來,暢銷200多萬冊,成為中國近二十年來銷量最大的文學類作品。
2001年,人們居心叵測地寫好當代仲永之傷的劇本等著他來演繹,但當年的散文集《零下一度》暢銷110多萬冊,成為2001年全國圖書暢銷排行榜第一。
2002年,選擇北上的他在北京這個大都會里寫出了小說《像少年啦飛馳》,延續了他站在失望和迷惘背後調侃生活和社會的風格,一如書中出現的大量汽車術語,韓寒在人們的質疑聲中轉變為一個賽車手,腳踩油門,呼嘯而去,追尋他的自由與快意。
2003年的依舊充滿著調侃與批判的《通稿2003》,2004年以第一人稱敘事並代入了強烈的個中冷暖的《長安亂》,2005年記錄了關於賽車生活的零碎感想的《就這么漂來漂去》……每年一本的速度提醒著那些當初批判嘲諷挖苦他的人們:他還活著,並且過得不錯。
如果故事到此畫上句點,那韓寒永遠只是那個因新概念而成名,被人們貼上「叛逆」標簽的「林雨翔」。
2005年9月,韓寒開通博客,開始了在後來給他帶來巨大關注量的博客寫作,依託了當時普及率正處於上升階段的網路平台,完成了他的完美轉型。
2006年,韓寒與白燁之間的那場新浪筆仗在某種意義上成就了現在的韓寒。當初那位對社會很多方面不滿又不願受體制招安的少年再度爆發了他的小宇宙,在新浪媒體的煽風點火下,三個月的罵戰將「話糙理不糙」的韓式語言磨練成精。韓寒帶點自信又帶點自負、幽默辛辣的形象也開始確立,與之伴隨的是無數原本想落井下石的精英人士反倒自己變成墊腳石。
在韓寒的博文中,關於時事的佔了一半。而此時的中國,社會公共輿論空間相比幾年前已經變得更大,韓寒言論的獨特性逐漸喪失,更何況,拒絕當市長的他又改變不了什麼。
但即使是這樣,大家還是樂意看到韓寒說說話,發生了什麼事,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去看媒體評論,而是想知道韓寒說了什麼。一旦韓寒發聲了,哪怕只是一句話,在幾分鍾內便被轉載至各大網站。
與其說人們贊同韓寒的觀點,還不如說欣賞韓寒的作風,說出了那些他們想說卻不敢說的話。昔日以韓寒作為反面教材的家長們更要感謝韓寒,是他讓這群正處於世界觀形成期的孩子關注這個世界,明白比自己的學業更讓人產生壓力的是節節攀升的房價,懂得比愛情更加苦澀的是討工薪未果的心情。
就像《皇帝的新衣》里的那個小孩,韓寒作為一個公民行使著他的言論自由權,同時也利用他公眾人物這個身份讓他的言論更有影響力。這樣的韓寒,即使喊著「我不是旗手」也難免被貼上「中國公民」的標簽,特別是在這個急於樹立榜樣的社會。
如果故事續寫到這,你又覺得如何呢?
對於這樣一個出過書唱過歌賽過車拿了不少獎貌似什麼都不缺的韓寒,是否應該保持仰望的姿勢,看著他在人們期望著的道路上光芒四射地前進著?
曾在韓寒的一段關於「哪怕賣血也不會讓我的女人去給別人打工」的評論中看到有人質疑:韓寒這么有錢,哪輪到他賣血?
在韓寒沒辦《獨唱團》之前,這個質疑或許是成立的。
2009年,在韓寒為文字工作者謀福音的初衷下,辦《獨唱團》這個夢開始編織。夢的主要編織者的身份讓韓寒收斂起他的張揚個性,不得不為團隊精打細算以養活大家。
「於是,2009年作為賽車手的韓寒頻繁參賽,賺來獎金和年薪共120萬元。韓寒在博客里透露,《獨唱團》每個月的運營投入需10萬多元。賽車收入全部砸進去,仍有虧空。而後,他又在博客里表示,為了給雜志預留足夠的運營資金,他以個人名義接受了商業活動。」——而在這之前,韓寒在博客的附註里明確表示過不想接受商業活動。
「有細心的網友甚至發現,韓寒在2010年1月前後的至少五六個公開場合的外套居然沒有變過。『也許是辦雜志把韓寒搞窮了。』網友們猜測。」——但運營雜志上的拮據沒有改變韓寒對稿費的慷慨大方,給出的是高出國內其他雜志幾倍到幾十倍的稿費。
有韓寒這塊金字招牌的《獨唱團》不負眾望,在許多地區上市當天便告罄。好不容易有了新的營運資金以及更為成熟的理念,《獨唱團》第二輯在公眾的期盼下還是不幸夭折,隨後韓寒發出了正式申明,一句「因為此事既無關死亡,也無關永別,而冬至花敗,春暖花開,都是生活常態,所以並無需惋惜。後會有期」令人唏噓不已。
十一年前《三重門》的後記中,他寫道:我是金子,我要發光的。
兩年前,《他的國》的結局是:你會發光,應該飛在我前面。
幾個月前,《獨唱團》的停刊說明即使才華如金子般閃亮,心如金子般赤誠,這樣的價值還是抵擋不了現實將其貶值。
不辦《獨唱團》的韓寒倒節省了一筆開支,靠著賽車和圖書再版也能如他當初所承諾的那樣養活自己的家庭,還有了自己的女兒。作為父親的韓寒,在不久前接受的某雜志的專訪中,目前主要以家庭為中心旋轉的韓寒,鋒芒收斂了不少,提起女兒,語氣中滿是寵溺與溫存。於是,期待著他不停放箭的人忍不住要驚呼:「當初那個林雨翔去哪兒了?」
如果書能續寫下去,林雨翔畢業了,走上社會,面臨著各種壓力:房價、油價、柴米油鹽以及小孩。此時的他,還能保持著那時的狂傲嗎?答案明顯是否定的。我們不能要求韓寒拚死拼活地把《獨唱團》辦下去,因為他有自己的事業和家庭,我們也不能因為個人需要一個宣洩的出口而要求韓寒一直保持犀利,因為彈簧被拉緊的時間長了也會松動更何況是快步入30歲的韓寒。
郭敬明:從傅小司長成郭敬明
「他們看見你面前榮光,沒看見你後背潑墨;他們看見你的收成,沒看見你的匍匐;他們看見掌聲,沒看見耳光;他們看見你此刻錦衣玉食,沒看見你曾經捉襟見肘;他們看見年少輕狂,沒看見沮喪絕望;他們看見恨,沒看見愛;他們看見你的慶典,沒看見你的祭別;他們看見白晝,沒看見黑夜。但你永遠看得見自己。」——在2010年郭敬明生日時,他發了這樣一條微博。同年,出道十周年作品《臨界•爵跡》上市。
在去年的一個訪談中,曾自嘲「被裝修工人誤認為初中生」的他西裝革履地坐在演播室明晃晃的大燈下,語速極快,思考問題時始終保持著敏銳與冷靜,細微的情緒波動只在談及韓寒、抄襲和公司運作時產生。雖然此時的他已經27歲,但是與很多同齡人相比較,這依舊是一種不屬於這個年齡的能夠獨當一面的成熟與老練。
當街頭巷尾的人們還在議論著他的抄襲案、文風甚至是跟韓寒理不清的關系時,十年前從新概念作文大賽中脫胎而出的他已經蛻變為一個販賣文化的商人。如果商人的標准單純以金錢來衡量,前面的定語還可以加上「優秀」二字。
聲稱40歲時要出版一本自傳的郭敬明,在他人生的前二十多年已經為這本自傳攢好了大量素材,隨便拿一點拼湊起來都是令人稱奇的經歷。
2000年底,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初賽,將要上高二的郭敬明送去一篇叫《劇本》的作文。一月後,他收到去上海參加決賽的通知。由於那時新概念樹立的典範是韓寒,參賽者都在追求思想深度,以華麗文風見長的郭敬明雖然靠《假如明天沒有太陽》拿了一等獎,但與其他獲獎作者相比,他並不顯眼。 隔年,他又參加了第四屆「新概念」,再次獲得一等獎。
2002年,郭敬明的一篇散文《我上高二了》被時任春風文藝出版社編輯的時祥選編進《2001年中學生最佳散文》。那時,春風文藝希望開拓青春市場,編輯時祥選向幾個入選「最佳散文」的中學生發出約稿通知。 上高三的郭敬明回復很快:「我現在依然在寫文章,也在出書。可能在畢業的時候會有書稿寫完。希望我們可以合作。」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郭敬明不僅在信里表達了對春風文藝出版社的喜愛和信任,還認真附上了作文獲獎簡歷。更重要的是,當時他是唯一回復春風文藝出版社的作者,其他中學生由於各種原因而與這次機會擦身而過。郭敬明文中提及的書稿就是他在備戰高考中由於一個午間的小憩而產生靈感的《幻城》。高考結束後,郭敬明把一萬字的《幻城》投給了《萌芽》。《萌芽》10月號刊出了這篇小說。在《萌芽》網站當月所做的民意調查中,《幻城》以672票榮膺最佳。時祥選說:「論壇上年輕讀者談論的非常熱烈,有些人用誇張的網路語言形容自己『淚灑十四行』。」
2002年他唯一的遺憾就是:在當年的高考中,用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的他因比賽分散了太多的注意力而沒有摘取到自己想要的那顆星星,進了當時的第二志願——上海大學。
之後,春風文藝出版社以每年出一部分學業補助的條件換得了郭敬明大學四年期間所有作品的長篇首發權。《幻城》、《愛與痛的邊沿》、《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刻下來的幸福時光》……每三個月結算一次的版權使郭敬明當時最大的愛好變為劃卡,卡面上不斷提升的數字增加了他的自信,使他開始融入上海的生活。
在剛開始的合作中,對於成名的渴望使郭敬明十分主動,在很多作者只是把稿子交給編輯然後就不過問的行業現象下,他已經開始詢問能否找人為他設計封面,能否為他的簽售活動配一個造型設計師。
可惜出版社並沒有特別留意到這一點,在郭敬明試圖努力建立個人形象時,他們關注更多的是如何將書賣個好價錢而沒有考慮到作者形象的重要性。
2003年,媒體爆出郭敬明涉嫌抄襲庄羽的小說《圈裡圈外》。當年12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正式受理庄羽告郭敬明抄襲一案。
隻身在上海闖盪的郭敬明沒有專門的營銷團隊,出版社對案件也沒有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最終,法院判定庄羽勝,郭敬明同意賠償但拒絕道歉。
庄羽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圈裡圈外》大賣一把,而郭敬明的形象越來越被妖魔化。
多事之秋,郭敬明的情緒接近崩潰,性情變得古怪且敏感,但他不會去反抗也不會去詆毀什麼人,最後只是選擇離開了春風文藝出版社。聞風而動的出版社成群集結在郭敬明的小工作室門口,用來填簽約費的空白的支票一張張擺在桌子上。郭敬明最後選擇了長江文藝出版社。時任副總裁的黎波(被戲稱為「能將草紙賣上暢銷書榜」的中國出版業奇人)揚言「要把郭敬明包裝成一個偶像」,請王蒙作為郭敬明進作協的介紹人,成立慈善基金……在黎波的商業營銷下,《悲傷逆流成河》、《小時代》再次成為暢銷書,旗下公司運作的《最小說》占據青春市場三成份額。
不管你喜不喜歡郭敬明,你不能否認隔壁鄰居家的小孩在打醬油回來手裡還捧著本《最小說》看得津津有味,也不能否認你曾在一家家大張旗鼓宣傳著「《小時代》到貨」的書店順利地被他旗下公司的一摞摞暢銷書給絆倒。
連郭敬明公司的員工都不解「四總的書為什麼這么好賣,明明韓寒比他寫得好」,有人更是吐槽:「你可以把原因歸結到他的煽情上,但我覺得這樣不中肯,世上煽情的作家那麼多,怎麼就讓他煽動成功了呢?有人稱他為中國新世代瓊瑤,我依然覺得不中肯,他比瓊瑤更好賣。」從預熱宣傳、品牌打造、讀者群定位、雜志延伸,郭敬明旗下公司的營銷模式簡直就是大學市場營銷課程的最佳教材。
而接下去的幾年,正是由於這個郭敬明引以為傲的營銷模式,使從抄襲案起開始質疑他的陣營又擴大了一圈。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最小說》的紙越變越薄,文越寫越糙,書越變越貴,廣告也越變越多。在博客上放的為了博取眼球的私人照片無一不是穿著帶LOGO的衣服躺在高級沙發上,寫著「坐在豪華房車里,再也想不起幾年前買一瓶五塊錢的可樂坐在星巴克前面的日子」和「隨便拿出一張卡就能刷一張寶馬,再也想不起為了買一張喜歡的CD省吃儉用的日子」。
一個曾將郭敬明書上的語句摘錄滿一個厚厚的筆記本的女生在博客上寫道:「所以在我喜歡你的那些時候 ,我沒有想到我有一天會忍無可忍來罵你。包括一起推翻過去的我自己。一個作家能讓這么多讀者開始嫌棄了,真的,我覺得你越來越成功了。我越來越看不清你。」
我越來越看不清你。
當初以傅小司為自身原型寫下《夏至未至》的家境富裕但低調、沉默、干凈外加點自閉的是你,現在在《小時代》中以一群崇尚名牌的男男女女塑造一個看似浮華實則空洞的大都市的也是你。即使你堅持自己寫作的初衷未變。
當初已經小有名氣但在簽售時仍會擔心會不會有人來的是你,現在在作文教室對著懷抱希望投稿進去的孩子們惡意辱罵,死命批判的也是你。即使你本無惡心,只是處於娛樂的目的。
當初為了讓朋友有一個好的發表作品的平台而隻身承擔起養活一個團隊的責任的是你,現在因意見不和便用刻薄的言語教訓他們,逼得他們出走後還要封殺他們的也是你。即使你曾經抽到那張簽,被僧人勸誡過:不要對下屬太好。
當初看完每一張關於《幻城》的讀者反饋表因為一句話而難過半天的是你,現在面對洶涌而來的惡評卻不願從中聽取聲音做出改變的是你。即使你將這種麻木解釋為你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
但當聽到你說:「剛去時,全班就我一個外地人,老師上課講上海話,我後來專門學了上海話,才能聽懂;同學都是本地人,比我有錢,他們聊的話題我從來沒聽過,玩的掌上電腦游戲機,在自貢,根本不會有。」一切都可以解釋了,那些詆毀過你的人都變成你的動力,你想出人頭地想完成你的上海夢的願望太過強烈以至於不惜留下需要用一生去清洗的污點,你變得只有你自己能看清。
再見,少年。你好,老男孩
在媒體上,韓寒和郭敬明這兩個名字必然聯系在一起,同樣從新概念走出,同樣經歷了從作家到商人這條成長模式,同樣遭受過無數非議,同樣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只要出現就有人為他們買單。
更有人惡搞一部《上海絕戀》,兩人的明爭暗鬥在其筆下儼然一幕傳統上海小夫妻吵架的場景。
但是,當事人似乎不買賬。
韓寒稱看不起郭敬明的價值觀:「事實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不分對錯,但是分貴賤,他灌輸的價值觀是很賤的價值觀」。
郭敬明則反擊道:「韓寒就全對嗎?我不認識他。」
新概念十周年的活動現場,兩個人難得湊在了一起。韓寒說了一句「久仰」,郭敬明上前與之握了手。兩個人相隔不到1米坐著,禮貌地對視,客套地寒暄,即使平時對彼此說的狠話,放的暗箭都被掩蓋在龐大的盛典的紅絨布下,即使沒有太多的互動,台下的長炮短槍也為這兩個人貢獻了不少閃光燈,因為單單這兩個人坐在一起的場面就是個話題。
對於看著他們的書長大的人而言,冷眼旁觀這一慶典,剝去炒作的浮華外殼,用心看到的東西必然更多——他的十年,他的十年,自己的十年,熟悉的場景一幕幕上演。
十年前的韓寒,留著標志著他的桀驁不馴的長發,在CCTV那場鴻門宴上,在人們對於失足少年的惋惜前,肆意揮灑著他的叛逆與狂傲,活脫脫一個現實版的林雨翔。
十年前的郭敬明,一頭枯燥的黃發,穿著單薄的白襯衫,同很多人喜歡聊八卦打電玩喝可樂,有著作為學生的喜怒哀樂,用他的筆讓夏天和香樟成為很多人關於校園的美好回憶的一部分。
十年前的自己,某個夜晚,翻來覆去後還是睡不著,便從枕頭底下抽出《三重門》,打著手電筒,想看看林雨翔最後是不是跟SUSAN在一起,大圓滿的結局在心裡比隔天的數學考試更加重要。
一眨眼,十年過去了。
十年後的他們是否還是自己當初喜歡的樣子呢?十年後的自己是否長成了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呢?
就像不願意承認他們的變化,懦弱地選擇了自己想要知道的部分那樣,我們也有點害怕,在回頭看看過去的自己的時候。
書櫥最上面一層被翻到起了毛邊的《三重門》和《幻城》靜靜地並排站著,上面積的那層灰說得文藝點都是光陰啊。
書櫥最底下一層放在觸手可及的位置的《獨唱團》和《最小說》看了一遍就合上了,因為慣性而買下的書終究不比學習和工作更重要。
心裡的那個小男孩,你追著他跑過無數條小巷,跑了十年。在一個拐角,你准備停下來歇歇,他轉過身來,朝你眨眨眼睛便消失在一片鋼筋水泥中。
再也回不去了嗎?
再也回不去了。
❷ 笑話,不好不給分
(1)龍馬,桃城還有英二到上帝那裡報道
上帝問桃城:「你生前瞞著杏交了幾個女朋友?」
桃城:「2個」
上帝:「嗯,知道了」說完就送給桃城一輛普通汽車!
上帝又問英二:「你生前交了幾個女朋友?」
英二:「沒有」
上帝:「好!我知道了!」說完就送個英二一輛轎車!
上帝又問龍馬:「你生前瞞著櫻乃交了幾個女朋友?」
龍馬:「天地良心,就櫻乃一個,除了她我沒愛過任何人啊」
上帝:「好!好!好!不愧是模範丈夫 送給你一輛極品賓士房車!」
於是,三個人開著各自的車在天堂里賓士。桃城對英二和龍馬說:
「真羨慕你們啊,早知道以前就不那麼花心了。」
話音未落,只見跡部騎著一輛三輪車迎面而來....
(2) 杏對櫻乃說:我上次暗示桃城說,女人喜歡能長久保存的東西。結果第二天我就得到一枚鑽戒,你也可以對龍馬如法炮製!
櫻乃:這方法我早用過了,結果第二天我收到了一包防腐劑......
(唉~龍馬果然是個戀愛白痴)
一個烏龜蓋了個房子,打一葯名.
答案:蓋中蓋.
那隻烏龜又蓋了個房子,再打一葯名.
答案:新蓋中蓋.
那小烏龜發瘋了,一氣蓋了300多個房子,再打一葯名.
答案:巨能蓋.
快樂男生的笑話
楚生、蘇醒和魏晨去非洲探險,不幸被當地食人族抓住,族長吉傑要求他們每人找十個圓的東西回來,於是蘇醒找了十個櫻桃,魏晨找了十個樂橙,但還未見楚生。吉傑說:「你們比賽誰吃得快,誰先吃完誰就走。」蘇醒很快就消滅了十個櫻桃,但魏晨吃到第八個樂橙就受不了了,他東張西望,突然發出一陣暴笑。吉傑很奇怪,都快被吃了的人還笑得出來?隨著魏晨的目光望去,只見楚生拿了十個仙人球!!
有一天,西安某家醫院送來四個重傷病人,兩個骨折,一個四肢不能動彈,最重的連脊椎都跌斷了。仔細一看,以來這四人不是別人,正是快樂男聲四小天王——張傑、楚生、蘇醒、魏晨!! 原來頭天晚上,好客的蘇醒將他們帶入家中喝酒,四個人天南地北一陣猛吹,最後都喝高了!這時張傑提議打牌,可此時家中無牌,於是楚生說:「我去買吧。」向窗戶走去。張傑忙說:「等一下,我陪你去。」跟著楚生走出了窗戶。魏晨突然反應過來:「那是窗戶啊,趕快要拉他們回來!」一隻腳跨出去。蘇醒叫到:「你一人咋拉動啊,我幫你。」跟著也「走」了出去。後來根據目擊者稱,傍晚時刻,小區一棟樓中接二連三地跳出四個人來!!
陸虎家最近搬來一鄰居。第二天,兄弟們問他鄰居怎麼樣,陸虎說:「太煩了,半夜三更跑來我家敲門。」郭彪說:「太可惡了,你沒有報警啊?」「沒有,」陸虎大度地笑者:「我沒理他,繼續練我的小號。」
傳說小時候的阿穆特別好學。一天,他問班主任王錚亮:「王老師,《白雪公主》中的小矮人有小羊高嗎?」「不,他們沒有小羊羔。」王老師耐心地說。「那他們有雞蛋高嗎?」「不,他們沒有雞蛋糕。」「那麼他們總有牙高吧?」「他們沒有牙膏。」「奇怪,他們到底有多高呢?」
楚生和糊糊比誰的兄弟笨。楚生叫來阿穆,塞給他十元錢說:「阿穆,我現在急需一輛保時捷,你用這10元到車城買一輛,快啊,我急用!」阿穆答應著跑去車城了。糊糊叫來灝明,對他說:「灝明,你到我家去,看看我在不在,然後趕快回來告訴我,快啊!」灝明二話不說,向糊糊家跑去……
糊糊最近缺乏鍛煉,當他爬到三樓時就已經喘得不成人樣了。他忙敲開對面的門,喊到:「灝明,快來看看,我最近這是怎麼了?我頭暈眼花,四肢不勤,全身乏力……好難受啊,我這是怎麼啦?」「別急啊別急,你回去之後,要勤加鍛煉,注意飲食,還有,配副眼鏡。」「配眼鏡?為什麼?」「灝明在二樓,我是蘇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