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寶馬530內飾
❶ 寶馬新五系2018款530Li現在價位多少錢
寶馬530Li領先版車型的指導價476900元,目前這款車型的市場終端優惠大概在56900元左右,也就是說實際車價42萬元,按照首付比例30%進行計算,貸款金額29萬元,首付13萬元,然後再加上購置稅,保險,上牌手續費等等這些費用之後,首付款落地的費用大概在194462元左右。
❷ 2年3.5萬公里寶馬530Li深度測評報告——耐得的住考驗
距離2018年4月28日提車到現在不差不多正好2年,跑了3.5萬公里。作為通勤使用的每天上下班長達60公里的駕駛。可以說對G38有了多方面的深刻體會。兩年的使用中,最讓我滿意的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外在審美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並沒有覺得它的設計過時,反而越看越喜歡。另一方面是內在使用上,它的全面性在面對我多元化的使用需求時都很好的滿足,並提供了充足駕駛樂趣。
❸ 寶馬5系新能源怎麼樣值得買嗎
全新的寶馬5系新能源車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高檔電動車領域中,憑借著高投入、深研發、新科技佔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2.0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和70千瓦電動機結合組成,讓這款車的動力隨傳隨到,駕駛體驗超乎想像,低速行駛時車真得十分安靜,高速行駛時車子運行相當平穩,懸架調教得也非常到位。總之,這款車綜合表現不同凡響。
❹ 選擇「長」還是「短」詳細評測寶馬530Li VS 530i
中國特供的一大特點就是「加長」,通常是拉伸由B柱到C柱之間的距離,從而給後排創造更寬裕的縱向空間。當然,這也就拉長了整輛車的軸距。
從理論上來講,軸距變長會影響一輛車的操控性。所以有很多人覺得「加長」是有原罪的,不夠原汁原味,破壞了原車平衡,讓整個車變得臃腫拖沓。
而當這是一款強調運動及操控的車型時,「加長」就似乎變得更加千夫所指。比如寶馬5系。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想要讓雲意淫的鍵盤俠一秒打回原形,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實測。
我們借來了2018款的530Li領先型運動套裝版和2019款530iM運動套裝版(兩車都有不同程度的選裝配置)。先說結論:馬達毫不猶豫地推薦大家選長軸版。
-靜態-
外觀內飾設計這種見仁見智的東西沒什麼好說的,而且5繫上市這么久大家也都知道這傢伙長什麼樣了。如果非要聊點什麼,個人認為拉長後的530Li並沒有變得累贅,從視覺效果上來講,反而因為有了更修長的後半身和後懸而顯得更加富有張力。
還是聊點實在的吧,首先坐姿和座椅舒適性,長軸完勝標軸。
前排座椅,長軸的530Li能夠調整到非常低矮的位置,極大滿足了馬達個人的「習慣性變態坐姿」。
不過和寶馬很多轎車車型一樣,530Li也存在一個問題,方向盤調節幅度不夠大。即便把方向盤放到最低的位置,盤福中間和最高點還是會遮擋視線。其實觀察轉向柱的傾角也能發現,整個方向盤往上翹,更像是SUV該有的角度,而不是像轎車一樣接近水平。
標軸的530i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它的座椅並不能像長軸一樣調整地非常低。馬達覺得這是個很奇怪的設定,理論上來講標軸比長軸更加追求運動的氛圍,那麼為什麼標軸的基礎坐姿卻變高了。
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標軸座椅配置比長軸高。530i座椅標配電動腿托和腰托4向調節,而長軸5系的腿托只有頂配540Li才有,同時腰托也需要選裝。或許更多的控制元件和電機迫使基礎坐姿被抬高,但我覺得它是寶馬,這不能成為一個借口。
既然說到了這里,那就再多提幾句BBA的對比吧。在E300L,530Li和A6L45TFSI之間,賓士是極端的舒適和慵懶,其實這話都說得客氣了,E300L存在很多駕駛性標定的問題,為舒適性做了很多不應該的妥協。而奧迪顯得非常年輕,實屬這個級別長軸車型里真正最運動的車型。寶馬是最均衡的,最像中大型豪華轎車該有的樣子。
以上,就是本次打臉橫評的全部內容,大家可千萬不要學鍵盤俠雲評車噢。
感謝530Li車主泡菜、530i車主宇翔提供車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❺ 2018款寶馬530Li

這代5系換裝了B48/B58渦輪增壓發動機,2.0T車型最大功率252馬力/5200-6500rpm,峰值扭矩350牛·米/1450-4800rpm,在技術層面相比N20有一定提升,並採用水冷式中冷器,進氣管長度更短,發動機更緊湊。變速箱也有一定程度的升級,主要體現在承受扭矩以及齒比優化方面,前5擋的齒比更大,超比擋齒比更小,同速度下轉速更低,對噪音以及燃油經濟性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❻ 2年貶值15萬誇張嗎檢測寶馬5系買主看興奮,網友:賓士E更香
哈嘍,大家好!檢車家又和大家見面啦,我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事故車見了要繞開的檢車家大彪哥,歡迎大家收看本期二手車檢測趣事。我是一名修過車的二手車檢測師,更是一名事故車勸退師。
好了,今天的檢測分享就到這了(點個贊唄)。我是檢車家的一名二手車檢測技師刀紋,我們檢測的是二手車,一些易損件是用車日常使用中的消耗磨損小剮蹭在所難免,不能像一台新車那麼看待,更多的是去關注車況本身和車輛的性價比。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