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界者低配和高配內飾一樣啊
⑴ 大眾探岳與雪佛蘭探界者哪個車型性價比高
雪佛蘭探界者性價比高。
1、外觀設計
低配探岳的外觀設計比較普通沒有太多的亮點,探界者凌厲的外觀設計,更能突出運動的視覺效果。兩車的內飾用料探岳多以塑料為主,設計單調簡單,探界者由於是高配,大面積軟包用料,並且布局相對更顯年輕。
探岳的車身更寬軸距更長,探界者在車身長度和高度上更占優勢,實際乘坐中兩車的表現都很不錯,最明顯的差距探界者後排地板是全平的,探岳中間有較大的凸起,所以滿載時探界者的腳下空間更為充足,但主副駕駛座之間的扶手箱太過靠後,導致中間乘客身高超過175cm腿部有些局促,但頭部空間表現要強於探岳。後備箱常規空間探岳是506升,探界者要稍小些僅為431升。
2、配置
配置上探界者多出前後排頭部氣囊,倒車影像,在行車安全上更有保障。舒適配置上探界者還多出可開啟全景天窗,電動和記憶後備箱,遠程啟動,無鑰匙啟動和進入,4·2英寸液晶儀表,真皮座椅,主動降噪,前排座椅加熱,可溫控分區的自動空調。多媒體配置上探界者多出GPS導航,車聯網。燈光方面探岳LED遠近光燈,探界者僅為鹵素。
3、動力
探岳搭載大眾1·4T高功率版本,擁有150匹馬力,110千瓦功率,250牛米扭矩,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探界者搭載通用1·5T發動機,擁有180匹馬力,132千瓦功率,275牛米扭矩,匹配6檔手自一體變速箱。探界者的動力要稍好些,6AT變速箱在換入3檔之前會有輕微的頓挫感,但耐用度要比探岳的雙離合更好。油耗方面探岳平均在7升左右,探界者最少要高出一升。
兩車在空間動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探界者的配置更高,內飾用料更好,乘坐更為舒適。整車質量故障率無明顯差別,所以購買高配的探界者更合適。
(1)探界者低配和高配內飾一樣啊擴展閱讀:
雪佛蘭探界者是雪佛蘭官方發行的一款車型。雪佛蘭探界者採用了雪佛蘭最新的家族式設計,將搭載1.5T和2.0T兩款發動機,在3月份正式上市銷售。
國產雪佛蘭探界者在2016廣州車展上首次亮相。
2017年09月21日,2018款探界者車型上市,售價區間為17.49-25.09萬元。
⑵ 十多萬元能買到合資中型SUV雪佛蘭探界者
在編輯想了諸多標題之後,依舊覺得現在這個標題最能突出這台車的特點,真的是十多萬元就能買到一台中型SUV,雪佛蘭探界者定位是一台中型SUV,官方指導價為16.99-23.99萬元,在定價方面就比較低,同時探界者的終端優惠力度也是相當大,1.5T版本的起售價已經達到了11.04萬,2.0T車型起售價也不高,為15.99萬(售價層面各地均不同,可能會有些許差異!),那麼這個價格買一台合資中型SUV,除了性價比,沒有其他的形容詞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2017探界者與2018探界者有什麼區別嗎
1、價格不同:先說價格,探界者RS總共推出三款車型,分別是535T 自動四驅拓界版、550T 自動四驅拓界版、550 T自動四驅捍界版,和對標的普通版車型相比均貴了1千元。
2、外觀不同:外觀上探界者RS和普通版車型區別其實也不是很大,而且在細節上改了一下顏色、新增了些標識。鷹眼式前大燈和LED日間行車燈犀利動感,再加上很有肌肉感的線條,很有美式的感覺。
3、發動機不同:探界者採用通用最新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兩種排量,1.5t和2.0t,分別對應6at與9at自動變速箱。
(3)探界者低配和高配內飾一樣啊擴展閱讀
探界者的外觀延續了雪佛蘭家族式的設計特點,辨識度極高的雙層大嘴中網格柵與細長的大燈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增加了整體感的同時也使得探界者的前臉看上去非常的兇悍。
尾部造型則與前臉前後呼應,層次感很強。來到車身側面,隱藏式的D柱設計是整輛車的亮點設計之一,凸顯時尚感的同時又透露出了幾分野性。總的來說,探界者的外觀還是屬於年輕時尚的風格,對追求個性的年輕消費者吸引力十足。
途觀L作為德系車的典型代表,它的外觀設計還是遵循了大眾品牌車型一貫的設計風格。整輛車以平直線條為主,特別是從前大燈一直延續到尾燈的腰線設計讓整輛車看上去方方正正,非常的端莊。
⑷ 雪佛蘭探界者買1.5T還是2.0T
作為近期熱門中型suv新車,對於探界者的1.5T車型,相信大家最關心動力是否夠用,會不會小馬拉大車,這同樣也是我試駕前最關心的問題。
如果說2.0T+9AT更多屬於逼格,那麼1.5T+6AT則帶來實用和實惠。開起來真沒有小馬拉大車的感覺,四人滿載也加速輕松,發動機沒有一點聲嘶力竭的狼狽,100時速以上的轉速也不高,發動機的轉速和噪音都抑製得非常出色,大家可以看我開到120和140時速時,讓媒體同行拍的照片,120時不到2500轉,140時也沒超過3000轉(勻速情況下)。
如果硬要挑瑕疵,那是在起步時有那麼一瞬間,一丁點的頓挫,畢竟轉速要拉高一點(但音和震動真的抑製得很好);有其他媒體朋友說時速100以上,地板有一些震動,也許是每個人的體驗敏感度不同,反正我是沒感覺到,我車上後排的同行倒是感覺到了。
按理說,1.5T車型因為更小排量,發動機變速箱更小的重量,油耗會有降低,但這次試駕時間較短,且因為拍攝需要,怠速和停停走走時間較長,算是比較耗油的工況。這樣情況下,儀表顯示百公里油耗在接近10升,但我們看到儀表上的最低油耗記錄顯示是5升多,我估計日常市區綜合油耗也在9個左右,跑高速會比較省油,應該能在6-7個左右。對一款中型suv來說,其實已很優秀了。
除了價位更親民,更低油耗,1.5T車型更高扁平比輪胎雖然沒有拉風的大輪轂,但更適應國內路況。操控方面,底盤比較堅實很歐洲車的感覺,還有剎車很靈敏,需要小適應下。整個車開起來,扎實沉穩順暢好開的性格,既沒有忽忽悠悠的感覺,也沒有多什麼激情和樂趣。
其他優點自然和2.0T車型一樣,無論乘坐還是儲物空間都很充裕,後排地板完全平整,後排座椅放倒後也是純平的空間,外面過夜連搭帳篷的麻煩都省了。你說什麼車震?純潔的我表示不懂。
還有一個優點,則是油品實用性:
要說遺憾和不足的地方,整體內飾用料、做工不夠精緻考究,也許和雪佛蘭和別克的定位有關,這一點很類似斯柯達柯迪亞克(參數|圖片)之於途觀L的區別。
而結合1.5T車型17-22萬的定價區間,性價比已然很出色,尤其是20萬以內的那三款兩驅版本。20萬以內的合資suv,要麼是緊湊型的中低配,要麼是小型suv,探界者的尺寸、空間可謂完全碾壓,而配置上也不落下風,該有的都有。動力表現,更比這價位能買到2.0L日系緊湊suv好了太多。
特別是1.5T探界者還有一款22萬的四驅版本,這也是其他合資緊湊型的四驅車款的入門價位,以國人買車買大的普遍喜好來說,探界者以大打小的優勢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