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房車賽
『壹』 林志穎的具體資料
這里提供一些基本的 具體的 請參看http://ke..com/view/2885.htm 非常詳細 而且看起來有條理而不累
呵呵 小志超帥哎呀 ~~~
林志穎
Jimmy Lin
昵稱:Jimmy、小志、小旋風、旋風小子、頑皮豹(小時候的外號)
生於:1974年10月15日晚上,台灣省台北市家中客廳的地毯上
身高:172 cm
體重:58kg
生肖:虎
星座:天秤座
血型:O
籍貫: 中國台灣-台北市
民族: 漢族
個性:擇善固執
視力:左右各1.5
最尊敬的人:父親
與自己最親近的家人:外婆
現居住於:台北
畢業學校:華岡藝校(主修表演 副修攝影)
入行時間:1992年2月28日,17歲
飲食習慣:不吃酸辣、不吸煙、不喝酒
宗教信仰:佛教
衣服尺寸:上身M、腰28寸、褲子S、鞋子7寸半
休閑嗜好:攝影、上網、玩游戲、健身、漫畫、KTV、音樂動畫
家庭成員:父親(林德雄)、母親(姓名不詳)、一兄(林志傑)、二弟(林志鑫、林志龍)、一妹(林志憶)
口 頭 禪:「不知道耶」「還好啦」「不要這么說」 「沒有啦」「沒那麼誇張」「蠻......」
座 右 銘:「人因夢想而偉大!」「不要因為別人改變自己,要為自己改變自己!」
出版書籍:《大兵日記》《旋風再起》
個人品牌:JR(Jimmy Racing)
入伍日期:1994年11月15日
退伍日期:1996年11月16日
舊金山林志穎日:10月17日
初戀年齡:15歲(華崗一年級)
初戀對象:同學
看異性先從何處看起:眼睛
擇偶標准:長發,大方,溫柔,直爽,體貼,重要的是性格和得來,心地是否善良;像劉荷娜一樣古怪精靈的女生。
現有車輛:蘭博基尼、悍馬、BMW、法拉利、保時捷、賓士、全球限量百年紀念版哈雷重型機車(機車之王)
最喜歡的收藏:模型車、關於車的雜志、郵票、相機、槍、車
最喜歡的運動:賽車、棒球、野戰、游泳、高爾夫球、保齡球、潛水、滑雪、騎自行車、滑浪板、水上摩托艇等等
最喜愛的影星:劉德華、張曼玉
最喜愛的歌星:王傑
最喜愛的表情:笑
最喜歡的服飾:牛仔
最喜歡的水果:香蕉、西瓜
最喜歡的飲料:牛奶、白開水
最喜歡的顏色:紅、黑、白、軍綠
最喜歡的動物:狗
最喜歡的季節:夏天
最喜歡的花朵:玫瑰
最喜歡的數字:7
喜歡的一本書:史達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
喜愛的賽車手:車神舒馬赫
最喜歡的電影:直到永遠(Always)(1989年奧戴利.赫本等主演)
最拿手的菜式:奶油蛤蠣義大利面
最喜歡的國家:泰國
最喜歡的城市:北京
最喜歡的發型:自然中分
最喜歡的圖書種類:漫畫
最喜歡的交通工具:公車
最喜歡的雜志類型:汽車雜志
最喜歡的音樂類別:舞曲
最喜歡的約會方式:到DISCO
最喜歡賽車的顏色:黃色
最喜歡的電影類型:喜劇,動作片
最喜歡的事:大家一起去跳舞,見惠民
最討厭的事:想做的事不能做
最難忘的事:公演舞台劇當男主角
最失望的事:與朋友約會但朋友失約
最滿意的部位:眼睛
最滿意的作品:《天龍八部》
最滿意的歌曲:黎明破曉前
最硬的身體部位:手臂(硬如石頭)
臨睡前的做的事:吃東西
起床後第一件事:刷牙
表達生氣的方式:直接講
習慣的睡覺姿勢:仰睡
擅長的游泳方式:蛙泳
錢大概花在何處:買相機、維修改裝賽車
電影作品================
1992年
02月《逃學外傳》 飾:林志穎 (合作演員:朱茵、吳奇隆、張衛健、張敏)
12月《九尾狐與飛天貓》 飾:韓 林 (合作演員:張曼玉、張學友、梁家輝、張敏、葉蘊儀)
12月《新流星蝴蝶劍》 飾:賈皇爺 (合作演員:楊紫瓊、梁朝偉、王祖賢、甄子丹)
1993年
04月《異域II-孤軍》 飾:阿 丁 (合作演員:梁朝偉、吳孟達、呂良偉、關之琳)
06月《追男仔》 飾:程小北 (合作演員:林青霞、梁家輝、張曼玉、張學友、吳君如、邱淑貞、鄭伊健)
06月《一屋哨牙鬼》 飾:姜大偉 (合作演員:朱茵、張衛健、曾志偉、吳君如)
11月《旋風小子》 飾:四 毛 (合作演員:釋小龍、郝邵文、徐若瑄、張震岳、徐濠縈、秦 沛、苑瓊丹)
1994年
3月《報告班長III》 飾:林小穎 (合作演員:金城武、任賢齊、陳為民)
09月《祖孫情》 飾:江行健 (合作演員:郝邵文、郎雄)
8月《校園敢死隊》 飾:徐志皓 (合作演員:金城武、林心如、張立威)
1995年
《號角響起》 飾:曾志祥 (合作演員:金城武、蘇有朋、吳奇隆、張立威)
1997年
《天庭外傳》 飾:猴淘淘 (合作演員:釋小龍、郝邵文、詹小楠)
《俠盜正傳》 飾:廖添丁 (合作演員:釋小龍、徐若瑄、詹小楠、柯受良)
《紅字》 飾:阿 虎 (合作演員:吳辰君、<泰國影帝>安普南朋、<泰國玉女紅星>恰恰諾南)
2000年
《不死心靈》 飾:竇 毅 (合作演員:沈傲君、鄭則仕、連凱、陳文媛)
2003年
《龍虎英雄》 飾:秦文龍 (合作演員:尹子維、原子惠、成奎安)
2004年
《戀愛大贏家》 飾:杜恆風 (合作演員:許紹洋、劉亦菲、楊恭如、竇智孔)
2005年
《生死對決》飾 :陳尉祖 (合作演員:許紹洋、蒲蒲、安雅、王道、陳為民、張立威)
=================電視作品================
1999年
《絕代雙驕》 飾:江小魚 (合作演員:蘇有朋、李綺紅、陳德容、林瑞陽、於莉、蕭薔)
2000年
《寶蓮燈》 飾:沉 香 (合作演員:郭晉安、沈傲君、徐錦江、於莉、陳明真)
《陸小鳳之決戰前後》 飾:陸小鳳 (合作演員:陶紅、李銘順、李綺紅、莫少聰、方季韋)
2001年
《齊天大聖孫悟空》 飾:哪 吒 (合作演員:張衛健、梁漢文、葛民輝、李燦森、許志安、楊恭如、鄭秀文、Twins、恬妞、徐懷鈺)
《絕世雙驕》 飾:小 魚 (合作演員:李小璐、TAE、吳啟華、天心、馬景濤、徐錦江、鄭國霖、蘇有朋、金巧巧、蕭薔)
2002年
《風塵舞蝶》 飾:陸蒙山 (合作演員:陳紅、鄭家瑜、鍾漢良)
《偷偷愛上你》 飾:慕海翰 (合作演員:鍾漢良、TAE、陳浩民、林韋君、許瑋倫)
2003年
《天龍八部》 飾:段 譽 (合作演員:劉亦菲、胡軍、高虎、鍾麗緹、湯鎮業、陳好)
2004年
《書劍情俠柳三變》 飾:柳三變 (合作演員:胡可、何美鈿、陳怡蓉、李宗翰、午馬)
2005年
《聊齋志異之小翠》 飾:王元豐 (合作演員:李冰冰、蔣欣)
2007年
《放羊的星星》 飾:仲天騏 (合作演員:劉荷娜<韓國>、洪小玲、立威廉、李威、王道、董至成,傅佩慈)
2008年
《少林寺傳奇2》 飾:李世民 (合作演員:元彪、梁家仁、午馬、計春華、謝苗、趙小銳)
=================廣告代言================
15歲還未出道:白玉蘭洗面乳、宏基電腦和金車麥根沙土
1992年:富士膠卷; NICE洗發水等
1993年:曼秀雷敦LIP-ICE潤唇膏;韓國巧克力;好麗友派等
1998年:韓國KOOGI 服飾
1999年:日本普利司通輪胎;雅士利涼果系列
2000年:喬興電話;泰國優酪乳;台灣回利信用卡等12支廣告,當選2000年台灣廣告天王
2001年:亞加斯運動鞋;悅美洗發水;柏蘭防曬霜;掌中缸;ORIS TT1 系列手錶等10支廣告
2002年:先吉運動鞋;古龍線上游戲;ESSO潤滑油;acer宏基平板電腦
2003年:YAMAHA機車;雙健摩托;佳通輪胎;親親果凍及膨化食品;皇家金盾西服
2004年:佐田運動鞋;朗賓服飾;紅妮內衣;ORIS小舒馬赫限量版運動手錶
2005年:瑞士TISSOT競速motoGP2005限量紀念版運動腕錶
2006年:宇達掌上型衛星導航系統GPS通訊;愛真傑電動車;佰奇美服飾;絕色攝影
2007年:義大利Ermenegildo Zegna高科技夾克
2008年:康師傅冰綠茶;完美時空之口袋西遊-藍龍網游
註:廣告部分非常不完整,缺失一半多,資料待整理
『貳』 中國車隊現在有哪些林志穎.韓寒分別在哪些車隊現在又在哪個隊
韓寒: 2003年代表北京極速車隊參加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上海站N組(國際組)獲得第六。 長春站獲得N組(國際組)第八。 北京站獲得N組(國際組)第六。 2004年上海站N組(國際組)第七,國內車手第四。 2004年6月加入雲南紅河車隊。 2004年獲得亞洲寶馬方程式資格賽冠軍。獲得寶馬參賽獎學金五萬美金。 參加年度亞洲寶馬方程式: 巴林站第七,新秀杯第一。 馬來西亞站第八,新秀杯第二。 上海站第七,新秀杯第二。 日本站第六,新秀杯第一。 2005年加入上海大眾333車隊,參加S組1.6L(即:國家杯)的比賽。 2005年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1600cc組上海站第四,貴州站第四,六盤水站第四,昆明站第四。 2005年全國汽車場地錦標賽中國量產車1600 CC組珠海站冠軍,上海站亞軍,北京站季軍及收官戰冠軍。 2005年全國汽車場地錦標賽中國量產車1600 CC組年度亞軍。 2006年代表上海大眾333車隊參賽,獲全國汽車場地錦標賽1600 CC組上海站季軍,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上海站亞軍。 2007年7月13日在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六盤水戰比賽在貴州舉行,韓寒獲得1600cc組亞軍。 2007年7月21-22日1600cc組別中,上海大眾333車隊在上海站大出風頭,王睿、韓寒分別獲得冠、亞軍。 2007年7月22日1600cc組比賽中,上海大眾333車隊包攬了冠亞軍,名將王睿一路領先最終奪冠,韓寒名列第二。 2007年全國汽車場地錦標賽1600cc的比賽,上海大眾333車隊的韓寒最終奪取了該項目年度車手總冠軍。而這一天也是他的生日。 2008年,全國汽車拉力賽的漠河站,獲得國家杯的第四,1600CC杯的第二。 2008年,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的長白山站,獲得國家杯的季軍,1600CC杯的第二。 2008年10月,全國汽車場地錦標賽珠海站國家杯冠軍。 2008年,全國汽車拉力賽暨亞太拉力賽的龍游站,獲得了國家杯的冠軍,千六杯的第一。 2008年12月7日,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的福建邵武站,獲得了國家杯的第四,千六杯的第一。 2008年,拉力賽成績是車手年度總成績國家杯的季軍,在年度千六中第一名。 2008年12月13日,全國汽車場地錦標賽的上海站,在天馬山很快就破了去年自己的圈速記錄,1:08.720的驚人成績成為全場唯一跑進1分9秒大關的選手。獲得上海站國家杯冠軍。 2008年場地賽總成績年度第六,是國家杯分站冠軍拿的最多的選手。 2009年的拉力賽轉會到其他車隊,去爭奪N組國際組級別(2.0L)的冠軍。簽約FCACA車隊,代表車隊參加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場地賽繼續留在上海大眾333,為緬懷車王徐浪,韓寒將會去客串一兩場長距離越野賽。 2009年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第一站CRC江寧站,韓寒奪得國際組國內車手季軍。賽後,韓寒接受采訪:「這不是一個我希望得到的成績,第三名的成績早就拿過了,這次既然來參賽了,目標肯定就是拿冠軍,只要沒拿到冠軍,我是肯定不會覺得滿意的。」 2009年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第二站CRC北京站,韓寒終於奪得國際組國內車手冠軍。 這也是FCACA車隊第一個車手的第一。韓寒在賽後表示:這代表了在N組里,正義的力量開始有機會。正義代 表了賽前不非法堪路和賽車不非法改裝。我們是問心無愧的在比賽,不做任何違反規則的事情,不做任何損害其他車手利益的事情,不做任何對其他車隊不公平的事情,在很多人都不遵守游戲規則的時候,我們一樣堅持原則,我們只是偶然豎一個中指,但是我們卻被官方形容成最沒有素質的車手。中汽聯決定從下一站開始嚴格監督和處罰賽前提前堪路,希望他們做到。 2009年中國房車錦標賽(CTCC)第四站北京站,韓寒獲季軍,這是他本賽季在這一賽事中首次登上領獎台。 2009年11月3日 代表中國隊首次出戰ROC國家杯的韓寒和董荷斌給中國賽車帶來不小的驚喜,他們先是從死亡之組中力壓實力強大的芬蘭隊獲得四強席位,隨後在半決賽中以1:2的微弱劣勢敗給由巴頓領銜的英國隊。韓寒和董荷斌的ROC處子秀可謂驚艷,首次參加ROC的中國隊實現了賽前韓寒「絕對比中國足球水平高」的豪言壯語,為中國賽車掙足了面子,也讓人們看到了國內車手也是有機會向世界叫板的。 2009年12月6日下午,2009年中國房車錦標賽第六站正式比賽在廣東國際賽車場全面展開。在率先結束的1600cc組決賽中,從第三位發車的上海大眾333車隊韓寒先後超越黃楚涵以及桿位得主萬金存,並將領先優勢保持到終場,拿到了他本賽季第一個分站冠軍,這也是上海大眾333車隊本賽季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分站冠軍。 2009年12月20日,09賽季CRC收官戰——邵武拉力賽正式落下帷幕。韓寒以最後一個分站的冠軍,完美收獲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N組2009年度總冠軍,至此,韓寒成為中國職業賽車史上唯一一位場地和拉力的雙料年度總冠軍,同時擁有象徵中國職業賽車兩項賽事最高榮譽的冠軍獎杯! 2010年 3月13日至15日,在黑龍江漠河冰雪場地召開的2010年中國拉力錦標賽新聞發布會上,韓寒正式加入斯巴魯中國拉力賽車隊。 林志穎: 曾效力車隊:佳通輪胎車隊、紅河拉力車隊、香港代納10方程式車隊、三菱藍瑟萬宇車隊 曾組建車隊:ESSO Jimmy Racing Team、林志穎拉力車隊 現效力車隊:速一拉力車隊 1997年 9月 超級跑車杯使用車輛法拉利348 季軍。 1998年 2月 參加555台灣區越野賽大賽。 3月 超級跑車杯 車輛BMW M3 亞軍。 8月 Impreza Challenge杯。 11月 世界越野賽WRC澳洲站使用Hyundai Rally Car取得國際A級。 1999年 2月 前往日本築波賽車場由日本知名賽車手黑澤琢彌教導賽車經驗。 6月 超級跑車杯使用車輛BMW M3 亞軍。 8月 超級跑車杯使用車輛BMW M3 季軍。 2000年 5月 超級跑車杯使用車輛BMW M3全新賽車出戰,得到亞軍同時創下台灣龍潭BMW M3最快單圈記錄。 7月 台灣區超級跑車杯,使用車輛BMW M3賽車出戰,得到亞軍同時再一次刷新台灣龍潭Super Car最快單圈記錄。 8月7日 成立『ESSO JIMMY RACING TEAM』,及成為ESSO機油台灣區代言人。 8月 珠海國際賽車場RENAULT Spider Chellange第4.6回合 冠軍及亞軍。 12月 Super Car Chellange 又再一次刷新7月份自己所創下台灣龍潭Super Car 之最快單圈記錄。 12月31日 台塑石油年終菁英大獎賽,與全台灣36名菁英車手,同場較勁,獲得全台灣年度總排名第四名車手殊榮,同時再一次刷新台灣龍潭Super Car最快單圈記錄102.938秒。 2001年 3月11日 投入參賽TURBO四輪傳動IMPREZA房車組,獲得2001 SUBARU IMPREZA挑戰賽A級無限改裝組第一站季軍。 4月1日 參加超級跑車杯第一站,使用BMW M3 賽車出戰,得到冠軍。 6月 參加超級跑車杯第二站,使用BMW M3 賽車出戰,得到冠軍。 8月 參加中國雷諾方程式,第二站國際錦標賽 亞軍。 8月 參加超級跑車杯第三站,使用BMW M3 賽車出戰,得到冠軍。 9月 參加中國雷諾方程式,第三站國際錦標賽 冠軍。 10月 參加超級跑車杯第四站,使用BMW M3 賽車出戰,得到冠軍。 10月 參加中國雷諾方程式,第五站國際錦標賽 A組冠軍。 10月 參加中國雷諾方程式,第六站國際錦標賽 A組冠軍。 2001年 9 座獎杯 7座冠軍 1 座亞軍 1座季軍,台灣超級跑車賽年度冠軍車手四連勝。 2002年 3月10日 參加中國雷諾方程式錦標賽。 3月2日 代表佳通輪胎車隊參加中國拉力賽 上海站。 4月7日 超級跑車杯使用BMW M3 亞軍。 6月16日 參加中國雷諾方程式錦標賽 第六名。 6月2日 超級跑車杯使用BMW M3 冠軍。 7月2日 參加中國雷諾方程式錦標賽 季軍。 8月4日 超級跑車杯使用BMW M3。 10月1日 超級跑車杯使用BMW M3 亞軍。 2003年 3月20日 代表佳通輪胎參加中國拉力賽 上海站,並正式成為佳通輪胎代言人。 4月12日 參加中國雷諾方程式錦標賽 珠海站,第一站、第二站 亞軍。 6月8日 代表 MOBIL 1參加 保時捷 PORSCHE GT3 CUP 馬來西亞站。 7月17日 代表佳通輪胎車隊參加中國拉力賽-長春站 第八名。 8月19日 代表佳通輪胎車隊參加 中國雷諾康巴氏錦標賽 北京站。 9月13日 代表佳通輪胎車隊參加 中國拉力賽 北京站。 10月25日 代表 MOBIL 1參加 保時捷 PORSCHE GT3 CUP 北京站。 11月12日 入圍參加澳門格林匹治大賽車 參加雷諾方程式比賽。 2004年 3月 代表佳通輪胎參加中國拉力賽 上海站。 5月30日 代表佳通輪胎參加中國拉力賽 北京站。 6月6 日 參加亞洲雷諾方程式上海開幕賽。 6月27日 擔任佳通輪胎成龍慈善杯車賽指導。 6月27日 代表參加亞洲雷諾方程式上海站 第六名。 9月26日 參加亞洲雷諾方程式上海F1站 第十名。 2005年 2月 獲任「珠海國際賽車場兩岸三地賽車推廣形象大使」,並在珠海國際賽車場內與知名賽車手陳維良先生等好友,設立「珠海平坐賽車運動咨詢有公司」並一同組建了「珠海平坐車隊」。 3月 正式加盟紅河拉力車隊,在「珠海平坐車隊」的基礎上以自己的名字建立「Jimmy Racing」(JR車隊),全面參與中國拉力賽2005全年的比賽。 3月 中國拉力賽上海站第九名。 4月 中國拉力賽浙江站第九名。 5月8日 亞洲雷諾方程式F2000大賽珠海站第五名。 8月 中國拉力賽貴州站。 9月 中國拉力賽雲南站第八名。 9月 擔任成龍慈善車賽總教練。 10月 在「珠海國際賽車場」舉辦首屆以自己名字冠名的明星慈善賽事 「林志穎杯交通安全明星邀請賽」,並獲圓滿成功。 11月 亞太錦標賽中國拉力賽廣東韶關站第八名。 12月 中國拉力賽年度車手總排名第八。 2006年 3月22日「林志穎拉力車隊」成立。 3月24日「林志穎車隊」中國拉力賽上海站賽車隊和車手雙冠王。 3月 中國拉力賽上海站。 6月 擔任泛珠三角「超級跑車協會」榮譽會長。 7月 中國拉力賽貴州六盤水站。 7月「林志穎車隊」中國拉力賽雲南站季軍。 8月「柯受良紀念杯兩岸三地明星慈善車賽」男子組冠軍,並帶領台灣隊獲得全隊冠軍。 9月 中國拉力賽貴州開陽站。 10月「長安福特杯名人慈善車賽」職業組冠軍,林志穎獲得組委會頒發的特別獎。 11月 中國拉力賽浙江龍游站。 11月 中國拉力賽林志穎車隊獲得2006年年度車隊季軍。 2007年 5月 國際超級跑車會-平坐車隊在珠海國際賽車場嶄新亮相。平坐車隊將參加2007年首次舉辦的中國方程式公開賽(China Formula Open)中的雷諾方程式系列賽,歌影雙棲明星林志穎作為車隊常任車手參賽。 5月 中國方程式公開賽雷諾方程式賽珠海分站賽 第十五 6月 中國拉力賽北京懷柔站國際組第五名。 7月「李連傑慈善房車賽」亞軍。 11月 世界汽車飄移系列賽北京站現場帶隊秀車技。 11月 世界汽車飄移系列賽杭州站現場漂移表演嘉賓。 2008年 1月27日 試駕首次進入中國的英國新款賽車Radical。 3月15日 天思軟體輕量級跑車挑戰賽系列賽第一回合冠軍。 3月16日 天思軟體輕量級跑車挑戰賽系列賽第二回合亞軍。 6月21日 天思軟體輕量級跑車挑戰賽系列賽第一回合冠軍。 6月22日 天思軟體輕量級跑車挑戰賽系列賽第二回合冠軍。 2009年 3月 加盟廣西速一車隊,預備出戰2009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 6月14日 中國拉力賽南京江寧站國際組國內車手第七名。 7月10日 中國拉力賽北京懷柔站國際組國內車手第六名。 7月11日 首次官方試駕英國Radical賽車。 11月2日 ROC車王爭霸賽文體明星組第二名
『叄』 賓士AMG的發展歷程
源自於兩位研究賽車發動機的工程師。AMG公司的創始人是Hans Werner Aufrecht和Eberhard Melcher,在未創立AMG之前Aufrecht及Melcher都任職於賓士,且負責研發賓士300 SE賽車用的直六發動機,1965年,當時賓士公司推出了一款全新研發的直列六缸賽車發動機,其最大功率可達238馬力,這顆發動機被裝載在了當年的德國房車賽的賽車上,並一舉拿下當年的年度冠軍。
由於在德國房車賽中的勝利,不少私人車隊開始向Aufrecht與Melcher求助,希望賓士可提供技術支持讓它們也能使用這顆高性能發動機。但賓士卻下令,除卻諸如減震筒與彈簧准許提供給其它車隊使用外,賽車技術部門不準給其它車隊提供這顆發動機的任何技術,希望以此保持賓士車隊的競技優勢。而正因為這項決定,使得Aufrecht與Melcher毅然決然的離開賓士而成立了AMG。
1967年6月1日,兩位德國人:Aufrecht和Melcher,在Aufrecht的出生地Grossaspach(G)創立了AMG車廠,而這就是AMG這三個字母的由來(Aufrecht+Melcher+Grossaspach的第一個字母)。當時AMG的工作室設置在靠近斯圖加特一個名為Burgstall小鎮里的老舊木工廠里,而公司成立之後,以發動機工程設計與賽車發動機調校測試為主要營運項目。 一個從事發動機設計和測試的小公司AMG成立之初只是家位於Burgstall小鎮,專精設計、測試賽車引擎的小公司,當然也從事一些為私人改裝的業務,其中有一個比較有趣的故事,據說1968年,公司剛成立沒多久,當時一個顧客從德國基爾慕名開著自己的賓士來到了AMG所在的城市,尋了一輪之後竟然發現AMG鮮為人知。後來他在一間小小的車房門口詢問「哪裡可以找到AMG」的時候,車庫里的人告訴他,你眼前的就是AMG。當時那個顧客非常吃驚,甚至懷疑這樣的車廠是否能改裝出自己想要的車型,當然改裝的結果並沒有讓他失望。
在接下來的三年中,AMG一直在從事賓士發動機的改裝研發,其中誕生的代表作品有1969年改裝的賓士280 E。改裝完之後的賓士280 E,2.8L發動機的動力最大功率由185馬力提升到了230馬力,四門轎車的最高時速可達230公里/小時,同時其他方面也都進行了改裝,包括換裝了5速手動變速箱、限滑差速器、真皮方向盤、運動座椅、盤式制動器等。
AMG在賽事上取得的第一次成功在1971年,Hans Heyer與Clemens Schickendanz駕駛AMG Mercedes 300 SEL 6.8賽車取得Spa24小時耐久賽的同級冠軍,總排名第二名。在發動機的改裝上,發動機排量由原車的6.3升V8擴缸為6.8升,而使最大馬力由300匹提升為420匹,在當時沒人覺得一台龐然巨物的賓士轎車能與Alfa GTA以及Steinmetz調校的Opel賽車對抗,但就當兩位車手駕駛著300 SEL一舉擊敗眾車拿下耐久賽亞軍的時候,AMG在賽車上的傳奇也就正式開始了。
隨著這次比賽的勝利,AMG公司的名聲大震,隨後AMG便開始為歐洲及其他地區的客戶提供賓士高性能的改裝套件包,還有一些賓士的客戶需要單獨定製它們的汽車,AMG同樣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就這樣AMG的訂單和銷量開始穩步增長,銷售改裝包也成為了AMG最大的收入來源。
在1976年,AMG公司小工廠的規模已經無法滿足其日益增長的需求,於是AMG公司的40多位員工一起搬家到了Affalterbach,只留下賽車發動機部門在原址,同時,盡管AMG逐漸在國際車壇闖出名號,但2位創辦人卻在1976年面臨分道揚鑣的局面,不過選擇出售AMG持股的Erhard Melcher,後來仍繼續留在AMG位於Burgstall的賽車部門擔任工程師,而Hans Werner Aufrecht則成了AMG的唯一大股東,而AMG仍持續地蓬勃發展。
1978年,當時賓士的旗艦級跑車SL,代號R107(也就是R129的前身)被AMG開發為歐洲房車賽的戰車,並在當年拿下了總排名第三名的成績,這也是AMG第二度在賽車場上嶄露頭角,雖然成績還沒有到達最高的領獎台,但AMG一直專一使用賓士為藍本進行賽車研發,這點賓士是看在眼裡,這也為賓士隨後收購AMG埋下了伏筆。
AMG的中期發展
逐步成為賓士高性能車品牌/稱霸90年代歐洲賽車場到了80年代AMG的改裝風格略有改變,除了提升車輛性能外,同時也開始為自己的品牌注入更多新的元素,比如:AMG專屬空氣動力學套件,標有AMG的各種內飾配件,以及大尺寸的鍛造輪轂,這些東西足以讓人們在路上可以立刻辨別出AMG車型與普通賓士轎車的區別。
而在接下來的幾年中,AMG不斷推出高性能的賓士車型以打響其在改裝市場的名聲,比如:1983年,搭載著5.0L 276馬力V8發動機的梅賽德斯-賓士280 CE AMG。一年後,AMG開發的340馬力V8發動機更是採用了先進的單缸四氣門技術,成為了那個時代高性能的象徵。
1986年AMG V8發動機的功率輸出已經提升到360馬力,300 E 5.6 AMG的極限速度也因此突破了300公里/小時。1988年,AMG又將V8發動機推向另一個巔峰,賓士300 E 6.0 AMG所搭載6.0L V8發動機擁有365馬力的最大功率以及令人震撼的566N·m的最大扭矩,成為當時動力相當勁猛的V8發動機之一。
在賽事上,1986年,AMG使用W201系的190E 2.3-16V參加DTM賽事,獲得了兩站分站冠軍,而在隨後的1988年,從這一年開始AMG正式以合作者的身份與賓士公司組隊並參加比賽。可以說當AMG與賓士合作之後,才是AMG真正開始發光發熱的開始,與此同時賓士也藉助AMG的力量,在與賽道闊別33年之後,正式回歸汽車運動,參與德國房車賽等賽事。在1989年的德國房車賽中,由Klaus Ludwig與Johnny Cecotto駕駛Mercedes Benz E190賽車締造了單一賽季七場勝利的記錄,也讓AMG成為德國房車賽中最成功的車隊。
1990年,AMG在Affalterbach的第二個工廠正式成立。此時公司員工已經達到了400人。AMG還和賓士公司簽訂合約,不僅繼續擴展二者在賽車方面的合作范圍,還同意共同開發量產的賓士高性能轎車,並通過賓士營銷網路進行銷售。這對於AMG來說意義重大,從此AMG的標識可以名正言順的與三叉星徽標同時出現在賓士轎車身上。 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其實當時專業改裝賓士車的廠家有很多,比如比較有名的速博(Brabus),勞倫士(Lorinser)和卡爾森(Carlsson)等等。那麼AMG究竟憑借什麼脫穎而出,帶有AMG標志的賓士車與這些獨立改裝廠出品的賓士車又有什麼區別呢?
作為賓士旗下高性能部門的AMG有著與眾不同之處,AMG在動力系統上的改裝並不是像德國其他專業改裝廠那樣,用更大馬力的發動機換裝原有的發動機,而AMG所做的就是在原有的動力系統上加以改進,榨出發動機的最後一分動力。此外經AMG之手改裝的賓士車也還是賓士,AMG主要在外形和操控性上運用自己獨到的改裝方式,使車開起來更運動,但賓士車原有的安全性和舒適性絲毫不會降低。
在90年代,AMG的營業模式發生了一些改變,從之前的一個為部分私人客戶改裝車輛和研發賽車發動機的車間,轉變為了只為賓士研發高性能車的御用品牌,在90年代AMG一方面積極與賓士合作研發高性能車的同時,另一方面也與賓士一同進行賽車運動。
在高性能車的研發上,90年代AMG推出的經典作品包括了C 36 AMG、E 50 AMG、C 43 AMG以及1997年以後的賓士各個版本的「55」系列。其中C 36 AMG是賓士在1993年與AMG合作誕生的第一款車,C 36 AMG搭載3.6L發動機,最大功率280馬力。這款車型在當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而在1996年,C 36 AMG成為F1方程式大獎賽官方安全車。
E 50 AMG是賓士在1996年為賓士E級車推出的頂級型號,這款E 50 AMG賦予了中級豪華轎車運動的靈魂,隨後搭載最大功率306馬力的V8發動機的C 43 AMG再次震撼了車迷的眼球,這也使得賓士真正擁有了同M3爭奪運動性緊湊型轎車市場的能力。
1997年AMG開發出排量為5.5L每缸3氣門的V8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最大功率為367馬力,最大扭矩可以達到510N·m。AMG的發動機一經問世就迅速列裝到了賓士各個AMG車型身上,這就形成了當時的AMG 55系列車型,包括了SL 55 AMG、CLK 55 AMG、E 55 AMG、S 55 AMG、CL 55 AMG等。
其實在90年代賓士與AMG合作真正輝煌的還是在賽事方面,綜觀90年代歐洲的賽車史,幾乎完全被AMG所掌控,除了在1992年、1994年、1995年多次拿下德國房車賽年度總冠軍之外,1995年與1996年由車手Bernd Schneider連續取得兩年ITC世界房車錦標賽年度冠軍的頭銜。從1986年到1993年,Mercedes AMG 190E賽車總共贏得德國房車錦標賽分站冠軍50次之多。而自1994年到1996年,Mercedes AMG C-Class叱吒全球賽車界,共奪得32次單站冠軍。
除了房車賽之外,在更高層級的FIA GT賽事中,AMG也有著亮眼的表現,1997年Bernd Schineider駕駛Mercedes CLK-GTR拿下FIA GT錦標賽的車手總冠軍,AMG-Mercedes車隊也拿下車隊總冠軍。而在1998年,由Klaus Ludwing與Ricardo Zonta搭檔合作下,在FIA GT賽事中囊括全年10場的勝利,光榮的獲得年度冠軍榮銜。
到了1999年1月1日,戴姆勒集團完成了對AMG股份收購,AMG終於成為戴姆勒集團的全資子公司-Mercedes AMG有限公司。擁有了戴姆勒這個強大後盾,Mercedes AMG的產品線也日益擴張。 將高性能普及到賓士每一款車型中
進入2000年之後,AMG車款的銷售逐年攀升,並且陸續迅速的發表了C 32 AMG、SL 55 AMG、CLK 55 AMG、E 55 AMG、C 30 CDI AMG、S 55 AMG、CL 55 AMG、S 65 AMG、CL 65AMG等高性能車款,而賓士公司也在正式收購AMG時承諾今後要在每種賓士車上都生產其AMG型號。
在2002年AMG慶祝自己35年誕辰的時候,新的發動機工廠、新的展覽廳和兩座新的技術研發中心也同時落成。其中發動機工廠只有一條裝配線,這就是AMG引以為榮的「One Man,One engine」(一人一機)造車哲學。從Mercedes AMG成立開始,AMG就提出了一句座右銘「追求完美技術的激情」。在AMG的發動機工廠內並沒有生產發動機的流水線,而是每位工程師都有一個單獨的作業台,在每個作業台上都會有一台發動機產品在進行裝配,一台發動機的誕生從頭到尾只由一名工程師來完成組裝工作。最後,刻有這位工程師手寫簽名的銘牌將被安裝在這台發動機最明顯的位置。所以AMG的工程師賦予了每台發動機獨有的個性,它是工程師手下的傑作。
2003年,AMG車型的全年銷售正式突破20000輛的紀錄。同時還推出了SLR Mclaren,AMG包攬了這款車大部分機械及動力設計工作。這款車搭載由AMG改裝的V8發動機,可以迸發出626馬力的最大功率,以及780N·m的最大扭矩。SLR Mclaren憑借強勁的動力及完美的機械設計和調校成功躋身超級跑車行列。
2004年Mercedes AMG的規模持續擴增,員工人數已達650名,同時AMG再次以卓越的研發能力證明了自己,由AMG研發的賓士6.0L V12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推出。這台發動機具備612馬力的最大功率和1200N·m的最大扭矩,而為了提供最穩定的發動機表現,AMG將最大扭矩降低到1000N·m。這台發動機憑借優秀的表現順理成章的獲得了2004年的「國際年度發動機」稱號。這款發動機後來裝在了賓士S 65 AMG和賓士SL 65 AMG身上。
2005年,AMG還首次獨立開發完成了史上最強的自然進氣V8 63 AMG系列發動機,最大功率與扭力輸出達到510馬力/6800rpm、643Nm/5200rpm。這款全新的動力系統,於2006年開始全面搭載於AMG的各款車型上,總計發表了R 63 AMG、CLK 63 AMG、CL 63 AMG、E 63 AMG等車款,這就形成了賓士AMG的63系列車型。而2007年發布的C 63 AMG還成為了DTM賽事的前導車。
同時2006年,為了滿足客戶對賓士車型更高的性能要求,AMG還成立了性能工作室(AMG Performance Studio),這個工作室的職責只有一個,就是在AMG現有車型基礎上,研發性能更加強大的車型。同時這些車型的產量受到嚴格的限制。AMG性能工作室提供了3個系列車型供客戶選擇,這3個系列分別為簽名系列(Signature Seires)、黑色系列(Black Series)和特別版(Editions)系列。
到了2010年,賓士AMG新世代超級跑車SLS AMG正式上市,這款以Mercedes Benz經典的300SL鷗翼造型為原型的超級跑車,搭載AMG 6.2升的V8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571馬力,加上重量僅1620kg的全鋁金車身,使其擁有僅需3.8秒的0-100km/h加速表現。而以SLS AMG為基礎所開發的F1 Safty Car,於2010年日內瓦車展正式亮相,這也是AMG車款自1996年接下F1大賽安全車與醫療救援車任務以後推出的第九代Safty Car。
在賽事方面,進入2000年之後,AMG在各項世界級賽事中持續創下優異的成績,2000年Mercedes Benz以CLK進軍DTM房車賽,車手Bernd Schneider與Mercedes Benz分別拿下車手與製造車商總冠軍,並在2001年由Bernd Schneider蟬聯車手年度冠軍。2002年Vodafone AMG-Mercedes車隊再度拿下DTM賽事的車隊總冠軍,來年Mercedes-Benz在DTM更以拿下9場勝利的驚人紀錄,讓Bernd Schneider與Vodafone AMG-Mercedes分別拿下DTM賽事車手與車隊年度總冠軍。
除了參與賽事與研發高性能車型之外,賓士AMG部門還為其他廠商提供高性能的發動機技術,比如帕加尼這樣的性能車廠。而且也正是通過這部分客戶的選用,確立了AMG成為頂級發動機系統供應商之王的江湖地位,無論V8還是V12發動機,甚至是直列四缸,只要AMG能做到的,它們的工程師都能為其提供一套完整的心臟解決方案。如今,幾乎賓士旗下的所有車款都有了對應的AMG高性能版,包含了55 AMG系列、63 AMG系列和65 AMG系列,當然還有超級跑車SLS AMG,而其中55 AMG系列開始逐步被63 AMG所替代。 陸續引進8款車型
隨著中國市場飛速發展,2007年賓士正式將AMG車型引入國內,當時首次引入國內的車型共有四款,它們在中國市場的售價分別為:S65 AMG(298萬元),E 63 AMG(148.8萬元),ML 63 AMG(171.8萬元),G 55 AMG(189.8萬元),而銷售網路就是當時賓士在國內的80家經銷商。
隨後賓士陸續的將旗下的55 AMG系列、63 AMG系列和65 AMG系列共計8款車型在中國推廣開來,其中55 AMG系列共有兩款車,一款G 55 AMG,發動機最大功率500馬力,最大扭矩700N·m;一款SLK 55 AMG,最大功率360馬力,最大扭矩為510N·m。而63 AMG 系列的V8發動機搭載於國內銷售的SL 63 AMG、C 63 AMG、ML 63 AMG、SLS AMG以及CLS 63 AMG五款車型上。另外65 AMG系列暫時只有一款賓士的頂級車型S 65 AMG搭載。
銷量上,賓士AMG系列在國內每月的銷量在100台左右,年銷量在1000台左右徘徊,而據統計賓士AMG全球每年2萬多台台的銷量過半銷往了美國,剩下的在歐洲及亞洲等國家銷售,而中國市場對於賓士AMG來說還有很大的挖掘潛質。
『肆』 能介紹一下v8賽事嗎
V8(V8 SuperCar)國際超級房車賽是世界頂級房車大賽,與F1、NASCAR, INDY並稱為國際4大汽車賽事。它創建於1961年,至今已有44年歷史。它是生命力與創造力的展現,是汽車工業文明與汽車時尚文化的結晶。V8賽事經國際汽聯FIA授權批准,由澳大利亞V8賽事組織(AVESCO)在澳大利亞國內和國際兩方面管理和運作,並成功地推動其發展。
V8國際超級房車賽賽事在每年的3月到12月舉行13輪比賽,每個分站賽一般為三天(少數分站也有四天的),包括周五的練習排位賽,周六的前十名爭奪賽、第一場決賽,周日的第二、第三場決賽。兩天的決賽積分多者為冠軍。比賽一般選擇F1賽道進行場地賽,也適合進行街道賽。賽事其間,主辦方組織豐富多彩的娛樂休閑節目,使賽事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賽車嘉年華會。
V8國際超級房車大獎賽的所有賽車來自在二大巨頭汽車製造商:通用霍頓(Holden)以及福特法肯(Falcon),賽車是經過特殊研發和改裝的5升、呈V字型排列的8缸發動機,可爆發出600馬力的賽車,最高時速達到307公里,這就是V8賽車的由來,這種車尾翼很大,前方裝有分流助動板。當19個車隊的32位車手在賽道中激烈角逐時,如同通用和福特這世界兩大製造商的市場競爭在賽場中延續。目前,日本豐田公司的車隊等也在積極洽談加入該項賽事,不久的將來,V8國際超級房車賽上,也將上演三國演義。
V8已經吸引世界上眾多房車愛好者的目光,來自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巴西、馬來西亞等各國車手都投入了這項偉大的運動,造就了一批優秀的賽車手。V8國際超級房車賽因其瘋狂、極速,賽事規則獨特等特點,在全世界受到越來越多車迷們的喜愛和關注。據了解,V8的各分站賽以周日比賽計平均觀眾人數為8萬,個別分站賽觀眾人數超過12萬。在2004年的賽季里,世界各地有200多萬人到現場觀看了比賽,並向全世界70個國家的6億家庭進行進行了電視轉播。觀眾們感興趣的除了賽車、車手、精彩豐富的休閑娛樂節目之外,更吸引他們的是賽事本身。下面,簡單介紹一下V8賽事的特點。
1.競爭空前激烈
由於嚴格的改裝規則限制,各個車隊的V8賽車都處在同一個技術水平上,如規則規定賽車必須使用5升V8引擎,後輪驅動車,統一使用鄧祿普輪胎,使車隊的賽車在速度方面不相上下。這時候勝負更多地取決於車手的技術、戰術制定以及團隊的配合。由於賽事規則允許合理的擠擦、頂撞和壓制,賽車經常出現翻車、連續翻滾等驚險的場面,一場比賽下來甚至動用無數次安全車、清掃車和拖車,賽道上熱鬧非凡,賽事充滿刺激。2004年達爾文賽道上出現了火爆的競爭場面,前24輛賽車差距只有1秒,而前18輛車差距只有0.7秒。所以在國外,V8賽車也被稱為「瘋狂賽車」。
2.親切可及的車型
V8超級賽車的外觀特徵與我們平時使用的轎車相同,這是與方程式賽車在外形上的最大的區別,讓車迷感到親切可及。通用的HOLDEN車型和福特的FOLCON車型都是在南半球銷量名列前茅的量產車型。因此,V8賽事是與汽車工業是緊密聯系的一個賽事,與普通的車迷親切溝通的一個賽事。
3.風情萬種的文化
源自澳洲的V8國際房車賽,每年13站賽事可以讓觀眾通過親臨現場或電視屏幕,領略到澳大利亞的海灘、陽光和叢林,紐西蘭的雪山、海港和草原,以及中國上海大都市的動感魅力。並且除了V8正式比賽外,還有多項世界頂級墊賽,和精彩紛呈的表演項目,包括特技車,特技摩托車表演,明星巡遊等活動,V8陽光女孩評比、亮相等活動。在賽場周圍,更有諸多餐飲、娛樂設施,讓孩子們有嘉年華活動可以參與,在南半球人們認為V8是家庭周末聚會的好去處,因此也被人們稱為「人民的賽車」。
作為房車級別中的頂級賽事,每年F1開賽站--澳大利亞墨爾本站都邀請V8超級房車賽作為主要墊賽,以吸引眾多房車愛好者的目光,這已經成為世界賽車界的一個傳統。從2002年起V8邀請印地300(Indy 300)加盟,參與V8國際超級房車賽的黃金海岸賽事,從而受到全世界更為廣泛的關注。
在過去的44年裡,V8超級房車賽已經成為澳大利亞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且創造了很多令人難以忘懷的時刻與傳奇。44年來,V8超級房車賽的每一個賽道均演繹了無數次驚險的撞車、翻滾畫面,但由於V8賽車的安全性能較好,從未出過死亡事故。歷史最悠久的巴瑟斯特1000賽道,也是V8分站賽中最長的、是最具傳奇色彩的一個賽道,位於澳洲新南威爾士巴瑟斯特市郊區,1938年建成時是作為摩托車賽場使用的,1963年V8房車賽在此開賽一直使用至今。V8的這條賽道其歷史的悠久可與F1英國的銀石賽道相媲美,總能吸引大量的觀眾到場欣賞比賽。在這里,V8最著名車手DICK JONHSON曾經駕駛賽車在賽道上飛馳的時候,被一塊滑落的山石擊中,賽車駛出賽道,連續無數次翻滾,身受重傷,所有的觀眾都驚呼和擔憂DICK的生命安全,但是DICK經過修養之後,仍然勇奪該年度總冠軍。2003年賽季,另一名著名的V8車手GREG MURPHY 在巴瑟斯特1000賽道上創造下了V8房車賽單圈比賽最好的成績,6.213公里僅花了2分06秒,DICK JONHSON和GREG MURPHY的故事為V8的歷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街道賽是又一個讓人驚嘆的場景,如黃金海岸印地300賽道,坐落在澳洲最美麗的旅遊風景區黃金海岸沖浪天堂的北部,比賽期間,世界各地車迷紛紛趕來感受風馳電掣的賽車和碧海藍天相呼應的美景,通過電視轉播,觀眾們看到的是呼嘯而過的賽車、如畫的風景,如潮的觀眾歡呼雀躍,真是美不勝收啊。
V8國際超級房車大獎賽, 2002年進入紐西蘭,2005年走出大洋洲設立中國上海站,計劃2006年進軍中東,現正與中東有關國家商談設立新賽站。2005年的賽事將在澳大利亞舉行11輪,在紐西蘭的普克侯賽道(PUKEHOHE)舉行第二輪比賽,在中國上海國際賽車場(SIC)舉行第五輪比賽。從2005年至2009年,V8將連續5年在上海舉辦,成為自F1之後,又一項長期落戶中國上海的世界頂級汽車賽事。今年6月10日-12日在上海國際賽車場,V8國際超級房車賽將裹著南太平洋的季風,呼嘯而來,因極速而產生的巨大的轟鳴聲將帶給中國的廣大車迷一個全新的感受。讓我們期待V8的英雄們在世界上最先進、最優秀的上海國際賽車場內展開最最激烈的競逐,駕駛著他們的戰車如何超越極限,如何戰勝被車迷們稱為「魔鬼彎」的難度最大的彎道,2004年舒馬赫在穿越此彎道時,賽車滑出賽道,影響了舒馬赫上海站的成績。V8 2004年度總冠軍安布魯斯對上海站充滿了期待,他評價上海國際賽車場是個非常漂亮現代的賽場,賽道比澳大利亞的V8賽道寬,更適合超車,對所有V8車手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賽道,更具挑戰性。
2001年賽季為V8超級房車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能與一些大公司進行合作,引進了Pitstop,這在賽車界是一個全新的概念,隨著Pitstop的引進,V8超級房車賽的前景也更加廣闊了。
1.阿德萊德站
2003年V8國際超級房車大獎賽第一站的賽事,在位於澳大利亞南奧省阿德萊德市德CLIPSAL500賽道上舉行。該賽道建在位於阿德萊德溫帶草木區的維多利亞公園,距離GPO將近3公里。整個賽道長度為3.22公里,呈順時針比賽方向。
自V8超級房車賽開賽至今,阿德萊德站一直贏得V8超級房車賽組織機構AVESCO的嘉獎。在2003年該賽場的觀眾人數達到了213,600,創造了澳大利亞觀看賽車比賽的觀眾人數之最。
阿德萊德賽場供GRAND PRIX使用已經有11年了。從1999年開始該賽場的長度由原來的3.78公里減少至現在的3.22公里長度。它作為世界上最好的街道賽場一直享有很高的聲譽。
2003年在CLIPSAL 500賽道上,馬克.斯凱夫連續第二年贏得了比賽的冠軍,捍衛了他冠軍的頭銜。馬克.斯凱夫駕駛著他的新款霍頓VY Commodoere車,在周六舉行的250公里比賽中使自己的排位上升到第二位,並在周日的比賽中,艱苦奮戰,最終獲得了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獲得第二名的是嘉實多.帕金斯車隊的史蒂文.理查茲,他所駕駛的是霍頓VX Commodoere賽車。而在比賽後半段,成功阻截格雷格.墨菲的石頭兄弟車隊的拉賽爾.英格爾,在比賽結束後,經賽事委員調查,取消了英格爾的領獎資格,並把他的排名降至12名。最終PWR車隊的保羅.威爾獲得了比賽的第三名。
接下來讓我們再認識一下本場比賽的前三名車手:
第一名:霍頓車隊駕駛2號賽車的馬克.斯凱夫,出生日期為1967年4月3日,現居住在墨爾本,身高180公分,體重75公斤。最初的駕駛賽車的時間為1987年;獲得過桿位次數35次;曾獲得35站大獎賽的冠軍和67次單場比賽的勝利;登上領獎台的次數達到73次,分別在1992、1994、2000、2001、2002獲得年度總成績的第一名。從這一系列數字來看,馬克.凱斯夫是V8超級房車賽實力強勁的選手。他作為霍頓車隊的領軍人物,與以後我們介紹的福特車隊的馬寇斯.安布羅斯,是目前V8超級房車賽兩位最具競爭實力的對手。
第二名:嘉實多.帕金斯車隊的史蒂文.理查茲,出生日期為1972年7月11日,現居住在墨爾本,他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身高182公分,體重78公斤。愛好越野自行車,音樂。參賽次數99次,獲得分站冠軍和單場比賽冠軍的次數均為3次,單場比賽獲得前3名次數為13次,年度最佳總成績為第六名,這是在2002、2003賽季獲得的。
第三名:駕駛霍頓車的PWR車隊的保羅.威爾獲得了比賽的第三名。威爾出生於1979年7月21日,現居住在黃金海岸,身高176公分,體重80公斤,平時愛好網球。他首次駕駛賽車的年紀為1998年,參賽次數81次,分站賽與單場比賽的最好成績是第三名,都是在阿德萊德的CLIPSAL500賽道上獲得的。本次保羅.威爾也是取得了參賽以來本人的最好成績。
從前三名選手的所駕車來看,都駕駛著霍頓賽車,可以說本場比賽是霍頓車隊的勝利,那麼到下一場比賽位於悉尼東科里克國際賽道,作為本土作戰的福特車隊,必將全力以赴力爭挽回劣勢,想必下一場比賽將更加激烈。
2.東科里克國際賽道
現在讓我們看一下2003賽季V8超級房車賽第二站的賽事情況。第二站的賽事在位於新南威爾士州悉尼市的東科里克國際賽道上舉行。該賽道距離悉尼市中心約40公里。整個賽道擁有12套配有空調的包廂,50個雙保險車庫,直升機停機坪、醫療中心等一應俱全。平滑的賽道上擁有4000個正面看台,而且有觀賽草丘。東科里克國際賽道超一流的綜合設施,使他成為深受車迷們歡迎的賽道。其次它位於M4高速公路第6車道,駕車到悉尼市中心及機場均只有40分鍾的路程,而賽道周圍各種規模的旅館等設施也非常完備,這對車迷的觀賽提供了相當的便利。
東格理克賽道作為一條永久性的綜合賽道,包括SKIDPAN和車手訓練學校,這些設施一周七天都對外開放。整個賽道長度為3.93公里,比賽方向為逆時針,並擁有全澳大利亞最快的出發區域。
好,讓我們來看一下東格理科的比賽現場。作為本土作戰的福特車手們把東格理科的賽道裝飾成藍色。33輛賽車整裝待發,2003賽季的第二分站東科里克賽道的比賽拉開了帷幕。馬克.斯凱夫駕駛他的霍頓賽車在頗危險的拐角POSTION4處,以驚人的速度一下子逾越到首發的位置。塔斯曼車隊的理查德茲駕駛的霍頓3號賽車,在第4圈時偏離了賽道。馬克.斯凱夫的前車輪爆裂了,這是他史料未及的,斯凱夫不得不進入維修站。馬克.斯凱夫又遇到了小事故,與格雷格.墨菲駕駛的賽車發生了小的碰撞。而此時,位於領先地位的馬寇斯.安布羅斯駕駛的福特賽車與駕駛同一款車的傑森.巴格王納並排發生了直接碰撞,這對他們兩個來說都是災難性的。這時突然下起了大雨,這對所有選手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這一天對馬克.斯凱夫來說是糟糕的一天,他沒能保持在上一分站的優勢,下雨天再加上破損的輪胎,使他足足慢了一圈。比賽最後一圈了,這是一個令人激動人心的場面,馬寇斯.安布羅斯最先沖過了終點線,他為福特車隊贏得了東格理科賽道的連續三連冠。而同為福特車隊的克雷格.朗茲和拉賽爾.因高以卓越的表現奪得了本場比賽的第二、第三名。福特車手們取得了本場比賽的絕對勝利,也維護了本土作戰
『伍』 除了F1,勒芒,MOTOGP,世界上還有哪些頂級的賽車賽事
一級方程式賽車(F1/Formula 1)
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是方程式汽車賽中最高級別的比賽。世界上首次舉行賽車場上的賽車是1900年在法國的默倫。現代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是於1950年在英國銀石賽車場開始的, 現在每年舉行16場比賽,由國際汽車聯合會安排比賽。現有的19支參賽車隊均為「一級方程式車隊協會 (FOCA) 」的成員。 車手必須持有由國際汽車聯合會簽發的「超級駕駛執照 」。每年全世界持有這種執照的車手不超過100人。
比賽設車手獎和車隊獎。 每場比賽的全程距離為305公里, 所用時間不超過2小時。每場比賽取前六名,車手獲得的分數依次為10, 6, 4, 3, 2, 1。在每一賽季結束後, 將車手在全年16場比賽中取13場最好的比賽成績相加得出總積分, 得分最高者為當年世界冠軍。車隊世界冠軍的計分方法與車手相同。
比賽使用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由底盤、發動機、 變速系統、 輪胎和空氣動力裝置等構成,最低重量為505公斤。底盤是以太空梭的構造科學為基本理論依據, 用碳化纖維製造的。 發動機依不同時期的比賽規則而變化, 自1995年開始, 規定使用汽缸容積為3.0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動機, 汽缸數目最多12個,輸出馬力為650匹。 變速器設有六至七個檔位, 並採用半自動變速系統。
使用的輪胎採用特殊合成橡膠製造, 分乾地與濕地兩種,以便於在不同氣候下使用。賽車的車身呈流線形, 在其前、後部設有擾流裝置和翼子板, 在運動中利用空氣動力學的原理產生下壓力量,增加輪胎的附著力,使賽車緊貼地面運動。
三級方程式汽車賽(F3/Formula 3)
方程式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使用的賽車是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外形與一級方程式賽車相類似,但體積較小, 最低重量為455公斤, 配備4汽缸、工作總容積為2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動機,輸出功率約170馬力。
方程式3000(F3000/Formula 3000)
3.0公升方程式汽車賽。方程式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設有國際大獎賽等比賽。使用的賽車是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裝備8汽缸、工作總容積為3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動機,輸出功率約475馬力。
亞洲方程式(Formula ASIA)
方程式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限在亞洲地區開展。使用的賽車是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車身規格與三級方程式相似, 配備1台" 福特 "4汽缸工作總容積為2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動機, 輸出功率約160馬力。
直線競速賽(Drag Racing)
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比賽按不同車型及發動機工作容積分為 12 - 14 個級別,在兩條並列長1500米、 各寬15米的直線柏油跑道上進行,實際比賽距離為 1/4英里或1/8英里。比賽時每 2 輛車為1組,實行淘汰制,分多輪進行,直至決出冠軍。採用定點發車方法,加速行進,通過電子儀器測量從發車線到終點線的行駛時間評定成績。
使用特別設計製造的活塞式或噴氣式專用賽車,以汽油、甲醇或煤油為燃料,車重500- 1000公斤。其中"高級酒精發燒友(TAFC)" 級的發動機容積達8930CC,輸出功率2500馬力, 速度達382公里/小時;「三角架高級燃料車(TFD)」級的發動機容積為8127CC,輸出功率5000馬力,速度可達460公里/小時; 「噴氣發燒友」級的發動機輸出功率達10000馬力。
耐久賽(Grand Touring Car)
亦稱「GT賽」。汽車場地比賽的一種。為長時間耐久性汽車比賽。比賽車輛分旅行車和運動原型車兩類,並根據發動機的工作容積分為若干級別。比賽中每車可設 2- 3 名駕駛員,輪流駕駛。
每年國際汽車耐力系列賽分為11站, 在世界各地舉行。比賽一般進行8- 12小時, 以完成圈數的多少評定成績。 較著名的比賽有:法國勒芒( Le Mans) 24小時耐久賽、日本鈴鹿(Suzuka) 8小時耐久賽。 回到頁首
印地車賽(Indy Car)
汽車場地比賽的一種。設有世界錦標賽。該車賽起源於美國, 原為美國汽車協會主辦的錦標賽。1978年由18支印地車隊聯合成立了「印地錦標賽賽車隊有限公司", 建立了賽事管理機構舉辦系列車賽,制訂了獨特的比賽規則。1979年舉辦了第一次比賽,成為不受國際汽車聯合會管轄的汽車比賽。
比賽使用車輛的整體結構類似一級方程式的四輪外露式單座位純跑道用賽車,但使用8汽缸、工作容積為 2.6- 3.4 公升以甲醇為燃料的渦輪增壓式發動機, 輸出功率700~850馬力。依不同的比賽場地比賽距離為320公里至800公里不等。
卡丁車賽(Karting)
汽車場地比賽項目的一種。分方程式卡丁車、國際A、B、C、E級和普及級六類, 共12個級別。使用輕鋼管結構,操縱簡單,無車體外殼,裝配100CC、 125CC或 250CC汽油發動機的4輪單座位微型賽車, 重心低,在曲折的環型路線上行駛,比賽速度感強。
卡丁車是世界方程式賽車的最初級形式, 始於1940年。由於許多著名的一級方程式賽手都是從卡丁車起步的,因此卡丁車被視為「 F- 1」的搖籃。
創紀錄賽(Land-Speed Record-LSR)
在某個場地或路段以單車出發創造最高行駛速度記錄的汽車活動。按汽車發動機的工作容積分A - J共10個級別。
現今以輪胎驅動的汽車的最高速度記錄是1965年11月由賽默兄弟( Summer Brother )創造的,時速達660公里/小時;以噴氣式發動機為動力驅動的汽車最高速度記錄是1983年由英國人理查德·諾貝爾( Richard Noble )駕駛他自己設計的 Thrust II 車在美國內華達州西北的鹽湖上創造的,時速達1019.89公里/小時。其發動機的輸出總功率為60000馬力。
拉力賽(Rally)
亦稱「多日賽」。汽車道路比賽項目之一。在有路基的土路、砂礫路或柏油路上進行。在一個國家內或者跨越數國舉行的既檢驗車輛性能和質量,又考驗駕駛技術的長途比賽。
比賽在規定的日期內分若干階段進行,每階段內設置由行駛路段連接的數個測試速度的賽段,交替進行,每個賽段的長度不超過30 公里。比賽採用單個發車方法,每個車組由1名駕駛員和1名副駕駛員(領航員)組成。以每個車組完成全部特殊路段比賽的時間和在行駛路段所受處罰時間累計計算最終成績,時間短者名次列前。比賽對行駛路段的行駛時間有嚴格限制,車組必須按規定的時間依次到每個時間控制點報到,遲到或早到都會受到處罰。
必須使用在國際汽聯注冊、年產量超過5000 輛的標准4座小客車和旅行車, 並按比賽規則改裝。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不準超過300馬力。
國際汽車拉力賽每年設有世界拉力錦標賽( 14站 )、歐洲拉力錦標賽( 11站, 難度系數分20/10/5/2 )、亞洲拉力錦標賽(6站)、非洲拉力錦標賽( 5站 )、中東拉力錦標賽(6站)等眾多大型賽事。
越野賽(Rallycross)
汽車道路比賽項目之一。是在一個國家的公路和自然道路上舉行的允許對該國進行考察的汽車比賽。經過幾個國家的領土、總長度超過 10,000公里或跨洲的比賽稱馬拉松越野賽。除國際汽聯特別批准外,越野賽的賽程不得超過15天,比賽必須在白天進行。採用單車發車方式。比賽每經過10個階段後至少休息 18個小時。
每階段的行駛距離自定, 但每個賽段的最大長度, 越野賽規定不超過350公里, 馬拉松越野賽規定不超過800公里。必須使用在國際汽聯注冊的全輪驅動汽車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