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車晚上內飾圖片
㈠ 2020款寶馬5系提車作業,暗夜藍內飾,挺好看的
本人19年底有購車想法,鎖定賓士e300和寶馬5系。後來實在忍受不了賓士4S店人員天生的優越感和惡劣的服務態度,直接pass掉賓士,鎖定寶馬5系,經過反復考量准備買530i,石青色外觀和暗夜藍內飾,後因為4s店沒有現車,只有一款525i極地白低功率版本,暗夜藍內飾的,看了現車後,確定是剛出廠不久,id7系統,勺子大燈,被暗夜藍內飾深深吸引了,決定不等530了,直接下定,開回家過年!交定金,辦貸款,刷首付,上牌提車,開車回家過年。說一下用車感受:1.外觀,因為之前的車就是白色,所以本人不反感白色,白色顯大氣,安全色,就是車漆為普通漆,但是後期維修也便宜,忍了。標軸線條比較均衡勻稱;2.內飾:暗夜藍內飾為進口車專供色,並且是選配色,他的皮質比其他顏色的皮質要厚實一點,顏色也很有品質;中控和門兩邊飾板均為鋁制菱形飾板,挺好看的,門把手和門板也是包皮的,比較良心;3.空間:本人182,前排調到最舒適情況下,坐後排還有一拳空間,因為寶馬後排的坐墊比較長,後排座椅傾斜度很符合人的坐姿,包裹性強,所以雖然後排空間看著局促,但是實際做進去剛剛好,不擠,但是你要像長軸一樣翹二郎腿也不可能,這點跟長軸沒法比,只不過對於我自己開車,後排平時也很少做人的情況下,完全夠用;後備箱空間也挺大的;4.異味:因為進口車,他們使用的塑料回料只有5%,所以沒有任何異味,甲醛也不超標,這一點做的要比國產的強,車上會有真皮座椅的皮子味道,據說十年八年也是這個原味,不過還好很淡,用一個車載香水就蓋過去了;5.不滿意的地方:進口車標配的配置太低了,沒有無線充電,沒有座椅通風加熱,尾門居然是手動的,沒有鎖車自動升窗只能按住鎖車鍵升窗,對於這個價位和級別的車來說,有點不應該。准備後期網上買個obd自動升窗器按上,價錢合適的話價格電動尾門,就夠了。6動力方面:雖然是低功率,只有184匹馬力,但是匹配的采埃孚8AT變速箱非常聰明,能將發動機的功率以最少得損耗發揮出來,所以車子並不像大家想的那樣肉,高速輕松上160不費勁,也就是說160以下跟530沒區別,平時超車和浪一下絕對夠用了,160以上我只拉到180,升速雖然沒前段塊,但是也不差,車速180的情況下,車子也是相當穩當。我開車沒有飆車習慣,只有超車喜歡,這個動力真的合適和我,完全夠用了,本來還因為沒有530現車感到遺憾,開了525之後才感覺沒有遺憾的必要,還省了6萬+銀子,滿足了。順便說一下論壇里經常的高低功率互掐,我打個比方,好比買手機,我之前買的128內存的,最高峰用掉49內存,剩下的就是閑置內存,用不到,現在的新手機我直接上64內存完全夠用。我的意思是說如果在乎性價比,525完全夠用,不用擔心動力問題;如果不在乎錢上530,雖然會有動力閑置,但是中間的差價換了高功率發動機和增加的多個配置也是劃算的。最後上圖[嘻嘻]
18寸輪轂,胎噪比530的19寸輪轂小,且不容易鼓包
㈡ 2020款標軸寶馬5系炭黑,暗夜藍提車作業
16年底就有買車的想法,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終於把目標定在了19年7月,之前沒怎麼研究價格,以為每年7月價格最低(實際是6月)。選擇5系又很多理由,最大的理由就是M套件和ID7系統,錯過了最低價格結果等到了ID7。至於為什麼選擇標軸G30而不是長軸,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准備買5系的人是不會去比較3系,准備買標軸的人也不會去比較長軸。其實沒什麼理由,就是選定了,不糾結。於是在7月中旬就交了訂金,銷售的報價比ID6系統的車貴2萬,但是我用小程序bimmer查詢,查到的配置發現有LED大燈,覺得新系統和LED大燈2萬塊錢也值了。
等車的過程很漫長,還加入了20款標軸群一起等待,大家都沒拿到車,就不著急了。到了9.20左右,有人查到船已經到港了,於是我催了銷售不下10次,最後還是在長軸20款5系發售20多天之後10.21才提車。
提車當天簡單拍了幾張圖片
駕駛體驗主要是說說動力,起步加速確實比較慢,運動模式稍微好一點,要是節能模式起步簡直就像自然吸氣一樣無力。本來7月份就准備訂原廠MPPK動力程序的,結果發現寶馬官方還沒有文件,據說以後也不會有,准備過段時間刷BM3。我的雲端互聯APP大部分時間信息都不能同步,到現在也就正常過3次,可能是我們這邊信號不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樣的問題。正常開還是完全沒問題的,總之買了不後悔。
㈢ 男人繞不開的寶馬3系325Li,提車,奪人心魄!
提車前心潮澎湃了一個月,但一開回家,心情突然平靜了,就像現在,伏散提車貼開頭都不知道該寫些什麼。 選車過程是很糾結的,我是追求小眾的人,所以一開始壓根沒考慮BBA,談沖把雷凱沃英捷林看了個遍,甚至都考慮等等夏天看紅旗H9是啥成色,逛了一圈發現預算內只喜歡CT6,但年紀輕輕的開那麼大台車有種說不出的詭異,五米多的車長也基本告別小巷覓食的用車場景了,這可是在成都,罷了罷了,還是看看BBA吧。 C級是第一個pass的,上一代賓士設計的車身曲線太多,放在S/E上很優雅,但C這個尺寸,看起來還沒新設計語言的A級大,實在不適合我180斤的塊頭。A4四月中期改款,三月買的話理應是個抄底的好機會,但看過A6的新內飾風格之後,A4那個和大眾沒啥區別的塑料中控台實在難以接受,更搞笑的是改款的A4中控含廳殲台更丑了.... 整個三月的經歷真是生動詮釋了什麼叫「繞不開的3系」。三月之前我對3系的印象還停留在F30時代,街車+樸素中控+運動調教,沒一個我喜歡的,但接觸過新款之後,怎麼說呢,誰都逃不過王境澤定律。雖然這一代3系大概率還是會變成街車,但寶馬全系同款內飾和長軸車型變舒適的底盤都隱隱散發著香味。尤其是最新的外形設計,太美了。 雖然網上鋪天蓋地的說新3系沒靈魂了,但這幾天開下來發現,對於我這種佛系司機又是消費升級,新3系在現階段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就是一台均衡的車,至少對我來說,完美。 接下來是圖文內容: 【圖片自攝,版權所有,請勿盜用轉載】
正臉,為了拍照好看我去做了兩塊亞克力車牌。
選藍色主要是因為老爸的功勛老車今年退役,一輛04款的豐田花冠,顏色和新3系的波爾蒂芒藍幾乎一樣,希望這輛新車可以繼承老前輩的榮光,拉著一家人跑個30萬公里。
新3系國產的一大遺憾,把國外勺子日行燈改成卧蠶了,氣質差了不少。大燈內側的燈泡是假的,這一點也有點想不通。
45度右側。
右側正視。新3系加長的比例比起老款好太多了,我甚至覺得這一代長軸的看起來比標軸更美。 但有些角度還是感覺3系尺寸偏小,忽大忽小,薛定諤的B級車。
在路上看見別人的車屁股覺得運動套件的車尾層次感很明顯,尤其是金色和黑色,反光更多,比藍色更渾厚。
有了M標,腦補動力+100
引擎蓋筋線
像湖面一樣的引擎蓋
前保險杠曲線
夕陽的暖色調
右側尾45度
尾部正視。 225的輪胎看起來都挺寬了,耀夜上的255後輪有點扮豬吃老虎的意思了,不知道的說不定真會誤以為是M3吧。
左側尾45度
一些細節
無人機視角,正上方
無人機視角,右側尾
再次贊美引擎蓋筋線
右前視角,這個角度看車身很長。
左側遠角
右後視角,露牌了。
戶外照片放完,接下來是地庫圖。
地庫拍照費勁多了,光線不足必須上腳架,還得打燈,每張照片都要折騰好一會。
正前視角,關燈。
正前視角,日行燈。 比勺子燈差太多了。
正後視角
正後視遠角
右後視角局部,尾燈
右後視角局部,尾燈(壓暗) 光線不好的地方很有可能被誤認為是雷克薩斯。
右側正視
右前廣角,閃光燈補光
虛假的動力指標
迎賓光毯 這個配置下放到3系我是真沒意料到,巨幅提升新3豪華感。
霍夫邁斯特拐角(修正版)
M power!(假的)
新3系的內飾晚上和更高級別的車型相比也絲毫不怵,氛圍營造很到位,就是氛圍燈顏色少了點,也不夠柔和,這部分還是賓士完勝。
新款的方向盤非常粗壯,我一個大老爺們都嫌粗,可以說對妹子很不友好了。本來還想包個歐締蘭的,算了,等以後把皮磨壞了再說吧。
這個後排我吹爆,同級第一,不接受反駁,這兩天只要有人開車我都是坐後排的,開寶馬坐賓士的古訓,可以作古了。
昨晚車剛停好,背景里的商場突然就熄燈了,草草拍了兩張,下次早點去拍來補上。
最後卑微地問一句,很多年沒發過帖了,怎麼申精?溜了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