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達明銳圖片內飾
❶ 大眾集團又一款\"鋼炮\",斯柯達明銳RS,國內車迷期盼已久
斯柯達明銳是一款家喻戶曉的緊湊級轎車,由上汽大眾引入中國,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點是,斯柯達明銳的引入,比起上汽大眾的另一款"明星車型"——朗逸的誕生時間還要更早。而在海外,斯柯達明銳已經進行了一次大改款,並推出了RS性能版車型,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全新一代的斯柯達明銳RS表現如何。
動力方面,明銳RS提供2.0TSI汽油版與2.0TDI柴油版可供選擇,其中,柴油版車型還可選擇四驅系統。汽油版車型的最大功率為245Ps,最大扭矩370N·m;柴油版車型最大功率200Ps,最大扭矩400N·m,均匹配6速手動或7速雙離合變速箱。
明銳RS曾以進口的身份引入中國,不過全新一代的斯柯達明銳還未與國內消費者見面,我們也期待新車的到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斯柯達明銳即將換代,新造型擺脫平庸,下半年上市值得再等等
有過10萬元左右預算購車經歷的朋友,相信對斯柯達明銳並不會陌生,這款車型位列德系車型產品序列之中,然而價格卻是這個級別德系車型里最便宜的一款。目前在售的斯柯達明銳也經歷了數次改款換代,逐漸與大眾系撇清關系,造型也開始走起了自己的路線,然而在車身造型及內部細節部分仍能找到許多大眾系風格的影子。
在動力方面,全新明銳將提供1.5L自然吸氣、1.2T/1.4T渦輪增壓三個版本車型可供消費者選擇,傳動方面匹配的是6擋手動變速箱以及7擋雙離合變速箱,至於48V微混系統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是否會引入我們目前還不得而知,新車短評將持續關注。
換代明銳做出的改變有目共睹,不僅在設計上更加迎合年輕消費者的審美,全面的功能也將為車主帶來良好的用車體驗,勢必會給斯柯達明銳帶來除了價格優勢之外的更強的競爭力,畢竟在這個級別覆蓋的車型都是強勁對手,例如卡羅拉、軒逸、速騰、朗逸等等,不拿出點真本事將難以立足,全新斯柯達明銳還是值得一等的。更多新車資訊請點擊「關注」新車短評,也可以留言與我們進行互動。本文為新車短評原創文章,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十萬元另闢蹊徑 斯柯達明銳VS起亞K3
買一台緊湊型家轎,一定會繞不開朗逸、卡羅拉、軒逸等熱門車型,它們憑借著各種原因,長期占據銷量高位;但緊湊型家轎市場是百花齊放的,並不是人人都對它們感興趣,這就促使了一些消費者去關注銷量不高或聲量太小的車型。
明銳在配置上比K3僅多了副駕駛化妝鏡(K3主副駕均無)。而K3卻比明銳多了主副駕側氣囊,電子手剎(明銳為機械式),一鍵啟動,主駕無鑰匙進入,外後視鏡電動折疊、加熱和鎖車自動折疊,全LED自動大燈(明銳為手動鹵素大燈),自動空調,7英寸液晶儀表,10.25英寸中控屏(明銳為9英寸),仿皮座椅(明銳為織物),後排中央扶手,普通天窗,倒車影像,定速巡航,自動駐車,感應後備廂和發動機遠程啟動。
經過對比,兩者配置上的優劣已經一覽無余。
總結
看完風格迥異的斯柯達明銳和起亞K3,我們可以總結出起亞K3更適合年輕一些的消費者,包括綜合來看它的價格和配置,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而如果您中意德系加成的明銳,那建議您不妨等等它的新款車型,至少在外觀和內飾設計上,新明銳還是值得期待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新增2.0T/190馬力,內飾大改更為科技,全新斯柯達明銳欲比肩朗逸
以全新姿態亮相的明銳,徹頭徹尾的改變的非常明顯,迎合時下主流設計的風格和配置加持,滿足用戶不斷增長的審美觀和對配置的極高要求,帶著誠意的全新斯柯達明銳起售價或仍保持在10萬元起步,相較於市面主流緊湊型轎車,它的到來或能撼動日產軒逸、大眾新朗逸等一眾熱銷明星車型的地位,讓我們拭目以待!歡迎理性留言討論。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❺ 2013款斯柯達明銳,看看8年前的老車是個什麼水平!
今天要聊的是我們出售二手車,一輛2013款斯柯達明銳,當年可是當紅車型。當時的官方指導價14.96萬,2012年9月上牌,表顯里程6.9萬公里,如今只要4萬多。
外觀設計
掀背
後排座椅的舒適度與前排相當,?還算不錯。靠背支持4/6比例放倒,再加上掀背的尾門,空間利用非常靈活,極其適合家用。
總結
怎樣做到的?
這輛2013款斯柯達明銳8年之後再看,就會發現世界變得真快,消費者對於外觀內飾的審美是日新月異。尤其是當80後、90後成為消費主力之後,明顯能看出消費趨勢的不同,從原來的商務穩重,變成了當下的年輕運動、個性鮮明。
不過,就做工品質而言,一輛外形時尚的全新車型不見得比一輛8年前的老車高到哪兒去。畢竟現在的新車價格要比當年的價格低得多,企業不是慈善機構,功能越來越多,價格越來越低,2013款明銳的官方指導價是12.2-18.2萬,現在的2020款是9.99-16.14萬,這是怎樣做到的呢?關於這輛斯柯達明銳的駕駛品質、內部做工用料如何?請繼續關注後續的拆車內容。(本文及視頻中的測量數據結論觀點僅對此輛車負責,測量數據對公示的實驗方法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