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現代名馭內飾
A. 北京現代名馭有什麼缺點
就是索納塔變了一下前臉和後保險杠,動力、底盤、內飾都沒變,索納塔的優點和缺點就是名馭的優點和缺點
主要缺點是發動機太老油耗偏大、款型太老、設計過時
優點是性價比相對較高,市場保有量大售後服務有保證
B. 北京現代 名馭怎麼樣
優點:剛買的車,外型是前邊不錯,後邊不好看;空間比較大,特別是後排座,感覺較舒適;隔音效果也還好,自動換檔相對較平順;跑了260多公里,感覺油耗並不很高,應該不到9個油/百公里,可以接受。 缺點:內飾一般,氣味還較大,不帶行車電腦;後排地扶手缺杯架。 綜述:還行吧,除了品牌比大眾的差一些,配置情況要比大眾車相對好一些;據我了解的現代車,還是比較耐用的。
C. 北京現代名馭怎麼樣
車有時會有小毛病,畢竟十多萬的車,很正常,自動檔油耗偏高,不過內部空間大,後排的乘坐也非常舒適,不過現代的服務態度可能差點,不過只要是你需要花錢買的服務態度都好,例如你辦會員卡免費洗車時,那態度可就差啦
D. 北京現代名馭這車怎麼樣拜託各位了 3Q
北京現代名馭這款車在這個價位中絕對是佼佼者了,改進後的發動機還行、油耗低、操控好、性價比高、廠家有實力、唯一不足的就是市場佔有率稍微小了點; 車的外形與內飾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根據自身的喜好選購就行;但是技術指標和整體性能就要綜合評測、通盤考慮才行。 購置汽車要考慮綜合的因素, 汽車的購置絕對不同於其它商品,除了它自身產品要好之外還要兼顧到其它因素;在車輛的使用過程中,購置費用只不過剛剛佔到四分之一罷了;大部分的開銷都在後面的使用、維修、保養過程中。 所以購置車輛時除了汽車本身的性能外還應該多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 1、首先是看自己的用途(千萬別說是『開』);是做為代步工具、還是用於商務? 2、預算和價位;過高、過低都不宜;駕駛和乘坐的舒適性、實用性; 3、車輛的性能;安全、操控、能耗、維保成本等; 4、生產廠家,這主要是看廠家的實力;別像國內某些企業,干個N年,銷聲匿跡了,倒霉的自然是消費者(目前此處這款汽車無此後顧之憂); 5、維修、保養的日常費用;三濾及常用零件、配件的價格;維修保養技術力量與方便性; 6、市場佔有率;有的產品本身是好東西,但是市場佔有率極低,別的產品還好湊合,汽車絕對不行(普桑、捷達車型陳陋,但仍然能暢銷,就是例證);因為它不是三年、兩年的易耗品,五年後找不到配件的車別說自用,連二手車都賣不上價。
E. 北京現代名馭怎麼樣
MOINCA名馭是從現代索納塔改款而來,自從02年上市以來,在市場上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成績,並以其穩重、中庸的造型風格,受到了商務市場的青睞,主要定位於低端中級車型。名馭的尺寸為4772mm
x1820mmx
1440mm,在老款基礎有所加大,但軸距依然為2700mm。所有改動都由北京現代技術中心自主進行,不過仍然只停留在對於外觀的改進,車身結構沒有變動。
中央進氣格柵的橫向鍍鉻帶更寬,前臉看起來面積更大,更顯霸氣。頭燈也由原來的花生米燈改為目光更為犀利的大眼燈。
名馭依然沿用老款索納塔的動力,雖然不夠先進,但也算成熟,2.0L發動機最大功率101千瓦,最大扭矩180牛米。另外還有一款1.8L的發動機,最大功率96千瓦,最大扭矩163牛米。變速箱同樣為4擋自動變速箱和5擋手動變速箱的搭配。 在內部設計上,名馭的內飾配色改進很成功,相比老款整體偏淺且單一的內飾色調,新款米黃色的真皮座椅和灰色的中控台,加上深色的仿桃木貼片,為內飾營造出了很好的層次感。在舒適便利配置方面,名馭保持了B級車所應具備的基本水準,駕駛座8向調節、外接電源插座、智能行車電腦等均為標准配置。四款尊貴版及導航版的座椅及內飾為真皮質地,還配備了電動天窗。
F. 北京現代索納塔名馭這款車怎麼樣
這款車其實就是原來的索納塔做個拉皮再拿出來賣,推薦科魯茲和世嘉
G. 北京現代車系的內飾顏色代碼都有什麼 , 都代表什麼顏色 請出詳細 點 謝謝 謝謝 急 急急急急!
您最好說明使哪款車,比如IX35,內部代號LMC有兩種,9P和B1;i30,內部稱FDC,頂蓬有4W和TX,地毯由9K和WK;朗動由RY和HZ的,還有別的車型
H. 北京現代名馭怎麼樣啊
這個錢還不如買悅動了,這車外觀老氣,技術落後,還費油
I. 北京現代名馭這車怎麼樣
北京現代名馭這款車在這個價位中絕對是佼佼者了,改進後的發動機還行、油耗低、操控好、性價比高、廠家有實力、唯一不足的就是市場佔有率稍微小了點;
車的外形與內飾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根據自身的喜好選購就行;但是技術指標和整體性能就要綜合評測、通盤考慮才行。
購置汽車要考慮綜合的因素,
汽車的購置絕對不同於其它商品,除了它自身產品要好之外還要兼顧到其它因素;在車輛的使用過程中,購置費用只不過剛剛佔到四分之一罷了;大部分的開銷都在後面的使用、維修、保養過程中。
所以購置車輛時除了汽車本身的性能外還應該多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
1、首先是看自己的用途(千萬別說是『開』);是做為代步工具、還是用於商務?
2、預算和價位;過高、過低都不宜;駕駛和乘坐的舒適性、實用性;
3、車輛的性能;安全、操控、能耗、維保成本等;
4、生產廠家,這主要是看廠家的實力;別像國內某些企業,干個N年,銷聲匿跡了,倒霉的自然是消費者(目前此處這款汽車無此後顧之憂);
5、維修、保養的日常費用;三濾及常用零件、配件的價格;維修保養技術力量與方便性;
6、市場佔有率;有的產品本身是好東西,但是市場佔有率極低,別的產品還好湊合,汽車絕對不行(普桑、捷達車型陳陋,但仍然能暢銷,就是例證);因為它不是三年、兩年的易耗品,五年後找不到配件的車別說自用,連二手車都賣不上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