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籟內飾進化
㈠ 新一代日產Pathfinder路試曝光 採用進化式外觀/2020年下半年亮相
【日產Pathfinder】
預計新一代日產Pathfinder有望作為2021款車型於2020年下半年亮相。
為尊重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更多資訊請關注佰咖汽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風華絕代32年 日產天籟與你的那些年
對於日系中級車,甚至整個中級車市場而言,日產天籟都稱得上是這裡面的中流砥柱。在長達32年的歷史里,從Cefiro到Teana,再到Altima,天籟又經歷了那些變遷,並一直延續至今?今天就與JDM羊一起,細數它的光輝歷史。
前身:Cefiro時代
第一代A31型Cefiro
1988年,日產正式推出第一代Cefiro風度,與同期Skyline底盤為基礎研發的新車,以「33歲的轎車」為廣告語,受眾是日本的丁克一族。為了滿足那些年輕人復雜的個性化要求,Cefiro不僅擁有新奇的扁平式外觀設計,它還提供CefiroCoordination定製化服務,除此以外,第一代風度也跟同年代的日系車般非常「足料」,作為日產主力軍的RB系發動機,HICAS-II四輪轉向系統均出現在其身上,毫不誇張地說,有著「技術的日產」光環的第一代風度,就是日本泡沫經濟的一個縮影。
從最初源自Cefiro的高貴血統,再到如今集大成的第七代車型,天籟一直緊隨著時代不斷地進化,也因為這樣,多年來天籟都可以稱得上是國內中級車的「頂流」。即便在2019這個車市寒冬,全新第七代天籟也迅速找回狀態,交出了不俗的銷售成績。可以說,在天籟國產的15年間,它都以符合不同時代需求的最完美姿態,像一個最貼心的夥伴般,與東風日產一同陪伴在我們消費者的身邊,並獲得多方贊譽。正如東風日產為紀念天籟15周年推出的微電影《天籟人生三部曲》中,當嚴父露出釋懷的微笑,當青年男女的愛情悄然萌芽,當姊妹情面臨考驗,天籟總會守候在你的身旁,與你一同面對人生的每一個時刻。
「與你的每一刻,都是人生中的天籟時刻」。你奏響了屬於你的天籟時刻嗎?
輪到你說:
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代天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第七代天籟ALTIMA是如何進化而來的
天籟ALTIMA的大燈組合採用全新標志性的迴旋鏢式設計,更加動感犀利,流暢的線條貫穿整個側身,內嵌三段式組合燈,修長的燈罩設計讓車輛在黑夜極具辨識度,凸顯與眾不同。集成投射式和反射式LED光源一體,近光照射距離更遠,遠光照射范圍更寬廣,讓駕駛員在夜間擁有更清晰的行車視野。
㈣ 新老天籟偶然同框,感受下相同基因的傳承
我們這行業,跑項目做項目的,少不了到處跑的,去年我們公司在周邊幾個地方談了好幾個項目,高鐵去吧,又要各種轉車,費時,關鍵到了地方也不方便。開車去呢,公司倒是能報銷油費,但我也沒車啊。所以快年底的時候,一狠心拿出老婆本,准備買車了。一朋友自己買的天籟一直給我推薦,也坐過他車,感覺是不錯,了解了下配置,要方便自己居家出差用,就選了2.0XL舒適版。 這不,開工之後立馬就派上了用場,開著自己的車舒舒服服的去出差,感覺就一個字——爽!今天開到半路有點發蒙犯困,想著在路邊找了個可以停車的地方休息一下,畢竟疲勞駕駛可是不行滴!
下車伸個懶腰,邊上轉一圈順便買了杯喝的。正打算上車,突然發現邊上停了一台老款天籟,機會難得,索性看看新老兩款天籟有什麼不一樣
外觀區別很明顯,老款圓潤,顯得穩重,新款比較時尚,視覺上比較有攻擊性,風格上都很有年代感。
新款的前臉還具有很明顯的家族化的特徵。
只有兩台車停到一起的時候,才明顯能感覺到兩款車所處年代的審美,老天籟就很對年齡偏大一點的人的胃口,堪稱中年樂,作為一個又帥又上鏡的年輕人(手動狗頭),我還是把票投給新天籟。
老天籟應該是08款的公爵2.5XV,屁股很敦實,不可多得的V6機器啊,真羨慕
新天籟的屁股線條很翹很利落。
新天籟和老天籟這兩個車擺在一起,外面看起來氣質風格雖然各不相同,但是作為車主的我們還是很清楚的,在追求舒適性和家居商務兼顧這兩點上,倒是一脈相承的延續了下來,尤其是舒適性。改變的地方也不少,科技進步了,配置更科技了,外觀更時尚了,內飾也從老天籟中規中矩的家居風格,變成了新天籟這樣簡潔的,又不失時尚感和科技感的新樣子。
外觀不斷進化,座椅也在不斷進化,天籟座椅大真皮,舒適性的優勢還在繼續保持和發揚。
新款的真皮方向盤,更干練和運動,配置當然科技感更強了。就拿我的這台來說,雖然只是舒適版,配置比當年的公爵還高一截,跟同代同價位的雅閣凱美瑞比也有一些優勢,胎壓顯示,車聯網,感應雨刷,整體轉向,ESP都有,而且空調還是帶PM2.5過濾的,對於長期在車上的人來說,空調的凈化能力還是比較重要的。
新天籟簡潔的中控台,但是用料還是顯得挺有檔次的。
我個人感覺不管是新款還是老款,動力輸出一直都是比較穩定,穩重的,德芙的廣告放在天籟身上更合適。
後排簡直就是溫柔鄉,坐3個人沒壓力,如果只坐兩個人,大概率這兩人上車沒多久就開始睡覺了。
不過現在應該是玩會手機再睡覺,反正隨時隨處可以充電不怕手機沒電。 對比觀摩的結論就是,新天籟作為老天籟的後代,空間舒適性和保養上的延續性還是挺好的繼承了,也進化得更有時代特色了,與時俱進是好事,不知道下一代又會變成怎樣?有點期待如果某一天,下一代遇上這一代,又會有怎樣的故事。
㈤ 選車看銷量還是拼實力大眾邁騰對比日產天籟
當下國內B級車市場面臨著各類SUV車型的沖擊,整體份額逐年收縮,因此許多車企因為收益減少已經退出了B級轎車市場的爭奪,轉而在SUV市場開始發力。然而那些堅持下來的車企必須拿出足夠的資源投入來提升自家產品力,方能在這個市場上有立足之地。
另外,說一下天籟2.0L自然吸氣引擎的表現,這台代號為MR20的缸內直噴引擎在低轉速表現優秀,尤其是起步階段,營造出一種非常輕盈的感受。但是一旦你深踩油門,它的急加速會很線性,但推背感不及2.0T渦輪增壓發動機來的猛烈。實話君建議追求平穩駕駛的消費者可以選2.0L自吸發動機,喜歡感受駕控樂趣的可以上2.0T渦輪引擎。
實話君點評
無論是邁騰還是天籟,兩者低配入門車型裸車價都落在17萬元以內,以他們的產品力來說可以算是物超所值。但是邁騰低配車型的內飾以及配飾實在令人難以接受,有點脫離時代的感覺,這方面天籟要好很多。因此如果是家庭用車,實話君建議直接買天籟,如果有一些商務需求或者要顧及一些生意接待的話,就選邁騰吧,但千萬千萬千萬(重要的事說三遍)不要買低配邁騰噢,否則很可能會讓你的生意夥伴或者客戶覺得很「掉面」,不過中高配邁騰的購車預算就要上漲一截,是否劃算還得消費者根據自身情況來定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從豪華到運動,看四代天籟內飾的進化歷程
天籟作為日系三強中,最晚進入國內的市場的車型,曾經有過非常輝煌的歷史。憑借在舒適、豪華方面的詮釋,加上油耗、動力方面的優勢,一度成為國內消費者中級車型中的必選車型之一。記得引入國內的第一代天籟剛上市的時候,小編曾錯誤的認為天籟是一款豪華程度比豐田凱美瑞以及本田雅閣更高的車型。主要的原因就是天籟的內飾在當時看上去確實有一種越級的豪華感。
但是最新一代天籟的內飾,卻沒有了往日的風采。雖然可以看出廠家是想向時尚、運動化的方向打造,但是從消費者那裡得到的反饋來看,並不是特別令人滿意,被不少消費者指責設計過於平庸。那麼,我們就來回顧一下,在國內上市的四代天籟車型,看看天籟的內飾是如何進化的。
第一代天籟於2004年上市,相信很多朋友都不太能記起它長得什麼樣子。但是這一代車型卻奠定了天籟高銷量的基礎。特別是在內飾的打造上,這一代天籟在當時絕對不少人的震動。
整體內飾設計方面,如果用當時的眼光來看,豪華感絕對滿足消費者的「虛榮心」。特別是淺色內飾和木質材質的搭配,讓天籟成為後期很多車型模仿的對象。方向盤採用了四幅的構造形式,在當年就提供了多功能按鈕,同時高配車型還有木質材質包裹,檔次感十足。
而中控部分按鈕的手感以及設計也是十分規整的,搭配換擋機構以及中控部分的木藝材質,使車型的豪華氛圍十分突出。即便用現在的眼光看,第一代天籟仍然有著非常好的豪華感。
到了2008年,第二代國內版本的天籟正式上市。這款車型不僅在外觀方面進行了全新的打造,內飾部分在保持豪華感的同時,對科技感進行了升級。
內飾來看,這一代天籟仍然是主打淺色系的風格,方向盤仍然採用了四幅式的方向盤,不過在造型上採用了工程學設計,操作更加舒適。而中控部分分為了上、下兩個區域,特別是上半部分操作台的形式,非常有科技感。
換擋機構周圍以及中控部分仍然採用木質材質搭配,無論是設計還是工藝都有著非常好的體驗。從整體的設計而言,這一代天籟的內飾在豪華感方面仍有著出色的體驗。
到了13年,最運動的一代天籟上市了。為了迎合市場對於時尚、運動化的需求,新車在外觀、內飾部分做了很大的改善。特別是在內飾部分,基本拋棄了偏豪華的設計思路,用運動化路線吸引消費者。
這一代車型的內飾改變可以說脫胎換骨,更運動的三幅方向盤,更有科技感的中控是最大的設計風格。同時由於這個時期消費者對於鍍鉻材質有特殊的偏好,所以天籟在內飾方面採用了大面積鍍鉻裝飾代替之前木質材質的設計。
從設計來看,這一代天籟基本和豪華不怎麼沾邊了,更多的是運動化的設計以及舒適的座椅,居家成為了這一代天籟最大的特點。
而在2019年,天籟完成了最近一次換代。最新一代車型在運動化的打造上更加徹底,不僅在外觀、內飾這些表面工程上,天籟做了運動化的打造,全新的VC-turbo發動機的搭載,也讓天籟搖身一變成為同級中動力最強的車型之一。
而內飾部分,這一代天籟在消費者中的評價卻不高,既沒有了之前豪華感,同時科技感和運動感方面表現不足。三幅方向盤採用了平底的設計,但是用在天籟上面很難讓人有運動的感覺。中控屏幕以及空調面板的設計也較為簡單。
在材質方面,最新款的天籟其實還是不錯的,深色木紋材質以及中控大面積覆蓋的軟性材質在同級中也是中等偏上的水平。
從四代天籟的內飾來看,可以說是從豪華向運動的轉變。如果問小編最喜歡哪一代車型的內飾,我認為第一代內飾的感覺是最好的,即便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這款內飾無論是設計還是豪華的感覺,都讓人愛不釋手。
對於目前已經在國內的四代天籟的內飾,您最喜歡哪款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新天籟公爵和普通新天籟的區別
其實樓上已經把基礎的講了些,那我就來補充一下吧。公爵比天籟車長8CM,已經步入的中大型車的范圍,可與皇冠、賓士E級、寶馬5系拼殺,
公爵的音響用的BOSE 八喇叭揚聲系統以上。而天籟只有6個。
公爵還多了些座椅加熱按摩之類的奢華功能,還有氛圍燈。以及最最喜歡的全黑內飾。。。
其實2.5款也有天籟的,樓上的不要誤人子弟。。。。
㈧ 日產天籟2.5l和奧迪a42.0t哪個好
雖然這兩款車都屬於中型車,但天籟是日系的經濟品牌,奧迪A4則是德國的豪華品牌,因此兩車在定位和售價上都有一定差異,但既然您把它們放到了一起,那咱就來詳細的對比一下吧。不過標軸的奧迪A4並未引進國內,目前在售的都是長軸的奧迪A4L,因此我可以理解成您說的就是奧迪A4L吧?
首先在顏值方面,兩車均採用了各自的家族式設計,哪個跟好看就見仁見智了,而天籟的內飾居家氣息要更濃厚一些,奧迪A4L則更為強調科技感和豪華感。
配置方面,兩車還是比較全面的,天籟主要是在一些舒適性配置上更下功夫,如沙發一般的座椅也是它的一大優勢;而奧迪A4L則在科技配置上更勝一籌,總體來說身為豪華車的奧迪A4L要更豐富一些,且它的高配車型更是搭載了獨有的「Quattro」四驅系統,在安全性上要更勝天籟一籌。
空間方面,天籟在車身長度和高度上佔有一定優勢,奧迪A4L則是軸距更長一些,可以說兩車都屬於中型車的主流水平,均有著比較寬裕的乘坐空間。
動力方面,天籟的2.5L發動機和奧迪A4L的2.0低功發動機在加速性能上基本持平,但A4L的高功發動機要遠遠強於天籟,且天籟的油耗也更高,在這方面奧迪A4L具有明顯優勢。而在駕駛感上,兩車都是以舒適性為主,但天籟做的要更徹底一些,它的CVT變速箱要更為平順,濾振也更出色一些,奧迪A4L的操控性則相對出色一些,也更具有高級感。
而在售價方面,身為「日系三劍客」的日產和「德系三強」的奧迪在市場中都具有不錯的口碑與銷量,但奧迪畢竟是豪華品牌,其品牌價值還是要高於日產的,因此A4L在售價上要比天籟貴出不少,這其中包含了不少品牌溢價,所以在性價比上A4L要不如天籟高。
總體來說,日產天籟和奧迪A4L都好車,它們都擁有十分出眾的口碑和銷量。其中日產天籟的舒適性要更勝一籌,性價比更高。而奧迪A4L則在綜合性能上要比天籟更為出色,且開出去也更有面子,因此哪個更好就取決於您更為注重哪個方面了。但值得一提的是,日產天籟已經多年沒換過代了,目前在售的現款車型在外觀和內飾的設計上可能略顯過時,而全新一代天籟將於今年11月份的廣州車展正式上市,新車在外觀和內飾上會較現款車型有著大幅進化,如果您有意購買天籟的話不妨等新一代上市後再入手也不遲。
㈨ 豐田老車主體驗完2021款天籟 想說點什麼
編者按
汽車媒體人因為工作特性,被問及最多的問題就是這款車值不值得買?兩者選其一,你給推薦下。
但是工作多年下來,卻發現有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味,我們總是習慣帶著對品牌本身的固有認知,習慣去詳細的比對參數。但實際上,一輛完美的車只存在於想像中,特別是在車企產品力不斷提升的當下,產品本身的可靠性都已足夠好,不同的是,能否契合購車者的需求,完美解決購車者的消費痛點,是不是自己喜歡的操控風格……
所以,今天我們不再做嚴格意義上的硬體比對,而是跟隨一位正在選車的車主,以第一視角還原其真實的購車心路歷程。
目標車型
天籟
2021款2.0TXL智進版
指導價:21.68萬
凱美瑞
2019款2.0G豪華版
指導價:19.98萬
靜態中庸與年輕的強烈反差
陳洋的第一輛車是威馳,對日系的好感也源於此,車不貴,但是開了五六年沒大修過。後來父親的一輛奧迪A4開了三年後給了他,這讓他感觸頗深,本以為快30萬的車除了舒適度提升,穩靠性也會更好,但經常性的小毛病、昂貴的保養費用,讓他產生了換車的想法。這次,還是果斷換回日系,看了一圈後最終凱美瑞和天籟中糾結。如果說前者是一種情結,而後者是產品力打動了他。
外觀上很明顯,凱美瑞是日系三劍客里最穩得住的,死守中級車四平八穩的審美,最有辨識度的六角形大嘴,說實話更多人是覺得有點誇張,但是TNGA架構,讓它看上去更有運動感了。總之,這台車的設計風格,沒有心動的感覺,但也沒有讓你特別接受不了的地方。
▲2021款天籟
凱美瑞智能駕駛功能也比較全面,但是沒有車道偏離自動修正,需要雙手時時握緊方向盤。
而在主被動安全配置層面,兩者基本差異不大,這個級別該有的都武裝較為到位,凱美瑞多了一個膝部氣囊。
小結:智能互聯方面,天籟和凱美瑞的區別就像智能手機和老年機的差異,幾乎沒有可比性,至少作為年輕人而言,是真的無法忍受凱美瑞的保守,在智能安全和配置上,兩款車型差異並不明顯,或者說各有特色。
寫在最後:
嚴格意義上,昔日同一跑道上的三劍客早已各自切換了不同賽道。購買凱美瑞的人,核心痛點依然是耐用、可靠,他們在消費上是趨向於保守的,人群也多以70後以上年齡為主。沒驚喜,但也沒毛病,還能給出一定的體面感。所以即便讓四五十歲的人去體驗天籟,他也可能依然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凱美瑞。
而2021款天籟,則選擇了去靠近當下的年輕化消費者,甚至有點超前領跑的滋味,所以被議論的也較多,上了年紀的一點會說它不夠高級了,但試駕一圈下來,卻有了些新的感悟,誰說高級感就一定是四平八穩,賓士S級都那麼年輕了,我們還停留在固有審美不肯向前邁步嗎?
高級感的定義,如果以前限於對車認知的單一,只能歸結為看得見的層面,現在,高級感的定義,則應該在看得見的層面再加上使用層面。不得不說,如果不帶偏見,2021款天籟帶來的駕駛愉悅感是大於凱美瑞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