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房車內飾 » 波音bbj2內飾

波音bbj2內飾

發布時間: 2021-07-27 19:23:31

Ⅰ 航程 超過一萬公里的客機有哪些

到目前為止,公務機仍然被定義為「奢華」、「高端」的私人飛機。從公務機機型分類來講,按航程分類主要分為中程、超中程、遠程、超遠程等幾個大類。中程公務機航程為2000至5000公里;超中程公務機是5000至7000公里;遠程公務機是7000~10000公里;而超遠程公務機則能達到10000公里以上。主要機型包括:


龐巴迪環球快車XRS

Ⅱ 波音BBJ2公務機的詳細參數

波音BBJ2公務機 (Boeing business jet 2)概況 發動機 CFM 56-7發動機(2台) 座位數 78 性能 最大航程(km) 10620 最大巡航速度(km/h) 1003 標准巡航速度(km/h) - 最大巡航高度(m) 12496 起飛距離(m) 1620 降落距離(m) 834 內部 寬度(m) 3.53 高度(m) 2.16 長度(m) 29.97 艙室容積 - 行李艙容積 - 外部 外部總長(m) 39.6 外部總高(m) 12.5 翼展(m) 35.8 重量 最大起飛重量(kg) 79015 最大降落重量(kg) 66360 最大零燃油重量(kg) 62730 最大載重(kg) 7030

Ⅲ 波音737-800和波音737的區別

區別:

1、波音737-800

波音737-800是波音737NG的其中一員,新一代波音737NG系列飛機的改進型。波音737-800機翼的設計採用新的先進技術,不但增加了載油量,而且提高了效率,這都有利於延長航程。

具有可靠、簡捷,且極具運營和維護成本經濟性的特點,駕駛艙的儀錶板上採用了新型的大型顯示屏。波音737-800機型可以選擇加裝翼尖小翼。

波音737-800是波音737-700的機身延長型號,直接替代波音737-400。

737-800可以載客162-189名,在兩等級機艙配置下,可載162人;全為經濟客位配置下,載客量可達189人。續航距離為5,665公里(3,060哩)。此機型另有BBJ2行政專機型號,以及軍用型號737-800ERX(Extended Range,延伸航程型)。

2、波音737

波音737系列飛機是美國波音公司生產的一種中短程雙發噴氣式客機,自研發以來五十年銷路長久不衰,成為民航歷史上最成功的窄體民航客機系列之一。至今已發展出14個型號。

波音737主要針對中短程航線的需要,具有可靠、簡捷、極具運營和維護成本經濟性的特點,但它並不適合進行長途飛行。根據項目啟動時間和技術先進程度分為傳統型737、改進版737、新一代737和737 MAX。

第一代成員Original為737-100和737-200。第二代成員Classic為波音737-300、737-400和737-500,第三代成員NextGeneration為波音737-600,737-700、737-800和737-900。

第四代成員MAX為波音737 MAX7、737 MAX8、737 MAX9和737 MAX10。737 MAX與空中客車A320neo、MS-21被稱為當前最先進的單通道干線客機。

波音737是民航界史上最暢銷的客機(截至2018年),自1967年起已生產超過10000架,並仍有超過5000架的訂單等待交付,主要生產線是在華盛頓州的波音倫頓廠房。許多航空公司訂購737,來取代舊式的波音707/727、DC-9和MD-80/90,目前主要競爭對手是空中客車A320。

2019年3月11日9時,本著對安全隱患零容忍、嚴控安全風險的管理原則,為確保中國民航飛行安全,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出通知,要求國內運輸航空公司於2019年3月11日18時前暫停波音737-MAX8(737M8)飛機的商業運行。

2019年5月3日晚,一架波音客機試圖在佛羅里達州傑克遜維爾海軍航空站著陸時失敗,沖出跑道直接沖進了航空站附近的聖約翰河,所幸沒有人在事故中死亡。

(3)波音bbj2內飾擴展閱讀:

波音737設計:

1、結構設計

波音737在最初設計上盡量多地採用波音727的部件和裝配件,以降低其生產成本和價格。發動機短艙安裝在35%半翼展處,發動機短艙雖離地很近,但根據起落時對前輪揚起物的流線分析,外來物不易進入發動機進氣口。機身採用鋁合金半硬殼式結構。

與過去的波音飛機不同處是在機身蒙皮內膠接有格形加強板,每排連接件處的蒙皮為雙層,以改進機身的疲勞特性,形成格形止裂帶,用這些方格來「限制」可能產生的裂紋擴展。起落架採用液壓可收放前三點式,應急時可靠重力自行放下。

機翼前、後地板下為前、後貨艙。波音737自設計之初就已確立只需正副駕駛兩人制的駕駛艙操作方式。

2、機翼設計

懸臂式中單翼。由於飛機航程較短,巡航速度和高度較小,採用大翼載(500公斤/米2)和較小後掠角。展弦比8.83,1/4弦線後掠角25°,平均相對厚度12.89%。發動機短艙內側為克魯格前緣襟翼,外側為3段前緣縫翼。鋁合金蜂窩結構的三縫後緣襟翼。

副翼和擾流片控制飛機的滾轉運動。外側擾流片還可兼作減速板。機翼結構為鋁合金破損安全設計的抗扭盒形結構。由連續的上、下椽條、腹板及加強件連接而成。

上、下蒙皮從翼根至翼尖為連續的機械加工變厚度蒙皮,鉚接桁條。尾翼、方向舵、升降舵等處廣泛採用了玻璃鋼結構。出色的機翼設計使波音737適用於短跑道起降並擁有較好的高空巡航能力。

新一代737飛機機翼設計採用了新的先進技術,機翼的翼弦(寬度)都增加了20英寸(50厘米),翼展(長度)約增加了16英尺(5米)。

機翼總面積增加了25%,不但增加了載油量,而且提高了效率,這都有利於延長航程。每個載油量增加了30%。除737-600外,均可以選擇加裝翼梢小翼。

3、動力設計

波音737翼下吊掛兩台發動機。737-100/-200最早期的型號,最初使用渦輪噴氣發動機,737-200可選裝JT8D等型號低涵道比的渦輪風扇發動機

單台推力71.2千牛(7260公斤)量級;737-300/-400/-500使用高涵道比的渦輪風扇發動機,裝兩台CFM56渦扇發動機,單台推力為88.97千牛(9071公斤)左右。提高了經濟性和降低了噪音水平。

波音737擁有兩套獨立的液壓系統,為飛行操縱系統、襟翼、縫翼、起落架、前輪轉變和機輪剎車提供動力。兩台發動機各帶動一台交流發電機。

加雷特公司的輔助動力裝置可在地面和空中緊急情況下驅動發電機供電和為空調系統供壓,並可用於起動發動機。

波音737早期型的速度為0.745馬赫,最大飛行速度可達0.82馬赫。新一代737飛機巡航速度達到0.785馬赫(530英里/小時),波音737-300/-400/-500的最大巡航高度為37000英尺,新一代波音737的最大巡航高度可達41000英尺。

新一代波音737的航程約為3300海里(5926公里),比波音737早期型的航程遠900海里。

4、艙室設計

新一代737的客艙採用了波音777飛機的設計,新一代波音737客艙更平滑的弧線型天花板提升了整體客艙環境。

具有全數字化的駕駛艙,儀錶板採用了最新的大型顯示屏,波音737-300/-400/-500採用的靈活內飾,繼續應用在波音737-600/-700/-800/-900上,航空公司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客艙布局從公務艙的每排5座改成經濟艙的每排6座,方便變換客艙布局。

5、通用性設計

波音737飛機家族為航空公司用戶提供業內最高的機型通用性。新一代737的四種機型間有98%的機身零部件通用性、95%-100%的地面支援設備通用性和100%的發動機通用性。

新一代737和傳統型737之間具有駕駛艙通用性,機組人員的駕駛資格是相同的,在零備件、地面支援設備和地面操作方面也有通用性。這為航空公司節約很多費用。

新一代737訂單中近60%都來自傳統型737的用戶,這證明了用戶對新一代737與傳統型737之間通用性的肯定

Ⅳ 波音、空客的具體數據

很多哦,全都要嗎?

波音737系列簡介:

波音737系列

波音737系列飛機是波音公司生產的雙發(動機)中短程運輸機,被稱為世界航空史上最成功的民航客機,也是民航業最大的飛機家族。在獲得德國漢莎航空公司10架啟動訂單後波音737飛機於1964年5月開始研製,採用波音707/727的機頭和機身橫截面,1967年4月原型機試飛,12月取得適航證,1968年2月投入航線運營。

波音737飛機基本型為B737-100型。傳統型B737分100/200/300/400/500型五種,其中B737-100/200採用低涵道比渦噴發動機,屬於第一代波音737,B737-200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後,1981年波音公司決定為737系列繼續設計改進型號,並裝備先進的CFM56-3渦扇發動機及電子儀表設備,逐步發展形成第二代波音737,共有-300/400/500三個基本型號,波音737問世後20年的1998年12月5日,第3000架傳統型B737出廠。傳統型B737在2000年停止生產。官方公布傳統型波音737共生產了3132架。

20世紀80年代,空中客車公司推出A320與B737爭奪市場,在1993年11月,波音公司正式啟動新一代波音737項目,以應對A320的出現,新一代波音737分600/700/800/900型四個基本型號,換裝推力更大、性能更好的CFM56-7發動機,並裝備新型電子儀表設備,1997年底開始交付使用,由於繼續保持著可靠性高、使用成本低的特點,深受各航空公司的青睞,被稱為賣的最快的民航客機,截止2006年3月底,只用了8年時間,新一代737系列已交付1900架。

2000年1月,波音737成為歷史上第一種累計飛行超過1億小時的飛機。2005年12月,隨著廈門航空公司10架737-800訂單的簽署,737的銷售量突破了6000架。2006年2月13日,波音公司和美國西南航空公司慶祝第5000架波音737飛機下線,吉尼斯世界紀錄已認可波音737飛機是民用航空史上產量最多的大型民用飛機。

傳統型波音737系列介紹:

B737-100:
為基本型,裝兩台JT8D-7或-9低涵道比渦噴發動機,僅生產30架。1967年4月9日首飛,1968年2月交付德國漢莎航空公司使用,典型全經濟艙布局載客100人。目前該型號飛機已全部退出商業運營。

B737-200:
為100型的加長型;在-100的機身上加長1.8米,在空氣動力方面加以改進,同時還增加了反推裝置、修改了襟翼等,1967年8月8日首飛,同年12月交付美國聯合航空使用,至1988年8月停產B737-200各型號(含19架軍用型T-43)共生產1114架,根據使用重量可使用使用JT8D-9至JT8D-17多種型號發動機。載客115~130名。 B737-200型號還可細分為:
B737-200:基本型,最初生產的型號;
B737-200Adv:先進型,200型生產線上第280架後,進一步改進機翼、制動系統和起落架後,形成先進型,可在機腹貨艙加裝油箱,共生產865架;
B737-200C/QC:客貨兩用型,機身和地板進行了加強。客艙加開了一個艙門。客型和貨型可以快速轉換,共生產104架。
B737-200遠程型,總燃油量增加到22598升,下貨艙後部還有一容積為3066升的備用油箱,其航程比標准型737-200增加1200公里。
1988年8月8日,最後一架出廠的B737-200(注冊號B-2524)交付給中國廈門航空公司。

廈門航空波音737-200ADV

目前,約有500架B737-200還在運營中,部分飛機加裝了降低噪音設備,可以滿足新的噪音管制要求。

B737-300/400/500系列:

波音737系列第二代家族包括737-300、400、500三種型號,波音公司在1981年3月宣布開始研製第二代737的基本型號B737-300,啟動用戶是美國合眾國航空(US Airways)和西南航空,與早期100/200型相比,最大的差別是裝備CFM56-3渦扇發動機,可降低燃油消耗、降低噪音,與200型相比,還裝有彩色氣象雷達、數字飛行管理系統和自動油門,具體型號有:

B737-300:為標准型,機身比200型加長2.64米(機翼前機身加長1.12米,機翼後機身加長1.52米,共加長2.64米),標准布局載客128人,高密度布局(30英寸間隔)載客149人,該機型於1981年3月正式開始研製,1983年中開始總裝,1984年1月第一架原型機出廠,同年2月24日首次試飛,11月28日首次交付合眾國航空使用。
美國西南航空波音737-300

B737-400:在300型的基礎上再加長3.05米(機翼前機身加長1.83米,機翼後機身加長1.22米,兩段機身共加長3.05米),安裝了尾撬,起飛時保護後機身,同時由於最大起飛重量增加到54885千克,對機翼和起落架進行了加強。標准兩艙布局載客146人,全經濟艙159人,高密度布局載客188人,在收到美國皮特蒙德航空(Piedmont AL)25架的訂單後開始生產,1988年2月23日首飛,10月交付使用。

B737-500:300型的縮短型,波音公司為了更充分地佔有100座到150座中短程客機各個檔次,於1987年5月20日宣布發展737-500。將737-300的機身縮短6.7米,標准兩艙布局載客量108人,高密度布局(30英寸間隔)載客132人,最大起飛重量52163千克。首架737-500於1989年6月30日首飛,1990年2月12日獲得美國聯邦航空局的型號合格證。1990年2月28日首次交付美國西南航空使用。

目前波音737-300/400/500型已停止生產,共計生產1988架。

新一代B737NG(Next-Generation)系列介紹:

在波音737-300/400/500型受用戶青睞的可靠、簡單以及運營成本低的基礎上,波音公司在737-500推出後不久就宣布開始研製新一代波音737,最初型號定為B737X,在傳統型737基礎上對機翼進行重新設計,換裝推力更大、性能更好的CFM56-7發動機,使航程加大,巡航速度提高到0.785馬赫(848公里/小時),可與競爭對手空中客車A320同樣具備了橫跨美國大陸的飛行能力,採用了波音777飛機最先進的數字化設計和製造技術,新一代737系列分-600/700/800/900型四個基本型號,其中B737-600/700/800對應於傳統型B737-300/400/500,700型為標准型,800型為700型的加長,600型為700型的縮短。而B737-900是在-800基礎上進一步加長機身,為更好的與空中客車A321競爭而研製的新型號。

2000年2月,波音開始提供一種先進的翼梢小翼技術,最初作為B737-800機型的選裝項目,目前,這一先進技術已應用到波音737全系列。
這種約2.4米高的融合型翼梢小翼可以使飛機的航程更遠、增加有效載荷、降低油耗,2001年5月,首架帶有翼梢小翼的737-800飛機在德國的哈帕克·勞埃德航空公司投入運營。具體型號有:

B737-700:標准型,可以載客126~149名,1993年11月17日開始研製,1997年2月9日首飛,1997年底交付啟動用戶美國西南航空使用。
B737-800:700型的加長型,可以載客162~189名,1994年9月5日開始研製,1997年7月31日首飛,1998年4月交付啟動用戶德國的哈帕克·勞埃德航空公司(Hapag Lloyd)使用。

B737-600:700型的縮短型,可以載客110~132名,1994年9月5日開始研製,1998年1月22日首飛,1998年9月開始交付啟動用戶北歐航空公司使用。

波音737-700駕駛艙

B737-900:
同屬新一代B737,是為了更好的與185座空中客車A321競爭而發展起來的。在800型的基礎上加長2.6米,機身長達到42.1米。可以載客177~189名。於2000年8月3日首飛成功,已於2001年5月交付給美國阿拉斯加航空公司(Alaska Airlines)。
美國阿拉斯加航空波音737-900

B737-900ER:
2005年7月18日,在與印尼獅航(Lion Air)達成60架737-900ER的銷售協議之後,波音公司正式啟動了737-900ER(延程型)項目,波音737-900ER和目前的737-900尺寸相同,但由於增加了一對緊急出口門和一個平的後增壓隔艙,可多搭載26名乘客,在單級客艙高密度布局下最大載客量增至215人。 737-900ER採用加固的機翼、一個雙位尾撬、對前緣和後緣襟翼系統進行改進,以及可選裝融合型翼稍小翼和輔助油箱,這些使737-900ER的起飛重量更大,航程延至5900公里,與737-800的航程相當。 預計2007年上半年開始交付。

B737-700ER: 波音737系列最新的成員,在獲得全日空兩架訂單後,在2006年1月31日正式啟動該項目,B737-700ER是在BBJ(Boeing BusinessJet)的基礎上研製的普通客運型。

BBJ(Boeing Business Jets)公務機系列介紹:

1996年7月,為滿足市場需求,製造較大、更完善、航程超過6000海里的公務機。波音公司與GE公司建立合資企業波音公務噴氣飛機公司,開始波音公務機的研製開發工作,1997年10月正式啟動BBJ(Boeing Business Jets)計劃。
以新一代波音737為原型機,設計上採用了融合型翼梢小翼、有9個輔助油箱,動力裝置仍選用GE公司製造的CFM56-7系列發動機。BBJ系列的內部空間為一般遠程公務機的3倍,但價格卻只與其相近。

主要型號:

BBJ:基本型,以波音737-700為原型機發展而來,在737-700的基礎上對機翼和起落架部分進行加強,加裝融合型翼梢小翼,航程加大,可達11480公里,並於1998年9月4日首飛。已獲得180分鍾ETOPS(雙發延程飛行)批准,可以飛更多直飛航線。

BBJ2:以波音下一代737-800飛機為原型,較之以737-700為原型的BBJ,長度增加5.85米,空間加大25%。1999年10月開始啟動該計劃,2001年3月開始交付使用。
BBJ2公務機

波音737-300/700基本數據:

波音737-300:

波音737-300三視圖
B737-300的基本技術參數:
翼展:28.9米
機長:33.4米
經濟布局載客:149人
貨艙容積:30.2立方米
最大商載:16噸
最大油箱容量:20105升
最大起飛總重:62噸
最大載重航程:2993公里
最大燃油航程:4175公里
動力裝置:兩台CFM56-3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22000磅)

波音737-700:

波音737-700三視圖
B737-700的基本技術參數:
翼展:34.3米
機長:33.6米
標准座艙布局載客:149人
貨艙容積:27.3立方米
最大起飛總重:70噸
最大油箱容量:26035升
最大燃油航程:6038公里
動力裝置:兩台CFM56-7B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24200磅)

波音737系列在中國:

1983年,中國內地民航開始引進波音737,截止2006年3月底我國內地正在運營的民航客機中,波音737系列佔了很大的比例,總數已超過370架。2005年11月,中國民航還與波音公司簽下了購買150架新一代737飛機的框架協議。
中國香港澳門地區航空公司沒有波音737;

中國台灣地區民航方面在1976年遠東航空公司和中華航空公司開始引進波音737投入運營,目前僅中華航空公司及其關聯企業華信航空公司共擁有14架波音737-800型。

廈門航空波音737-800(WL)

中國內地民航正在運營的各型號總數及擁有者如下:
(資料截止2006年3月底)
300型共131架:中國國際航空、中國東方航空、中國南方航空、海南航空、廈門航空 、山東航空、深圳航空
300QC型(快速改裝)、300F型共12架:中國郵政航空、揚子江快運
400型共10架: 海南航空
500型共13架:中國南方航空 廈門航空
600型共6架:中國國際航空
700型共96架:中國國際航空、中國東方航空、中國南方航空、中國聯合航空、海南航空、廈門航空、上海航空 、深圳航空、山東航空
800型共98架:中國國際航空、中國東方航空、中國南方航空、海南航空、廈門航空、上海航空、深圳航空、山東航空、奧凱航空
900型共6架:奧凱航空、深圳航空

涉及波音737的重大安全事件:
1986年8月22日,遠東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200(注冊號B-2603)執行台北中正--高雄航班,起飛後不久飛機失壓空中解體,事後調查解體原因為機體有嚴重腐蝕,導致機身蒙皮破裂而解體失事。
1986年2月16日,中華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200(注冊號B-1870)執行台北松山--馬公航班,降落馬公機場時由於起落架問題飛機復飛,復飛過程中機組操作不當,飛機墜海失事;
1989年10月26日,中華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200(注冊號B-180)執行台北中正--花蓮航班,由於機組使用錯誤的爬升程序,導致飛機起飛後轉錯方向,撞山失事;

1990年10月2日,廈門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200(注冊號B-2510)在執行廈門--廣州航班任務途中遭遇劫機,在強行降落廣州機場過程中,機長與劫機犯在駕駛艙里搏鬥,導致飛機失控沖入停機坪,撞上兩架飛機後解體;
1992年11月24日,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300 (注冊號B-2523)執行廣州--桂林航班,在向桂林機場正常進近過程中,由於自動油門故障,機組未及時發現且採取了錯誤的修正措施,導致飛機滾轉,失控撞山失事;
1997年5月8日,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300 (注冊號B-2925)執行重慶--深圳航班,在惡劣天氣狀況下,機組違反規定強行著陸,飛機大速度俯沖接地飛機解體;
1999年6月9日,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300 (注冊號B-2525)執行廣州--湛江航班,在大雨天氣下降落湛江過程中,由於機組調錯氣壓基準,導致飛機接地過晚並發生重著陸,飛機最終偏出跑道,起落架折斷,飛機報廢;
2003年3月12日,廈門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200(注冊號B-2516)准備執行寧波--武漢航班,由於地面人員操作不當,導致牽引車與飛機機頭相撞,飛機報廢;

波音787系列簡介:

波音787夢想飛機(Dreamliner)是波音民用飛機集團正在研製生產中的中型雙發(動機)寬體中遠程運輸機,是波音公司1990年啟動波音777計劃後14年來推出的首款全新機型。波音787系列屬於200座至300座級飛機,航程隨具體型號不同可覆蓋6500至16000公里。波音強調787的特點是大量採用復合材料,低燃料消耗、高巡航速度、高效益及舒適的客艙環境,可實現更多的點對點不經停直飛航線。2004年4月,隨著全日空確認訂購50架波音787飛機,該項目正式啟動。波音787預計於2006年開始生產,在2007年進行首飛和測試,並在2008年獲得認證、交貨並開始投入運營。

波音787想像圖

波音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隨著民用飛機市場份額不斷流失給其歐洲競爭對手空客(Airbus),波音B767在與空客A330的競爭中處於下風,波音決定研發其取代產品。向市場推出「音速巡航者」(Sonic Cruiser),強調在燃油消耗與波音767和空客330相當的情況下,飛行速度接近音速。

不過隨著911事件的發生,全球航空市場嚴重受創,民機需求量急劇萎縮,「音速巡航者」難以獲得計劃啟動的足夠訂單,同時,航空公司方面也認為在油價不斷上升的情況下,低燃油消耗、高效益的飛機比高速度的飛機更重要。波音在認真研究了市場需求後,最終決定放棄「音速巡航者」計劃,提出波音7E7(波音787的前身),以取代「音速巡航者」。

波音公司對7E7計劃寄予重望,7E7中的「E」字主要代表效率(Efficiency)、此外也表示經濟性(Economics)、超凡的乘坐舒適性和便利性(Extraordinary comfort and convenience)、環保性能(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以及電子化系統(E-enabled)。波音公司認為,波音7E7將為航空公司降低運營成本,創造更多利潤,同時為乘客提供更舒適的客艙環境,以及更多的不經停直飛航線。

2004年4月,隨著全日空確認訂購50架波音787飛機,該項目正式啟動,全日空航空公司的訂單是歷史上對波音新型民用飛機最大的啟動訂單。

2005年1月28日,波音公司為波音7E7夢想飛機確定了正式的機型代號--波音787。自此,該飛機被稱為波音787夢想飛機。 就在同一時間,波音與中國民航方面簽署了購買60架波音787夢想飛機簽訂框架協議。波音公司解釋說,以往使用7E7這一名稱是為了突出該飛機出色的效率(Efficiency)優勢。為飛機正式確定機型代號將延續其在效率以及其他諸多方面的優勢,這也是波音的傳統做法,在飛機的研發階段給其一個字母代號,而在項目啟動後為其確定一個數字。例如,波音757在開始研發時被稱為7N7,波音767被稱為7X7,而波音777則被稱為767-X。

此外,在許多亞洲文化里,數字8代表著好運和繁榮。而波音、空客兩大飛機製造商爭奪的重點正是亞洲市場,相信這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讓波音放棄其非常推崇的「E」而決定使用「8」的型號名稱。

波音787設計特點:

波音公司在研製787上使用了「音速巡航者」所提出的技術以及機體設計,並決定在787的主體結構(包括機翼和機身)上大量採用先進的復合材料。這將使波音787成為有史以來第一款在主體結構上採用先進復合材料的民用飛機。重量比例將達到空前的50%,此前這個比例只有20%。發動機方面,波音787可選裝通用電氣GE GENX系列或羅羅遄達1000系列。波音787為飛機配備標準的發動機介面界面,使787飛機能夠隨時配備任一製造商的發動機,不存在不兼容的問題。此外波音787還將用電子設備取代過去60年來噴氣機採用的標准配置---引氣系統,波音表示這樣的創新設計將有效提高發動機效率。

由於採用了大量復合材料降低了飛機重量、同時新型的發動機和創新的流線型機翼設計,這些將使B787比目前同類飛機節省20%的燃油消耗,此外波音787除了讓中型飛機尺寸與大型飛機航程的實現結合,也將以0.85倍音速飛行,這與當代速度最快的民用飛機波音747速度是相同的,這也使其點對點遠程不經停直飛能力得以更好的體現。

在乘坐舒適性方面波音787將增大客艙濕度,還將降低其客艙氣壓高度,這樣客艙環境更濕潤,乘客會感到更舒適。機上娛樂、網際網路接入將更為完善,機身截面形狀採用雙圓弧形,頂部空間也進行了優化設計,可為乘客提供更寬敞的空間。

波音787系列主要型號:

波音787夢想飛機目前有三種型號在研製生產中,以下數據資料為計劃和理論設計參數,僅供參考

B787-8:
波音787的基本型號,採用標准三級客艙布局,可載客217人,航程高達15700公里,預計2007年完成首飛,2008年投入使用。
B787-3:
主要針對高密度短程航線設計,機翼重新進行優化以利於短航程飛行,採用兩級客艙布局可載客289人,航程6500公里,預計2007年完成首飛,2008年投入使用。

B787-9:
B787-8的加長型,機身加長了6米,採用標准三級客艙布局,可載客257人,由於B787-3、B787-8生產計劃已排滿的原因,目前尚沒有確認的B787-9訂單,因此B787-9將推遲研製生產,預計2009年完成首飛,2010年投入使用。

波音787想像圖

波音787系列基本技術參數:
項目 B787-3 B787-8 B787-9
翼展(米) 50.3~51.8 58.8 58.8
機長(米) 55.5 55.5 61.6
機高(米) 16.5
巡航速度(馬赫) 0.85
標准客艙布局載客(人) 289 217 257
最大起飛總重(噸) 163 218 226.8
航程(公里) 6500 15700 15400
發動機型號 兩台渦扇發動機
可選裝羅爾斯-羅伊斯公司遄達1000系列或通用電氣公司GE GENX系列

波音787與中國:

2005年1月28日。波音公司與中國官方在美國商務部就中國的航空公司購買60架波音787夢想飛機簽訂框架協議。按照平均目錄價格計算, 此協議總價值約為72億美元。這批飛機將從2008年開始陸續交付使用。
此次訂購的飛機將交付給中國的六家航空公司。在隨後簽署的正式購買協議中,60架波音787的分配方案是中國國際航空、中國東方航空各15架,中國南方航空10架,上海航空9架,海南航空8架,廈門航空3架,均為波音787-8型,2008年開始交付。

波音787與中國

2005年6月,波音與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署確認合同,成飛公司將為波音787夢想飛機獨家提供787的復合材料方向舵,此外,哈飛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哈飛)將生產787翼身整流罩,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將生產787垂直尾翼前緣組件等。這是中國公司第一次從一開始就參與一個全新的國際飛機項目。

空中客車320系列簡介:

空中客車320系列是歐洲空中客車工業公司研製生產的雙發中短程150座級運輸機。空中客車公司在其研製的A300/310寬體客機獲得市場肯定,打破美國壟斷客機市場的局面後,決定研製與波音737系列和麥道MD80系列進行競爭的機型,在1982年3月正式啟動A320項目,1987年2月22日首飛,1988年3月開始投入商業運營。

空中客車320系列在設計中採用「以新制勝」的方針,大膽採用先進的設計和生產技術以及新的結構材料和先進的數字式機載電子設備。是世界上第一種採用電傳操縱系統的亞音速民航運輸機,代替了過去主要靠機械裝置傳輸飛行員指令來控制飛機的姿態和動作。同時採用側置的操縱桿代替傳統駕駛盤。機翼在A310機翼的基礎上又進行了改進.雙水泡形機身截面大大提高了貨艙中裝運行李和集裝箱的能力。其客艙舒適而寬敞是當前最受歡迎的150座級的中短程客機。A320系列是一種真正的創新的飛機,為單過道飛機建立了一個新的標准。

空中客車320系列包括150座的A320、186座的A321、124座的A319和107座的A318四種基本型號,這四種型號的飛機擁有相同的基本座艙配置,飛行員只要接受相同的飛行訓練,就可駕駛以上四種不同的客機。同時這種共通性設計也降低了維修的成本及備用航材的庫存,大大增強航空公司的靈活性,深受用戶的歡迎。

A320系列的成功也奠定了空中客車公司在民機市場中的地位,1994年5月,波音公司購買一架二手A320飛機陳列在西雅圖以此來激發波音員工,這可能也是空客公司的最大榮幸。

空中客車320系列主要型號:

A320:空中客車320系列的基本型號,1982年3月正式啟動研製計劃,可選裝CFM56-5或V2500兩種發動機,1987年2月22日首飛,1988年3月開始交付首位用戶法國航空公司。具體型號有:

A320-100:只生產21架,只有機翼油箱,航程短,有效載重量較少。

A320-200:遠程型,為生產線上第22架之後的產品,與100型的區別是採用中央翼油箱,配備翼尖小翼,增加了有效載重和航程。第一架於1988年7月交付安塞特航空公司使用。

空中客車320的駕駛艙

A321: A320的加長型,與A320相比,機身加長6.93米,增加24%的座位和40%的空間,在機翼前後各增加兩個應急出口,對機翼進行局部加長和改進,於1989年5月啟動該項目,1993年3月11日首航,同年12月17日獲歐洲適航證,1994年1月交付使用。A321是空中客車公司第一個完全通過商業籌資完成的項目,也是第一種在德國漢堡空客客車工廠進行最後組裝的空客飛機。具體型號有:

A321-100:基本型,存在航程短的不足。

A321-200:加大航程型,1995年4月啟動該項目,克服-100型航程短的不足,在後貨艙增加了附加中央油箱,增加了航程和最大起飛總重。具備 橫跨美國大陸的飛行能力。
港龍航空A321-200

A319: A320縮短型,在開發階段時型號為「A320M7」(minus seven fuselage frames減去7個機身隔框),與A320相比,機身短3.73米,機翼上應急出口減少一個,機身後部散貨艙取消。由於與空客公司股東的BAE146NRA、FK100等支線客機有沖突,一度推遲研製計劃,該項目最終在1993年6月啟動,1995年8月25日首飛,1996年4月獲型號合格證,5月交付使用。A319與A321相同,在德國漢堡空客工廠進行最後組裝。主要型號有:

A319-100:基本型

A319CJ:公務機型,型號又稱為ACJ(airbus corporate jet),客艙內部空間按公務機進行裝飾,其它與A319基本型差別很小,在貨艙格間附加油箱,航程可達到12000公里。此型號去掉附加油箱後即可以改裝成一架標準的A319客機。

A319LR:商務機型, 主要在國際航線上提供高級商務服務。A319LR和A319CJ相比機身油箱由6個減小到4個。航程達8300公里。
英國航空A319-100

A318: 是A320家族裡面最小的成員。項目起源於AE31X計劃,在1993年1997年5月15日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AVIC)和空中客車亞洲公司(AIA)簽署AE31X支線客機項目合作協儀,新加坡、韓國方面也參與到該計劃,由於在技術轉讓以及工作分工上出現重大分歧,1998年9月空客宣布終止AE31X項目。

1999年4月26日,空客決定獨立開發A318項目,A318在開發階段時型號為「A319M5」(minus five fuselage frames減去5個機身隔框),在研製期間A由於遭遇「911」事件,同時A318最初選用的普惠(Pratt & Whitney)PW6000渦輪風扇發動機問題,導致研製計劃不斷推遲,這也直接影響到它的銷售,包括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在內的多家客戶取消訂單。

直到2002年1月15日第一架A318首飛, A318目前也可選裝CFM56-5發動機。A318在德國漢堡空客客車工廠進行最後組裝。

空中客車318

空中客車320系列基本數據:

項目 A320-200 A321-100 A319 A318
翼展(米) 34.09
機長(米) 37.57 44.51 33.84 31.44
機高(米) 11.76
標准兩級客艙布局載客(人) 150 186 124 107
貨艙容積(立方米) 37.42 51.76 27.64 21.21
商載(噸) 16.3 21.6 12.9 11.1
空機重(噸) 41 47.7 40.1 38.4
最大油箱容量(升) 23860
最大起飛總重(噸) 73.5 83 64 59
最大巡航速度 0.82馬赫數
典型航程(公里) 5500 4350 6850 5950
動力裝置 兩台渦扇發動機

發動機型號 CFM公司CFM56-5系列

IAE公司V2500系列
普惠PW6000

Ⅳ 我想要一套B737的圖紙

http://wiki.feeyo.com/wiki/737/
737
波音737簡介
民航業最大的飛機家族
波音737飛機是Boeing波音公司生產的雙發(動機)中短程運輸機,被稱為世界航空史上最成功的民航客機。在獲得德國漢莎航空公司10架啟動訂單後波音737飛機於1964年5月開始研製,1967年4月原型機試飛,12月取得適航證,1968年2月投入航線運營。
波音737飛機基本型為B737-100型。傳統型B737分100/200/300/400/500型五種,1998年12月5日,第3000架傳統型B737出廠。目前,傳統型B737均已停止生產。
1993年11月,新一代波音737項目正式啟動,新一代波音737分600/700/800/900型四種,它以出色的技術贏得了市場青睞,被稱為賣的最快的民航客機。截止2001年底,已交付超過1000架。
2000年1月,波音737成為歷史上第一種累計飛行超過1億小時的飛機。

B737評價(個人意見,僅供參考):稱其為世界航空史上最成功的民航客機一點也不為過,無論從銷售業績、飛機性能、還是從航空公司使用方面看,都是相當出色的。波音737經過了近半世紀的風雨,在技術上不斷完善,同時繼續保持著故障率低、可靠性高、用戶使用成本低的特點,深受各航空公司的青睞。在中國,波音737是大多數航空公司的主力機型,經濟效益的源泉,「現金牛」。由於性能優越,適用於國內絕大部分航線飛行,直到現在,仍是運營效益最好的機型。

波音737飛機各型別的發展情況如下:

傳統型B737

B737-100型:
為基本型,裝兩台JT8D-7或-9渦扇發動機僅生產30架。1967年4月9日首飛,1968年2月交付德國漢莎航空公司使用。
B737-100

--------------------------------------------------------------------------------

B737-200型:
為100型的加長型;在-100的機身上加長1.8米,在空氣動力方面加以改進,同時還增加了反推裝置、修改了襟翼等,至1988年8月停產共生產1114架,根據使用重量可使用使用JT8D-9至JT8D17多種型號發動機。
B737-200基本型:最初生產型;

B737-200先進型:200型生產線上第280架後,進一步改進機翼、制動系統和起落架後,形成先進型,可在機腹貨艙加裝油箱,1987年12月18日,最後一架出廠的B737-200(先進型)注冊編號B2524正在我國廈門航空公司運營中。

B737-200C/QC客貨兩用型:機身和地板進行了加強。客艙加開了一個艙門。客型和貨型可以快速轉換,共生產104架。
B737-200遠程型:總燃油量增加到22598升,下貨艙後部還有一容積為3066升的備用油箱,其航程比標准型737-200增加1200公里。

全日空B737-200

--------------------------------------------------------------------------------

B737-300/400/500型;
改裝CFM56-3發動機,它們的平均客座數從120-170。與200型相比,還裝有彩色氣象雷達、數字飛行管理系統和自動油門,其中:

B737-300型:為標准型,機身比200型加長2.64米(機翼前機身加長1.12米,機翼後機身加長1.52米,共加長2.64米),該機型於1981年3月正式開始研製,1983年中開始總裝,1984年1月第一架原型機出廠,同年2月24日首次試飛,11月28日首次交付使用。
B737-400型:在300型的基礎上再加長3.05米(機翼前機身加長1.83米,機翼後機身加長1.22米,兩段機身共加長3.05米),安裝了尾撬,起飛時保護後機身,同時由於最大起飛重量增加到54885千克,對機翼和起落架進行了加強。

B737-500型:300型的縮短型,波音公司為了更充分地佔有100座-150座中短程客機各個檔次,於1987年5月20日宣布發展737-500。將737-300的機身縮短6.7米,載客量108人,最大起飛重量52163千克。首架737-500於1989年6月30日首飛,1990年2月12日獲得美國聯邦航空局的型號合格證。1990年2月28日首次交付美國西南航空使用。

目前波音737-300/400/500型已停止生產。

B737-300

B737-400

--------------------------------------------------------------------------------

新一代B737

簡要介紹:在300/400/500型受用戶青睞的可靠、簡單以及運營成本低的基礎上,對機翼進行改進,換裝推力更大、性能更好的CFM56-7發動機,使航程加大,與競爭對手空中客車A320同樣具備了橫跨美國大陸的飛行能力,採用了波音777飛機最先進的數字化設計和製造技術,其中700型為標准型,對應300型,800型為700型的加長,600型為700型的縮短。

設計:經過嚴格的氣動力分析計等,波音公司重新設計了新一代737的機翼,機翼的弦長增加了50厘米,翼展增加了5米,使得機翼總面積增加了25%,燃油容量提高了30%。先進的翼型設計使新一代737的最大航程達到6000公里,可以進行模跨美國大陸的飛行。新一代737的巡航速度提高到0.785馬赫(848公里/小時),最大速度可達0.82馬赫(885公里/小時)最大巡航高度12400米,超越了同級競爭機型。

發動機: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新一代737選擇了CFM56-7發動機作為動力。這種新型的發動機採用了代表最先進技術的寬弦風扇和全許可權數字式發動機控制系統(FADEC)。與傳統型737上配置的CFM56-3發動機相比,其推力增加了11%,其雜訊遠遠低於三級雜訊標准,而且它還具有油耗低和維護費用低的特點。

通用性:新一代波音737系列飛機與傳統型737具有相同的零部件與地面支持設備,完全相同的地面維護。另外,新一代波音737的四種機型間具有98%的機械零部件通用性和100%的發動機通用性,從而為航空公司用戶帶來了滿意的運營成本。

靈活性:新一代737系列飛機的客艙內飾也應客戶要求做了很大的改善:設計採用了波音777飛機客艙頂板的設計技術,飛機的靈活性大大改進了,航空公司可以在不到1分鍾的時間里;將新一代737的客艙布局從公務艙的每排5應改成經濟艙的每排6座;也可以在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里,將新一代737的客機改裝成貨機。

新技術:2000年2月,波音開始提供一種先進的翼梢小翼技術,作為737-800機型的選裝項目。這種約2.4米高的融合型翼梢小翼將使新一代737飛機的航程更遠、有效載荷增加約2.7噸、油耗降低,並且更加環保。2001年5月,首架帶有翼梢小翼的737-800飛機在德國的哈帕克·勞埃德航空公司投入運營。

大訂單:2000年7月,以單一機型737運營著稱的美國西南航空公司訂購290架新一代737飛機,這是迄今為止新一代737收到的最大一筆訂單。

新一代737系列飛機的尾翼是在中國內地製造的:上海飛機製造廠負責生產水平尾翼,西安飛機製造廠生產垂直尾翼,沈陽飛機製造廠生產機身尾部48段,這三種產品組合在一起,就是新一代737飛機的尾翼。

2000年9月11日,波音737-700成功地飛抵拉薩機場和邦達機場,完成了各項高原地區的試飛技術動作。如今,在中國的國內干線、支線以及周邊地區航線上,新一代波音737正與傳統型波音737擔當重任,續寫737家族的輝煌。

B737-600/700/800型:
B737-700型:標准型,可以載客126-149名,1993年11月17日開始研製,1997年2月9日首飛,1997年底交付啟動用戶美國西南航空使用。
B737-800型:加長型,可以載客162-189名,1994年9月5日開始研製,1997年7月31日首飛,1998年4月交付啟動用戶德國的哈帕克·勞埃德航空公司使用。

B737-600型:700型的縮短型,可以載客110-132名,1994年9月5日開始研製,1998年1月22日首飛,1998年9月開始交付啟動用戶北歐航空公司使用。

中華航空B737-800

--------------------------------------------------------------------------------

B737-900型:
同屬新一代B737,是為了更好的與185座空中客車A321競爭而發展起來的。在800型的基礎上在加長2.6米,機身長達到42.1米。
為該系列中最新、最大的成員,可以載客177-189名。於2000年8月3日首飛成功,2001年4月17日獲FAA適航證,4月20日獲歐洲聯合航空局(JAA)適航證已於2001年5月投入運營。
B737-900

BBJ公務機

BBJ(Boeing Business Jets)

1996年7月,為滿足市場需求,製造較大、更完善、航程超過6000海里的公務機。波音公司與GE公司建立合資企業波音公務噴氣飛機公司,開始波音公務機的研製開發工作,1997年10月正式啟動BBJ計劃。
以新一代波音737為原型機,設計上採用了融合型翼梢小翼、有9個輔助油箱,動力裝置仍選用GE公司製造的CFM56-7系列發動機。BBJ系列的內部空間為一般遠程公務機的3倍,但價格卻只與其相近。
BBJ系列公務機

主要型號:

BBJ:基本型,以波音737-700為原型機發展而來,在737-700的基礎上對機翼和起落架部分進行加強,加裝融合型翼梢小翼,航程加大,可達11480公里,並於1998年9月4日首飛。已獲得180分鍾ETOPS(雙發延程飛行)批准,可以飛更多直飛航線。
BBJ

BBJ2:以波音下一代737-800飛機為原型,較之以737-700貨機為原型的BBJ,長度增加5.85米,空間加大25%。1999年10月開始啟動該計劃,2001年3月已開始交付使用。

BBJ2

基本數據:

B737-300三視圖

常見的B737-300的數據:

翼展:28.9米
機長:33.4米
經濟布局載客:149人
貨艙容積:30.2立方米
最大商載:16噸
最大油箱容量:20105升
最大起飛總重:62噸
最大載重航程:2993公里
最大燃油航程:4175公里
動力裝置:兩台CFM56-3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22000磅)

--------------------------------------------------------------------------------

B737-700三視圖

新一代B737-700的數據:

翼展:34.3米
機長:33.6米
標准座艙布局載客:149人
貨艙容積:27.3立方米
最大起飛總重:70噸
最大油箱容量:26035升
最大燃油航程:6038公里
動力裝置:兩台CFM56-7B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24200磅)

Ⅵ 波音737介紹

波音737飛機是Boeing波音公司生產的雙發(動機)中短程運輸機,被稱為世界航空史上最成功的民航客機。在獲得德國漢莎航空公司10架啟動訂單後波音737飛機於1964年5月開始研製,1967年4月原型機試飛,12月取得適航證,1968年2月投入航線運營。
波音737飛機基本型為B737-100型。傳統型B737分100/200/300/400/500型五種,1998年12月5日,第3000架傳統型B737出廠。目前,傳統型B737均已停止生產。
1993年11月,新一代波音737項目正式啟動,新一代波音737分600/700/800/900型四種,它以出色的技術贏得了市場青睞,被稱為賣的最快的民航客機。截止2001年底,已交付超過1000架。
2000年1月,波音737成為歷史上第一種累計飛行超過1億小時的飛機。

B737評價(個人意見,僅供參考):稱其為世界航空史上最成功的民航客機一點也不為過,無論從銷售業績、飛機性能、還是從航空公司使用方面看,都是相當出色的。波音737經過了近半世紀的風雨,在技術上不斷完善,同時繼續保持著故障率低、可靠性高、用戶使用成本低的特點,深受各航空公司的青睞。在中國,波音737是大多數航空公司的主力機型,經濟效益的源泉,「現金牛」。由於性能優越,適用於國內絕大部分航線飛行,直到現在,仍是運營效益最好的機型。

波音737飛機各型別的發展情況如下:

傳統型B737

B737-100型:
為基本型,裝兩台JT8D-7或-9渦扇發動機僅生產30架。1967年4月9日首飛,1968年2月交付德國漢莎航空公司使用。
B737-100

--------------------------------------------------------------------------------

B737-200型:
為100型的加長型;在-100的機身上加長1.8米,在空氣動力方面加以改進,同時還增加了反推裝置、修改了襟翼等,至1988年8月停產共生產1114架,根據使用重量可使用使用JT8D-9至JT8D17多種型號發動機。
B737-200基本型:最初生產型;

B737-200先進型:200型生產線上第280架後,進一步改進機翼、制動系統和起落架後,形成先進型,可在機腹貨艙加裝油箱,1987年12月18日,最後一架出廠的B737-200(先進型)注冊編號B2524正在我國廈門航空公司運營中。

B737-200C/QC客貨兩用型:機身和地板進行了加強。客艙加開了一個艙門。客型和貨型可以快速轉換,共生產104架。
B737-200遠程型:總燃油量增加到22598升,下貨艙後部還有一容積為3066升的備用油箱,其航程比標准型737-200增加1200公里。

全日空B737-200

--------------------------------------------------------------------------------

B737-300/400/500型;
改裝CFM56-3發動機,它們的平均客座數從120-170。與200型相比,還裝有彩色氣象雷達、數字飛行管理系統和自動油門,其中:

B737-300型:為標准型,機身比200型加長2.64米(機翼前機身加長1.12米,機翼後機身加長1.52米,共加長2.64米),該機型於1981年3月正式開始研製,1983年中開始總裝,1984年1月第一架原型機出廠,同年2月24日首次試飛,11月28日首次交付使用。
B737-400型:在300型的基礎上再加長3.05米(機翼前機身加長1.83米,機翼後機身加長1.22米,兩段機身共加長3.05米),安裝了尾撬,起飛時保護後機身,同時由於最大起飛重量增加到54885千克,對機翼和起落架進行了加強。

B737-500型:300型的縮短型,波音公司為了更充分地佔有100座-150座中短程客機各個檔次,於1987年5月20日宣布發展737-500。將737-300的機身縮短6.7米,載客量108人,最大起飛重量52163千克。首架737-500於1989年6月30日首飛,1990年2月12日獲得美國聯邦航空局的型號合格證。1990年2月28日首次交付美國西南航空使用。

目前波音737-300/400/500型已停止生產。

B737-300

B737-400

--------------------------------------------------------------------------------

新一代B737

簡要介紹:在300/400/500型受用戶青睞的可靠、簡單以及運營成本低的基礎上,對機翼進行改進,換裝推力更大、性能更好的CFM56-7發動機,使航程加大,與競爭對手空中客車A320同樣具備了橫跨美國大陸的飛行能力,採用了波音777飛機最先進的數字化設計和製造技術,其中700型為標准型,對應300型,800型為700型的加長,600型為700型的縮短。

設計:經過嚴格的氣動力分析計等,波音公司重新設計了新一代737的機翼,機翼的弦長增加了50厘米,翼展增加了5米,使得機翼總面積增加了25%,燃油容量提高了30%。先進的翼型設計使新一代737的最大航程達到6000公里,可以進行模跨美國大陸的飛行。新一代737的巡航速度提高到0.785馬赫(848公里/小時),最大速度可達0.82馬赫(885公里/小時)最大巡航高度12400米,超越了同級競爭機型。

發動機: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新一代737選擇了CFM56-7發動機作為動力。這種新型的發動機採用了代表最先進技術的寬弦風扇和全許可權數字式發動機控制系統(FADEC)。與傳統型737上配置的CFM56-3發動機相比,其推力增加了11%,其雜訊遠遠低於三級雜訊標准,而且它還具有油耗低和維護費用低的特點。

通用性:新一代波音737系列飛機與傳統型737具有相同的零部件與地面支持設備,完全相同的地面維護。另外,新一代波音737的四種機型間具有98%的機械零部件通用性和100%的發動機通用性,從而為航空公司用戶帶來了滿意的運營成本。

靈活性:新一代737系列飛機的客艙內飾也應客戶要求做了很大的改善:設計採用了波音777飛機客艙頂板的設計技術,飛機的靈活性大大改進了,航空公司可以在不到1分鍾的時間里;將新一代737的客艙布局從公務艙的每排5應改成經濟艙的每排6座;也可以在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里,將新一代737的客機改裝成貨機。

新技術:2000年2月,波音開始提供一種先進的翼梢小翼技術,作為737-800機型的選裝項目。這種約2.4米高的融合型翼梢小翼將使新一代737飛機的航程更遠、有效載荷增加約2.7噸、油耗降低,並且更加環保。2001年5月,首架帶有翼梢小翼的737-800飛機在德國的哈帕克·勞埃德航空公司投入運營。

大訂單:2000年7月,以單一機型737運營著稱的美國西南航空公司訂購290架新一代737飛機,這是迄今為止新一代737收到的最大一筆訂單。

新一代737系列飛機的尾翼是在中國內地製造的:上海飛機製造廠負責生產水平尾翼,西安飛機製造廠生產垂直尾翼,沈陽飛機製造廠生產機身尾部48段,這三種產品組合在一起,就是新一代737飛機的尾翼。

2000年9月11日,波音737-700成功地飛抵拉薩機場和邦達機場,完成了各項高原地區的試飛技術動作。如今,在中國的國內干線、支線以及周邊地區航線上,新一代波音737正與傳統型波音737擔當重任,續寫737家族的輝煌。

B737-600/700/800型:
B737-700型:標准型,可以載客126-149名,1993年11月17日開始研製,1997年2月9日首飛,1997年底交付啟動用戶美國西南航空使用。
B737-800型:加長型,可以載客162-189名,1994年9月5日開始研製,1997年7月31日首飛,1998年4月交付啟動用戶德國的哈帕克·勞埃德航空公司使用。

B737-600型:700型的縮短型,可以載客110-132名,1994年9月5日開始研製,1998年1月22日首飛,1998年9月開始交付啟動用戶北歐航空公司使用。

--------------------------------------------------------------------------------

B737-900型:
同屬新一代B737,是為了更好的與185座空中客車A321競爭而發展起來的。在800型的基礎上在加長2.6米,機身長達到42.1米。
為該系列中最新、最大的成員,可以載客177-189名。於2000年8月3日首飛成功,2001年4月17日獲FAA適航證,4月20日獲歐洲聯合航空局(JAA)適航證已於2001年5月投入運營。

BBJ公務機

BBJ(Boeing Business Jets)

1996年7月,為滿足市場需求,製造較大、更完善、航程超過6000海里的公務機。波音公司與GE公司建立合資企業波音公務噴氣飛機公司,開始波音公務機的研製開發工作,1997年10月正式啟動BBJ計劃。
以新一代波音737為原型機,設計上採用了融合型翼梢小翼、有9個輔助油箱,動力裝置仍選用GE公司製造的CFM56-7系列發動機。BBJ系列的內部空間為一般遠程公務機的3倍,但價格卻只與其相近。
BBJ系列公務機

主要型號:

BBJ:基本型,以波音737-700為原型機發展而來,在737-700的基礎上對機翼和起落架部分進行加強,加裝融合型翼梢小翼,航程加大,可達11480公里,並於1998年9月4日首飛。已獲得180分鍾ETOPS(雙發延程飛行)批准,可以飛更多直飛航線。
BBJ

BBJ2:以波音下一代737-800飛機為原型,較之以737-700貨機為原型的BBJ,長度增加5.85米,空間加大25%。1999年10月開始啟動該計劃,2001年3月已開始交付使用。

Ⅶ flightaware和flightstat的實時航空數據不一樣,該相信哪個

具體情況不詳
無法為您提供這方面的咨詢
這些都是不靠譜的
一律一航司的官方回復為准
外面的都只能參考
可以主動聯系航司
提供航班號和日期
讓航司幫你核實一下
以航司回復為准
希望能幫到你
祝你旅途愉快

Ⅷ 波音737的發展沿革

波音737計劃在1964年展開,採用波音707/波音727的機頭和機身橫截面。機身一排可以容納6個座位。737-100最初的設想是一種只有65到80個座位的小容量短途客機。但是在啟動客戶──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的堅持下,最後737-100的設計容量被提升到100座級。1967年4月9日原型機首次試飛,1967年12月15日獲美國聯邦航空局型號合格證,第一架737-100飛機於1967年12月28日交付給漢莎航空公司。737-100在市場上並不算受歡迎,只生產了30架。波音公司於1967年推出了機身延長的型號737-200,以配合美國市場的需要。737-200系列在市場上大受歡迎,總產量達到1114架,直到1988年停止生產。
波音公司在1981年決定繼續設計737系列改進型號,737-300於1984年推出,比737-200略長,應用了波音757與767的現代化駕駛艙設計,機艙設計則來源自波音757,座位數102-145。737-400為737-300的加長型號,載客量為150-180人。737-500為737-300的縮短型號,續航距離較長,座位數104-132。此系列波音737已於2000年停產。 波音公司為對應空中客車公司的空中客車A320的競爭,1993年啟動新一代737項目 (最初稱737-NG,NG是Next Generation的縮寫,意思是次世代),1998年正式投入使用。1993年11月,波音啟動波音737-700項目,737-700為基礎型號,直接取代737-300。當時啟動用戶美國西南航空公司訂購了63架飛機。首架飛機於1997年12月投入運營。
1994年9月5日,波音737-800項目啟動,737-800是737-700的機身加長型號,直接取代737-400。當時客戶意向訂購了40架飛機。首架飛機於1998年春天交付給了德國哈帕克·勞埃德航空公司(Hapag-Lioyd)。
1995年3月15日,斯堪的納維亞航空公司(SAS,即北歐航空公司)訂購了35架飛機,成為了波音737-600的啟動用戶。737-600為737-700的縮短型號。首架波音737-600於1998年第三季度交付給了斯勘的納維亞航空公司。
1997年11月10日,阿拉斯加航空公司(Alaska Airlines)訂購了10架737-900飛機,成為了波音737-900的啟動用戶。737-900為新一代737機身最長的型號。2001年初開始交付。
波音737-900ER(延程型)是737-900的衍生機型,與737-900相比,運力更強、航程更遠,於2005年7月18日啟動時即得到來自印尼獅航的30架飛機的訂單,首架飛機將於2007年交付。
2006年1月31日,737-700ER(延程型)項目啟動,啟動時得到全日空的2架飛機的訂單。此款機型由波音公務機衍生而來,為遠程民用飛行而設計,是737家族中航程最遠的飛機。 波音737翼下吊掛兩台發動機。737-100/-200最早期的型號,最初使用渦輪噴氣發動機,737-200可選裝JT8D等型號低涵道比的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台推力71.2千牛(7260公斤)量級;737-300/-400/-500使用高涵道比的渦輪風扇發動機,裝兩台CFM56渦扇發動機,單台推力為88.97千牛(9071公斤)左右。提高了經濟性和降低了噪音水平。
波音737擁有兩套獨立的液壓系統,為飛行操縱系統、襟翼、縫翼、起落架、前輪轉變和機輪剎車提供動力。兩台發動機各帶動一台交流發電機。加雷特公司的輔助動力裝置可在地面和空中緊急情況下驅動發電機供電和為空調系統供壓,並可用於起動發動機。
波音737早期型的速度為0.745馬赫,最大飛行速度可達0.82馬赫。新一代737飛機巡航速度達到0.785馬赫(530英里/小時),波音737-300/-400/-500的最大巡航高度為37000英尺,新一代波音737的最大巡航高度可達41000英尺。新一代波音737的航程約為3300海里(5926公里),比波音737早期型的航程遠900海里。 基本型,僅生產30架。1967年4月9日波音737-100首飛,1968年2月30架波音737基本型全部交付德國漢莎航空公司使用。
因為是第一代的波音737系列飛機,波音737-100因為燃料消耗效能差、高噪音等缺點,同時因為其不斷上升的維修成本,所以波音737-100陸續退役,被737的其他型號、757等陸續替換。
僅存的波音737原型機(現由美國太空總署所有)被安放在西雅圖的飛行博物館展覽。 波音737-200型是100型的加長型;在100型的機身上加長1.8米,在空氣動力方面加以改進,同時還增加了反推裝置、修改了襟翼等,至1988年8月停產時共生產1114架,根據使用重量可使用使用JT8D-9至JT8D17多種型號發動機。
B737-200基本型:最初生產型。
B737-200先進型:200型生產線上第280架後,進一步改進機翼、制動系統和起落架後,形成先進型,可在機腹貨艙加裝油箱,1987年12月18日,最後一架B737-200(先進型)出廠交付中國廈門航空公司運營(注冊編號B2524)。
B737-200C/QC客貨兩用型:機身和地板進行了加強。客艙加開了一個艙門。客運型和貨運型可以快速轉換,共生產104架(含在737-200的總數1114架之內)。
B737-200遠程型:總燃油量增加到22598升,下貨艙後部還有一容積為3066升的備用油箱,其航程比標准型737-200增加1200公里。 波音737-300型為第二代的波音737,是波音737-300/-400/-500系列的標准型,737-300型機身比波音737-200型加長2.64米(機翼前機身加長1.12米,機翼後機身加長1.52米,共加長2.64米),改用高涵道比的CFM-56渦輪風扇發動機,噪音和經濟性得到大大改善,而且推力比第一代737所使用的JT8D更高,採用新型電子儀表(EFIS=Electronic Flight Instrumentation System,即「電子飛行儀表系統」)。
波音737-300型於1981年3月正式開始研製,1983年中開始總裝,1984年1月第一架原型機出廠,同年2月24日首次試飛,11月28日首次交付使用。由於新一代737NG投產,第二代737於2000年停產。最後一架737-300型於2000年交付。 波音737-400是波音737-300的加長型號,機型代碼:734。在300型的基礎上再加長3.05米(機翼前機身加長1.83米,機翼後機身加長1.22米,兩段機身共加長3.05米),機翼和起落架都進行了加強。安裝了尾撬,起飛時保護後機身防止尾部擦地,同時由於最大起飛重量增加到54885千克,對機翼和起落架進行了加強。載客量150-180人。
波音737-400型和波音757一起承擔了波音727退役後留下的市場,主要配合包機航空服務的需要。最後一架737-400於1998年交付。
波音737-600型,700型的縮短型,可以載客110-132名,最大航程5648公里(3050海里)。1994年9月5日開始研製,1998年1月22日首飛,1998年9月開始交付使用。是737-500的直接替代型號。 波音737-800型客機是波音737改進機型中的一款,是波音737-700的機身延長型型號,直接取代了波音737-400。機身長度為39.5米,高12.5米,最大速度達到每小時885千米,可以載客162-189名,737-800在兩級機艙配置可載162人;全部為經濟客位載客量可達189人。續航距離為5,665公里(3,060浬)。1994年9月5日開始研製,1997年7月31日首飛,1998年4月交付使用。
波音737-800型客機自動化程度很高,應對一般的惡劣性天氣的能力較強。 2011年8月30日——波音為市場領先的737飛機啟動了裝配新發動機的衍生機型,並將其命名為737MAX。這一新的飛機家族建立在新一代737優勢基礎之上,包括737MAX-7,737MAX-8和737MAX-9。
737 MAX為航空公司帶來未來競爭所需要的更低的燃油成本。由於採用了優化的由CFM國際製造的LEAP-1B發動機、更高效的結構設計和更低的維護要求,航空公司可享受到比未來的競爭機型高出7%的運營成本優勢。
737 MAX提供了新的波音天空內飾吸引更多乘客。新內飾的強大吸引力來自最寬敞的客艙頭頂空間、與天花板融為一體而容量更大的頭頂行李艙以及為客艙帶來各種色彩的LED照明。
737家族已獲得超過9,000架飛機的訂單。波音預測,在未來20年,737所屬細分市場的全球需求將達到23,000架,價值近2萬億美元。 1996年7月,為滿足市場需求,波音公司與GE公司建立合資企業波音公務噴氣飛機公司,開始波音公務機的研製開發工作,1997年10月正式啟動BBJ(Boeing Business Jets)計劃。以新一代波音737為原型機,設計上採用了融合型翼梢小翼、有9個輔助油箱,動力裝置仍選用GE公司的CFM56-7系列發動機。
BBJ:基本型,以波音737-700為原型機發展而來,在737-700的基礎上對機翼和起落架部分進行加強,加裝融合型翼梢小翼,航程加大,可達11480公里,於1998年9月4日首飛。已獲得180分鍾ETOPS(雙發延程飛行)批准,可以飛更多直飛航線。
BBJ2:以波音下一代737-800飛機為原型,較之以737-700貨機為原型的BBJ,長度增加5.85米,空間加大25%。1999年10月開始啟動該計劃,2001年3月已開始交付使用。
BBJ3:以737-900ER為基礎,航程達4,725海里,設有抬頭顯示器,機艙氣壓調整為6,500呎高度。波音在2008年8月完成首架試驗機。

熱點內容
帶麻將桌的房車出租電話 發布:2025-05-25 11:56:40 瀏覽:57
東營二手兩廂汽車價格 發布:2025-05-25 11:09:13 瀏覽:189
房車淋浴用水 發布:2025-05-25 11:07:02 瀏覽:732
房車門三點鎖 發布:2025-05-25 10:57:47 瀏覽:628
江鈴寶典皮卡輪胎換225 發布:2025-05-25 10:35:00 瀏覽:548
皮卡t8 發布:2025-05-25 10:08:25 瀏覽:197
大型貨運車價格及圖片 發布:2025-05-25 09:21:15 瀏覽:88
C本可以拖掛多重的房車 發布:2025-05-25 09:01:22 瀏覽:846
甪直房車 發布:2025-05-25 08:46:25 瀏覽:530
皮卡的教練檔 發布:2025-05-25 08:27:1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