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籟四門內飾板
① 天籟四門隔音撕掉原廠膠紙有影響嗎
沒影響,那是運輸用的,防止磕碰,對天籟四門隔音沒影響。
② 天籟四門膠紙撕了對隔音有影響嗎
天籟四門膠紙撕了對隔音一般來說沒有影響的,如果對車子隔音不滿意的話是可以考慮車子進行二次隔音的。
③ 從豪華到運動,看四代天籟內飾的進化歷程
天籟作為日系三強中,最晚進入國內的市場的車型,曾經有過非常輝煌的歷史。憑借在舒適、豪華方面的詮釋,加上油耗、動力方面的優勢,一度成為國內消費者中級車型中的必選車型之一。記得引入國內的第一代天籟剛上市的時候,小編曾錯誤的認為天籟是一款豪華程度比豐田凱美瑞以及本田雅閣更高的車型。主要的原因就是天籟的內飾在當時看上去確實有一種越級的豪華感。
但是最新一代天籟的內飾,卻沒有了往日的風采。雖然可以看出廠家是想向時尚、運動化的方向打造,但是從消費者那裡得到的反饋來看,並不是特別令人滿意,被不少消費者指責設計過於平庸。那麼,我們就來回顧一下,在國內上市的四代天籟車型,看看天籟的內飾是如何進化的。
第一代天籟於2004年上市,相信很多朋友都不太能記起它長得什麼樣子。但是這一代車型卻奠定了天籟高銷量的基礎。特別是在內飾的打造上,這一代天籟在當時絕對不少人的震動。
整體內飾設計方面,如果用當時的眼光來看,豪華感絕對滿足消費者的「虛榮心」。特別是淺色內飾和木質材質的搭配,讓天籟成為後期很多車型模仿的對象。方向盤採用了四幅的構造形式,在當年就提供了多功能按鈕,同時高配車型還有木質材質包裹,檔次感十足。
而中控部分按鈕的手感以及設計也是十分規整的,搭配換擋機構以及中控部分的木藝材質,使車型的豪華氛圍十分突出。即便用現在的眼光看,第一代天籟仍然有著非常好的豪華感。
到了2008年,第二代國內版本的天籟正式上市。這款車型不僅在外觀方面進行了全新的打造,內飾部分在保持豪華感的同時,對科技感進行了升級。
內飾來看,這一代天籟仍然是主打淺色系的風格,方向盤仍然採用了四幅式的方向盤,不過在造型上採用了工程學設計,操作更加舒適。而中控部分分為了上、下兩個區域,特別是上半部分操作台的形式,非常有科技感。
換擋機構周圍以及中控部分仍然採用木質材質搭配,無論是設計還是工藝都有著非常好的體驗。從整體的設計而言,這一代天籟的內飾在豪華感方面仍有著出色的體驗。
到了13年,最運動的一代天籟上市了。為了迎合市場對於時尚、運動化的需求,新車在外觀、內飾部分做了很大的改善。特別是在內飾部分,基本拋棄了偏豪華的設計思路,用運動化路線吸引消費者。
這一代車型的內飾改變可以說脫胎換骨,更運動的三幅方向盤,更有科技感的中控是最大的設計風格。同時由於這個時期消費者對於鍍鉻材質有特殊的偏好,所以天籟在內飾方面採用了大面積鍍鉻裝飾代替之前木質材質的設計。
從設計來看,這一代天籟基本和豪華不怎麼沾邊了,更多的是運動化的設計以及舒適的座椅,居家成為了這一代天籟最大的特點。
而在2019年,天籟完成了最近一次換代。最新一代車型在運動化的打造上更加徹底,不僅在外觀、內飾這些表面工程上,天籟做了運動化的打造,全新的VC-turbo發動機的搭載,也讓天籟搖身一變成為同級中動力最強的車型之一。
而內飾部分,這一代天籟在消費者中的評價卻不高,既沒有了之前豪華感,同時科技感和運動感方面表現不足。三幅方向盤採用了平底的設計,但是用在天籟上面很難讓人有運動的感覺。中控屏幕以及空調面板的設計也較為簡單。
在材質方面,最新款的天籟其實還是不錯的,深色木紋材質以及中控大面積覆蓋的軟性材質在同級中也是中等偏上的水平。
從四代天籟的內飾來看,可以說是從豪華向運動的轉變。如果問小編最喜歡哪一代車型的內飾,我認為第一代內飾的感覺是最好的,即便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這款內飾無論是設計還是豪華的感覺,都讓人愛不釋手。
對於目前已經在國內的四代天籟的內飾,您最喜歡哪款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2013款新天籟左前門內飾板怎麼拆
1把拉手上的那個蓋子扯了裡面有個螺絲,
2 拉手下面(就是物品堆放和上面點有個3公分長的蓋子拆開裡面有一個螺絲 )
3.然後使勁摳門板就下來了【汽車有問題,問汽車大師。4S店專業技師,10分鍾解決。】
⑤ 天籟和雅閣哪個內飾更好
天籟是居家感,雅閣是商務版
2樓的,日系車內飾確實精緻,確實舒服,這沒的說,安全性是另一碼事。
天籟內飾很合我口味,我准備買一輛一兩年的二手車,幫我磨合好了,還省了好幾萬。
⑥ 新天籟和舊天籟有什麼主要的區別啊
● 車身變小
從車身大小看,新天籟比老款天籟小了一號,車長足足縮短了45mm,但軸距等均未發生變化。以下是新天籟與老款天籟的外形尺寸對比:
外型參數 新天籟 老款天籟
長(mm) 4845 4890
寬(mm) 1765 1765
高(mm) 1475 1475
軸距(mm) 2775 2775
前輪距(mm) 1530 1530
後輪距(mm) 1535 1535
最小離地間隙(mm) 155 155
● 神秘的車色
新天籟增加了能隨光線變化而呈現不同藍色的「謐月藍」新車漆,它可以隨著光線的變化將車身反射出不同的「藍」色。
● 車燈變化大
新天籟的燈光系統變化很大,首先前大燈變為投射式氙氣型,帶有AFS輔助轉向照明、自動水平調節和大燈清洗裝置,AFS的功能是在轉向時提供輔助燈光照明,最大限度的減少了深夜轉彎時因黑暗造成的兩側盲區。
燈光系統
前霧燈與前保險杠融為一體式,看起來更和諧;尾燈改為目前流行的LED式,不僅視覺沖擊感強、燈光穿透性好,而且點亮速度比普通剎車燈快了100倍,使夜間駕駛的安全性大幅提升。
車內LED照明系統
車內增加了LED四門內飾板照明系統,讓夜間的使用更加方便。
● 動力單元組合升級
新天籟搭載全球十佳的VQ35發動機,與其匹配的是日產頂級X-TRONIC CVT無級變速系統,組合成完美的動力單元,將舒適駕駛和燃油經濟表現到極致。
VQ35發動機
「X-TRONIC」CVT是世界首台能與排氣量3.5L級發動機搭載的無級變速器,通過金屬傳動帶進行工作,穩定性及可靠程度與之前推出的1.5L和2.0L級發動機的CVT同一標准。
X-TRONIC CVT無級變速系統
「X-TRONIC 」CVT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盡管增大了扭矩,但金屬傳動帶本身的寬度與面向2.0L的CVT一樣被控制在了30mm,通過改進構成金屬傳動帶的每個基本「環節」的表面粗糙程度,滿足了扭矩增大的要求。另外連接「環節」之間的金屬帶的數量方面,其他公司為8個,而日產則增加到了12個,確保了耐用性。
與上一代天籟相比較,裝備CVT的天籟3.5不僅消除了換擋和扭矩傳輸時的沖擊感,而且它還可以確保行駛途中發動機保持最佳扭矩,它既實現了強勁的動力、又實現了低油耗。如連續上下坡時,使用AT自動低轉速上坡時,變速箱因扭力不夠會進行降擋操作,帶來輕微的沖撞感,一定程度的影響到舒適性,而CVT可以在發動機轉數恆定的情況下,適時改變變速箱速比,保持發動機最佳扭力。
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是指:在變速系統中不使用齒輪,提供平穩和「無級的」速比轉換的變速系統。通過無級性地改變鋼帶所連接的帶輪直徑而達到連續性地改變速比。CVT的優點——燃油經濟性、順暢的加速性能。經過計算,每年100萬台裝載CVT車輛的CO2減排效果相當於20萬台混合動力車,證明CVT在環保方面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⑦ 日產天籟的內飾很差嗎
優點:毫無疑問,空間
缺點:隔音效果差一點兒,車速在每小時100-120公里的時候,音響得開到5-6格才可以,另外有一次在出車庫的時候,可能是反復調整方向次數多了點兒,然後音響突然開啟聲音巨大,試圖調低音量,但也沒有任何效果,是強制性關閉的,後來到4S店檢查了一下,維修人員也沒有給出明確的答復,不過以後像這種情況也沒在發生過。
外觀:十分滿意目前的外觀,可能這車看上去不是很大,因為有了線條了,車身更加流線型,外觀很時尚。
內飾:做工精緻,看起來協調舒服
空間:非常寬敞,特別是後排,能和C級車空間媲美
配置:不錯吧,BOSE算2W,加長L車身也算4W了吧,三區帶凈化器的空調,全車四座空調加熱功能,相當不錯,性價比還行的!!起碼我覺得買公爵就應該買配置的!
動力:儲備動力足夠。公爵這樣的車型、配置認為本就應強調平順、優雅,動力用作儲備就好,借用別克的廣告語:謙謙之道才是君子之道
內飾:內飾整體設計風格偏向家用型,用料實在。用手能摸到的地方都用上了軟質材料的包裹。
空間:181的個頭在後面有非常充足的腿部空間,並且橫向空間也很充裕,3個成年人後排長途乘坐不會感覺到不適,但儲物空間有限,後排甚至門板上都沒有儲物格,座椅不能46放倒,對於一些比較長的器材沒有辦法運送。
配置:沒什麼性價比可以講的,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具性價比的
動力:動力方面沒的說,2.5的排量,V6的發動機足夠用,CVT講究的是平順性,所以推背感不是很強。
操控:方向盤稍有虛位,圈數較多。定輪打方向手感很重,感覺很累!底盤及懸架:懸架硬化,過坑窪路段或者減震帶時,車身左右晃動,底盤鬆散。總體感覺不舒服!
油耗:雖然說百公里油耗有11.7升,不過這么大輛車還說的過去!主要是,現在油價還挺親人的!不堵車溫柔的開,應該還可以下降一些油耗!
舒適:路感過於清晰,細小震動都可以清晰傳遞到駕駛員手中。過減速帶車身左右晃動。懸架調教偏舒適性,但是屁股卻能感受到輪胎直接傳來的小石頭的感覺!
⑧ 日產天籟四門隔音改裝,天籟做全車隔音多少錢
隔音材料普通的建議別選,材質不好說,建議做個中高檔的大概2500就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