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房車內飾 » 房車賽rs6

房車賽rs6

發布時間: 2021-08-09 03:57:29

A. 奧迪RS系列是什麼車型

RS是RACING SPORT(比賽運動型),S是SPORT(運動版)。 RS和S除了同級別RS要比S貴出很多回外,RS的性答能也要比S好很多 rs與s相比,動力更強,配置更豐富,操控性更好,價格當然貴。當然s型比一般車型也要貴很多。

RS3 Sportback搭載了2.5升的5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和TT RS的發動機一樣),可以提供最高340馬力的最大功率以及450牛米的最大扭矩;對應7速的S tronic雙離合自動變速箱和Quattro全時機械式四驅讓車型擁有更強的性能。

詳細介紹:

1、 奧迪RS 3

官方指導價 : 51.38萬

級別 : 緊湊型轎車

奧迪RS3作為一款主打運動的小鋼炮車型,它的外觀擁有大量的運動套件,前臉非常兇悍激進,尾部粗壯厚實的雙出排氣也顯示著這款車並非等閑之輩。雖然這款車的內飾設計與奧迪A3非常相似,但方向盤和座椅設計無一不在宣稱自己的運動地位。

在2.5T直列5缸的發動機加持下,RS3能夠迸發出400匹的超強馬力,並且在經過後期改裝後馬力還能有巨大的提升空間,是玩車愛好者不錯的選擇。

2、 奧迪RS 4

官方指導價 : 81.28-82.28萬

級別 : 中型旅行車

奧迪RS4是一款可以裝著一車廂蔬菜然後和你馳騁賽道的車型,2.9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讓這款大屁股旅行車擁有了運動的靈魂,在絕對的大馬力下任何的空氣動力學都可以忽略不計。此外,這款車還有著居家風格的內飾設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很好地照顧到家人的感受,但在賽道日時又能展現出它兇悍的一面。

3、 奧迪RS 5

官方指導價 : 83.68-86.98萬

級別 : 中型轎車

奧迪RS5作為奧迪汽車品牌旗下一款豪車車型,RS的標志就代表著高性能。從外觀造型上,奧迪車型一直都讓人感覺十分帥氣,奧迪RS5自然也是如此,家族式前臉和熏黑蜂窩狀的中網設計讓人感覺驚艷且具有霸道的侵略性。

內飾採用的大面積的碳纖維材料裝飾板和Alcantara材質的裝飾,整體黑色的設計和個性化布局以及優質真皮座椅,體現出豪華質感但又不失運動。優雅又暴力用來形容RS5簡直在合適不過。

B. 奧迪的RS系列跑車

不算純跑車,只能算原廠高性能房車,RS TT RS3 RS5 RS6 差不多就這4台 都沒引進中國

C. Gumpert與shelbysupercars(ssc)

GUMPERT德國跑車廠商,AUDI原廠的御用改裝車,是MTM集團(Motoren Technik Mayer)的主力之一。
原本全名為GMG Sportwagen Manufaktur,背後的MTM集團(Motoren Technik Mayer)與AUDI原廠關系一直相當密切,從1985年開始AUDI旗下便有不少概念車款或甚至賽車,都是由原廠性能改裝部門與MTM合作開發而成,後來也陸續開發包括AUDI S2、S3與S4、RS4的升級套件與改裝部品;MTM同時也提供包括DTM德國房車賽AUDI廠隊的技術與賽事等支持。
而此輛掛上GUMPERT廠名的Apollo跑車,肩負著打響車廠名號之重大責任,因此擁有著」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氣勢〃,不僅擁有超猛的動力,更大膽的以FERRARI為對手,加上雄壯威武的車身外觀,讓你不注意也難!
動力系統方面,GUMPERT Apollo沿用AUDI RS6的4.2升V8引擎,但經GMG重新調校後,提供自然進氣、機械增壓與雙渦輪增壓三種版本,最大馬力分別為360hp、460hp與650hp三種不同版本,峰值扭力則分別為48.9kgm、60.77kgm與82.5kgm。
在不同的輸出動力影響下,也呈現出三種0-100km/h起步加速表現,分別為4.2秒、3.8秒與3.0秒,頂級的雙渦輪增壓版本更擁有安全極速360km/h以上的驚人實力!當然車身也完全採用輕量化材質(鋁合金、碳纖維等),讓頂級車款的空車總重維持在一噸左右,而在4.25m的車身尺碼當中更採用賽車常見的管狀車身結構,提供Apollo最優異的結構剛性與強度。
GUMPERT標價19.8萬歐元,不過有錢不一定買得到,因為將由今年開始生產的GUMPERT Apollo,年產量僅有少少的50輛左右!
Gumpert創始人Roland Gumpert 」!他就是「Gumpert Apollo阿波羅的締造者」
Gumpert生於1944年12月10日出生於西里西亞的齊根海斯地區。1969年,在完成工程師學業後,他進入了奧迪公司。作為汽車底盤和動力總成領域的主要部門領導,他參與了quattro驅動系統的開發。1982年至1986年任奧迪運動部門的負責人。在他的領導下,奧迪獲得了四次世界拉力冠軍賽的冠軍(1982年奧迪獲得了世界錦標賽的品牌冠軍,1983年Hannu Mikkola獲得了世界錦標賽的車手冠軍,1984年Stig Blomqvist獲得了世界錦標賽的車手冠軍,同時奧迪獲得了該年度世界錦標賽的品牌冠軍)。

ShelbySupercars隸屬於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旗下,專門生產SuperCar的,雪拜超級汽車公司還被稱為世界上製造速度最快的汽車廠商。

吉尼斯世界記錄世界最快量產車的頭銜,日前由美國ShelbySupercars(SSC)旗下的UltimATeAeroTwinTUrbo,以411.76km/h的平均時速所拿下。UltimateAero不僅打破瑞典KoenigseggCCR所保持的389.4km/h現行紀錄,同時也超越了布加迪威龍的407.1km/h的非官方紀錄。
與擁有私人測試場地的大廠相比,獨立車廠SSC所締造的新紀錄更顯得彌足珍貴。在創辦人兼主設計師JerodShelby的領導下,SSC打造出一款純粹的速度機器。UltimateAeroTwinTurbo搭載6.3升V8發動機,在雙渦輪增壓和雙進氣冷卻器的協助下,UltimateAeroTwinTurbo最大馬力達到1183匹的瘋狂數字,最大扭力更高達1482.7牛•米。搭配由碳纖維、復合材質和鋼材所組成的車架,UltimateAeroTwinTurbo的車身僅重1247公斤;同時0.357的風阻系數,也成為其挑戰最速量產車的雄厚本錢之一。

http://ke..com/view/2304972.htm
http://inf.315che.com/n/2007_09/51534/

D. topgear里各種比賽的集數

【Top Gear第1季】
Top Gear 2002年10月20日(第1期)
- Jeremy試駕造型獨特的Citroen Berlingo Multispace
- Richard介紹Ford GT Concept
- Jeremy對比測試Pagani Zonda和Lamborghini Murcielago
- Stig被介紹出場
- Richard做了個很有趣的試驗:高速攝像機能不能拍著高速行駛的汽車!
- Jeremy為大家展示新技術把普通的植物油變成汽車燃油
- Richard試駕Mazda 6 Sport
Top Gear 2002年10月27日(第2期)
- Jeremy在威爾士試駕Ford Focus RS和Subaru Impreza
- 雙層BUS跳摩托車
- Jeremy測試Noble M12 GTO
- 福特RS車型大集合
- Richard介紹Ford Escort RS 1800
Top Gear 2002年11月10日(第4期)
- Jeremy與Damon Hill(達蒙·希爾)在Isle of White島試駕Aston Martin Vanquish和Ferrari 575M
- 介紹WRC車手Richard Burns
- Jason Dawe試駕介紹Nissan Skyline GTR
- 邦德車Aston Martin Vanquish和Jaguar XKR
- 七款銷量冠軍車(Renault Laguna、Ford Mondeo、Toyota Avensis、Jaguar X-Type、Mercedes C200、BMW 318i、Honda Accord)看看在Top Gear賽道上誰跑得最快!
Top Gear 2002年11月17日(第5期)
- 新賓士S級已經亮相了,那麼回顧一下Jeremy評測上一代S級吧
- Jeremy評測Audi A8
- 胖子Jason評測標志206,國產前看看Top Gear是怎麼評價206吧
- Richard評測Maybach 62
- Jeremy評測Bentley Arnage T
- DIY的廉價邦德車
Top Gear 2002年11月24日(第6期)
- Stig在Top Gear賽道上用NSX Type R跑圈速
- Jeremy評測怪異的Renault旗艦Vel Satis
- 老奶奶們學習如何手剎180度停車
- Richard評測BMW Z4
- Jason告訴你為什麼買二手Golf最合算
- Jeremy評測他自己賣了F355以後新買的SL55 AMG。雖然他很心疼不肯把車給Stig跑圈,Richard還是想辦法「偷」給Stig用了一回
Top Gear 2002年12月22日(第9期)
- 最好的家庭車是什麼?Renault Espase還是Toyota LandCruiser還是Volvo XC90
- Richard評測Subaru Forrester
- 怎麼樣能讓一輛老Jaguar XJS V12跑的更快?把沒用的東西都拆掉!
- Golf IV R32 vs. Focus RS vs. Civic Type R vs. Leon Cupra R
- Stig駕駛Radical SR3對陣特技飛機
-------------------------------------------------------------------------------------------------------------------
【Top Gear第2季】
Top Gear 2003年5月11日(第1期)
- Jeremy評測Smart Roadster
- 摧毀最沉悶的汽車:Nissan Sunny
- James評測他自己的Bentley T2
- 改裝成Ferrari F355的Toyota MR2
- Richard評測Bowler Wildcat
Top Gear 2003年5月18日(第2期)
- Jeremy評測Rolls Royce Phantom
- Top Gear尋找最快的政黨
- Richard評測經典Rover P5
- Audi S4 vs. BMW M3
Top Gear 2003年5月25日(第3期)
- Jeremy評測VW Tourag
- 目前再售的最差的汽車:Lexus SC430
- 超級跑車國籍大戰:996 Turbo vs. Honda NSX vs. Corvette C5 vs.Venturi Atlantic vs. Ferrari 360 vs. Top Gear改裝的XJS
- 英國最便宜的新車:5000英鎊來自馬來西亞的Kelisa
- Jeremy評測Alpina Z8
Top Gear 2003年6月1日(第4期)
- James評測贏得Le Mans的Jaguar C Type
- Richard評測經典的Jaguar Mk II
- Jeremy評測Jaguar新XJ:看看開XJ要多久才會感到無聊
- Jeremy評測Jaguar XKRR vs Aston Martin DB7 GT
Top Gear 2003年6月8日(第5期)
- Porsche 996 Turbo
- Porsche 996 Carrera 4S
- 在自己廚房裡造車的人
- James評測自己夢想的經典英式跑車Triumph TR6
- Ford WRC車隊機械師更換Focus賽車全車機械部件快,還是一群女孩決定晚上穿什麼衣服快
- 小鋼炮Renault Clio V6
Top Gear 2003年6月15日(第6期)
- Mitsubishi Evo VIII vs. Subaru Impreza STi
- Richard駕駛Peugeot 206 GTi 180參加Bedford Autodrome的track day,後來又換上了終極track day car:Palmer Jaguar JP1
- Track Day Car大碰撞:Caterham R400 vs. Ariel Atom 2 vs. Radical SR3vs. Westfield XTR2 vs. Lotus Elise Sport 190
- James駕駛改裝的Evo VII試圖打破世界拖車速度記錄
- Jeremy評測Vauxhall VX220 Turbo
Top Gear 2003年6月22日(第7期)
- Jeremy評測Koenigsegg CC
- Richard評測Renault Megane
- Hummer H1, H2
- Talon防爆裝甲車
Top Gear 2003年7月6日(第8期)
- Nissan 240Z vs. Nissan 260Z vs. Nissan 280Z vs. Nissan 300ZX vs.Nissan 350Z
- 敞篷車大評測:VW Beetle Convertible vs. Daihatsu Copen Convertiblevs. Audi A4 Diesel Cabrio vs. Mercedes CLK Convertible vs. CitroenPluriel
- 誰是最快的宇宙霸主
- Jeremy評測Alfa Romeo 147 GTA
Top Gear 2003年7月13日(第9期)
- Jeremy評測Volvo S60R
- James評測GM HyWire
- Richard評測Vandenbrink Carver,荷蘭人造的瘋狂三輪車
- Jeremy評測Vauxhall Signum
Top Gear 2003年7月20日(第10期)
- Richard評測TVR T350C
- Jeremy評測VW Phaeton
- James評測Cadillac Sixteen
- 英國最快的殘疾人競賽
- Overfinch Range Rover 580S
-------------------------------------------------------------------------------------------------------------------
【Top Gear第3季】部分節目內容簡介:
The Best Of Top Gear
-Jeremy把Jaguar XK RR和Aston Martin DB7 GT做比較
-James試著毀壞一輛豐田皮卡
-James試駕最新款BMW 5系
-Richard對Porsche GT3留下了深刻映象
-Stig試圖駕駛一輛老Jaguar從航空母艦「起飛」甚至「殺」自己
-James試駕老Aston Martin Vantage
-Jeremy去底特律試駕Ford GT
-Richard測試Renault Megan CC和Peugeot 307 CC
-------------------------------------------------------------------------------------------------------------------
【Top Gear第6季】
Top Gear 2005年05月22日(第1期)
- Jeremy評測賓士CLS55 AMG
- James評測「有趣」的Honda Element
- 豐田Aygo五人制足球賽
- 挑戰者II坦克追逐陸虎攬勝運動版
Top Gear 2005年05月29日(第2期)
- Jeremy回顧瑪莎拉蒂的輝煌歷史
- Jeremy評測瑪莎拉蒂MC12
- Jeremy, Richard, 和James分別用1500英鎊買一部非保時捷雙門跑車,並且接受一系列挑戰進行大比拼
Top Gear 2005年06月12日(第3期)
- James評測他心目中70年代的經典跑車——瑪莎拉蒂 Bora
- Jeremy和Richard帶來他們自己的DreamCar:Ford GT和Morgan
- Jeremy評測Wiesmann MF3和TVR Tuscan II
- 這期TopGear請來了一位貴賓——Batmobile(蝙蝠俠的戰車)
- Richard非常有趣地評測阿斯頓•馬丁DB9 Volante
- Jeremy花了2500英鎊(合35000人民幣)買了一部勞斯萊斯,一輛1976 Rolls Royce Silver Shadow Mark I去出席一剪綵儀式
Top Gear 2005年06月19日(第4期)
- 一輛加長的1984 Lincoln Towncar Stretch Limousine穿越美式婚禮儀式
- Jeremy評測凱迪拉克CTS-V和奧迪S4
- Richard評測新寶馬3系
- 這期Top Gear演播室來了幾位特殊的客人:Mrs.Clarkson、Mrs.Hammond、Mrs.May,分別是三位支持人的媽媽,為廣大人民群眾選擇一部好車。侯選車是:本田Jazz(飛度)、標致1007、雷諾 Mos。測試項目有,第一項:用戶友好性測試要求:完成開門、調整座椅及後視鏡、發動引擎、調節收音機到古典音樂頻道等一系列操作,全部完成後第一個啟動汽車者贏。第二項測試:Drag Race 競速賽,先沖線者勝。第三項:實用性測試,看誰裝的東西多且操作簡便。後一項比賽: 單圈計時。
Top Gear 2005年06月26日(第5期)
- James評測Nissan Murano
- Jeremy評測Jaguar E-Type和Aston Martin DB5
- 昔日F1冠軍Damon Hill(達蒙•希爾)
- Richard試駕Maserati Coupe
- Jeremy分別駕駛Porsche Boxter S和Mercedes SLK 55 AMG與Irish Guards Sniper Squad(愛爾蘭守衛隊狙擊手)進行車與狙擊手的較量
Top Gear 2005年07月03日(第6期)
- 車船比賽:Jeremy駕駛McLaren SLR從英國倫敦出發穿越法國、德國、荷蘭、瑞典,最後到達奧斯陸,James和Richard則通過海路,可以直接向斯堪迪納維亞半島進發。
- Stig測試Aston Martin DBR9
- Alfa Romeo Brera來到演播室
Top Gear 2005年07月10日(第7期)
- Jeremy評測TVR Sagaris
- 為了考證倫敦交通堵塞情況,FIAT Panda 4X4和業余馬拉松愛好者搞了一場人車馬拉松比賽。猜猜誰贏了?
- 一德國女車手駕駛一輛普通Ford Transit能不能在10分鍾之內跑完一圈Nurburgring?
Top Gear 2005年07月17日(第8期)
- Jeremy評測Ferrari F430和F430 Spider
- Top Gear海灘大測試Audi TT Roadster vs. Nissan 350Z vs. Chrysler Crossfire Convertible
Top Gear 2005年07月24日(第9期)
- 誰是最新的小鋼炮之王?VW Golf V GTI vs. Renault Megane RS vs. Vauxhall Astra VXR
- James和Richard體驗了一側倫敦夜晚代駕生的生活,順便評測了客戶的汽車
- Top Gear創造吉尼斯世界記錄:汽車側向翻滾圈數之最
- Jeremy評測BMW E60 M5
Top Gear 2005年07月31日(第10期)
- Jeremy評測BMW 535d
- Richard帶你去看Icelandic Jeep與Polaris Snowmobile的水上比賽
- James在迪拜試駕最快的四門豪華轎車Bentley Flying Spur
- 這期Mark Webber(馬克•韋伯)來到演播室
- 三位主持大玩Outdoor Toys
Top Gear 2005年08月07日(第11期)
- Richard評測Vauxhall Monaro VXR,並邀請來了日本的D1 Drift漂移車隊,讓職業Drifter來評價Monaro是不是適合玩drifting
- 有音樂學位的James試圖只用汽車引擎聲來混音成為Top Gear主題音樂。找來的音樂素材包括Enzo、Bugatti 37 Type T、Alfa SZ、Corvette Stingray、甚至1缸的推土機
- 最佳駕駛音樂:Queens - Don't Stop Me Now
- 什麼是當今世界銷量最大的車型?每年銷售100萬台的是什麼?是Ford F150!但Jeremy評測了F150 SVT Lightning以後的結論是:rubbish
- Richard趕赴西班牙參加奔牛狂歡,並且評測了驚人的Murcielago Roadster
-------------------------------------------------------------------------------------------------------------------
【Top Gear第7季】
Top Gear 2005年11月13日(第1期)
- 新一代英國超級跑車Ascari KZ1,能在圈速榜上代表英國的榮譽嗎?
- 3位主持人再次來到駕駛天堂Isle of Man,進行一場徹底的評判:Aston Martin V8 Vantage vs. BMW M6 vs. Porsche 997 Carrera S
Top Gear 2005年11月20日(第2期)
- Jeremy評測Cayman S
- Richard帶你回顧British Racing Green的來源,並測試來自英國的最新跑車:仿製1958年F1冠軍Vanwall賽車的Vanwall復古跑車
- 阿森納昔日球星Ian Wright來到Top Gear
- Top Gear招牌大破壞游戲再次出新招:遙控真車競賽
- Jeremy駕駛全新Audi RS4在法國山區和速度攀岩愛好者比賽
Top Gear 2005年11月27日(第3期)
- 新的Top Gear大型試車,3位主持人駕駛Ford GT, F430 Spider和Pagani Zonda到法國進行長途比較測試
- Jeremy評測全新Ford Focus ST
- 英國交通部長做客Top Gear
Top Gear 2005年12月4日(第4期)
- Richard試駕Zonda F,接著Stig用Zonda F刷新了Top Gear賽道記錄!
- 悼念英年早逝的英格蘭唯一一個WRC冠軍Richard Burns
- Jeremy, Richard, 和James分別需要用10000英鎊購買一輛中置引擎義大利跑車,並且接受一系列挑戰,看看誰買的車能最後獲勝
- James駕駛新Renault Clio在葡萄牙狹小的城區街道和一個山地車手競賽
Top Gear 2005年12月11日(第5期)
- Marcos品牌復出,Richard評測搭載Chevy small-block V8的Marcos TSO GT2
- 萬眾期待的時刻到了!Top Gear史上最大長途競賽:Jeremy駕駛Bugatti Veyron同James和Richard的賽斯納私人飛機比賽,從義大利到倫敦市中心,誰能先到呢?
- 傳奇F1冠軍Nigel Mansell做客Top Gear
- 997 Carrera和Carrera 4哪個更棒?Stig分別駕駛它們在今年巴黎的Race of Champions賽場(WRC巴黎比賽的短道賽臨時賽場)上做一了斷。
Top Gear 2005年12月27日(第6期)
- Golf Mk5 R32 vs. BMW130i
- 新Mazda MX5 vs. 賽犬
- Top Gear 各種年度獎項揭曉
- Jeremy親身來到美國加州,試圖駕駛NSX在Laguna Seca賽道達到他在PS2的GT4游戲里做出的圈速!
-------------------------------------------------------------------------------------------------------------------
【Top Gear第8季】
Top Gear 2006年05月07日
- 歡迎Top Gear的新寵物狗
- Richard評測Nissan Micra CC,汽車歷史上最令人尷尬的汽車。。。
- 三位主持人把一輛老Renault Espace的頂切掉改成敞篷MPV,並嘗試一系列測試
- James評測新Civic
- Top Gear名人跑圈速用的Suzuki Liana換成了凱越(Chevrolet Lacetti)
- Jeremy評測驚人的Koenigsegg CCX,Stig造圈速的時候還撞上了輪胎牆
Top Gear 2006年05月14日
- Jeremy評測Corvette Z06,Stig接下來造出了很不錯的圈速
- Richard遠赴冰島駕駛Tomcat超級越野車和芬蘭人瘋狂的動力單人劃艇競賽
- Jeremy到雄偉的Yorkshire Dales國家公園試駕新Jaguar XK
- Top Gear三人幫到當地廣播節目去搗漿糊
- Stig被放到Liana里造圈速,他能跑的多快?
Top Gear 2006年05月21日
- 3位主持人各自把一輛汽車改裝成水陸兩用,並接受挑戰
- Jeremy評測新Louts Exige S
Top Gear 2006年05月28日
- Richard評測BMW Z4M
- Jeremy體驗新S級上的新科技,預測哪些會在未來出現在普通汽車上
- Richard駕駛Cayenne Turbo S在塞普勒斯WRC賽道上和高空跳傘競賽
- Jeremy糟蹋了一輛老S級的內飾,把它改造成自己家裡的樣子
- Stig重新駕駛加裝了尾翼的CCX造圈速,改寫了Top Gear圈速記錄!
Top Gear 2006年06月04日
- Jeremy評測Prodrive的P2原型車,並由Stig造出圈速
- F1傳奇冠軍Jackie Stewart號稱在他的指導下,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將自己最快的圈速記錄再砍掉20秒。於是top gear向老Jackie送出著名的慢吞吞先生James,Jackie能不能實現諾言呢?
- Jeremy評測新一代法國大轎車C6
- 世界盃開始了,Top Gear為大家獻上一場法國對巴西的汽車足球大戰
Top Gear 2006年07月16日
- Jeremy比較三款熱門轎車:Ford Mondeo ST220、Mazda 6 MPS和Vauxhall Vectra VXR
- Top Gear全體人員試圖找出汽車露營為什麼吸引人
- Richard見證F1賽車在室內到底能開多快
Top Gear 2006年07月23日
- Richard和James分別駕駛Ford S-MAX、Mercedes Benz B200和Vauxhall Zafira VXR看看哪款車最運動,增壓器最好
- Jeremy評測新Lamborghini Gallardo Spyder
- James駕駛新Peugeot 207與兩位Parkour者進行比賽
- Jeremy、James和Richard在蘇格蘭一賽場里組裝一輛新Caterham Super 7與Sitg駕駛Caterham Super 7從遠離這個賽場465英里外的Caterham工廠到賽場的時間,看看誰先到
Top Gear 2006年07月30日
- 三位主持人對比評測3輛貨車:Volkswagen Transporter TDi, Renault Master, 和Ford Transit
- Jenson Button駕駛Suzuki Liana跑圈速,更新F1車手圈速排行榜
- Richard評測全新Noble M15
- 三位主持人分別用1000英鎊的預算購買一輛貨車,並參加一系列挑戰賽
-------------------------------------------------------------------------------------------------------------------
【Top Gear第9季】
Top Gear 2007年1月28日(第1期)
- Richard Hammond 經歷嚴重車禍後 終於回到了演播室當中和大家團聚
- Jeremy、 Richard和James想證明可以在24小時之內能夠重鋪一條1.5英里長的公路
- Jaguar的新車:使用了機械增壓引擎的XKR。並用它和Aston Martin V8 Vantage進行了對比
- 本周之星: 廚師 Jamie Oliver
Top Gear 2007年2月4日(第2期)
- James在德國大眾的試車道上將布加迪威龍開到了407公里時速的極速
- Jeremy, Richard和James對三輛雙門小跑車進行評測,他們打了高爾夫,去了蘇格蘭國 家現代藝術美術館
- 本周之星: 演員Hugh Grant
Top Gear 2007年2月11日(第3期)
- 本期是TopGear的美國特輯,Top Gear一行人在美國完成從邁阿密到新奧爾良的長途駕車旅行,他們想看看能否用買便宜車,而不是租汽車,來完成這項任務。期間將有各種搞怪,比賽和挑戰等待著他們
Top Gear 2007年2月18日(第4期)
- Richard和James嘗試用一輛Reliant Robin車製成可重復使用的太空梭,讓火箭將它發射升空後,還能安全的回到地面
- Jeremy看看新的 Porsche 911 Turbo能否贏取他的「芳心」
- Jeremy試駕一輛擁有700匹馬力的 Brabus改裝過的Mercedes-Benz SL65
- 對 Cool Wall 進行了更改
- 本周之星:演員 Simon Pegg
Top Gear 2007年2月25日(第5期)
- Jemery讓一輛火車以75 MPH的速度撞向一輛停在鐵軌上的Renault Espace
- Richard, Jeremy, 和James挑選一些巨型農用拖拉機並用它們進行一系列的比賽
- Jeremy試駕Lamborghini Murcielago LP640並讓Stig做了單圈成績
- Richard, Jeremy,和James用他們選的拖拉機播種生物汽油作物
- Star in a reasonably priced car: Kristin Scott Thomas~她是Jeremy的夢中情人,cool wall的評價標准。
Top Gear 2007年3月4日(第6期)
- Jeremy, Richard, 和James做出一部加長豪華轎車,並讓它通過一系列搞笑的測試。
- Richard試駕Ford野馬 Shelby 500並拿它和他自己的1960』s Ford野馬對比
- 本周之星: 演員 Billie Piper
-------------------------------------------------------------------------------------------------------------------
【Top Gear第10季】
Top Gear 2007年11月04日(第4期)
-三個主持人來到了非洲的波札那(波札那)購買買廉價的兩輪驅動汽車,並嘗試了一系列挑戰!
Top Gear 2007年11月25日(第7期)
-由於明年就是British Leyland的40周年紀念日,Jeremy,Riichard和James帶著自己的£1200以證實有些不錯的車來自這家汽車廠
-Jeremy開著一輛阿斯頓馬丁DBS-詹姆斯邦德的車
-本集「明星開廉價車」的做客嘉賓是喜劇演員Jennifer Saunders
Top Gear 2007年12月02日(第8期)
-Jeremy對Vauxhall VXR8做了測試
-Jeremy與James前往Beaulieu汽車博物館,以尋找究竟是哪一款車第一個具備現代化的操作布局
-Richard駕駛了阿隆索贏得2005一級方程式冠軍賽用的雷諾F1賽車
-Lewis Hamilton來到了TG演播室並且在TG賽道上駕駛一輛Suzuki Liana
-Jeremy 乘坐了一輛自動駕駛的BMW,並且在TG的賽道上行駛了一圈
-明星駕駛廉價車: 音樂家James Blunt
Top Gear 2007年12月09日(第9期)
-Top Gear小組用寶馬3系的柴油車在銀石賽道上角逐了Britcar 24小時耐力賽,所用燃料是上一季節目中製造的「生物柴油」
-James在布達佩斯與一些在騎BMX自行車的人進行比賽,並測試全新的菲亞特500
-由於最近TG出現了太多超級跑車,Jeremy 測試一部被叫做Daihatsu Materia的家用車,並且帶來了一個「相似」的車與其對抗測試-Ascari A10
-明星開廉價車本期嘉賓:Keith AllenTop Gear小組用寶馬3系的柴油車在銀石賽道上角逐了Britcar 24小時耐力賽,所用燃料是上一季節目中製造的「生物柴油」
-------------------------------------------------------------------------------------------------------------------
【Top Gear第11季】
Top Gear 2008年6月29日(第2期)
- 在經歷去年的Fifth Gear火燒TG倉庫事件後,酷車牆終於回歸
- Richard在阿爾卑斯山駕駛全新奧迪RS6 Avant旅行車與兩位速降滑雪者進行了比賽
- 全新斯巴魯翼豹和三菱Evo10在TG賽道上進行了對比測試
-Jeremy在威爾士山區駕駛一輛賓士CLK AMG黑色特別版進行所謂的「駕駛旅行」
-本周之星: 演員Rupert Penry-jones和Peter Firth
Top Gear 2008年7月6日(第3期)
- Jeremy在TG賽道上開著賓利Brooklyn瘋狂拉煙
- 三人組一人開一輛Alfa Romeo來了一段穿越中英國的歷險
- 今日之星:演員 Rob Brydon 和 James Corden
Top Gear 2008年7月13日(第4期)
- Jeremy在日本駕駛Nissan GT-R與新干線大戰!
Top Gear 2008年7月20日(第5期)
- Jeremy在Fuji富士賽道測試Nissan GT-R!
- Jeremy開著鈴木裝著狐狸被RIchard獵殺著。
- 今日之星:競爭激烈的倆位商界之「龍」Jeremy在日本駕駛Nissan GT-R與新干線大戰!
Top Gear 2008年7月27日(第6期)
- RIchard在TG賽道上開著Gumpert Apollo瘋狂打轉。
- Britain vs Germany汽車節目製作組。
- 今日之星:非第一不取的Jay Kay

E. Q計劃—奧迪Q8 55TFSI視頻評測

?

說了這么多,其實並不是奧迪在國內市場被迫轉型而是奧迪在中國市場終於做回了自我,曾經個性鮮明的草原狼、C5代RS6至今都是國內二手市場的稀罕物件,這也再一次印證了年輕、運動、激情一直是奧迪堅持的,或許只是時間不對讓我們誤解了它。Q8的驚艷登場也許只是奧迪的常規操作,但對於被固有思維桎梏的我們而言,這實在是太美了,無論你把Q8形容成平價版本的Urus還是Q7的coupe車型,都無法改變你看到Q8第一眼時那種心動的感覺。

歡迎關注我們:壹號扒車yihaobache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寶馬M5和奧迪R8有什麼區別

寶馬M5
熟悉寶馬的人都知道,寶馬m公司是寶馬集團內的一個專業機構,其使命就是把性能卓越的寶馬汽車推向巔峰。在一部寶馬車上的字母"m"代表了非凡的運動特性、專屬性和高超的工藝,同時也是優秀的駕駛技藝和個人風格的象徵。m分部可以和梅賽德斯-賓士的amg相媲美,在它手中所誕生的產品進一步延伸了這個全新的性能理念:bmw高品質跑車——m系。
寶馬的m公司除了設計和製造高性能的車型之外,它的業務還延伸至一個新的領域——bmw indivial(寶馬個性化)改裝部,主要是按照客戶的個性化要求設計製造新的個性化寶馬車型,滿足客戶極端的個性需求。
寶馬m公司還提供專門的駕駛培訓。在過去的近30年中,寶馬駕駛培訓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駕駛培訓,吸引了很多一流的教練。
也就是說,目前寶馬m公司由三部分組成:汽車部負責「m」字頭的車輛製造,個人改裝部(又稱特需部)滿足特殊的個性化訂購要求,而培訓部則有遍布全球的培訓學校。
寶馬m汽車是所有寶馬汽車設計理念的極至體現:那就是設計、生產和服務於高性能的、具有賽車特點、在駕駛樂趣方面毫不妥協、具有最高技術水平、強勁的動力和出色的操控性讓寶馬在全球每一個角落都擁有無數擁護者的高性能公路賽車。如果說bmw是駕駛者的夢想,那麼寶馬m則是夢想中的渴望。
寶馬m的歷史源於寶馬悠久的賽車傳統。享譽世界的寶馬m公司的前身是1972年成立的寶馬汽車運動股份有限公司(bmw motorsport gmbh),專門負責賽車和高性能車輛事務。在上世紀70年代,紅色-紫羅蘭-藍色相間的寶馬賽車是房車賽道上當之無愧的明星,因此,一些執著的客戶要求寶馬生產擁有賽車性能並適合日常駕駛的汽車。對於這個需求,寶馬公司很快就做出了回應,於是他們開始製造高性能的寶馬5系列。這是寶馬工程師設計製造的第一款高性能運動型轎車,其發動機、懸掛和制動都借鑒了賽車的思想,在當時引起了巨大轟動。強勁的動力和出色的操控性使得寶馬在全球每一個角落都擁有無數的擁護者,因此,寶馬m系車型也成為那些對汽車性能有著狂熱追求者的夢想。
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寶馬m1、m535i、m5、m635csi陸續登場,字母「m」變成了速度、安全和優雅漂亮的代名詞。這些車型都採用了直列式6缸24氣門發動機,全部獲得了巨大成功,成為車壇經典之作。
寶馬m1
1982年,寶馬公司製造出第一代高性能的寶馬5系列(e28m5原型車),使用3.6升直列6缸發動機,擁有284馬力。
e28 m5
也就是從80年代中開始,寶馬汽車運動股份有限公司把重點轉移到普通轎車賽和量產的m系列公路運動轎車的開發和市場化上。1986年公司推出了第一代m3轎車,這款雙門緊湊型跑車是寶馬汽車運動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款和普通量產3系轎車同步生產的車型,具有小巧的車體但是卻有一台195馬力的四缸發動機,它繼承了寶馬m運動車的光榮傳統,亮相後就得了頭彩,義大利車手羅伯托·拉維利亞駕駛它取得了1987年世界房車賽冠軍。隨後幾年他又贏得了好幾項歐洲房車賽冠軍。而且m3不僅僅是優秀的賽車,同時他也是優秀的日常交通工具,最初的生產計劃是5000台,不過幾年下來寶馬汽車運動股份有限公司總共銷售了17100輛m3,為自己帶來了大量的利潤,同時也為寶馬m汽車贏得了口碑。
1988年寶馬公司開始生產在e34平台5系四門轎車基礎上開發的第二代m5運動轎車,它採用兩種直列六缸發動機,排氣量為3.6升和3.8升,最大功率315馬力和340馬力。
e34 m5
1998年,寶馬m股份公司的工程師研製成功了第三代e39 m5,它又一次成為了這個級別運動轎車的工業標准,所使用的5.0升v8發動機最大功率為400馬力,和前一代m5一樣,變速箱系統為工作極度精確和平順的6速手動變速箱。
e39 m5
2005年,寶馬推出了e60平台上的第四代m5,全新的寶馬m5是世界首部搭載高轉速v10發動機的量產車型,結合全球首創的smg drivelogic七速序列式手排變速箱,讓第四代寶馬m5擁有4.7秒內完成0-100公里/小時加速的實力。新的m5用的v10發動機和上一代的v8發動機同樣是5.0升的排量,不過寶馬的工程師們還是額外擠榨出79kw的動力出來,而同時最高轉速也達到了8250rpm,比上一代高出1250轉,扭矩也比上一代大了20nm,達到了520nm。getrag和bmw特地為v10發動機開發了全新的七速sequential manual gearbox (smg)變速箱,這款變速箱比起以前的可以更快地換檔,65毫秒的換檔記錄比起之前的m3版本上的smg變速箱更加快捷。而且,新變速箱可以支持最高達550nm扭矩和8500rpm轉速,為司機提供11種換檔模式。為了使變速箱更緊湊,有些傳動裝置也被和變速箱融合為一體。
e60 m5
端詳著全新的第四代寶馬m5,其優雅細膩卻又充滿張力的車身曲線,相對於其他高性能跑車,顯得格外冷靜,縱使如此,車身仍然不經意地流露著潛藏的狂熱m基因。前臉超大型進氣口及擾流詏計,顯示出同級別運動轎車領袖的氣度與大格局。側面的鰓狀飾板設計、流線的外後視鏡,突出的側裙造型,新m5整車的動感氣質自然地散發著;而車尾部和側面特有的m標志,如勛章般告訴著旁人其身為m家族成員的純正血統。車尾的四支排氣管、後擾流板,加上m系專用的19寸輪圈,全新bmw m5這部高性能巨作的運動風范渾然天成。
坐進m5的座艙,馬上會被儀錶板上搶眼白色恆光刻度和貫穿整個操控台的鍍鉻邊框所吸引。啟動引擎,抬頭顯示器上投射出m5的車況信息:檔位、車速、轉速,以及和f1賽車上相同的、可主動提示車主最佳換檔時機的換檔指示燈。m5特有的火紅色指針隨著車速的飆升,配合著m5專屬的引擎聲音不斷挑逗你心跳的頻率,這就是屬於m5的經典氛圍。雙前座為m系多功能座椅,用最上乘的merino皮革製成,不僅具備頭枕、肩部、腰部及腿部支撐的電動調整功能,還有可設定三種溫度的座位加熱功能,提供最上乘的駕駛支撐。
將個人化的車輛特性設定整合為一的m drive,是新m5最創新的人性化設計。新m5上的m drive,包含drivelogic換檔模式、dsc模式、電子避震器設定、抬頭顯示器以及座椅包裹設定。此外,寶馬 m5內部空間與5系轎車一樣,比較寬敞,500公升的行李廂空間,可選的6/4分後座,強大的性能下不用犧牲實用的元素。
寶馬是豪華轎車中的操控王者。新m5在操控方面仍然領先於對手,它的操控相當精確,只是需要駕駛員敢於大膽地去控制方向盤,m5會用極佳的運動感來回報你。當使用無級調節的減震被設定在常規或舒適模式時,已經足夠m5輕松地越過多彎的山路了。而運動模式似乎只適合身強力壯的人使用,因為m5的速度不會因為使用了運動模式而加快,但此時操縱方向盤卻需要更大的力氣,沒有相當的技術你還真的駕馭不了它。
現在的寶馬m公司更像是一個小型的汽車公司一樣在獨立運作,因為它有500多名專家,其中一半負責m汽車,除了進行技術開發外,他們還進行大量的試車研究。強勁的動力和出色的操控性使得寶馬在全球每一個角落都擁有無數的擁護者,因此,寶馬m系車型也成為那些對汽車性能有著狂熱追求者的夢想。
2006年寶馬終於將其高性能的m系列引入中國市場,m5售價達到了146.8萬元,這是國內正式引進的第一個高性能豪華房車。隨著國內市場的成熟,廠家也越來越重視在高性能轎車領域的銷售,而隨著寶馬m這個經典品牌的進入,國內的汽車產品將更加豐富,而對於高性能汽車狂熱追求的消費者也將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一步 『奧迪R8——中置發動機、全時四驅、全鋁車身』奧迪R8超級跑車擁有無比迷人的駕控感,在奧迪品牌的運動車型中堪稱翹楚。中置420馬力V8 FSI發動機、全時四輪驅動系統和奧迪全鋁車身空間框架結構,賦予了它無比出眾的超凡動力表現。奧迪R8超級跑車將於2006年9月28日起接受預定,首批產品將於2007年上半年交付。作為奧迪旗下的首款中置發動機運動車型,奧迪R8超級跑車將奧迪在無數場汽車運動賽事中取勝的經驗、突破傳統的設計以及領先科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並使奧迪「突破科技,啟迪未來」的品牌理念成為其在賽道和公路上出色表現的最佳註解。奧迪在全世界的汽車運動賽場上獲得了無數場勝利。繼80年代奧迪摘得汽車拉力賽、房車賽桂冠後,長距離汽車耐力賽無疑成為迄今奧迪賽車工程師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奧迪同樣成功地征服了這一挑戰:奧迪R8賽車五次贏得享有極高聲望的勒芒24小時汽車耐力賽,具體時間為2000年到2002年,以及2004年和2005年。其中兩次占據比賽的前三甲。勒芒賽無疑是奧迪賽車部工程師們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因為它所要求的工程學水平要遠遠超過僅僅將所有系統只保持短時間的超高性能。除了必要的頂級性能和優異的驅動力外,長距離汽車賽的關鍵在於持久力和可靠性,以及最適宜的人類環境學設計。這些賽車基因被巧妙地移植到公路型運動車上,再配以激動人心的設計,奧迪R8超級跑車絕對獨樹一幟、引人注目。
R8是以奧迪勒芒quattro概念車為原型的量產車型,這也是奧迪旗下的首款中置發動機車型。發動機的位置決定了它特有的車身比例,奧迪公司的前身——汽車聯盟股份公司專為賽車而設計的Type C系列車型就是中置發動機車型。 [編輯本段]LED燈被大量應用 最近德國奧迪為其超級跑車R8配備獨一無二的Full-LED前大燈,也就是純粹由LED燈照明的前大燈。R8整車寬度為1900mm,長度和高度分別為4430mm和 1250mm。2650mm的長軸距為雙座駕駛艙提供了足夠充裕的空間。R8車身緊貼路面,車身尾部的肌肉感十足,車門與側邊導流風口的過渡部分的設計也很協調。在車門後方的輪拱和車頂之間,配有寬大的空氣進氣口,為V8發動機的進氣及冷卻提供足夠的風量。尾部安裝的自動伸展式後擾流板可幫助R8更充分地利用風力。擾流板可以產生附加的下壓力,增強由車身底部的空氣動力學特性產生的吸氣作用。當車輛低速行駛時,後擾流板會自動收縮,保持車身水平。該前大燈由54個高性能Led燈為日間和夜間駕駛提供燈光,並展示了奧迪燈光戰略的極致。LED技術耗能較少,環保,而且使用普通燈光系統的其他行駛者的眼睛不會受到這些閃爍的光亮點的影響。 R8 Full-LED前大燈最早出現在2003的日內瓦車展上,並和鋁制奧迪空間框架、陶制剎車片和採用FSI技術的中部懸掛V8發動機一起成為R8中集合的技術的一部分。 [編輯本段]外觀 只需輕輕一瞥,奧迪R8超級跑車的非凡特性就一目瞭然。它車身寬廣偉岸,緊貼路面,雄渾醒目的車身尾部猶如強悍的肌肉,如同一名隨時蓄勢待發的運動健 將。安裝在駕駛員座艙後的發動機的位置決定了它特有的車身比例,這種格局正是典型賽車風格的體現。此類車型格局設計中最經典的例子,是奧迪R8的早期車型,由奧迪公司的前身——汽車聯盟股份公司為國際汽車大獎賽設計的Type C系列車型。將發動機安置在中心位置優化了車身前後重量的比例,促進了驅動力的發揮,以奧迪R8超級跑車為例,車身前後重量比例為44:56。車身外部線條高度緊湊。車身前部和具有優雅曲線的車頂融為一體,正是這渾然一體的流暢線條,使這輛雙座運動型轎車凸現出清晰的奧迪特質。側面線條同樣體現了奧迪家族的特徵。輪拱上方的動感線條和側翼線條將車身前部、側面和後部連在了一起,車門與側邊導流風口的過渡部分的設計給人留下深刻而強烈的印象,更具奧迪特色的設計是安裝有大尺寸輪胎上方的圓潤光滑的奧迪輪拱。奧迪R8超級跑車的駕駛艙更靠前——這是典型的中置發動機賽車的特徵,這樣的視覺效果立刻讓人將它與同名的賽車聯系在一起。V8 FSI發動機安裝在駕駛艙和後軸之間,無論是透過寬大的盾形後風擋玻璃,還是從汽車內部,都可以看到這款設計完美、做工精巧的工程學傑作。此款車型寬為1.9米,但長度和高度卻分別只有4.43米和1.25米,而這正是真正的賽車的車身比例。2.65米長的軸距為超大的駕駛艙提供了更多空間,縱置的發動機緊隨其後。在車門後方,在輪拱和車頂之間,配有寬大的葉面側空氣進氣口,為V8發動機的進氣及冷卻提供足夠的風量。側邊風葉的漆面效果與車身的顏色配合得天衣無縫。梯形奧迪單幅格柵是整個車身前部最醒目的部分,加大尺寸的進氣口從左右兩側將其圍住。奧迪的四環標志有史以來首次出現在進氣格柵上方的汽車發動機罩上。創新的LED前大燈線條簡潔明快,覆蓋著透明的玻璃燈罩,為進氣口頂部增添了奔騰的活力。
奧迪R8超級跑車是奧迪首款可以提供全部前大燈功能組合選裝的量產車型,LED大燈組合包括雙列直插組裝、主光燈、日間燈光和指示燈光。LED,即「發光二極體」,代表著較傳統燈泡有著巨大優勢的新科技,它有著更長的使用壽命。由於LED燈所需要的空間比傳統燈泡更小,所以它能賦予設計者們更大的創作自由。奧迪R8超級跑車上運用的LED技術三維主前大燈設計,使得整車格外引人注目、令人心動。仿生學、或者說是從自然中獲得的設計靈感,已被運用於奧迪R8超級跑車前大燈的設計中。前大燈被設計成開口松果的形狀,反射鏡被一個接一個的集中布置,配合強大的LED發射系統,將多片LED強力集中成光束,產生高亮度的光,行駛燈的燈光勻稱而明亮。主前大燈內部反射鏡的設計風格受到悉尼歌劇院的建築特色的啟發。與之相反,日間照明燈像細窄的帶子一般,將前大燈的下側分隔開,產生獨具特色的光信號,給人以充滿創意的視覺感受。在2007年年底之前,有望可以預定LED前大燈作為選裝件。凹凸曲面的間隔交替,勾勒出車身尾部的側面線條。車尾清晰的分離界面下有一塊平坦的垂直面,而奧迪R8超級跑車尾燈環繞於該垂直面的側邊上——此處也同樣採用了LED技術。第三條剎車燈飾條橫貫車頂的整個寬面,形成了清晰的發動機艙蓋終止線。另一大視覺工具的特色裝備是正對著這款運動轎車的心臟——V8發動機的的選裝件——白色LED組燈,白色LED組燈為迂迴復雜的發動機艙提供了高亮度照明,令發動機即使在夜間也清晰可辨。
位於尾部保險杠上的兩個大尺寸擴散器開口,體現了奧迪R8超級跑車的造型設計非常忠於空氣動力學原理。兩對圓形的雙排氣管各自位於左右兩邊的擴散器開口上方。尾部安裝的自動伸展式後擾流板可幫助R8更充分地利用風力。擾流板可以產生附加的下壓力,增強由車身底部的空氣動力學特性或由擴散器產生的吸氣作用。當車輛低速行駛時,後擾流板會自動收縮,保持車身水平。
全鋁車身源自於奧迪空間框架結構的設計。它完美地實現了最小的重量和最大的剛度,為優化動力性能奠定了理想的基礎,同時也使R8達到了出色的比功率:3.71千克/馬力。
奧迪的四環標志有史以來首次出現在進氣格柵上方的汽車前蓋上。V8結構的4.2升FSI直噴發動機安裝在駕駛艙和後軸之間,無論透過後風擋玻璃,還是從車內,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外觀輪廓。更為張揚的是,奧迪的設計師還在發動機艙邊上安置了LED燈,為發動機艙提供了高亮度照明,即使在夜間發動機也清晰可辨。奧迪R8超級跑車是奧迪首款可以提供全部前大燈功能組合選裝的量產車型,除了標配的氙氣大燈之外,還可以選擇包括雙列直插組裝、主光燈、日間燈光和指示燈光在內的LED大燈組合。前大燈被設計成開口松果的形狀,反射鏡被一個接一個的集中布置,大燈輪廓應用了仿生學的設計,而主前大燈內部反射鏡的設計風格則受到悉尼歌劇院建築特色的啟發。 [編輯本段]內飾 在整個充滿動感的車身內部,以駕駛員為中心的駕駛艙結構為主導概念,它將駕駛員、儀表盤和高中控台融為一體。中控台上部的儀表盤微微向駕駛員傾斜。平 底的方向盤具有典型的奧迪運動車型風格,並且便於駕駛員出入。功能決定形式:奧迪R8超級跑車的設計始終貫徹這一理念。除了以駕駛員為中心的結構之外,側窗窗框也體現了該車型對功能性的關注,其材質的選擇具有高度的質感和舒適的手感。在駕駛員座上環顧四周,就如同身處R8賽車之中,駕駛艙內所有元素的風格和布局都注重駕駛本質——一切以駕駛員為中心。顏色的使用和整體氛圍的營造都體現了美學和人體工程學的完美結合——黑色調更加強調了工程學的元素,讓人再次聯想到激情無限的賽車世界。頂級的工藝加上高品質材質的應用,進一步強調了專業功能性與人體工程學風格。賽車座椅的標配材質是皮質/ Alcantara組合,也可選擇全皮質座椅。此外,奧迪R8超級跑車也可裝備由quattro GmbH特別開發的桶狀座椅。車內兩位乘員有充分的活動空間,舒適度遠遠超出高品質的賽車標准。座椅後部的空間可以放置大型的儲物包,甚至可以放置兩個高爾夫球包。前部的行李箱容積為100升。奧迪R8超級跑車提供大量具有鋼琴漆或Carbon sigma效果的裝飾元素和應用部件,客戶可以幾乎不受限制地選擇定製內飾。奧迪R8提供大量具有鋼琴漆或碳纖維效果的裝飾部件,平底的方向盤並不僅是追求個性,而能便於駕駛員出入。賽車座椅的標配材質是皮質/Alcantara組合,也可選裝全皮質座椅。此外,奧迪R8還可裝備由quattro部門特別開發的桶狀座椅。座椅後部的空間可以放置大型的儲物包,足夠放置兩個高爾夫球包的前部的行李箱容積為100升。 [編輯本段]驅動系統 類似於渦輪增壓式發動機的最高轉速范圍,出色的峰值扭矩,伴隨美妙的轟鳴聲——這些都是一台完美的賽車發動機應有的特性。優質的發動機不僅應具有澎湃 R8引擎 的動力潛能,並且適宜日常駕駛。在高速420馬力8缸發動機中,FSI汽油直噴技術的進化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該項技術在奧迪R8賽車中的應用使其多次取得成功。這些數據顯示了8缸發動機傑出的潛能。4.2升發動機在7,800轉/分時輸出功率309千瓦(420馬力)。在4,500轉/分~6,000轉/分時的峰值扭矩為430牛·米。在3,500轉/分~7,600轉/分范圍內,發動機能持續穩定輸出不低於峰值扭矩90%的動力。基於這些品質,在任何實際行駛條件下8缸發動機都能提供最澎湃的動力。其性能參數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奧迪R8超級跑車只需4.6秒即可從靜止加速到100 公里/小時,最高時速為301 公里/小時。發動機是一個高轉速單元。最大發動機轉速為8,250轉/分。這一原理的優勢在於發動機能在高轉速下輸出高功率,在整個轉速范圍內保持平穩、靈敏的響應。除此以外,其靈敏度、活力以及類似賽車發動機的轟鳴聲都是這款車型的得意之處。奧迪R8超級跑車另一項直接來自賽車運動的技術是干油池潤滑。它為最大縱向、橫向加速度提供了理想基礎,使V8發動機能安裝在更低的位置,從而降低了車輛重心,進一步加強了行駛動力性。本車型可提供兩款變速器:手動6速變速器及奧迪R tronic無級變速器。賽車運動的影響再次在這里顯露無疑:除中控台上的換檔手柄外,還在在方向盤後安裝有換檔撥片,後者體現了人體工程學的特色在賽車運動中的成功應用,給駕駛者提供賽車般的駕駛感受。手動換檔撥片的最成功的應用是5次奪得勒芒賽事冠軍的奧迪R8,一輛可以讓駕駛員在方向盤上換檔的車型。線控換檔技術結合緊湊的變速器,提供快速的檔位切換和出眾的比功率。「運動」檔模式以快速換檔提供最高的駕駛樂趣。當然,駕駛者也可以選擇自動檔模式。動力如此強勁的奧迪當然也配備了全時四輪驅動系統,通過粘性離合器將動力分配到前後軸。在奧迪R8超級跑車上,具有傳奇色彩的quattro系統根據發動機中置汽車的軸荷分布進行了調整。
● 動力為4.2升V8發動機,最高時速301km/h
● 底盤採用前後鑄鋁雙叉臂結構,應用乾式潤滑
『R8的前後懸架都採用鑄鋁的獨立雙叉臂形式』
底盤
底盤採用前後鑄鋁雙叉骨結構。前懸架是三角形叉骨,後懸架頂端叉骨為三角形,底部是帶有連桿的三角形叉骨。這種結構能夠提供最理想的車輪控制,是實現轉向靈敏度、最大轉向精度和精確定義的自轉向特性的最佳幾何構造。齒輪齒條式液壓助力式轉向器向駕駛者提供最佳的助力反應。
為了實現最大的行駛動力性,彈簧和減震器裝置剛度大,但是依然能夠提供令人驚喜的乘坐舒適性。 「奧迪磁性駕乘」自適應式減震系統替換標配的充氣彈簧減震器之後,這種效果更是勿庸置疑。產生這種效果的原因是減震器採用了一項創新的技術。用可以通過電磁場改變粘度的電磁液體替換傳統的減震液體,利用作用在電磁場上的電壓使阻尼特性發生任意改變。「奧迪磁性駕乘」利用這一特性,在每種行駛條件下產生正確的減震力,優化乘坐舒適性和駕駛動力性。配備感測器技術的電腦在幾毫秒內確定主要的行駛條件。駕駛員可以選擇兩種駕駛模式,一種可充分享受動感的賽車性能(可以通過降低電磁液的粘度實現),另一種則可以提供更多的乘坐舒適性。
奧迪R8超級跑車標配的輪胎是6臂18英寸輪轂,同時也可以選裝19英寸輪轂。235/40的前輪胎和最大為285/35的後輪胎提供必需的抓地力。輪胎的結構保證發動機中置跑車始終能將驅動系統和底盤的動力,轉化為最佳的抓地力和橫向動力。發動機中置跑車的長軸距和極低的重心使它能保持最佳的穩定性,從而產生最出眾的靈敏度,對駕駛員的操縱產生優質響應並提供高度安全性。 [編輯本段]裝備和裝飾 即便是奧迪R8超級跑車的標配,也足以滿足客戶對此類車型的嚴格要求。氙氣大燈、LED尾燈以及日間行駛照明系統、18英寸鋁合金輪轂、帶有7英寸顯示器的 音響系統、防盜警報器以及皮質/Alcantara組合內飾——這些只是豐富的標准配置系列中的小部分。
加上可選裝的配置,奧迪R8超級跑車堪稱完美。Bang & Olufsen音響系統配有465瓦功率輸出和12個特製的喇叭,播放出最優質的環繞立體聲。帶有擴音器的車輛噪音彌補系統可以根據路況和車速調節音響效果。依靠聲學駐車系統和後視攝像機,即使在最狹小的空間內,駕駛員也能使車輛運行自如。加強版收音機/導航系統擁有大型彩色顯示器和MMI多媒體交互系統鍵區,完美地將多種功能與用戶友好性相結合。和諧理想的綜合性設計,來自奧迪和quattro公司的皮質裝飾套件,讓奧迪R8超級跑車成為用戶個人的理想車型。奧迪R8超級跑車可配備18、19英寸的輪轂和235/35前輪胎,最大295/30後輪胎。還有從朱鷺白到幻影黑以及珠光效果等8種顏色可供選擇。 [編輯本段]工藝 奧迪R8 在位於內卡蘇爾姆的奧迪工廠中進行小批量生產。整個製造生產過程,從車身結構到最後的組裝都是以手工車間的工作方式組織的。工廠每天最多生產 15輛車,年產也不過3000輛,專家小組會參與每一個生產步驟,嚴格檢查每一個零部件,確保每一輛都完全吻合奧迪產品一貫的高品質要求。

G. GTR可以和世界頂級超跑抗衡嗎

絕對可以!!!看完就會覺得鼓舞人心!!因為證明了貴不一定就是好!!

GTR是性能特徵
G(Grand):性能優越的車
T(Touring):能夠長途賓士的車
R(Racing):適合用來比賽的車
NISSAN Skyline GT-R
Skyline GT-R車型演進歷史:
GT-R 一代 1969年2月左右
1969年至1972年間創下50場不敗記錄,因此成為性能車迷心目中的戰神。
車型編號 PGC10 & KPGC10 (雙門版本)
引擎 1989CC 直列式6缸DOHC自然吸氣引擎
最大馬力 160匹
最大扭力 180N.m
驅動系統 FR
GT-R 二代 1973年1月推出
外型採用以往的造型,前後四圓燈設計,但由於車體大幅增大,而動力單元基本沒變。造成馬力重量比數值的不佳,而這也成為其在賽道上失利的主要原因。加之石油危機,性能車種需求量下滑,因此而停產。
車型編號 KPGC110
引擎 S20 2.0L引擎 (與一代GT-R相同)
驅動系統 FR
GT-R 三代 1989年8月推出
繼承了日產著名賽車系列SKYLINE血統,配合最新技術,奪得"無敵戰神"及"公路之王"的美譽,因此R32是GT-R系列車中性能取向最純粹的版本。頭文字D中中里毅便是駕駛
車型編號 BNR32
引擎 RB26DETT 2568cc twinturbo
最大馬力 280匹(日本馬力上限)
最大扭矩 360N.m
驅動系統 4WD
GT-R32的動力搭配令當時可以說無人能敵,也因此在賽道重新回到了王者地位。如在日本29場連勝。43934的銷售量對於一款純粹性能趨向的日系跑車而言確實是不錯的表現,三代也是GTR系列車型中賣得最到的一代車型。
GTR 四代 1995年1月推出
車型編號 BNR33
引擎 RB26DETT 2568cc twinturbo
最大馬力 280匹(日本馬力上限)
最大扭矩 375N.m(扭力較舊款提升15N.m)
驅動系統 4WD
GT-R33在各方面都有所進步,但在整體戰鬥力方面,其實並不如上代GT-R32來的優秀。較為有說服力的說法是四代GTR出於市場銷售的表現而作了妥協與折中。
GTR 五代 1999年1月推出
車型編號 BNR34
引擎 RB26DETT 2568cc twinturbo
最大馬力 280匹(日本馬力上限)
最大扭矩 400N.m(扭力較舊款提升25N.m)
驅動系統 4WD
目前這系例的最新版本,在性能方面做了諸多的修改,讓Nissan Skyline GT-R名聲更甚,也是性能車迷夢寐以求的超爽型跑車之一。目前已停產。
曾經有50場連贏不敗紀錄,5次連勝JTCC總冠軍。1990SKYINE風光的一年,不但BNR32 GT-R囊括全日本A組及N組房車賽冠軍,在JTCC上更達到了出場29次冠軍29次的景況,參加比利時利曼24小時耐久賽中的Group-N組包攬了2、3名的佳績。
在的澳門東望洋大賽日籍車手長谷見昌弘駕駛著600匹以上馬力的「日產」Skyline GTR (R32)戰車挑戰當時號稱房車一級方程式DTM級別的BMW M3,DTM規格的賽車容許有更多的改裝,例如輕量化車身配件、鈦合金的活塞和連桿、及專門為比賽設置的ABS防抱死剎車系統,而GTR只屬於低一級的A組,很多配置都比較街車化。當時的BMW車隊派出的都是歐洲的頂級車手,BMW征戰東望洋已多年,車手和車隊對東望洋的賽道數據掌握很多,戰車是精心調教出來跑東望洋的,所以對GTR根本看不上眼。。。。但賽果竟然是GTR以圈速2分32秒激破過往記錄,比當時任何的一部房車組賽車都最少快上10秒以上,乃當時的超班之作!外國的車隊總是想不明白這台外形無流線感並不太起眼只有2600CC的A組車怎麼有如此大的威力,GTR震驚了當時的車壇,歐洲車再也不敢看不起GTR了。GTR還派車參加歐洲A組房車賽,憑著TWIN TURBO、四輪驅動、四輪轉向、空氣套件等武器,擊敗了當時稱霸車壇的SIERRA告士禾夫RS500。世界開始注意起了GTR,特別是FIA。91年的東望洋賽車,FIA在比賽前的兩天突然通知GTR要負重多100公斤!那是多麼的不公平啊!明明是A組車還要比高級別的DTM規格車多負重100公斤,是FIA怕GTR氣勢太猛實力太強怕再次蟬聯冠軍。GTR的車隊理論上引擎的馬力能抵消這100公斤的負重,但帶來的逼震彈簧卻抵受不了,由於沒有辦法及時得到更硬級數的彈簧大大減少了爭勝機會,雖然最後屈辱只得了第3名,但在眾人雪亮的眼中已經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冠軍,「戰神」的稱號就從此時流傳開了。FIA見日產的GTR風頭實在太勁了,歐洲車廠實在沒有一部戰車能向他們反擊了,最後惟有修改賽例,在94年開始停止舉辦A組賽例的比賽,那就逼使GTR再也沒有機會參加國際大型賽事,日產賽車以後就只有把GTR專注於日本國內的超級耐久賽和JGTC了。
在日本的N組超級耐久賽里,日產獨霸天下,無論是R32 R33還是 R34都是每場賽事的大贏家。即使三菱推出了四輪轉向3000CCTWIN TURBO的GTO,還有豐田的SUPRA(有日本大力士跑車的稱號,3000CC生產車在3600轉就有46公斤的扭力,4600轉就有280匹了)想憑著比GTR的RB26DETT引擎大400CC的優勢,向GTR發起了挑戰。可惜GTO車身重,其V6TWIN TURBO引擎體積過大,對發展成熟的GTR R32沒造成威脅。而SUPRA雖然直路勇猛,由於偏大的車身彎路上操控遲鈍沒能追上GTR。後來GTO 和SUPRA慢慢地退出了N1超級耐久賽,使GTR成為超級耐久賽第一組的唯一參賽車款,無論是R32到R34這三代不同的GTR,連續十年贏得每場超級耐久賽事的冠軍,也證明了日產SKYLINE GTR 是近10年日本發展最成功的車款。
因為N1耐力賽中各支車隊都只會選擇GTR參賽緣故,形成了各大改裝公司都紛紛專注發展GTR,各大改裝公司都會推出各種改裝配件,無論是引擎內的精密零件、渦輪增壓器、波箱組件、懸掛、車身和車內配件等,使GTR成為有史以來有最多改裝公司生產改裝零件的車款。漸漸各大公司把賽場的技術沿用到了民用上,著名的有TOP SECRET 1000匹GTR,JUN 1000匹的GTR能從靜止0到100公里只用2秒8的驚人時間,VEILSIDE的GTR激破346.20公里的高速記錄,JUN Hyper Lemon R III 這部名為「超級檸檬R」高達1000PS/8350rpm的超級馬力與82.4kgm/6900rpm的恐怖扭力,創造了383.715km/h的驚異極速! 更有人改裝上了1500匹,GTR從此有著無限改裝的美譽。那RB26DETT引擎,直GTR列6缸2600CC DOHC 24活瓣TWIN TURBO,口徑X沖程為86.0x73.7,輕輕一呼油已經達至8000轉的引擎轉速,配合大型前置INTERCOOLER、六連式THROTTLE、INNER SHIM型的VALE LIFTER、每一個精密的零件都達至日本GROUP A的賽事級數,讓其引擎成為日本發展最長壽的引擎和世界10大引擎。
此外GTR還配置了ATTESA E-TSAWD(四輪驅動)、SUPER HICAS 4WS(四輪轉向)、DIFFUSER(空氣力學套件)、車載顯示電腦(能顯示G FORCE、溫度、很多功能)等功能,凝聚了日產的最高科技。雖然現時在JGTC GT500組的賽事中,RB引擎已經慢慢退役,退役原因是因為中缸是鐵鑄的散熱是個問題,加上是直列設計難免引擎重量分布影響了全車的車身重量分布使車身重心偏前。現在取而代之的是世界10大引擎之一的VQ引擎,其尺寸能讓車身達到了前中置的更佳重量分布和操控布局,經過激光打磨的汽缸讓引擎發揮得更順暢。
SKYLINE車系的名稱對於鍾情於性能車的玩家們來說可謂是如雷貫耳,而車系中的性能版本GT-R更是任何一個性能迷做夢也想得到的「神物」!不要說統帥所有日系性能車的BNR34,就連已經有10餘年歷史的BNR32現在也還是各國車迷爭相搶購的對象。相信國內喜歡GT-R車系的朋友不在少數,但卻沒有一篇中文文章系統詳細的介紹這被稱之為「東瀛最速神話」的GT-R車系。GT-R系列一直是以SKYLINE的高性能版本為依託,所以,了解GT-R就要從SKYLINE車系的誕生開始。
1957年,SKYLINE車系誕生於一個名為「王子」的車廠,由於車廠經營不善,在1969年的時候被日產汽車收購。收購王子後的日產汽車為了和走在前面的豐田等車廠競爭,急需幾款外觀以及性能都同樣出眾的車型來提升品牌價值和市場佔有率。於是,重組後一直被擱置的SKYLINE(天際線)和SLIVIA等車型被正式批准生產。GT-R系列的榮光之路就此開始。
初代天際線,廠方編號R27。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車頭的造型依然很有味道。側面也在不規則腰線的映襯下將整個車身塑造的極具肌肉感。採用排氣量為1989ccl的水冷發動機,最大馬力為160匹/7000轉,最大扭矩18.0kg-m/5600轉。在當時是一輛以性能著稱的暢銷車型。車尾造型顯得有些呆板,由威武的車頭造型,漂亮的腰線所帶來的流暢感到車尾好像一下子斷掉了,而看上去笨重可笑的後保險杠好像是硬生生被敲到車身上一樣,和整車線條極不相配。尾燈的造型簡單,沒有視覺效果。從外觀上來說,R27是虎頭蛇尾的。敗筆在於前衛的車頭,車身和平庸的車尾無法銜接。
短短的一年後,受市場熱情的回報影響,日產汽車推出了加裝空氣動力套件的R27兩門運動版本,正式命名為GT-R。這便是GT-R的誕生。車一出世,憑著漂亮的外觀,強勁的性能即被搶購一空,也達成了日產汽車樹立品牌形象,佔領市場份額的初衷。在這一年裡GT-R作為日產車隊的代表參加了日本GT大賽並為日產汽車贏得了第一次冠軍 。之後,GT-R奇跡般地創造了50連勝的戰績,而關於GT-R不敗的神話也由此誕生了。其他廠商看到天際線車系作為四門房車和兩門運動型轎車同樣成功以後,開始紛紛提高自己車型的性能,但在外形上依然沒有跳出老框框。
當他們還為在外形上如何取悅買家而研究新車外觀的時候,1973年日產再度發難,R28的推出可以說在當時的日本車壇颳起了一陣旋風。領先的外觀設計再度幫了日產的忙,這款現在看來和阿斯頓馬丁——征服外觀線條極為相像的R28,在30年前看來好像夢想之車一樣。流行的雙圓燈設計,賽車似的入油口,長長的車頭,飽滿的車身,順滑的車尾再加上不錯的性能表現,但受當時石油危機影響,僅限量生產了197輛便告終結!所以在日本也被車迷稱為超稀少車而成為追逐收藏的對象TFQh
1975年推出的R29,對於天際線GT-R車系的發展史可算是重要的一環。因為在R29上,首次採用了直到今天還在被使用的被稱為是GT-R車系靈魂的矩形頭燈設計和四圓尾燈組設計。依然是先推出四門房車版,在取得一定的銷量之後立刻會推出兩門運動版GT-R。這是一代被忽略的GT-R,因為生產數量僅4000餘台,個人認為GT-R今後的外觀發展方向自R29開始。同時也是因為產量太少,故不能認為是一代成功的產品,只能說是一個小改款的嘗試。 可是好景不長,在1973年日產汽車因為受到70年代末的日本汽車工業危機所帶來的沖擊波以及日本國內於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推行的諸如排放規制,馬力規制等一系列對於天際線GT-R這類性能車系極為不利的規制影響,而被迫停止了GT-R的生產。所以其後推出的R30以及R31並沒有發售兩門運動型,也就是GT-R型,僅在市場銷售天際線(四門房車)型號。由於外形平庸,市場反映也不好。(不過R30和R31在中國也能看到其蹤影,看來產量還不算太少)當時,很多車迷認為GT-R車系的光輝就此完結了。
80年代初,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終於自日產宣布:日產汽車將在不久的將來恢復GT-R車系的生產。經過了16年的漫長歲月 ,終於在1989年8月21日推出了久違的第三代全新GT-R,廠方編號BNR32。被人翹首企盼的全新GT-R當然不能敷衍了事,而且日產也希望能在性能車上重振雄風。外形上,新車採用了R29延續下來的矩形頭燈和四圓尾燈組合。造型也考慮到風阻而做的很流線。原廠空氣動力學套件做的美觀又極其實用。R32選用了全新的直列六缸雙渦輪增壓引擎,也就是一代名機RB26DETT,及獨特的扭力可分式的電控四輪驅動的底盤。最大馬力為日本規制上限的280匹。搭載5前速手排檔,0-100KM/H加速成績為5.1秒。新車上市以後,市場反映幾近瘋狂,銷售成績達到創紀錄的四萬三千餘輛。相信看過日本漫畫「頭文字D」的車迷能夠了解到當夜嬰中里駕駛著BNR32出現在秋名山路時,觀眾們羨慕的眼光以及無數稱贊的話語就證明了這款新時代GT-R的威信所在。
在BNR32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後,日產汽車在六年之後,於1995年3月推出了第四代GT-R,編號BNR33。依然採用原來用於BNR32車型上的RB26DETT直列六缸雙渦輪增壓引擎,經過全新調校後的RB26馬力雖然略微調小為276匹,但出力更加迅速。外觀方面和BNR32相比改動並不大。但是,不知是不是日產被BNR32的巨大成功沖昏了頭腦,在BNR33的身上竟然出現了GT-R車系中少見的大敗筆,就是BNR33竟然選用同廠豪華房車「公爵」的底盤!一款視操控性能為生命的競速車竟然採用房車底盤,其操控性能可想而知。就算引擎再怎麼有潛力,都會被被底盤的先天不足所抵消。所以,BNR33在市場上遭到了巨大的失敗,銷量銳減為16000餘輛。日產御用改裝廠NISMO也坦言,這款車的底盤令我們在RB26引擎上的努力付之一炬。
痛定思痛,日產在經歷了BNR33的失敗以後,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人會在GT-R上尋找舒適性的。他們需要的是狠辣的外形,敏捷的加速,凌厲的操控。
日產的工程師們K著這個信念,終於在1998年的5月,開發出了GT-R車系有史以來最為成功的型號——BNR34!從外形上看,日產已經徹底走出了R33失敗的陰影,新車的造型異常狠辣。車頭巨大的進氣隔柵以及變形的晶鑽氙氣頭燈,19英寸六輻式輪轂以及露出的金色BREMBO剎車卡鉗配巨型通風鑽孔剎車盤,比三菱LANCER EVO系列還要醒目的大型尾部定風翼,以及改良為高光照明的外大內小的四圓尾燈組合都在透露一個同樣的信息——東瀛戰神又回來了!操控方面,日產設計師在BNR33上得到的教訓使他們製造BNR34時格外重視****控性。除繼續沿用可依輪胎附著程度而自動分配扭力的電控四輪驅動底盤外,還引入了主動式四輪轉向系統。這個系統可以在前輪做大幅度轉向動作時,後輪依前輪轉向角度的大小也進行相應的轉向,其結果就是可以以更銳利的角度進行轉彎。動力方面,日產提供了三款可供選擇的發動機,這三款NEO STRAIGHT 6缸引擎,同樣都配置著著名的「NICS」(進氣歧管兩段可變長度系統)以及「NVCS」 (氣門正時可變機構), 籍此使引擎在各轉速域均能有完美的表現。先從起步型的2L自然進氣引擎(RB20DE)說起,利用電腦控制出極佳的油氣混合比,並且搭配凹頂的活塞設計,使混合氣進入汽缸時形成特殊的渦流……藉此達成層狀燃燒、提高燃燒效益,達成稀薄燃燒的目的,引擎的最大輸出為150ps/6400rpm,19.0kgm/4400rpm,拜稀薄燃燒所賜,油耗方面有著不俗的表現。而2.5L自然進氣引擎(RB25DE),則可發揮出最大輸出200ps/6000rpm,26.0kgm/4000pm,這顆引擎強調的則是「LEV」(Low Emission Vehicle)的訴求,低排放廢氣、低污染,新開發的觸媒轉化器可有效抑制廢氣排放,使CO、HC、NOx的排出值比現行日本的廢氣排放限制再低10%左右。身為日產最頂尖的跑車,動力表現自是不俗!重頭戲2.5L渦輪增壓引擎(RB25DET),這是Skyline R34所搭載最強悍的心臟,最大輸出達到280ps/6400rpm,35.0kgm/3200rpm!這樣的數據遠勝於R33的輸出。而搭載在GT-R R34上的引擎則依然是日產的看家法寶直列六缸雙渦輪增壓(RB26DETT),籍2.6L排氣量加雙渦輪增壓,最大出力:280ps/6800rpm 最大扭力:40.0kgm/4400rpm。為什麼要叫看家法寶呢?就是它在改裝方面似乎擁有無限潛力。 從1969年開始在賽事中,GT-R一向是以無敵的姿態出現在賽場上,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不過,近年來GT-R的幾大缺陷也漸漸暴露了出來: 1.車重問題:這個問題一向是困擾日產改裝廠商以及賽手們的最大問題。GT-R的車重和其最大競爭對手豐田的SUPRA以及本田的NSX相比,分別重了100餘公斤和130餘公斤。在賽車廠上,1公斤的輕量化都關乎著勝敗,可以想像,GT-R背著多大的包袱在和對手較量。由於車身超重,對於油耗,馬力消耗,彎道操控,以及剎車系統的損耗都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若不是藉助表現穩定的發動機以及操控性能極佳的底盤,GT-R的榮光可能已然不再。所以,車重是近年來GT-R的勝利優勢越來越微弱的關鍵原因。 2.風阻問題:其實嚴格來說GT-R和SUPRA、NSX並不能算是同級對手。因為後者為獨立開發的車型,而GT-R則是依託於SKYLINE車系的性能版本。而日產的專屬性能車款300ZX由於和BNR33相同的底盤問題而成了扶不起的阿斗,日產只能以GT-R迎戰。這就造成了GT-R以房車外形迎戰賽車風阻的尷尬局面。而附屬車款又不能改變外形,所以風阻問題是GT-R面臨的第二大問題。 3.排放問題:2003年起,日本將實行新的排放規制,對於大排量高功率引擎的排放問題做了特別的規定。其結果是現行的日系性能車種如GT-R,SUPRA,NSX,300ZX,GTO等都會因為通不過測試而面臨停產的惡運。日產汽車不想再一次讓全世界的性能迷再一次失去GT-R,也希望GT-R能夠擺脫上述幾重枷鎖的束縛。徹底成為無懈可擊的「東瀛最速神話」。
終於,日產有了大舉動,2001年夏,日產發表了全新的SKYLINE,廠方編號為V35,發動機採用全新研發的VQ35DETT引擎。可是這輛新車卻令全世界翹首企盼新一代GT-R的車迷感到困惑不解。車身形狀絕不像性能車,過高的車高以及過長的軸距令新車沒有什麼高超的運動性可言,作為房車倒算是一部好車。最為重要的一點是GT-R車系的靈魂——矩形頭燈和四圓尾燈組合在新車型上消失得無影無蹤。車迷們憤怒了,認為這是日產自BNR33以來的第二次迷失,所犯的是不可接受的錯誤。2001年的夏天對於GT-R的車迷來說特別燥熱,而日產也在不斷的推出各種R34 GT-R的限定版本,營造出絕版收藏的態度。
2001年日本東京車展日產汽車展台。一個震驚世界的消息由此傳出:GT-R正式脫離SKYLINE車系,成為一個獨立的車系。而日產展台上展示的正是R34 GT-R的正統接班人R35 CONCEPT。從新款SKYLINE推出時車迷的黯然神傷,到R35 CONCPET發表時的欣喜若狂,GT-R的發展在牽動著多少人的心~~~~~~ 沒有錯!剛勁的車身,簡潔的線條,逼人的氣勢還有那熟悉親切的四圓燈組再加上那方向盤上證明血統的銘牌,GT-R回來了!從此以後,GT-R再也不用忍受SKYLINE的羈絆,可以自主開發屬於自己的低風阻車身線條,採用輕量化材料車身,靈活敏捷的底盤。還有已經經過證實的即將搭載於R35的全新7速手排擋。有的車迷認為新車造型過於圓潤而失去了戰神應有的威嚴,但前邊已經提過,剛勁的車身造型已經為GT-R帶來了太大的負擔,這也是GT-R沖破SKYLINE羈絆的最明顯的改變。
AMG GTR
在1994 年,FIA 啟動一個新的國際GT汽車比賽級別,並且命名為GT1。參加這個級別的比賽幾乎沒有任何限制,不過參賽的車廠至少生產一台合法的該車型道路版本車型。這其中第一輛的GT1賽車是保時捷的Dauer 962以及麥克拉倫的 F1。麥克拉倫的車型在勒芒大賽中取得死亡勝利激發了梅塞德斯賓士開始設計他們自己的 GT1 賽車。
與麥克拉倫的 F1 車型不同,梅塞德斯賓士和 AMG 一起進行車輛的設計,而且是先設計一輛比賽用車型號,然後再生產一台道路版本的車型。從設計到生產出來僅僅用了 128 天,CLK GTR 在1997年首次登台亮相。在碳纖維材質的發動機蓋下面是一台經過 AMG 調試的 V12 引擎。除了車頭燈和車尾燈以外,沒有任何地方可以看出這台 CLK GTR 與 CLK 有任何的關聯。
與保時捷的 911 GT1 相比較,CLK GTR 馬上就取得了成功。在有著高超技術才能的駕駛員 Bernd Schneider 和 Klaus Ludwig 的駕駛下,CLK GTR 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在1997賽季的最後,Schneider 被加冕為世界冠軍。
在1998 的首場比賽里,有兩台的 CLK GTR 參戰,並且兩台都獲得了勝利。在接下來的8場錦標賽中,勝利被 CLK GTR 的替補 CLK LM 贏得。在1998 和1999年 AMG 建造了25輛限量版的道路版本GTR。

H. 「西裝暴徒」的改裝,旅行車中誰能比它更酷

奧迪RS6因其外形低調內斂卻性能強大被車迷們取了許多外號,最出名的就是「西裝暴徒」與「地表最快買菜車」。不論是家用接孩子買菜還是周末外出自駕,甚至偶爾的賽道激情,它可以滿足你所需要的一切,既然已經這么完美了,那它還能改裝嗎?回答當然是肯定的,不信就來看看這一次的改裝案例吧!
在外觀方面,這輛水泥灰的RS6自帶寬體,再加上改裝寬體套件上身,更顯霸氣,但它又有著低姿態,看起來蓄勢待發,充滿了戰鬥力。
蜂窩中網、亮黑車標、亮色裝飾條加上霸氣前鏟,組合在一起,沉穩又有內涵的感覺就是這樣了吧。
而尾部設計氣勢洶洶,彷彿在告訴後面的車,「別超我車,我可不好惹」。
車身隨處可見碳纖維的輕量化、高強度,這台RS6在碳纖維的全面覆蓋下,氣場十分強大。
這台RS6的碳纖維前唇使得車頭離地間隙更低,讓戰斗指數直線飆升。21英寸的鍛造輪圈充斥著輪眉,配合著碳纖維側翼讓整輛車的側面線條看起來非常飽滿,這絕對是汽車愛好者看一眼就走不動路的那種。
行走方面,這款RS6輪圈採用三片式 21 寸 ADV.1 輪圈,避震短彈簧降低車高,整車姿態十分張揚個性。
這家改裝商將原本買菜車RS6徹底大變樣,外表看起來儼然就是一輛 DTM 賽車,「西裝暴徒」的稱號改裝之後更加名副其實。這里再多說下DTM,DTM德國房車大師賽(German Touring Car Masrers)是舉世公認的「最高級別房車大賽」,同時也是歐洲最受歡迎的房車系列賽。
雖然在外觀上改裝較大,但這台RS6在動力部分並沒有同步提升,從碳纖維引擎蓋上透明玻璃機蓋可以看見 4.0 V8 雙渦輪引擎, 560匹的最大馬力,日常家用或是偶爾激進操控,完全可以應付。
這樣一款RS6的改裝,性能數據甚至不輸超跑,你們喜歡這樣的改裝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這種超級跑車的資料

生產世界著名跑車阿波羅的公司坐落在萊比錫附近的一個小鎮Altenburg。公司一共才四十人,以前是生產縫紉機的。現在生產一輛阿波羅跑車要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基本配置20萬歐元。第一年上市就賣了12輛,這個原來生產縫紉機的工廠兩年內縱身成為世界著名跑車行列內,最主要的原因要歸功於前奧迪汽車公司運動部主管Gumpert先生
阿波羅配備奧迪650馬力雙增壓發動機,從0到100km/h為3秒,0到200km/h為8.9秒,最高車速360km/h(奧迪R8 4.2Quattro 0到100km/h為4.6秒可見阿波羅這款兩個增壓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因素,雖然沒有奧迪R8帥氣但這個另類的玩物非常特別只看它的車門打開方式已讓人熱血沸騰)

熱點內容
北京二手皮卡車型報價及圖片及報價圖片欣賞 發布:2025-08-07 03:17:59 瀏覽:601
45英尺骨架半掛車價格 發布:2025-08-07 03:07:54 瀏覽:358
我的世界皮卡丘女皮膚大全 發布:2025-08-07 02:41:21 瀏覽:503
六座b型房車福特 發布:2025-08-07 02:39:58 瀏覽:783
銀川到海南自駕游路線圖 發布:2025-08-07 02:39:52 瀏覽:920
2018年6月皮卡銷量 發布:2025-08-07 02:39:50 瀏覽:772
中興皮卡前輪剎車片 發布:2025-08-07 02:39:48 瀏覽:741
荊門皮卡汽車銷售公司 發布:2025-08-07 02:31:48 瀏覽:659
車款德發430拖掛房車 發布:2025-08-07 02:30:20 瀏覽:66
拖掛房車城市生活 發布:2025-08-07 02:30:20 瀏覽: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