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車錦標賽改裝規則
『壹』 世界房車錦標賽的比賽規則
為了體現出比賽的公平競爭性,世界房車錦標賽賽事組委會對賽車規定了嚴格的條例。WTCC的參賽車型必須以至少4座的量產型房車為基礎,採用4缸發動機,排量不能超過2升,而且必須採用自然吸氣方式,最高轉速不得超過8500rpmr/min,最大馬力也被限定在250-270kW馬力的區間。可採用5速或6速直齒手排變速箱,輪圈尺寸不得超過9×17英寸,且每個輪圈的質量被限定在9公斤之內。另外,制動盤的直徑也不得超過296.5毫米。
另外,在每場比賽前,賽車和車手都要進行稱重,連同駕駛員在內的總質量不得低於114公斤。如果整體質量有出入,將會配以一定重量的壓艙物,確保每部賽車和車手的質量相等。
參照車手的總積分和每場比賽的表現,比賽配重的計算方法有兩種。首先,車手每取得一個積分都會增加1公斤的配重。另外,在每一站比賽中取得好的成績,在接下來一站比賽的配重也會相應增加。最新的規則是:單場比賽的前六名會依次加上30、25、20、15、10、5公斤的重量。每一站比賽結束的時候都會根據成績重新計算下一站比賽的配重。比賽最高配重的上線為70公斤。
世界房車錦標賽採用分站賽的形式,每個分站比賽分排位賽和正式比賽兩部分,正式比賽分兩回合進行,每回合有約50公里的比賽距離。其中頭一天的排位賽成績將決定次日第一回合比賽的發車順序。而第二回合比賽的發車順序則取決於第一回合比賽的成績,其中第一回合的前8名在第二回合的發車順序將會被顛倒,即按照第一回合的成績從第一名到第八名的順序反向安排第二回合比賽的發車順序。比賽結束後頒發冠軍車手和冠軍車廠兩個獎項。每個回合最後成績的前8名可以分別獲得10、8、6、5、4、3、2、1的比賽積分。
『貳』 中國房車錦標賽對選手的車有什麼規定。
2009年,中國房車錦標賽包含2000cc組和1600cc組兩個級別的比賽。2000cc組09年技術規則在保持08年規則不變的基礎上增加了發動機轉速的限制。1600cc組08年技術規則執行無限改裝的規則,09年規則新增加了限制改裝的條款,其中發動機部分變化最大。
2011年,中國房車錦標賽引入「T」概念,全新設置渦輪增壓組,賽事組別隨即改成「中國量產車組(原1600cc組)」和「超級量產車組(原2000cc組)」,而「超級量產車」組由自然吸氣組合和渦輪增壓組共同組成,但仍採取分組積分制。[1]
2012年,中國房車錦標將原來的三個組別:中國量產車組、中國超級量產車自然吸氣組、渦輪增壓組縮減為兩個組別:中國量產車組和中國超級量產車組;正式把超級量產車組中的自然吸氣賽車和渦輪增壓賽車同場同組競技,以此深入推進符合國際潮流的1.6T規則。而超級量產車組將會產生唯一的年度車手和廠商冠軍。此舉將使超級組競爭更為激烈
『叄』 什麼是中國房車錦標賽
就是CTCC。。斯基跑完整場比賽就可以看到格子旗揮舞了~ 想要的話網上都有賣的。
『肆』 中國房車錦標賽中(1600CC組)的賽車改裝有什麼特殊要求嗎
車隊根據各條賽道的特點,決定選用不同比例的變速箱尺比,如短且多彎的就選擇低擋位尺密類型,而如像在上賽場這樣給1600cc國產車提供無限施展空間的場地,則不得不考慮高速換擋的提速和極速的均衡。
『伍』 「世界房車錦標賽」,為什麼把一般的轎車叫房車
是一種可移動、具有居家必備的基本設施的車種。
房車分為拖掛式房車和自行式房車兩種類型,但是再細分就有9種不同車型選擇:自行式A型、自行式B型、自行式C型,拖掛式A型、拖掛式B型、拖掛式C型、拖掛式D型,還有移動別墅A型、移動別墅B型以及賽車式和營地式。
房車有好幾種,各種房車的大小及核載人數也有很大差異,市場數量最多、最受歡迎的自行式C型房車的核載人數為4-6人。當然自行式C型房車是自行式房車中空間折中的一種,比自行式B型房車要寬敞,但比自行式A型房車要緊湊。
(5)房車錦標賽改裝規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正確佩戴座椅安全帶座椅安全帶能在所有類型的撞車中提供最佳保護。一定要確保所有的成員佩戴安全帶,並且要正確地將其佩戴好。
2、嚴禁酒後駕車飲酒後不可以駕車。即使只喝一口酒也會降低用戶對條件變化的應變能力,飲酒越多,反應越遲鈍。因此切勿酒後駕車。
3、保持車輛處於安全駕駛狀態輪胎爆裂或機械故障都是極其危險的。為防止這類問題的發生,應經常檢查胎壓和車況,並完成各項定期保養。
『陸』 問一下汽車的比賽都有哪幾種,區別是什麼特別是那個像頭文字d里邊自己改裝車然後比賽是什麼賽事
就以一樓二樓的簡述一下吧,方程式的就不管了。房車賽通俗點講就是使用私家車作為比賽工具,世界房車錦標賽是國際汽車聯盟(FIA)旗下與F1和世界拉力錦標賽齊名的國際賽車頂級賽事。它是涵蓋方程式和拉力賽的汽車賽事,F1專為比賽製造賽車,世界房車錦標賽更關注挑戰極限大自然。而世界房車錦標賽則是以在售的量產房車為基礎的比賽,世界房車錦標賽對賽車規定了嚴格的條例,參賽車型必須以至少4座的量產型房車為基礎,採用4缸發動機,排量不能超過2升,而且必須採用自然吸氣方式,最高轉速不得超過8500rpm,最大馬力也被限定在250-270馬力的區間,比賽形式也和F1一樣,比賽場進行。對於場地賽、24小時拉力賽,都是一種比賽形式,區別是一個以時間作為賽規,一個以場地。至於漂移賽就是用來觀賞性的,一般都是在賽車場進行的,房車賽裡面有這個項目,北京舉辦過幾次漂移賽。以上這些都是正規合法的比賽,比賽車型改裝都是有要求的。
對於非正規非法比賽,就是頭文字d裡面那種,車隨便改就行出任何事自己負責。不過因為比較刺激,比較拉風所以很受大眾喜愛。基本上現在出現的賽車比賽就是這些。那些卡丁車什麼的我也不怎麼了解就不談了。希望能幫到你 謝謝
『柒』 一般改裝輛賽車要多少錢,就以速度與激情3里那種車為例,國際房車錦標賽那種車哪還有賽車手培訓要少節...
手頭沒有五百萬還是省點!一套NOS裝置就要好幾萬,四條熱融胎就要十幾萬,其他的防滾架、渦輪、懸掛、剎車等,都不會便宜到哪去,總之賽車運動是最燒錢的運動!找贊助商不如加入一個較知名的車隊,除非你已經很出名了!(商家要賺錢)
珠海好像有學漂移的,一日學費要好幾千,主要是燒胎!
(我也是賽車愛好者,望採納)
『捌』 ctcc中國房車錦標賽賽車是前驅還是四驅的,對賽車的改裝有什麼要求,wtcc呢
WTCC賽車都採用前驅或後驅而不用四驅,因為同樣的動力分給四個輪和分給兩個輪當然有區別,經過差速器動力還有損耗,所以不如兩驅來的直接有力,WTCC賽車要的就是速度,所以選擇兩驅,.四驅雖然可以做動力滑胎(也就是漂移)但是會影響速度,FR跟FF呢,就可以比四驅的更效率的過彎.,所以大多都選擇FR或者FF。ctcc也是一樣的道理,他們只是披著量產的殼而已,配置幾乎沒有一樣是原廠件,限制排量和馬力
『玖』 crc賽車改裝的標准
第一步外部改裝車輛改裝當然得從外部開始了。具體的內容一般有加提環(引擎蓋上)、加天線、開通氣孔、加大排氣孔和加裝擋泥板等等。由於拉力賽的路況條件比較差(以山區的砂石路面為主,如果是雨天道路條件將更差),賽程較長(一日短道賽,兩日正賽,全部行程近1000公里),因此故障頻率會非常高,為了能快速調試和維修,因此必須能迅速打開前蓋,所以真正的賽車會在引擎蓋上加裝提環。為了能及時傳達戰術安排、通報比賽進程和突發事件,戰車與指揮中心間的通訊聯絡就顯得至關重要,因此戰車就必須加裝外置的通訊天線。為安全起見,比賽中賽車的窗戶都是關閉的,而車手又都是全副武裝(安全帽、防火服、賽車服等等)因此需要設置獨立的通風口來保證車內空氣的流通。更粗的排氣孔可以增強車輛的排氣性能,可以改善車輛動力表現。這也是車輛改裝上最常見的部分了。由於比賽在山區進行,因此大雨經常會不期而至。一但遇到下雨或者地面潮濕,賽車在高速行駛時所飛濺起的泥點會很快鋪滿正側面擋風玻璃。而這樣一來,賽車手的視線將會受到嚴重干擾,同時比賽成績也會相應降低,更近一步還會嚴重影響到比賽的安全。因此除了配備更好的雨刷裝置之外,裝配更大的特製擋泥板,降低泥點飛濺的距離和覆蓋的面積,是從根本上改善問題的解決之道。第二步內部改裝當第一步外部改裝完成後,就進入第二步內部改裝了。內部改裝可以說是「先破後立」。從理論上說,車身重量越輕,對車輛性能改善的幫助越大。因此需要將全部前後座椅和車內不必要的裝飾物全部拆除。當完成破的工作之後,就是建了。首先,要對賽車進行特別的安全強化,即安裝強化支撐桿。賽車作為極其危險的運動,車輛側翻是經常出現的狀況,就是連續翻滾事故也是屢有發生,當採取特別強化支撐後,一旦翻車,車手的安全系數將會大大提升。其次,就是加裝賽車專用座椅,賽車椅的包裹性更佳,同時防滑性也更好,比普通座椅更能令駕駛者體驗到駕馭時的路感。另外賽車專用三點式(條肩帶和一條下擺帶)也令車手的安全性提升不少。第三步機械改裝當完成車輛的內外部改裝後,就可以進入機械改裝階段了。在這個階段改裝的對象就是車輛的行車電腦、發動機、變速器、油路等。對於這些部分,各車隊都會根據經驗和比賽需要對其加以改裝,不過限於中汽聯的嚴格改裝規定,因此這部分的變動在賽車改裝中還是比較小的。雖然這部分的改裝不大,但對車輛的性能卻能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絕對有「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之功。同時這些部分的改裝,一般也是各大車隊最為核心的機密內容,輕易不會對外泄露。另外,由於這部分的小改裝能產生大效果,因此它也就成為比賽中,各車隊相互之間投訴的最多內容了。第四步懸掛、制動系統當機械繫統的改造完成後就改對懸掛和制動系統動手了。賽車懸掛的改裝主要分彈簧、避震和懸掛系統等幾個部分。為了應付高強度的賽道使用,賽車的避震會比一般民用的更加粗壯,可容納更多的避震油(所使用避震油也比民用有更高要求)和避震器。而更高級的避震更附帶外置的避震氣瓶,提高避震的熱容能力。不同賽車隊對避震的調教也各有不同,但一般都有一定的軟硬可調能力以適應不同場地和車手狀態的需要。高級的賽車避震調教不僅有拉伸(Rebound)和壓縮(Bump)雙向可調,而且還能精細到不同的拉伸、壓縮速度下調整不同的軟硬度(結構上賽車避震內部比普通避震有更多可調閥體)。一輛賽車用的彈簧隨時超過十幾套,因為工程師要根據不同賽道的特性及車手的實際感受、需要,替賽車隨時調整彈簧的設定。賽車的懸掛調整是賽車變化最頻密的部分,決定調整的因素很多,有時還需要相當的經驗累積。賽車的制動系統(剎車、輪胎和輪轂等部分)也都是需要改裝的部分。賽車輪胎在賽道上追求的是抓地效果,而輪胎的抓地效果由材質、尺寸、與地接觸面積,以及表面花紋等多重因素決定。例如:賽道表面乾燥時,完全平面的輪胎(俗稱「光頭胎」)能創造最好的抓地力;而當賽道表面有水時,輪胎表面就必須有溝槽(俗稱「雨胎」),讓輪胎和地面之間的水通過這些溝槽排出。因此在比賽開始和賽中,後勤人員都會根據實際情況加以更換,一站比賽換6、7次輪胎都是十分稀鬆平常之事。由於拉力賽中會有不少的上下坡、丁字彎、發卡彎等條件十分特殊的路況,因此對剎車的要求也會較高,因此對剎車盤的尺寸、卡鉗的數量,甚至是腳踏板的力度等都會進行處理。力求做到反應迅速,效果明顯,安全可靠。至於輪轂的選擇最主要的標准就是輕質而堅固,因此賽車輪圈更多的是採用技術含量更高的鍛造鋁圈。此外賽車輪圈還有一項要求,那就是盡可能為剎車系統留出更大的安裝空間。第五步 變裝當前面四部全部完成後,就進入到改裝的最後一步「變裝」了。所謂「變裝」就是賽車披上新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