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前德國大眾房車
1. 德國人的AE86,拓海情敵的大奔有什麼來頭
賓士190E有個英文字母「E」,但它卻是C級的前身,代號W201,是賓士在1982年推出的首款緊湊型轎車,也是用以對抗寶馬3系的殺手鐧。以今天的眼光來看,當年的190E確實很小,可這車卻為賓士打開了一片天地,在全球取得了非常不俗的銷量,也是上世紀80年代消費能買到最便宜的賓士。這款「小奔」在日本當地也同樣受歡迎,即使大多數日本消費者更鍾情於本土品牌,可190E卻深受當地中產人士的喜愛,入門版的售價高達500萬日元,同期的皇冠起步價也只是300萬日元而已。
該車的心臟以賓士M102發動機為基礎,經由Cosworth進行強化,換裝進排氣效率更高的雙凸輪軸16氣門系統,配合高角度的凸輪軸、提前點火和更高的壓縮比,馬力輸出達到了185匹!或許你聽到這個數據會很不屑,這算什麼性能車?如今隨便一台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都能輕松造出這個馬力,但在30年前,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表現了,加上該車的自重較輕,讓其最高時速能突破250km/h。
面對不斷強大的對手,賓士190E也在不斷進化,街道版的馬力不斷提升,最強的EVOII車型馬力上漲至235匹,更配上了更為誇張的空氣動力學套件,DTM廠隊的賽車更擁有驚人的373匹馬力,在奮戰了多年後,終於戰勝了死敵寶馬E30以及眾多渦輪增壓對手,在1992年獲得了DTM廠商,
2. 德國大眾汽車的發展史及和德國保時捷汽車的關系
圖片是大眾頂級車輝騰啊,我喜歡,他是在德國一個很漂亮的透明工廠里造的。
大眾汽車的監事會主席費迪南德·皮耶西的家族公司是保時捷,他在任期間不斷收購大眾股票,並在大眾中已實際掌握控制權,為收購大眾做准備。期間他還讓馬丁·文德恩(奧迪前任首席執行官)取代比瑞德而成為新的大眾總裁,已收購MAN卡車公司問題為借口與其產生爭執,實際是為除了他,防止他妨礙計劃。這是大眾被保時捷收購的原因。
這是在我買的《汽車族》雜志上看到的。
德國大眾發展史——」大眾「動力強勁
作者:nmtd
在德國早期的汽車製造企業中,有一個戴姆萊爾汽車公司.這個公司設在奧地利的分廠中,有一位名叫費迪南德 波爾舍的設計師.當時歐洲大陸流行著一種觀念:汽車是有錢人的奢侈品,普通人無權問津.盡管波爾舍是位汽車設計師,但他卻是個普通人,因此也未
能擁有自己的汽車.
後來,美國人亨利 福特站出來打破了「汽車貴族論」,他設計製造的「T」型汽車,開進了成千上萬普通人的家,波爾舍從報紙上看到這一消息後,就萌發了
要設計一種「大眾化汽車」的念頭.
1931年,波爾舍的一家生產小型廉價轎車的小工廠在斯圖加特開工了.然而,由於資金不足,原型車遲遲沒能製造出來.就在他萬般苦惱之際,轉機出現了.1933年,德國法西斯頭目阿道夫 希特勒竊取了德國政權.波爾舍對希特勒反動的政治觀點毫無興趣,但他卻牢牢記住了希特勒在上台前許下的一個「諾言」:讓德國大眾有能力擁有一輛自己的轎車.於是,波爾舍徑直前去求見希特勒,希望得到一定的經費補貼.希特勒本身就是一個汽車迷,再加上歇斯底式的政治目的,因此給波爾舍大筆的研製經費,而且放寬了有關耗油量,冷卻系統以及其它技術指標的要求,鼓勵波爾舍盡快推陳出新出原型車.不過,希特勒提出了一個非常苛刻的條
件,就是「每輛車的銷售價格不得超過900馬克」.這比波爾舍以前預計的1500馬克少了40%!
為了這不可思議的900馬克,波爾舍絞盡腦汁.當時,德國許多汽車製造商都在背後嘲笑他是「十足的瘋子」.然而,他們低估了波爾舍的工作熱情,技術水平和獻身精神,3年後,波爾舍一舉推出三輛命名為「大眾」的原型車.但是,嘲笑波爾舍的人仍不相信這些車能夠進入市場,紛紛要求進行公開的疲勞試驗,以驗證達到了技術標准.
作為設計師,波爾舍並未就此止步,他深知「大眾」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於是,他親自前往美國,采購專業設備,招募技術工人.當時從美國返回後,發現德國已經掀起了一個購車運動,成千上萬的工人都想買車,「大眾」的生產能力遠遠達不到市場的要求.1938年,波爾舍在下薩克森州的一萬英畝的土地上,開始建設一座更大的大眾汽車製造廠.
但是,波爾舍本人並沒有像他研製出來的大眾汽車那樣幸運,他因涉嫌與納粹的關系而被捕,最後死於獄中.
「甲殼蟲」飛起來了
「二戰」後,盡管美國的汽車巨子對大眾汽車不屑一顧,但大眾人自己卻幹得津津有味.他們的「甲殼蟲」從下薩克森州的工廠里爬出來,借著經濟重建的順風飛向世界各地.
1948年,海因茨 諾德霍夫出任「大眾」總經理.他認為,公司現有的產品最適合剛剛從戰爭廢墟中爬起來的德國經濟.他對手下的人說:「我們當年初到此地時,這里滿目荒涼.而今天,這里建起了活爾夫斯堡市.這座城市是被大眾汽車載來的.今後,大眾汽車還會載著我們到達更輝煌的境界.埋頭苦幹吧,我們需要的只是提高產品質量,擴大產品種類.」
德國經濟出人預料的高速發展,為「大眾」創造了一個極好的外部環境;諾德霍夫的務實精神和正確領導又使「大眾」具備了大發展所需的內部條件.
20世紀50年代中期,「甲殼蟲」先後推出了許多新車型,還對問世以來就沒有變過模樣的「甲殼蟲」做了外觀改造,在德國市場上掀起了新一輪的搶購風潮.
大眾紮根中國
「大眾」更看好尚未開發的中國市場.1985年,「大眾」在中國的第一家合資企業--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相繼生產出「桑塔納」、「桑塔納2000」等產品.1991年,「大眾」在中國的第二家合資企業--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在長春成立,主要生產「奧迪」、「捷達」轎車.1997年,一汽-大眾銷售公司成立,成為「大眾」在中國的第三家合資企業.為了建立現代化的營銷網路,2000年,「大眾」在中國的第四家合資企業--上汽大眾汽車銷售公司成立.
1999年9月,「奧迪」A6在一汽--大眾成功下線.2000年12月,「帕薩特」在上海大眾成功下線.2001年8月,「寶來」在一汽--大眾下線,這是中國生產的第一款在技術上與世界同步的中級轎車.隨後,上海大眾推出具有世界一流技術水平的緊湊型轎車「波羅」.目前,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在中國生產的轎車總量已超過200萬輛,佔中國轎車總產量的52%以上.2002年,兩家合資企業生產的產品將達40萬輛,比上年增長21%.目前,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在中國生產的轎車總量已超過200萬輛,佔中國轎車總產量的52%以上.2002年,兩家合資企業生產的產品將達40萬輛,比上年增長21%.
「大眾」來到中國的時候,中國的汽車工業尚處於落後狀態.「大眾」與中國的合作夥伴通過不懈地努力推動著這一市場不斷前進.「大眾」總能根據市場的需求適時推出新產品.不論是過去的「桑塔納」和「捷達」,還是現在的「寶來」和「波羅」,都引導了中國汽車產品的新潮流.消費者對於老車型的忠愛和對新車型的熱衷都證明了這一點.「大眾」在全球范圍內都要實行嚴格的質量標准,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的產品同德國、墨西哥及巴西等地的質量標准完全一樣.「大眾」在中國的合資企業所生產的轎車不僅僅是在本地組裝,而是大力提高「國產化」水平.「大眾」一貫注重員工的培訓.在開始生產「桑塔納」之前,大眾汽車公司便安排中國的工程師與技師去德國、巴西的工廠培訓.自那以後,不管是生產「捷達」、「帕薩特」,或是「波羅」、「寶來」,中國員工都接受過多人次,長時間的海外及中國本地工廠的實地培訓.
在談到「大眾」在中國的營銷戰略時,雷思能博士說,我們著重於建立現代化的經銷商網路.我們的戰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建立「3S」經銷商,到2002年末,預計建立550家「3S」經銷商:進一步推進「大眾」的全球統一標准,以展示公司的品牌形象,改善經銷商的銷售方式,對人力資源、設施、設備、培訓及企業管理實施統一標准;建立獨資的進口公司,向中國提供除合資企業所生產的產品之外的「大眾」的產品.雷思能博士還說:「大眾汽車公司將根據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作出決定.我們的宗旨是:不同級別最好的產品,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客戶服務.」
3. 問下 德國大眾集團那麼牛逼 下屬很多名牌車。但是我們在國內看到的大眾牌汽車為什麼很便宜低端的樣子
你知道德國大眾是怎麼進入中國市場的么?當時要的一款車只有1千的訂單的樣子,本田還是豐田忘記了不屑於這個訂單,結果就被大眾搶灘了市場。大眾旗下很多品牌,高中低檔都有。性價比高人們當然願意選擇德系車而不是日本車。
4. 德國大眾汽車的發展史
大眾汽車公司1938年創建於德國的沃爾斯堡,創始人是世界著名的汽車設計大師波爾舍。大眾汽車公司是一個在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有生產廠的跨國汽車集團,名列世界十大汽車公司之一。
公司總部曾遷往柏林,現在仍設在沃爾斯堡。目前有雇員26.5萬人,整個汽車集團產銷能力在300萬輛左右。大眾汽車,顧名思義是為大眾生產的汽車。
德國大眾汽車的主要生產線:
1955年,來自德國國內和國外的大眾職員和經銷商一起在沃爾夫斯堡慶祝第一百萬輛甲殼蟲的下線。
1950年3月8日,Type 2投入生產,進一步擴充了公司的產品線。憑借豐富的多功能特性,Volkswagen Bus(即今天仍為許多人所熟悉的"VW Bully")很快掀起了訂購熱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大眾汽車
三個字母MAN由公司前身MaschinenfabrikAugsburgNürnberg(機械工廠奧斯堡-紐倫堡)的第一個字母組成。旗下的MAN曼商用車股份公司是世界著名的重型卡車製造商之一。MAN重卡也被常用作超級越野房車改裝,聞名世界的UNICAT房車公司做生產的越野房車多是採用的MAN底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早期70年代德國大眾原型大眾公交車叫什麼
沒有見過那車
只有個微型客車大t1
現在早都沒有見過了太老了
7. 德國大眾最經典的兩款車是什麼
上面說的我有異議.德國大眾的是高爾夫和甲殼蟲這兩款是他的經典.還有什麼需要盡情追問謝謝.
8. 德國曼指揮者四驅越野房車真正將「家」與房車完美的結合在一起!
一場疫情催生了眾多行業轉型和發展,也讓更多產品被發掘出嶄新的用途。其中德國曼指揮者所擁有的安全、便捷、實用性強、可移動等多重優勢與用途更多被解鎖,讓大眾看到房車除了是旅遊自駕的完美拍檔,更可以是生活居住的好夥伴。
9. 德國大眾汽車的發展史是什麼
大眾汽車共有五段發展史,分別是:
一、大眾汽車公司1938年創建於德國的沃爾斯堡,創始人是世界著名的汽車設計大師波爾舍。大眾汽車公司是一個在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有生產廠的跨國汽車集團,名列世界十大汽車公司之一。公司總部曾遷往柏林,現在仍設在沃爾斯堡。目前有雇員26.5萬人,整個汽車集團產銷能力在300萬輛左右。大眾汽車,顧名思義是為大眾生產的汽車。
二、1934年1月17日,波爾舍向德國政府提出一份為大眾設計生產汽車的建議書,此項建議得到了希特勒政府的批准和支持。波爾舍隨後組建了一個由34萬人入股的大眾汽車股份公司,隨後第一批「甲殼蟲」汽車問世,但僅僅生產了630輛就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停產。
三、二戰後,大眾汽車公司劃歸西德政府,汽車生產逐步恢復。由於「甲殼蟲」車價格低廉,很快風靡德國和歐洲,1955年「甲殼蟲」汽車出口到100多個國家。1963年,台灣的永業集團取得大眾的代理權,正式進入台灣市場,後至1999年大眾收回永業之台灣代理權,先後轉交由台鳳汽車、太古汽車代理。
四、1985年3月,大眾汽車公司宣布進入中國市場,與中方合資組建上海大眾,大眾汽車公司控股50%,也成為第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汽車企業,直到今天上海大眾生產的桑塔納轎車依然占據中國汽車市場的最大份額。
五、到1981年「甲殼蟲」汽車停產時,已經累計生產2000萬輛,打破了福特T型車的世界紀錄。隨著「甲殼蟲」汽車的暢銷,大眾汽車公司也成長為一個強大的世界汽車生產集團,它在西班牙和墨西哥等許多國家都建立起汽車生產廠和銷售公司。繼「甲殼蟲」汽車後,大眾汽車公司在1980年實現四輪連續驅動小客車大批量生產,推出了80年代世界最暢銷的高爾夫汽車,從而成為歐洲最大的汽車商。
10. 最早的汽車是誰發明的
最早的汽車
l770年法國人尼古拉斯古諾
汽車誕生之前 馬車就是人類最好的陸上交通工具。l770年法國人尼古拉斯古諾(1725一1804)將蒸汽機裝在板車上,製造出第一輛蒸汽板車 這是世界上第一輛利用機器為動力的車輛。
1769年,瑞士軍官普蘭捷爾
1769年,瑞士軍官普蘭捷爾也造出一輛以蒸汽機為動力的可自由行駛的板車干是有人將普蘭捷爾也認定為汽車的始祖之一。
1860年 法國人艾蒂安.勒努瓦
1860年 法國人艾蒂安.勒努瓦發明了一種內部燃燒的汽油發動機。
1885年德國工程師卡爾.賓士
1885年德國工程師卡爾.賓士(1844一 l929)在曼海姆製成一顧裝有0.85馬力汽油機的三輪車。德國另一位工程師戈特利布.戴姆勒(1834一l900)年)也同時選出了一輛用 1.1馬力汽油發動機作動力的四輪汽車,這便是現代意義上的汽車。 他們倆被公認為以內燃機為動力的現代汽車的發明者,1886中1月29日也被公認為汽車的誕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