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洞房子內飾圖片
㈠ 美麗窯洞作文300字怎麼寫
美麗窯洞
在現代大都市裡,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成為美麗的風景。這些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不僅外觀時尚,內飾也越來越精美華麗,電梯、空調、冰箱、彩電、電腦等應有盡有,為人們提供了諸多方便。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建築水平的不斷進步,那些直入雲霄的帶有地標性的摩天大樓成為繁華城市的象徵。而與此同時,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特色的質朴無華的建築則日漸式微,在大城市裡已不多見。每當走在高樓林立繁華而嘈雜的街道上時,我總會想起外婆家那排充溢著歡樂和笑聲的窯洞。
在遙遠的北方,在黃土高原,有看不到頭的山巒。放眼望去,在每座山巒的向陽處,都有星星點點的民居點綴在山腰間。近觀陝北窯洞,特色鮮明,大多獨門獨院,院內有石磨、石碾、石桌椅,有的還有水井,木窗格上貼著各種各樣的窗花。每戶都有圍牆,牆內是院子,牆外就是莊稼地,種植各種農作物和花草樹木,處處充滿農家氣息。直到現在,那裡的人仍然喜歡住在窯洞里。
陝北窯洞,是中國北方黃土高原上最原始的民居樣式,中華民族的祖先就是在類似的土窯洞中生存和繁衍。毛主席也曾在陝北窯洞中居住過13個春秋,在那裡運籌帷幄,指揮人民軍隊奪得了天下。陝北窯洞雖然質朴無華,不像大城市的樓房那般富麗堂皇,但我還是很喜歡它,尤其是外婆家的那排土窯洞,更是令我神往和留戀。
外婆家的窯洞,坐落在陝北米脂縣龍鎮鄉靠近公路的一座大山上,一排四孔,兩孔住人,兩孔儲糧和堆放雜物。住人的那兩孔窯連成一體,分前窯和後窯。前窯的正門向外開,後窯沒有正門,只在側面居中開了一個洞口,從前窯的正門進去,穿過側門才能進到後窯,很是別致。最具特色的是窯洞的窗戶,不像樓房的窗戶,全是玻璃的,而是在造型別致的木質窗框上,糊了一層薄薄的麻紙,看似弱不禁風,實則環保耐用。窗欞上貼著幾朵窗花,使窯洞充滿了生活的韻味。進了門,前窯右側靠牆有一隻很高的大木櫃,有四五層,裡面放著農家常用的物件和生活必備品。再靠里邊是用石材砌成的鋥光瓦亮的大鍋台,高度只及人腰,與最裡面的大土炕連在一起。炕上面鋪了一層蘆葦席子和幾塊羊毛氈,每盤炕能睡四五個人。窯洞內的設施極其簡陋,唯一的電器是掛在窯頂的電燈泡,沒有空調,也沒有冰箱。陝北農民的生活就是這么簡單純朴,有一個能照亮全家的電燈已經很滿足了。
現如今,外婆一家已搬到榆林城裡住上了樓房,可我並不因此高興,因為兒時在窯洞生活的美好記憶實在無法忘懷。每次過春節去外婆家,表哥表姐總要領我去爬山。有些山沒有路,一眼望去盡是梯田,我當時還沒有一階梯田的一半高,我無法爬上去時,都是表哥表姐把我一次又一次舉上去。爬上山頂俯視那些起伏不平的山巒和縱橫交錯的溝壑,心裡總有一種難以言表的快感。下山時,坐在黃土斜坡上像滑滑梯似的順勢而下,毫不費力,要多爽有多爽。回到家裡,渾身是土,家裡人不停地責怪:「這娃娃太不省心了,整天把衣服搞得這么臟,真不像話!」不管大人斥責也好,埋怨也好,我都不在乎,在山野里那種無拘無束的興奮勁兒久久不能散去。那天晚上,大人們在桌前打牌,我們幾個表兄弟則在大土炕上抖開被子玩起「包餃子」的游戲。大的「欺負」小的,用被子把小的蓋住,就像包餃子似的,不讓小的出來。大孩子常常玩得滿頭大汗,為小的掙不開包裹而「幸災樂禍」;被包進被子的小孩子也不哭不鬧,一旦掙脫鑽出被子便放聲大笑,像打仗突圍似的,異常開心。那種在窯洞里無拘無束、其樂融融的情景,是住在高樓大廈里的孩子們無論如何也體會不到的。
都市裡霓虹閃爍、富麗堂皇的高樓大廈雖然令人陶醉,可大山裡那排充滿歡聲笑語和朴實無華的土窯洞更讓我魂牽夢繞。它比高樓大廈更低碳環保,更節約能源,不用電梯,不用空調,冬暖夏涼,更接近自然,更益於身心健康。在我心中,窯洞是美的。
㈡ 陝北窯洞內部黑不黑
窯洞,是中國北方黃土高原上特有的漢族民居形式,具有十分濃厚的漢族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窯洞分為土窯洞、石窯洞、磚窯洞、土基子窯洞、柳椽柳巴子窯洞和介面子窯洞多種。
一般情況下窯洞都有窗戶 不過太深會比較黑 但是都有燈光照明 為了保證光照,窯洞也不會太長 。
㈢ 在我的世界裡面怎樣建築,才能算得上是卓越的建築師
在我的世界裡面要造好一個房子才能算得上是卓越的建築師。要蓋好房子,我們必須把土地封好。首先,你應該想像你想要什麼樣的房子,不管是火柴盒、復式別墅、聯排別墅、圓形建築等等。在這個想法被提出後,可以用相對差別很大的材料,如木頭、石頭等,在地面上「畫」出一個基礎草圖。
具體來說,對於兩邊的兩座小塔來說,太小或太大都不容易,好似犀牛頭不能配象牙一樣。主體的頂部結構不應太高、太厚或太低。顯示主要和次要的關系。細節的復雜性也應符合主次關系。副塔不應該比主塔更宏偉,主塔看起來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