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發布美國旅遊安全警告
❶ 泰國連環爆炸中國外交部是否有旅遊警告
有的,以下是聯合早報的報道
德國外交部證實,有三名德國人在泰國最新的連環爆炸案中受傷。
澳大利亞則建議在泰國的國民「高度警惕」,並指「泰國任何地點都可能再發生爆炸」。
中國駐泰使館也提醒在泰及擬赴泰的公民關注當地安全形勢,加強安全防範,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地點。澳門旅遊危機處理辦公室也對澳門居民發出類似旅遊警告。
美國、英國和日本駐曼谷的大使館也更新了對國民的旅遊警告,勸請國民避免到泰國旅遊。
泰國多處先後發生炸彈爆炸,最感震驚還是泰國國內。除了出事地區人們情緒緊張,政要也紛紛做出譴責,呼籲國民團結,共同應對危機。
至今尚無任何人或組織出面承認製造襲擊案,但警方排除此次連環爆炸與恐怖主義有關,泰國當局和政界人士都認為事情與政治有關。
泰國前首相、民主黨黨魁阿比昔在面簿發文稱:「我們泰國人將團結力量共同渡難關。泰國民眾、我們的國家不會對向我們施加暴力的人屈服。」
其中中國駐泰使館是隸屬於中國外交部的駐外機構
❷ 外交部為何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外交部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取得了全國抗疫斗爭的重大戰略成果。
9月15日,有記者就美國下調對華旅行警告進行提問。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取得了全國抗疫斗爭的重大戰略成果。
截至9月14日,中國境內已連續30天沒有本土新增確診病例,中國一貫依法保護在華外國人的安全與合法權益。
汪文斌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當然在華的外國人也有義務遵守中國的法律。美方在制定旅行警告時,應當充分地尊重事實,不應該進行無端的政治操弄。
(2)外交部發布美國旅遊安全警告擴展閱讀
美國將對香港旅行警告上調
據大公文匯全媒體9月15日報道,美國國務院14日更新對中國內地及香港的旅遊警示級別,對打算前往中國內地或香港的國民發出的旅遊建議,由「不要前往」或「提高警覺」,均更新為「審慎考慮前往」。
美國國務院今年6月曾更新對香港的旅遊警示內容,並維持在第2級的「提高警覺」(Exercise increased caution),此次則上調至第3級「審慎考慮前往」。中國內地則由原本最高的第4級「不要前往」(Do Not Travel)下調至第3級。
❸ 當你一個人在國外旅遊時遇到霍亂怎麼辦
上醫院看病,必要時候中國駐所在國大使館是你的靠山
1、如果你是團隊出遊,你可以聯系領隊或當地接待負責人。一般而言,地陪都是當地人,懂當地語言、熟悉當地情況,向地陪求助,請他們陪同去醫院。
2、如果自由行時遇到緊急情況,可以直接撥打當地急救電話。不同國家的急救電話有所不同,在入住酒店時,可提前詢問酒店服務人員。
3、不論是跟團游還是自由行,必要時都可以聯系中國駐所在國大使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布的2015年版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提示,中國駐當地使領館可以協助提供當地醫生名單供參考,也可協助通知國內家屬或單位。
❹ 如何維護中國遊客在國外的安全
據報道,日前法國相關負責人表示,前兩年,法國政府針對對中國遊客的安全措施,得到了一些實施,當時的法國外交部長法比尤斯,還放出了2020年將接待中國遊客的數量提高到500萬人次的豪言,但是如果法國治安不改善,500萬中國遊客目標或許很難實現。
世界奢侈品組織前兩年有調查顯示,2008年經濟危機後,世界主要奢侈品銷售國家營業額下降了40%甚至50%,但是與中國有關的市場上升了25%。在這種整個世界經濟低迷的情況下,而中國遊客超強的購買力,自然引人注目。
中國旅遊協會負責人表示,新的反恐法代替了緊急狀態,行業協會將繼續與警方聯系,爭取對中國遊客加大保護,畢竟旅遊業是法國的第一大產業,已經超過它的農業總產值,從保護旅遊產業考慮,法國政府也要保護中國遊客的安全。
希望中國遊客的安全可以得到保障!
❺ 去美國旅遊然後黑在美國,護照會被予以怎麼樣的處理
美國不會對護照進行任何的處理。
因為你仍然是中國公民以及中國護照持有者,只是在美國移民局留有不良記錄而已。被美國移民局查到,以後就沒法去美國了,會拿不到簽證。
而且以後如果想轉正美國戶口,更是不可能。一旦在美國移民局留有不良記錄,在申請轉正美國戶口時,會被拒絕。
(5)外交部發布美國旅遊安全警告擴展閱讀:
護照的相關要求規定:
1、護照有一定的有效期限,各個國家所規定的有效期限不同。中國的外交護照有效期為五年。公務護照和因公普通護照分為一次有效和多次有效兩類。多次有效護照的有效期為五年;一次有效護照的有效期為兩年。
2、護照持有人申請換發或者補發普通護照,在國內,由本人向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提出;在國外,由本人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領館或者外交部委託的其他駐外機構提出。
3、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十五日內簽發普通護照;對不符合規定不予簽發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享有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❻ 別去這個網紅國家打卡「天空之境」,外交部發的旅行警告指的是哪個國家
外交部發的旅行警告指的是玻利維亞,現在玻利維亞一點都不太平,有很多暴力傷人還有打砸搶事件的發生,國家領導人集體辭職,局勢一觸即發,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外交部提醒中國居民謹慎前往。畢竟旅行重要,生命更重要。
其實不僅僅是中國外交部發出了旅行警告,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還有土耳其都發出了聲明。在玻利維亞局勢還沒有穩定之前,不要前往玻利維亞這個國家打卡天空之鏡了。在現階段去完全是冒著生命危險的,旅遊誠可貴,生命價更高。同時還提醒有些至今仍在玻利維亞的本國公民,也要盡快選擇一個合適的交通工具返回本國。
❼ 旅遊景區創建A級景區時候,被要求安全警告、標志、標識要規范,怎麼樣才算規范
旅遊景區創建A級景區時候,被要求安全警告、標志、標識要規范,怎麼樣才算規范?
旅遊景區創建A級景區時候,被要求安全警告、標志、標識要規范,怎麼樣才算規范?
旅遊景區創建A級景區時候,被要求安全警告、標志、標識要規范,怎麼樣才算規范?
❽ 問一下,海外華人安全案件統計數字,越詳細越好。
2005,中國人海外安全報告
中國女性在馬來西亞受辱,中國軍官在約旦遇難,中國商人在南非受襲……此前,中國外交部曾警告中國公民提防俄羅斯的光頭黨。
2005年,我們看到了中國人在海外更多的「危險」。
中國人在海外的安全度如何?哪些國家和地區是中國人的「高危地帶」?中國人在海外應如何保障自身安全?
我們試圖整理出2005年的中國人海外安全報告,期望能對上述問題有所回答。
2005年的11月10日,也許會成為姚立強終身難忘的日子。DaysInn酒店的那顆火球,奪走了與他同行的三位國防大學學員的生命,也讓他不得不躺在了醫院的病床上,而這一天,恰好是他42歲的生日。
這樣的場景,其實從2001年開始中國人就已不再陌生。這年6月,中國公民張忠強、薛興遭恐怖分子綁架,在隨後的菲軍警解救行動中,2人遇難。第二年,多名中國工人在耶路撒冷兩度遭遇炸彈襲擊。2004年6月,阿富汗11條鮮活的生命曾給了「在海外最安全的中國人」以最強烈的震撼。就這樣,海外安全問題逐漸為國人關注。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告訴記者,「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保證沒有恐怖活動,不存在絕對的安全」。
在外交部網站上,記者注意到滿滿數頁,一共81條出國特別提醒。綁架、恐怖襲擊、搶劫、政變、動亂、災害,甚至勞務糾紛、非法移民、留學等等都被列了進來,這也提醒我們更迫切需要了解的問題是:中國人在哪些國家和地區受到最多的安全威脅?中國人在海外應如何保障自身安全?
海外安全地圖2005年是外交部發布出國特別提醒數量最多、頻率最高的一年。從1月至11月的81條提醒信息中,除了20多條與簽證及過境有關外,其餘都涉及中國公民在海外的安全問題,中國人熟悉的巴黎騷亂、禽流感等等事件都被包含在其中。
從外交部發布的信息來看,中國公民在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可能遭遇的風險不盡相同——南亞、東南亞的危險在於恐怖活動和戰亂;非洲除了政局動盪之外,還多了勞務糾紛、搶劫和綁架;在歐美,需要警惕的則是蛇頭、走私販毒的陷阱以及旅遊安全;中東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區,它幾乎囊括了上述各種危險;而在中國周邊海域,多發漁業糾紛和領土糾紛……
2005年的自然災害和瘟疫,也在外交部提醒信息中佔了不小的比重。美國的颶風、南亞的地震、菲律賓的登革熱、越南的禽流感都榜上有名。李偉說,自然災害和瘟疫帶來的災難絕不亞於一場戰爭。
這些提醒幫我們勾畫了一幅中國公民的海外安全地圖,告訴我們這個國家現在是什麼情況,中國公民在那個地區又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應該要做好哪些准備。
像最新的一個「中國遊客在奧克蘭伊登山公園屢遭搶劫」的提醒,不但標明了事件發生的地點,說明了中國遊客遇害的原因,甚至還具體列出了防範的幾種方法。這樣的提示對於前往該地旅遊的中國公民顯然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菲律賓是今年出現在外交部提醒信息中較多的國家之一。中國駐菲大使館領事部的副領事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外交部會根據使館對當地治安狀況的匯報,決定是否發布警告信息。但有時候,也會直接以領事新聞的的方式發布有關消息,像這次的約旦爆炸,外交部就沒有發布出國提醒,而只是將其放在領事新聞中。
不過,美國國務院在其11月10日發布的旅行公告中,依然註明只有到2006年2月10日才可以解除恐怖襲擊警告。記者為此求證中國駐約旦使館,值班人員表示現在約旦的局勢趨於穩定,大使也與往年一樣開始忙於年底聖誕及新年的准備,並沒有受到影響。
對於外交部發布這些提醒,李偉表示這是屬於領事保護不斷完善的一個過程,也是客觀情況的要求。中國公民這兩年屢有遭遇恐怖襲擊的事情,這要求公民需要對自己的人身安全、周圍環境的安全有進一步的了解。他指出,外交部發布這些提醒,是從政府的角度出發,但去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的決定權還是掌握在公民手中。
只要人們能避開高危地帶,留意高發問題,善用最有效的保障,將能最大可能保護自己。這或許就是外交部設立此項服務的最終目標。
高危地帶
戰爭,李偉將此類威脅列為特別危險類型。他表示,中國公民應該盡量避免前往正在發生戰爭及內戰沖突的國家,因為戰爭造成非常混亂的局面,個人安全完全得不到保障。在今年,外交部發出了6條關於戰爭及內戰的提醒,其中伊拉克更是被警告了3次。除嚴峻的治安狀況及安全形勢,惡劣的衛生和醫療條件也是外交部提醒公民盡量避免前往的原因。
恐怖活動也是各國發出旅遊警告的重點。雖然今年我外交部發出有關恐怖活動的提醒只有三條,但李偉強調,這是因為恐怖活動特別復雜,基本上沒有確定性,都是突發事件。他認為,從總的情況來說,中國公民現在並未成為恐怖分子的明確目標,一般只是受到連帶影響,所以中國人應特別注意一些恐怖活動的高發區。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傅小強指出,南亞與東南亞地區的恐怖活動比較頻繁,塔利班政權倒台的這一年,是阿富汗地區恐怖活動最厲害的一年,也是平民與美國士兵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
他特別提到了今年出現的一個新的情況:恐怖活動已經不光是由「基地」組織發動的,還有一些反政府組織發動的,他們使用的手法與恐怖主義相當類似。外交部對菲律賓發出過兩條有關恐怖襲擊的提醒,而據中國駐菲律賓使館的副領事介紹,這些恐怖襲擊正是由當地的反政府組織所策劃。此外,傅小強建議中國公民在前往南亞及東南亞地區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這些宗教極端勢力較為活躍的地方,言行方面都要照顧到當地的宗教情緒,不要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高發問題
搶劫、綁架、偷渡、販毒、非法移民等問題,可歸為來自跨國犯罪活動的威脅。在外交部安全提醒中,此類警告所佔比例最高。
俄羅斯「光頭黨」儼然已成為對中國留學生的最大威脅,外交部曾連續兩天發出了發出警告。雖然俄羅斯駐華使館首席參贊葉夫西科夫強調,在俄羅斯13000名中國留學生中發生這類個別事件純屬偶然,但莫斯科市內務總局社會治安保障局局長拉烏什金錶示,莫市的治安狀況仍不容樂觀,並提醒在莫市生活、工作的中國公民要注意安全。
李偉指出此類威脅主要牽扯到財產安全,所以中國公民如果前往一些像是毒品犯罪比較嚴重的地區是相對危險的,要特別留意自身的財物安全和當地的社會治安情況。這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南非,成為中國公民安全受到最大威脅的地方。
事實上,各國近來針對中國人的犯罪都呈上升趨勢。對於中國人為何容易成為歹徒襲擊搶劫的對象,外交部在特別提醒中指出,露財和缺乏防範意識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即使是在比利時、瑞士、德國、紐西蘭等治安情況良好的國家,中國公民還是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
偷渡,是跨國犯罪最常見的一種形式。一些中國公民一心做著發財夢,經不住「蛇頭」的欺騙蠱惑,冒險偷渡西方發達國家。許多人在偷渡途中,就已經夢斷他鄉。對此,外交部領事司也發布提醒勸諭國人切勿以身試法,以命相搏。
最有效的保障
李偉表示,公民保障安全的最好辦法就是提高自我安全保護意識,提高防範能力。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享受貴賓待遇的貼身保護,而任何藉助外力的保護都需要時間來反應。
自我防範除了在出行後的警惕外,出行前的准備也同樣重要。這些准備包括了留學或勞工相關信息的收集。近年來,走出國門的華人數量的迅速增長,各種不法中介機構也趁機渾水摸魚,其中受影響較為嚴重的主要是留學生和赴外勞工。
針對這些情況,外交部領事司在特別提醒中提示:赴外留學請選擇有資質、信譽好的學校,並事先詳細了解有關簽證的規定,不要輕信不法中介機構的虛假宣傳。出國工作人員應提高法律意識和安全防範意識,詳細了解有關外派勞務及中介公司資信狀況,辦理正當勞務手續,不要輕信某些中介公司或個人的不實承諾,避免上當受騙。
中國公民在海外安全得不到保障的致命傷是———法律意識薄弱。紐約警方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在紐約各大族裔報案率統計中,華人受害者報案率最低。針對這種情況,紐約地方檢察官辦公室在今年的11月宣布,將首次印發中文版的「華人安全手冊」,為華人提供必要的安全指南。
外交部提醒海外中國公民,用駐在國的法律保護自己才是最有效的辦法,應多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識,用法律來捍衛自己的正當權益。並多次強調遇有可疑情況或危急時刻應及時報警,必要時向當地中國使館尋求協助。「樹立尋求領事保護的意識,是快速找到援助的方法。」李偉說。
外交部也呼籲,所有海外中國公民需加強團結、共同防範,減少惡性案件發生。同時,要遵守居住國法律,與當地人民友好相處,同胞間友愛互助,協商解決出現的問題,共同維護社會治安,樹立華人的良好形象。
海外中國公民安全核心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開始更關注海外公民的安全。2000年,外交部首次出台了境外領事保護和服務指南,2003年5月,《指南》開始在各外交機構發放,供我國公民免費索取。「出國特別提醒」欄目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開設的。
去年7月1日,外交部設立了涉外安全事務司,將重點工作放在對付恐怖主義、開展和其他國家反恐方面的合作等。而為了解決中國公民和機構的海外安全問題,外交部辦公廳增設「應急辦公室」,並制定了外交部應急機制。
李偉告訴記者,領事保護是保障海外公民安全的核心,但不同情況下,領事保護發揮的作用會有所不同。這要得靠駐外使館自身的努力,加強與所在國的相關機構的溝通。我們也可以學習其他國家在這方面所做的工作,不斷地改進完善。像是提高預警的頻率與范圍,駐外使館可以根據掌握的材料,在警告中對國外的情況分劃等級、檔次。而旅行社、活動機構等,也應該擔負起保障安全的責任,制定針對不同國家地區的保護措施。
今年外交部在處理突發事件時,快速應急機制的表現可圈可點,傅小強對此表示了肯定。但他也提出,在「出國特別提醒」中發布的預警信息需要加強流通的針對性。最好能夠實現與信息受用人群的點對點交流。這樣能提高溝通的有效性、針對性,才能充分發揮作用。而南亞等國,雖然是恐怖活動的高發區,但據他今年出訪的親身體驗,並沒有想像中恐怖可怕。這些都是中國的周邊國家,有很大的合作空間,所以應該努力地與這些國家推進合作關系。
目前,中國公民在出行前還沒有關注目的地動態信息這一習慣,加強安全宣傳也是外交部提高公民安全意識所需進行的工作。而這就要求網站能對信息進行更好的梳理,減少操作上的繁瑣。像是設置「領事信息一覽表」,按照各個國家首字母順序,供瀏覽者查詢關於各國的提醒、新聞及簡介。如果是比較多人關注的問題,也可單獨列出,像最近的禽流感問題。
歲末年初,還有不少國際會議會在南亞及東南亞一帶召開,這些都是容易被恐怖分子利用的場合。這些地區的反恐形勢仍是比較嚴峻。而每年聖誕、新年到來之際,更是犯罪活動較為活躍的時候。所以,傅小強建議在這時需要出行的中國公民,都應該密切留意這方面的信息。
❾ 外交部發布提醒中國公民近期謹慎前往加拿大,你怎麼看
這主要是因為加拿大警方無理由扣押孟晚舟。這在兩個國家之間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也影響了兩個國家長久以來的發展關系。而且中國外交部也警告加拿大政府要求立即放人。然而加拿大政府卻不予理睬。所以外交部提醒中國公民不要去加拿大,以防出現類似的事情。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背景,最重要的背景當然是因為前一段時間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戰。而美國通過這種手段來威脅中國的高科技公司,從而能維護自己的科技霸權地位。這本身就是非常喪失人心的手段。所以這種事情註定不會成功,當然從最後結果來看美國政府沒有取得他們想要的結果,因為中國已經不是當年的中國,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欺負的。
❿ 境外旅行突發疾病怎麼辦
突發疾病可以撥打優普援助的緊急救援電話,中國境外(含香港、澳門、台灣)旅行時,遭遇意外傷害或者突發疾病情況,即可享用國際旅行救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