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旅遊安全文章題目
① 關於安全作文的題目,別出心裁,新穎,急用!
讓生之花綻放
生之花•安護
本屬原品,希望採納,求贊( ー̀εー́ )
② 關於旅行的作文
旅遊
2005年1月16日,我們參加了由甘肅省中國國際旅行社組織的赴港澳、廣州、深圳、廈門、武夷山、上海為期13天的旅行,所見所聞,感人至深。
1月16日至18日,我們乘坐k228次列車(蘭州-廣州),從蘭州站駛出,沿途經過了甘肅省的定西、天水、陝西省的寶雞、西安、咸陽、河南省的三門峽、鄭州駐馬店、漯河、湖北省的武漢、湖南的長沙、湘潭、廣東省的韶關,直達終點站廣州。
我和爺爺是第一次南下廣州,一路上非常興奮。不時的在列車上躥來躥去。白天,總是坐在窗前欣賞沿途美麗的風光。爸爸已經是第四次去廣州、第二次去港澳,他隨時給我和爺爺介紹沿途的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並提醒我們出行時需要注意的安全常識。
初到廣州,是18日的早晨9時,廣州的氣候與西北截然不同,西北是冰天雪地,南國卻是綠樹成蔭,花團錦簇。現代化的城市建築、四通八達的立交橋,川流不息的車流和穿著鮮艷的城市人的快節奏、高效率,使人眼花繚亂、耳目一新。
導游將我們領到第一個景點—越秀公園。這里是廣州最大的植物園林。具有歷史意義的中山紀念堂,宏偉壯觀、莊重典雅。它是一個八角型的樓頂。紀念堂內呈圓形,富麗堂皇,至今是廣州政治文化的中心。中國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在這里有過輝煌的革命業績。紀念堂於1929年動工,1931年竣工,位於當年的總統府舊址上,總佔地面積6。2公頃。它是廣州最有標志性的建築物之一。是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與西方建築結構完美結合的典範。中山紀念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集旅遊、集會和演出為一體的重要場所,被國家評為aaaa級旅遊景點。
這里矗立著廣州標志性的城雕—五羊塑像。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廣州這個地方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地方,人們老愛得瘟疫類的病,連種的莊稼都被枯死了,人民多災多難。有一天,天上的仙女經過廣州,看見這個地方非常窮,就讓她的姐妹們每人牽一隻神羊,送到每戶人家。村裡的人養起了羊,瘟疫病竟然消除了。人們又發現,每隻羊的嘴裡叼著一把麥穗。村裡人把它種在地里,竟然獲得了豐收。年復一年,人們豐衣足食,過上了好日子。以後,廣州變成了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人們為了紀念這些神羊,就在這里雕了五隻神羊的雕像。所以,廣州的別名也叫「羊城」。為了留下永久的記憶,我們分別在五羊塑像下合影留念。
在珠江畔的二沙島,坐落著星海音樂廳、珠江大橋、廣州珠江開發區高聳入雲的建築。天河商城是廣州最大的商業流通基地,北京路是廣州唯一保留下宋、元、明、清、民國路基基石的文物古跡,也是最繁華的步行街。廣州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珠江的夜景,留下美味的是浮雲酒店的美味佳餚,吃著各種新鮮的海鮮,喝著清香的南國茶,消除了旅途的疲勞,我和爸爸、爺爺同住雲浮酒店915房間,用珠江水泡茶,更加提起了旅遊的興趣。接著撥通了蘭州家裡的電話,將所見所聞及時告訴了媽媽,讓她放心,我們會安全旅行,多多保重。
1月19日,我們乘大巴車沿廣(州)深(圳)高速公路直達深圳南頭關,這里是我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大陸遊客去深圳必須帶特區通行證入關,我們旅行團一行21人的出境通行證,此時此刻還在蘭州,由旅行社通過航空帶到深圳,為了不延誤行程,導游便告訴我們有證件的先可以入關。爸爸隨身攜帶記者證、和其它幾位伯伯的身份證湊起來只能通關3個人,導游想出了一個高招:關口專門有拉客入關的商販,我們湊足了300元,給商販打理入關的小費,大家很快就過了南頭關。
12時,我們到達深圳,午飯後少時休息,我們來到了錦綉中華、民俗文化村風景區。錦綉中華景區濃縮了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和全國各地的風景名勝,是一座反映中國歷史、文化、古代建築和民族風情的最豐富、最生動、最全面的實景微縮景區。
這里是綠的世界,花的世界,美的世界,82處風景名勝經過燈光特效的喧染,更加花團錦簇,綠意昂然,、美不勝收。園內開辟了名人植樹園,遊客可以踏著百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老以及中外名人的足跡,登長城,賞西湖,聽編鍾鼓樂,望布達拉宮,暢游祖國的大好河山
③ 關於安全的作文題目,要新穎一點
生命如玻璃,不注意就會破碎
水晶球不是拿來玩的(水晶球指的是生命)
安全不可忽視
④ 關於安全的文章大家幫我起個題目
《花兒可以再開》 《天真》 《規則之花》 《斑馬線的紅色》 《紅綠燈的遺言》 《生死法庭》 《偶拾》 《重逢》 《真的需要》 《警鍾長鳴,珍惜生命》 《假如沒有交通規則……》 《交通安全從我做起》 《車輪的沉思》 《由「老駕駛員」撞車想到……》 《謹防雨中溫柔殺手》 《浪遏飛舟》 《跟著這個腳步》 《獨一無二的必修課》 《保護生命,安全出行》 《交通——透視社會》 《安全出行,從我做起》 《走好人生每一步》 《風吹葉墜》 《銘記》 《一杯酒,一生痛》 《拉起生命的手》 《血,讓我們清醒》 《沉重的代價》 《生命——你最珍貴》 《觸動》 《學法,懂法,守法》 《行走在馬路上的生命》 《馬路邊的對話》 《生命之友》 《同學,請珍愛自己的生命》 《在同一片藍天下》 《安全伴你我行》 《交通法規,生命之友》 《警鍾》 《交通法規,人人有責》 《生命重於泰山》 《珍惜生命,從遵守交規做起》 《珍惜——生命的典藏美》 《詮釋脆弱,生命需要珍惜》 《把握生命》 《交通法規,生命之友》 《交通》 《關愛生命,安全出行》 《交通安全,平安出行》 《路上的斑馬線》 《生命由誰負責》 《交通安全,從我做起》 《生命安全就在腳下》 《保護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從我做起》 《保護生命,平安出行》 《珍惜生命,關注交通安全,人人有責》 《No.1?安全!》 《永遠的遺憾》 《紅皮鞋的故事》 《珍愛生命,安全出行》 《以遵守交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保護生命,平安出行》 《遵守交通規則,為生命護航》
⑤ 關於安全作文題目
作文題目作文題目
讀「交通安全法」有感珍愛生命,重視交通安全
讓交通安全的警鍾長鳴《交通安全教育片》觀後感
交通安全交通安全在身邊
遵守交通安全,讓我們遠離傷注意交通安全珍惜寶貴生命
交通安全在我心《交通安全知識》講座
交通安全銘記在心中交通安全保生命——觀《交通安全…
⑥ 關於安全為主題的作文的題目
我們要時時牢記安全,處處做到安全。安全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俗話說的好:安全重於泰山!沒有安全我們就會有危險;沒有安全我們就不能高高興興的來上學:沒有安全我們就不能平平安安的回到家裡。下面我就開始講一講我對安全的認識。
第一是路隊要站好,排成豎隊走,不能走橫隊。我們如果走橫隊就會擋住車輛的通行,車輛不小心就會撞到我們。
第二是橫穿馬路左右看。因為車速那麼快,司機有時候會看不清我們。如果我們不左右看,跑向對面的時候正好車業過來了就麻煩了。所以這一點很重要。
第三放學路上不要在小河邊、水塘邊玩耍。因為在小河邊、水塘邊玩耍,如果不小心失去平衡就會掉進水裡去。
第四我們還不要玩煙花爆竹等危險品。因為這些東西裡面有火葯,會爆炸,如果不小心就會炸到手或者傷到眼睛,炸到手會流血,傷到眼睛看不到東西就更麻煩了。
總之,我們要時時刻刻注意安全,還是那句話:安全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就讓這位最好的朋友伴我們一同快樂的成長吧!
⑦ 關於旅遊的題目有哪些
河北秦皇島!有山,有海,有娛樂中心,有海底世界,有萬里長城!
⑧ 旅遊的標題寫什麼
1.執子之手,與子偕游。
2.心情舒暢,快樂旅遊。
3.生活的軌跡在此相交。
4.鼎力為您,開心旅程。
5.輕松愉快,如意旅遊。
6.快樂出遊,有你有約。
7.傾心旅程,暢游天下。
8.心馳神往,游樂無窮。
9.輕松一點,路路暢通。
10.訪名探勝,一帆風順。
11.成就夢想,一游未盡。
12.妙趣旅行,由此出發。
13.團隊旅遊不需憂,同樂悠遊解你愁
14.同游天下江山,共築美好生活。
15.一游未盡,圓夢游盡。
16.快樂旅遊,溫馨九州。
17.到達千山萬水暢游名山大川。
18.佳游同樂,同樂游你。
19.暢行游天下,世界在腳下。
20.讓心靈插上翅膀,自由地飛翔。
21.賞心悅目,開心一游。
22.攜手同行,歡樂隨心。
【旅遊】旅」是旅行,外出,即為了實現某一目的而在空間上從甲地到乙地的行進過程;「游」是外出遊覽、觀光、娛樂,即為達到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來即旅遊。所以,旅行偏重於行,旅遊不但有「行」,且有觀光、娛樂含義。
⑨ 想寫篇關於旅遊的文章,有什麼好題目嗎
拍一次腦袋改一回地名
幾年前,朋友王小山路過開封,興奮地給我發簡訊:「你知道我正路過哪裡嗎?陳留收費站!你們河南太有文化了。」他當然不是為一座收費站開心,而是這位三國迷踏入了曹操起兵之地,也是漢獻帝即位前封王的地方,頓有時空穿越之喜。
中國的歷史文明非常悠久,留下太多典籍和故事,而地名是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我小時候家住濮陽,這已然是個古老地名,戰國時期就有的名字。濮陽城外有座小村莊叫戚城,村裡孩子有時會和城裡孩子打架,二十年後我才知道,戚城這個名字,春秋時期是衛國的重要城邑,是孔夫子帶弟子住過的地方。一座小小的村莊,竟然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名字仍沿用至今。這不是文化是什麼?
十年砍柴曾到濮陽游歷,這位歷史學者對我掉書袋,什麼鄭衛之風、桑間濮上、城濮之戰、澶淵之盟、八都牌坊,都娓娓道來,甚至連鄭板橋當過縣令的范縣、孫二娘開過店的十字坡、因柳下惠得名的柳屯、出過戶部尚書的戶部寨等小地名,都能講出個來龍去脈,讓我對家鄉陡生幾分驕傲。這些動輒千百年歷史的地名,並非只是地名那麼簡單,其中蘊含著一個國家的傳統基因和文化密碼,使它不因朝代和政權的變遷而割裂,這也是中國之所以為中國,幾千年文明能夠延續的原因之一。
所以,當有專家提出慎重改名、地名要記得住鄉愁,我深有同感。保持地名的延續性,是具有歷史價值的做法,當然隨著朝代變遷,地名時常會發生變化,有時規模還很大,但那要麼發生在歷史的早期,要麼改名歸於失敗,流傳至今的,自身已帶有約定俗成的文化屬性,很難想像再去更改一遍了。
亂改地名,王莽堪稱鼻祖,這位迷信的僭越者將未央宮改為王路堂,把潁川、河南、洛陽等古雅的地方改為六隊郡,將曲周改為直周,改到最後他都記不起名字了。王莽被推翻之後,那些古怪的地名也恢復了原狀。
在歷史上,地名的更改往往伴隨著避皇帝諱、疆域的擴張、行政區劃調整,大規模改地名的時候並不多見,但是也有。地名不是不能改,但要尊重歷史,並起得有文化。比如把汝南郡改成駐馬店,把陝州改成三門峽,舍蘭陵而取棗庄,明明有正定、獲鹿這么好的地名,非要用石家莊,就是沒文化的表現。聽說河南鹿邑還想改名為老子縣,幸虧是個玩笑,否則貽笑大方。
近年來的旅遊熱,是各地改名的一大原因,湖南大庸市改張家界市,雲南中甸縣改香格里拉,徽州改黃山,襄樊改襄陽,荊沙改荊州,都是這一風潮的產物。改襄陽、荊州尚屬撥亂反正(把荊州、沙市合並成荊沙,襄陽、樊城合成襄樊,改名也真夠敷衍),改香格里拉和張家界未見得佳,把徽州改成黃山,可真是沒文化到了極致,舍朱熹、胡適故里,而取一座山名,遮蔽了名滿天下的徽商文化,也不知誰的腦袋被驢踢了。
地名的更改,只是時代大變遷的一小部分,大量古地名的消失,更是令人痛心的現實。2014年全國地名普查發布數據,從1986年以來,伴隨著城市化這一「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約6萬個鄉鎮名字、40多萬個村名被遺棄,永遠地躺在了故紙堆里。而城市的大拆大建「功績」也所在不小,2013年民政部資料顯示,1980年到2003年,北京消失的胡同地名近40%,連崇文、宣武這樣古雅的名字,都一夜之間蹤跡不見。空間地理和歷史脈絡,由於地名的消失而中斷,正是文化消亡的一部分。
歷史地理學者葛劍雄很久以前就呼籲慎改地名,他認為地名是中國的歷史坐標,離開了這些坐標,歷史的空間就無法准確復原,國家民族和家族個人的記憶就會斷裂消失。應該保持地名的相對穩定,改名需要尊重歷史和民意,行政亂作為將不僅為當下添堵,也會令後人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