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區應多久組織生產安全演練
A. 應急救援預案演練頻率及參考標准
1、應急救援預案演練頻率:
綜合應急預案演練和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每年進行一次,現場處置方案每半年進行一次。
2、應急救援預案演練的參考標准:
(1)腳本:腳本內容規范,符合要求,演練目標可行;
(2)儀表:參演護士儀表端莊、服裝整潔了解患者的生命體症、意識狀態、評估到位;
(3)評估:對清醒患者進行解釋取得患者配合,溝通用語文明,態度和藹;
(4)演練效果及操作流程:
① 通知醫護人員及時人員到位迅速准確;
② 操作熟練准確,職責明確物資充分,全部有效個人防護到位;
③ 整體組織准確、高效應急小組分工合理、高效報告上級及時;
④ 與配合部門協作好;
⑤ 操作過程中護患溝通及時演練過程醫護、護護配合到位操作後,物品處置准確及時操作中,遵循無菌原則,身份核對准確演練流程符合要求,流程合理。
(5)效果評價:動作準確,規范、安全,演練效果達到預期目標
(1)旅遊景區應多久組織生產安全演練擴展閱讀:
1、應急救援預案演練的指導方針:
「居安思危,預防為主」
2、原則: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提出了六項工作原則,即: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居安思危,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依法規范,加強管理;快速反應,協同應對;依靠科技,提高素質。
3、內容:
應急管理工作內容概括起來叫做「一案三制」。
(1)「一案」是指應急預案,就是根據發生和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事先研究制訂的應對計劃和方案。應急預案包括各級政府總體預案、專項預案和部門預案,以及基層單位的預案和大型活動的單項預案。
(2)「三制」是指應急工作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法制。
B. 風電施工企業每多長時間應組織一次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知識培訓和演練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辦發〔2013〕101號)的規定:第二十二條應急預案編制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演練制度,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實戰演練、桌面推演等方式,組織開展人員廣泛參與、處置聯動性強、形式多樣、節約高效的應急演練。專項應急預案、部門應急預案至少每3年進行一次應急演練。但是考慮到風電的特點,演練和培訓建議一年至少一次為宜。
C.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演練 多久要開展一次
是有行業區別的,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單位和劇毒危險化學品單位,是半年一次應急救援演練。一般單位是一年組織一次演練。
D. 水利水電施工企業每多長時間應組織一次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知識培訓和演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令第26號 《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管理規定》
第二十五條「施工單位應當對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第三十六條施工單位應當根據水利工程施工的特點和范圍,對施工現場易發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環節進行監控,制定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統一組織編制水利工程建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工程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按照應急救援預案,各自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配備應急救援人員,配備救援器材、設備,並定期組織演練。一般也是每年至少一次。
E. 安全生產法中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每年進行幾次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
在生產過程中
難免會發生各類工傷事故
為了及時正確地做好事故現場急救工作
每位市民都應掌握一些最常用的急救知識
0 1
急救原則:先救命、後治傷。
0 2
急救步驟:止血、包紮、固定、救運。
常見急救方法:
(1)包紮:傷口包紮綳帶必須清潔,傷口不要用水沖洗。如傷口大量出血,要用折疊多層的綳帶蓋住,並用手帕或毛巾(必要時要撕下衣服)扎緊,直到流血減少或停止。
(2)碰傷:輕微的碰傷,右將冷濕布敷在傷處。較重的碰傷,應小心把傷員安置在擔架上,等待醫生處理。
(3)骨折:手骨或腿骨折斷,應將傷員安放在擔架上或地上,用兩塊長度超過上下兩個關節、寬度不小於10~20厘米的木板或竹片綁縛在肢體的外側,夾住骨折處,並扎緊,以減輕傷員的痛苦和傷勢。
(4)碎屑入目:當眼睛為碎屑所傷時,要立即去醫院治療,不要用手、手帕、毛巾、火柴梗及別的東西楷擦眼睛。
(5)灼燙傷:用清潔布覆蓋傷面後包紮,不要弄破水泡,避免創面感染。傷員口渴時可給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經現場處理後的傷員要迅速送醫院治療。
(6)煤氣中毒:立即將中毒者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讓其仰卧,解開衣服,但勿使受涼。如中毒者呼吸停止,則施行人工呼吸搶救。
(7)觸電: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立即關閉電門或用干木等絕緣物把電線自觸電者身上撥開。進行搶救時,注意勿直接接觸觸電者。如觸電者已失去知覺,應使其仰卧地上,解開衣服,使其呼吸不受阻礙。觸電者呼吸停止,則應進行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