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汛期加強旅遊安全
『壹』 關於開展夏季高溫、台風、汛期建築施工安全工作總結,,,急急急
杜白二湖區 如果說上林湖是以其清秀的風光和旅遊資源豐富而著稱,那麼杜湖、白洋湖則以其鍾毓神秀和眾多歷史文化遺跡而聞名。慈溪人對杜白二湖情有獨鍾,稱為三北大地兩顆熠熠閃輝的明珠。 杜湖與白洋湖,其實相距僅200米之遙,杜湖在東,白洋湖在西,因此也有人稱其為「姊妹湖」。如果沿著白洋湖往西而行,就會發現原來上林湖同杜白兩湖相距也不過隔了幾道山巒,真是湖光靈氣,遙相呼應。 杜湖:作為慈溪市的第一大湖,它的面積有3700多畝,初來乍到的遊客一定不相信有這么大。如果有興去游一番,那原來的看法就會大大改觀。其實,杜湖跟杭州西湖一樣,也分里湖與外湖兩個部分,只是因為兩湖中間有條5公里長堤相隔才會產生杜湖並不大的錯覺,可是,如果放眼遠眺,依然渾然一體。沿著湖堤西行,湖的南邊是連綿的群山,北邊是十里長堤,樹木蔥蘢,山峰掩映,煙波浩渺,水天一色。但遇到陰霾密布的天氣,則一掃平常的美麗景緻,那陰陰的山風,滾滾濁浪,令人不寒而慄。湖堤北面高田村,有座磚木結構的晚清建築;湖南面的解家村有定水寺遺址,是唐初名臣、書法家虞世南的故居;南宋越國公袁韶也安葬於此,實在為杜湖添色不少。 杜湖的西面便是形成於兩漢期間的白洋湖,與杜湖不同的是,其面積才1700畝,但三面環山,狹長回迂,如果把杜湖比作大家閨秀,那麼白洋湖倒象位落落大方的農家姑娘,清秀而恬靜,令人賞心悅目,不忍離去。 白洋湖:其實白洋湖的誘人之處,主要還在於它蘊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遺跡;湖西山麓規模宏大的革命烈士陵園,埋葬著中共慈溪縣委組織部長鄭俠虎、寧紹台農協特派員沈邦祺及沈一飛等近百名烈士。與烈士陵園隔湖相望的,是近代著名的愛國僑商吳錦堂先生墓,坐北朝南,正南刻有吳公小傳及自撰聯:「為愛湖山堪埋骨,不論風水只憑心」,從中可以得見先生那一顆熱愛故土的殷殷之心和高風亮節的情懷。 距吳錦堂墓的不遠處,便是修復一新的千年古剎--金仙寺,它創建於南朝梁代,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幾經毀葺,風貌依然。寺院山門正對著白洋湖,門前的一對石獅子痴痴地望著歷經千年而依舊盈盈清碧的湖水。每當夕照西來,殘陽如血,四野一片寂靜,渾厚的鍾聲悠悠地傳過來,帶著千年銅銹,充塞著每一個角落。倦飛的鳥兒穿過湖面,穿過鍾聲,各歸其巢。 上林湖越窯遺址 中國瓷文化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中國國名的英文縮寫China一詞的原意就是瓷器,可見中國瓷文化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大約在東周時期,我國就出現了「原始青瓷」,至東漢時期完成了向青瓷的過渡,開創了人類生產瓷器的歷史。而這個舉世矚目的演進,就是在上林湖窯區完成的。唐代,上林湖越窯青瓷生產進入全盛時期,成為我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產品最精美的青瓷產地,且歷經唐、五代、北宋六百餘年,長盛不衰。 陳列室中精美絕倫的青瓷器,無論從造型、紋飾、釉色、胎質、品種、數量等方面,都遙遙領先於全國各大窯系。歷代文人常常將上林湖越窯瑩碧潤澤的色彩、如冰似玉的晶瑩胎質、千姿百態的器皿造型、極富想像力的紋飾,作為入詩上畫的題材爭相吟詠。 展室牆上的地圖告訴我們,上林湖生產的青瓷器,當時不僅上貢皇室,內銷各地,還漂洋過海遠銷到亞非2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在日本、朝鮮、印度等地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大量的上林湖越窯青瓷器。它們被收藏在各國博物館,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見證。 >>五磊寺 慈溪境內有不少靈山古剎,其中當推五磊寺最為著名,她位於杜湖東側,和金仙寺上下對應。一面是煙波浩淼的湖面,一面是高聳挺拔的山巒,濃重的佛教文化為這里的景點罩上了一層祥和的氣氛,五磊寺有浙東第一古寺之稱。 五磊寺名勝古跡較多,寺門前有一水池,取名「真明池」,碧水從東面的象眼冢汩汩流出,注入真明池後又經小渠流到月亮湖,常年不枯竭。 池水清洌甜爽。池旁有赤松五棵,作為五磊寺的香木,為後世傳人所栽。離寺不遠的山坡上,有參天古樹數株,有些樹齡難以估計,需幾人才能合抱。寺內以樟樹居多,枝葉繁茂,四季常青,與五磊寺的金黃建築交相輝映。各種經幢閣樓美不勝收,殿堂亭榭盡浮佳氣。歷代的文人墨客為五磊寺留下了數量可觀的麗章佳句,五磊寺在杜湖邊的石湫頭設有下院,專供上下山者小憩。到20世紀30年代初,律宗第十一代祖師弘一法師曾在此駐足,創設「南山律學院」,後因分歧未果。但五磊寺還是因此成了寧波一帶天台
『貳』 雨季在西藏旅行,要做好哪些安全保障措施
伴隨著暑期來臨
我國各地乃至整個北半球
都進入了雨季
雨季為旅途增添幾分浪漫
也為旅途帶來了不少困擾
甚至是安全隱患
▲
風雨欲來
最近
西藏的天氣顯示屏
一直被強降雨和高溫「霸屏」
然而讓人驚喜的是
一般下雨都是在晚上
或者清晨
白天繼續是藍天白雲
絲毫不影響旅途行程
即使偶爾有點雨
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雨過天晴
還能看到美麗的彩虹
『叄』 注意啦,文旅部發文,汛期外出旅遊需要注意啥
一是理性做好行前計劃。
盡量選擇發展水平和安全規范較高的山地旅遊目的地和景區,避免前往未經開發的荒山野嶺。盡量選擇相對成熟的線路和山地旅遊產品,根據自身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量力而行,不要為了挑戰極限、追求刺激而置危險於不顧。山地旅遊盡量結伴出遊,參加在山地開展的各類探險、郊遊、游學、拓展訓練等活動時,選擇專業性高、組織保障能力強的旅行社、俱樂部等正規組織,簽訂合同,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和糾紛。
二是充分做好行前准備。
時刻關注旅遊、交通、外交、衛生、氣象等有關部門發布的出行提示,了解當地天氣、地理環境、衛生、交通、社會治安等情況及應急救援電話。積極購買個人旅遊保險。根據具體活動合理選擇物品和裝備,備足食品、水、葯品等,做到有備無患。
三是高度警惕地質災害。
聽從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發布的災害警示,不要前往正在發生地質災害的地區旅遊,不在危險地段停留,不在灘塗、河道、山腳、行洪道等區域游覽、探險、野營和露宿。遇到突發事件要保持冷靜,第一時間開展自救互救,並撥打110、120及當地公布的求救電話尋求救援。
四是時刻注意游覽安全。
做到觀景不走路,走路不觀景。照相留念時要特別注意選擇能保障安全的地點和角度。不擅自到未開放的山區和危險山區遊玩,盡量避免在無人管理的山地遊玩,不在無人員管理的深潭、溪流水域游泳及戲水。注意並依照警告、禁止標志的規定進行旅遊。
『肆』 關於汛期的知識你知道嗎
自入汛以來,我國天氣氣候形勢復雜,南方持續高溫,全國強對流天氣多發,台風又組團來襲,給安全生產工作帶來極大威脅。針對公眾比較關心的汛期天氣氣候以及安全生產問題,8月1日中國氣象網聯合新華網和中國安全生產網,邀請氣象專家和安全生產專家做客直播間,為公眾詳解汛期安全生產那些事兒。
嘉賓:中央氣象台高級工程師 李佳英 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指揮協調部綜合處工程師 王一
主持人:新華網記者李海韻 中國氣象報記者葉海英 中國安全生產報記者翟琳
直播平台:微博@中國氣象局、一直播、今日頭條
統籌策劃:顏昕、葉海英、劉佳、王亮、趙麗
記者:今年汛期天氣有何特點?有哪些高影響天氣?
李佳英:我國汛期總體天氣氣候呈現三個特點。一是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南方洪澇災害較重。二是高溫天氣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三是台風生成集中、登陸閩粵台風多。今年汛期出現的高影響天氣主要是暴雨、高溫和台風。
入汛以來南方地區暴雨過程多,部分地區遭受暴雨洪澇、山洪、滑坡等災害。6月29日至7月2日,貴州、湖南至江淮一帶出現持續強降雨,湘江幹流全線、資水中下游、沅江幹流全線及洞庭湖區出現超警戒水位洪水。
有限空間作業屬於高風險作業,要按照「先通風、再檢測、後作業」的工作程序,確認通風良好、檢測達標的情況下可開展作業。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有限空間作業中發生事故後,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警,禁止盲目施救。應急人員實施救援時,應當做好自身防護,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在確保救援人員自身安全的基礎上,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記者:高溫天氣對生產生活帶來哪些不利影響?如何應對?
李佳英:高溫天氣下因用於防暑降溫的水電需求量猛增,造成長時間水電供應緊張,故障頻發;旅遊、交通、建築等行業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戶外工作人員會出現中暑。
高溫天氣下作業人員少打赤膊,避免曬傷。圖片來源於網路
高溫天氣對農業的影響尤為嚴重,高溫加劇了土壤水分蒸發和作物蒸騰作用,高溫少雨同時出現時,就會造成土壤失墒嚴重,加速旱情發展。同時,持續高溫少雨還易引發火災,對生態環境會造成破壞。
大家應盡量避開在高溫時段出行或戶外作業;當出現中暑現象時應立即休息,喝涼水降溫,病情嚴重時應立即到醫院治療。高溫天氣下,墒情偏差農區要及時灌溉,防範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森林覆蓋區需防範火災。
記者:目前正值「七下八上」主汛期,有哪些安全度汛的建議?
王一:一是主汛期正值暑期,旅遊出行高峰期,網友要注意旅遊出行安全。避免去易受自然災害影響的地區,提醒各位網友提前關注天氣預報和預警信息,及時調整或改變行程。二是希望大家多關注學習安全出行的常識,確保自身的安全。
以上關於汛期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你深入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如果你覺得有用不妨推薦給身邊的朋友。
『伍』 北京主汛期來臨遊客如何注意旅遊安全
據悉,北京市已進入7-8月主汛期,期間的天氣情況起伏明顯。北京市旅遊委在7月5日發布了相關旅遊安全須知,提醒廣大市民以及遊客暑期旅遊高峰在京旅遊,需格外注意數項安全警示。
5、學習預防避雷常識。在野外,當雷電天氣發生時,要遠離鐵欄及其他金屬物體;不要在山洞口、大樹下或懸崖邊躲避雷雨; 如果在江、河、湖泊或游泳池中游泳時,遇上雷雨則要趕快上岸離開;
6、備好外出旅遊常用葯品,做好防疫工作;
7、經過危險地段(如陡峭、狹窄、潮濕泛滑的道路等)不可擁擠,不在險峻景點觀光濕滑處照相;
8、當危險發生時,在自救互救的同時,要聽從救援人員的安排和調動,不私自脫離旅遊團隊,自行處理危險情況。
『陸』 北京相關部門發布了汛期旅遊的公告
據報道,近日相關部門發表聲明稱北京市已進入7-8月主汛期,期間的天氣情況起伏明顯,北京市旅遊委發布了相關旅遊安全須知,提醒廣大市民以及遊客暑期旅遊高峰在京旅遊,需格外注意數項安全警示。
如果在遊玩期間遇到雷電天氣發生時,要遠離鐵欄及其他金屬物體;不要在山洞口、大樹下或懸崖邊躲避雷雨; 如果在江、河、湖泊或游泳池中游泳時,遇上雷雨則要趕快上岸離開,在自救互救的同時,要聽從救援人員的安排和調動,不私自脫離旅遊團隊,自行處理危險情況。
專家還提醒出去遊玩之前一定要及時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關注旅遊安全提示信息,掌握天氣徵候和道路交通狀況,認真規劃旅遊行程。
『柒』 雲南7、8月旅遊雨季安全嗎
深山老林、大山峽谷、雪山上有可能。在城裡頂多被淹一下
『捌』 迎洪水冒險漂流,如何增強汛期自身的安全防範意識
其實在汛期期間我們最好不要去玩水,而且盡量要跑到高處的地方
『玖』 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哪些雨季出遊提示
文化和旅遊部7月8日在官方網站上發布雨季出遊風險提示指出,伴隨著暑期來臨,我國各地乃至整個北半球都進入了雨季。雨季為旅途增添幾分浪漫,也為旅途帶來了不少困擾,甚至是安全隱患。廣大遊客雨季外出旅遊要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平安快樂出遊。
――戶外活動需謹慎,室內項目可選擇。雨季戶外運動項目選擇需謹慎,充分了解相關風險和安全規定,雷雨天氣不要前往山嶽型、峽谷型、涉水型旅遊景區點,更不要參加未開發線路探險旅遊,切不可追尋刺激、盲目探險,可多選擇室內娛樂項目或者體驗美食等。
――遇到險情要冷靜,迅速求救是上策。旅途中,一旦遇到突發險情,要保持冷靜,自救互救,盡快撤離危險區域;等待救援過程中,要節省體力,保持耐心,聽從指揮,避免擁擠混亂,有序撤退。
――備好旅途常用葯,生病難受早就醫。雨季天氣多變,忽冷忽熱,容易引發疾病,要注意保暖並隨身准備常用葯物;遇到食物中毒、生病等情況及時服葯,就近就醫,防止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