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出遊季節 » 去普賢菩薩道場怎麼旅遊

去普賢菩薩道場怎麼旅遊

發布時間: 2022-01-07 08:44:10

① 想磕長頭去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有路線嗎

那要看你打算從哪裡開始算起了?車站我就不說了,不知道你從哪個車站開始走起。就從山腳遊客中心開始吧:
天下名山牌坊——報國寺遊客中心——黃灣停車場——沿著景區公路一路上行——兩河口三岔路口——五顯崗停車場——清音閣——右手上山路——白龍洞——萬年寺——普賢大殿

② 怎麼游佛教四大名山省時省錢

根據出發地合理規劃路線。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分別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分別是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的道場。四大名山隨佛教的傳入,自中國漢代開始建寺廟、修道場,延續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得到政府的歷史性保護,確定作為文化文物重點管理單位,並對寺院進行了修葺,現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宗教、旅遊勝地。


③ 怎樣拜普賢菩薩

地點最好在中國西南四川省境內的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我們常見的普賢菩薩像,大多是頭戴寶冠,身披綵衣,手持蓮花,華上置經,面如滿月,乘坐六牙白象的天人像。象的特徵是力大而穩重,所以常用來形容菩薩的修行勇猛而穩健,不急不躁,徐徐疾進。表心地清凈;表菩薩以六度含攝萬行,他和文殊菩薩,同為華藏世界的上首菩薩,與毗盧遮那佛,同稱為華嚴三聖。
方法:不能用肉等有血肉的東西上供,而可用其他的瓜果,香,燈,清水,鮮花等等都很好。關鍵是用您的一片至誠心來供養菩薩,在修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用您的功德清凈心來供養菩薩那是最最上乘的了。然後您到所在的地區寺院里找僧人教教你,在此之前就按你所認為的最恭敬的方法拜。

④ 普賢菩薩隨行應該怎樣去拜念

可以這樣拜念:一心禮敬,無量壽如來會上,座列上首,德為眾尊,華嚴經主,萬行庄嚴,化身金剛薩埵,永為密教初祖,不舍因地,遍收玄妙,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大願大行,普賢菩薩。

⑤ 去峨眉山參拜普賢菩薩應該去哪幾個寺廟

萬年寺
洗象池
金頂華藏寺
另外,峨眉山上非常值得一去的寺廟還有:報國寺、伏虎寺、洪椿坪等。

⑥ 普賢菩薩道場的普賢菩薩道場

峨嵋山是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的總稱。位於四川中南部的峨眉境內。「峨嵋」是《詩經》中形容女子秀眉的用語。主峰萬佛頂之金頂海拔3099米,山下的平原地區海拔400餘米,相對高差在2600米以上,雄冠國內諸名山。
《華嚴經·菩薩住處品》中記載普賢菩薩住地說:「西南方有處名光明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曰賢勝(普賢),與其眷屬3000人,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據記載,東漢時期的隱士蒲公一次入山采葯,見一隻野鹿,「追之絕頂而無蹤」,忽見奇光。蒲公疑惑不解,特向當時西來華的天竺僧人寶掌請教,寶掌告訴他說:「此是普賢瑞相,於末法中守護如來,現相於此,化利一切眾生。」恰巧,峨眉這一奇觀與《華嚴經》所記普賢菩薩住地十分相似和吻合。《格薩爾王傳》中說:峨眉山像一頭步履矯健的白色神象,這和普賢菩薩騎象登山創建道場的記載極其吻合。佛經中記載普賢菩薩騎六牙白象。
天上的事物與人間是對應的,天上有普賢菩薩騎六牙白象,人間有普賢菩薩住地峨眉山似白色神象。
注:《華嚴經》在東晉時傳入中國,因此自東晉時便開始把峨眉山當作普賢菩薩道場。
《大日經疏》雲:「普賢菩薩者,普是遍一切處,賢是最妙善義,謂菩提心所起願行,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故以為名。」《大乘經》載:「入山求道,飢寒病癘,枯坐蒲團,是曰普賢;普賢者,苦行也。」《華嚴經·清涼疏》曰:「普賢之學得於行,行之謹審靜重莫若象,故好象。」白象是普賢菩薩願行廣大,功德圓滿的象徵,所以峨眉山寺廟中的普賢塑像多騎白象。峨眉山的洗象池,傳說普賢菩薩每次騎象過此,必在這口池裡汲水洗象,然後才登上金頂,池旁的寺院也取名洗象寺。為了歌頌普賢菩薩的功德,連纏生在冷杉枝幹上的松蘿,當地人也美其名曰是「普賢線」,認為是普賢菩薩特意在懸崖陡壁上掛起這些長線,引渡信徒登絕頂。
在漢代以前,峨眉山原為道教天下。峨眉山純陽殿附近的千人洞,傳說就是呂純陽修道成仙的地方,被封為「天下第七洞靈陵太妙之天」。附近的十字洞,相傳也是呂仙劍劃而成。至今在神水閣前,還留下刻有「靈陵太妙之天」的大石碑。旁邊還有「大峨」石刻,傳為呂純陽之手跡。佛教傳入峨眉山,始於晉代。印度高僧寶掌和尚,最早結茅庵於金雞峰,後遂改名寶掌峰。尼泊爾阿婆羅和尚,以樹皮蓋殿於海拔2300多米的八十四盤之上,名為化城寺,俗稱木皮殿。但在當時峨眉山還是道教盛行。東晉時,道教的乾明觀首先改為佛教的中鋒寺。隋唐以後,佛教興盛,在山上普建佛堂,許多道觀也紛紛改為寺院。至清順治年間,山上最後一座道觀純陽殿,也被僧人改建,峨眉山終於一統為佛家天下。當時全山有佛寺38座,庵堂72所,僧侶3000多人,香火鼎盛。許多梵宇琳宮,依山而建,有的隱藏於翠林樹海之中,有的聳立於高山峻嶺之巔,有的建於深壑幽谷之內,有的築於危崖絕壁之畔,與峨眉山水和諧地結合在一起。

⑦ 峨眉山為何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普賢菩薩道過峨眉山嗎,什麼時候,怎麼來的

1
峨眉山原本是中華道家仙山,後來成為「普賢菩薩」的道場,卻是封建帝王的介入推崇,皇權強制力的推力作用。這個過程其實也是中國文化思想史上佛道相爭的一個縮影。
2
原始佛教只以「釋迦牟尼」為創教教主,只尊「釋迦牟尼」一佛,今日的泰國佛教亦仍如此。
公元初起,據說「龍樹」從「龍宮」學來一套招數,自誇「大乘佛教」。這所謂的「大乘佛教」編排了多量的佛、多量的菩薩。從這些的崇拜演變的過程看,並不能真實反映出「靈界」真的有「普賢」等等「菩薩」,只不過是幻想臆造,而且這些「佛菩薩」的系統當中,投射出濃重的封建時代的官僚體系結構。
所以,虛構的印度「普賢菩薩」,談不上到過峨眉山。
3
峨眉山為什麼會成為「普賢的道場」?說來話長。
峨眉山原是道家仙山,春秋戰國時期,一批又一批道家人物來到峨眉山,他們有思想、有文化、有精神境界與追求。
東漢時,道教的張陵,在峨眉山周圍地區設有「六治」,其中的「本竹治」「北有龍穴地道通峨眉山,上有松,昔郭子聲得道之處也」(《雲笈七簽》卷28)。
張陵之孫張魯於建安三年(198年)增設「八品游治」,其中第一治就是「峨眉治」。
如果把廿四治及相關地方稱為早期道教發祥地的話,那麼,峨眉山即是這種發祥地之一。
後來的道士又在全國分設三十六洞天,峨眉山被列為第七洞天。
晚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也將峨眉山列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稱之為「靈陵太妙洞天」。
唐代一些詩人如司空曙、施肩吾、韋庄、鮑溶等人的詩歌中還記述了與峨眉山道士的交往……
直到宋初,峨眉山仍是以道家仙山聞名全國的。古籍《太平御覽》所記峨眉山是以道教仙山而進入國家級名山的。
4
北宋後,由於宋朝皇帝不遺餘力地提倡佛教,在朝廷的扶持下,峨眉山開始成為「普賢道場」。峨眉山道教漸趨弱勢。「普賢道場」形成的關鍵一步,是獲得了世俗皇權力量的在大眾面前的正式確立,道教已不能與之相爭。
明清的統治者繼續扶持佛教的發展,佛教在峨眉山日趨興盛,明清之際達到極盛,佛教以壓倒之勢占據了山中宗教統治地位。
清朝時,清皇帝更是恩威有加,道教全面退出峨眉山。
今天,我們在峨眉山,還能見到道家的名稱遺存,如:純陽殿、遇仙寺、仙峰寺等,但供奉的都是「菩薩」了。

⑧ 普賢菩薩的道場在哪裡

觀音菩薩道場普陀山
普賢菩薩道場峨眉山
文殊菩薩道場五台山
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

⑨ 普賢菩薩道場在什麼地方,普賢菩薩簡介

普賢菩薩是釋迦牟尼的協侍,他的十大願是對眾生的美好祝願,你拜過普賢嗎?那你知道普賢菩薩道場在哪裡嗎?普賢菩薩道場是普賢菩薩示現教化眾生的道場,普賢菩薩道場在四川峨眉山。
峨眉山是中四大名山之一,在中國的四川省峨眉縣的西南,與嶍山遙相呼應,就像兩條眉毛,所以叫做峨眉山,峨眉山有突起的三峰,分別叫做大峨、中峨、小峨,峨眉山相傳又叫做大光明山,是因為善財童子曾在山峰上看此山如滿月大放光明,因此得名。相傳晉代在峨眉山上創有六大佛寺,會持和尚在此修建普賢寺,供奉普賢菩薩,所以這里就成了普賢菩薩的道場。

熱點內容
二十多萬的豪車 發布:2025-07-08 14:49:28 瀏覽:235
1萬塊錢的二手長安越野 發布:2025-07-08 14:01:23 瀏覽:607
川崎klx250越野摩托車 發布:2025-07-08 13:50:32 瀏覽:97
米蘭電動車價格圖片大全 發布:2025-07-08 13:46:33 瀏覽:302
上海途觀越野改裝 發布:2025-07-08 13:39:45 瀏覽:827
內然汽車價位 發布:2025-07-08 13:38:48 瀏覽:167
越野車後輪偏位 發布:2025-07-08 13:32:54 瀏覽:75
捷達夥伴改捷達王內飾 發布:2025-07-08 13:07:50 瀏覽:814
東風御風商務車電瓶 發布:2025-07-08 13:03:56 瀏覽:856
越野車安裝拖鉤合法嗎 發布:2025-07-08 13:03:05 瀏覽: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