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出遊季節 » 雅安全域旅遊發展現狀

雅安全域旅遊發展現狀

發布時間: 2022-01-22 11:05:41

Ⅰ 如何發展全域旅遊

一是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和管理到綜合目的地統籌發展轉變。破除景點景區內外的體制壁壘和管理圍牆,實行多規合一,實行公共服務一體化,旅遊監管全覆蓋,實現產品營銷與目的地推廣的有效結合。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從景點景區拓展到全域。

Ⅱ 全域旅遊產業地位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全域旅遊產業地位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行業的產值、勞動力的數量在工業總產值、財政收入和就業總盤中的比例;行業的現狀和未來對整個社會經濟及其他行業發展影響程度;產業在市場上競爭、創新能力。

Ⅲ 如何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主要從以下6個方面來推進:
(一)創新發展戰略,改革管理體制

發展全域旅遊,是一項改革創新工程,重在圍繞適應旅遊發展兩個綜合需求(綜合產業發展和綜合執法需求),改革創新旅遊體制,從旅遊市場監管、旅遊公共服務、旅遊產業促進、擴大旅遊開放、旅遊管理體制和基礎制度等推進綜合改革。

一是要改革創新全域綜合統籌發展的領導體制,構建從全局謀劃和推進、有效整合區域資源、統籌推進全域旅遊的體制和工作格局,形成各部門聯動的發展機制。進一步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充分考慮旅遊配套設施及其公共服務的需求,促進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與旅遊公共服務設施的融合、銜接。

二是改革創新旅遊管理的綜合協調機制,推進旅遊管理體制的綜合改革,適應旅遊業從單一業態向綜合產業、從行業監管向綜合服務升級的客觀需求,這也是地方政府對旅遊發展認識升級的最典型和最生動表現。

三是改革創新旅遊綜合執法機制,鼓勵推進旅遊綜合執法隊伍等改革創新,為全域旅遊發展提供綜合執法保障。要把旅遊市場環境治理,納入到城市綜合治理的范疇內,加大治理力度,形成管理聯動。建立健全「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主體負責」的旅遊安全責任體系與工作機制。設立旅遊警察和旅遊巡迴法庭,是許多國家通行的做法。許多國家早已設立旅遊警察,包括西班牙、德國、俄羅斯、希臘、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埃及、阿根廷、孟加拉等等。這些旅遊警察大多會外語、著裝醒目、在酒店和旅遊景區隨處可見,小到問路、物品遺失,大到被敲詐勒索,他們都會馬上介入解決。旅遊警察提升了國內外遊客的安全感,這是最重要的旅遊環境。旅遊警察還是當地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有力增強旅遊吸引力和保障力。

(二)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旅遊規劃

發展全域旅遊,不能因循傳統規劃思路,必須改革創新規劃。

一是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理念,將旅遊規劃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將旅遊資源與其他資源合理配置。

二是改革規劃體制,推進多規合一。

三是創新旅遊規劃。全域旅遊模式的規劃與景點旅遊模式的規劃不同,不再只是規劃景點景區、賓館飯店,需要系統全面規劃景點景區內外協調發展各、整合各類資源要素。

(三)改革評價體系

發展全域旅遊,必須樹立科學的旅遊觀念,按照五大發展理念創新相關的統計監測和評價體系。

一是將發展旅遊作為區域內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要發展目標和重要考核內容,形成明確的任務分工要求,形成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合力。

二是創新旅遊數據徵集、分析體系。按照旅遊發展的新業態、新特點、新趨勢設置評價指標。探索建立適應全域旅遊特點的旅遊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充分利用大數據,與旅遊電商企業合作,建立現代旅遊的科學評價機制。

三是加強綜合效益評估,擺脫門票經濟「依賴症」。我國大多數景區仍然處於門票經濟。2014年,除黃山門票占總收入的17.5%外,其餘景區門票佔比均超過40%,有的景區門票佔比更是超過80%。從門票經濟向全域旅遊經濟轉變,首先就要建立全域旅遊的綜合效益評價體系,逐步擺脫對門票收入的嚴重依賴。

(四)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

推進全域旅遊,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支撐。這需要巨大的投資,迫切需要抓住供給側改革的機遇,改革創新投融資模式。推進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PPP等投融資模式改革創新,促進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旅遊企業和旅遊項目融資支持,鼓勵私營企業、民間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吸引國際資本參與重大旅遊項目開發,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五)創新旅遊業態

創新旅遊產品,積極培育旅遊新業態,構建新的發展載體。推進旅遊小鎮、旅遊風景道、旅遊綠道、旅遊度假區、旅遊產業集聚區、特色旅遊基地、研學旅遊基地、養老旅遊基地等新興旅遊業態和產品建設。大力培育和扶持以休閑農業、鄉村度假、古鎮村落、特色民宿為代表的鄉村旅遊新業態,推進特色旅遊目的地、國家休閑區、休閑旅遊示範城市等目的地建設。推進旅遊+新的生活方式,包括旅遊+研學(教育)、旅遊+交通、旅遊+休閑度假、旅遊+新型養老、旅遊+健康養生、旅遊+購物等,大力培育全域旅遊的新產品新業態。要加快特色提煉,在創建精品旅遊品牌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區域自然人文資源優勢,創建區域品牌。

(六)試點先行、示範引領

各地情況千差萬別,不可強求一律。作為推進全域旅遊主體的地方黨委政府,有必要積極務實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突出本地特色的全域旅遊的好經驗、好做法。國家每年遴選一批市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分步實施,滾動發展,上不封頂,下不設限,試點先行,示範引領。要採取系列措施支持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

Ⅳ 發展全域旅遊 中小城市存在的哪些差距

全域旅遊——把行政區當做旅遊區,全部區域一體化發展旅遊,將目的地作為一個大的景區,各行業積極融入其中,各部門齊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參與,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為前來旅遊的遊客提供全過程、全時空的體驗產品,從而全面地滿足遊客的全方位體驗需求。
城鄉發展不均衡,城鄉差距、區域差距仍然較大。
參考:http://www.ecotourism.org.cn/News_content.asp?id=5166

Ⅳ 如何加快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建議

全域旅遊是旅遊業發展的一種新形態、新理念、新模式,也是世界旅遊發展的共同規律和總體趨勢,代表著現代旅遊發展的新方向。加快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對我市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轉型跨越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Ⅵ 國外全域旅遊發展現狀

旅遊發展新趨勢

1、旅遊消費趨勢:由門票消費走向體驗性消費

所謂旅遊體驗,指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受到外部景觀、環境和其他活動(人為的或動物的等)對自身的心理作用,引起自我心理感受發生獨特變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旅遊者心理受到外界刺激,而產生愉悅、痛快、暢爽、升華和忘我的心路歷程

Ⅶ 發展全域旅遊 各地怎麼看怎麼干

既然「全域旅遊」要求全社會參與,全民參與旅遊業,各行各業積極融入其中,各部門齊抓共管,做為國土監察部門,只要履行自己管轄范圍內的工作職責即可。 「全域旅遊」雖然是促進地方政府所轄全區域的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方向,也是經濟創收的手段和方法,但不具有法律強制性,符合條件的區域可以創建,不符合條件的區域,也不要被「旅遊」沖昏了頭! 國土監察部們是獨立執法權的國家行政管理機構,必須依法履行職責!

Ⅷ 為何要大力發展全域旅遊

據報道,國家旅遊局辦公室日前印發了《關於2018中國旅遊主題年安排的通知》,明確「全域旅遊年」這一主題,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分析人士表示,今年,我國迎來了改革開放40周年。國家旅遊局把這一年確定為全域旅遊年具有特殊的意義。全域旅遊不僅是旅遊部門的戰略選擇,更是各部門推動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

希望全域旅遊可以促進中國旅遊業的發展!

Ⅸ 旅遊環境的內涵

在全域旅遊理念指導下,文化旅遊、康養旅遊、紅色旅遊等以「旅遊+」的形式出現的旅遊新業態成為雅安旅遊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每到節假日,我市各大景區遊客接待量呈現爆棚之勢。這與雅安深入貫徹全域旅遊戰略密不可分,也與雅安發展「旅遊+」新業態密切相關。

「旅遊+農業」、「旅遊+文化」、「旅遊+康養」等新業態在雅安發展迅猛,本報周刊將推出雅安發展「旅遊+」系列報道,為讀者進一步解讀雅安旅遊融合發展現狀及方向。

自然風光為文旅發展奠定基礎。圖為喇叭河景區

當地民俗活動推進文旅發展

熊貓與茶兩大IP

豐富旅遊內涵

文旅產業是綠色產業、朝陽產業、富民產業。雅安歷史文化厚重,旅遊資源富集,抓好文旅產業發展對於雅安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生活水平及旅遊理念的改變,回歸大自然,到一個地方觀山賞水品文化,養身養心,已然成為現代旅遊新趨勢。

就雅安而言,推動文旅產業發展是當下及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任務,也是作為加快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優勢轉化、構建綠色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作為推動綠色發展示範市建設、實現富民強市的有效途徑。取決於雅安獨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出獨特的自然山水生態環境、底蘊深厚的文化資源和類型多樣的復合型資源,在生態文化旅遊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大熊貓文化」「茶文化」「紅軍文化」「漢代文化」「三雅文化」等五張雅安生態文化牌,這為雅安推進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突出大熊貓文化和茶文化兩大國際文化品牌,塑造兩大國際文化IP,形成雅安文化旅遊鮮明的市場形象。」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雅安的文旅資源十分豐富,有的地方持之以恆推動景區和新村旅遊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的確如此,一到周末,集休閑娛樂、鮮果採摘於一體的雨城區余家村,大熊貓文化濃郁的花園新村寶興縣戴維新村,新面貌新氣象的蘆山縣龍門古鎮,陽光普照的漢源縣清溪鎮等以鄉村旅遊為主的新鎮新村客似雲來。雅安把茶馬文化、熊貓文化、民族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紅色文化等元素融入新村,增加新村旅遊文化內涵,實現一村一主題,一村一特色,體現鄉村情趣、鄉愁歷史。

據了解,在全面彰顯「熊貓故鄉」「中國茶都」文化品牌的基礎上,我市將塑造十大龍頭精品景區,帶動全域文旅發展。同時,按照全域旅遊的理念,以特色文化為主題,以景區景點、特色村鎮為支撐,培育打造熊貓故鄉探秘、世界茶源尋根、最美G318體驗、綠色生態康養、紅色文化傳承等最具雅安特色的五條文旅精品線路。

生態與旅遊相融

提升旅遊形象

雄奇秀美的自然風光與絢爛多彩的人文景觀奠定了雅安文旅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

這些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文旅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去年,全市旅遊綜合收入達到320億元,文旅產業在全市經濟總量中佔比達到15%,旅遊綜合收入連續三年保持20%以上增速,帶動就業近20萬人,雨城區碧峰峽、天全縣喇叭河等一批景區景點因旅而興、因旅而旺,漢源、名山的鄉村旅遊,寶興、石棉的紅色旅遊吸引了眾多遊客,有效推動了地方發展和老百姓增收致富,文旅產業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以上里古鎮為例,在結合古鎮文化、民俗文化的基礎上,上里古鎮文旅融合發展勢頭良好。如今,文旅融合發展帶來的穩定收入讓當地百姓不亦樂乎。

立足雅安良好的生態資源、厚重的文化資源、豐富的旅遊資源,為雅安大力發展文旅產業注入了原動力。

以節促旅、以旅彰文。在假期里,我市各大景區(點)按照各自特色和實際,適時推出了一系列的旅遊會節、民俗文化、特色體驗等活動,對全市節假日旅遊市場的繁榮有著強大的推動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我市部分景區(點)旅遊業態培育不足的短板。

文化旅遊活動的開展引爆了雅安旅遊市場的紅火局面,結合當地民俗風情,更是進一步發酵了我市文化旅遊發展速度。文化旅遊活動的不斷涌現,讓雅安成為「來得了、住得下、耍得住」的旅遊目的地,也讓文化旅遊成為遊客來到雅安的目標之一。

雅安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復合型優勢為雅安推動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據悉,下一步,我市將把生態文化旅遊產業作為雅安綠色發展示範市的破題產業和首位產業。

突出重視生態文旅的產業屬性,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全域旅遊為主線,以建設中國大熊貓文化國際旅遊目的地為抓手,強化生態基礎,演繹文化內涵,彰顯旅遊載體,推動生態文旅產業促經濟轉型,大力實施生態文旅產業發展計劃:打造「國際熊貓城」這一品牌,營造「一座最滋潤的城市—中國·雅安」城市旅遊形象,編織一張「茶馬古道旅遊線路網」;大力發展中心城區、大蒙頂山、大周公山、大碧峰峽、二郎山、夾金山、龍蒼溝、漢源湖八大產業集聚區;積極推進農業+旅遊、文化+旅遊、鄉村+旅遊、城鎮+旅遊、康養+旅遊、林業+旅遊等六大融合新形態。努力把生態文旅產業打造成為全市重要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熱點內容
mc漂亮的內飾 發布:2025-05-15 06:22:45 瀏覽:134
江鈴域虎5柴油四驅皮卡配置參數 發布:2025-05-15 06:03:04 瀏覽:737
黃海皮卡車時間咋調 發布:2025-05-15 06:02:53 瀏覽:85
2019年域虎皮卡車 發布:2025-05-15 05:41:24 瀏覽:396
水路兩用四輪越野車 發布:2025-05-15 05:39:53 瀏覽:607
q7新款內飾頂配 發布:2025-05-15 05:16:56 瀏覽:211
寶馬X5火山紅內飾 發布:2025-05-15 05:16:14 瀏覽:752
雷鋒號商務車在哪 發布:2025-05-15 05:14:22 瀏覽:696
商務車七座車多少錢 發布:2025-05-15 05:10:40 瀏覽:604
h5好還是h6好越野 發布:2025-05-15 05:10:06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