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購車價位比例
Ⅰ 運用管理經濟學相關原理,一篇相對於歐美國家而言我國家用轎車價格普遍較高的的原因及對策,1000字
從管理經濟學的角度分析 中國汽車市場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全球性金融風暴的影響進一步向實體經濟擴散,對國內經濟發展主要產生四個方面的影響:外資投資減少、國內投資者信心降低、出口貿易受阻及國內消費者信心不足,特別對後者影響深遠。在這樣的全球積極蕭條大環境下,國家頒布了: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的政策,為我國汽車工業創造了較好的發展環境。接下來從管理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中國汽車市場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現狀一. 消費者需求 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受到多方面的影響。最根本的是收入水平的影響,根據馬斯洛的需要五個層次理論,只有人們在獲得較低層次的需要滿足後,才會產生較高層次需要滿足的慾望。盡管我國經濟長期保持了快速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但對我國消費者而言,按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還是買不起轎車的,就算是買得起轎車也用不起。且由於競爭激烈,車市行情不穩定,降價趨勢明顯,導致消費者持續保持觀望態度,持幣待購心理增強,紛紛延緩購車計劃。在這樣的情況下,使得我國有相當多的消費者要買車只能是想想而已,購車慾望並不會很強烈。 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還受到消費觀念的影響。國內部分汽車消費者還存在落後的消費觀念:一是把消費汽車放在身份的位置上,把消費汽車作為身份地位的象徵。二是把消費汽車看成是「超前消費」或是一種「時尚」。這種觀念並沒有考慮他們出自何種目的買車,當中從眾心理起著較大的作用。就是由於這些落後的消費觀念,導致有部分消費者有較強的消費汽車的慾望,盡管他們還沒有足夠的錢買車。 目前城市家庭購買汽車的價格檔次比例最大的是 1013 萬元這一檔車,其次是 1020 萬元的這一檔次。除了買車的款項,還要考慮到油價、汽車維修保養、保險、各項稅費等支出。依照目前我國居民已有的收入水平,如果要購買一輛家用汽車,他們的購買力還是很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