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古董汽車價格
Ⅰ 保時捷最貴的車 保時捷917改進版(超過3800萬元)
你可能看過世界上十大最貴的汽車,那麼保時捷也有最貴的車,有人會說是保時捷918,國內600萬起步。其實最貴的不是這款,1972年的保時捷L&M 917,以超過3800萬元成功賣出,不過,應該算是古董車。
保時捷最貴的車
6.保時捷918 Weissach 600萬起步
5.1960年的保時捷718-RS60 超過2200萬元
4.1955年的保時捷550 /1500 Spyder 超過2400萬元
3.1970年的保時捷917 Interserie Spyder 超過2600萬元
2.1973年的保時捷917 /30 can-am Spyder 超過2900萬元
1.1972年的保時捷L&M 917/10 Spyder 超過3800萬元
6.現款在售的最貴的保時捷,保時捷918 Weissach 600萬起步
保時捷是世界聞名的汽車製造商,從中型發動機汽車到混合動力汽車,於1931年開始,到現在,他們的跑車一直很聞名,就在2015年推出的新款保時捷918 ,在某平台上售價是600萬起步,但是還不是最貴的。
5.1960年的保時捷718-RS60 超過2200萬元
保時捷718是一種敞篷賽車,在1962年首次推出,在職業賽場上,有著不俗的表現力。保時捷718的改版RS60,全球只有14輛,其配置在當時,都是最好的。在2012年的拍賣會上,以超過2200萬元成功售出。
4.1955年的保時捷550 /1500 Spyder 超過2400萬元
這款汽車是1955年生產的,取代以前的汽車模型,在賽車比賽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當時是最快的車,早在2012年,一家拍賣會,就推出這款1955年的保時捷550,以超過2400萬元價格成功售出。
3.1970年的保時捷917 Interserie Spyder 超過2600萬元
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跑車」,保時捷917的多種改版一直是最好的汽車,甚至超過了今天的標准。最初的保時捷917是在1960年首次推出,直到1970年,這輛車跑車才面世,在1970年和1971年的職業耐力賽上,這款車兩次奪冠。917的有些版本配備了4.5、4.9或5.0升 V12引擎,一些高端的改版可以最大輸出1300馬力,在一場拍賣會上,這款1970年的保時捷917以超過2600萬元成功售出。
2.1973年的保時捷917 /30 can-am Spyder 超過2900萬元
接下來是1973年的保時捷917 /30 can - am Spyder,在2012年以超過2900萬元的價格拍買,成為史上第二貴的保時捷。917的這種改版也是世界上最快的車之一,這輛車的時速可以達到386km/s,0到100公里時間僅為2.3秒,放在當時,可以PK掉大部分的跑車,現在也是有不錯的表現。
1.1972年的保時捷L&M 917/10 Spyder 超過3800萬元
保時捷L&M 917/10 Spyder,是917的另一種改版,在1972年首次亮相。當時,是世界上最好的賽車,即使放在今天,仍然能夠擊敗大多數的車輛。這款車制定了新的賽車模型,在2012年,以超過3800萬元的價格在拍賣會上成功售出,成為史上最貴的保時捷。
Ⅱ 【勞斯萊斯銀魅】有幾輛價值多少【多圖】
恐怕現在很少有人能說出具體的數量,但是不管時間如何變遷,勞斯萊斯的任何一款車型都會像古董一樣變得愈發珍貴。談起汽車界的豪華車,世人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勞斯萊斯、賓利、布加迪等超豪華品牌,而勞斯萊斯絕對可以占據汽車界豪華品牌的冠軍寶座,那麼勞斯萊斯銀魅有幾輛呢? 勞斯萊斯銀魅有幾輛? 勞斯萊斯是汽車王國雍容高貴的唯一標志,無論勞斯萊斯的款式如何老舊,造價多麼高昂,至今仍然沒有挑戰者。而銀魅卻是將勞斯萊斯推向世界豪華頂級品牌的最大功臣,勞斯萊斯銀魅的原來編號是40/50HP,其底盤原先是羅爾斯在曼徹斯特的工廠生產的,1908年開始在德比生產,隨後在1921到1926年,在馬薩諸塞的斯普林菲爾德工廠生產。其中底盤編號為60551號,注冊號為AX201的車後來被稱為「Silver Ghost」,也就是40/50HP被稱為Silver Ghost(銀魅)的來源。然而,廠方一直沒有承認這一名稱,直道1925年Phantom I(第一代幻影)投產,廠方才正式將40/50HP車系稱為「銀魅」。 在1906-1926的20年間,銀魅總共生產數量為7874輛。並且在停產之後由第一代幻影取代。正是因為銀魅,勞斯萊斯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汽車——這並不是勞斯萊斯自己的口號,而是1907年的《Autocar》雜志的說法。 勞斯萊斯銀魅有幾輛?古董車的價值令人咂舌 勞斯萊斯銀魅自誕生之初一共生產了7874輛,不過這些車輛現在何去何從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有那麼幾輛銀魅卻被世人所津津樂道。要說世界最貴的汽車,那肯定非勞斯萊斯銀魅莫屬了。銀魅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汽車。2005年,保險公司給其的估價為3500萬美元,而今天,其估價已經達到了15.5億。 勞斯萊斯銀魅有幾輛?有錢也買不到的珍品 有錢不一定能成為勞斯萊斯的車主,這個製造汽車的企業奢華到了可以選擇顧客的程度。而卓越不凡的造車工藝正是勞斯萊斯成為全球頂尖豪華車製造商的直接因素。勞斯萊斯最與眾不同之處,就在於它大量使用了手工勞動,在人工費相當高昂的英國,這必然會導致生產成本的居高不下,這也是勞斯萊斯價格驚人的原因之一。直到今天,勞斯萊斯的發動機還完全是用手工製造。更令人稱奇的是,勞斯萊斯車頭散熱器的格柵完全是由熟練工人用手和眼來完成的,不用任何丈量的工具。而一台散熱器需要一個工人一整天時間才能製造出來,然後還需要5個小時對它進行加工打磨。
Ⅲ 世界上最好的車排名!
以價格作為衡量標准,世界上最好的車排名如下:(單位:人民幣)
1、勞斯萊斯銀魅:15.5億元
2、奧迪派克峰:2.7億元
3、法拉力限量版跑車:1.2億元
4、布加迪威龍敞篷版:1.1億元
5、勞斯萊斯銀色加長豪華轎車:9000萬
6、最貴的跑車lykan hypersport:6600萬
7、柯尼賽格One-1:6000萬
8、帕加尼跑車:4000萬
9、勞斯萊斯幻影:2500萬
10、凱迪拉克野獸:1900萬
Ⅳ 布加迪皇家凱爾納雙門跑車很貴,世界上最貴的十輛古董跑車有什麼
世界上最貴的十輛古董跑車有什麼?
1.1963年法拉利250GTO,這輛古色古香的法拉利跑車幾乎可以稱之為法拉利之王。它的價格高達5200萬美元,是世界上最貴的法拉利跑車。它被許多著名的汽車收藏家轉手,現在已經成為西班牙最富有的人的收藏品之一。
4.1954年梅賽德斯-賓士W196,早在2013年,這款跑車就以2960萬美元的天價售出,最終成為迄今為止最貴的賓士。它在1954年的大獎賽中贏得了許多勝利,概率是9分之12。可以說是史上最快的跑車之一,所以也很受歡迎。
5.1956年法拉利290毫米,這款跑車最初是為賽車手胡安·曼努埃爾(Juan Manuel)設計的,他曾被視為賽車史上最偉大的賽車手之一。而且這輛車和胡安在一起很久了,最後也沒有撞車。現在被很多藏家經手,最後以2800萬美元的天價成交。
6.1967年法拉利275GTB/4*S NART Spider,據說當時在北美最大供應商的要求下,法拉利只生產了10輛這種風格的跑車,其中一輛歸拉爾夫·勞倫所有。最後在他死後,這輛車被賣掉了,天價2750萬美元。
7.1964年法拉利275GTB/C Speciale,這輛法拉利幾乎是不可多得的手工車。據說目前世界上只有三輛車,其中兩輛的車主不願意賣。唯一的一個在公開場合賣了2640萬美元,他們認為10年後會升值,最終達到5000萬美元。
8.1956年捷豹D型,這輛捷豹跑車在1956年的勒芒大賽中獲得了冠軍,而且它還在當時最受歡迎的阿斯頓·馬丁車隊中服役,時速高達168公里,所以可以說是最完美的跑車之一,所以最終的價格也達到了2180萬美元。
9.布加迪皇家切爾納跑車,這輛古董跑車是最復古的一輛。它看起來像一個皇家標志,它仍然保留了一些20世紀30年代的復古細節。可以說是唯一有價值的戰前跑車。雖然最終在1987年賣到了980萬美元,但是按照現在的通貨膨脹,相當於現在的2000萬美元。
10.阿爾法羅密歐8C 2900B Lungo Spider,這款車是典型的頂級義大利豪華跑車。它成功逃離了當時的戰亂,最後通過零件的零散運輸到達阿根廷。幾年後恢復原狀,2016年僅以1980萬美元拍賣。
Ⅳ 毫無用處的汽車知識 篇6:國內少見的古董車型
國內汽車文化,尤其是老爺車文化有些淡,可能還是跟保費規定有關系,97年7月15號發布的汽車報廢標准里私家車10年/10萬公里就要強制報廢,2000年這一規定改為15年,2013年這一規定改為無年限,但引導60萬公里以上車輛報廢。如果一輛有牌照的合法上路車在97年時最早上牌時間是87年,到2000年改為15年政策之前最早上牌時間為90年,而13年改政策之前最早可以存在98年上牌的車,所以理論上來說你現在在路上能看到的最老的合法上路車應該是98年,但是因為97年和2000年的規定中有經檢測合格最長保費期限可以延長一半的規定,如果在97年時就有大土豪給自己的車續命,並且一直續到現在,你在路上是有可能見到90年代初的車的。
當然,光說老可能沒啥意思,所以這篇文章主要說一些又老又稀有的車型。
保時捷964
據我所知,現在國內應該只有不超過4台保時捷964?其中一台是好樂迪老闆的車。
964是其車型代號,也就是第三代911.事實上這台車在國內根本沒正式賣過,作為總共只生產了6萬多輛的車型,能在90年代流入中國無非通過2手車或者外商自帶途徑,能堅持續命至今真是難為了車主。
這系964加入了很多新技術,比如abs,氣囊,自動變速箱等等,但是3.6L經典的空冷平6發動機依然得以保留
我無從得知國內這幾台964是什麼配置,但是964的發動機從自吸到渦輪都是存在的,最強的turboS版本3.6T空冷機可以輸出385匹的馬力,並且扭矩高達520牛米,要知道這可是一台空冷發動機,對此我只能說德意志科技實屬nb。
雪佛蘭SSR
這當真是一台SSR級別的車,國內合法上路的應該不超過一隻手之數。
我實在想不明白雪佛蘭腦子里進了什麼搞出這一輛敞篷肌肉皮卡車,可能是美國人對敞篷車,肌肉車,皮卡車三重需求導致雪佛蘭做了這么一台不倫不類的貨。
ssr總共生產了兩個版本,兩萬四千多輛,可想而知流入中國的車源更是少之又少,作為一個03~06年的主打「肌肉」的車型,v8是跑不了的,變速箱有6mt和4at兩種,285和400兩版發動機,從數據來看,確實是個皮卡沒跑。這台國內某超跑俱樂部的ssr,被貼了個雙色車身真是可憐,這車雖然原版是由銀黑配色的,但是人家是上黑下銀,這樣搞有點弄巧成拙了吧。
但是架不住人家帥啊,這自動開頂,賣一台在家玩他個十年八年的不虧吧?
老寶馬8系E31
曾經寶馬的旗艦,總共只生產了差一點3萬輛。這車國內通過外商自帶帶過來的,現在還能上路的應該兩只手數的過來,李老鼠搞了一台正在修,以他的本事840估計能給修成1680吧。
8系總共生產過5個版本,但是寶馬高層似乎也沒搞懂這車到底是幹啥用的,v8,v12都給整上,手動自動,都給整上,最開始850i是首個V12手動車型,後續又強行給名字里加了C表示這是一台轎跑,V12 V8外形也只是排氣2個和4個的區別,讓土豪感受不到優越感。
最後M8也被砍了(因為覺得性能車沒用,沒用你還造V12?)敞篷也被砍了(因為覺得又大又貴沒用),總之這台車10年的生產生涯,充分展現了寶馬對其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心態,最終這台旗艦車型落幕於99年。
順便一提,這台M70的V12發動機,經過了M73,N73,的演變,發展為現在的N74,也是勞斯萊斯的V12引擎。不過隨著排放政策越來越變態,最終N74也將在2023年停產,所以還沒買V12勞斯萊斯的趕緊買吧!再不買就買不到了!
奧迪A2
你沒看錯,奧迪是有A2這個車型的,就是這個丑貨。奧迪為了多種目的,比如和其他品牌mini mpv競爭,低油耗競賽,新技術推廣等,造出了這么個現在看來有點不倫不類的玩意。因為產量很少,國內應該也是兩只手數的過來的樣子。
奧迪A2採用了到現在也覺得奢侈的全鋁車身框架,奧迪的技術叫做aluminium space frame,並且在專門做鋁車身的Neckarsulm工廠專門為A2開了一條生產線,然而99年-05年間也就賣了2萬多輛,造一輛賠一輛的成本,過於超前的環保理念,和確實很醜的設計最終扼殺了這台車。
這台車最早配備的1.2L發動機,號稱油耗3L,在20年錢,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成績,在節油競賽里這台車甚至跑出過2.6L的油耗,放在現在依然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得益於全鋁車身,A2全重只有不到900KG,即使放到現在,能和他競爭的也就I3這種車了。
說起來,寶馬I3跟A2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全碳纖維的車身帶來的高昂成本,也讓寶馬有點不堪重負,所以有錢買i3的,趕緊買一個吧,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斯巴魯馳鵬
這個車,其實在中國也是正式賣過的,而且賣了挺久,從07年到15年都號稱在賣。然而這么丑的內外觀,賣出去幾輛還真搞不清楚,個人猜測比法拉利肯定是要少的,再加上這車發動機不好維護,現在還能在路上的估計100以內?
07年推出時這個豬鼻子外觀,真是丑出天際,環抱式的中控台在當時來看也有些過度設計了。這台其實斯巴魯的定義是一台主銷北美的跨界車,但是正如之前幾個車型一樣,一跨界就完蛋,又想占著MPV的大空間,又要四驅,又要高動力和好操控,安全性也不能馬虎,最後得到的就是一台矛盾的集合體。當年這車在國內要賣小大幾十萬,即使有錢的土豪也不是這么好蒙的,所以也導致了國內保有量極低。
這台車最開始配的是ez30-r一台3.0H6發動機,後來換成了ez36,這台發動機甚至從07年沿用到了今天,最大馬力245馬力,各種vvl,vvt技術都用上了,奈何水平對置發動機天生的缺陷,能對他做大修的師傅都不咋多。不過講道理,我一個高車身的suv要一個低重心的H發動機幹啥呢?斯巴魯的思路,也是很詭異啊。
阿斯頓馬丁cygnet,up gti,巴博斯smart,
這三台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車,我也放在一起說了吧。其實如果應對老年稀有車的標題,我應該只說這台阿斯頓馬丁cygnet的。
這台車其實就是個豐田iQ換皮,在國內只有買了vantage以上級別車才有資格買,買one77會送一輛。考慮35萬的售價,能買仨smart,有錢人也是有腦子的,所以國內應該不超過兩手之數吧?雖然掛著阿斯頓馬丁的標,但實際上這是阿斯頓馬丁為了應付排放政策而選擇的方法,貼牌。引擎還是豐田那台1.3l,動力不到百匹,妥妥的買菜車,只生產了兩年,全球不過千輛,可笑的是當年的ceo號稱想賣4000輛一年,然而一年只賣了150.
但是這種小買菜車還是越來越受到大家接受的,節油,好停,大眾甚至為up出了個GTI版。up在國內曾經也淪為買途銳送的贈品的地位,GTI就更慘了,估計還沒cygnet多。
考慮到B級都能改巴博斯,smart改個巴博斯又能怎樣呢?許你阿斯頓馬丁貼牌一個豐田iq賣30多萬,我巴博斯貼牌個smart賣30多萬咋就不行?雖然這是現款車,不過我猜依然是要比法拉利少的,畢竟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拆遷還是買路虎比較靠譜。
最後,停產6年之後的18年,cygnet又詐了個屍,接了一個定製車型的單。
這輛定製版cygnet不知道是哪個土豪腦殘,塞了個v8發動機進去,當然,你肯定是看不到了,畢竟全球就這一台,可能阿斯頓馬丁只是想表達:買菜車王者必須是我。
雪鐵龍eurovans
前一段時間有個大新聞,FCA和PSA合並了,這樣的弱弱聯合實際上26年前就上演過,這就是初代的eurovans,同一輛車,4個車標,在標致他叫806,在雪鐵龍他叫evasion,在FCA叫ulysee,在藍旗亞叫zeta。
再後來在02年eurovans終於出了第二代,也是目前國內能看見的型號,雪鐵龍叫C8,標志叫807,
國內應該有手腳之數,基本都是使館車或者外商自帶。這車講道理其實在歐洲賣的還行,國內沒人買可能只是因為gl8賣的太好了吧。
講道理,這車其實跟凱路威一樣,內部改造潛力巨大,開車時轉過來喝喝茶也是行的。不過法國人的設計總是會有一些奇怪的設計,比如5008後面可以拆下來釣魚的第三排。
對不起一說起這個我又要乳法了,哈哈哈。順便一提,老407coupe也是非常之稀有,雖然比這個多一些,但是應該也不超過50吧。
奧迪A100 avant
乍一看長得像桑旅的車,講道理現在還活著的a100都至少25歲了,能不能有50輛都難說,a100 avant就更稀有了,
據我所知90年代初期國務院進口來一批奧迪,都是國務院自己分配的,至少也是部級起步才有可能分到a100,不過國人對旅行車的審美一直接受不來,桑旅現在也是反潮流的代名詞,馬6旅行暴死之後,合資廠基本放棄了旅行車的引進。
沃爾沃240/940旅行
作為旅行車的總瓢把子,90年代初大陸曾經引進過一批沃爾沃,那時沃爾沃還叫富豪,保時捷還叫波舍爾。
沃爾沃2系從1974年開始生產,在1982年時換了一個版本,最後於93年停產,然而非常幸運的是現在你還能看到他。據說74年200系剛發布時是那時最安全最環保的車,排放低到測試儀都測不出來。其實從200系的外觀可以看粗來,這種方正的造型深受美國大燈法律毒害,因為知道1986年美版的244/245才用上了可更換的頭燈燈泡。
其實沃爾沃關於自己的歷史車非常自豪,在這里https://www.media.volvocars.com/cn/zh-cn/heritagemodels/volvo-200-series/241703可以看到很多歷史車的介紹,以及精彩圖片。
900系旅行版作為240的接班者,現在還活著的應該也就20輛以內吧?240據說只有一輛,應該就是這樣了。
bora vr6/passat w8/toureg w12
如果說W12的途銳你見過,那你運氣還是不錯的,這車是08年時大眾腦抽引進了一小批,具體有多少我不知道,50台應該是沒有的,畢竟只造了500台,300多台賣給中東,而且太貴了,當時要160萬的樣子,有這錢買個啥不好?順便一提,這車正品w12是在尾巴上,車頭格柵里如果有w12八成是假的,畢竟這車從外觀上除了4給排氣之外跟普通的途銳實在是沒啥太大的區別。。。
帕薩特w8這車是當年大眾取悅美國市場的產物,國內引進了10台,屬於b5.5代平台,得益於vr系發動機的緊湊,帕薩特里也能塞得進去。不過60萬買這么個玩意,全國也就真的只能找出10個人捨得花這錢吧。
如果你見到寶來v6,那絕對是使館退役車了,這玩意壓根連引進都沒引進,我實在搞不懂在那十年間大眾和美國發生了什麼以至於他們挖空心思取悅美國市場,最終又輸在了排放門這樣一個明顯是送錢的事上.
不過v6裝在寶來上也不奇怪,畢竟寶來r是國內最早一批讓飆車仔體會到扮豬吃虎樂趣的車型,平平無奇的買菜車,塞個大點的發動機看起來也沒什麼毛病。
當然,其他稀有老爺車依然有很多,比如凱迪拉克帝威啊伍德啊,老林肯大陸,各種中東版,土耳其版,菲亞特版的歐洲換殼車等等,有的還能上路,有的已經荒廢,玩老車成本極高,先不說這些稀有的連零件都沒地方買的車,即使保有量比較大的老虎頭奔一年沒個五萬八萬的也玩不利索,再加上現在變態的環保政策,很多老車面臨著上路一次就要3分200的窘境,在此還希望有識之士能好好照顧這些老車,中國的汽車文化還是需要傳承的,希望以後還能給孩子們介紹一台正常完整的老爺車,而不是指著某個國產車說這個車底盤是某某車,用了30年了。233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