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車碰瓷團伙覆滅記
㈠ 「碰瓷」橫行的人為什麼不會去碰豪車
碰瓷,原屬北京方言,泛指一些投機取巧,敲詐勒索的行為。例如故意和機動車輛相撞,騙取賠償。
相信大家都對碰瓷很熟悉,從早點的老年人碰瓷扶他們的人,到現在經久不衰的碰瓷車!但是大家知道為什麼碰瓷的人都不會去碰豪車呢?小編總結了這幾點:1、首先,開得起豪車的都是有錢人,既然買得起豪車,當然也就買得起各種保險,在各種高額的保障後面,他們不怎麼害怕撞傷人,大不了找保險公司來賠償。2、豪車上的行車記錄儀設備比一般車輛昂貴先進,記錄精準,這對於「碰瓷黨」來說,是一件非常不利的武器。3、能開的起豪車的人,不是有權有勢,就是有錢,社會背景,對於碰瓷者這種行為,可能一個電話就搞定了,有可能碰瓷者還沒訛到錢,反被車主訛進去了。
畢竟開豪車並不是很多,碰瓷戶主要還是集中在大眾品牌上,普通人該怎樣避免被碰瓷呢?
1不要慌這些碰瓷團伙就喜歡「欺軟怕硬」,看到司機一慌,自己的敲詐就十拿九穩了。如果自己並沒有過錯,或者即便自己有些過錯,也不要驚慌。首先要做的是自己拍照把事故現場保留下來作為證據,然後報警處理。如果因為怕自己吃虧而答應私了,就剛好上了對方的當。
2報警處理碰瓷黨最怕什麼情況?就是報警!應該說,有時候碰瓷黨利用的就是司機怕麻煩的心理,再加上所謂的「路人」在一旁不停地勸說,遇事司機很容易就會私了,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相信陌生「中間人」的調解。如果是在晚上遇到事故,最好在車上先報警再下車查看。
3安裝行車記錄儀只要有了行車記錄儀,並且自己是正常行駛,報警之後,交警同志會查看行車記錄儀的,如果從行車記錄儀中看到了一點端疑,這個案件也就不攻自破了!
小編結語:本篇文章由傾情著作,禁止轉載!大家認為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在評論下方留言,大家一起討論!謝謝觀看。
㈡ 注意!已有138名車主中招,專挑豪車
□大河汽車
雷克薩斯、賓士、寶馬……20餘輛豪華品牌小汽車塞滿了佛山市公安局偵查大樓停車場,這些是佛山公安「颶風31號」專項行動所繳獲的部分作案車輛。
6月2日,佛山警方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颶風31號」專項行動戰果,行動共打掉高速公路「碰瓷」詐騙犯罪團伙31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01人,繳獲作案工具及涉案物品一大批。
高速公路上屢發「剮蹭」事故
「你是怎麼開車的?怎麼違規變道呢?我的後視鏡被你剮壞了!」
每次作案時,一路上,嫌疑人林某都一直在留意前方是否有車輛進行變道,一旦瞅准機會,他便故意加速沖上去。當林某駕車靠近對方後,華某林便從後排將事先准備好的石子用力擲到對方的車尾上,發出巨大聲響。
這時,林某便立即閃燈按喇叭示意對方停車,並要求賠償。而實際上,後視鏡是林某自己事先破壞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
據了解,林某一般選擇單身男司機下手,每次實施碰瓷後車輛都沒有修過。然而,不少事主並未意識到,他們遇到的是一個碰瓷詐騙團伙。
開豪車碰瓷索取高額賠償
「事主在高速行車時,車側發生異響,隨後被人逼停車輛,對方稱被撞壞了後視鏡,要求賠償。」今年以來,佛山警方接到了多宗類似報案。經辦案民警研判分析,發現該詐騙團伙主要以2至4人一組,且駕駛豪華品牌汽車在高速公路作案。
他們分工明確,有人用彈弓彈射石子或向行駛中的車輛拋擲水瓶,讓事主誤以為發生了剮擦;有人出面「私了」,讓事主賠償高額「車損費」;有人叫囂「打斷受害人的腿」……
由於晚上公路車流較少,加上光線不足,剮蹭了哪些地方,看得不太清楚。而一部分事主又趕著回家,不想報保險便自認倒霉,便給了他們可乘之機。
據統計,今年1至4月(截止到4月20日),佛山警方共接報該類警情334宗,其中138宗「索賠」得手,每宗涉案金額幾十元至上萬元,案發主要集中在佛山及周邊地市的高速公路。
大數據助力警方成功破案
接報後,佛山警方第一時間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由於嫌疑人駕駛的全部為懸掛假牌照的租賃車輛,且沿途頻繁更換車牌,半個月左右便重新租車,這種隱蔽性極強的「游擊戰」嚴重干擾著警方的視線。
辦案民警表示,雖然嫌疑人通常會要求事主通過支付寶或微信轉賬支付,但嫌疑人提供的支付賬號多為第三方賬號,後再通過多種途徑套現分贓。這無疑給案件的進一步偵查和證據固定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最終,警方充分運用大數據資源,並主動尋找受害人,進行了大量實地走訪,逐漸掌握了犯罪團伙的網路架構和人員信息。
經過兩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收網時機終於成熟。4月17日凌晨,佛山警方對清遠籍騎單車「碰瓷」詐騙團伙開展第一波集中收網行動,成功打掉犯罪團伙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0人,核破案件28宗。
4月22日凌晨,在東莞、茂名警方的支持配合下,佛山警方組織警輔力量395人在東莞、茂名、廣州等地對高速公路「碰瓷」詐騙團伙開展第二波統一收網行動。
行動一舉抓獲吳某傑、吳某友等嫌疑人81名,打掉犯罪團伙28個,扣押涉案汽車25輛,手機104部,銀行卡166張及其他作案工具一批。
警方提醒
「碰瓷」嚴重擾亂交通秩序,且涉嫌詐騙犯罪。「碰瓷」團伙往往選擇司機交通違法時進行作案。
廣大車主們在駕車過程中,應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應依法報警處理,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為什麼碰瓷的人不敢去碰豪車
碰瓷的人不是愚人,他們比較聰明,對於欺騙什麼樣的人研究的一清二清。去碰「豪車」!就是雞蛋碰石頭,一句話找!,駕豪車之人都有 社會 背景啊……,再說,全額保險,壓死你這碰瓷者小菜一碟!人死了,到保險公司領錢吧。
為什麼碰瓷的人不敢去碰豪車?
這的確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碰瓷的很多,但是很少有碰瓷豪車的。他們選擇的碰瓷對象,一般是避開豪車、避開公務車、避開當地車、避開低收入群體開的車。
至於為什麼碰瓷的人不敢碰豪車,大體上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開豪車的人,人脈資源豐富、處事經驗老到,不容易訛詐。
第二、開豪車的人,多數都全了全而高額的保險,發生事故,一般不會同意私了,而是由保險理賠,而保險公司處理這類事情輕車熟路,不是那麼好糊弄,碰瓷也就沒有賬算了。
第三、開豪車的人,多數與低收入群體「花錢買平安」不同,寧可花時間較真,也不願意不明不白地拿錢,這樣的話碰瓷者就沒了底氣。
總之,碰瓷的這類人,他們不是頭腦簡單,而是會精心選擇對手,欺軟怕硬,遇到強大的對手,乾脆躲開不找麻煩。
碰瓷就是耍無賴訛詐點錢,開豪車都是有錢人還怕他一個無賴?一腳油門過去事後交給保險公司處理。壓死了命沒了訛詐的錢自己也沒命花!碰瓷者心裡明白的很。
因為碰瓷的酒還沒醒呢
開豪車有能力讓碰瓷者一次性結算!
碰瓷團伙並非不選擇豪車,而是專門選擇豪車。
之前看過一則報道,一輛特斯拉 汽車 在G15瀋海高速上正常行駛遇碰瓷詐騙,車主崔先生當時就聽到砰的一聲,但沒有意識到碰撞。但是後方車輛不停地閃我,示意靠邊停車。
發生「碰瓷」後,他下車發現不僅奧迪車輛的左後視鏡碎裂,自己車身也有刮痕。「對方說我全責,特斯拉車主說要報警,對方選擇離開。
待特斯拉車主下了高速後,考取了行車視頻,發現白色奧迪車後座乘客打開車窗後,嘗試兩次用彈弓射向前車,製造異響,並立即變道靠近前車,佯裝碰撞。
後警方將此犯罪團伙一網打盡,據團伙成員交代,他們一般挑選價值比較高的豪車,等對方變道時伺機碰瓷,並在下車時用自帶工具在自己和對方車輛上製造碰擦痕跡。
而你認為犯罪團伙不去碰瓷豪車,是因為害怕豪車的車主擁有的 社會 背景和人脈,而實際上,豪車車主的財力並不一定就比開普通車的車主財力好。而碰瓷的不管是碰瓷一般車還是豪車,都是希望更快的私了,拿到對方幾百幾千塊錢,為的是趕快處理了節省時間。
所以,當遇到匪夷所思的交通事故後,及時報警,依法處理。
原因就一點,豪車速度快 ,有可能讓碰瓷的直接掛掉。
再說開豪車的大多有背景,大腿很粗,想訛他們錢,不太容易。
所以,綜合來看,碰瓷豪車,不劃算,兄弟們,撤!我們下一家!
㈣ 江蘇最大碰瓷酒駕被抓了嗎
前央視名嘴郎永淳涉嫌「醉駕」!記得去年這一刷屏的新聞嗎?當時有網帖分析,「郎永淳醉駕」極可能遭遇「設局」,被故意「碰瓷」了。可帖子剛流傳開,當事方就出來辟謠。那麼,「碰瓷酒駕」在現實中真存在嗎?
日前,揚子晚報紫牛新聞獨家獲悉,確有這么一群自稱「城市獵人」的人,以寶馬、賓士、凱迪拉克等豪車當碰瓷道具,把酒駕者當成「獵物」,甚至連自己的老闆都不放過。如今栽在蘇州相城警方手裡。據悉,這是江蘇警方迄今為止破獲的最大一個「碰瓷酒駕」團伙。而此類針對「酒司機」的碰瓷作案,作為一種新型犯罪手法,已在國內不少地方出現,值得警惕。
逃與追的背後
被追尾的車主反被索要5萬「封口費」
2017年11月11日凌晨,在蘇州相城的幾段道路上,發生一出「逃與追」的戲碼。而記者事後在相關監控中注意到,這段戲碼緊張而又頗不尋常。
故事開頭很平淡。蘇州相城的錢某與朋友相約在KTV玩耍,喝了一點啤酒。到了半夜,聚會散場,錢某覺得喝得少,又是半夜沒人查,不聽朋友勸阻,執意自己開回家。一路開過幾個路口,來到一條車少的鄉間路,他突然聽到車後傳來「砰」的撞擊聲,車子大晃一下。
驚魂未定的錢某通過後視鏡發現,一輛寶馬車和他追尾了。這種情況下,對方肯定是全責,可考慮到自己喝過酒,如果報警,自己反而會因酒駕被警方處理,相對於幾個修車錢也更不合算。想到這兒,錢某不敢停車,猛踩油門,加速離開。
緊接下來的情形就離奇了。記者從錢某行車記錄儀和道路監控畫面中看到這樣一幕:追尾的寶馬車緊跟著錢某,與他在馬路上展開了電影情節般的追逐。錢某的車速越來越快,甚至能聽到車外傳來的呼呼風聲,窗外燈光刷刷地快速閃過,而此時後面的白色寶馬緊追不舍。追出幾分鍾後,錢某前方出現一段鄉間道路,光線暗淡下來,有些慌張的他在轉彎時因速度過快,猛然陷在路邊溝里,才不得不停了下來。
看到這里,起初以為有人向錢某尋仇,可事情發展又不是:追上的寶馬車攔在前方停下,下來兩人截住錢某不讓走,並叫來一些朋友要錢某拿出5萬來賠償追尾車損。眼見對方要價太高,無法協商,錢某心一橫,報了警。
「城市獵人」現身
一群條件不錯的人把「酒駕者」當獵物
像錢某這樣的警情,相城渭塘派出所辦案民警說,他們是頭一次遇到。可直覺告訴他們:這不像是一般的交通追尾事故。
辦案民警告訴記者,他們是這樣分析的:從常理上說,發生了追尾事故,後車司機在多數情況下要承擔全責,往往很緊張,如果前車不予理睬,直接開走,後車司機燒高香還來不及,誰會去步步緊追呢?除非,後車司機事先知道,前車司機有什麼可被抓住的把柄。如此一來,那事情的性質就不一樣了。
民警初步判斷:該事故可能涉嫌敲詐勒索犯罪!而這,也解釋了記者初看那段視頻時的部分疑問。
派出所領導聽了匯報高度重視,立刻抽調精幹警力開展調查。果不其然,挖出一個專門針對「酒司機」的碰瓷團伙。記者搜索發現,這種專門針對「酒司機」的碰瓷手法,在國內不少地方出現,屬於一種新型犯罪。
在這個團伙中,錢某所遇寶馬車上的張某是一個核心角色。他曾在上海長期從事汽車維修工作,後到蘇州一家連鎖汽修店上班,因能力出色,僅4個月就成為所在店的店長,每個月能拿近萬元的薪酬。張某對此並不滿足,一個偶然機會,他發現「酒司機」特別膽怯,即便發生事故,也會因自己喝酒開車而不敢報警,往往花錢「私了」。於是,一個「碰瓷酒駕」的賺錢方式在他腦海中形成,從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了解到,這個碰瓷團伙的成員並不是那些潦倒缺錢的人。張某是汽修店的店長,認識了不少「朋友」,他們大多家庭條件不錯,年紀輕輕過上了舒適的生活,但對「碰瓷酒駕」這種刺激的事兒,內心卻有一種莫名的興趣和沖動。很快,張某和他的朋友,以及朋友介紹的朋友,成了一群他們所謂的「城市獵人」,只活動在深夜或者凌晨,而「酒駕者」,就是他們的獵物。
目前,張某等人因涉嫌敲詐勒索被刑事拘留。
再提個醒兒
針對「酒司機」 還有人這樣「做局」
調查發現,像張某等人這樣組團搞「碰瓷酒駕」,雖然是一種新型犯罪手法,可專門對「酒司機」下手「做局」訛詐的,還有其他方式。
同樣在蘇州相城,市民張某接到朋友葉某邀約一起吃夜宵,欣然答應。當他來到一家燒烤店時,看到葉某不在,出現的是張先生和葉某都認識的董某,以及董某帶來的朋友。席間,三人談笑風生吃到凌晨。在兩人慫恿下,張先生喝下了二兩多白酒和半瓶啤酒。
趁酒勁,張先生開車帶董某回家,行程過半,突然有輛車迎面撞上了。對方下來兩名男子吳某和李某,吳某二話沒說要報警。董某站出來說:「我們喝酒了,報警要拘留的,私了吧!」對方約定去葉某廠里談。在廠里,對方開口要10萬,張先生傻了眼!「私了吧,我姐夫也碰到過這種事,要吃官司的。」聽了葉某的分析,張先生害怕起來。最終,雙方商定賠償8萬,其中同車的董某賠2萬,另外6萬由張先生付。張先生取了2萬給吳某。隔天,張先生越想越不對勁,於是報警,並約葉某出來再談談賠錢的事。警方在兩人約定地點將葉某、吳某抓獲。董某、李某投案自首。張先生沒想到,那天朋友喊他去吃飯,就是「做局」敲詐他的。
日前,葉某、董某、吳某等5人因涉嫌敲詐勒索罪被蘇州相城檢察院提起公訴。
所以我們特別想提醒的是,想不被人「做局」,牢記酒後別開車。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將「醉駕」納入犯罪。盡管如此,一些車友往往抱著僥幸心理,酒後駕車回家,結果被不法分子「盯上」,由於喝了酒不敢報警,最終不得不支付大額的賠償費。
㈤ 團伙高速上開豪車偽造事故碰瓷,他們是如何操作的
團伙高速上開豪車,偽造碰瓷事故,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據悉,2019年底,相關單位先後接到多名群眾舉報,稱在惠州轄區高速公路行車時,與一輛豪車發生擦碰,對方現場獲賠後馬上就走了,形跡可疑。對此,相關部門展開偵查。經過對一起起看似簡單的交通事故糾紛抽絲剝繭後,調查人員發現其中暗藏玄機,一個碰瓷敲詐勒索團隊漸漸浮出水面。往往抓住受害車主面對豪車的膽怯心理行騙。在高速公路上行車時,務必遵守交通法規,避免產生交通違法行為,不給碰瓷黨可乘之機。遇到碰瓷時要沉著冷靜,千萬不要慌張,切記不要隨意下車,避免落入圈套。
㈥ 大二學生成碰瓷大戶,專挑哪類型的人下手
近日一則消息傳播開來,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關注,一位大學男生為了賺取大量利潤,成為了碰瓷大戶,最後在教室被警方逮捕。在此事事發後,網上也對此議論紛紛,大多數人都對此事表示憤然,但也有一部分人好奇這位男生是專挑哪種類型的人下手。在我了分析案件的始末之後,對這個團伙的犯案習慣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這些人往往挑的都是一些不遵守交通規則以及豪車車主下手,具體原因可以聽我給你們一一分析。
如今的社會雖然說法制嚴明,但仍然有著不少知法犯法的人,遇到碰瓷這類案件時,我們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保持冷靜的心理進行觀察分析,以免受到不法分子的詐騙。
㈦ 「碰瓷」行為將被嚴懲!車主:終於可以放心開車了
最近,公安部通報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的有關情況。
最後,遇到「碰瓷」不要驚慌,立刻報警,走正規程序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