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車價差異之解讀
⑴ 為什麼中國的關稅和美國一樣。。。車價就不一樣
高價格高利潤 進口車多是暴利車
新年前後,車市的價格也變得微妙起來。國產車價格在去年一路下滑,部分車型出現了2萬元以上的優惠,到今年初才稍有回調,優惠幅度有所減少。不過,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進口車的價格不但沒有優惠,有些進口車型的價格反而一路飆升,甚至還要加價銷售。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監測表明,去年上半年進口車價格平均上漲0.29%,其中,進口轎車價格上漲3.08%。
「保時捷卡宴要等幾個月才能提車」,剛買新車的王先生對記者說:「很多進口車型要排隊才能提車,而且還有加價銷售的情況。」同樣,記者在一家寶馬4S店了解到,該4S店幾乎每天都可以成交幾輛車。據銷售人員透露,寶馬X5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08年3月。
一車難求,價格自然看漲。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去年7月1日,中國進口汽車關稅完成了加入WTO之後的最後一降,從2004年的37.6%下降到25%,曾經炒到10萬元一張的進口許可證也取消了;按常理推測,進口車有足夠大的降價空間。
半年過去了,進口車價格不但未見松動,反而看漲,進口車價國內外差距愈來愈大。「基本配置的賓士ML350,我們給國內車商的發貨價是49000美元。」張先生在國外做汽車生意,主要向中國車商發貨。他提供賓士ML350的發貨價讓記者著實吃了一驚。即使按1美元兌換8元人民幣的舊匯率計算,賓士ML350發貨價也不到40萬元人民幣,而在國內,一輛進口賓士ML350能賣到85萬元人民幣。
雷克薩斯GS430在美國市場的售價為51500美元,摺合人民幣40萬元左右,而同一款車型在國內的售價卻已超過70萬元。
美國進口汽車關稅和中國一樣是25%。
高價格,高利潤,讓中國成為進口豪華車型的淘金地。目前,跨國汽車公司向中國市場推出進口新車型的速度不斷加快,2008年進口汽車除了別克首款SUV以外,還有英菲尼迪M45、歐寶Antara、大眾Tiguan、沃爾沃XC70、雷克薩斯LX570、大眾EOS、奧迪Q5、08款法拉利F430、雷諾全新Laguna、道奇Caliber等進口車型。
中國進口汽車貿易中心總經理丁宏祥認為,跨國汽車公司通過《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獲得總經銷商的授權之後,對中國進口汽車產品加大了控制力度,使進口車價格結構更加穩定。
北京北方汽車交易市場某品牌4S店負責人說:「跨國公司藉助《辦法》完成了自己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渠道建設,把話語權掌控在了自己手中。」
一份來自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進口汽車工作委員會的調查資料指出:汽車廠家與經銷商關系不平等,進口汽車價格相對較高,是目前進口汽車市場普遍存在的問題。
跨國汽車公司對貨源、銷售渠道的壟斷,讓進口車在中國獲得了超額利潤,這恐怕是《辦法》制訂者始料未及的。
2008年初傳來消息,商務部已經著手修改《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的各項細則。北大經濟學教授薛旭認為,這次修訂有可能削弱跨國汽車巨頭的壟斷。
1月8日,商務部透露了《辦法》中涉及進口車品牌的修改細節。以「授權年限」這一條款為例,將規定進口汽車供應商對授權經銷的授權年限根據投資回收情況不得低於一定年限,且在此期間,總經銷商不得以任何借口取消品牌經銷商授權資格;進口汽車供應商(總經銷商)不得要求授權經銷商使用由其指定的汽車金融公司,進行經銷商信貸和消費者信貸業務等。此外,在包括代理合同、建店標准、搭售渠道、配件供應、汽車金融、企業參股、車輛識別代號和消費者權益等主要條款方面也有所修改。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辦法》中涉及進口車的內容修改後,將使進口車品牌在國內市場的競爭更加充分、多元化,進口品牌銷售渠道也將更加公平合理,這樣才能讓進口車價格回歸合理價位,消費者不再一車難求。
文章引用自:
⑵ 美國的汽車憑什麼比中國的還要便宜
客觀的來說,美國的汽車真的是別中國的低,因為美國的價格一眼看上去就確實低呀,其實呢他後期的消費是很高的,因為中國的價格雖然高,但是它包括的一些保保險的費用。這些費用在美國一般都是自己後期需要交的,他們的車在維修時消費也是很高的。他們會硬性增加各種配件來提高他們的附加值,而且,消費稅牌照這些都是需要消費者後期自己出的。而且他們買車也特別能搞價,價格越高的車能便宜的越多。那麼會有一定的稅收,在一定程度上也抬高了中國市場的車價。而且在美國買車也是非常普遍的,他們上班兒一般也都是自己開一輛私家車。基礎價,分期還有二手市場的價格,導致了美國汽車市場的價格很低。而且中國人多,所以說,有種供不應求的感覺,導致了汽車在中國的價格比較高,而且很多汽車公司都是追求利潤。
⑶ 都說美國買車便宜, 那麼在美國買車到底多便宜呢
在美國你會發現這是一個沒有車便寸步難行的國度,只要稍微離開鬧市區,就可能出現連斑馬線都沒有的情況,所以很多學生和初到美國生活的移民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考慮買入第一輛車,同時也常常會聽到有人說,在美國買車比在國內便宜很多!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是不是真的?
除此之外,買車可不是你想要什麼車型經銷商就賣什麼車型的,幾乎沒有經銷商會銷售官網上的裸車,而即使你退而求其次,選擇經銷商推出的最基本的車型買下來,也已經差不多35萬元人民幣了,而RX在中國賣多少?41萬起步,還不算經銷商給的現金優惠,所以說中國近些年因為降低關稅、規范市場以及發展合資車型,很多汽車的價格已經可以和美國市場比較了,有部分豪華車甚至比美國市場還要便宜,所以那些指望去美國買便宜車的朋友們, sorry,你們要disappoint it了。
⑷ 為什麼中美車價差異巨大
眾所周知,國內目前各汽車廠家對其價格組成大都採取含糊其詞的態度。普通消費者面對紛繁復雜的汽車參數和配置差異,根本缺乏對其價格合理性的鑒定能力。不可否認的是目前中國汽車製造業整體利潤水平,相對於國際市場的一般水準都處於暴利水平。但在眾多廠家和車型中,還是存在一個相對合理的選擇。筆者最近剛購買了自己的第三輛車,對車多了些了解和消費理性,通過耐心選擇和使用下面這個自己製作的參考工具,用自認為相對合理的價格買到了令自己滿意的車。在此願把這個小工具與大家分享和交流,希望能給正准備買車,特別是初次買車的朋友一點點幫助。
筆者認為相對國內目前的汽車市場來說,美國的汽車市場總體上是非常成熟理性的,那麼其價格也比較能准確的反映車的綜合質量和性能。因此筆者對國內汽車的定價合理性判斷,主要依據就是該車型在美國汽車市場上的相對價格。以下這個表格就是筆者收集的中國目前合資生產銷售的同美國市場同版本車型價格比較表。
廠家 車型 國內凈車價(萬元) 美國凈車價(美圓) 主要配置差異 美國用戶評價等級 價格
比值 車價
評分
一汽
紅旗 MAZAD6 2.3L (豪華型) 26.58 2.1 萬 N/A 4.5星 12.66 7
一汽
大眾 高爾夫2.0L
(手動標准型) 15.95 1.6 萬 N/A 4星 9.9 10
奧迪A4 1.8T
(標准型) 37.9 2.37 萬 N/A 4星 16.0 2.5
奧迪A4 3.0 QUATTRO 51.5 3.03 萬 N/A 4星 17.0 1.5
奧迪A6 2.8 52.6 3.22萬 美國最低配置V6 3.0發動機 N/A 16.34 2
上海
大眾 帕薩特1.8T (手動) 22.5 1.98 萬 N/A 4星 11.4 9
帕薩特V6 2.8
(天窗版) 32.1 2.83 萬 N/A 4星 11.34 9
上海
通用 君威GS 3.0
(旗艦版) 36.9 2.51 萬 美國為V6 3.8L 12氣門引擎 4星 14.7 4.5
廣州
本田 雅閣2.4
(標准型) 25.98 2.01 萬 國產自動波,美國手波,國產少EBD 3.5星 12.9 7
雅閣V6 3.0 30.98 2.32 萬 N/A 3.5星 13.35 6
華晨
寶馬 BMW 325i 47.38 2.7 萬 N/A 5星 17.54 0
BMW 530i 69.8 4.2 萬 N/A 5星 16.62 2
關於列表說明:
1、此表假定美國價格是合理的,並將其作為判斷國內價格合理性的基準。同時,也必須假定國內生產的車,同美國版本在質量上相同或者基本相同。
2、在同車型的具體配置上,筆者已盡力做到相同。故很多美國市場上沒有的車型(主要是小於2.0排量的配置,比如AUDI A6 1.8), 未能參與比較。
3、部分不完全相同配置車型,筆者盡可能說明起主要差異;標注為N/A的車型,也可能有輔助配置上的細小差異,但這些小差異對結果不構成本質上的影響。
4、國產化率的高低不作為評定吸引力指數的調整依據。筆者認為,只要保證車的質量上同美國版相同或基本相同,價格就是可比的。參與比較的都是幾家最大最有名的廠家,我相信他們在中國生產的車,質量上是有基本保證的。
5、鑒於筆者水平有限,不能保證上述數據和方法完全正確合理;不過筆者認為從中能看到國內各個廠家對各種系列車型基本的定價策略。有興趣者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車型自行比較。美洲YAHOO的AUTOS欄目里,可以查到所有車型的詳細價格和配置。
6、由於美國人什麼都喜歡大,所以國內目前佔多數的小排量(2.0以下)經濟車型,美國根本就不生產和銷售,故無法參與比較。
7、價格只是購車的一個方面。廠商的實力和售後服務水平,對車的整體質量和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8、表中可以看出,豪華車的得分都比較低。可見中國人好面子,為「豪華」買單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