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車怎麼淘汰
1. 同樣都是二線豪車,為什麼捷豹賣不過凱迪拉克
當年捷豹車的B格,是可以與BBA(賓士寶馬奧迪)一拼的。
雖然不管捷豹怎麼操作,在國內都是有一批鐵桿粉絲的;但是國內的車市寒冬已至,各品牌都在想轍自救,或降價優惠,或更新產品線,而捷豹在這么抱著「英倫紳士」的架子,可就不妙了。
2. 美國豪車價格那麼低,為啥美國幾乎不見豪車
說起美國,很多人都開玩笑地說過嚮往美利堅。很多人都覺得美國的生活好,人民的收入高。沒錯,美國人的收入比起中國人來說確實要高了很多,但是美國也並非人人開豪車,相反,在美國豪車的比例是非常小的,大街上最多出現的往往都是一些廉價的車型,比如說豐田,比如說福特的皮卡,或者雪佛蘭的一些中低端車型。高端車型反而銷量不佳,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此外,美國的物價不低,也就汽車價格低。即使收入很高,家裡幾個孩子的花費仍然很大。消費水平也相對較高,美國豪華汽車的平均價格在9萬美元左右,很少有家庭能負擔得起這9萬美元買車。美國人很多都不怎麼攢錢,雖然說幾萬美金看起來對他們來說不多,但是讓他們一下子拿出來,很多人都掏不出來。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導致美國的豪車銷量並不是很好。即使有,這些錢也會用在其他地方。只有真正的土豪才會選擇豪華車。你明白嗎?
3. 曾經屬於頂級豪華車的邁巴赫,如今為何落魄了
隨著最近全新奧迪A8L的正式上市,豪華D級車市場的四大天王都出現了,一場激戰即將打響。不過,如果我們在比較後作出市場評估,我認為大部分人仍會更看好賓士,換言之,賓士在未來數年將會是最繁榮的。
前國王邁巴赫,這些年經歷了什麼?
究其原因,不僅是這一代賓士,的內飾豪華變化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成功,也是因為賓士在其他細分車型上也大放異彩,如邁巴赫S級和AMG GT跑車系列,帶來了更穩定的品牌溢價。
然而,如果你想談論品牌溢價,你必須提到以前在朋友圈流行的新普爾曼車型。超長的軸距,1000多萬元的價格,極少的國產配額,頂級的豪華配置,瞬間提升了賓士,的品牌形象,而這一系列熟悉的標簽,也讓大家不自覺地想到了曾經的真王——邁巴赫62。
為什麼邁巴赫想要墮落?
事實上,從邁巴赫品牌發展的坎坷歷史中不難看出,它一直瞄準勞斯萊斯和賓利所在的超豪華市場,但與前兩者不同的是,二戰後,邁巴赫失去了不可逆轉的品牌傳承,這使得邁巴赫難以與勞斯萊斯和賓利平起平坐前國王邁巴赫,這些年經歷了什麼?
就在2002年,賓士突然從歷史中挖掘出邁巴赫,希望依靠這個超豪華品牌來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然而,我以為沒有歷史束縛的嶄新的邁巴赫,會是豪放的。於是,賓士在設計上選擇了最保守的策略——,並根據S級進行了改動。
最終的市場反應自然不盡如人意。邁巴赫57和62的量產版和當時的賓士好像差別不大。類似的線路大量出現,市場認知度比普通S級低。你知道,當時邁巴赫57和62的價格是賓士,生產的最昂貴型號的三倍多,這使得許多潛在的消費者失去了他們的手。
包括當時賓士頭號惡意角色W100,普爾曼也有同樣的問題。即使是豪華車,也是賓士S級的衍生產品,品牌力有限,所以賓士在超豪華車市場兩者皆輸。
然而,作為一個「汽車發明家」,這種失敗對賓士,來說是可恥的,賓士不會放棄這么多年來辛苦積累的品牌價值。因此,邁巴赫不得不繼續折騰,但這一次它需要改變聰明的方式,——將成為賓士S級的豪華衍生品。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首先,賓士知道自己的品牌市場效益遠高於邁巴赫,尤其是在根深蒂固的豪華D級車市場,而賓士可以以邁巴赫的名義開拓更高層次的新興市場,而不用面對勞斯萊斯和賓利
然後,賓士需要開發更多適合市場細分的產品。比如傳統的長軸距D級車和加長禮賓車之間還有市場空間,競爭對手也沒有推出競爭產品(如果寶馬L7還存在,可以認為是賓士S級的潛在對手邁巴赫)。
因此,為了讓全新的S級擁有更大的競爭優勢,保持邁巴赫品牌,賓士最終將邁巴赫作為子品牌運營。雖然是聯名,但至少隨著全新S級邁巴赫, 邁巴赫品牌的發布上市,獲得了更高的認可度和市場份額。我相信在這種運作模式下,賓士-邁巴赫會有更多的後續行動!前國王邁巴赫,這些年經歷了什麼?
XL的s級邁巴赫
XXL s級普爾曼,邁巴赫
結語
一個品牌的興衰,必然有其歷史原因和合理性。有人可能會說,這個邁巴赫不是另一個邁巴赫,但這難道不是一個「退而進」的聰明策略嗎?畢竟,只有生存才能談發展,今天的「邁巴赫」無疑已經成為賓士豪華地位的代名詞,並繼續在豪車市場大放異彩。
展望未來,全球超豪華汽車市場正在升溫,尤其是在快速發展的中國市場。人們對旅行工具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苛刻,所以會有更多的客戶願意為高端定製買單。目前,同級別市場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所以我相信賓士-邁巴赫會繁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