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摸豪車袁隆平什麼反應
① 贊美袁隆平院士事跡的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贊美袁隆平院士事跡的作文範文(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贊美袁隆平院士事跡的作文1
就在昨天,5月22日,一個值得全國人民去緬懷的日子,因為,在那一天,一顆巨星隕落——袁隆平老先生逝世了。
得知此消息後,全國人民自發組織隊伍悼念,湖南人民更是站在風雨中,對袁隆平老先生的遺照,多次鞠躬。當時現場的人數達幾百人,每個人眼裡無不含著著熱淚。人人都悲痛至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位國之脊樑,就在這一天,轟然倒下。他,讓中國人民端上飯碗,端牢飯碗,解決了億萬人的口糧問題。這位奮斗一生的老先生,值得中國人永遠懷念。
在得知袁隆平老先生去世後,網友競相發言,而許多人卻不敢相信。一位網友評論道:「中午剛和朋友出去喝酒,得知這一消息後,還以為是看錯了。朋友在後面拍著我的肩膀,流著淚說:接受現實吧,是真的消息。那一刻,我崩潰了。」沒錯,許多人都不肯接受這個現實,一次一次走向中央打電話,反復確認,而得知此消息後,大多數都淚流滿面。沒有袁隆平老先生,可能餓殍滿地的場景還會出現。節約每一粒糧食,使每一粒糧食都盡其所能,幫助人民,就是對袁隆平老先生最好的思念。
袁隆平老先生曾說過:「會各國培育優秀人才,尤其是對於發展中國家,這是我一生的願望……我的雜交水稻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然而,袁隆平老先生真的做到了。袁隆平團隊為8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育了14000多名雜交水稻技術人才,讓他們遍布全世界,為雜交水稻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目前,雜交水稻正不斷地向高產進行一場沒有盡頭的沖刺,現在,全球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試種雜交水稻十多個國家實現了雜交水稻的大面積種植,每年種植面積達到了700萬公頃,普遍比當地水稻增產20%以上。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得益於袁隆平老先生的不懈努力。
而袁隆平老先生在去世前的遺言中說道:「喪失從簡,不要讓殯儀館安排任何群眾悼念。」一位曾經的國之棟梁,本可以接受很多人的弔唁,而今,根據疫情形勢,毅然拒絕了殯儀館接待群眾悼念的意見。
遙寄哀思,緬懷前行。袁隆平院士,我們的國之棟梁,願您在天堂安好,與您的母親團圓!
贊美袁隆平院士事跡的作文2
2021年5月22日13點07分,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微風撫過,整片整片的稻苗都彎下了腰,他們在鞠躬,為他們的父親鞠躬。稻香十里飄,長空萬里香,世間一切的稻苗都隨風飄起,恭送這位偉人的離開。他不是戰士,卻拯救無數生命;他不是詩人,卻書寫動人篇章,他便是培育雜交水稻第一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我對於袁隆平爺爺的印象,只限於圖片和視頻之中。但是那幾張照片我卻印象深刻。田野間,他無聲地拿著一個本子在記錄什麼,她身著樸素的衣服,一幅近似於老農民的面孔,飽經風霜,他彎著腰,耕作著,種下的是種子,長出的卻是未來的希望。
當我聽見袁隆平爺爺去世這個消息時,幾分驚訝,幾分遲頓,幾分傷感。萬分難受,卻哭不出來,像一塊石頭堵在心中,悶得有些喘不過氣,腦子一片空白,想去拒絕接受這個事實,怔了一會,才反應過來,於是心中水簾陣陣垂下,甚是傷感。
突然想起之前網上的一些流言蜚語,當初一些網友就因為袁隆平爺爺摸了一下豪車,便在網上發表侮辱性言論。現在我就想問你們,你們還有良心嗎?他是一個拯救了無數人的英雄啊!他將自己畢生的心血都放在了研究雜交水稻的事業上。袁隆平爺爺說:「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他一輩子都努力在這條路上奔跑著,因為路的盡頭種著他的夢想,他一步步地將這個看似不可能的夢想變成了可能實現的理想,他心中有家,有國,有全世界。
《奶奶的星星》中說:人死了,便會化成天上一顆星星,給活著的人照個亮。想必2021年5月22日夜,銀河間又會多一顆明亮閃耀的星星,看著中國這一片片他一手創造的稻田,落下淚水,化成雨水,去滋潤萬物,去滋潤他親手埋下的希望。
謝謝了,袁隆平爺爺!
再見了,袁隆平爺爺!
願您一路走好!
當您再次俯視大地,請您放心!「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在未來我們會替您實現!
贊美袁隆平院士事跡的作文3
禾下乘涼夢,一生永為「稻粱謀」。袁老,您一路走好。——題記
狂風呼嘯,雨點稀稀疏疏的滴落在地上,如同為大地鋪上了一層銀色的地毯。為湛藍的.天際織了一張灰色的大網。遮天蔽日的烏雲遮住了光彩奪目的太陽,灰暗的天際,無邊的烏雲,空曠的大地,一切都灰灰的,暗暗的,靜靜的!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袁隆平爺爺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一切看上去那麼遙遠,卻又那麼近,一代偉人就這么與世長辭了。
16時許,靈車駛出醫院,路邊聚集了聞訊而前來送行的市民,司機停車鳴笛,人們把鮮花捧在胸前,悲哀的神情溢於言表,悲慟高呼:「袁爺爺,一路走好!」
袁爺爺病重時,仍念念不忘他的稻子長得好不好,稻子,他心心念念畢生追求的夢,一個只為讓所有人遠離飢餓的夢。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為了讓中國人都能吃飽一頓飯,袁爺爺奉獻出了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輝煌的`,是可敬的,是朴實無華的。
袁爺爺的一生與雜交水稻從未分離,那粒粒飽滿,金黃金黃的稻穗彷彿是他的孩子。一輩子為了他們任勞任怨,卻無怨無悔,因為他們是讓世界吃飽飯的功臣,平凡的瑰寶。袁隆平爺爺曾說過,科學探索無止境,在這條漫長而又艱辛的路上,他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夢想尚未實現,不會停歇的老人卻先走了。袁爺爺,夢想尚未實現,您怎能以這樣的方式先行一步呢?袁爺爺,您常說自己有著七十多歲的年齡,五十多歲的身體,三十多歲的心態,更有二十多歲的肌肉彈性。這么樂觀的您,怎能不辭而別?
邁入耄耋之年,本應「頤養天年」的年齡,您卻一直奮斗在科研第一線,可是您似乎感到力不從心了,因而每年都給自己定下目標,時間雖緊,但歲月無情人有情。您的雄心壯志就是老驥伏櫪得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您犧牲了自己,滿足了世界,任歲月變遷,任世事無常,天上的星星中始終有您,歷史的長河中,您的身影不會消失。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現在我是多麼不相信這句話,多麼希望您與與世長辭的消息是個謠言。如風般來的快,去的也快,晶瑩的淚花從眼角滑落,眼中又重現出袁老您熟悉的身影,袁老,一路走好!
贊美袁隆平院士事跡的作文4
2021年5月22日那天,長沙傳來了噩耗,「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爺爺於13時07分逝世,享年91歲。
聽到這消息後我感到特別的不真實、難以置信,直到今天,我都不能相信,也不願去相信——袁隆平爺爺竟然在彈指之間就離我們而去了……這種滋味,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在課本里經常可以看見的人物,永遠地留在了那課本之中,而「袁老」輝煌的一生也就此定格在了歷史之中。
雖說,作為一個零零後的我從來都沒有親身經歷過那些飢荒戰亂,未受過以前的苦,但一股叫不出名字的心酸心潮向我襲來。因為,我想啊,有了他,我完全不用去擔心溫飽,甚至可以去養尊處優。但現在,讓我回憶一下袁隆平爺爺頂著烈日身穿一件簡單的襯衫,打著赤腳,在稻田裡辛勤勞作的身影,而我們這些「當代棟梁」們又有什麼資格不去努力,不去奮斗?有什麼資格浪費來之不易的糧食?有什麼資格讓每天都荒廢慵懶地度過?
但,我才發現,當我們的時代偉人相繼離去,當前方不斷為我們漸漸離開的時候,整個新時代的接力棒就早已經落在我們的手裡了,可……我們似乎還沒有做好准備,還沒有做好准備去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趁著如今,我們都是一腔熱血,前路浩浩盪盪,最後可以像袁隆平爺爺那樣,把所有的光與熱愛奉獻給這片遼闊無限的土地!總會有人,要挑起前輩們的擔子,那……會是你?還是我?
與其現在在這兒喊口號,不如立刻去努力吧!或許,這才是袁老願意在天堂看見的吧。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一株穗,一餐飯,一個人,一世功,袁隆平,是中國英雄,是世界英雄!祝您一生辛苦,一路走好!
也許吧,一個人會死兩次。第一次,是他的呼吸停止了;第二次,就是他的精神已被世人們所淡忘了。而袁老,卻是中國乃至全世界難以忘卻的!這世上,可能只有一個袁隆平爺爺,又可能,所有人都是袁隆平爺爺。
贊美袁隆平院士事跡的作文5
他們到底跋涉過了多少旅程,肩上到底背負了多少使命?
他把鞋子深深地陷入稻田裡,讓清晰的腳印指向遙遠的未來,邁向我們美好的新時代!
自古以來,人民都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潮流,「民以食為天」、「食以稻為天」,因此,最令我敬佩的科學家莫過於「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我的腦海里,袁隆平的形象總是定格為一位身穿白色襯衫,站在一望無際的稻田裡辛苦勞作的老者。常年的躬身在田間地頭,他皮膚黝黑,與其說是一位科學家,倒不如說他更像是一個普通農民。
「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這是兩個多麼宏大的設想,雜交水稻大面積畝產900公斤又是個什麼樣的概念?這是世界上迄今尚無人登臨的一個高峰,也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帶領著中國專家迎戰世界糧食問題的一個新跨越。袁隆平曾直言,這條道路雖然是艱難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苦就苦一點,出了產量更高的新品種,全中國、全世界人民都能解決溫飽問題,他心裡高興,吃點苦沒關系。
袁隆平在講話時會有中英交雜的習慣,就像是吃多了雜交水稻,講中文後會自動翻譯,人們稱這是「袁氏幽默」,他還會講俄語,愛好體育,愛好音樂,考過空軍,像這樣一個多才多藝的「寶藏男孩」怎能不讓人敬佩!
2019年,陽光熾熱,土地溫暖。90歲高齡的袁隆平依舊在埋頭苦幹,他希望自己再奮斗十年,讓全世界一半的稻田種上我們的雜交水稻。
這是每一位有良知的科學家身上所具備的品質,許許多多的科學家一生致力於科學研究,或許他們沒有千億的身家,卻甘願把技術無償的貢獻給全人類,造福全人類。他們夜以繼日的工作,誰有功夫閑看雲隱;他們精確地估量著生命的意義,誰有私心去計較生命的長短;他們在模糊的泥土上撿拾細小的沙粒,是這些美妙的晶瑩綻放開來,給了我們方向,使得世界更精彩。
我每天都在幻想自己何時才能發芽,茁壯成長,成為綠蔭,去感恩那些為我們無言付出的科學家。因為,我堅信自己可以不斷地向未來邁進,致敬新的時代!
贊美袁隆平院士事跡的作文6
「穿梭在田間壟畝,凝視著子孫千秋,60年汗水灌出一片金色的沃土,91歲高齡締造出一派綠色的希望,在精明的世界甘願做一個「頑愚」的痴者,把一生奉獻給人類的溫飽;在貪閑的世間甘願做一個永恆的「行者」,用一生追逐科技前沿,袁隆平就是這樣的一位耕耘者,在科谷飄香中,讓自己成為一個傳奇。」這是國家給袁老的頌詞,也是袁老的生平事跡,可誰又想到這樣一位「國寶」級的傳奇之士,在5月22日13點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老爺爺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他的一生只為他的水稻夢,如今,夏日的豐收之際,他卻突然離開了人世。在他出生的那個年代,民不聊生大飢荒的陰霾籠罩在中華大地上餓殍遍地的凄慘景象深深刺痛了袁隆平老爺爺的心。當時的袁隆平老爺爺還是一位教師,他萌生了一個念頭,培養人工雜交水稻。他暗下決心,要讓每個中國人都能吃飽飯。當時美國和日本的雜交水稻都失敗了,很多科學家都不相信雜交水稻能夠成功,袁隆平老爺爺頂著輿論的壓力,在歷經13年後,終於成功選日出雜交水稻新品種。直到2004年,全國20%的水稻都採用了袁隆平老爺爺的雜交水稻技術,他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中國,改變了世界。
2017年,袁隆平老爺爺領導的青島海水稻研究中心取得了重大的技術突破,海水稻測產成功;2018年袁隆平老爺爺領導的團隊在熱帶沙漠實驗種植水稻成功;2019年,袁隆平老爺爺超級稻「超優1000」,在重慶大足區市政成功,平均每畝產達903.9公斤。袁隆平老爺爺一次又一次突破極限,盡管她早已名滿天下,但他仍為「禾下乘涼夢」而努力著。
緬懷袁隆平老爺爺,願袁老在天之靈一切安好。
② 無雙國士袁隆平的一生,經歷過哪些坎坷
1、袁隆平為了找到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當時要想找到一株這樣的稻苗猶如大海撈針,而袁隆平費了六年時間跑遍了大半個中國,最後在海南島的南紅廣場找到了一株花粉敗育的野生稻。
2、有人嫉妒袁隆平的成就,將袁隆平試驗田中的七百多株“不育株”秧苗,全都拔掉,丟進了田邊的水井中,袁隆平跳井撈稻禾苗,只撈出了五株水稻秧苗,沒想到那五株稻秧竟活了過來。
3、西方輿論的壓力,不少西方學者認為“搞雜交水稻是對遺傳學的無知。”否定袁隆平的研究,而袁隆平偏偏要啃這塊“硬骨頭”。
他這一生勤儉節約,一心只心繫老百姓的溫飽問題,從來不鋪張浪費,不買奢侈品和豪車,一生淡泊名利,很讓人欽佩和學習,不管袁隆平爺爺是否還在人世,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如果沒有您,就沒有我們,沒有您,就不會有今天的中國,感謝您老人家為我們付出了您的一生,感謝您,您一路走好。
③ 關於袁隆平的評價(關於袁隆平爺爺)
袁隆平於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成功選育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從1976年起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應用,50年代時只是現在的3分之一,他讓全中國吃上了飽飯,卻因為碰了下豪車,被網友們罵上了微博熱搜,他可以申請雜交水稻的專利就可以擁有幾百億,甚至上千億,不,他沒有,他沒有這樣做,卻是無償捐給國家,一個月6k多工資,平平淡淡的。而明星呢,啥都不會拿著過億的片酬,被劃破了點皮還要送醫院,替身一大堆,冒味問一句,是你拍還是替身拍?
我一直相信說過一句話,明星不是神,科學家才最偉大,不要無腦追星,我們崇尚的難道不是他們的精神?倒掉牛奶為她的哥哥打榜,難道不是對袁老的不尊重?不是浪費糧食?
(如果有搬運請聯系 )原創無休止的愛 ———無休止的愛
④ 袁隆平理發後說又年輕五歲,他做過哪些貢獻
袁隆平院士為我們國家做出了很多貢獻,它解決了中國的糧食問題,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中。他從年少時期到現在,至今從未改變過他的夢想,他讓中國的雜交水稻研究工作處於世界第一。袁隆平院士非常熱愛祖國,他所有的目標和夢想都與祖國的發展有著直接的聯系,他才是真正的大國工匠,是我們應該崇拜、尊敬、學習的人。
袁隆平院士和鍾南山院士兩個人被人們稱為衣食父母,因為有他們兩個,我們在面對災難的時候,不會感到害怕。袁隆平院士培育的雜交水稻,養活了整個中國。袁隆平院士將自己的前途與國家利益緊緊聯系,他曾經夢想:參軍、體育、最後他選擇了農業,他的夢想都是為了祖國的發展。袁隆平院士獲得了我國最高科學技術獎,在祖國70周年的時候,袁隆平院士又獲得了“共和國勛章”,他是真正值得人們崇拜的人。
⑤ 袁隆平差點當空軍為何後來成了雜交水稻之父
之所以袁隆平院士未能成為空軍,這是因為在當時那個年代,國家培養一批大學生非常的不容易,而袁隆平院士正是大學生之一,成為空軍,只需要高中的學歷就可以了,所以他被空軍退回,最終未能成為空軍。想一下,如果袁隆平院士成為一名空軍,那麼就不會有現在的雜交水稻。
袁隆平院士在雜交水稻這條道路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成就有:首先他就是研究出了雜交水稻,為世界解決了這飢餓一大難題,然後研發能夠利用海水種植的水稻,和在沙漠中種植的水稻。袁隆平院士的夢想有,禾下乘涼夢、讓世界所有人擺脫飢餓的困擾。這么一個偉大的人,這是多麼有趣幽默的老頭,這位是以為多麼寵妻子的丈夫。
⑥ 萬梓良為袁老送行,笑容燦爛,如此場合是否合適
袁隆平老先生去世的時候下起了大雨,似乎連蒼天都在為袁隆平的離世而哭泣。湖南長沙的人們,不惜面對大雨來送袁隆平最後一程。
來送袁隆平的明星不是很多,但是大多數人也在網上進行悼念,萬梓良更是第一位親自到場的香港藝人。本來應該是沉痛的氣氛,但是萬梓良卻對著鏡頭笑容燦爛,這樣的行為其實是他作為藝人面對鏡頭的一個習慣,沒有什麼不合適的。
還有的人在袁老生前就開始抹黑袁老,袁隆平買了智能手機都要被噴,在賣汽車的時候,因為摸了一下豪車就被罵上了熱搜,誰也不敢保證,這次罵萬梓良不尊重袁老的網友中,是不是有罵袁老摸豪車的人。
希望那些網友在不知道事實的真相的時候能夠控制住自己,不要胡亂噴人,上次袁隆平摸完豪車後,最終帶走的是一輛價值5萬元的國產車,萬梓良也只是身為明星的職業素養才對鏡頭微笑的。
最後想說:我們看待一些事情的時候不能只看事件的表層,這樣會導致我們的錯誤判斷。就拿萬梓良微笑事件來說,他也就是作為一個藝人面對鏡頭的職業素養,還是希望廣大網友不要以偏概全,應該用包容的心態來看待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