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車價跌價排行
Ⅰ 請專家分析今年車價走勢
通常來講是淡季(4,5月)和年底(12月)出手,其實沒什麼淡旺季之分,隨著時間推移,同一款車型車價一定是越來越低,購置稅也許還會降。
告訴你買車省錢的方法吧:選定車型後,多走幾家4s店,讓他們相互壓價,(這招很好使的,如果有賣車的朋友就方便多了,可以問個底價就可以了)如果有團購,盡量參加團購,因為汽車單台零售和團購的讓利幅度是不一樣的。關於4s店提供的服務,你要了解到成本是多少,要查下各項費用是多少,比如本地上牌費用,如果沒有時間自己上牌,4s店的上牌費用是可以討價還價的,購置稅盡量自己去購買,4s店的購置稅演算法有水分,保險最好直接去保險公司買,也可以打折,在4s店上保險的話至少有30%的利潤被他們賺取。買車的過程就這么簡單,省錢基本就這幾步。//
Ⅱ 2018年11月份的寶馬X6車價五十八萬跑了七千公里評估多少錢
2018年的寶馬x6.車況良好無事故的話,現在的價格在48萬左右
Ⅲ 2018年我 賣了個車當時給了我2兩萬車價是四萬五合同上寫好了三個月後給清但之今沒拿到錢而車子已
餘款沒給清你只能去法院起訴對方
Ⅳ 疫情影響後,車價是漲還是跌購車合適嗎
2020年的春節,對於中國人民來說,註定是一個不尋常的開始。
但我們依然堅信,全國人民眾志成誠,團結一心,我們不僅能獲得抗擊疫情的最終勝利,也能構建出一個更加美好的將來。對於美好的2020,我們依然充滿期待,依然滿懷展望。
譬如,我們會計劃,在疫情結束之後,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新車,可以給家人更好的安全防護,特殊時期出行不再難。
對於沒有車的人來說,私家車有什麼好處這次疫情體現的淋漓盡致吧?
私人的移動空間,高機動性想去哪去哪,即使面對公交地鐵停運依然能來去自如,避免火車飛機高密集出行開車回家等等。你看得見的好處別人也看得見,因此疫情過後私家車會迎來一波銷量上的小浮動,特別是10萬以下的車型。
看到這里,之所以用「疫情結束後,車價會漲還是會跌」這個標題,是因為短暫的供需關系,車市在5月回暖以後,必將迎來一波購車小高潮,所以具有經濟、實惠、家用這樣特點的車型,應該會在一段時間內熱銷。
價位方面,由於疫情期間,不會有人去買車,大部分汽車4S店都有存貨,車展也會如期舉行,廠商必定會實施一些優惠措施,不會漲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別急著看新車,這7款車優惠更大|一周降價
從去年年底到現在,合資品牌在國內SUV市場布局了不少全新產品,尤其是在20萬元級別的SUV領域,除了常規動力形式的新車之外,本田和豐田也將混動系統進一步在主力車型上鋪展開來,例如廣本皓影和豐田RAV4,全新的混動技術配上20萬元左右的售價,對於當下汽車環境來說,實屬難得一見的機遇。
不過,新車上市一時半會兒沒有太多優惠,消費者如果急著買車,終端優惠依然是必不可少的硬性指標。所以如果急著用車卻又糾結新車沒有優惠,不妨看看這七款正在熱銷的20萬級合資品牌SUV。
銳界2018款EcoBoost245兩驅精銳型5座
最高優惠:1.9萬元
近幾年出的不少新車都喜歡誇大自身的產品定位,奈何從車身尺寸上看,嚴格意義上即便新車自稱為「中型SUV」也僅僅是「緊湊型」的尺寸而已。所以面對福特銳界這種嚴格意義上的中型SUV,21萬元出頭的裸車價就能買到一台2.0T的5座版車型,才叫真劃算。
不過奇駿的終端優惠在一片競爭中也毫不顯弱,甚至憑借日產的品牌力和奇駿長期以來的產品口碑和產品實力,能夠在激烈競爭中時常保持銷量前十的地位,可見奇駿不是會被輕易打敗的對手。如果你更喜歡日產,那麼20萬以內奇駿是最好的選擇了。
圖片來源於官網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2018年車險價格明細
2018年,交強險是什麼價呢?
新車(第一年):
5座
950元,
6-8座1100元
第二年:
855元
,
990
元
第三年:
760元
,
880元
第四年:
665元
,
770元
第五年:
665元
,
770元
這些都是沒有出險和非二手車的價格哦~其他的必買車險和商業險價格,每個4S店和險種都差異很大,推薦你去獲客無憂品質商城看看,多比較才不會吃虧。
Ⅶ 車價是漲還是跌
車價走勢面面觀 隨著成本的大幅上升,目前,國產商用車普遍開始漲價,部分乘用車及微車企業開始公開調整價格,國產汽車價格連年下降的趨勢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盡管如此,面對車市最為敏感的話題,問及價格的走勢,業內人士仍是難下結論。 自主品牌調價 車價只跌不漲規律被打破 5月1日起,江淮賓悅轎車全系產品的終端銷售價格上調5000元;而在此之前,轎車車價只跌不漲的規律已經被奇瑞汽車率先打破:4月中旬起,奇瑞旗下多款轎車開始悄悄漲價,漲幅從1000元至3000元不等;在商用車領域,東風汽車、福田汽車等國內商用車企業也紛紛公開提高了售價。 雖然對於奇瑞、江淮的漲價行為,絕大多數汽車廠家並未盲目跟進,但同樣面臨成本壓力問題的部分廠家面對「漲跌」問題時保持審慎態度,「至少不降價」成為大部分汽車廠家面對成本不斷上漲及市場競爭激烈雙重壓力下的「折中」選擇,而提高新車價格、減少市場終端優惠額度也成為廠家轉嫁壓力的一種方式。 從2004年以來,降價一直是汽車市場的主旋律。然而,從今年年初開始,「汽車將漲價」的傳言一度被炒得沸沸揚揚:鋼材、能源等上游產品漲價、信貸收縮、利息上升、人工成本增加、排放標准提高……諸多因素共同推動了汽車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節節攀升,讓汽車漲價成為可能。 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對36個大中城市的監測,今年一季度,和消費者關系最為密切的轎車價格,比去年末上漲了6.83%。雖然與去年一季度相比,車價總體仍下降3.17%,但從1月到3月,連續3個月汽車價格環比上漲,卻屬多年未見的新情況。 消費者 可以理解難以接受 「銷售好像不像以前那麼火爆了。」當記者問及價格調整後消費者的反應時,奇瑞汽車本地某4S店的銷售人員頗為謹慎地說,「對於對奇瑞汽車價格比較了解的消費者,我們需要作一些解釋」。 「漲價之後對銷售的影響並沒有想像中的明顯,畢竟1000~3000元的漲幅並不太大。」河南中植總經理盧義峰表示,作為自主品牌,奇瑞汽車每款車利潤空間很低,為了確保品質和製造水平,只有通過漲價來化解各項成本壓力,否則就會虧損。 同樣作為車價上調的汽車經銷商之一,江淮汽車鄭州經銷商河南中星江淮總經理李小軍告訴記者,作為江淮的首款轎車,賓悅擔負著樹立江淮轎車品牌的重任,為了盡快走入消費者當中,其最開始的市場指導價含水分很少,「大部分消費者對賓悅的價格並不熟悉,所以價格上調之後,前來咨詢、購車的意向客戶並沒有對價格表示異議。」 5月7日下午,記者在中原西路汽車4S店一條街隨機采訪了十餘位看車的市民,大部分消費者認為,汽車畢竟不是生活必需品,在各項生活成本都在漲價的情況下,汽車價格上漲可以理解,但綜合考慮購車成本及日後的使用成本,部分家庭購車用戶可能會推遲購車計劃。 「先看看再說。」在東風日產中原專營店,市民周先生表示,自己「尚未確定最終出手購車的時間表」,他認為,「汽車漲價有點接受不了,保持價格相對穩定才會有利於消費者購車。」目前,像他這樣處於觀望狀態的消費者顯然為數不少。 經銷商 車價看跌不看漲 面對車價的漲跌之爭,不少處於終端銷售市場的汽車經銷商更傾向於「跌」。 「伴隨著新車型不斷加入,市場份額及銷量之爭將進一步加劇,作為競爭殺手鐧的車價將呈下降趨勢。」廣州本田北環店總經理張克林態度非常明確,他分析,廠家及汽車經銷商如果想實現「量」的突破,價格因素佔到一半以上,即便汽車廠家不公開降價,面臨巨大銷量壓力的經銷商也會犧牲利潤加大市場促銷力度,以此完成全年銷售任務。 同樣看跌車價的還有一汽豐田經銷商。鄭州裕華豐田區域經理孫陽表示:「目前,部分年初上市的新車型由於定價偏高已經面臨著巨大的庫存壓力,隨著6月、7月汽車銷售將步入淡季,價格戰將不可避免地上演。」他認為,最近幾年,國內車價一路下降,消費者缺乏接受汽車漲價的心理准備,汽車企業也缺乏漲價的勇氣。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的專家認為,一季度受上游產品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帶動汽車生產用鋼成本大幅提升,以及年初低溫雨雪天氣造成汽車產品運力緊張,市場供給不足等因素影響,價格出現小幅上漲。從目前看,造成一季度汽車價格上漲因素已有所消化,預計隨著產能的不斷釋放,市場競爭的加劇,二季度汽車價格將逐步趨穩回落。
Ⅷ 2018年汽車價格會下降嗎
低價位的車型不會降價,現在原材料漲價,低價位的車型不漲價就不錯了。
豪華品牌為了占據市場會下調價格的
Ⅸ 哪個app汽車報價最准求推薦。
汽車之家APP報價較准,這個軟體的報價很正規,值得信賴。
同時汽車之家提供了如:最新車訊、火熱論壇、找車詢價、底價購車、用車養車等欄目,給需要買車的或已經買車的人提供各位服務,增加用戶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