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汽車價位怎麼變的
① 同一型號的車子全國的報價怎麼不一樣
廠家指導價下各4S店有一定上下浮動的自主權,另外4S店在基本型號的基礎上可能進行了一些個性化改裝。
② 網上汽車的價格每家都不一樣,為什麼同一款車有的價格特別的低能相差好幾萬
這個是正常情況,就舉個我這邊的例子:中華駿捷FRV 1.5舒適版,網上報價才6.58萬,而我們這邊的4S店賣到7萬1!原因很簡單,比網上報價高,是因為當地的4S店惡意抬價。
出現這種情況,建議打它們的全國投訴電話,當然不一定有用,但是有人成功過。
5萬以下真不建議買這部車,長安的裝配工藝不行,而且小毛病多,用料又差。
這個價位我給您推薦幾款看看:
1、長城哈弗M1 09款 1.3 兩驅 手動豪華型
車身價格在4.49萬左右
長城的車一向以用料足出名,口碑不錯!做SUV也是在國內最有經驗的。哈弗M1作為小型SUV,底盤離地挺高的,能對付一般轎車對付不了的路。1.3排量92的馬力已經夠用了,造型也非常獨特,很適合男人的審美觀,比那些老款車型QQ、F0要好看得多。車內空間表現得也很不錯,1.8米的身高坐進去,並不壓抑!配置也有ABS+EBD,但高配才有安全氣囊。不過也有讓人郁悶的地方,無論什麼配置都只有手搖後車窗,而且只能落一半。所以看你能否接受咯。
2、吉利自由艦 2010款 1.5 MT冠軍版
車身價格4.48元左右
全國銷量都超過50萬輛了,保有量超高,維修便利且便宜!而且從原來的1.3排量升級到現在的1.5,價格幾乎沒變。配置在這個價格又挺高的,像鋁合金輪轂、ABS+EBD、安全氣囊、前後電動車窗等。油耗算不上同級別最低,但是也絕對不高,不然在中國能賣那麼多?
3、 奇瑞高端品牌 瑞麒 M1 09款 1.0MT 進化版豪華型(有1.3可選)
車身價格4.58萬左右
奇瑞的高端品牌瑞麒,瑞麒系列的車不僅有獨立的4S店(和奇瑞4S店是分開的),而且有獨立的生產線平台,質量做工都提升了一個檔次。
瑞麒M1造型比QQ3更有特色,外形設計是奇瑞專門請義大利公司設計的,徹底跟模仿說88。鈑金工藝有很大的提升,做工和用料也比QQ3更好了。而且質保期長達4年或12萬公里。行車電腦在這個價位中顯得很強大,可以顯示瞬時油耗、倒車時與障礙物的距離等。
4、長安鈴木 新奧拓 09款 1.0L MT豪華型
車身價格在4.69萬左右
第一個優點是省油,不是一般地省,這款小車在省油方面真不是蓋的!這要得益於它優秀的發動機、變速箱和非常低的風阻系數。
第二個優點是動力,雖然是個1.0三缸車,但提速並不是想像中的肉,市內跑起來非常輕盈,一點都不吃力,鈴木在這款小排量的發動機還是下了功夫的!
第三個優點是做工,比起QQ、樂馳的做工都要好,鈑金工藝不錯,這個您看看現車就知道了!
第四個優點是變速箱,這款手動變速箱在這個價位的車型中手感應該是最好的,這個您試過就知道了。
配置還不錯,一般小車該有的都有了,像前後電動車窗、CD、ABS+EBD、鋁合金輪轂、環保皮座椅、霧燈等等。
如果還有什麼其他問題,隨時可以用網路HI給我留言,我會盡量幫助你的...
③ 汽車銷售說車的價格一天一變,是真的嗎
眾所周知,在汽車銷售中,套路可以說是特別多的,但是,眾多的消費者卻是不能夠清晰的分析,而在汽車銷售過程中,有這么一種特殊的情況,就是汽車銷售會說車的價格一天有一變。
這種情況是存在的,因為汽車銷售為了提高自己的利潤,或者說提高自己的提成。汽車市場營銷,指的就是汽車相關企業或個人通過市場調查,以及預測顧客的需求。
汽車的價格再變化也會有自己的范圍的,所以汽車市場才會相對穩定,在購車的時候,只要注意到購車合同這些,基本就可以有保障的。
④ 同一品牌汽車配置差不多,但價格差別太大的原因
配置相同,排量不相同
各地區銷售政策不同,比如限牌城市與未限牌城市價格差異幾萬。
這是很正常的。
⑤ 汽車價格怎麼越來越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汽車這個曾經的奢侈品逐漸走入了尋常百姓家。但是依然有一個看起來有些奇怪的事情出現,在物價飛漲的今天,汽車居然年年降價。相比於老款車型,新款在各方面都有提升的情況下,價格還穩步下跌,刺激著新車主買車,也讓老車主的心在滴血。其實造成汽車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還是批量化生產造成的成本下降,但同時還有一些別的原因,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汽車價格越來越低是必然的趨勢,這也很大程度上的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未來的汽車市場面對環境問題,新能源的發展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讓我們這些愛車的人一起拭目以待。
⑥ 為什麼同樣一輛轎車報價會相差這么大
你這個圖應該是在易車網或者愛卡之類的網站上截下來的吧。上面的報價相差那麼大有幾個原因,第一,當然是配置了,同樣一款車,配置不同,價格相差很多;第二,同一個車型,有用不同變速箱的,還有排量也有不同,這個價格差更多;第三,上面的報價也有4S店和普通銷售的差別,那種價格特別低的,別相信,因為後期會有很多潛在的費用,讓你不得不一直交下去…
⑦ 請問一下 同一款車同型號配置 但是隨著年份不同價格不一樣便宜很多 質量一點沒變嗎
你應該拿朗逸這種車來做比喻!廠家角度來說,產品線使用時間越長成本越低,h6還算在內飾變速箱上進行更換過,所以成本改變的不算很大,朗逸是正宗高利潤產品,畢竟生產線是90年代的高爾夫4。可以想像一下這車的利潤有多麼恐怖
⑧ 怎麼樣能變的懂車,一眼看出車多少價位
首先弄懂大多汽車品牌,根據品牌大致定價。另外可根據車的大小判斷,大小可分ABC級車,A級車相對便宜些,C級車貴些。
⑨ 為什麼汽油的價格比汽車的價格更多變
一.
石油作為一種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資源,歷來是影響各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當今世界經濟處於經濟調整的復甦階段,各國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轉折、更新,進一步擴大了對國際石油的需求,其中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經濟升級周期,更加大了對石油能源資源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石油價格的重要性。如果石油價格過高,將促使生產成本上升、物價上升,直接制約經濟的發展速度;反之,如果油價過低,將使石油出口國的外匯收入大大減少,從而損害了石油出口國的經濟利益;因此,中期看,如何將國際石油價格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是國際社會需要妥善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1、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國際石油價格持續上漲是世界經濟進一步增長的不確定因素。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國際石油價格每桶上漲5美元,1年內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將下降0.3個百分點。石油生產和價格漲跌是一個周期性問題,並且會影響不同類型國家的經濟增長。國際油價處於高位時會導致石油生產過剩、供過於求,繼之價格又會暴跌,由此又導致石油生產收縮,石油價格上漲,這已經是由歷史證明的經驗。因此,有關國家經濟增長不能不受這種石油生產------價格周期的影響,相比之下,石油輸入國將比較出口國更易受到這種經濟周期波動的沖擊。目前工業發達國家經濟復甦對石油的需求也有增無減,石油是發達國家最重要的進口項目,並且是對外貿易中最大的逆差項目。國際石油價格的波動對於嚴重依賴進口的歐元區國家所產生的影響將最為直接,歐元貶值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國際石油價格上漲所造成的歐元區通貨膨脹上升的壓力。即使由於石油輸出國增產,使漲價問題一時得到緩解,也不可能改變這一基本走勢。
從發展中國家看,近年來亞洲經濟復甦勢頭比較好,擴大了對石油供給的需求。1990--1999年期間,除西亞產油國外,亞洲東部國家的石油需求增幅約佔全球石油需求增幅的80%;如果油價居高不下,將對亞洲國家的財政收支、通貨膨脹、國際貿易收支、償還外債能力等都形成較大的壓力,影響亞洲經濟繼續增長的良好勢頭。北美、歐洲和亞洲是世界的三大石油市場,其中亞洲的石油需求增長速度最快,但是作為亞洲主要產油國的產油量卻基本上沒有增長,這使亞洲各國從中東的石油進口量大幅度上升。另外,主要產油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動盪性也直接影響著油價的波動上漲,如委內瑞拉的政治問題使石油減產嚴重,沙烏地阿拉伯經濟引起的設備老化石油減產,以及伊拉克破壞性的石油資源狀況,都是油價潛在波動隱患。在產油國中,一些嚴重依賴石油收入拉動經濟的發展中國家或經濟轉軌國家,如俄羅斯等,受到石油價格波動的影響較大,漲價使之大喜,跌價則大悲。2003年以來國際石油價格的上漲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世界經濟的總體復甦態勢和增長水平。隨著伊拉克緊張局勢因突發暴力事件再度惡化,國際油價的高企可能成為世界經濟復甦的障礙。
2、能源需求結構調整的必然性。伴隨經濟全球化、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各國國民經濟實力的快速增強以及經濟增長質量提高,各國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2004年世界石油需求每日增加165萬桶,石油日消費量達到7990萬桶。同時,國際能源需求的結構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世界原油庫存在減少,石油開採的資源、技術與設備綜合問題凸顯;還有燃煤需求有所下降,燃油及燃氣需求迅速增長,從而使國際燃油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隨著新經濟高科技含量的增加,國際石油生產、運輸、儲存等也有高新技術的更新改造,替代石油以及原油資源組合也逐漸顯現,天然氣、氫氣等能源開發也對國際石油供求格局具有影響。由於世界經濟面臨傳統經濟轉向新經濟的轉換,特別是出口拉動轉向投資帶動的結構轉型,各國內需的擴大不僅增加了投資需求,也促使國際原材料價格急劇上漲,石油與鋼鐵、煤炭等原材料的上漲便具有連帶反應。全球化商品流動時代使國際石油市場出現運輸瓶頸和儲存技術難題,運輸成本的高企、港口和道路擁擠、儲存成本上升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油價進一步上揚。
3、國際經濟關系的協調性。石油問題在國際經濟關系中具有多層面的復雜性,比如OPEC與非OPEC之間的矛盾,石油供給國與需求國之間的矛盾,進而延展至大國與大國、強國與強國、富國與富國、大國與小國、富國與窮國等不同層次的復雜協調合作關系。國際石油價格不確定的波動干擾了世界經濟的復甦,增加了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政策協調的難度。國際石油問題引發的國際經濟關系中石油產出和需求的關系變異,聚焦在金融安全與經濟利益,石油問題成為國別關系強化與鬆散、重組與離合的重要籌碼,其中主導的突出影響因素是美國經濟利益、政治霸權、軍事強權及其在金融市場中獨特地位。石油問題是美國對外政治、貿易、經濟與外交關系的主線,也是美歐日經濟金融競爭與較量的主要戰線之一。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從中東的石油進口占其石油進口總量的25%,歐洲佔60%,日本佔80%,美歐日三大利益集團競爭源於石油,又怨於石油。
從資源地域角度看,海灣石油是工業發達國家所用石油的主要依託點。因此,世界舞台上的國際力量都緊緊盯住海灣巨大的石油儲量,巴以沖突不斷、海灣戰事連連,也就不難尋味。海灣石油是世界經濟和政治問題的焦點之一,它的起伏跌宕預示著國際局勢的發展趨勢。美國對伊拉克戰爭結束之後,預測國際石油前景將更為困難,戰事對石油市場影響超出預期。2004年政治因素將對石油價格起主導作用,隨著政治問題的化解減弱和積聚增強,油價波動繼續擴大。
4、全球化和區域化的差異性。自歐元問世以來,對歐元的排擠和打擊一直是美國國際金融戰略的主旨,有形和無形較量已經使歐元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與風險。美歐根本性的差異對立在於全球化與區域化理念的博弈。美日是經濟全球化的極力推崇者,因為美日經濟規模與市場份額和發展水平的主導,使他們在本地區內難以與弱勢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或新興市場經濟體相融合,擔心在區域化中付出"代價",他們必然以全球化顯示其優勢並鞏固其利益,;而歐洲則是政治、經濟、金融和貿易等相對均衡的發達國家經濟體,具有實現區域化的先天優勢,歐盟5月1日東擴10國的實現,使新老歐洲的融合形成更強大的經濟聯合體,無論經濟、人口或市場已經超出美國。美日和歐洲之間全球化利益主導和區域化利益差異,以及不均衡和均衡的狀況,是形成各自經濟全球化和歐洲經濟區域化理念不同的主要原因。美歐日經濟金融理念的差異也反映在金融市場匯率、股價、金價或油價等價格競爭中。在國際石油的爭奪上,三大經濟體或貨幣體也必然會以各自經濟全球化或區域化理念,加大國際資源產品的競爭。以科索沃和阿富汗、伊拉克戰爭沖擊原來的石油供求格局,輔之以貨幣競爭,則是不可忽視的美國全球化戰略意向。從日本看,為彌補自身石油需求,其加緊與亞洲、中東國家的經貿合作,改善甚至強化與俄羅斯的關系,其動向也值得揣摩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