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路見不平甩100萬砸豪車
㈠ 送快遞的小伙叫秦奮是什麼電影
百萬火急
導演:王可
主演:張百喬/劉文堯/石洋
類型: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2019-06-18(中國大陸)
片長:86分鍾
《百萬火急》是由王可導演,高翔編劇,張百喬主演,酷酷的滕友情客串的喜劇電影。本片講述了一個普通快遞員被神秘資金砸中變身隱形富豪,每天攜巨款穿梭在成都街頭…
劇情:本故事講述了善良的快遞員秦奮因一次豪宅的送貨經歷,被地主會發現,就此打賭,賭金錢能否改變這個良善的青年。因此捲入了一場每天都會收到100萬的人性游戲中。一夜暴富的秦奮在從窮小子成為大富翁的過程中一步步迷失自我後找回初心的故事。
(1)小伙路見不平甩100萬砸豪車擴展閱讀:
詳細劇情:
他是一個喜歡美女主播的快遞員,去豪宅送了一次快遞被富豪看中品質,有人覺得他是因為窮所以品質好,有錢之後必然變壞,也有人覺得他是天生品質好,無論如何考驗都不會變。另一位建議玩一場特別的「游戲」。
讓快遞員一夜暴富,每天給他100萬連續一個月,條件是必須當天花光,不得轉贈,不得購置資產,可以任意揮霍,通過考驗可一次性獲得3000萬人民幣,游戲失敗需全額償還,就這樣游戲開始了……
下班剛到家看到的不是老婆孩子熱炕頭也更沒有準備好的飯菜,只有一間簡陋的出租房,裡面是一位北漂族都不想見到的房東,看到她就意味又該交房租了。沒有任何詢問也沒有任何商量直接在替快遞員收拾東西,准備攆他走了,不交滿一年絕對沒有商量。
「我交,我交30年的」這可能是他20多年來說過的最有牌面的一句話了!432000,一分不少,在三線城市可能都夠買一套了吧!
他好像正在一步一步的淪陷,人性真的能經得起考驗嗎?
有錢了,干點什麼好,追女神吧,前面有講過他是一個喜歡著女主播的快遞員,今天她主動約了心愛的女神,直奔主題吧,砸錢,送了一箱子名牌包,女神第一句是「假的吧」,然後心裡卻樂開了花。
此次約會快遞員嘗到了砸錢追女神的快感,骨子裡的自卑越來越少,自信心越來越強,伴隨著的他高尚的品質也隨之越來越庸俗。
可能這就是人性吧,就像你高考落榜了,身邊的人都瞧不起你,萬物一直在變,今日得意不代表一世得意,名落孫山的也未必今後就一蹶不振!
這一天富二代開豪車調戲他女神,快遞員一腳踹到車上去。然後緊接而來的是富二代的連環嘲諷:「欺負人怎麼了,送快遞車壞了你賠不起」。
還有周圍人的冷嘲熱諷:「送快遞的別給自己找事了,走吧走吧」。
20多年來的壓抑,自卑,無奈,在這一刻轟然傾泄:「我陪你,100萬,現金還是刷卡」。付完款直接把車撞向大樹。
何謂變壞?一有錢就變壞?難道金錢和道德是情敵?讓我們拭目以待!
這就是人性,在這個世界上,被人看輕,被人嘲笑,被人諷刺,都是常態,不必灰心,不要在意他人看法,要蓄勢待發,屆時一鳴驚人。
脫下快遞服,穿上小西服,現在每天出入各種高檔場所,早上一起床面對的就是紙醉金迷,奢侈浪費,對比之前潮濕陰暗的小出租屋,他有點恍惚,不知道該做點什麼了,他開始不尊重女性,開始目中無人,甚至有暴力傾向。人性這時候在他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
錢啊,你這殺人不眨眼的刀,靠勤勞致富的快遞員因為你變的無比狂傲,也因為沒有你讓多少人顛沛流離,生活是兩面性的,人也是兩面性的,變好變好有規律,有錢沒錢也是一樣,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如何保持自己的初心?
劇中的快遞員性本善,靠自己的雙手致富,後天因某種特殊情況得到了不義之財而變惡。
㈡ 上百的哥砸豪車,他們是黑社會嗎不然怎麼不用聚眾鬧事抓起來而且還有表揚的意思
「上百的哥砸豪車」來自於「人民網」的一條新聞,你看完之後就知道這輛豪車為什麼被砸了,又為什麼會受到「表揚」了。——豪車司機醉駕撞飛的士,下車後還耍橫。的士司機路見不平,該出手時就出手啊。
《計程車與保時捷相撞司機遭毆打上百的哥砸豪車(圖)》2013年05月09日08:37來源:深圳特區報
昨日凌晨,深南大道紅嶺路口,一輛南行的保時捷卡宴車,將一輛東行的比亞迪計程車撞飛打轉。下車後,保時捷司機對計程車司機怒拳相向,隨即招來其他計程車司機的不滿,自己也被圍毆受傷。事後,保時捷司機絲毫不覺理虧,反而直言:「我就是這個脾氣!」經查,該司機涉嫌醉駕及闖紅燈。
醉駕司機當街「耍橫」
據微博網友信息,昨日凌晨3時,深南大道紅嶺路口,一輛保時捷卡宴車疑酒駕與比亞迪電動計程車相撞,電動車沒有起火,但的士司機被保時捷車內3人圍毆、傷重送院。事件引發上百個「的哥」前來圍堵卡宴車,雙方發生二次沖突。
記者了解到,事發當時,南園派出所接市局110報警台轉接警情,前往事發地緊急處置,事態迅速得以平息。凌晨4點30分許,事故車輛被拖走,涉事人員被帶回。隨後,相關人員被移交給福田交警大隊。
昨日中午,深圳交警對外通報稱,5月8日凌晨2時40分許,陳某駕粵BM5L31保時捷與李某駕駛的粵BH4Q09計程車在深南大道紅嶺路發生擦碰。據李某稱,事故發生後,陳某對其實施毆打。經交警現場檢查,保時捷司機陳某呼氣酒精含量為137mg/100ml,事後,福田交警大隊已將陳某帶回調查。
肇事保時捷涉嫌闖紅燈
昨日上午,記者在福田交警大隊見到肇事的保時捷司機陳某。
對於事發經過,該名中年男子一直低頭不語。對於沖突的起因,陳某直言:「我就是這種脾氣。」記者發現,陳某事後精神明顯萎靡,臉部、頭部還有傷疤。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陳某從事二手車生意。
記者從事發路口視頻監控中看到,事發當時,保時捷沿紅嶺路北往南方向行駛,比亞迪計程車沿深南路西往東方向行駛。由於拍攝方向關系,路口監控鏡頭並沒有捕捉到兩車相撞及事發經過,但從拍攝到兩車通過路口的瞬間來看,保時捷車疑似闖紅燈。
昨日傍晚,記者從市交警局了解到,肇事司機陳某血液酒精濃度含量最終鑒定為124.41mg/100ml,系醉駕並涉嫌闖紅燈,在此次事故中將負全責。昨日下午,陳某已被帶往市交警局醉駕處置中心接受進一步處理。根據規定,陳某將先被處刑事拘留處罰,隨後可能會被以涉嫌危險駕駛罪起訴。
被毆的哥耳膜穿孔
事情發生後,受傷的計程車司機李某被送往市人民醫院留醫部。記者了解到,李某除軟組織挫傷之外,疑似耳膜穿孔。李某表示,他在深南路上正常行駛,突然被左側竄出的保時捷車撞擊,由於撞擊部位是車輛的左後輪位置,比亞迪計程車被撞得打轉,滑到了十餘米遠的安全島處。李某稱,從保時捷上下來的陳某不由分說將其毆打,他倒地後還被踹了多腳。
曾有網友稱,計程車司機遭到保時捷車上下來的多人圍毆,但據李某本人回憶,打他的只有保時捷司機陳某一人。對於當時為何會有大量的哥「圍堵」保時捷,李某表示並不清楚,猜測可能是保時捷司機太蠻橫,有路邊圍觀的哥「看不過去」,叫來同行幫忙出氣。
記者了解到,其中可能涉及到的治安違法問題及其他糾紛,相關部門將依法調查處理。(深圳特區報記者 趙新明通訊員 劉明 文/圖)
㈢ 撞了豪車怎麼辦別天真!沒做到這步真的會傾家盪產
前幾日,一小段視頻監控畫面在網路上刷屏,在安徽淮北街頭,一輛奇瑞車借道超車與一輛賓利迎面相撞,受到撞擊反彈後又再次誤傷一輛正常行駛的SUV車型。
目前,警方初步的調查結果已經出來了,發生碰撞的三輛車中,奇瑞與賓利受損嚴重。
在事故中,奇瑞車司機由於未系安全帶造成面部骨折,被送往醫院,已初步排除酒駕嫌疑。
而賓利車主要受損部位在大燈和前保險杠處,預計維修費用至少30萬元起步。
關於這起事故,有網友表示,奇瑞車主估計要傾家盪產了,實際上,並不至於。
根據估損,賓利車與一旁無故受損的SUV車型,賠償金額應該是在正常的三者險賠付范疇以內。
但因為從視頻中可以看到,這輛奇瑞車並沒有懸掛號牌,所以,有沒有購買商業險還不得而知。
如果沒有購買任何商業險,屬於只買了交強險的裸奔車,那麼,在承擔全責的情況下,說是傾家盪產也不為過。
那麼,如果不幸在路上撞傷了一輛數百萬級的豪華車型,究竟該如何解決呢?
萬一沒有購買商業險,同時自己又是全責或者主要責任一方,是不是必須得砸鍋賣鐵了?
答案是肯定的,這與很多雞湯事件不同,很多視頻的宣傳方向是,如果撞上豪車,態度誠懇一點,豪車車主一般都會慷慨解囊,自認倒霉從而放過肇事車主。
而實際上,這也只是少部分的真實案例,正常情況下,還是會按照事故處理流程,分清責任關系之後再賠償損失。
而到了這一步,並不是全責或者主責一方的一句「我沒錢」就可以逃避的了的。
豪車無責方可以選擇代位追償的方式,先將車輛送檢維修,後續由保險公司起訴至法院,申請對全責一方強制執行賠償損失。
當然,這只是豪車一方無責且全責一方無力承擔損失或者所購第三者險不夠賠付的情況。
如果是豪車全責,那根本用擔心,交通事故中,責任劃分只關乎於誰犯的錯更嚴重,與事故雙方車輛價值沒有任何關系。
還記得幾年前,重慶一輛麵包車主因為與一輛賓利發生了碰撞事故,害怕的當場給賓利車主下跪。
但結果是,這起事故中賓利車主是全責一方,所有損失全部由賓利車主承擔。
所以,撞了豪車,先不要心虛害怕,要冷靜的分析事故責任,而如果萬一自己是主責一方,那麼還是應該正常走保險流程賠償損失,不要寄希望於豪車車主大發善心甚至進行道德綁架。
萬一的萬一,沒有購買商業保險,自己也賠不起,那麼說句難聽的,只有砸鍋賣鐵甚至賣房了。
因此,只要是車主,上路行駛就一定要做到這幾件事:
首先,一定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養成習慣,有些不良的駕駛習慣,在沒有發生事故時看似無所謂,萬一因此發生事故,比如壓實線變道發生了事故,承擔主責跑不了。
所以,日常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並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是減少自己犯錯的根本。
其次,對於一些老舊車型來說,車損險可以不買,但三者險則必買,因為車損險賠自己,三者險賠別人,那麼別人損失的大小與自己的車是不是老舊車輛沒有任何關系。
而且,這個數額真的是多多益善,根據一些數據顯示,凡是涉及到人員傷亡或者豪車損傷的事故中,賠付金額普遍已經超過了100萬,因此,三者險,至少應該100萬起。
最後一點,遠離豪車。避免與豪車發生事故的根本方法,就是遠離豪車,哪怕「慫」一點都沒有關系,交通規則范疇內,該讓行讓行,該遠離遠離,此時別再說什麼路權平等,相安無事才是王道。
看一看下面有沒有你關心的話題!
李哥,你好,電車需要多長時間保養一次?都需要做什麼保養項目?做保養的時候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嘛?
純電車型兩萬公里左右進行常規保養即可,需要更換空調濾芯,此外對電機,剎車油,剎車系統,輪胎等進行常規安全檢查。
10年的老途觀頂配,如今跑了十三萬公里,現在出現的問題是跑起來噪音特別大。原地噪音還好,但是當速度跑到50-60,轉速在1100的時候傳來明顯抖動,別的情況下不抖動。去修理店說底盤差個螺絲,但是配不上。去4s就讓把車留下做一套檢查包括四輪定位亂七八糟。求問BB哥,真的只是底盤的問題么?發動機變速箱有問題么?
底盤異響加重可能會造成車輛隔音感受下降,老車抖動嚴重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引擎積碳或者發動機腳支架老化,底盤件精度下降導致異響,原因較多,建議排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開豪車是種怎樣的體驗
這是伙計在悟空問答上面對一個問題作出的回答。比較詳細,所以拿過來發文了。
不知道題主對豪車的定義是多少錢以上,如果單說「豪華品牌車型」的話就太廣泛了,不過如果要圈定題主那張458那樣超300萬的話又太少,伙計就定一個100萬以上的范圍吧!以下的車型,都是伙計或深度或粗略試駕過的一些符合價格要求的豪車,伙計在這里簡略分享一下它們的駕駛體驗,讓大家對這些豪車的駕駛感受有個大概的了解。
從品牌首字母開始數吧:
Aston Martin:DB11、Rapide
兩款車都是在賽道上開了幾圈,所以日常駕駛性都怎麼沒試出來。
我開DB11的時候雨還沒開始下,所以開得還是比較狠的。5.2T V12+8AT,雖然還是那台ZF8HP70,不過標定明顯很側重換擋速度以及降擋響應,已經逼近雙離合了,所以換擋平順性一般,全油門加速時換擋會有明顯的沖擊感。懸掛會偏硬,側傾不大,但又不如法拉利488那樣極致。最大的印象是隔音,因為伙計原來以為這種GT車隔音會很好,其實不然,時速超過40胎噪已經相當明顯,看來這類跑車還是側重輕量化。
然而很不幸,我開Rapide的時候在下雨,而且已經下過一段時間,賽道很濕滑。可想而知,這種情況下開一台搭載6.0L V12發動機(順便說下,這台發動機還是電噴機)的後驅車會有多刺激。果不其然,出彎時油門踩下三分之一,後輪便開始甩,即使隨車教練不允許關閉TCS。所以這次試不出什麼來,倒是伙計對阿斯頓馬丁的TCS標定有了一定的認識。它不會很強硬地把車身拉回來,而是允許一定程度的側滑,但這時候你想繼續給油維持側滑狀態的話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獲得樂趣而非速度。
靜態方面的最大感受是,Rapide的後排空間真的太小了,座椅也很不舒服。以伙計的坐姿,坐在後排膝蓋已經能頂到前排的椅背,而且座墊只能承託大腿的一半。
Audi:RS 5、RS 6、RS 7、R8 V10 Performance
這幾款車,RS 5、RS 7一起說,因為這兩款車都是在賽道上面開的,感受比較膚淺。而RS 6和R8,伙計曾經日常道路上開過兩天,所以認識比較深刻,可以詳細說下。
RS 5的圖找不到了,所以就放一張RS 7的。這兩款車放在一起其實也挺有意思的,因為它們代表兩個不同的派別:NA、Turbo——RS 5用了一台4.2L V8自吸發動機,最大功率450匹,升功率破百,紅線達到8250rpm,屬於典型的高轉發動機;而RS 7搭載一台4.0T V8發動機,伙計開的這台Performance版本屬於高功率版,最大功率605匹,運動模式下6600轉就到紅線。
所以,兩款車的動力表現其實很不一樣。單純講力度,RS 7無疑具有壓倒性優勢,尤其是中低轉速下。在賽道上,RS 5的中低轉速動力其實不太夠用,尤其是在大直道的時候。但RS 5更好的地方在於靈活性,因為體型、體重上都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同樣是以過高的速度入彎,RS 7的轉向不足傾向會比RS 5更嚴重。而且,伙計比較喜歡RS 5高轉的聲浪,RS 7的聲音相對有些沉悶。
RS 6的動力總成和RS 7相同,只是動力稍弱,最大功率560匹。這台車在普通模式開起來的親民程度讓伙計驚訝,因為跟一般的A6L沒什麼兩樣,只是懸掛硬度略有提高,而且胎噪因為更大的胎寬而變得明顯一些。運動模式下,這台車的性能表現同樣讓伙計驚訝,因為它實在是太有勁了,彈射起步下的百公里加速成績可以輕松進4秒。不過伙計不喜歡的是它的轉向手感,跟奧迪A6L沒啥區別,太注重日常駕駛,忽略了它的性能車屬性。
不過伙計覺得,RS 6最大的價值在於它的全能性,除了不能越野之外,什麼都能幹。你看它的這個後備廂,伙計都忍不住想帶上一大堆零食去野餐了。
奧迪R8 V10 Performance,跟蘭博基尼Huracan LP610-4相同的動力總成,最大功率還多1匹,夠硬吧?這台車日常開的話雖然轉向實際上比較輕盈,普通模式下僅比RS 6略重,但是其他方面都比較累人——懸掛顛、隔音差、雙離合低速狀態換擋下也有比較明顯的沖擊感。日常開其實就賺個回頭率(記得按上增強排氣按鈕),在路上路人都會多看幾眼。這台車真正的舞台在賽道上,因為它的表現實在是太NB了。在運動模式下,他的過彎極限深不見底,四條輪胎可以死死地抓在地面上,一般人根本不會開出任何轉向不足或者轉向過度。伙計在珠海賽車場劈彎時,即使已經以教練所能允許的最快速度行駛,幾乎沒聽到過輪胎的響聲。
BMW:M3/M4、X5 M/X6 M
這幾款車都是粗略地駕駛,其中M3、M4兩款車是場地試駕,X5 M、X6 M則是在場外的道路上試駕的。
M4的駕駛感和M3幾乎完全相同,當然M4要更加緊湊些,M3在突破極限的時候更容易誘發轉向不足。兩款車在TCS完全開啟的時候,出現轉向不足或者全油門出彎出現後輪打滑的時候,TCS都會很強行的介入,在兩秒內限制動力輸出,所以想開得爽一定得關閉TCS。所以同樣是TCS全開,與上文提到的阿斯頓馬丁的TCS標定相比,BMW的標定要更加保守點。
低速的時候,7擋雙離合變速箱的起步蠕動不太順暢。所以伙計估計,M3和M4如果遇到堵車的情況,駕駛員是會比較抓狂的。
至於X5 M和X6 M,這兩款車的塊頭都不小,轉向也有一點虛位,所以操控起來不算靈活。但是這兩款車的底盤調校相當得體,日常開有不少路感但又不至於顛,處理振動又比較韌。而且它們很適合在高速公路上開,因為動力儲備實在是太強大了,變速箱降擋反應也很快,中段再加速能力極強。唯一不足的是,由於輪胎是運動胎,而且很寬,所以胎噪要比普通版的X5和X6要明顯。
Bentley:飛馳V8 S
飛馳V8 S是伙計最近才開過的一款車,有可能會出一篇比較詳細的文章,這里先簡短提一提,算是做個預熱吧!
首先這台飛馳V8 S動力沒得說,4.0T雙渦輪增壓,528匹的最大馬力,怎麼踩怎麼有。ZF 8AT匹配不算特別優秀,有時候油門踩到底只會降兩擋,有時候又能降三擋,摸不透。而且低速換擋會有輕微的沖擊感以及換擋聲,以AT來講不應該。轉向用了電子液壓助力,保留一定路感,低速重高速輕,個人覺得可以接受。底盤還是偏向舒適的,但是懸掛調校明顯偏軟,路感不算豐富。隔音還可以,輪胎由於是倍耐力寬胎所以胎噪會明顯點,引擎聲浪蠻好聽。
後排是精髓,座椅舒服,四向可調,空間也足夠。總之飛馳V8 S適合乘坐多於駕駛,賣點主要是嚴選的內飾用料以及手工打造的精緻感。
Ferrari:F12 Berlinetta、488 GTB
F12 Berlinetta是在開放道路上面試駕的,包括城區道路以及城郊高速,所以體會比較深。488 GTB由於只是在賽道上開了幾圈,所以沒什麼太多的感受,甚至連照片都沒拍,所以就粗略講講。
F12 Berlinetta實際上是一個老去的型號,已經被最新的812 Superfast代替。這台車用了一台6.3L V12發動機,最大功率741匹,最大扭矩690牛米,數據相當牛逼。7擋雙離合變速箱換擋速度非常快,很適合激烈駕駛不過城區開實在不怎麼樣(特別是伙計是在上海的早高峰開的)。這個雙離合變速箱就是典型的比較老式的雙離合,掛D擋松剎車不會蠕行,需要輕點油門才行,而且換擋完全傾向速度,換擋動作比較粗暴。隔音也很一般,畢竟是一款性能車,為了輕量化不會去堆隔音材料。底盤倒是很正常,尤其是調到bumpy road(爛路)模式,濾振動作還是有明顯韌性的。機械液壓助力轉向低速時挺重手的,高速時略輕,中間沒什麼虛位,追求的是快比例。
雖然只是一台兩座的GT車,伙計覺得F12 Berlinetta的實用性值得一贊。看,兩個標准大小的登機箱放在後備廂,還有挺多空間餘量,足夠富人們長途旅行了。
開過了F12 Berlinetta,會發現488 GTB非常不一樣。首先它是一款渦輪車,3.9T V8的聲浪比F12上那台V12低沉,上到高轉也比較沉悶,但是發力區間實在是太廣了,以至於動力表現更像一台大排量NA發動機;其次它的雙離合變速箱明顯經過改進,起步支持蠕行,更加適合日常堵車路況了;還有,488 GTB是一款純正的性能車,不像F12 Berlinetta兼顧長途旅行舒適性,所以懸掛硬度明顯上升一個檔次,賽道上的每處凹凸都能傳到屁股上,轉向也更加重手。
Jaguar:F-TYPE
伙計開的這台F-TYPE雖然只是標價97.8萬的3.0機增版本,但由於車上選裝件不少,價格肯定超過100萬,所以也分享下它的駕駛感受吧。
首先這台車的動力其實沒什麼驚喜,畢竟只是3.0機增,381匹的最大功率其實不算突出,不過8AT的匹配還是相當不錯的,動作夠快夠狠,符合定位。最突出的一點是排氣聲浪,如果選了運動排氣,每次松開油門都有陣陣回火聲,而且加速時的排氣聲非常響亮,回頭率相當高。只是底盤調校真心不適合日常代步,減振比較硬,座椅也硬邦邦的,開著的時候屁股基本都處於彈跳狀態。轉向比較重手,而且視野很狹窄,車兩邊向外擴張的距離很大,泊車需要比較良好的車感。
Land Rover:Range Rover Velar(攬勝星脈)
伙計試的這台頂配版的標志性「指紋收集器」,標價94.8萬,加上選裝件其實還沒過100萬,純粹湊個數。
3.0機增配8AT,聲浪足夠唬人,性能也是夠的。這套動力給伙計最大的感受是,起步就能有很好的動力輸出,關掉TCS後在中低速彎全油門出彎時輕易做出甩尾動作,相當好玩。8AT匹配夠順,響應也足夠快,幾乎能達到上面F-TYPE的水準。底盤很舒服,濾振很柔和,對細碎振動的隔絕比較到位,和第五代發現一比就知道差別所在了。
只是內部空間不怎麼樣,尤其是腿部空間比較狹窄,頭部空間受車頂線條影響也不算大,甚至比同平台的捷豹F-PACE要更小。當然這個車真的是好看。
Maserati:Levante
在城區開了兩天,對Levante還是摸得比較透。不過這台Levante不是高性能版的S,只是標價99.98萬元的普通版,也四捨五入算進來吧!
說真的,Levante這款車主要賣的還是瑪莎拉蒂的品牌,真正從體驗上來講其實不值這個價錢,尤其是車內外做工都比較馬虎,很有意呆利人的大條氣質。開起來的話,Levante的最大亮點在於非常響亮的排氣,拿來炸隧道比Cayenne什麼的合適多了,可以說是「買排氣送車」。其他方面,Levante的8AT換擋速度蠻快,只是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動力匹配粗糙,換擋沖擊時有發生。電子液壓助力轉向力度偏重,中間略帶虛位,指向性還是蠻精準的。底盤比較硬朗,路感不少,處理坑窪的動作很乾脆。總體來講,Levante符合瑪莎拉蒂品牌追求的偏向運動性,不是一台舒適的SUV。
Mercedes-Benz:GLE、GLS/GLS AMG、G/G AMG
這幾款車都開得比較久,尤其是一台標價106.8萬元的GLE 450 AMG 4MATIC轎跑SUV,以及一台比較老的G55 AMG。另外還有GLS 500/GLS 63 AMG,以及一台G500。鑒於車型比較雷同,兩款GLS和兩款G都分別夾在一起講。
首先講GLE 450 AMG 4MATIC轎跑SUV。這台車用的是一台3.0T發動機,最大功率367匹,匹配9AT,加速能力還是很強的。不過底盤質感一般,一來本身調校不算特別偏重舒適性,濾振韌性不足,二來這輛車選裝了21寸薄胎,進一步削弱舒適性。轉向比例很快,一扭就有,很緊致。
至於GLS,動力表現就不具體描述了。這款車由於定位大型7座SUV,完全是偏重舒適性的調校。轉向虛位大,而且指向也比較模糊,回中力也比較大,是一種偏重高速巡航的轉向設定(明顯是為了經常開高速的美國人設定的)。底盤很舒服,能把路上的細碎振動都燙平。
車內為了顧及布置三排座椅,中排腿部空間一般。第三排倒是可以做到和中排差不多的空間水平。
至於是個男人都想要的大G,內飾氛圍挺豪華的,基本脫離了初代農用車的味道。不過坐上去,即使座椅已經調到最低,還是有著卡車般的偏高坐姿,所以你知道為什麼很多小女生都在開了。不過液壓助力力度明顯偏重,而且中間虛位很大、轉向圈數很多,是一種很原始的轉向手感。底盤很顛,因為前後橋都是整體橋,這是天生結構的限制,也為了在越野中能充分得到路面信息而調硬。隔音方面,喜歡機械感的人會挺滿意的,因為V8的存在感很強,基本上1500rpm以上就有很明顯的聲浪了。
空間的話,不要有太大的期望,剛剛好夠用吧。後備廂空間倒是不小,尤其是方正的車身帶來足夠的高度。
Porsche:Panamera 4S(971)、911 Carrera(991.2)
這兩款車,伙計都在城裡開過兩天,所以可以關於日常駕駛性的感受挺詳實的。
Panamera 4S,伙計已經出過一篇篇幅不小的評測文章(傳送門),在這里就不再詳細的描述了。總結一下就是,Panamera 4S不是一款傳統的舒適的D級車,而是一款很另類的、富有運動細胞的「四門911」。
991.2 Carrera的話,其實還沒有上面的Panamera 4S貴,畢竟只是個「乞丐版」,光是車身價就便宜了30多萬,但是性能強了不止一個檔次??如果你試下用彈射起步,PDK居然可以讓起步轉速維持在4000rpm,要知道大眾低端的雙離合像DQ200都只允許用1500rpm起步,「連續彈50次」的傳說相信大家也有聽聞,可見PDK的強度是有多變態!結果是,這台最入門版的911,可以用不到4秒的時間破百,與前面頂配R8相當。當然,911上的這套PDK明顯側重性能調校,1擋齒比很大,1、2、3擋之間的切換會有沖擊感,不過它的換擋速度和降擋響應確實是快,非常快。
底盤調校偏運動調校,路感比較豐富,對任何坑窪的處理都是快刀斬亂麻一樣乾脆利落,但又不至於像奧迪R8、法拉利488GTB那樣純粹的緊綳。從991開始,911採用電動助力轉向,雖然伙計沒開過以前用液壓轉向的911,不過伙計覺得這套電動助力轉向的手感是可以的,起碼能保證到充足的路感。而且它的比例很快,輕輕一轉車身就能馬上響應,到了末段還有一段明顯更快、更輕的比例,方便在城市狹窄路段掉頭。隔音倒是一個城市代步的bug,很寬的運動胎、無框車門,而且這些性能車為了減重不會配什麼隔音棉,速度上去之後胎噪、風噪都比較明顯,幸好排氣聲浪還是最為突出的,就是有點悶,沒能像V8那樣富有激情。
就寫這么多吧!為了達到門檻,奧迪Q7、保時捷718、路虎發現、Tesla Model S/X等等這些80萬左右的車就不寫了。其實現在發現自己開的車還是不夠多,例如邁凱倫、蘭博基尼、勞斯萊斯都還沒能成功打卡,AMG GT、瑪莎拉蒂GT、雪佛蘭Corvette等自己心水已久的車也沒開過,希望以後有機會體驗一番再跟大家分享吧!
㈤ 窮小伙踢石頭砸到豪車對方張口就要10萬總裁做法霸氣是什麼電視劇
內衣先生 (2018)
導演: 鍾少雄 / 羅惠德
編劇: 鄭萬隆 / 閆安 / 胡震宇 / 安翔 / 曾雲雲 / 楊帆 / 姬小梅
主演: 史磊 / 孟子義 / 王小利 / 王雅捷 / 唐鑒軍 / 更多...
類型: 喜劇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首播: 2018-02-16(中國大陸)
集數: 42
單集片長: 45分鍾
㈥ 自己全款買100萬元的車買多少錢的保險最合算
100萬的豪車買保險,除了價格要貴上十倍,一年就要三四萬,這玻璃險、劃痕險、自燃險,各種附加險都要加上,整個投保流程,保險細節上和我們普通的10萬塊錢的車子也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豪華車和普通車保費有什麼不同?
投保人數越多,風險越低
首先,豪車投保它是不符合大數法則的,汽車保險公司做生意,金融的算來算去,有個東西叫做大數法則,大體上的意思就是買保險的人越多,風險就越小,虧錢的概率也就越小。
比如說,每年有45萬輛的朗逸新車上保險,朗逸出險後定損金額,賠多少錢,怎麼來弄,都是比較清晰的,好算,算的越清晰保險虧錢的風險就越低,人家精算師就是干這個吃飯的。
豪車投保人數少,風險高,保費貴
大部分10萬塊錢的家用車修起來價格也差不多,保費就是靠統一的保險費率來算就可以了,大家要付的保險費也是差不多的,但豪車就是不一樣了,越貴的豪車越不符合這個規律,
我說的極端一點,蘭博基尼2017年全年全中國才交付了265台,那撞一下要多少錢?保險公司自己也沒數,算不出來數據太少了。
萬一保費便宜了,「叭嚓」來一下,換個燈搞個保險杠血本無歸了,這生意沒法做了,這風險就高了。
豪車的事故率相對更高
豪華車它不光是修起來貴,它的事故率的確也比普通車會更高一點的。
根據專門研究有錢人的胡潤研究院,它發布的《中國豪華車品牌特性研究白皮書》,豪華車的排量普遍是比較大的,2.0、3.0的算是主流佔56.5%,3.0和以上排量的也有將近四成的。
豪車排量大,炫耀心理強,事故率高
一般來說排量越大動力越好,加速超車更容易,加上豪車車主總是炫耀心理就容易發生事故。
美國公路損失數據學會HLDI它公布了一個《常用車型事故率》的一個統計,豪華車的事故率遠遠高於其它車型,事故率高於平均值的車型佔到總數的一半以上。
這么算,HLDI它把所有的車型平均事故率定為100,在大型豪華車裡面,比如說寶馬M6兩門版,這種事故率是最高的,達到了483,快到5倍了。
賓士CLS大概是平均值的2.25倍,中型豪華車裡面事故率最高的是賓士CLK是平均值的2.14,為什麼都是賓士我不清楚。
豪華車和普通車投保流程有什麼不同?
小保險公司不做豪車保險
那麼100萬的豪車要去投保就沒有我們朗逸、豐田買起來的要方便了,有很多限制的。
根據中華保險它那邊的說法,類似賓利、勞斯萊斯這種幾百萬的超級豪車數量太少,直接說我不做生意了,你愛哪買哪買,我們家不保這個的,有錢也不給辦。只有人保、平安比較大一點的保險公司才吃的消做這個生意。
豪車控制承保數量,附帶其它限制
賓士、寶馬、奧迪、保時捷一百來萬的豪車,路面上能見度也比較高的,大多數的保險公司也想賺這個錢,會承保,但是會控制承保數量,而且還附帶其它限制。
你豪華車投保,保險公司會評估車主的道德風險的,類似於我們買車做貸款,它要查你一下徵信,歷屆的履約情況,信用怎麼樣,它要給你調查一下,防止通過豪車維修出現騙保的情況。
保險公司還要通過其它保險公司的數據來看看你以往的出險情況,保時捷一百多萬總不是你這輩子第一輛車,以前怎麼樣都要看一看。
還要問你車子是買來自己用的,還是公司裡面用的,它要評估你使用場景,對於個別拿不準你到底幹嘛用的車子還要到總部去審核,批准通過才能收你的錢。
豪車投保只能線下投保
杭州日報它有一個調查,就是豪車你買保險連投保方式,買保險的方式也有限制的。
它不接受電話車險的,你打個電話,我有輛瑪莎拉蒂,我給你多少錢,你保單寄過來,不好做的,都是要當面的線下來做的。
太平洋車險舉個例子,比如說賓士、寶馬、奧迪傳統的豪華車型,就是只能跑到它門店裡去,或者業務員自己跑上門線下來投保的,線上的、電話的都是不行。
豪華車和普通車承保條件有什麼不同?
豪車投保賠付低,保費高
在剛才說的這些限制的基礎上,不管是大保險公司還是小保險公司,業內對豪車的一致做法就是故意提高一些承保條件和門檻。
比如說車損險只承保50%,它不是全賠的,然後把保險系數給你提高到2.0甚至3.0,相當於是兩倍、三倍更高的保費價格,你愛買不買,就是這樣。
豪車理賠范圍受限
有時候保險公司還要和我們車主一對一協商具體的理賠范圍,它來降低理賠賠率,這個撞的我們不管,都跟你商量好的。
你勞斯萊斯一個星空天窗這么搞一下,幾十萬一百多萬我們吃不消的,你要麼就說這個不賠,要麼你就生意別做了。
豪車有定製化服務,合作承保
再一個就挺有意思的,就是一輛車子兩家公司大家湊一湊,像拼縫一樣的,共同承保你一個車子來分擔理賠費用和風險,相當於是定製化服務了,是我們10萬塊錢的車子碰不到的事情。
把平安保險拿出來舉例子,它是這樣的,它裡面有個系統資料庫,你不同的品牌,品牌裡面到底是什麼車型,怎麼樣的配置,它都會制定不同的承保條件,弄的非常細的。
我們自己買買嘛,你什麼,你吉利,那吉利,你哈弗H6,H6多少錢,多少錢就完事了,它們是算的很細的。
豪車用車場景不同,保費價格也不同
你比如說賓利,同樣是500萬的售價,你四門房車的賓利和兩門跑車的賓利,它在各項費用上就有比較大的差異了,因為用車場景不一樣的。
你四門的車子一般是拿來做生意的,一年也跑不了幾次的,地下停車庫吃吃灰的,出險概率其實是比較小的,不容易賠錢的。
但是兩門跑車不一樣了,要去找小姑娘的,姑娘你去哪裡?我帶你飆一圈,你看我油門多厲害,一腳出去了,出去了之後要不要找保險公司,難說了,出險概率相對也是會比較大的。
保險公司就要想了,我是做生意的,你兩門的我要貴一點了,你四門的,就這個價格差不多了,不一樣,同樣是賓利都不一樣。
豪華車和普通車險種有什麼不同?
剛才講的是買,它修和賠也是不一樣的,100萬的豪車和10萬塊錢我們家用車,保的險種基本上一樣的,都三者險、車損等等。
豪車定險費和修理費可能不同
但是豪車它會多出一項4S店專修險或者叫指定專修廠特約,一般來說4S店專修險,我們普通夥伴其實是無所謂的,可買可不買的,但是貴的車子就很有意思了。
比如說,我沒有買4S店專修險的豪車,我到4S店去修了,保險公司說修修70萬,4S店說不夠的要100萬,要麼就不修,車主自己掏30萬,就是我們土話說的,有差價。
4S店專修險還可能有貓膩
而且這個東西還是有點貓膩的,這怎麼來講?比如說我車子是杭州4S店買的,沒有買4S店專修險,符合剛才說的那種情況,有可能我只能定個70萬,我自己要掏30萬。
那我是人保買的,但是我車子杭州買,但是出險是在金華撞了一下,又在金華的4S店修,但是金華4S店和金華人保是合作的,反而就是你定下來是100萬,修修也只要100萬好了。
這個專修險我買還是不買?這個就是貓膩了,我們撞完了之後,我們還要挑哪裡有沒有差價嗎?都是麻煩。
豪車不出險也享受不到折扣
再說一個不一樣的,我們普通車險經常會算的,第一年貴一點,第二年可以打幾折,第三年可以打幾折,保費越來越便宜的,只要我們不出險。
但是豪車,你十年不出險好了,一分錢都沒的便宜的,而且如果一旦出險,第二年承保條件就會大幅提高,價格也都會很貴,所以說作為開不起一百多萬車子的人來說,我聽著感覺還好。
今天講了這么一大堆,總結下來就是100萬的車險和10萬塊錢的車險最大的區別就是更貴更麻煩,沒有其它任何的好處。
豪車和普通車三者險是一樣的
你要硬要說一樣的地方就是第三者責任險,大家其實倒是一樣的,為什麼呢?就是第三者是我們撞了一個老奶奶,她站在地上指著你說你要帶我去醫院。
我不小心我這輛賓利和人家勞斯萊斯蹭了一下,我這輛本田和勞斯萊斯蹭一下,都要賠勞斯萊斯,第三者責任險大家都是一樣是要賠給對方的。
第三者責任險大家覺得很重要,以前我們也節目說過的,買50萬差不多,但是保險一點,經濟負擔的起,買100萬是更合理,更安全的一種選擇。
㈦ 車險100萬,交了4200塊錢,多嗎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那今天我來給大家講一講,怎麼買車險相對來說是比較省錢的?
通俗地講車險只需要買四項基本險就可以了。交強險、第三者責任險、車損險、司機乘客座位險加一個不計免賠,基本上就這四個了,不同的表單上面有可能它的順序是不一樣,險種是一樣的。
交強險
交強險是你肯定要交的,別問我為什麼,這是規定!不上你就別想合法上路。
交強險是賠給別人的,不是賠給自己的。
舉個例子:追尾撞到別人的車,對方車壞了,交強險幫你賠!對方車里的人殘了或者死了,交強險幫你賠!對方車里有隻狗死了,交強險幫你賠!車里的花瓶摔破了,交強險幫你賠!
至於自己受傷、自己的車撞壞了等等,交強險是不賠的。而且交強險的賠付額度很低,死亡傷殘最高只有11萬,醫療費用最高只有1萬,財產損失最高只有2000塊,合計12萬2,你也不需要去記,交通事故報警電話就是122,記這個數字就好了。
三責險
有時候出事故造成的損失比較大,比如不小心撞個賓利勞斯萊斯什麼的,這時候交強險肯定是不夠賠的,這就涉及到三責險了,買第三者責任險以後差多少由它來負責賠付。
三責險相當於交強險的一個補充,都是為了保護別人的財產安全的。可以說是保險裡面最值得購買的一個保險了。
開車在外兩大「撞不起」,一個是撞豪車,一個是撞行人。當自己是全責,撞傷了人、撞壞了別人的車,對方要產生醫療費或者維修費,在負擔得起的情況下買最高的,一般要買50萬到100萬。
車損險
基本上是保險價格裡面的一個大頭,你車子越貴,保險花的錢也就越多。
好處是平時我們買保險,今天撞了電線桿;明天我追別人的尾,我自己要修車,那自己這台車,就要用車損險來進行理賠、維維修,都是用這個險種。
基本上賠別人,用第三者責任險;修自己的車,用車損險;交強險沒辦法,必須要買的,相對來說是比較不錯了。
不計免賠
在前面的這幾個險種當中,我還額外建議大家再買一個,叫做不計免賠。
這個東西,是保險公司競爭的時候用的,平時的時候,它怕大家出險,理賠它就虧錢。
你每一次要修車或者賠別人,它不全賠的,賠人家1000塊,它就給你800,你自己也痛了,你就不會三天兩頭來理賠,對吧。
但是你如果買了這個不計免賠,賠人家1000塊,保險公司也得給你1000塊,而且不計免賠,不是特別的貴。我建議,不管是任何的組合,不計免賠都不要放過。買買買。
車上人員險
還有一個車上人員險,聽起來好像是最好的,其實你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其實它就是個幌子,如果要得到最全的人身保障,最好的辦法應該是買任何時候出了事都能賠償的人身意外險,而且這幾萬塊錢的賠付還不夠去醫院隨便抓點葯。
對於普通家用車來說,建議大家四項基本險買上,完全沒有必要按照4S店或者保險公司的套餐來買。
其他險種
如果有人想要推銷賺你錢,買個盜搶險,車子要是被偷人怎麼辦啊,最近治安也不太好的。
不要聽它瞎忽悠,全車盜搶險才是它原來的名字,要整台車不見了,才會賠你的。
玻璃窗被砸了,包包被偷走了,輪胎少了一個,通通都是不賠的,盜搶險除非你要做按揭貸款,一般真的是沒有必要來買的了。
什麼劃痕險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玻璃險的話少雍也不是特別推薦,除非你經常跑高速或者地面的這種飛沙走石實在是太多的話,那麼你也可以考慮買一個,對於我們普通城市代步的朋友來說,四項基本險真的是足夠足夠了。
那還有什麼最「省錢」的投保方案嗎?反正少雍我買的是「交強險+三責險」。為什麼選擇保別人,而不管自己的車呢?
原因很簡單,車子撞沒了,那大不了我不要了好不好,最壞的情況無非就是報廢嘛!購車價多少錢,最大損失就是多少錢,這個損失是可以預知的,有上限的,是可以承受的,大不了以後沒車開,繼續騎自行車嘛。
但如果把人家的車撞壞了或者是人撞傷了,這你可是要一賠到底的呀。
至於三責險,我強烈建議各位朋友買50萬以上,能保100萬就100萬,相差不了幾百塊錢,但真到了關鍵的時候,這保險才能體現出它真正的意義。
當然我也強烈呼籲各位追隨少雍安全駕駛,畢竟開車謹慎,不出保險才是最好的保險,而且第二年還能打折哦。
㈧ 又現高空拋物,百萬豪車停小區被砸出個大窟窿!
8月3日上午10時左右,在柳州市官塘大道石沖小區內,一輛停放在停車位上的賓士轎車後擋風玻璃突然碎裂,車主推測為高空墜物所致,於是立即報警。
▲受損賓士轎車剛剛開走,空出了一個停車位
家住11樓的這位女士還說,他家的汽車上個月停在同一排車位上,也是被高空墜物砸碎了擋風玻璃。所以,現在她都不敢把車停在這一排車位上了。
目前,公安機關已經受理鄧女士的報案,警方正對這起高空拋物案件展開調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50萬以上的車子,算豪華車嗎
5-8萬代步車,10-15萬家庭用車,15-25萬中級車,25-40萬中高級車,50萬以上高級車,100萬以上豪華房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