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車價
① 美國的車價比中國便宜,而且便宜3、4倍是真的嗎
無論是工資水平還是汽車價格,美國的汽車價格確實低於中國,但差距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美國汽車便宜的主要原因是它們少繳稅。此外,他們的報價都是針對最低價格的車型,都是低配車型,甚至比中國的最低價格車型還要低。
中國的所有商品都含稅。在超市購買牙膏和牙刷也不例外。對汽車來說,增值稅是13%,消費稅越高,排量越大,稅率越高。美國的情況是,美國的汽車價格都是稅前價格。買車後,你必須自己繳稅。主要原因是每個州的法規不同。在美國,大多數州在買車時不需要繳納購置稅。同時,消費稅稅率很低,沒有排放限制。所以美國的汽車會比較便宜。
② 為什麼美國車價比中國車價便宜
1.汽車關稅
首先面對的問題必定是關稅了,一款車漂洋過海的過來需要付出很多的金錢,不但是運輸成本,還有大額的關稅。很多人都知道關稅很高,但是高到什麼程度一般人不是很了解。粗略的算一下的話中國的進口關稅是消費稅加上增值稅加上關稅,雜七雜八加起來的費用應該是汽車本身價格的1.2倍左右,這個數字是非常恐怖的,本身汽車並沒有那麼昂貴但是去掉了關稅之後價格自然水漲船高了。
2:自主汽車底蘊淺薄
除了進口車之外,合資車同樣價格居高不下,這一點其實是沒有辦法的,自主汽車本身的底蘊就十分的淺薄,也就是這幾年才算嶄露頭腳,很多核心工藝還是使用的其他國家的工藝,本身的競爭力就不行,價格方面10萬左右能夠熱賣就很不錯了。
3.分期付款。
美國人有分期付款的習慣,並且這種習慣被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在我印象中,美國本地人,以及在美國生活了一段時間的華人,都會選擇分期付款來購車(很多留學生不能分期是因為身份和信用記錄不行)。
例如下圖,理論上每個月只要不到五百(當然還要考慮保險等額外支出),就可以把全新的寶馬X3開回家。
4.二手車市場發達,並且民眾對二手車無成見。
很多外國人,包括留學生,開的其實都是二手車。在美國,買二手車和就和買食物一樣,非常普通。由下圖可見,美國的二手車市場一直在增長。
③ 中國汽車與外國汽車的差價
中國海關對近口整車(9座以下小客車)徵收80%的關稅。
不過上述關稅並不是造成中國市場車價高的主要原因,因為進口商拿獲的價格比國外市場零售價格要低不少。
造成價格高的主要原因還是流通環節賺取的高額利潤。
各國汽車經銷商對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價格政策。例如:國內市場的大眾轎車,就比歐洲同類型的轎車貴大約50%-100%。
這是一種市場行為。
再舉一個例子:柯達、富士等世界知名的彩色膠卷,在中國的零售價格,是世界上最低的。為什麼呢?因為中國有樂凱膠卷,為了打壓樂凱膠卷,他們就實行低價銷售政策。
什麼時候,中國在汽車界真正有了自己的「樂凱」,中國市場的汽車價格自然就低了。
④ 中國進口汽車價格為什麼比國外貴那麼多
為什麼中國進口車價格是國外的2倍?原因都在這里
現在大家買的車一般都是國產車或者合資品牌的車,一般買進口車的小夥伴們不多,能買的起的都是有錢人。而喜歡鑽研的朋友們一定知道,中國的進口車在全世界范圍來看都是數一數二的貴,比如頂配的保時捷卡宴在中國要賣兩百零幾萬,而同樣是進口車,美國才6、70萬,差距之大讓人咋舌,其它很多車雖沒有這么大的差距不過「腰斬」那是家常便飯,看來中國的車主真是慘啊,拿著比外國低幾倍的工資,想買進口車還要花更多的錢。但我們看問題還要看它的本質,為什麼中國車那麼貴,我們今天就來分析分析。
ps第一,差價在哪裡?誰把這些錢坑走啦?自從中國加入世貿之後,進口關稅就降下來了,這些錢不是政府坑走的。當然也不是外國人坑走的,因為外國人還沒壞到這種程度(除了日本)。是誰呢?很簡單誰賣的就是誰:總經銷商和剩下的所有的經銷商。這些經銷商封閉式的品牌炒作,促使國人誤認為這是非常高貴的牌子。事實上並非如此,比如說在英國你在大街上開一輛勞斯萊斯幻影或是賓利慕尚,基本上是零回頭率。但在中國,這是有錢的象徵,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而經銷商則是在坑自己的同胞啊,真是悲哀。
第二,有人就願意買,有人就樂意被坑。這一類人是有錢人。大家都知道改革開放之前,那個時代沒有地主沒有奸商,中國人都一樣窮。改革開放之後,一部分富了起來,而且越來越富,有做生意的,又開工廠的,還有挖煤的。而其他人仍然很窮。為了表現自己有錢有身份有地位與眾不同。總的說來就是炫耀。就算你有輛蘭博基尼LP700,你能用到它的多少功能?你能高速公路上飆到350么?你能在市區百公里加速只用2.7秒么?都不能。但你能讓人回頭看你,你能讓車怒吼咆哮製造焦點,你能讓別人知道你很有錢,你會獲得滿足的虛榮心。這些才是蘭博基尼這一類車的作用,真真正正用的著的作用。
對於街遇超級進口豪車大家的心裡到底是如何想的呢?
1 羨慕。這類人以年輕人熱愛超跑豪車的人(其實也是年輕人)和拜金的人為主,他們會說,哇!好酷好有錢哪!
2 恨,這類比較仇富。這類人絕對不在少數。
3 不認識,沒感覺。這類人最多,以中老年人和兒童為主。
對於坐在進口車里的人是個什麼感覺呢?
不知大家又沒有見過那種把排氣管改裝成特別響的小踏板摩托車,起這種車的人往往都是燃著黃毛或是留著藝術家頭型的小痞子。這種車從身邊過去,噪音大的簡直令人崩潰,連狗都嫌。可他們仍然覺得自己風光無限:都在看我,我多有吸引了。實際上人們對之嗤之以鼻。 望採納
⑤ 為什麼國外車在中國買都比在歐洲買的貴
進口車在中國買比在國外買貴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進口車除了車價以外,還有其它的因素,影響了車價。
一、進口車的價格構成:
目前國內進口車的價格主要由5部分構成,即:到岸價格、關稅、消費稅、增值稅和經銷商費用,這其中,到岸價格由於涉及外匯匯率變化因此也並不是一定的。
二、進口車價格計算公式:
到岸價×(1+關稅稅率+消費稅稅率)×(1+增值稅稅率)+經銷商費用=進口車基本價格
三、計算結果
按照這一計算公式,以一輛到岸價為10萬元人民幣、排量為1.0-2.2L的進口中級轎車為例,其銷售價=10萬×(1+25%+5%)×(1+17%)+其他費用,忽略經銷商費用,則為15.79萬。
四、經銷商壟斷
國內銷售商普遍還要增加銷售利潤,據統計,國內銷售利潤普遍比國外高30%以上,不僅有銷售暴利,還有配件暴利、維修暴利等。
以上各因素,造成國內進口車價格虛高。
⑥ 為什麼中美車價差異巨大
眾所周知,國內目前各汽車廠家對其價格組成大都採取含糊其詞的態度。普通消費者面對紛繁復雜的汽車參數和配置差異,根本缺乏對其價格合理性的鑒定能力。不可否認的是目前中國汽車製造業整體利潤水平,相對於國際市場的一般水準都處於暴利水平。但在眾多廠家和車型中,還是存在一個相對合理的選擇。筆者最近剛購買了自己的第三輛車,對車多了些了解和消費理性,通過耐心選擇和使用下面這個自己製作的參考工具,用自認為相對合理的價格買到了令自己滿意的車。在此願把這個小工具與大家分享和交流,希望能給正准備買車,特別是初次買車的朋友一點點幫助。
筆者認為相對國內目前的汽車市場來說,美國的汽車市場總體上是非常成熟理性的,那麼其價格也比較能准確的反映車的綜合質量和性能。因此筆者對國內汽車的定價合理性判斷,主要依據就是該車型在美國汽車市場上的相對價格。以下這個表格就是筆者收集的中國目前合資生產銷售的同美國市場同版本車型價格比較表。
廠家 車型 國內凈車價(萬元) 美國凈車價(美圓) 主要配置差異 美國用戶評價等級 價格
比值 車價
評分
一汽
紅旗 MAZAD6 2.3L (豪華型) 26.58 2.1 萬 N/A 4.5星 12.66 7
一汽
大眾 高爾夫2.0L
(手動標准型) 15.95 1.6 萬 N/A 4星 9.9 10
奧迪A4 1.8T
(標准型) 37.9 2.37 萬 N/A 4星 16.0 2.5
奧迪A4 3.0 QUATTRO 51.5 3.03 萬 N/A 4星 17.0 1.5
奧迪A6 2.8 52.6 3.22萬 美國最低配置V6 3.0發動機 N/A 16.34 2
上海
大眾 帕薩特1.8T (手動) 22.5 1.98 萬 N/A 4星 11.4 9
帕薩特V6 2.8
(天窗版) 32.1 2.83 萬 N/A 4星 11.34 9
上海
通用 君威GS 3.0
(旗艦版) 36.9 2.51 萬 美國為V6 3.8L 12氣門引擎 4星 14.7 4.5
廣州
本田 雅閣2.4
(標准型) 25.98 2.01 萬 國產自動波,美國手波,國產少EBD 3.5星 12.9 7
雅閣V6 3.0 30.98 2.32 萬 N/A 3.5星 13.35 6
華晨
寶馬 BMW 325i 47.38 2.7 萬 N/A 5星 17.54 0
BMW 530i 69.8 4.2 萬 N/A 5星 16.62 2
關於列表說明:
1、此表假定美國價格是合理的,並將其作為判斷國內價格合理性的基準。同時,也必須假定國內生產的車,同美國版本在質量上相同或者基本相同。
2、在同車型的具體配置上,筆者已盡力做到相同。故很多美國市場上沒有的車型(主要是小於2.0排量的配置,比如AUDI A6 1.8), 未能參與比較。
3、部分不完全相同配置車型,筆者盡可能說明起主要差異;標注為N/A的車型,也可能有輔助配置上的細小差異,但這些小差異對結果不構成本質上的影響。
4、國產化率的高低不作為評定吸引力指數的調整依據。筆者認為,只要保證車的質量上同美國版相同或基本相同,價格就是可比的。參與比較的都是幾家最大最有名的廠家,我相信他們在中國生產的車,質量上是有基本保證的。
5、鑒於筆者水平有限,不能保證上述數據和方法完全正確合理;不過筆者認為從中能看到國內各個廠家對各種系列車型基本的定價策略。有興趣者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車型自行比較。美洲YAHOO的AUTOS欄目里,可以查到所有車型的詳細價格和配置。
6、由於美國人什麼都喜歡大,所以國內目前佔多數的小排量(2.0以下)經濟車型,美國根本就不生產和銷售,故無法參與比較。
7、價格只是購車的一個方面。廠商的實力和售後服務水平,對車的整體質量和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8、表中可以看出,豪華車的得分都比較低。可見中國人好面子,為「豪華」買單的代價。
⑦ 美國的車價是中國的一半
哪有那麼貴,新車的價格應該是車價和人均收入的比值,這么算比中國便宜四五倍也不止;
二手車就更沒邊了,在美國摺合四五千人民幣就可以買到相當不錯的二手本田、豐田,在中國恐怕要六七萬,起碼也要五萬以上。
⑧ 為什麼中國的車價這么高
-------------------------轉----------------------------------------- 昨天CBN刊發《》,引發了消費者對中國車價奇高的熱烈討論,眾多網媒上跟帖無數,剛花23萬多元買了一輛凱美瑞轎車的武漢汽車維修廠老闆李先生,在得知這車在美國只要2萬多美元,摺合人民幣不過15萬元時,也忍不住反問CBN記者:「中國不是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比美國便宜很多嗎?為什麼凱美瑞在中國比美國還貴這么多?」
其實,中國售價普遍在20萬元以上的中高級車,在美國售價多為15萬元左右。28萬元買一輛雷克薩斯或賓士,在國外輕而易舉。50萬元,幾乎在國外可以買到大部分品牌的高端豪華車,包括賓士S系列部分車型和寶馬7系。
不僅僅中高級車和豪華車,在中國處於入門級的中級車售價也高於美國。豐田2009款卡羅拉美國售價為1.5萬美元~1.99萬美元,摺合人民幣10萬~14萬元。而在國內,卡羅拉售價為12.78萬~19.28萬元。越野車方面,豐田FJ Cruiser特別版在美國售價為24410美元至29165美元,約合人民幣17.5萬~21萬元。國內僅有一款FJ Cruiser在售,售價為45萬元。
「中國的車價大部分是由競爭關系決定的,成本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素。」汽車專家賈新光對CBN記者表示。相對於歐洲和美國超過100年的汽車銷售史,中國汽車市場無論規范程度還是競爭激烈程度均遠遠落後,企業利潤也遠遠高於歐美。「一個市場運作得久了,相對會比較透明,價格也會穩定。」
標准普爾公司2008年報告稱,中國國內汽車製造商平均運營利潤率為30%~35%。西方成熟市場的平均運營利潤率僅為5%。
以豪華車為例,中國的豪華車幾乎被寶馬、賓士和奧迪三個品牌瓜分。而在美國和歐洲,寶馬、賓士和奧迪卻要面對更多競爭對手,比如凱迪拉克、林肯、瑪莎拉蒂、美洲虎等。
中國的中高端車領域存在著類似的情況。在2007年凱美瑞上市之前,雅閣和帕薩特幾乎壟斷了中高端車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凱美瑞上市後,該區間競爭加劇,售價開始出現下滑。
另外,技術轉讓費也進一步抬高中國車價。由於中國合資汽車公司中,中方與外方的股比多為50:50,外資公司對引進到國內的車型,均徵收技術轉讓費,該項費用大部分佔到整車成本的10%以上。這意味著,一輛20萬元的車,其中2萬元是額外支付給外方的「學費」。
昨天,CBN記者就上述問題采訪豐田(中國)公司時,對方回復稱:「去問合資公司,豐田(中國)沒有定價權。」凱美瑞的生產廠家廣州豐田則不願談中國車價超過國外這一問題,稱「應采訪豪華車」。
除了競爭關系外,國內多家汽車公司表示,中美汽車的巨大價差跟中國特殊的稅收政策有關。
華晨寶馬一位人士昨天向CBN記者表示,中國的寶馬之所以比美國價格高出許多,「主要是來自海關的稅收及政策因素」。以售價116萬元的寶馬740Li為例,從進口到被中國消費者購買,中間有三道稅,分別為25%的進口關稅,排量3.0升以上徵收的25%消費稅,消費者購車時9%左右的購置稅。其中,關稅和消費稅為包含在車價內的稅費,購置稅為車價以外的稅費。消費者在買賣中承擔的稅費成本約為「進口關稅19萬元+消費稅19萬元+購置稅10萬元」,共計48萬元。
國產車雖然沒有進口關稅,但也要繳納其他相關稅費。
國內一家合資汽車公司內部人士昨天對CBN記者表示,該公司在生產環節要上繳17%的增值稅和5%的消費稅。車輛上市銷售後,購買者還必須支付約9%的購置稅。而在美國,大部分州對汽車公司僅徵收5%~10%的稅費,終端環節也沒有購置稅。而在日本,轎車的平均稅率大概是11%,德國則為7%。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汽車業內專家表示,由於企業在生產環節已繳納了一次消費稅,消費者在買車時的購置稅實際上形成了「二次徵收同一稅費」。
⑨ 為什麼中國的車價和國外懸差那麼多
你有多大本領,你能生產關鍵零部件嗎?你能設計高品質的車型與發動機、變速箱總成嗎?所有這些,
我們這個窮國永遠也達不到,所以車貴是因為我國的技術太差,自然車價就高了,說穿了,再過一萬年,我們不能把機械工業、電子工業搞上去,永遠就是清王朝一樣,被人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