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車價和實際車價
『壹』 易車網的車價怎麼那麼便宜買後不會出現麻煩吧
上面的都是誤導人的回復可恥!不懂不要瞎回答,車價低是一種促銷手段當然中間添加著不少附帶條件。
『貳』 為什麼一些汽車報價只有指導價,而實際價格需要到店裡談,有貓膩嗎
因為也有很多人去買車的時候,聽了銷售說的各種價格、稅費,也是一臉懵的,也經常有朋友跑我這兒來問:「我花XX錢買了一台XX車,能不能幫我看看我有沒有花冤枉錢啊」。
這篇文章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指導價和落地價的關系;
4S店為什麼不能明碼標價?
為什麼銷售想方設法地想讓你去店裡呢?
4S店還有哪些你看不到的貓膩?
一、指導價和落地價的關系
汽車圈有句話是「指導價從來沒有過指導意義」,這里所謂的指導價只不過是廠家給出的一個定價,實際的價格還會根據經銷商規模不同、區域政策不同等等有所差異。
舉個例子,像大眾品牌的車型,實際裸車價一般都是比指導價便宜的,而這個優惠幅度,不同4S店、不同地區、不同時間是完全不同的,我之前帶朋友去看邁騰,當時正好趕上國五車型清庫存,邁騰330TSI的優惠幅度最高能到5萬,本來指導價20多萬的車,現在裸車價只需要16萬。
同時,去店裡也是一種篩選客戶的方法,既然去店裡看車了,基本上是有意向購車的,而那些只打電話的,很可能就是為了詢價。
所以,去店裡看車,也算是對銷售工作的一種尊重吧,畢竟人家就是靠這個吃飯的,電話里說了半天,最後你卻對人家愛答不理,對銷售也是一種損失,對吧?
四、4S店還有哪些你看不到的貓膩?
寫到這里感覺篇幅有點兒長了,哈哈哈哈!
簡單來說吧,去4S店實際購車,你最終花的錢裡面,有一部分是本沒有必要的,像貸款服務費、上牌服務費、保險服務費等等。
但是現在來看,整個市場上,這些費用依然是存在的,那我也不能說啥,說到底,我也沒辦法,因為我買車的時候,這些費用該花還是得花,也算是一種行業亂象吧。
『叄』 汽車網上報價與現實差距
你說的網上標價需要搞清是什麼,一般在正規網站上標的價有廠家指導價和4S店、綜合店報價;你朋友買的2011款的大眾朗逸1.6的,網上報價是13萬多,花了12萬多買下來,需要看網上那個報價的和買的是否是同一款同一型號;因為手動、自動、低配、高配差別較大;4S店價差結構如下,不同車不同底價差距較大
A價格:第一次到4S店一般客戶能談到的優惠價格;
B價格:購車者經過討價還價從4S店得到的優惠價格;
C價格:熟悉行情、很會談價的購車者在4S店能談到的最大優惠價格(業務員底價);
D價格:有關系或有能力的購車者從4S店得到的特殊優惠價格(銷售經理底價);
E價格:參加汽車團購優惠價格(超過D價格);
說明:
(1)一般情況下,在4S店買車的絕大多數購車者在A價格或B價格就已經成交;
(2)懂行情、會談價的客戶一般在C價格成交;
(3)D價格很少有人能得到;
(4)E價格是更優於D價格的團購最低價;
(5)目前汽車銷售的利潤已日趨薄弱,部分車型甚至於賠錢賣車,4S店利潤來源80%以上來自於售後服務,因此購買車一般不會動輒上幾萬的差價了。
一般買車都去4S 店;而且很多時候,網上綜合店的標價比實際的4S店要低很多,而不是高,下面是一般的騙局,請大家轉發
一、報價比4S店低2000-3000元左右。這一般都是有一定規模,想長期發展的二級經銷商和綜合店的報價,他們基本還是守法經營,主要從保險和裝飾上賺取利潤。因為他們提供的基本都是不知名的小保險公司,可以得到高額的返點,而保險價格卻比大公司還高。裝飾的質量也很難保證,一切以利潤為第一,贈送的裝飾就更不必提了。在這里,購車人雖然車價低了一點,但是面臨一些麻煩,就是因為保險是小公司而且沒在4S店上,維修沒法直賠,而且小保險公司理賠點稀少、手續繁瑣,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最後總價也基本跟4S店差不太多。
二、報價比4S店低5000元以上甚至上萬。這些報價基本都是一些個人二級也就是俗稱的車蟲、拼縫的報價。他們基本是能蒙一個算一個,能騙兩個算一雙,打一槍換個地方,坑蒙拐騙無所不為。常見手法如下:
1、以低價誘惑之後,如果購車者不了解購車的總費用構成,就巧立名目或者多算費用,把總價算上去,明著車價是低了,可是總費用是高了。如果購車者去4S店詳細算過總價,就會發現問題,這一招就不靈了,所以這一招只能蒙騙沒去過4S店算總價且對二級沒有警惕的買車新手;
2、如果這招不靈,或者發現購車者對價格明細比較了解,就採用另一招「瞞天過海」。總價也算得很便宜,但是一些稅費的名稱故意混亂不準確,算完了對你說:「那些稅費都是我幫你代交,都在這總價裡面了,我帶你到4S店提車去,你把錢交給4S店,然後從那裡提車,這總可以放心了吧。」然後你到4S店付完款提完車,他會給你一個代辦驗車上牌的人的電話,說:「你跟他約就可以了,他會幫你辦完上牌的手續。」然後你們就算交易完成,兩清了。等到你去驗車上牌時才發現,購置稅還沒有交,這可是一個大數目。你打電話找那個人,他會說:「當時說好了呀,那些稅費是我幫你代交,可是得你出錢,我那麼低的車價,再幫你交這么多稅費,我可就賠不起呀。況且你說的購置稅不在我們說的那個總價里呀,這是你自己該交的呀。」至此,你算一下總賬,發現不但沒佔到大便宜,反而吃了大虧了,還不如老老實實在4S店買,里外差一個購置稅,這也就是報價低上萬的原因之一。
3、如果你在這方面也很警惕,把每項費用都列舉的很清楚,讓他感覺無機可乘,那還有一招,就是收定金。他滿口答應有現車,但是現車比較緊,你給我交個3000-5000的定金,我這里暫時沒有,我帶你去4S店去提。他裝模作樣給4S店打電話找現車,然後等你把定金交了,他的面目就露出來了。怎麼找都是沒現車,要現車就加價,剛才說的不算數了。要退定金,沒門,我還在幫你找著呢,你等著吧。----
『肆』 一些汽車報價只有指導價,實際價格和指導價一樣嗎
這個問題我覺得需要給大家科普一下了。因為也有很多人去買車的時候,聽了銷售說的各種價格、稅費,也是一臉懵的,也經常有朋友跑我這兒來問:「我花XX錢買了一台XX車,能不能幫我看看我有沒有花冤枉錢啊」。
這篇文章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 指導價和落地價的關系;
- 4S店為什麼不能明碼標價?
- 為什麼銷售想方設法地想讓你去店裡呢?
- 4S店還有哪些你看不到的貓膩?
汽車圈有句話是「指導價從來沒有過指導意義」,這里所謂的指導價只不過是廠家給出的一個定價,實際的價格還會根據經銷商規模不同、區域政策不同等等有所差異。
舉個例子,像大眾品牌的車型,實際裸車價一般都是比指導價便宜的,而這個優惠幅度,不同4S店、不同地區、不同時間是完全不同的,我之前帶朋友去看邁騰,當時正好趕上國五車型清庫存,邁騰330TSI的優惠幅度最高能到5萬,本來指導價20多萬的車,現在裸車價只需要16萬。
同時,去店裡也是一種篩選客戶的方法,既然去店裡看車了,基本上是有意向購車的,而那些只打電話的,很可能就是為了詢價。
所以,去店裡看車,也算是對銷售工作的一種尊重吧,畢竟人家就是靠這個吃飯的,電話里說了半天,最後你卻對人家愛答不理,對銷售也是一種損失,對吧?
寫到這里感覺篇幅有點兒長了,哈哈哈哈!
簡單來說吧,去4S店實際購車,你最終花的錢裡面,有一部分是本沒有必要的,像貸款服務費、上牌服務費、保險服務費等等。
但是現在來看,整個市場上,這些費用依然是存在的,那我也不能說啥,說到底,我也沒辦法,因為我買車的時候,這些費用該花還是得花,也算是一種行業亂象吧。
『伍』 汽車官方指導價和實際提車價相比哪個低 指導價十五萬的車實際提車大概多少
指導價一般指汽車報價,提車價是實際購買價。如果你沒有選裝配置或增加汽車需求,基本上提車價比指導價低一些。
一般15萬的車,實際提車價為14-14.2萬。
『陸』 4s店提供給貸款銀行的車價跟實際不符,有什麼隱患
一般在購車計算貸款時,各家金融服務中心計算的貸款利率和貸款基數各自不相同,在最後貸款時貸款額度就會有區別,其次買車貸款時有些金融服務中心是以轎車本身價格計算的,例如:有的金融機構會以轎車出廠價格計算購買者的貸款額度,有的則按照轎車買賣家雙方通過協商優惠後,對轎車優惠後價格價格進行計算貸款額,所以就會出現區別。
建議在貸款購車前最好詳細詢問了解一下貸款利率、計算貸款基數,盡量選擇適合自己最低的利率為宜。
『柒』 懂車帝上標價和裸車價差距怎麼那麼大
在網上看好一款車的時候,會有一個廠家指導價,這個價格便是裸車價。一般車型上市1-2年後都會有一定的優惠,那麼裸車價就是廠家指導價減去優惠的金額,也便是車本身的銷售價格。
而用戶最後實際交付給4S店的金額,即是這款車的落地價,比起裸車價來說,落地價主要包含了車輛的購置稅,保險費以及上牌費。
購置稅是國家對境內購置規定車輛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稅率為10%。此前國家為節能,發放補貼資金,1.6L以下排量的汽車購置稅最低時按5%徵收,不過現如今已經沒有此項優惠措施。
(7)愛卡車價和實際車價擴展閱讀:
用戶買車注意事項:
用戶在購車之時不少4S店慣用手段為:先打出優惠價,實質上車全款加上所有費用會比車廠指導價格還要貴。所以一定要注意經銷商報給用戶的價格是否為裸車價。所以在購車時不僅要問清是否報的是裸車價,也要關注其他相關價格,還要關注保險、上牌等其他方面價格。
工商驗證是完全免費的,如果當經銷商向用戶收取驗證費時,建議用戶千萬要問清楚,因為根本沒有那些費用需要繳納。當然購置稅是國家統一的,費用標准為車輛的(開票價)/1.17*10%方為購置稅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