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力帝豪有增程式電動車嗎
『壹』 什麼是增程式電動車汽車
增程式電動車指的是電機直接驅動車輛,發動機不參與驅動,無離合器、變速箱等機械裝置。當電池電量不足時,發動機用來發電,為電池充電,且工作在最佳轉速區間,電池再為直接驅動車輛的電動機提供能量。增程式電動車的優點:1、可純電動模式運行,所需電池容量小,不會發生缺電拋錨現象;2、電池充電功率小,不必建設大型充電設施;3、可插電式方模運行,在混合動力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節油率;4、結構簡單、電機直驅、易於維修保養、易於實現產業化
『貳』 增程式電動汽車真的有可能成為以後的發展趨勢嗎
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現階段不適合購買。
現階段不適合購買的原因前面有人說了,環保啊,電池的問題啊等,但是我想說的最重要的一點,電動車的使用成本比汽油車更高。
而電動車相比汽車,少了保養費用,也少了很多加油的費用,但是多了哪些?最理想的情況是買一個停車位自己辦一個充電樁充電,假如汽油車也買了個停車位,這筆費用抵消,那麼額外支出的是充電樁的費用,一線城市在1萬元左右(7KW的功率,意味著沒法快充。)二線城市在5000元左右。而二線城市以下不建議購買,因為充電樁的供電無法保證,比如現在很多四線城市夏季高峰期時不時斷電,這個時候電動車就像廢鐵。。。。
如果沒有條件辦充電樁,或者自己買不起停車位,那費用會更好,據我所知武漢的快充充電樁充一次電,費用在一度2塊的樣子,再加上服務費和充電時的停車費(快充站很多都在商圈和寫字樓區域裡面)按照50kwh的電池總量來看,花費在110元出頭,而50kwh的電量續航里程應該在300km左右,那麼相當於一公里4毛,並不比汽油車高多少。汽油車也就5毛一公里。
最後說說電動車使用成本的大頭,一輛15萬左右的電動車,例如帝豪EV,開到5年十萬公里,再賣出去,保值率估計不到20%,因為電動車的電池衰減太厲害,現在很多跑出租的電動車跑不了三年,二十多萬的騰勢賣不了5萬,雖然帝豪EV標稱續航里程在350公里,但是就和工信部油耗一樣,實際上要打個八折甚至更低,因為我們買車不可能永遠都是60碼勻速行駛,也不可能夏天不開空調冬天不開暖風,350公里實際使用也就260公里的樣子,當用到第二年240,第三年200,第四年180,第五年能到160,而人們的里程焦慮在100km的時候出現,也就是說第五年真的就是不是在充電就是在充電的路上。這是可以推測的,電動車的實際使用情況。
『叄』 油電兩用電動車好還是增程式電動車好
油電兩用電動車優點:
1)電動機和發動起相配合可以達到小排量發動機產生和大排量發動機相媲美的動力。
2)由於主要能源是汽油,其續航也可與傳統汽車相媲美。
3)發動機常工作在效率最高的工況下,燃料的能量利用率高(即燃油經濟性好)
4)停車或等待的時候可以關閉內燃機,節約燃油。
5)可以利用制動回收能量。
6)在對環境要求很高的地方可以關閉內燃機,當純電動車開,實現零排放,但是續航不長。
7)電動機可以在功率-轉速曲線下的任意一點工作,低速恆轉矩,高速恆功率,便於控制。
增程式電動車優點:
1)可純電動模式運行,所需電池容量小,造價低且不會發生缺電拋錨現象。
2)可插電式方模運行,在混合動力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節油率。
3)電池充電功率小,不必建設大型充電設施。
4)電池充放電可以淺充淺放,有利於電池壽命。
5)具有外接充電方式,能利用夜間得低價低谷電充電。
6)結構簡單,電機直驅,易於維修保養,易於實現產業化。
7)節能:發動機一直處於最佳工作狀態,效率高,排放小。
8)減排:綜合節油率高,現有技術就可節油50%以上。
『肆』 增程式電動車和插電式電動車有什麼區別
【牛魔王】
《電動車增程發電電機》
十四五國家要求:碳達峰,碳達標,碳中和。
科技環保,低碳節能,綠色出行,可持續發展,打贏藍天保衛戰。
電動車有三電:電控,電池,電機。電機是電動車的心臟。也是電動車的最後一塊短板。為解決電動車最後一塊短板。
【山西牛魔王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現向社會公開了一項實用新型專利:《電動車增程發電電機》。
它是一項全球首創,國際領先,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機電融合一體化。純機械結構構造,設計的一種《電動車增程發電電機》。
當電動車在行駛工作過程中可實現,自發電,電循環、機械式,自增程、純電動,電動車動力系統平台。
1,電動車增程發電電機:包括了發電機、電動機、行星齒輪傳動機構、三機合一 , 機電、機械、融合一體化結構設計。
2,電動車增程發電電機:它採用了純機械原理運行工作。電動車在行駛過程中集發電,電動,電循環,機械式自增程同時進行。實現了電動車在行駛過程中,自發電,電循環,既輸出了電能的同時也輸出了機械能。
電動車增程發電電機:徹底解決了電動車在行駛過程中【發電機與電動機】之間的《能量守恆》定律。
3,電動車增程發電電機:它是有六個 C 型電機和一個發電機轉子,設計組合而成的一種《電動車增程發電電機》。
電動車在行駛過程中可根據路況和行駛速度,採用不同的駕駛模式來控制和使用電機的數量。
當電動車上坡加速時六個電機同時工作。
當電動車在平路上行駛時,可根據路況,行駛速度,開啟或關閉,來控制使用電機的數量。
當電動車下坡時,所有的電機不需要輸入電能,發電機發出的電能將全部存入蓄電池內。
電動車増程發電電機:在電動車行駛過程中,可根據駕駛模式,來控制和使用電機的數量,起到了調節電動車在行駛過程中,使用和控制電機功率大小的作用。既節省了電動車在運行時電動機的用電量,又增加了電動車的續航里程。
4,電動車增程發電電機:電動車在行駛過程中實現了,自發電,電循環,對蓄電池的淺充淺放。增長了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增加了電動車的續航里程。
電動車增程發電電機:可平均提升每百公里40%以上的效能效率。可讓電動車持續行駛1500km以上的里程。
5,電動車增程發電電機:是一種純電動、純機械、自發電、電循環、自增程電動車動力平台。
6,電動車增程發電電機:在電動車行駛過程中不會受到天氣的影響,它可長航時,長里程,任意使用空調 、暖風,增加了駕駛舒適度。
7,電動車增程發電電機:在電動車行駛過程中真正實現了、純機械、自發電、電循環、自增程、純電動、零排放、零污染、零費用。
8,電動車增程發電電機:設計先進,安全可靠,結構緊湊,重量輕,體積小。
9, 電動車增程發電電機:是一種多領域,多用途,機電機械,動力核心,重要設備,可用於,軍事,航空,航天,飛行器,無人機。航海,艦艇,船舶動力。交通,運輸,工程機械,工業製造,等設備動力平台。可全行業全領域廣泛應用,可深度開發擴大市場應用領域。
現技術公開向社會尋求:上下游加工製造企業,研發團隊合作開發生產。
專利權人:#山西牛魔王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伍』 增程式電動車是怎麼回事,真的能無限續航嗎
首先要看在那個地區或者哪個城市生活,如果是在不限牌限行的城市,或者是不受限牌限外影響的地區,我想現在到未來的一段時間,傳統燃油車都是最現實,最穩妥的選擇。
從我個人來看,我在廣州市,我開著是惠州的車牌,但是我生活的區域不在廣州限行范圍內,所以我買的是燃油車,如果我搖到廣州指標,我也會優先購買燃油車,因為選擇多,車型也成熟。
所謂增程式新能源,是汽車上搭載有驅動電池和燃油發動機,但是,發動機不提供動力給汽車,只是給驅動電池充電。所以汽車的驅動是由電機來提供動力。所以增程式汽車具有動力充沛,燃油經濟的特點。
目前國家已經把增程式汽車列為新能源車型,享受國家補貼,前景廣闊。
市場上的增程式車型有理想ONE,尼桑e-Power等等。
租賃發電拖車可能更方便。平時通勤純電就夠了,不用拉一大堆東西,節能減排。出遠門租個發電拖車相當於電池永遠用不完。缺點是車輛電控程序要修改一下,允許行車時充電。還有拖掛相關法規要明確一下。
擁有普通燃油車的續航,又擁有電動車的低油耗。且沒有必要為了一味的提升電池續航,而忽略電動車的電池安全性。畢竟成員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認為在大力推廣增程器後,解決了提供動力問題,有可能會成為主流。
『陸』 想買增程式電動車的,進!
理想汽車,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員。不過與其他新勢力聚焦於純電動汽車相比,理想汽車的首款產品理想one就顯得很異類,開創性的走了國內沒有過的增程式技術路線。
或許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個挺新鮮的概念,但實際增程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而當時其誕生的原因,也是和今天理想one一樣的解決電池續航力不足問題。
增程式電動車的起源與沉寂
可能與很多人的印象不同,實際上純電動汽車在1834年就已經被發明出來,並於1881年就發明出了第一輛使用可充電電池的電動汽車,這要比1886年誕生的賓士1號還要早。
說回到增程式汽車,其發明者費迪南德·保時捷在發明了輪轂電機之後,通過給車輛四個輪子分別安裝輪轂電機的方式首次實現了四輪驅動,並使其達到了當時史無前例的56公里時速。
同時保時捷博士也開始著手解決其續航短的問題,最終手段是在車上安裝一台發電機。簡單粗暴,但確實有效解決了問題,也為今後的增程式汽車奠定了基礎。
之後隨著石油開采技術提高油價大幅下降,內燃機隨人類工業水平的提高快速發展,取代電池電機成為汽車主流。而這樣的情況再次出現轉機則已經到了九十年代,隨著動力電池進步,人類又重新開始探索更環保的驅動方式。
相比純電動汽車一直有斷斷續續的嘗試,混動汽車九十年代末在豐田獲得成功,增程式汽車就要坎坷得多,到了2007才再次由雪佛蘭的沃藍達概念車在北美車展上引起關注。隨後一些廠商聞風而動,但增程式在迎來一波小高潮後卻因種種原因再次陷入無人問津境地。相比傳統汽車研發,高投入、低回報的情況使得堅持下來的企業寥寥無幾。
21世紀增程式的再次嘗試
存在就要有它的價值,這點在增程式電動汽車上也不例外。
哪怕是新世紀第一個吃螃蟹的雪佛蘭沃藍達概念車,其16度電的電池提供80公里純電續航里程,電量不足時啟動1.4升增程器發電,油箱35升容量能額外提供490公里的增程續航力,平均下來百公里不過7.1升的油耗。就算以現在的眼光看這樣的能耗指標也算不上差吧?
不過想要實現節能的效果離不開優秀的三電系統,增程器、電池、電機之間需要無縫而精準的協調與配合,技術難度大或許是未能推廣的原因之一。而造車新勢力的理想既然敢於選擇增程式的技術路線,那自然也是有備而來。
增程式與混動式的區別
很多人會把理想one的原理和混動汽車搞混,混動汽車相當於在傳統汽車上安裝電池和電機,內燃機、變速箱在電量耗盡或需要更強的動力時,是要通過傳動軸直接參與車輛驅動的。而增程式電動汽車則反之,是在純電動車基礎上增加了為一個用於發電的增程器,說白了就是一個發電機。
如果還搞不清楚,那就直接記住增程式沒有變速箱這個最大的特徵就好了。
增程式與混動式的區別
以理想one這款車來說,其前後雙電機在純電模式下,驅動用的能源完全來自電池,此時增程器是不工作的。而當電力消耗後需要補充時増程器才會啟動,消耗汽油發出的電直接輸送至電機滿足驅動需要,如有剩餘則補充進電池。
有些人因此質疑其1.2T的增程器功率過小,在沒電時對2300公斤的理想one來說過於小馬拉大車。但實際這是一個偽命題,首先使用中其電池並不會真的完全耗盡,低於一定電量後就會強制啟動增程器發電。而我們日常駕車速度起來後的巡航狀態,實際所需功率並不高。
所以其1.2T增程器的最大功率96千瓦,雖然不及雙電機總計240千瓦輸出的一半,但足夠滿足國內120公里限速的巡航所需。在車輛卻需要起步、上坡等需要短時間強動力的情況下,電池內儲存的剩餘電量則會發揮作用。
另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電動汽車因為沒有變速箱無法調整傳動齒比,使得其大約40-60公里的經濟時速比傳統汽車的大約60-80公里低很多。並且電機在車輛起步時即可提供最大扭矩,應付城市內低速、頻繁起停的路況效率更高。反之到了高速狀態,內燃機可以進入穩定的燃燒狀態效率更高,而電機則因為更高的轉速耗電量大幅增加。
具體到理想one身上,雖然根據使用場景和車輛模式會有很大的能耗波動,但即便低溫、低電量跑高速這種最不理想的情況,油耗也不過百公里10升左右,對這樣一台五米級的SUV來說也並不算高。
至於一些人認為燒油發電是脫褲子放屁,而兩套系統只會徒增後期保養成本的觀點,這里我們不妨理一理。
傳統汽油車氣缸做功後需要經過變速箱、傳動軸的損耗才能傳遞到車輪用於驅動車輛。而理想one純電模式無需多言,在增程模式則首先是沒有變速箱的損耗,其次是發出的電直接用於電機驅動車輪,並不存在經過電池的一次能量轉換損耗。
混動式相比增程式要復雜得多
這里也不要忘了電機的能量轉換效率是非常高的,並且增程器只用於發電與汽車時速並不關聯,因此工作時可以維持在效率最高的區間。同時増程器工作的熱量還能提供暖氣,冬天無需為採暖耗費額外電力。
由此理下來不難發現這效率其實並不差,不然這油耗也根本說不通嘛。
什麼樣的人群適合理想one?
對於大部分城市居住用戶來說如果有充電條件的話,理想one在城裡可以當純電動車開降低成本,其電池理論180公里的純電續航里程足夠滿足日常上下班、短途出行之需。即便沒有充電條件當汽油車開,得益於電機的原理優勢也將獲得遠低於同級別燃油車的油耗。
日常經濟性得到保證,並有電動車一般平順的駕駛體驗前提下,其汽油增程器的優勢就得到凸顯,當遇到需要自駕游之類長途駕駛的情況,理想one又可以發揮出與汽油車無異的便利性而無需考慮沿途充電問題。如果始終保持電池電量的話,甚至還可以作為野營之類活動的戶外電源使用。
並且作為新勢力一員,理想one在配置上也保持了一貫的高水準。全景影像、自適應巡航等輔助駕駛裝備齊全,還配有增加舒適性的可軟硬調節懸架,可以說誠意十足。而其超過五米的車長空間自然不差,6、7座可選的座位布局,即使作為家中唯一的車輛在使用上也足夠靈活。
綜上所述,理想one是一台非常適合城市家庭的SUV,結合了電動車的平順和傳統汽油車無續航焦慮的優勢,並在空間、舒適、性能上取得了不錯的平衡。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
「關注我的車家號有機會贏精美小禮品」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柒』 吉利推出增程式混動車型,前景怎麼樣呢
近幾日,吉利汽車准備明年推出多款增程式混動車型的消息再次引起了網友的關注,那麼這次吉利入局增程式電動車是輸是贏呢?到底能不能受到消費者追捧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首先這幾年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呼聲確實很高,但另一個分支增程式混動車型的嘗試一直不理想,也有很多汽車品牌宣布上市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但最終還是紛紛退出市場,基本都是草草收場。目前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還沒有非常好的銷路,一直處於邊緣地帶,而吉利卻看中了這一領域,更多的還是對自身造車技術的信心,敢於嘗試行業新領域,這樣雖說有風險,但是可以搶占市場先機。
其次,目前增程式混動車型銷量不好,主要還是消費者對增程式混動車型的了解不多,大多數消費者將增程式混動車型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混為一談,所以市場對增程式混動車型一直沒有大多興趣,很多人自然就不願意嘗試這款車型了。其實,增程式混動車型是有它的優勢的,它並不是全部依靠電池來保證續航,還有一台小的汽油發動機,但是這台小發動機可以用來發電,也就減少了電池的損耗,當然驅動還是完全依靠電力,可是在續航里程上明顯增加了,比純電車型的續航里程要高出很多,對追求續航里程的車主來說非常友好。
最後,吉利這次要推出的幾款增程式混合動力車型在性能上還是很值得肯定,畢竟是大品牌的加持,但是要想把增程式混動車型做好,吉利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技術層面就會有很多的挑戰,而且還會有一定的風險。
總體來說,增程式混動車型的市場接受能力還有待開發,但未來還是很有可能成為重點發展對象的,畢竟續航里程的優勢給增程式混動車型帶來了很大的發展機遇和市場接受的可能。在這里我還是非常看好吉利的。
本文為汽車觀察家原創,如有抄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運營人員:博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新能源汽車中是不是有一種增程式電動車
這只是新能源電動車的一種,其中發動機參與驅動車輛,只負責給電動機提供電力,由電動機直接驅動車輛行駛,這樣就沒有電動車那中里程憂慮。
希望能幫到你
『玖』 吉利增程式電動房車,有誰買了使用如何
吉利增程式電動房車,有誰買了?使用如何
『拾』 吉利帝豪純電動車怎麼樣啊
帝豪EV採用了三元鋰電池,蓄電量為45.3千瓦時,綜合工況續駛里程為253公里,60公里/小時等速續航里程可達330公里;搭載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為95千瓦,起步即可輸出240牛米峰值扭矩,0-50公里/小時加速4.3秒,0-100公里/小時加速僅需9.9秒。充電方面,帝豪EV配備了可供家庭、公共充電的五種交、直流充電模式,快慢充均為國標插口,兼容公共設施的快慢充電樁;其中慢充模式14小時達滿電狀態,專用快充30分鍾即可完成80%的充電量。
帝豪燃油車是當年吉利戰略轉型、沖擊高端品牌的主力車型,花費了吉利汽車的大量心血,可謂集吉利汽車技術之大成,因此市場反應也不錯。因為來自帝豪成熟的產品平台,帝豪EV的整車安全設計應該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