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平台產的車價格錯很多
⑴ 為什麼,網上購車平台的汽車官方價跟行情價差別這么大
買網購車差價比較大是因為同一款車在不同的省份價格是不一樣的,比如你在北京買,和在河南買價格是不一樣的,你在網上看到的價格是最低的,但是你買的時候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加錢,下來以後價格都差不多,只不過開的方式不一樣!
望採納,謝謝!
⑵ 網上汽車的價格每家都不一樣,為什麼同一款車有的價格特別的低能相差好幾萬
這個是正常情況,就舉個我這邊的例子:中華駿捷FRV 1.5舒適版,網上報價才6.58萬,而我們這邊的4S店賣到7萬1!原因很簡單,比網上報價高,是因為當地的4S店惡意抬價。
出現這種情況,建議打它們的全國投訴電話,當然不一定有用,但是有人成功過。
5萬以下真不建議買這部車,長安的裝配工藝不行,而且小毛病多,用料又差。
這個價位我給您推薦幾款看看:
1、長城哈弗M1 09款 1.3 兩驅 手動豪華型
車身價格在4.49萬左右
長城的車一向以用料足出名,口碑不錯!做SUV也是在國內最有經驗的。哈弗M1作為小型SUV,底盤離地挺高的,能對付一般轎車對付不了的路。1.3排量92的馬力已經夠用了,造型也非常獨特,很適合男人的審美觀,比那些老款車型QQ、F0要好看得多。車內空間表現得也很不錯,1.8米的身高坐進去,並不壓抑!配置也有ABS+EBD,但高配才有安全氣囊。不過也有讓人郁悶的地方,無論什麼配置都只有手搖後車窗,而且只能落一半。所以看你能否接受咯。
2、吉利自由艦 2010款 1.5 MT冠軍版
車身價格4.48元左右
全國銷量都超過50萬輛了,保有量超高,維修便利且便宜!而且從原來的1.3排量升級到現在的1.5,價格幾乎沒變。配置在這個價格又挺高的,像鋁合金輪轂、ABS+EBD、安全氣囊、前後電動車窗等。油耗算不上同級別最低,但是也絕對不高,不然在中國能賣那麼多?
3、 奇瑞高端品牌 瑞麒 M1 09款 1.0MT 進化版豪華型(有1.3可選)
車身價格4.58萬左右
奇瑞的高端品牌瑞麒,瑞麒系列的車不僅有獨立的4S店(和奇瑞4S店是分開的),而且有獨立的生產線平台,質量做工都提升了一個檔次。
瑞麒M1造型比QQ3更有特色,外形設計是奇瑞專門請義大利公司設計的,徹底跟模仿說88。鈑金工藝有很大的提升,做工和用料也比QQ3更好了。而且質保期長達4年或12萬公里。行車電腦在這個價位中顯得很強大,可以顯示瞬時油耗、倒車時與障礙物的距離等。
4、長安鈴木 新奧拓 09款 1.0L MT豪華型
車身價格在4.69萬左右
第一個優點是省油,不是一般地省,這款小車在省油方面真不是蓋的!這要得益於它優秀的發動機、變速箱和非常低的風阻系數。
第二個優點是動力,雖然是個1.0三缸車,但提速並不是想像中的肉,市內跑起來非常輕盈,一點都不吃力,鈴木在這款小排量的發動機還是下了功夫的!
第三個優點是做工,比起QQ、樂馳的做工都要好,鈑金工藝不錯,這個您看看現車就知道了!
第四個優點是變速箱,這款手動變速箱在這個價位的車型中手感應該是最好的,這個您試過就知道了。
配置還不錯,一般小車該有的都有了,像前後電動車窗、CD、ABS+EBD、鋁合金輪轂、環保皮座椅、霧燈等等。
如果還有什麼其他問題,隨時可以用網路HI給我留言,我會盡量幫助你的...
⑶ 關於汽車同平台與同底盤的問題
同一個平台生產的車,底盤是共用的,不可能出現承載和非承載兩種,現在大部分車型都是承載式身,非承載車身的車太貴了。
⑷ 為什麼同一輛德國產的車在美國和中國的價格有很大差距差不多差一倍
美國和中國的進口關稅不同,另外車的質量標准也不同。當然兩國的經銷商在銷售過程中產生的費用和獲得的利潤也不相同,這些都是影響銷售價格的重要因素。
您問「我們不是也入關了嗎?」這話不假,但是入關並不等於兩國的進口關稅完全相同,起碼要有一個過程。我沒有查詢有過資料,回答您可能有些冒昧,您不妨查一下作些比較。
您說:克萊斯勒PT漫步者在北美市場上的價格為14485美元至23645美元之間。 這中間有這么大的幅度,說明就克萊斯勒PT漫步者而言也有不同的檔次,它提醒我們既然比較價格也要拿完全相同的來比,否則也缺乏可比性。
再補充:有關各種商品的進口關稅問題,您可直接咨詢海關,他們會給您准確的答復。
另外,車的價格主要是有進價、關稅、國內銷售環節的稅金、費用以及利潤等組成的;目前經銷商總的利潤空間在30%以上,這也是一個很大的降價空間。難怪人們說「房子天天漲價、汽車天天降價」。至於您說「07年7月1日之後我們的關稅能降到和美國的差不多嗎?」,我真的沒有能力給您一個准確的答復。
⑸ 汽車發動機都一樣,為啥價格相差那麼多
我們買車一般都是看汽車的三大件,而發動機也需要三大件之一,這也是人們考慮的一個標准。但是我們會發現有的車型裝配了其他車型的配件,就比如說大眾的車型,奧迪也屬於大眾集團的,有時就會把奧迪的零部件裝配在大眾的汽車上,買個大眾汽車卻又帶奧迪標志的配件,這樣讓很多人覺得自己賺了。
都說汽車發動機是最值錢,這句話放在以前肯定對的,但是放在現在就不一定了。因為同平台生產的概念,在價格便宜的車型上,發動機可以說是最貴的零部件,但是放在二十幾萬以上車身上,發動機的價值佔比就不太明顯了。所以就算它們的發動機一樣,它們的發動機調校、汽車的定位、配置等也決定了它們的價格。
⑹ 同款車同個廠家生產為啥不一樣重
廣汽豐田與一汽豐田,雖然品牌一樣,但是兩家生產的豐田車型都不一樣,因為這是日本豐田把產品一分為二,例如8個車型,廣汽4個,一汽4個,所以生產的車型當然是不一樣了
⑺ 同平台、尺寸相近,SUV卻比轎車貴很多,SUV被國人給神話了
在之前幾年,也就是我們剛剛進入汽車行業的時候,有一次和一位供職某三線自主品牌的工程師朋友聊天,他認為,當時國內SUV火熱,SUV價格比轎車貴很多,所以很多自主品牌便在轎車的基礎上對車輛進行簡單的「改裝」,也就是加高車身、提升底盤高度,轎車就變成了SUV。這種情況在自主品牌中非常常見,所以很多自主品牌的SUV產品開起來的感覺特別晃悠,尤其是過彎、緊急變線的時候,能夠感覺到明顯的側傾過度甚至側滑,這就是沒有針對SUV進行專門調校的結果。不過最近幾年,隨著整個市場持續調整,很多銷量很多SUV產品都有了專門的調校團隊,轎車改SUV的情況越來越少了。
但是盡管如此,我們還是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同平台、尺寸相當的轎車和SUV,在價格上相差卻是非常大的。舉個例子,同樣是奧迪品牌,奧迪A3和奧迪Q2L屬於同平台產品,甚至是共線生產,也就是從同一條產品線上生產出來。奧迪A3的車長為4312mm,而奧迪Q2L的車長為4235mm,那麼如果單從尺寸上來看,奧迪A3的級別甚至要比奧迪Q2L還要高,但是奧迪Q2L的起售價為21.88萬元,奧迪A3的起售價為18.92萬元,奧迪Q2L的價格高出了接近3萬元,而且奧迪Q2L的配置也並沒有比A3高。
豪華品牌如此,普通品牌更是一樣。東風本田旗下有兩款暢銷車,思域和CR-V,這兩款車屬於同平台產品,思域的車長為4658mm,而CR-V的車長為4585mm,而且同樣都搭載了1.5T發動機,不過思域1.5T車型的起售價為12.99萬元,CR-V的1.5T車型起售價為16.98萬元,CR-V的價格比思域高出了將近4萬元。通過這兩款車,就能看出,就算是同平台、尺寸相當,SUV產品也要比轎車在價格上高出很多。
那麼導致這種差距的原因是什麼呢?首先必須要提及成本,前面我們也說了,轎車直接加高成SUV車型,在使用體驗上是非常差的,那麼這就要求廠商在推出SUV車型時,進行專門的研發和調校,盡可能降低SUV車型在使用的危險,增加操控性和安全性。這些東西在研發的過程中都是要耗費成本的,也就是說工程師等研發人員需要花費時間和技術進行調校和研發,這些都是非常高的成本,也是需要分攤到價格當中去的。
另一個方面,想要SUV和轎車在安全性、整車剛性上達到一個相對一致的水平,那麼就要在材料的規格和設計有更高的要求,SUV比同平台的轎車高出那麼多,那麼高出的這些部分也是需要增加高強度鋼、覆蓋件進行補充的,而且SUV整車安全性需要結合車身設計、材料進行專門的研發、設計,材料成本加上技術成本,SUV的價格就會變高。這個可能聽起來比較生澀,舉個例子吧,同平台的思域和CR-V,思域的最高重量為1331kg,而CR-V兩驅車型的最高重量為1535kg,四驅版車型最高重量為1639kg,對比一下,同樣的兩驅車型,CR-V比思域重了超過200公斤,四驅車型因為四驅系統加上從前到後的傳動軸,相比於兩驅車型又重了100公斤,比思域重了300公斤,這些重量就是SUV相比於轎車產品,必須要多出來的材料、配置而產生的重量,這些材料產生的成本,也是要分攤到價格中的。
不過很顯然,成本並不是國內SUV產品比轎車貴很多的核心原因,因為對於現在的汽車廠商,尤其是大眾、豐田、本田等相當成熟的車企,在成本控制上都能做到比較優秀的水平,加上銷量優秀,材料成本和研發成本被分攤到每一輛車上的成本是很小的,因此成本對於轎車和SUV的價格差影響並沒有那麼大!
所以其實市場可能才是決定SUV和轎車價格差的最重要因素,我們知道,最近幾年,在國內汽車市場,SUV產品的銷量已經非常接近轎車產品的銷量了,2020年4月,國內轎車銷量為74萬輛,SUV產品銷量為70萬輛,兩者之差4萬多。所以其實國內SUV產品還是相當火熱,SUV的火熱自然帶動價格方面的優勢。所以廠商在定價的時候,也會刻意抬高價格,畢竟SUV產品也是非常好賣的,這可能是SUV價格普遍比轎車產品貴很多的原因所在。
所以其實從整體來看,同平台、尺寸相當的轎車和SUV,SUV產品比轎車貴很多,是成本差別和市場變動等多種因素引起的。而且不得不承認,直到目前為止,國內的SUV熱潮依然沒有完全過去,國人熱衷於SUV更好的視野和空間表現,讓SUV產品成為很多廠商相當倚重,並且待之如重要利潤來源的類型之一,尤其是自主品牌,SUV幾乎是救命稻草,沒有SUV,現在的自主品牌可能會更慘淡。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在國內為什麼同平台車型,SUV比轎車貴那麼多
無論國內國外suv都比同平台轎車貴一些,因為suv車重更大體積更大意味成本更高,甚至外觀上的輪轂輪胎成本都要高不少,並且排量也更大,簡單打個比方,卡羅拉和rav4,同平台,但是車重增加幾百公斤,發動機卡羅拉1.6/1.8,rav4是2.0/2.4甚至變速箱也要選擇配套的可以適應更高扭矩的,還有四驅系統,輪胎卡羅拉三百多一條鄧祿普,rav1000左右,所以同平台並不意味兩車真的很像,或許很難找出一樣的地方。另一個必須rav4和雷克薩斯nx同平台,價格差了好幾倍,可是誰要能開出來他倆像?那可真是見了鬼了,還不如隨便大街拉過來一個人說咱倆都是中華民族龍的傳人,恩沒錯沒錯,但是你倆是親戚?很像?所以買車不必在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