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後汽車價格
⑴ 反壟斷調查汽車保養會比以前便宜嗎
會,但4S店還會從其它地方找回來的,總之4S店是要賺錢的
⑵ 汽車反壟斷後瑞達起亞k2會降價嗎
您好,這些是不會的,本來就不是壟斷車型,價格也是平民化的,如果我的答案對您有所幫助,請設為最佳答案。
⑶ 打擊汽車反壟斷會不會影響整個市場降價
這個問題我覺得多少會影響一些,適當會有一些價格波動!
⑷ 反壟斷法實施後對汽車價格有影響嗎
回答不足之處望請見亮:
當然有影響!!只是多或少而已。
當某集團壟斷某個行業,而沒有別的競爭者時,他可以隨意叫價。因為這時你如果要買東西只能去他那買,沒有第二個地方可以買到。
如果反壟斷法實施後,那麼就有了競爭者,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就會在價格上做讓步。你買同樣的東西就可以去選價格底的一方。
所以反壟斷法實施後對汽車價格或多或少會有影響!!
希望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⑸ 反壟斷汽車價格暴降我13年10月剛買的寶馬730Li怎麼往回損失嗎
朋友現在BMW7系的平均折扣大概是78折 你當時多少錢買的? 汽車反壟斷法,主要指的是汽車配件,和整車沒有關系,舉一個例子,加入一輛賓士C級轎車拆開零件來賣,它的收益可以買7輛整車,這才是我們平時為什麼說售後賺錢,你再想想,一輛加長的路虎攬勝巔峰創世版,國內售價超過250萬,但在美國摺合成人民幣,才相當於65萬,請問,這部分錢去哪裡了?汽車廠家絕對有一部分,但是,還會剩下絕大一部分。。給誰了呢??朋友,你懂的。 如果像你說的,你的車買貴了,我們假設250的路虎買150萬 BMW7系100的車我們賣50萬,50萬的賓士E級賣25萬 25萬的蒙迪歐買13.5萬 13萬的大眾朗逸買6萬 6萬的吉利買3萬 3萬的qq就該白送了。。。 所有的事情,我希望你能發現,你要先考慮國家的利益!!。。。~~~為什麼每一個進口品牌都必須合作一個國產品牌才可以在華銷售?試問這些進口品牌希望和中國共享技術么?一定不願意! 是因為國家需要他們來幫助民族企業的發展,如果不幫,就不允許他們進軍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例如華晨寶馬 北京賓士 一汽奧迪 一汽豐田。。。。所有的進口品牌 那個不是???我的朋友你明白么??你沒有買貴 那個價格是時代的產物,價格的背後是國家和操控它的人。。。
最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
⑹ 反壟斷法國產標志3008汽車能降多少
做你的白日夢去吧。
棍棒打不倒經濟規律,中國2B多,路虎官方降價,4兒子加價,買車的2B一大堆。
3008已經很便宜了,最多降2萬唄。
⑺ 我一個朋友13年底買了賓士C200,價格30來萬,今年發改委反壟斷,這場風波後賓士C200大概多少
你好!
不要信會降價什麼的
都是假的不可能會降價
幾十年降價也是多年前的老款車型
本來就不好賣的再加上維修保養很貴的車型
⑻ 賓士s400 反壟斷過後應該會降到多少錢
。。。反壟斷現在降價的都是國產車。。。還沒燒到進口車。。。燒不燒的到都是個未知數
⑼ 反壟斷罰8761萬元沒用雷克薩斯仍加價後優惠
12月2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發布公告稱,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旗下雷克薩斯轎車品牌,在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間涉嫌實施壟斷行為一案做出處罰決定:依據《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九條規定,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並決定對當事人處上一年度(2016年度)銷售額2%的罰款,即87,613,059.48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⑽ 8761萬元!豐田中國因雷克薩斯價格壟斷被罰
罰單」一出,不少網友就聯想起雷克薩斯多次逆市漲價甚至提車加價的現象。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因價格壟斷而被罰的車企不止豐田一家。此類現象為何屢禁不止?消費者又為何難以維權?
限定經銷商報價,涉嫌價格壟斷
據《處罰決定書》,此次豐田中國的違法行為主要包括:與經銷商達成了限定經銷商網路報價和部分車型整車轉售價格的協議,以及實施了限定經銷商網路報價和部分車型整車轉售價格的協議。
據悉,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豐田中國區域銷售經理通過召開經銷商會議、巡店、微信通知等方式,要求江蘇省內經銷商在互聯網平台銷售雷克薩斯汽車時,統一按照各車型建議零售價進行報價,不得擅自降低網路報價。
同時,豐田中國限定了江蘇省內(包括蘇州、無錫、常州)經銷商部分車型整車銷售價格。經查,2016年至2018年3月,豐田中國區域銷售經理通召開地區協力會、微信通知等方式限制經銷商銷售雷克薩斯ES200、ES300h、NX200、CT200、RX450系列等重點車型最低轉售價格。
此外,豐田中國還通過多項管理措施實施價格控制,且經銷商執行了相關的價格要求。其中包括豐田中國將統一網路報價作為區域經理考核指標;從2016年起要求經銷商上傳發票至當事人銷售管理系統,組織專門人員對上傳的發票進行檢查,超出限價要求的,經銷商必須說明原因;對低價銷售的經銷商,當事人區域銷售經理通過協力會、微信群和電話的方式告知會被削減下月相關車型配車。
另查明,2016年度,豐田中國江蘇市場銷售額為438065萬元。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豐田中國憑借自身優勢地位及嚴格的管理措施,對經銷商作出的統一網路報價和對部分車型整車轉售價格的限定,具有較強的約束力。該行為排除、限制了市場競爭,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依據《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九條的規定,責令豐田中國停止違法行為,並決定對豐田中國處2016年度銷售額2%的罰款,約8761萬元。雖然「罰單」已開,但中新經緯記者觀察社交媒體上網友的討論話題發現,其背後仍有諸多爭議點。
問題一:雷克薩斯加價賣車銷量卻漲?
豐田因涉嫌價格壟斷被罰後,相關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截至發稿前,「豐田因壟斷被罰8700餘萬」話題閱讀量達4504.3萬。不過,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不少網友藉此表達了對雷克薩斯多次漲價甚至提價購車的不滿。有網友稱:「雷克薩斯不加價或者少加價就算優惠了」。
以下為部分網友看法:
@長春這噶兒:一直加價賣車,就是沒人管,都多少年了。這次江蘇省乾的漂亮!
@大王派我來巡山0302:據說有個奇怪的現象,被罰後知名度進一步提高,銷量持續攀升?
@日出在東海:今年下半年因加價風波遭車主「討伐」的雷克薩斯「翻車」了。
雷克薩斯的漲價現象多次引發爭議。9月中旬,雷克薩斯公布漲價消息,其中三款主銷車型ES、NX和UX的漲幅在0.6萬-1.5萬元之間,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配置,升級多媒體系統和安全系統。
據悉,雷克薩斯一直採取「以銷定產」的銷售模式,從訂車到提車要等幾個月,因此雷克薩斯存有不少庫存訂單。據此前媒體報道,許多消費者在簽訂購車合同、付完定金等待提車過程中,雷克薩斯就突然宣布漲價。他們被要求補齊差價,否則無法提車。
這一行為引起諸多消費者不滿。為安撫消費者,部分經銷商甚至不得不「自掏腰包」補足差價。9月18日,江蘇中佳雷克薩斯就發布聲明稱,按照原合同約定價格履行合同,自願承擔官方上調價格後的差額,前提是在漲價前簽訂購車合同。
不過,雷克薩斯的銷量非但沒有受漲價影響下滑,反而一路上漲。2019年1月至11月,雷克薩斯在華累計銷量總計為18.02萬輛,同比增長21.01%,其中11月銷量1.93萬輛,同比增長16.5%,預計年銷量有希望突破20萬輛。此外,中國已經成為雷克薩斯最大的海外市場。
因此,也有網友疑惑,漲價卻迎銷量上漲,雷克薩斯是不是被消費者「慣壞了」?對此,汽車行業分析師鍾師曾向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國內消費者素有「買漲不買落」的心理,作為故障率排行最低的汽車品牌,雷克薩斯有一定的市場認可度,漲價並不會影響這一點。在這個熱度下,反而還會吸引這部分消費者進行購買。
問題二:處罰力度太輕,8761萬元罰少了?
遭處罰後,雷克薩斯也就此事作出回應。雷克薩斯方面稱:「對於因此次事件給廣大顧客帶來的困擾深表歉意!關於此次事件,已經進行了徹底整改,今後也會將『合規』置於業務運營的首位,採取一切措施杜絕類似行為再次發生。」豐田中國也稱:「接受總局的處罰,認真整改。」
事實上,近年來,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的車企不止豐田一家。自2014年起,東風日產、賓士、奧迪以及長安福特等都因價格壟斷吃過「罰單」。
2014年,中國出現首個汽車業反壟斷執法案件,湖北4家寶馬4S店因非法統一收取PDI(出廠前檢查)檢測費被處罰。據中新經緯記者不完全統計,隨後的幾年內,奧迪、賓士、東風日產、上汽通用依次被罰2.49億元、3.5億元、1.23億元、2.01億元。
今年6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對長安福特實施縱向壟斷協議依法作出處罰決定,處以罰款1.6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豐田收到的罰單數額為其2016年度在江蘇銷售額的2%,約8761萬元。有不少網友提出質疑,這一金額對豐田全年的利潤來說只是「杯水車薪」,處罰力度是否過輕?
斐石律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周照峰向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此次豐田被罰事件確實存在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據《處罰決定書》,本次罰款是依據《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九條的規定進行。
周照峰表示:「《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規定,達成並實施壟斷協議的,需處上一年度銷售額1%~10%的罰款。而此次處罰只以江蘇省的銷售額為基數,而並非全國銷售額。此外,只處以2%的區間,且沒有算入違法行為實施期間的違法所得,確實罰得比較輕。」
值得注意的是,周照峰仍指出,此次已是江蘇省第二次出現車企因價格壟斷而被罰的情況。據悉,2015年4月,江蘇省物價局對賓士公司處以3.5億元罰款。
「首先,江蘇省在有先例後再次出現價格壟斷現象,理應得到警示。其次,今年的長安福特的罰款已被處以4%的營業額。因此,此次違法行為無論從違法行為的性質、承擔和持續時間都不比之前的汽車反壟斷案件輕,營業額2%的罰款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還是太低了。」周照峰表示,處罰力度過輕,或成為車企價格壟斷現象屢禁不止的原因之一,不足以形成行業震懾力。
問題三:消費者認為買貴了,為何難維權?
不過,周照峰指出,雖在處罰力度上有爭議,但此次《處罰決定書》的內容仍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該案明確地列出了豐田此次的違法行為,包括具體的轉售價格維持的執行過程、涉及的車型、限制的折扣比例等,這在反壟斷案件中屬於披露力度較大的一起。」他說。
因此,這也有有利於消費者希望借《處罰決定書》中列出的車型目錄來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維權。周照清表示,依據《反壟斷法》第50條規定,購買了違反《反壟斷法》車輛的消費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但實際操作中存在不少難點。
「首先就是如何界定所購車為可賠償車,消費者認為自己買貴了,參照物是什麼?標准在哪裡?其次是,如何證明自身損失的金額是多少,如何取證?事實上,我們近年來也一直在討論,從這些案件中如何去讓消費者進行合理索賠,畢竟整個事件中受害最大的就是消費者。」周照峰表示。
周照峰還認為,正因為消費者難以維權,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車企的價格壟斷現象。不過,他相信,這將是汽車反壟斷事業未來可發展的一個方向。「罰錢不是目的。」2016年11月,時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副局長盧延純也在公開場合表示,進行對汽車壟斷現象進行處罰,追求的是整個汽車市場的進一步開放,競爭的充分、經營的合規,從而保護消費者利益。
據悉,《關於汽車業的反壟斷指南》草案於2015年10月底完成初稿,2016年3月份徵求意見,但至今仍未最終落實。
「今年以來車市一直處於下行階段,不少車企降價賣車,最終『賠本賺吆喝』。而在這樣的環境下,仍限制經銷商最低零售價的車企,必然是有一定實力和消費者認可度的。汽車作為大件消費品,行業應加強對壟斷現象的完善機制,讓企業的競爭回歸到本質,即注重產品上來,這也是對消費者負責的表現。」周照峰稱。
來源:人民網汽車
編輯:車冀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