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電的汽車豪車
① 想買個汽車,電動的好,還是燒油的好!
買電動,經濟性強,包括免稅和可觀的補貼。但現在電動的技術沒有燃油的成熟,故障率和維修不方便是個問題,此處可參考比亞迪。燃油的話,可靠性強,維修方便,但不如電動經濟。
建議考慮油電混合動力。
② 哪款豪車是燒電的。
純電動,又是豪車,大家熟悉的也就是特斯拉了。混動的倒是有不少,什麼I8,LS600等等一大票
③ 特斯拉汽車到底是燒油還是充電的
純電動汽車,使用的是一台422馬力的三相感應式非同步電機。
1、特斯拉(Tesla),是一家美國電動車及能源公司,產銷電動車、太陽能板、及儲能設備。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矽谷的帕羅奧多(Palo Alto),2003年最早由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和馬克·塔彭寧(Marc Tarpenning)共同創立。
2、2004年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進入公司並領導了A輪融資。創始人將公司命名為「特斯拉汽車(Tesla Motors)」,以紀念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3、特斯拉第一款汽車產品Roadster發布於2008年,為一款兩門運動型跑車。2012年,特斯拉發布了其第二款汽車產品——Model S,一款四門純電動豪華轎跑車。
4、第三款汽車產品為Model X,豪華純電動SUV,於2015年9月開始交付。特斯拉的下一款汽車為Model 3,首次公開於2016年3月,並將於2017年末開始交付。
拓展資料
1、電動汽車(BEV)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由於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
2、工作原理:蓄電池——電流——電力調節器——電動機——動力傳動系統——驅動汽車行駛(Road)。
④ 是不是有一種燒油又用電的汽車,然後又有一種充電的汽車。
這個你說的是又少有用電,那就叫做混動車型,也就是有點混合動力,如果僅僅只是充電的話,那就應該是插電式這個電動汽車。
⑤ 目前我們生活中有很多車它叫什麼車哪,有燒汽油的,有燒柴油的,有燒燃氣的,還有電瓶的,為什麼都汽車哪
汽車是指以汽油、柴油、天然氣等燃料或者以電池、太陽能等新型能源由發動機作動力的運輸工具。一般具有四個或四個以上車輪,不依靠軌道或架線而在陸地行駛的車輛。
汽車通常被用作載運客、貨和牽引客、貨掛車,也有為完成特定運輸任務或作業任務而將其改裝或經裝配了專用設備成為專用車輛,但不包括專供農業使用的機械。
全掛車和半掛車並無自帶動力裝置,他們與牽引汽車組成汽車列車時才屬於汽車范疇, 1885年是汽車發明取得決定性突破的一年。當時和戴姆勒在同一工廠的本茨,也在研究汽車。他在1885年幾乎與戴姆勒同時製成了汽油發動機,裝在汽車上,以每小時12公里的速度行駛,獲得成功。
噴氣式
1680年,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設想了噴氣式汽車的方案,利用噴管噴射蒸汽來推動汽車,但未能製成實物。
蒸汽動力
1769年,法國人N·J·居紐製造了用煤氣燃燒產生蒸汽驅動的三輪汽車。但是這種車的時速僅4公里,而且每15分鍾就要停車向鍋爐加煤,非常麻煩。後來車在一次行進中撞到磚牆上,碰得支離破碎。
1879年,德國工
卡爾.本茨
程師卡爾·本茨(Karl Benz),首次試驗成功一台二沖程試驗性發動機。1883年10月,他創立了「本茨公司和萊茵煤氣發動機廠」,1885年,他在曼海姆製成了第一輛本茨專利機動車,該車為三輪汽車,採用一台兩沖程單缸0.9馬力的汽油機,此車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如火花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架、後輪驅動前輪轉向和制動手把等。1886年的1月29日,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為其機動車申請了專利。同年11月,卡爾·本茨的三輪機動車獲得了德意志專利權(專利號:37435a)。這就是公認的世界上第一輛現代汽車。由於上述原因,人們一般都把1886年作為汽車元年,也有些學者把卡爾·本茨製成第一輛三輪汽車之年(1885年),視為汽車誕生年。
風力車
1829年,英國的詹姆斯發明了時速25公里的蒸汽車,該車可以作為大轎車使用。這種汽車裝有笨重的鍋爐和很多煤,冒著黑煙,污染街道,並發出隆隆的雜訊,而且事故頻繁地出現。1860年,法國工人魯諾阿爾發明了內燃機,用大約1馬力的煤氣發動機來帶動汽車,但效果不好。不過,汽車就是在這種內燃機的影響下產生的。從此,有很多人想改進內燃機,要把內燃機用在汽車上。1882年,德國工程師威廉海姆.戴姆勒開始進行內燃機的研究。他發明了用電火花為發動機點火的自動點火裝置,然後,在這一發明的基礎上製造出優秀的汽油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每分鍾900轉,結構簡單緊湊,而且能產生很大的功率。1883年,戴姆勒完成了這種汽油發動機,第二年開始裝配在二輪車、三輪車和四輪車上,製成了汽油發動機汽車。特別是1886年製造的汽油發動機四輪載貨汽車,裝有l.5馬力的發動機,時速達18公里每小時。
汽油
賓士G55 AMG
1885年是汽車發明取得決定性突破的一年。當時和戴姆勒在同一工廠的本茨,也在研究汽車。他在1885年幾乎與戴姆勒同時製成了汽油發動機,裝在汽車上,以每小時12公里的速度行駛,獲得成功。這一年,英國的巴特勒也發明了裝有汽油發動機的汽車。此外,義大利的貝爾納也發明了汽車,俄國的普奇洛夫和伏洛波夫兩人發明了裝有內燃機的汽車。
電力
世界上第一個研究電動車的是由匈牙利工程師阿紐什·耶德利克Ányos Jedlik於1828年在實驗室完成的電傳裝置。第一輛實際製造出來的電動車是由美國人安德森在1832到1839年之間發明的。
這輛電動車所用的蓄電池比較簡單,是不可再充的。1899年,德國人波爾舍發明了一台輪轂電動機,以替代當時在汽車上普遍使用的鏈條傳動。隨後
開發了Lohner-Porsche電動車,該車採用鉛酸蓄電池作為動力源,由前輪內的輪轂電動機直接驅動,這也是第一部以保時捷命名的汽車。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會上,該車以Toujours-
Contente之名登場亮相,轟動一時。
隨後,波爾舍在Lohner-Porsche的後輪上也裝載兩個輪轂電動機,由此誕生了世界上第一輛四輪驅動的電動車。但這輛車所採用的蓄電池體積和重量都很大,而且最高時速只有60公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波爾舍1902年在這輛電動車上又加裝了一台內燃機來發電驅動輪轂電機,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混合動力汽車。
1620年,義大利人布蘭卡發明了「」,用以帶動輪車。1766年,英國發明家詹姆斯·瓦特(1736--1819)改進了蒸汽機,拉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序幕。
耶穌會士南懷仁是曾在1672年設計一個用蒸汽作為動力來源的車給當時中國的皇帝,是一個65厘米長的玩具車,無法載人或司機,不確定設計的車輛後來是否製作成功,這可能是最早設計的汽車。
1769年,法國陸軍工程師尼古拉·約瑟夫·居紐(Nicolas-Joseph Cugnot)製造出第一輛蒸汽機驅動的汽車。由於試車時轉向系統失靈,撞到般聖奴兵工廠的牆壁上粉身碎骨,這是世界上第一起機動車事故。1771年,尼古拉·約瑟夫·居紐改進了蒸汽汽車,時速可達9.5000米,牽引4-5噸的貨物。
1794年,英國人斯垂特首次提出把燃料和空氣混合製成混合氣體以供燃燒的構想。1796年,義大利科學家沃爾茲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蓄電池,這項發明為汽車的誕生和發展帶來了歷史性的轉折。1801年,法國人勒本提出煤氣機原理。
1803年,法國工程師特利維柯(1771-1833)採用新型高壓蒸汽機,可乘坐8人,在行駛中平均時速13km,從此,用蒸汽機驅動的汽車開始在實際中應用。
1838年,英國發明家亨納特發明了世界第一台內燃機點火裝置,該項發明被世人稱之為「世界汽車發展史上的一場革命」。
1860年,法國電器工程師萊諾製成了第一部用電火花點燃煤氣的煤氣機。1862年,法國電器工程師萊諾研製出二沖程內燃機。其他人開始研究四沖程發動機。
1867年,德國工程師尼考羅斯·奧托(1832--1891)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往復活塞式四沖程煤氣發動機。1876年,尼考羅斯·奧托製造出第一台四部沖程內燃機製成了單缸卧式、壓縮比為2.5的3千瓦內燃機。
1885年,這是真正的現代汽車誕生的時刻。這一年德國工程師卡爾·賓士在曼海姆製造成一輛裝有0.85馬力汽油機的三輪車。這一輛裝有內燃動力機的汽車被認為才是世界上真正的第一輛汽車,因為它是真正以汽油為動力源的第一輛汽車,而不是蒸汽機。
1886年,曼海姆專利局批准卡爾·賓士為其在1885年研製成功的三輪汽車申請的專利,這一天被大多數人稱為現代汽車誕生日。次年德國人戴姆勒製成世界上第一輛四輪汽車。之後德國人尼考羅斯·奧托宣布放棄自己所獲得的四沖程發動機專利,任何人都可根據需要隨意製作。
1886年1月29日,卡爾·賓士取得世界第一項汽車引擎專利。同年7月,世界第一部四輪汽車正式販售。 1888年,法國自行車商人埃米爾·羅傑斯獲得賓士的許可,開始生產商用汽車。
汽車(Car,卡爾·本茨發明)一種現代交通工具,其他文種也多稱為「自動車」,但是中國例外。
按照最新國家標准GB7258—2012定義,
汽車 motor vehicle
由動力驅動,具有四個或四個以上車輪的非軌道承載的車輛,主要用於:
——載運人員和/或貨物(物品);
——牽引載運貨物(物品)的車輛或特殊用途的車輛;
——專項作業。
本術語還包括:
a)與電力線相聯的車輛,如無軌電車;
b) 整車整備質量超過 400kg的不帶駕駛室的三輪車輛;
c) 整車整備質量超過 600kg的帶駕駛室的三輪車輛。
構成
發動機
發動機是汽車的動力裝置,由2大
汽車拆分平面圖
機構5大系組成: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冷卻系、燃料供給系、潤滑系、點火系、起動系組成,但是柴油機比汽油機少一個點火系統。
1.冷卻系: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熱器、風扇、節溫器、水溫表和放水開關組成。汽車發動機採用兩種冷卻方式,即空氣冷卻和水冷卻。一般汽車發動機多採用水冷卻。
2.潤滑系:發動機潤滑系由機油泵、集濾器、機油濾清器、油道、限壓閥、機油表、感壓塞及油尺等組成。
3.燃油供給系:
汽油機燃油系統包括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濾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氣濾清器等。
柴油機燃油系統包括噴油泵、噴油器和調速器等主要部件及柴油箱、輸油泵、油水分離器、柴油濾清器、噴油提前器和高、低壓油管等輔助裝置。
汽車一般冷卻系
4.啟動系:起動機、蓄電池。
5.點火系:火花塞、高壓線、高壓線圈、分電器、點火開關。
6.曲柄連桿機構:連桿、曲軸、 軸瓦、飛輪 、活塞、活塞環、活塞銷、曲軸油封。
7.配氣機構:汽缸蓋、氣門室蓋罩凸輪軸、氣門進氣歧管、排氣歧管、空氣過濾器、消音器、三元催化增壓器。
底盤
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組成。
底盤作用是支撐、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的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懸掛系和制動系五部分組成。
懸掛系統
一.傳動系:汽車發動機所發出的動力靠傳動系傳遞到驅動車輪。傳動系具有減速、變速、倒車、中斷動力、輪間差速和軸間差速等功能,與發動機配合工作,能保證汽車在各種工況條件下的正常行駛,並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和經濟性。主要是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節、傳動軸和驅動橋等組成。
離合器:其作用是使發動機的動力與傳動裝置平穩地接合或暫時地分離,以便於駕駛員進行汽車的起步、停車和換檔等操作。
變速器:變速器用於實現變矩、變速、空擋和倒擋,擴展汽車工作范圍,並使汽車擁有較好的動力性和經濟性。
按照操作方式,變速器分為手動變速器和自動變速器。
按照布置形式,變速器分為定軸式變速器和旋轉軸式(行星式)變速器。
按照變速效果,變速器分為有級式變速器和無級式變速器。
按照變速方式,變速器分為機械式變速器、液力變速器和電傳動變速器等。
定軸式變速器一般由變速器殼、變速器蓋、第一軸、第二軸、中間軸、倒檔軸、齒輪、軸承和操縱機構等機件構成。
二.行駛系:行駛系使汽車各總成及部件安裝在適當位置,並對全車起支承作用,以保證汽車正常行駛。它由車架、車橋、懸架和車輪等部分組成。行駛系的功用是:
1、將傳動系傳來的動力通過車輪轉化為汽車的驅動力;
2、承受和傳遞路面作用於車輪上的各種力和力矩,並吸收震動,緩和沖擊;
3、與轉向系配合實現汽車行駛的正確控制;
4、支承全車重量。
三.轉向系:汽車上用來改變或恢復其行駛方向的專設機構稱為汽車轉向系統。轉向系統的基本組成:轉向器、轉向操縱機構、轉向傳動機構。
四.懸掛系:懸掛系統是汽車的車架與車橋或車輪之間的一切傳力連接裝置的總稱,其作用是傳遞作用在車輪和車架之間的力和力扭,並且緩沖由不平路面傳給車架或車身的沖擊力,並衰減由此引起的震動,以保證汽車能平順地行駛。典型的懸掛系統結構由彈性元件、導向機構以及減震器等組成,個別結構則還有緩沖塊、橫向穩定桿等。彈性元件又有鋼板彈簧、空氣彈簧、螺旋汽車懸掛彈簧以及扭桿彈簧等形式。
五.制動系:汽車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車某些部分(主要是車輪)施加一定的力,從而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強制制動的一系列專門裝置統稱為制動系統。其作用是:使行駛中的汽車按照駕駛員的要求進行強制減速甚至停車;使已停駛的汽車在各種道路條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穩定駐車;使下坡行駛的汽車速度保持穩定。
制動系分類:
a. 按制動系統的作用
制動系統可分為行車制動系統、駐車制動系統、應急制動系統及輔助制動系統等。用以使行駛中的汽車降低速度甚至停車的制動系統稱為行車制動系統;用以使已停駛的汽車駐留原地不動的制動系統則稱為駐車制動系統;在行車制動系統失效的情況下,保證汽車仍能實現減速或停車的制動系統稱為應急制動系統;在行車過程中,輔助行車制動系統降低車速或保持車速穩定,但不能將車輛緊急制停的制動系統稱為輔助制動系統。上述各制動系統中,行車制動系統和駐車制動系統是每一輛汽車都必須具備的。
b.按制動操縱能源
制動系統可分為人力制動系統、動力制動系統和伺服制動系統等。以駕駛員的肌體作為唯一制動能源的制動系統稱為人力制動系統;完全靠由發動機的動力轉化而成的氣壓或液壓形式的勢能進行制動的系統稱為動力制動系統;兼用人力和發動機動力進行制動的制動系統稱為伺服制動系統或助力制動系統。
c.按制動能量的傳輸方式
制動系統可分為機械式、液壓式、氣壓式和電磁式等。同時採用兩種以上傳能方式的制動系稱為組合式制動系統。
制動系統一般由制動操縱機構和制動器兩個主要部分組成。
a. 制動操縱機構
產生制動動作、控制制動效果並將制動能量傳輸到制動器的各個部件以及制動輪缸和制動管路。
b. 制動器
產生阻礙車輛的運動或運動趨勢的力(制動力)的部件。汽車發展史上常用的制動器都是利用固定元件與旋轉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產生制動力矩,稱為摩擦制動器。它有鼓式制動器和盤式制動器兩種結構型式。
車身
車身安裝在底盤的車架上,用以駕駛員、旅客乘坐或裝載貨物。轎車、客車的車身一般是整體結構,貨車車身一般是由駕駛室和貨箱兩部分組成。
汽車車身結構主要包括:車身殼體(白車身)、車門、車窗、車前鈑製件、車身內外裝飾件和車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風、暖氣、冷氣、空氣調節裝置等等。在貨車和專用汽車上還包括車箱和其它裝備。
1、車身殼體(白車身):是一切車身部件的安裝基礎,通常是指縱、橫梁和支柱等主要承力元件以及與它們相連接的鈑件共同組成的剛性空間結構。客車車身多數具有明顯的骨架,而轎車車身和貨車駕駛室則沒有明顯的骨架。車身殼體通常還包括在其上敷設的隔音、隔熱、防振、防腐、密封等材料及塗層。
2、車門:通過鉸鏈安裝在車身殼體上,其結構較復雜,是保證車身的使用性能的重要部件。這些鈑制製件形成了容納發動機、車輪等部件的空間。
3、車身外部裝飾件:主要是指裝飾條、車輪裝飾罩、標志和浮雕式文字等等。散熱器面罩、保險杠、燈具以及後視鏡等附件亦有明顯的裝飾性。
4、車內部裝飾件:包括儀錶板、頂篷、側壁、座椅等表面覆飾物,以及窗簾和地毯。在轎車上廣泛採用天然纖維或合成纖維的紡織品、人造革或多層復合材料、連皮泡沫塑料等表面覆飾材料;在客車上則大量採用纖維板、紙板、工程塑料板、鋁板、花紋橡膠板以及復合裝飾板等覆飾材料。
5、車身附件:門鎖、門鉸鏈、玻璃升降器、各種密封件、風窗刮水器、風窗洗滌器、遮陽板、後視鏡、拉手、點煙器和煙灰盒等。在現代汽車上常常裝有無線電收放音機和桿式天線,在有的汽車車身上還裝有無線電話機、電視機或加熱食品的微波爐和小型電冰箱等附屬設備。
6、車身內部的通風、暖氣、冷氣以及空氣調節裝置:是維持車內正常環境、保證駕駛員和乘客安全舒適的重要裝置。
7、座椅:也是車身內部重要裝置之一。座椅由骨架、座墊、靠背和調節機構等組成。座墊和靠背應具有一定的彈性。調節機構可使座位前後或上下移動以及調節座墊和靠背的傾斜角度。某些座椅還有彈性懸架和減振器,可對其彈性懸架加以調節以便在駕駛員們不同的體重作用下仍能保證座墊離地板的高度適當。在某些貨車駕駛室和客車車廂中還設置適應夜間長途行車需要的卧鋪。
8、其他:為保證行車安全,在現代汽車上廣泛採用對乘員施加約束的安全帶、頭枕、氣囊以及汽車碰撞時防止乘員受傷的各種緩沖和包墊裝置。按照運載貨物的不同種類,貨車車箱可以是普通欄板式結構、平台式結構、傾卸式結構、閉式車箱、氣、液罐以及運輸散粒貨物(穀物、粉狀物等)所採用的氣力吹卸專用容罐或者是適於公路、鐵路、水路、航空聯運和國際聯運的各種標准規格的集裝箱。
電氣設備
電氣設備由電源和用電設備兩大部分組成。電源包括蓄電池和發電機;用電設備包括發動機的起動系、汽油機的點火系和其它用電裝置。
1、蓄電池:蓄電池的作用是供給起動機用電,在發動機起動或低速運轉時向發動機點火系及其他用電設備供電。當發動機高速運轉時發電機發電充足,蓄電池可以儲存多餘的電能。蓄電池上每個單電池都有正、負極柱。
起動機構造
2、起動機:其作用是將電能轉變成機械能,帶動曲軸旋轉,起動發動機。起動機使用時,應注意每次起動時間不得超過5秒,每次使用間隔不小於10-15秒,連續使用不得超過3次。若連續起動時間過長,將造成蓄電池大量放電和起動機線圈過熱冒煙,極易損壞機件。
輪胎
輪胎是汽車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與路面接觸,和汽車懸架共同來緩和汽車行駛時所受到的沖擊,保證汽車有良好的乘座舒適性和行駛平順性;保證車輪和路面有良好的附著性,提高汽車的牽引性、制動性和通過性;承受著汽車的重量,輪胎在汽車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性能參數
1.整車裝備質量(kg):汽車完全裝備好的質量,包括潤滑油、燃料、隨車工具、備胎等所有裝置的質量。
2.最大總質量(kg):汽車滿載時的總質量。
3.最大裝載質量(kg):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的最大裝載質量。
4.最大軸載質量(kg):汽車單軸所承載的最大總質量。與道路通過性有關在對汽車的使用過程中盡量不要對酸鹼物體進行傷害。
5. 車長(mm):汽車長度方向兩極端點間的距離。
6.車寬(mm):汽車寬度方向兩極端點間的距離。
7.車高(mm):汽車最高點至地面間的距離。
8.軸距(mm):汽車前軸中心至後軸中心的距離。
9.輪距(mm):同一車轎左右輪胎胎面中心線間的距離。
10.前懸(mm):汽車最前端至前軸中心的距離。
11.後懸(mm):汽車最後端至後軸中心的距離。
12.最小離地間隙(mm):汽車滿載時,最低點至地面的距離。
13.接近角(°):汽車前端突出點向前輪引的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14.離去角(°):汽車後端突出點向後輪引的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15. 轉彎半徑(mm):汽車轉向時,汽車外側轉向輪的中心平面在車輛支承平面上的軌跡圓半徑。轉向盤轉到極限位置時的轉彎半徑為最小轉彎半徑。
16.最高車速(km/h):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能達到的最大速度。
17.最大爬坡度(%):汽車滿載時的最大爬坡能力。
18.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車輪數和驅動輪數(n×m):車輪數以輪轂數為計量依據,n代表汽車的車輪總數,m代表驅動輪數。
20、壓縮比:壓縮比是指氣缸總容積與燃燒室容積的比值,它表示活塞從下止點移到上止點時氣缸內氣體被壓縮的程度。壓縮比是衡量汽車發動機性能指標的一個重要參數。
21、排量:氣缸工作容積是指活塞從上止點到下止點所掃過的氣體容積,又稱為單缸排量,它取決於缸徑和活塞行程。發動機排量是各缸工作容積的總和,一般用毫升(CC)來表示。發動機排量是最重要的結構參數之一,它比缸徑和缸數更能代表發動機的大小,發動機的許多指標都和排量密切相關。
22、扭矩:扭矩是使物體發生轉動的力。發動機的扭矩是指發動機從曲軸端輸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條件下它與發動機轉速成反比關系,轉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車在一定范圍內的負載能力。
動力
我們所說的動力性,就是對汽車在進行貨運或是客運工作時所表現出來的迅速程度或是能力,這是最為重要的一種性能指標。汽車的動力性越好,就說明能夠更加有效的進行行駛的速度以及所產生的運輸生產率就越大,我們在進行衡量車輛的動力性能主要的指標就是車速、加速能力,爬坡能力,功率和扭矩。
最高的車速就是車輛在良好的路面上進行行駛時,因為在路面上處於滿載的狀態,由於不帶托車的情況下,如果行駛時所達到的最高時速,大多的單位表示為每小時多少公里,以於這個公里數,是指在良好的公路的路面上進行行駛的車輛,這個性能的動力指標是衡量車輛最高時速最為重要的指標之一。
⑥ 新能源汽車品牌排行十強有哪些
新能源汽車品牌有:
1、特斯拉:特斯拉公司(Tesla Inc.)是美國一家產銷電動車的公司,由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工程師於2003年7月1日成立,總部設在美國加州的矽谷地帶。
特斯拉汽車公司以電氣工程師和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命名,專門生產純電動車,生產的幾大車型包含Tesla Roadster、Tesla Model S、Tesla Model X。特斯拉汽車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個採用鋰離子電池的電動車公司,其推出的首部電動車為Roadster。
從2008年至2012年,公司在31個國家銷售超過2250輛Roadsters。公司在2010年開始為英國和愛爾蘭市場生產右側行駛的Roadster,並擴大銷售至澳洲,日本,香港和新加坡以及中國大陸。2016年11月22日,公司已完成對太陽能公司SolarCity的收購交易。
4、比亞迪BYD: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1211.HK),創立於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發行上市,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廣東深圳,是一家擁有IT,汽車及新能源三大產業群的高新技術民營企業。
比亞迪在廣東、北京、陝西、上海、天津等地共建有九大生產基地,總面積將近700萬平方米,並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和中國台灣、香港地區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現員工總數將近20萬人。
5、Cadillac凱迪拉克:凱迪拉克(Cadillac)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旗下的一個豪華汽車品牌,在北美甚至成為高品質與豪華的同義詞。
百多年來,凱迪拉克汽車在行業車內創造了無數個第一,締造了無數個豪華車的行業標准。被一向以追求極致尊貴著稱的倫敦皇家汽車俱樂部冠以「世界標准」的美譽。
⑦ 充電和燒油汽車有哪幾種品牌
● 外觀造型與動力配置
特斯拉Model S車型是一款純電動後驅四門豪華運動轎車,軸距為2959mm。外觀線條時尚動感,寬大的車身搭配上超大的輪轂(19或21寸),可謂是跑味十足。
MODEL S PERFORMANCE車型(頂配版)的電動機最大功率為310kW,峰值扭矩為600N·m;電池容量為85kW·h,最大行駛里程為480km(特斯拉官方數據);0-96km/h的加速時間為4.2s。註:此前的資料中介紹到有40kWh電池版本的Model S,但現在官網上只剩下了60kWh和85kWh的版本可以選購,估計是銷量不好直接把電池配置升級了吧。
特斯拉Model S車型在2013年截至4月份已銷售4900台(北美地區),領先於雪佛蘭沃藍達(4421台)及日產聆風(3695台)。特斯拉Model S的銷量已經超過了雪佛蘭沃藍達並把日產聆風遠遠拋離。
而與北美熱銷的其他大型豪華車相比,特斯拉Model S的銷量也是一枝獨秀。
雖然上市不久,但特斯拉Model S車型已經獲得了眾多獎項,如《Motor Trend》雜志2013年度車型、《Automobile Magazine》雜志2013年度車型、《Time Magazine》2012年度25項最佳發明之一、《Consumer Report》最高分汽車稱號。
2電池、充電方式、車身結構、電子配置回頂部
● 關於電池:
特斯拉採用的電池是我們常見的18650鋰電池,也就是普通筆記本電池的電芯。這些電池是松下為特斯拉而特製的,型號為18650NCA,單顆容量在3100mah。這種電池容量和內阻在1000次充放電後都保持著相對穩定的水平。特斯拉MODEL S PERFORMANCE車型的電池組由7000多顆電池組成,這也是為什麼它的續航能力會比競爭對手要長的主要原因。特斯拉MODEL S 85kWh版本的電池擁有8年無限公里保修,60kWh版本有8年20萬公里的保修,用戶基本不用考慮保養更換的成本。
而同為純電動車的日產聆風採用的電池也是鋰電池,功率為24kWh,最長行駛里程只有200km(2013款車型),和特斯拉MODEL S 60kWh版本的370km的續航里程還有非常大的差距。
● 充電方式:
Mobile Connector、Single Charger是全系標配的,Twin Charge、High Power Wall Connector是需要加裝的。而SuperCharging這項功能在85kWh MODEL S車型上市標配,60kWh MODEL S車型上需要加裝。
● 安全:
電池組是一個堅固的高強度的整體,並作為車身的一部分。這使得特斯拉Model S有較高的車身扭轉剛度及較低的重心。電池採用的是水冷冷卻,保持電池工作在恆定溫度。在車輛受到碰撞的時候,電池的外部結構保護電芯免受沖擊並自動切斷電源。電池組堅固的外殼也增加了車廂的強度,減少了碰撞時車廂的變形,從而保護了乘客。
Model S的車身主要採用鋁合金打造,重量較輕。通過各種鋁型材、沖壓件、鑄造件的合理組合,使得Model S的承載式車身同時具備極好的乘客保護性能以及車輛操控性能。由於Model S並沒有使用傳統的燃油發動機,所以車前的潰縮吸能區能夠最大程度地優化。Model S的大梁採用的是雙8邊型導軌設計,能極好地吸收沖擊能量。而部分關鍵區域的高強度鋼應用也提高了乘員的安全。
除了安全性能得到加強,8安全氣囊、50:50前後配重、主動式空氣懸掛、電動助力轉向等配置讓Model S在於傳統豪華轎車相比毫不遜色。
● 大屏幕:
特斯拉Model S最受人關注的是它採用的17寸觸摸屏信息娛樂系統。此系統能夠控制多媒體功能、通信、客艙功能、車輛功能等。而且這個信息娛樂系統的觸摸屏還是電容屏,操作感受比電阻屏強太多了。
Model S之前的特斯拉車型之所以沒火起來是沒有找准市場。僅憑借低排放高性能以及比傳統車稍低的價格根本不可能打動買普通家用轎車的客戶。而Model S則是面向富人而開發出來的一款豪華車,超大的中控台液晶、超強的加速性能、超長的行駛里程、零排放等等這些都可以成為炫富的資本。富人要的就是另類以及產品的差異化,這些特斯拉Model S做到了。找對了市場,銷路自然不用愁。再說了,在EV純電動車市場能做到和Model S水平的車子鳳毛麟角,競爭自然就小。而與同等級的老牌豪華車相比,Model S的價格也有明顯的優勢。
⑧ 又可以燒電又可以燒油的車是什麼車
這是動力混合型汽車 根據不同的情況 來選擇能源 一次達到環保的目的 目前來講 各種品牌動力混合汽車都已經出現在市面上了 價格大約在幾萬塊不等 不是很貴
⑨ 「電吹風牌」汽車,燒掉戴森幾十億的電動車到底長什麼樣子
「電吹風牌」汽車,燒掉戴森幾十億的電動車到底長什麼樣子?
世界范圍內電動浪潮聲勢浩大,跨界造車案例也是此起彼伏。投身這場浪潮的,有諸如BBA、蘋果這類的科技大佬,也有恆大、寶能一類的地產大亨,同為家電巨頭的戴森,自然也是毫不掩飾對這一領域的野心。
和其他小夥伴不同的是,戴森的造車情懷早已深種。據悉,戴森創始人James Dyson和其研發團隊在1993年的時候就研發了一套柴油廢棄處理系統,可惜的是那時候環境保護的問題還沒有被普及和重視,並沒有車企願意為這項技術買單。2015年,戴森還收購了一家專門從事固態電池研究的公司Sakti3。
而戴森正式的造車之路,是從2017年開始的。2017年,戴森正式公開宣布了自己的造車計劃。表示將投資20億英鎊,並在2020年推出首款電動汽車。遺憾的是,距離這份宣言高調宣布740餘天後,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再次以內部信的形式宣布「決定終止電動汽車項目」。關於突然叫停,官方給出的解釋是無法確保開發電動車的商業可行性。並稱公司未來將繼續專注製造固態電池以及其他諸如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等技術。
雖然項目停止,但東西還存在。據外媒報道,日前戴森公司創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在英國威爾特郡的戴森研發中心展示了戴森汽車項目的原型車。
現場,詹姆斯·戴森不僅公布了這款車的參數性能,還首次公開闡述了放棄造車的原因。無法確定的商業可行性依然是重點。他表示,自己曾在該項目投入了5億英鎊(約合42億人民幣,整個項目投入在200億左右),因此項目他損失了3%的財富。
據悉,這也是戴森公司首次公開這款電動車的原型車。該電動車當時在公司內部代碼為N526,定位純電動SUV,採用七座布局,有著600英里(966公里)的單次充電續航,百公里加速只要4.8s,最高車速可以達200公里每小時。
「項目過程中出現了巨大的悲傷和失望,」戴森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的企業經營充滿風險和失敗。我們嘗試一些新項目,它們失敗了。生活並不容易。」
造車本來就是燒錢的行業,看著國內人民幣玩家的造車新勢力就能知道一二。但對於戴森來說,此次項目的停止應該是及時止損,畢竟保持高盈利狀態的馬達業務才是核心。
雖然項目停止了,但曝光的照片也為戴森曾經投身電動造車的日子留下了記憶。當然這也從另一方面證實了跨界造車的不容易。雖然目前恆大汽車仍然在加足馬力布局電動造車行業的上下游,但其新車上市後是否能經受住市場考驗,依然是兩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⑩ 我想買個汽車,買一個燒汽油汽車好還是燒電汽車好,都有什麼利弊謝謝
看你吧 一線城市還好點 電車不限行 但是如果是二三線城市 充電是個問題。上班代步還好,想出個遠門啥的就麻煩了。跑的不是很多就買燒油的吧,實在不行買個混動自充電的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