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山地自行車價格及圖片大全圖片大全集
㈠ 買了一輛山地車,850車架上寫著APPLE,然後我上網查,這到底是什麼牌子是不是被坑了
正如你說的「蘋果牌」自行車
㈡ 蘋果45cm死飛自行車報價多少
路燈經過一夜的努力,才無愧地領受第一縷晨光的撫慰。
㈢ 我想買一輛自行車,聽說蘋果出自行車了,現在有賣的嗎一直很想買一輛蘋果自行車
那是概念車,還不知道真的假的呢,要是想買自行車最好還是去捷安特自行車店咨詢
㈣ 山地自行車圖片及價格
價格798,只限北京,其他地方不會高於900
㈤ 蘋果 山地車 是什麼意思
㈥ 一般的山地自行車什麼價<帶圖>
一般能用於山地的成品自行車,便宜的就是美利達的勇士pro 了1300左右 捷安特的770也是很不錯的,再便宜的山地車,就不具備山地車的性能了。 七八百的千萬不要買,那個只有山地的樣子沒有山地的性能,根本不能玩。 對於不懂行或者買3000一下的山地車子(這個價位以下的不要去買組裝車子,部件太多你也搞不清楚性能如何),建議買成品車性能和質量都有保證。捷安特、美利達的一般玩玩性能都不錯。 貴的就沒有點了,一萬到10萬的自行車都有,一般來說價錢越高性能越好,這個要看自己的需求。
㈦ 山地自行車要多少錢從最便宜到最貴的都有什麼價格
四五百到幾十萬的都有,我看見過一個車架鑲金,鑽石作為滾珠的山地車,價值幾十萬。你這個問的太廣泛了。
自行車一般分為山地自行車、公路自行車、場地自行車、速降自行車和普通自行車幾種。車架是自行車的靈魂,好的自行車架必須符合重量輕、強度夠、剛性高三個條件,車架有鋼架、鋁合金、碳架幾種。前叉是決定自行車舒適度的決定性零件,前叉一般又有硬叉、彈簧叉、油簧叉和油氣叉之分。變速套件加上牙盤和花鼓構成自行車的傳動系統,這個系統決定了自行車的變速精準性及流暢性。常見的變速系統有微轉、喜瑪諾和速聯三個品牌,其中微轉級別較低,最高只有27速套件,喜瑪諾以穩定聞名,變速囊括18-30速多個級別,速聯則以變速精準、反應快速在變速系統中占據難以動搖的地位。一部和諧的山地車,前叉佔15%-20%的比例,車架佔15%-20%的比例,變速系統佔20%,輪組佔10%-15%的比例為宜,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稍加增減。
㈧ 山地車一般多少錢一輛
成人騎的山地自行車價錢差距非常大。便宜的三四百元就可以買一台。貴的幾千元,甚至上萬的都有很多。
我給你的建議是買一台品牌的山地車。價值在1200元左右就可以了。太便宜了,騎行不方便,而且很容易壞。
㈨ 山地自行車哪種好,大約在多少錢。
部件及選購
1.車架
一部山地車是否騎的舒適,是否輕巧易控,能承受多高的強度,能用多長的時間,能否升級等,關鍵就是看車架了。 車架大致分為兩種:硬車架、全避震車架。 硬車架: 騎起來更省力,更輕巧,價格低廉,2000左右的架子就不錯了。 硬尾車,顧名思義,沒有後減震功能,但大部分都有減震前叉。幾年前,要在這兩者中做出選擇還很簡單:人們通常都會購買硬尾山地車。現在,隨著後減震技術的發展,到底是購買硬尾山地車還是全減震山地車就很難抉擇了。盡管全減震山地車改進了很多,但硬尾山地車技術也在發展。選擇硬尾山地車還是全減震山地車取決於您打算騎車做什麼——您打算參加越野競賽,還是進行全山地越野或是平穩的大自然探索旅程?憑經驗來說,您打算穿越的地形對技術性要求越高,您就可能需要一輛硬尾山地車。 硬尾山地車是非公路地形、單行道及競賽的理想選擇。它比全減震山地車更輕、更耐用且更便宜。更輕是因為車架上的零件更少,更耐用是因為它沒有樞軸或後減震需要保養。這意味著它需要較少的維修保養費,所以用起來比較便宜,最初購買的價格也較低。基於這些原因,硬尾山地車一直是許多越野競賽者的選擇。無論您是山地車的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老手,硬尾山地車都是很不錯的場地賽自行車。實際上,如果您騎過硬尾山地車,您就很可能會認同,它確實能應付大部分地形。 一般大家常用的有:giant pro /xtcteam ,merida tfs/hfs ,trek8500,specialized s work硬架,拉皮400等等 全避震車架: 更舒適,過顛簸的山路時不用減速,不過騎起來有懈力,不適合長途,價格較高,尤其是選擇一款優秀的後避震器,價格跟車架價格不相上下了。 車架種類 市面上這么多種類的車架結構,各個廠牌都略有不同,但是大致上都可以分為以下三個種類,而各種類下又有其它的次種類,我們將談到的包括: 1. 固定轉點 a.單搖臂 (Monopivot) b. 連桿式 (Fauxbar) 2. 虛擬轉點 a. Horst link b. VPP c. NRS d. Lawwill 3. 其它a. URT b. i-Drive 踩踏對避震車架的影響 避震車架最令人在意的就是對踩踏力量的反應,由於避震車架的前三角跟後三角是分離的,因此踩踏的力量有可能會造成避震器的壓縮或拉伸因而產生能量損 耗,而這樣的情形我們稱之為'bobbing' (雖然有人翻譯過這個名詞,但我覺得翻得並不好,所以沿用原文)。先進的車架設計就是希望能達到避震器對踩踏力量沒有反應,此時我們稱車架對踩踏的反應為 '中性(neutral)'。 一般大家常用的有:Specialized S-Works碳纖維軟尾,Santa Cruz Nomad ,Intense,Kona軟尾系列,尼古拉系列等等
2.前叉
前叉是山地車中科技含量較高的部件,硬前叉的山地車已經不多見了,現在基本都是帶避震器的前叉。全世界有幾家廠的前叉不錯:Suntour(三拓)、DDN、RockShox、Marzocchi(馬祖奇)、Manitou、FOX……其中前四個廠的叉子有600-1000元的普及型號叉,而後兩種較少見,且價格太高,即使普及型的叉也接近2000元,新車友難以承受,買了也難以發揮其功效。 前叉的介質種類: ⑴、彈簧叉:最低檔的叉,沒有阻尼。 特點:便宜, 300元就能買個不錯的。 ⑵、阻力膠:以阻力膠為介質,沒有阻尼。 特點: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不過阻力膠用三年左右會老化,需要換。 ⑶、油簧叉:以彈簧(coil)為回彈介質,以油為阻尼。 特點:最重,但是最結實。彈簧用起來比較潤,對小震動反應靈敏,一般半年換一次避震油,拆叉換油。 ⑷、油氣叉:以空氣(air)為回彈介質,以震油為阻尼。 特點:比油簧叉輕,但結實度有所降低。(也不至於低到哪兒去,普通越野足夠了。)半年打一次氣,車行都會提供專門的氣筒免費打,單獨買也可以,帶氣壓表200元左右。以空氣為介質的好處是重量更輕點,可以在高速越野中保護騎行者的手腕部位,不過對小震動反應不太靈敏。 前叉的工作順序應該是:遇到障礙物——前叉被壓縮——到了極點——被回彈到原來長度(回彈的速度受阻尼的影響)——彈跳系統工作結束。 前叉的專業或英文詞語: 行程Travel:前叉能夠壓縮的極限長度。越野用80-100mm。飛躍用的叉100-125mm。速降的要180mm。 回彈rebound:彈起後收縮到極點之後,由介質(阻力膠、彈簧、空氣)彈回原來的行程長度,即彈跳Spring的後半部分,因為回彈速度要受到油阻尼的影響,所以單獨成為一個專業名詞。 阻尼Damping:回彈的時候,回彈速度有多快,這個由阻尼來決定。高速行使下,回彈快了,會被彈飛;回彈慢了,連續障礙物時行程被越壓越短,手感跟沒有回彈的硬叉一樣。 回彈調節rebound adjustment:這是一個科技賣點,有這個功能的叉要貴幾百元。但是馬祖奇的經典叉Z3帶這個功能;另外RockShox的叉,只要型號後面跟SL的也帶。顧名思義,是調節回彈速度快慢的。帶這個功能的叉,不用換清、濃的油,就能達到調節回彈的目的。回彈調節在越野中的影響——小石頭路、泥路,需要回彈快點的;岩石、大落差的路需要回彈慢點的。回彈調節旋鈕一般在叉腳的左邊。原理是轉動以後,可以使油孔變小,而減少單位時間油的通過量,延長出油的時間,達到回彈變慢的目的。跟飯店帶孔的塑料鹽瓶一個原理。按中國人的思維習慣,把回彈調節理解為阻尼調節要容易些,因為回彈的快慢是通過油阻尼進出量來控制的。 鎖死lockout:騎行的時候,通過一個特殊的旋鈕,能把前叉鎖死,跟硬叉一樣,對任何障礙物都沒有減震的反應。這樣可以減少懈力,使爬坡變得更容易,騎長途時也可以省力些。普通玩家用處不明顯,建議把金錢用在其它部件上。
3.制動系統
制動系統包括剎車、剎把、剎車線。 山地車用兩種剎車:[V剎]、[碟剎],而普通自行車的[吊剎]不常見。 V剎:力量很大,因為是靠摩擦輪圈制動,所以輪圈一定要調整到位,且不容易形變。 碟剎:比起V剎,更不容易把輪胎抱死,高速行駛的時候,抱死很危險,會導致側滑。碟剎的價格很貴,好點的都在千元左右,V剎400元能買相當好的了。 碟剎又分兩種:油壓碟剎和線拉碟剎,油壓碟剎靠油去壓剎車片,獲得巨大的剎車力,這種剎車在速降車上很常見;線拉碟剎靠手指的力量去制動,其實用在XC上綽綽有餘了。
4.傳動系統
傳動系統包括牙盤、中軸、鏈條、飛輪。 牙盤:3個齒輪,都知道吧,FSA的不錯,便宜實惠的買個TV 的一百多,或者仿閃電的牙盤,幾十元。 中軸:有梅花孔中軸和方孔中軸兩種,長度也有所不同,必須依照梅花孔或方孔的牙盤購買。 鏈條:這個是個易耗品,斷鏈條是經常的,騎長途的話,一定要帶好備用的喲,免得在青藏路上灰溜溜的搭便車。 飛輪:這個要選擇了,有8飛24速的,有9飛27速的。長期以來的誤區認為,檔越多,用得也越多。其實車手是不會把所有檔用遍的,80%的時間只用一個檔,但這個檔一定是最適應車手蹬踏力度和頻率的。由此可見,檔數越多的變速系統,車手選擇適合自己的檔位就越精確。27速的比24速的多3個檔,讓車手有更多的選擇。
5.變速系統
變速系統包括變速指撥、前撥、後撥、變速線。 變速器,國內最常見的兩個牌子,一是喜馬諾Shimano(日本),二是SRAM。 SRAM是變速系統生產的鼻祖之一,設計剛性、耐用性多於精緻性。喜馬諾在山地上是唯一能與SRAM相提並論的生產廠商,其高端產品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工藝品。二者佔領中國市場很多年,SRAM在性價比上的確優越一些,比如SRAM X-9 變速系統就是針對Shimano-XT設計的,但是價格便宜許多。還有要注意的是,Shimano跟SRAM有的零件不兼容(例如SRAM指撥拉線比為1:1,而禧瑪諾為1:2.5),最好不要混用。 指撥:分兩種,一是剪刀變速器,二是轉把變速器,轉把變速器變檔時來得更快,有的人有鍾愛剪刀變速器,因人而異了。Shimano的變速器大多是剪刀的,SRAM的轉把變速器很有名。 還有一種是聯體手變,把指撥和剎車的閘把做成一體的了,這樣的好處是具有極高的兼容性和美觀,不足之處是,萬一閘把壞了指撥沒壞,還是得全部一起換。 前撥:錢多的往XT上走,錢少的八速車用alivio,九速車用Deore。 後撥:個人認為比前撥重要些,建議裝比前撥高一檔次的傢伙。比如Shimano的SLX、Deore XT系列,SRAM X-9等,結實耐用。錢少的,八速就裝Shimano Alivio,九速用SRAM X5。 變速線:同剎車線。 附:Shimano的級別從高到低依次是 XTR,SAINT.Deore XT(10新款新添加10速),SLX(10新款新添加10速),LX, Deore, Alivio,Acera,Altus,Tourney (其中,SAINT 與SLX適用於條件惡劣,環境復雜的重量級全山地越野,即DH,AM等) SRAM的級別從高到低依次是XX(新款10速頂級套件)X.0(頂級越野變速部件,使用碳纖材質)、X-9 SL(較X-9更輕,重量接近X.0)、X-9 、X-7 、(9.0、7.0為早期SRAM產品) SX5、SX4、3.0
6.車輪
車輪包括車圈、鋼線、前後車軸、外胎、內胎。 車圈:山地車應選用雙層圈。因為雙層圈比單層圈更結實,更能經受惡劣地勢對單車性能的考驗。車圈又分為:刀圈和工型圈。 刀圈優點是抗縱向的沖擊強,再大的強度也不會發生圓周變形,而橫向的變形是很好調整的;刀圈還能減小空氣阻力,適合業余車手和訓練使用。缺點是重,不適合爬坡。 工型圈抗橫向的沖擊能力強些。 鋼線(輪條):有兩種,一種是普通的,橫截面是圓形;另一種橫截面是扁的(風阻條),能減少正面的風阻。 車軸:又稱花鼓。用碟剎的朋友,應該選擇碟剎車軸,因為碟剎片是固定在碟剎軸上的;用V剎的朋友,可以用普通軸,如果以後想升級到碟剎,可先裝碟剎軸。 車軸分為[培林]軸和[珠檔]軸。建議買培林軸,滾珠壞了,可以更換。 外胎:很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到騎手在特定路面對車的操控。不同的胎紋適應不同的路面。 胎紋越平,阻力越小,速度越快,在平地上的摩擦力越強。光頭胎,適合城市裡平整的水泥路。 胎紋越凸,阻力越大,速度越慢,在山地上的摩擦力越強。 內胎:屬於易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