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車在中國為什麼便宜
❶ 網上很多豪華二手車為什麼賣的比普通車還要便宜
豪車的新車銷售其實成交價與指導價就存在很大差異了。再加上車輛隨著庫存時長、落地與否、款式更新、新聞事件等等因素的影響,價格波動個20%是很正常的。以一個真實事件為例,某豪華品牌高性能車,滯銷2年(普通車放半年已經要開始進入促銷處理的范圍),還遇上國5新標准,一度打六折還好不容易才弄出去賣到珠三角二線城市,這還是個完全沒落過地的一手車。
所以,豪車二手車是個各種奇葩情況都可能遇到,比較特殊的一個領域,車價差別巨大也不足為怪。網上那些明顯價格很低的二手車可信度很低,除了部分車輛是車主低價處理之外,很多車商發布的低價賣車的消息很多都是有問題的車,不是車輛的手續和來源有問題就是車輛的車況很不好,建議車主不要輕信這些低價賣車的消息,以免受騙。
❷ 為什麼瑪莎拉蒂在中國和在外國的售價差這么多
在大部分的觀念中,瑪莎拉蒂絕對是豪車品牌中的豪車了,也是身份的象徵。可以這么說,能夠開得起瑪莎拉蒂的人應該是非富即貴。很多品牌的營銷策略就在價格只漲不跌,這也讓很多中國的消費者望而卻步。一個高端品牌為了顯示奢華,從不會主動降價。但,最近來了個大反轉,最便宜的瑪莎拉蒂進駐中國,親民售價45萬,很多網友誇贊道:終於放下身段了。
從車身側面看來,新款KUbang的線條非常圓潤,很有股「跑車」的感覺,採用6幅車輪動感十足。新車頂部設有天窗,隨時可以透過天窗觀賞美景。擋風玻璃採用菱形設計,尾部採用梯形凹面的設計風格,層次分明。小編看到這款新車的外觀造型實在是很漂亮,雖然只賣45萬的價格,但並不比百萬的瑪莎拉蒂差多少吧!
❸ 豪華車在美國和在中國的價格區別
區別:中國售價普遍在20萬元以上的中高級車,在美國售價多為15萬元左右。28萬元買一輛雷克薩斯或賓士,在國外輕而易舉。50萬元,幾乎在國外可以買到大部分品牌的高端豪華車,包括賓士S系列部分車型和寶馬7系。
原因:中國的豪華車幾乎被寶馬、賓士和奧迪三個品牌瓜分。而在美國和歐洲,寶馬、賓士和奧迪卻要面對更多競爭對手,比如凱迪拉克、林肯、瑪莎拉蒂、美洲虎等。技術轉讓費也進一步抬高中國車價。由於中國合資汽車公司中,中方與外方的股比多為50:50,外資公司對引進到國內的車型,均徵收技術轉讓費,該項費用大部分佔到整車成本的10%以上。這意味著,一輛20萬元的車,其中2萬元是額外支付給外方的「學費」。除了競爭關系外,國內多家汽車公司表示,中美汽車的巨大價差跟中國特殊的稅收政策有關。
❹ 為啥在中國很貴豪車,在美國卻很便宜呢
之所以國人覺得BBA在美國的價格便宜,主要是因為國內的車價報的比較高,這也是4S店的一種促銷手段,因為國人對大量的優惠活動比較感興趣,之前的車價越高,做活動的時候力度越大,就越能收到消費者的喜歡。
❺ 為什麼有的二手豪車賣的很便宜,老司機告訴
事故車,N手車,泡水車等等。都會導致價格大跳水。如果是為了面子,二手豪車沒用,要開就開新的,二手豪車不如新的中級車。
❻ 請分析為什麼同質同款的日本製造汽車在中美售價不同
所謂的全球車型就是無論在哪一個國家銷售,其車型都是沒有差別的。不過,即使是這樣,同一款車在每個國家的售價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中國和美國,很多車型都是相同的,但是其售價差別就很大。特別是一些豪車,其價差非常的明顯的,而這也是為什麼走私車那麼便宜的原因。
從上表中可以看到,這些車型在國內都上百萬的豪車,但是在美國的售價,折算成人民幣的話,都不超過百萬,當然,除了布加迪威航。
因此,可以看到,除了布加迪威航之外,其他車型中國,差價最高的是路虎攬勝頂配車型,其差價高達240萬。等於說,用在國內購買路虎攬勝頂配車型的錢,在美國可以購買到3輛。同樣的,即使除開路虎攬勝頂配車型,其他車型也是如此,用國內的售價,最少都能在美國買到兩輛同款車型。
國內售價那麼高的原因,其實還是因為關稅的問題,差價那麼高,關稅占據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可以看從上表中看到,排量越高,其綜合稅率就越高,其中大於4.0L車型的綜合稅率達到143%,也就是說交的這個稅都可以多買一輛車了。而相對,在上面提到的這些豪車,基本上都是在3.0L以上的排量,那麼其中綜合稅率最低都要95%,也是差不多一輛車的錢。
❼ 國內豪華汽車近些年來迅速降價,原因是什麼
簡單的說,其一降價是由於充分競爭導致的,而充分競爭主要是由於這些豪車品牌開始國產化。一汽奧迪於1989年開始投產奧迪100,華晨寶馬於2004年開始投產,北汽賓士於2005年開始投產賓士E。應該說在2010年前基本是三強的競爭,算不上充分。2010年後二線品牌開始快步進入中國,拉開了充分競爭的序幕。凱迪拉克、雷克薩斯、捷豹、陸虎、沃爾沃、林肯、英菲尼迪、謳歌紛紛國產。最早B級車國產的只有賓士C寶馬3和奧迪A4,現在則有凱迪拉克ATS、雷克薩斯IS進口、捷豹XE、沃爾沃S60、林肯MKZ進口、英菲尼迪Q50、謳歌TLX,並且大部分都有了加長版,迎合中國人的口味。同樣C級車國產的除了賓士E寶馬5和奧迪A6,現在則有凱迪拉克XTS/CT6、雷克薩斯ES/GS進口、捷豹XF、沃爾沃S90、林肯大陸、英菲尼迪Q70。D級車競爭對手不多,同級別的主要是雷克薩斯LS以及捷豹XJ。但即使沒有競爭對手,價格還是會下降,你看十年前的D級車都是八缸甚至十二缸發動機,現在六缸甚至入門款都是四缸2.0的發動機,起價大幅降低。中型SUV除了Q5,GLC以及X3之外,還有凱迪拉克XT5、雷克薩斯RX/NX、捷豹F-Pace、沃爾沃XC60、林肯MKX、英菲尼迪QX50等。
國內豪華車降價趨勢是必然的,但只有迎合中產階層的用車需求,擁抱互聯網和新能源技術,才是豪華車品牌贏得未來的唯一出路。
❽ 豪華汽車品牌集體降價,這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所導致
豪華汽車品牌集體降價,這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所導致?
梅賽德斯-賓士宣布梅賽德斯-梅賽德斯-賓士和智能品牌推薦了中國所有銷售模型的零售價格。其中,梅賽德斯-賓士模特跌至4萬元,AMG型號高達64000元,而智能模式也跌幅最高。達到7000元。自梅賽德斯-賓士宣布降價,寶馬,奧迪,陸虎,捷豹,沃爾沃,林肯等奢侈品牌也開始削減價格,呈現出奢侈品牌集體價格減少的趨勢。
確定每個品牌的最終價格或經銷商,許多奢侈品牌本身都是降價促銷,優惠實力遠低於官方價格。和官方著陸,它不應該影響每個經銷商的終端價格,只是試圖吸引消費者。相反,也許六個型號也將在新的排放標准後提高價格。因此,對豪華汽車的集體價格減少並不是有一個大希望,或根據您的需求購買汽車。
❾ 為什麼現在的豪車品牌愈來愈便宜
因為出來的豪車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眾化。所以越來越便宜。豪車這么干主要原因是維持品牌高度,譬如寶馬530LI,售價維持在50萬左右,528則在45萬左右,本身寶馬的定位就是高端,如果同時推出525系列,對於期待全新5系的車主來講,可能更多的人會選擇525,如果推遲半年或者一年發布,那麼意味著一些車主可能就加價購買528了,這是一個心理戰術。
當然,政策的變化可能比我們想像中更快,汽車銷量增長受挫問題,我國也是在大規模發展之後第一次遇到。從中國車市「黃金時代」過渡到「白銀時代」,相信中國人會在買車這件事上越來越趨於理性,從面子過渡到實用,但至於車價,必將會越來越親民。
❿ 100萬豪車其實就值30萬 中美汽車差價為何如此巨大
對於中美汽車的售價差距之大,並非第一次談到這個問題,如中國售388萬的法拉利458Italia,美國147.5萬搞掂,售價差距263%,
奧迪R8
上述圖表中3.0升以上進口車進入中國,在經銷商還沒有銷售之前,其成本就已經是到岸價格的兩倍了。這些在中國成為財富和身份的象徵、動輒售價上百萬的豪華車在美國的價格僅為中國的三分之一左右,按照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換算,大部分價格僅為30萬元人民幣左右,而這在中國僅僅是一輛中級普通轎車的價格。進口汽車價格高,主要原因是高稅率。表面上看,中國關稅是25%,並不是很高,但是進口汽車還要交納17%的增值稅,最高為40%的消費稅,再加上關稅,汽車進口到岸綜合稅率(關稅+消費稅+增值稅)為47.7%143.7%,其中排氣量3.0升到4.0升區間的的綜合稅率為95.4%,排氣量4.0升以上的綜合稅率為143.7%。所以完稅價=到岸價格+關稅+消費稅+增值稅。完稅價雖已高的離譜,但是還是不能完全解釋進口車中國價格為美國價格的3倍左右這個事實,因為還有一倍左右的差價無法解釋。
這就必須用市場競爭和價格歧視來解釋了。盡管中國的汽車市場已經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市場,但是如果將市場參與者分為國外品牌和國內品牌的話,可以發現這個市場並非完全競爭的市場。
實際上這就是經濟學意義上的價格歧視的問題。所謂價格歧視,是指廠商向不同的消費者提供相同等級、相同質量的商品或服務時,在消費者之間實行不同的銷售價格或收費標准。
實施價格歧視一般要滿足三個條件:市場競爭不完善、各個市場需求彈性不同以及市場分割。
豪華車市場恰恰滿足這幾個條件,市場競爭不完善上面已經論述,市場分割更是不用多說,值得一提的是需求彈性。
簡單的說,需求彈性可以理解為商品需求是否對價格敏感。如果消費者需求對價格非常敏感,一旦價格略有變動,需求就大幅增加或減少,這種情況稱之為需求彈性較大;反之,對價格不敏感,則說明需求彈性較低。
當消費者對價格不敏感、需求彈性較低的時候,廠商提高價格,而銷量並不會減少或不會減少太多,因而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在這種情況下,廠商一般會選擇更高的售價。分析一下中國豪華車市場的購買者就可以發現,中國恰恰滿足需求彈性較低、實施價格歧視的條件。
中國豪華車市場的購買者除了少數企業主和民營企業家之外,主要的購買群體為黨政軍機關和事業單位以及國企央企等公費消費群體,這些群體花的不是自己的錢,對價格並不敏感,這也給國外品牌的汽車廠商提供了實施高價格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