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車價對比2015
⑴ 為什麼在國外買車這么便宜
原因如下:
1汽車關稅
⑵ 同一款車美國和中國的售價差有多大
現在很多車型都是屬於全球車型,所謂的全球車型就是無論在哪一個國家銷售,其車型都是沒有差別的。不過,即使是這樣,同一款車在每個國家的售價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中國和美國,很多車型都是相同的,但是其售價差別就很大。特別是一些豪車,其價差非常的明顯的,而這也是為什麼走私車那麼便宜的原因。
不過,這樣高的關稅也就增加了一輛車的成本,但是從開始的差價來看,是達到了3倍的價格。其中這多出的1倍價格,也就是市場定價的問題了。因為本身關稅高,廠家需要多賺錢,所以只能再提高一倍的價格進行銷售,才能賺到同等的利潤。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就是中國人對於品牌的執著追求,因此,在國內這些豪華品牌的品牌溢價相對來說,比美國都要高出一些。
⑶ 國內外車價對比 為何汽車在國內賣高價
其實,中外車價的差別也一向是晨報關心的重點,所以也藉此重新作一探討。
中外車價的可比性
中外車價可不可以進行比較,或者如何比較才更加客觀公正,更加合理一直是困擾著人們的難題。這里,不妨將各種影響車價的因素做一個簡單的羅列,以此為基礎展開車價的比對。首先,車型與基本配置必須相同。車型相同自不待言,即便是同一品牌,不同的車型如敞篷跑車與普通轎車之間的可比性實在是微乎其微。而基本配置更需要十分小心:作為一輛汽車,最為基本的配置就是引擎與變速箱,前者對車價的影響肯定要比後者大,如同樣是賓士的S車系,
S600價格比S280要貴出一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6升引擎與2.8升引擎的差別。
其次,內飾與附加配置。這是最難以比較的部分,由於內飾與附加配置往往根據各國的不同國情加以變化,所以不少廠家都十分願意強調車價在這方面的不可比性。實際上,與基本配置相比內飾與附加配置在車價中所佔的比重並不大。就以業內曾經認為價格檔次拉得非常大的豐田威馳為例:其1.5自動擋版從最基本的型號11.98萬元,到最昂貴的15.98萬元,其間的差別為運動版、高級音響版與電子導航版,它們與最基本的型號相比主要是多出了電子控制的運動模式、高級音響以及電子導航系統,而最大價格差別則為4萬元左右。應該注意的是這並不是一款大型豪華的車,越是高檔豪華的轎車,3~5萬元的價格差與總價相比所佔比例就越小。如果發現國內外車僅僅因為內飾與附加配置不同就加價10萬元以上的,很可以追究一下有關方面的利潤究竟有多少。
再次,國內外的稅率差別。這在各國都無法迴避,其實由於目前國內的汽車製造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許多比較簡單的零配件成本可能比海外低;而國內勞動力的成本總體來說也比海外低許多,所以許多廠家習慣於將國內車價相對比較高歸結於國內外的稅率差別,其實從生產與采購成本來看,國內車廠在某些領域也具有成本低廉的優勢。
說明:1、價格僅供參考,具體車型情況請咨詢有關權威部門;2、美國購車需要交納6%左右的稅,日本購車要交3~5%的稅,這里均未加入。
國內車價總體來說比海外高。其中,國產小排量的轎車已經與海外車價持平,甚至比海外略低,
波羅就是明顯的例子。由此往上,不同車系的車均比海外價格高,甚至連以高性價比著稱的韓國與日本車也同樣如此。越是高檔豪華的轎車國內外的差價就越大,甚至可以相差到一倍以上。
有關未來的預測
從目前的形勢來判斷,國內車價其實還是有很大的下降空間的,類似於波羅這樣價格比將來肯定會在所有檔次的車價上得到體現,只是下降的速度未必十分迅速。
在未來的3~5年裡,國內車市尤其是中低檔車會在降價之中與海外車市逐漸地接軌,而高檔豪華轎車則難以一時與海外車價接近。但以什麼樣的方式接軌還是存在著一些變數的。根據目前消費者的需求,不少車廠很可能是在性價比上下功夫,而不會在價格上絕對地下降。此外,對於追求高技術的車迷來說,車價更可能一直高位運行,因為在新技術的投入上畢竟有較高的花費與較大的風險,許多廠家都會對此有意無意地採取迴避的態度。
⑷ 國外的汽車價格
一般是差3-4倍,具體也分國外的地區,比如一部GTR在美國買7,8萬美金,大概4,50
萬人民幣,在國內很難買到不說,價格也在140萬左右,這是因為要繳納海關綜合
關稅的原因,不是中間代理商賺了多少錢,這點很容易誤解.因為現在國內的綜合
關稅最少都要在100%左右,如果是大排量的車的稅要更高.
⑸ 歐美亞汽車有哪些對比啊具體介紹下
美洲歐洲三個系列車型 內外價格對比
性價比是消費者購車時考慮的重點。雖然目前國內車價持續走低,但記者調查發現,以日系車為代表的部分車型,其銷售價格與在國外的售價仍有相當的差距;而韓國及歐洲中低檔車型,其國內售價與國外相比差距稍小,但國內配置水平與國外差距較大。國產車型配置種類比國外少很多,比較其價格不能做到一一對應,但從中可以看出各種車型的價格預期值。
日本車:難稱物美價廉
日本車的崛起是因為能源世界危機的爆發,當時的日本車以其經濟型和低廉的價格迅速佔領了國際市場。至今,日本車仍不失為家庭用汽車的良好品牌。但是一向以廉價和節能著稱的日本車,在中國仍沒有找準定位,日本車似乎正在嘗試著把自己定位在高端市場。
中國市場上的日系車,微型車賣A級車的價格、A級車賣B級車的價格。然而在我們花高價買到了汽車的同時,卻並沒有買到全球同步的質量。以豐田花冠為例,號稱全球銷量冠軍,雖然配備了聞名遐邇的發動機,但是底盤、內飾的粗糙程度似乎更是名聲在外,而其銷售價格更是出奇得高。花冠銷往歐美市場和在中國生產的汽車,雖然是同一車型,銷售歐美市場、甚至中東市場的汽車都裝備了最新的汽車技術,但是該車在中國國產後,所有新技術都難覓蹤影。
日本汽車物美價廉的口碑,更多地體現在歐美國家。
■藍鳥05北美版前置四驅型
北美售價1.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7萬元國內售價19.88萬元
東風日產04款新藍鳥在國內一共有5款車型,近期降後的售價在15.88萬元到19.88萬元之間。與北美版相比,國產藍鳥配置上差距較大。
■天籟3.5L
北美售價2.9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4.4496萬元國內售價34.98萬元
天籟去年9月份在國內上市,有2.3排量和3.5排量,從海外和國內報價來看,天籟的國內售價要高於海外報價,但其在國內市場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還被媒體評為2005年年度車型。
■豐田花冠1.8L
國外售價1.3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1.15萬元國內售價目前降至13.98萬元
Corolla花冠是一款4門5座的家庭轎車,國產後產能有限,所以價格居高不下。
■豐田佳美2.4L
國外售價1.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7萬元國內售價未知
豐田佳美一直是我國進口汽車的風向標,最高價曾高到43萬余元,但當時的到岸價卻只有16萬多元。隨著關稅的下調,目前的進口佳美價格已經回落至30多萬元,但業內人士預計國產後的佳美價格至少不會低於20萬元。
■本田奧德賽05款3.5L
北美售價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0.69萬元04款2.4L國內售價22.8萬元
目前國內05款新奧德賽還沒上市,不過據說排量只是2.4L的。
■本田新雅閣2.4L
北美售價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6.5萬元國內售價26.18萬元
10萬元的差價也沒換回與國外同等配置的雅閣車。
■本田兩廂飛度1.3手動檔
國外售價4000美元約合人民幣33960元國內售價8.88萬元
兩廂飛度上市的時候廠家宣稱價格和歐洲接軌,幾乎可以翻上三番的車價不知道算不算接軌。
■馬自達6
北美售價1.8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45萬元國內售價19.98萬元
馬自達6當時引進時是一款世界同步車型,配置相對較好,定價借鑒於國內中高檔轎車的價格水平,所以價格也高於國際平均水平。
歐洲車:中高檔車差價大
歐洲車在國內市場一向受人追捧,「老三樣」的長年走俏便是明證。在價格上歐洲人也還算厚道,低檔車的價位已經基本接軌,但是高檔車的差價還是非常明顯。
記者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歐洲市場上的低檔車與國內同品牌產品的平均差價只在幾百元左右。
但中檔車的差價就比較驚人,平均差價還是有10萬元左右。目前進口車進入中國需要繳納30%關稅(2005年稅率)、17%增值稅、3%-5%消費稅。按此計算,一輛在歐洲售價20萬元左右的車進入中國海關後,需要繳納的稅費大約在10萬元左右。而現在看來,就算把生產基地放在中國還是沒能把這10萬元的稅費成本拿下。
而高檔車的價格空間就更為廣闊,基本上國內同種車型的車價是國外的一倍以上。也就是說在我們國內這些動輒四五十萬元的高檔車,在國外也就是人家中產階級的普通座駕而已。而且一個總體的感受就是國內的車做得粗糙,沒有國外的來得細致。
■標致3072.0L手自排豪華型
法國凈車價1.9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9萬元國內售價19.18萬元
國產東風標志307為三廂車型,而海外標致307標准版本為兩廂轎車。從配置上看,國產標致307與海外版本十分接近,均搭配了直列四缸16氣門2.0L發動機。國產標致307的售價基本上與國際接軌。
■帕薩特V62.8L
國外售價2.3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3萬元國內售價32萬元
帕薩特2.8V6裝備了排量2771mL的V6、5氣門發動機,而且匹配了新一代(AG5)5速手動自動一體的變速器。在國內沒有安裝EPS,並且在小的配置上與國外有些出入,但基本上是一款值得購買的車。
■奧迪A62.4L
國外售價2.8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8萬元國內售價39.5萬元
作為商用車的代言人,新款奧迪A6可匹配的發動機,皆採用最新科技,不僅動力強勁,而且經濟省油。經過又跌又漲的價格風波後其在中國市場份額仍然巨大。
■寶馬325i
北美售價2.78萬美元約合22.96萬人民幣國內售價40.8萬人民幣
寶馬3系一直被認為是寶馬中的貧民車,但是進入中國市場後,它的價格翻了近一倍,即使5萬、10萬元的降,高檔車的利潤空間依然很大。
韓國車:配置水平偏低
單從去年國產的幾款車型來看,國內車價與其在北美市場的車價基本持平,有些甚至更低,但配置同樣低了很多。以04款簡易型索納塔北美版的配置為例:內置空調和安全氣袋,AM/FM/CD音頻系統,尾部除冰裝置,自動無鍵動力鎖,自動窗戶,巡航控制,自動燃料供應門和釋放箱,60/40分離可折疊後座,擦拭器,四輪盤式制動器,氣體緩沖器和15英寸的全年用輪胎,2.4L引擎。這些高科技配件國產索納塔很多都不具備。
北美市場上,韓國車還有一個誘人的優勢,即超長的保修期:5年10萬公里,發動機甚至有16萬公里。
■04款伊蘭特
國外售價1.3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98元國內售價11.28萬元
04款國產伊蘭特從價格來看已經和國際接軌,這也是這款車在中國市場比較能夠為人所接受的原因。
■04款索納塔
國外售價1.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3.21萬元國內售價14.98萬元
價格區別不大,但配置完全不一樣。
■05款途勝
國外售價1.7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45萬元國產預計24萬元
⑹ 中國的車價為什麼比歐美還貴
真不明白樓主為什麼這么說?
樓主如果老是買大奔自然中國比歐美要貴,但要是買經濟型矯車,買商用車,尤其是自主品牌的車輛,價格明顯要比歐美便宜。
由於在中國生產成本低,所以中國一些自主品牌汽車,如奇瑞、吉利、比亞迪等已經出口到了世界幾十個國家,一些發達國家的汽車廠商開始計劃讓中國的汽車生產商貼牌生產本公司的產品,然後返銷發達國家。
———————————————————————————————————
gpzqa 的回答有誤導性,文中所比較的車價仍然是中高檔車,而且都是洋品牌。很顯然以這一標准作為中國汽車的價格指標基準並不公平!如果以相當配置的自主品牌汽車無論與國內洋品牌車價相比還是與國外車價相比都明顯價格更為低廉。
此外,在商用車方面,中國的汽車價格更為低廉,其中一汽目前是世界第三大商用車生產商,在五年內就能躍居世界第一。
⑺ 為什麼中美車價差異巨大
眾所周知,國內目前各汽車廠家對其價格組成大都採取含糊其詞的態度。普通消費者面對紛繁復雜的汽車參數和配置差異,根本缺乏對其價格合理性的鑒定能力。不可否認的是目前中國汽車製造業整體利潤水平,相對於國際市場的一般水準都處於暴利水平。但在眾多廠家和車型中,還是存在一個相對合理的選擇。筆者最近剛購買了自己的第三輛車,對車多了些了解和消費理性,通過耐心選擇和使用下面這個自己製作的參考工具,用自認為相對合理的價格買到了令自己滿意的車。在此願把這個小工具與大家分享和交流,希望能給正准備買車,特別是初次買車的朋友一點點幫助。
筆者認為相對國內目前的汽車市場來說,美國的汽車市場總體上是非常成熟理性的,那麼其價格也比較能准確的反映車的綜合質量和性能。因此筆者對國內汽車的定價合理性判斷,主要依據就是該車型在美國汽車市場上的相對價格。以下這個表格就是筆者收集的中國目前合資生產銷售的同美國市場同版本車型價格比較表。
廠家 車型 國內凈車價(萬元) 美國凈車價(美圓) 主要配置差異 美國用戶評價等級 價格
比值 車價
評分
一汽
紅旗 MAZAD6 2.3L (豪華型) 26.58 2.1 萬 N/A 4.5星 12.66 7
一汽
大眾 高爾夫2.0L
(手動標准型) 15.95 1.6 萬 N/A 4星 9.9 10
奧迪A4 1.8T
(標准型) 37.9 2.37 萬 N/A 4星 16.0 2.5
奧迪A4 3.0 QUATTRO 51.5 3.03 萬 N/A 4星 17.0 1.5
奧迪A6 2.8 52.6 3.22萬 美國最低配置V6 3.0發動機 N/A 16.34 2
上海
大眾 帕薩特1.8T (手動) 22.5 1.98 萬 N/A 4星 11.4 9
帕薩特V6 2.8
(天窗版) 32.1 2.83 萬 N/A 4星 11.34 9
上海
通用 君威GS 3.0
(旗艦版) 36.9 2.51 萬 美國為V6 3.8L 12氣門引擎 4星 14.7 4.5
廣州
本田 雅閣2.4
(標准型) 25.98 2.01 萬 國產自動波,美國手波,國產少EBD 3.5星 12.9 7
雅閣V6 3.0 30.98 2.32 萬 N/A 3.5星 13.35 6
華晨
寶馬 BMW 325i 47.38 2.7 萬 N/A 5星 17.54 0
BMW 530i 69.8 4.2 萬 N/A 5星 16.62 2
關於列表說明:
1、此表假定美國價格是合理的,並將其作為判斷國內價格合理性的基準。同時,也必須假定國內生產的車,同美國版本在質量上相同或者基本相同。
2、在同車型的具體配置上,筆者已盡力做到相同。故很多美國市場上沒有的車型(主要是小於2.0排量的配置,比如AUDI A6 1.8), 未能參與比較。
3、部分不完全相同配置車型,筆者盡可能說明起主要差異;標注為N/A的車型,也可能有輔助配置上的細小差異,但這些小差異對結果不構成本質上的影響。
4、國產化率的高低不作為評定吸引力指數的調整依據。筆者認為,只要保證車的質量上同美國版相同或基本相同,價格就是可比的。參與比較的都是幾家最大最有名的廠家,我相信他們在中國生產的車,質量上是有基本保證的。
5、鑒於筆者水平有限,不能保證上述數據和方法完全正確合理;不過筆者認為從中能看到國內各個廠家對各種系列車型基本的定價策略。有興趣者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車型自行比較。美洲YAHOO的AUTOS欄目里,可以查到所有車型的詳細價格和配置。
6、由於美國人什麼都喜歡大,所以國內目前佔多數的小排量(2.0以下)經濟車型,美國根本就不生產和銷售,故無法參與比較。
7、價格只是購車的一個方面。廠商的實力和售後服務水平,對車的整體質量和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8、表中可以看出,豪華車的得分都比較低。可見中國人好面子,為「豪華」買單的代價。
⑻ 為什麼國內汽車賣得比國外貴得多
國內汽車價格普遍比國外(主要指歐美)貴的原因主要有市場競爭、技術轉讓費用、稅收成本
1、中國的車價大部分是由競爭關系決定。歐洲和美國的汽車銷售史時間更早更長,中國汽車市場無論規范程度還是競爭激烈程度均遠遠落後,企業利潤也遠遠高於歐美。
2、技術轉讓費用進一步抬高中國車價。外資公司對引進到國內的車型徵收技術轉讓費,該項費用大部分佔到整車成本的10%以上
3、稅收成本:中國的汽車之所以比國外的價格高出許多,主要是來自海關的稅收及政策因素。國外汽車從進口到被中國消費者購買,中間有三道稅,分別為進口關稅,消費稅,購置稅。
其中,關稅和消費稅為包含在車價內的稅費,購置稅為車價以外的稅費。消費者在買賣中承擔的稅費成本約為進口關稅+消費稅+購置稅
國產車雖然沒有進口關稅,但也要繳納其他相關稅費例如增值稅和消費稅。車輛上市銷售後,購買者也須支付購置稅。由於企業在生產環節已繳納了一次消費稅,消費者在買車時的購置稅實際上形成了「二次徵收同一稅費」。
在美國,大部分州對汽車公司僅徵收5%~10%的稅費,終端環節也沒有購置稅。而在日本,轎車的平均稅率大概是11%,德國則為7%。
所以外國車在中國的價格會比在本國高。
(8)國內外車價對比2015擴展閱讀:
整體進口關稅的調整:
為支持「一帶一路」和自由貿易區建設,加快推進我國與相關國家的經濟貿易合作,營造有利於經濟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外部條件,2019年我國對原產於23個國家或地區的部分商品實施協定稅率,其中進一步降稅的有中國與紐西蘭、秘魯、哥斯大黎加、瑞士、冰島、澳大利亞、韓國、喬治亞自貿協定以及亞太貿易協定。
根據內地與香港、澳門簽署的貨物貿易協議,對原產於香港、澳門的進口貨物將全面實施零關稅。隨著最惠國稅率的降低,相應調整亞太貿易協定項下的孟加拉和寮國兩國特惠稅率。
2019年7月1日起,我國還將對298項信息技術產品的最惠國稅率實施第四步降稅,同時對部分信息技術產品的暫定稅率作相應調整。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財務部-進出口關稅的部分調整
⑼ 寶馬、奧迪這些豪車在美國賣多少錢呢
簡單說說寶馬賓士奧迪(賓士寶馬奧迪)的價格吧。宏觀來說,中美賓士寶馬奧迪的價格差異有三大特點:
3.SUV系列在國外的價格優勢比轎車大。
在國內,賓士寶馬奧迪的SUV定價是和高一個級別轎車相近的,比如Q2L是小型SUV,但它的價格和緊湊型轎車A3重疊,Q5L是中型SUV,價格和中大型轎車A6L重疊。賓士寶馬同理,X1對3系,X3對5系,X5對7系;GLA對C級,GLC對E級。GLE對S級……但是在國外,SUV的價格就對標同級別轎車。X3 sDrive30i裸車4萬美元,和後驅版330i相差無幾,X5 xDrive40i的價格也和540i四驅版相當,X7甚至比同動力的7系還要便宜一些,3.0T的40i版本不含選裝包的裸車價只有7.1萬美元。可見,賓士寶馬奧迪的SUV在國外並沒有太高的溢價。要知道國內X7的起價就達到100萬元,並且沒什麼優惠,比大幅優惠後的740i貴了足有20多萬。
⑽ 高達百萬!中美車價差異為何如此大
[第一汽車 話題調查] 國內的汽車價格比國外高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究竟能高多少?相信大家心裡還沒有數。編輯通過相關調查了解到,國內外汽車的差價呈現隨基價加速度增長的趨勢。而其中,進口車的國內外價差最明顯,部分進口車國內售價更是比美國高出百萬元。 部分車型中美售價差異/表 通過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國內10萬元左右的車型平均售價比美國高出1萬元以上;國內15萬元左右的車型平均售價比美國高出5萬元;而20萬元到30萬元的車型與美國差價最大,高出了10萬元左右,成為價格差異曲線中最明顯的轉折點;到達百萬元時差距再次明顯加大。 進口車型的中美價格之差毫無疑問是所有車中最驚人的,這與國內消費者對「進口貨」的高度認可密不可分。通過相關調查數據得出,國內進口車的價格已達美國的230%。其中,奧迪Q7 4.2L車型的國內售價是美國價格的330%。差價最驚人的當數BMW760Li,國內車價比美國整整高出112.81萬,奧迪A86.0L的差價也超過100萬。 較高的稅費(稅、消費稅、增值稅)和層層代理的銷售方式推高了進口汽車價格;而國產化後的國際品牌汽車依據進口車(含運費、稅費以及代理商賺取的差價)進行定價,導致同樣的車型,中國比美國的價格要高。可以說是相關政策與還尚不成熟的中國汽車市場共同促成了這一局面。 (責編: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