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達王改裝車李老鼠
『壹』 目前國內比較出名的車評人,自己都開什麼車
相比普通網友,車評人相對來說更懂車,那麼國內比較出名的車評人,自己都開什麼車?如果不做盤點,很難相信車評人居然都這么有錢,接下來我們一一來看。
車圈著名富二代——38號
車圈著名的獨立第三方的車評人,宣稱從不接受車企充值,曾被泰國西那瓦大學充值,最近跟懂車帝簽下千萬級合同,算是成功上岸。作為一名富二代,38號的評測用車經常是借不到就買。他的車太多了:冠道、雷凌雙擎、思域(兩輛)、自由俠、邁騰、GS8、艾力紳、陸巡、奧迪A8、克爾維特、斯巴魯sti,EVO X Final(兩輛)、福克斯,高爾夫、豐田86、科邁羅(多輛)、特斯拉model 3(兩輛)、福特猛禽、日產途樂、C-RV、領克01,其中有多少已經出手不得而知。
車圈又一著名人物,和38堪稱「南拳北斗」,但是風格迥異。和38號直接了當、毫不留情的風格相比,YYP就像一個太極大師,宛轉悠揚就說出了車型的缺點。所以看他的車評要學會聽他的「弦外之音」。早期作為新車評網的創始人之一,離開後自立門戶創立了大家車言論,目前可以說是賺的盆滿缽滿。YYP的車有:斯巴魯BRZ、領克01、奧德賽、MX-5、寶駿E200新能源、還給老婆買了一輛保時捷MACAN。
曾經的二環十三郎,如今的蘿卜報告創始人。熟悉的開場白是:「哈羅哈羅,歡迎收看這一期的蘿卜報告」,說實在的我覺得他的車評沒啥看的,專業的內容不多,而且你說他沒被充值,我也不信,不然自稱父母是普通職員的他,哪來的這么多錢買豪車?
他的座駕有:保時捷911(賣了)、寶馬7系、特斯拉Model S、賓士S級、賓士大G、法拉利458,保時捷卡宴turbo,豐田LC80、 蔚來ES8 、賓利幕尚、 勞斯萊斯等等。
最騷的車評人,沒有之一。二手車評測中比較有名的,最近被車企充值也接一些新車測評了,比如說君越那期,畢竟要恰飯的可以理解。李老鼠的車評對於想買二手車的人參考意義比較大,但是最近感覺說的都是些無關痛癢的話,比如「法系車小毛病多、寶馬漏油、日系質量穩定」這些。
自稱塑料德粉的李老鼠,最開始開捷達王、現在有英菲尼迪Q70、R36、福克斯RS 、馬三等等,因為他是二手車商,所以車比較多。
閆闖說車創始人——閆闖
車評人正經的科班出身,並且畢業於名校——清華大學 汽車 工程系以及劍橋大學工業系統生產與管理專業碩士,閆闖的起點非常高,曾經是陳震等車評人的上司, 汽車 之家的資深編輯,創辦了《閆闖說車》。閆闖有保時捷911、路虎攬勝6、大眾R36、奧迪Q7、、賓士E55AMG、日產GTR、蔚來ES8等,歡迎補充。
被稱為 汽車 圈最美的車評人,不過確實比她美的都沒她有名,比她有名的沒她美(我覺得愛極客的小澤也不錯,腿好長)
看她的車評的網友,大多數不是來看車的,都是來看她的。所以看了幾期就不看了,下面一堆老婆老婆的叫。初曉敏自己開的是一輛大切諾基,這車還是比較霸氣的。
也是科班出身的主持人,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 汽車 工程學院,一開始關注到他是因為他的聲音聽起來很舒服,娓娓道來的,不過聲音和人的反差有點大。他的風格比較隨意,會比較接地氣地說自己一些用車感受。
楊力的早期座駕為豐田漢蘭達,後面買了一台中東版的蘭德酷路澤、凱迪拉克CT6,他還有一輛寶馬750。
比較傳奇的一位女車評人,曾經做過房產公司的老總助理、銷售,還開過飯店。後來加入 汽車 之家,一路做到二手車事業部總經理。現在是老司機的聯合創始人,逗斗車出品人,丈母娘說車出品人。早期開POLO,現在有GTR,AMG C63等車,因為不怎麼看她的車評,歡迎大家補充。
從這些車評人看的車來看,有錢真好,因為他們基本上都是按照功能來選車,越野的、跑車、家用分的很清楚,但是基本集中在日系、德系和美系,很少有法系和國產車,除了蔚來和領克。不過車評人買啥車只能是一個參考,畢竟人家有錢可以買好幾輛車,但是我們一輛車就得滿足家用和其他需求,所以還是根據自身條件出發。
給你說說車評人里的幾位大BOSS吧。
1.車評界的老大哥,YYP顏宇鵬。
曾經坐過車刊雜志的編輯,進入互聯網時代後,曾經是 汽車 之家的強有力的對手,和 汽車 之家的幾位車評人平分秋色,他老婆開的是保時捷MACAN,他開的是領克01,嗯,這兩個車外觀挺像的。
2.十三郎陳震。
年輕的時候是玩飆車的,後來在 汽車 之家做車評人,以幽默的風格講車,收獲了一大批的男粉絲,曾經測評雷克薩斯LX570爬坡跳檔這個事非常地火,他開的車是寶馬7系。
3.近幾年最出類拔萃的超新星,38號車評中心主角李天揚。
剛開始進入車評界就拿出一個很火爆的作品,長測哈弗H9,揭開了H9後橋差速鎖其實就是後橋限滑差速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後來測試各種日系車好得不得了,尤其是本田,被人稱為日系充值車評人,但是他聲稱任何廠家都無法對他充值,因為他測評的車全是自己買的,不存在充值。所以他的車有很多,他有思域,福克斯,高爾夫,我還看到他在4s店買本田CRV,領克01,這些都是他的車,他是個玩車的人。
說的明白一點這些所謂的車企點評人就是靠耍一點嘴皮子來賺取知名度,真正的設計到大問題的時候,他們敢說話,就是靠耍一點嘴皮子來賺去流量,其實他們不是真正的懂車人,不要相信這些人所謂的點評。可以認真的告訴大家,只要是上市的車輛,都能開,車在於後期的保養,尤其是哪些合資車,人家在國外幾十年的造成經驗,經得起考驗的,正常保養,絕對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這些所謂的車企人,賓士漏油,他們做節目了,沒有幾個做節目把,就是做了節目的,只是敷衍性的點到毛皮,他們根本不敢往深里說,說多了會丟了飯碗,一些每天靠耍嘴皮子忽悠所謂不懂車的人來賺去流量,不要被他們忽悠。所以大家不要相信所謂的專業車評人,就想所謂的一些專家說的話,說的不好聽就是放屁,專家最會忽悠人,而且他們根本就是不懂裝懂。
從賓士漏油讓大家明白了豪車也漏油,其實很正常的,豪車它也是用螺絲組裝的,和普通車輛組裝一樣,只是它是賓士,大家都以為豪車不會漏油,其實都一模一樣。這些所謂的車評人開的車肯定是市場上比較火的車,尤其是合資車眾多,德系和日系車是這些所謂車評人選擇最多的車型,不用質疑的。老百姓買車,就是根據自己要買多少錢的車,然後在這個價位看那個車一直幾個月銷量好,絕對沒有問題,大家認可了才買的多,什麼樣的車都有小問題的,沒有完美的車,大家怎麼看。
最近很喜歡虎哥說車,干練利索,步步到位,就是不知道他的座駕!
很多 汽車 愛好車喜歡看一些媒體車評節目,想要買車的朋友也會通過這樣的節目學習一些知識。因為這些車評人長期跟 汽車 打交道,所以他們會比普通人更懂車。那麼,國內知名車評人自己都開什麼車呢?看完他們的車,你就知道該選什麼車了。
38號是車評界著名的獨立第三方車評人,作為一個富二代,38號測評的車經常是借不到就買,因為自己花錢買的車,所以他的測評還是相對真實的。38號因為要做測評,所以他買的車太多了,邁騰、雷凌雙擎、思域(2輛)、陸巡、奧迪A8、福克斯、高爾夫、豐田86、科邁羅、艾力紳、日產途樂、特斯拉model3(2輛)福特猛禽、C-RV、領克01、斯巴魯sti、克爾維特、冠道等等,其中有些已經出手。
閆闖是車評界的高材生,畢業於清華大學 汽車 工程系集劍橋大學工程系統生產與管理專業碩士。閆闖曾經是陳震等車評人的上司, 汽車 之家的資深編輯,後來創辦了《閆闖說車》。閆闖自己擁有保時捷911、大眾R36、奧迪Q7、賓士E55AMG、路虎攬勝、日產GTR、蔚來ES8等。
YYP顏宇鵬在車評界有很高的的知名度,曾是新車評網的創始人之一,後來自立門戶創辦大家車言論。顏宇鵬有奧德賽、MX-5、寶駿E200新能源 汽車 、領克01、斯巴魯BRZ。
陳震外號「二環十三郎」,現在是蘿卜報告的創始人。他的車主要以豪車為主,包括寶馬7系、特斯拉modelS、賓士S級、賓士大G、法拉利458、賓利慕尚、勞斯萊斯、保時捷卡宴turbo、豐田LC80、蔚來ES8等。
美女車評人初曉敏,她的車評還是挺不錯的,在節目中會咨詢當地4S店價格,有一定參考性。不過,很多人看她的節目都是沖著人來的。初曉敏自己開的車是一輛大切諾基,有點出人意料。
楊力是科班出身,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 汽車 工程學院,他的節目比較接地氣,很容易讓觀眾接受。楊力早期開的車是豐田漢蘭達,後來買了一輛中東版蘭德酷路澤、凱迪拉克CT6、寶馬750。
看了上邊這些車評人的車以後,是不是覺得有些眼花繚亂。他們買的車基本上都是日系、德系和美系車,有少部分的國產車。大家買車前看車評只是個參考,最重要的還是要到4S店試駕一下,多看、多問、多詢價,祝大家都能買到心儀的愛車。
國內比較出名的車評人有很多,比如大家車言論顏宇鵬、胖哥說車楊力、二環十三郎陳震等等,下面我來介紹下他們都是開的什麼車?
大家車言論顏宇鵬顏宇鵬是國內知名車評人,最開始在新車評說車,最後由於種種原因離開新車評後,創立的大家車言論。目前他的座駕有斯巴魯BRZ、奧德賽、保時捷macan等等。
胖哥說車楊力國內最早的車評人之一,我也非常喜歡看他的試駕視頻。楊力最早的座駕是豐田漢蘭達,最後換了台蘭德酷路澤,現在開的是寶馬750Li,也算是比較土豪了。
二環十三郎陳震陳震就不用說了,他的座駕太多了。比如蔚來、路虎衛士、道奇、別克GL8、哈弗H9、特斯拉、勞斯萊斯古斯特等,真正的土豪。
結語:作為國內知名車評人他們的座駕肯定非常多,我最開始一直在觀看顏宇鵬,覺得他挺有親和力的,當然胖哥楊力和陳震也非常優秀。
開著外資車!貶低國產車!吹捧外資車!
三刀哥的賓士c,家裡一輛豐田威馳,最近提的威馬
目前國內比較出名的車評人,自己都開什麼車,這些都不能說明什麼,你不會說,因為他們開的是寶馬坐的是賓士,所以覺得他們認為寶馬賓士在他們眼裡是最好的,這怎麼可能,也許他們沒有那麼多錢買他們最喜歡的車和更好的車,也許他們不捨得花更多的錢買更好的車。
他們評論車的優缺點,不可否認,他們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也說得真實。因為每輛車都不可能一點點優缺點都沒有,我們大多數普通老百姓准備買車的時候,都是以自己口袋裡的錢的數量來決定的,不是我們不懂得什麼車好什麼車不好。這都是需要講究性價比的事,因為我們沒有太多錢隨便花。而大富豪們並不需要像我們這樣做,他們想買什麼車就買什麼車,根本不用講什麼性價比,邁巴赫 勞斯萊斯 賓利,布加迪 科尼塞格 帕加尼,這些頂級豪車隨便買,要不然怎麼有那麼句俗話,有錢就是這么任性,沒錯,有錢真的可以這么任性。你要知道,幾百萬幾千萬元的一輛車,那可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就算你買得起,你也不一定捨得買對吧?
那我們就看看他們都開著什麼車:評車人白寧,他現在的座駕是一輛保時捷911,評車人李三吱,據說他是最接地氣的評車人,他的現在的座駕是一輛大眾R36,之前座駕還是一輛二手的捷達王,評車人李天揚,他的愛車比較多,陸地巡洋艦,途樂都是他的座駕,評車人顏宇鵬,他的愛車有斯巴魯BRZ,還有奧德賽。
車評界高材生閆闖,清華大學 汽車 工程系畢業,他擁有路虎攬勝 保時捷911 東瀛戰神日產GTR 賓士E55 AMG還有奧迪Q7,車評人陳震,他的車豪車比較多,擁有勞斯萊斯 賓利 賓士S級 寶馬7系 賓士大G 還有法拉利458和保時捷卡宴,美女車評人初曉敏,她開的車是大切諾基,車評人楊力,他開的車是寶馬750 中東版蘭德酷路澤。
我一千多粉絲,不紅是吧,但是我也說說我吧,我開榮威的,我有350兩台,RX5兩台,RX3三台,i5一台,分別是家人開,自己開,員工開,挺好的,便宜配置高,省油也穩定,最長期的350已經7年多了,只保養,什麼毛病沒有!15萬左右級別的車,早已是國產不弱合資不強的事實,我支持國產,我不只說,還有行動!順便說一下,國產車里邊吉利、奇瑞個人還是覺得很不錯的,有內核實力的,其他的品牌還需要踏實沉澱!
『貳』 最耐開的二手車有哪些
第一款、豐田普拉多 豐田普拉多可以說是一款經典的越野車型,深受國內越野愛好者的歡迎,這款車不僅僅在國內賣的非常好,在國際上也擁有一大批粉絲。外形勇猛、霸氣,隆起的線條彰顯力量感,即使停著不動也凸顯著濃烈的越野氣息。
作為一款經典的SUV,2790毫米的軸距保證了優越的空間,柔軟寬大的座椅非常舒適,縱然它是一款越野車,但是駕駛起來也是相當舒適,因為極強的通過性和越野性能,讓這輛車成為很多人的選擇,從維修周期來看,這款車不暴力駕駛的話,一二十年也不見得要維修。
第二款、豐田皇冠
前面我們說的是豐田普拉多作為一款SUV,擁有皮實、耐操的性質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豐田皇冠作為一款轎車,相對於其它同類車型而言,使用起來也是極為順手,不容易壞的。
「開不壞的豐田」這句話其實也是不無道理的,國內一輛計程車的壽命是8年,一般都會跑到70-80萬公里左右,而日本很多地方是用皇冠做計程車的,如果這車不夠皮實,估計也沒有那個司機選它了。
第三款、大眾捷達很多人對大眾車是又愛又恨,這個品牌帶給很多人不一樣的感受,但是大眾捷達絕對是很多人都翹大拇指的車型。捷達是最早國產化的合資車型,承載了很多人的童年記憶,前幾年保險公司很多車都是捷達,還有當時二三線城市大街小巷的計程車也是捷達。汽車自媒體大V李老鼠也是捷達王的推崇者,可見這款車是多麼的深得人心,總體來看質量好、油耗低的捷達無愧於街車的稱號。
第四款、比亞迪F3
說了好幾款合資車,並不代表自主品牌就不行,比亞迪F3作為最早一批的國產車,從駕駛感受上來看絕對是不屬於捷達的,並且它的維修率也極低。記得有個親戚在北京買了一輛比亞迪F3,每年從北京到蘭州來回好多趟,這輛車始終是一路同行,前後一共7年時間,也就換一些小零件,沒有大的故障,後來換了車之後,這輛F3也成了幾個親戚娃娃的練手車,現在還能開著跑。
『叄』 目前國內比較出名的車評人,自己都開什麼車
相比普通網友,車評人相對來說更懂車,那麼國內比較出名的車評人,自己都開什麼車?如果不做盤點,很難相信車評人居然都這么有錢,接下來我們一一來看。
車圈著名的獨立第三方的車評人,宣稱從不接受車企充值,曾被泰國西那瓦大學充值,最近跟懂車帝簽下千萬級合同,算是成功上岸。作為一名富二代,38號的評測用車經常是借不到就買。他的車太多了:冠道、雷凌雙擎、思域(兩輛)、自由俠、邁騰、GS8、艾力紳、陸巡、奧迪A8、克爾維特、斯巴魯sti,EVO X Final(兩輛)、福克斯,高爾夫、豐田86、科邁羅(多輛)、特斯拉model 3(兩輛)、福特猛禽、日產途樂、C-RV、領克01,其中有多少已經出手不得而知。
車圈又一著名人物,和38堪稱「南拳北斗」,但是風格迥異。和38號直接了當、毫不留情的風格相比,YYP就像一個太極大師,宛轉悠揚就說出了車型的缺點。所以看他的車評要學會聽他的「弦外之音」。早期作為新車評網的創始人之一,離開後自立門戶創立了大家車言論,目前可以說是賺的盆滿缽滿。YYP的車有:斯巴魯BRZ、領克01、奧德賽、MX-5、寶駿E200新能源、還給老婆買了一輛保時捷MACAN。
曾經的二環十三郎,如今的蘿卜報告創始人。熟悉的開場白是:「哈羅哈羅,歡迎收看這一期的蘿卜報告」,說實在的我覺得他的車評沒啥看的,專業的內容不多,而且你說他沒被充值,我也不信,不然自稱父母是普通職員的他,哪來的這么多錢買豪車?
他的座駕有:保時捷911(賣了)、寶馬7系、特斯拉Model S、賓士S級、賓士大G、法拉利458,保時捷卡宴turbo,豐田LC80、 蔚來ES8 、賓利幕尚、 勞斯萊斯等等。
最騷的車評人,沒有之一。二手車評測中比較有名的,最近被車企充值也接一些新車測評了,比如說君越那期,畢竟要恰飯的可以理解。李老鼠的車評對於想買二手車的人參考意義比較大,但是最近感覺說的都是些無關痛癢的話,比如「法系車小毛病多、寶馬漏油、日系質量穩定」這些。
自稱塑料德粉的李老鼠,最開始開捷達王、現在有英菲尼迪Q70、R36、福克斯RS 、馬三等等,因為他是二手車商,所以車比較多。
車評人正經的科班出身,並且畢業於名校——清華大學 汽車 工程系以及劍橋大學工業系統生產與管理專業碩士,閆闖的起點非常高,曾經是陳震等車評人的上司, 汽車 之家的資深編輯,創辦了《閆闖說車》。閆闖有保時捷911、路虎攬勝6、大眾R36、奧迪Q7、、賓士E55AMG、日產GTR、蔚來ES8等,歡迎補充。
被稱為 汽車 圈最美的車評人,不過確實比她美的都沒她有名,比她有名的沒她美(我覺得愛極客的小澤也不錯,腿好長)
看她的車評的網友,大多數不是來看車的,都是來看她的。所以看了幾期就不看了,下面一堆老婆老婆的叫。初曉敏自己開的是一輛大切諾基,這車還是比較霸氣的。
楊力的早期座駕為豐田漢蘭達,後面買了一台中東版的蘭德酷路澤、凱迪拉克CT6,他還有一輛寶馬750。
比較傳奇的一位女車評人,曾經做過房產公司的老總助理、銷售,還開過飯店。後來加入 汽車 之家,一路做到二手車事業部總經理。現在是老司機的聯合創始人,逗斗車出品人,丈母娘說車出品人。早期開POLO,現在有GTR,AMG C63等車,因為不怎麼看她的車評,歡迎大家補充。
從這些車評人看的車來看,有錢真好,因為他們基本上都是按照功能來選車,越野的、跑車、家用分的很清楚,但是基本集中在日系、德系和美系,很少有法系和國產車,除了蔚來和領克。不過車評人買啥車只能是一個參考,畢竟人家有錢可以買好幾輛車,但是我們一輛車就得滿足家用和其他需求,所以還是根據自身條件出發。
說的明白一點這些所謂的車企點評人就是靠耍一點嘴皮子來賺取知名度,真正的設計到大問題的時候,他們敢說話,就是靠耍一點嘴皮子來賺去流量,其實他們不是真正的懂車人,不要相信這些人所謂的點評。可以認真的告訴大家,只要是上市的車輛,都能開,車在於後期的保養,尤其是哪些合資車,人家在國外幾十年的造成經驗,經得起考驗的,正常保養,絕對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這些所謂的車企人,賓士漏油,他們做節目了,沒有幾個做節目把,就是做了節目的,只是敷衍性的點到毛皮,他們根本不敢往深里說,說多了會丟了飯碗,一些每天靠耍嘴皮子忽悠所謂不懂車的人來賺去流量,不要被他們忽悠。所以大家不要相信所謂的專業車評人,就想所謂的一些專家說的話,說的不好聽就是放屁,專家最會忽悠人,而且他們根本就是不懂裝懂。
從賓士漏油讓大家明白了豪車也漏油,其實很正常的,豪車它也是用螺絲組裝的,和普通車輛組裝一樣,只是它是賓士,大家都以為豪車不會漏油,其實都一模一樣。這些所謂的車評人開的車肯定是市場上比較火的車,尤其是合資車眾多,德系和日系車是這些所謂車評人選擇最多的車型,不用質疑的。老百姓買車,就是根據自己要買多少錢的車,然後在這個價位看那個車一直幾個月銷量好,絕對沒有問題,大家認可了才買的多,什麼樣的車都有小問題的,沒有完美的車,大家怎麼看。
最近很喜歡虎哥說車,干練利索,步步到位,就是不知道他的座駕!
很多 汽車 愛好車喜歡看一些媒體車評節目,想要買車的朋友也會通過這樣的節目學習一些知識。因為這些車評人長期跟 汽車 打交道,所以他們會比普通人更懂車。那麼,國內知名車評人自己都開什麼車呢?看完他們的車,你就知道該選什麼車了。
『肆』 原裝的捷達王,和方頭改的捷達王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來
改得好的車外觀上基本上看不出來!最簡單的是打開引擎蓋可以從兩邊翼子板上有無切割痕跡看得出來!有是改裝,無是原裝!引擎是分電器,化油器的為改裝!
麻煩採納,謝謝!
『伍』 捷達王怎麼改裝
要想捷達王改裝好看點就是改裝外觀,mk2的版本輪眉車頭擾流板暴龜的輪轂咬牙避震,這些改完後就很酷了,要是圓頭捷達王車頭不用改動,大包圍改法:買一套大包圍幾百元裝飾上就ok了簡單經濟漂亮。
『陸』 曾經的捷達王,為何能稱「王」
黃恆樂 主編 文化特別策劃 2021-05-31 00:10從來沒有一款重工業產品,只需叫出二字命名,全中國的人都能立馬腦補出它的外觀形象、產品特性與共同回憶。
你知道我說的便是“捷達”。也只有捷達,這樣朴實無華卻深得民心的汽車產品,才能跨越三代人植根於國民記憶中,見證中國民用車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30載,最終從一部車到一個品牌。
大眾品牌向來喜歡用“風之名”來命名汽車產品,Jetta之名便是源於平流層與對流層之間常出現的Jet Stream(噴流),我們坐民航客機遇到的晴空亂流有一部分就是這種偏西風。
這是一股強而有力高空氣流,看似狹窄,卻能綿延上萬公里,就如Jetta在大眾集團的歷史那般強韌與連綿。
一開始,Jetta僅是作為Golf( 高爾夫 )的三廂版車型出現,其在全球主要汽車市場的傑出成績令其獨立成一個戰鬥力強盛的車系家族,最終在中國市場生根發芽,成為大眾集團的獨立汽車品牌。
實力,是此間最重要的紐帶。
孕育期:夢開始的地方從清末洋務運動到20 世紀 中葉建國之初,中國工業基礎都非常薄弱,直至我們通過一場盪氣回腸的東北方斗爭贏得了長期的國家和平發展環境以及北方盟友的工業化支援,156個大型工業援建項目成為新中國工業化的第一批種子。
高速發展期從1978年開始,我國廣泛採取“引進來”策略,開放了一批沿海港口並興辦了經濟特區,當時所引入的外企最終成為中國經濟的催化劑,它們的名字有——大眾汽車、可口可樂、麥當勞、肯德基、皮爾·卡丹、松下電器、IBM、 通用 電器。摩托羅拉等等。
首批入華企業誠然享受了不少優惠政策的紅利,但實際上也是風險的最大承受者。當時中國在這些新生行業中的步伐還很緩慢,供應鏈完全沒有培養起來,因此這批大公司擔當的是開荒牛的角色。
萌芽期:初代國產捷達(1991-1997)1991年2月6日成立的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必然是此間最大的明 星 企業。因為這是一個最終涉及上下游數千家企業、數百萬就業人口的重工業項目。當時已積攢了近40年的工業化樹苗,一步步將一汽-大眾哺育成世界文明的重工業巨子。作為參考,一汽-大眾2020年的新車產量高達207萬輛,超過歐洲傳統工業強國法國一整年的全境汽車產量。
而上述偉業的正式起點,便是基於Jetta A2(Jetta MK2)打造的初代國產捷達。
青春期:大改款“捷達王”(1997-2004)
1997亞洲金融危機,改革開放20年高速發展的經濟成果有可能被一桿清台,我國果斷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讓經濟“軟著陸”。從這個時期開始,我國主要城市的人口通過大量工業化生產的食品和服裝解決了溫飽的問題,開始轉向住房與汽車等低頻次消費品,並通過需求結構變化推動了產業結構變化。
這是改革開放之後的第二個階段,一汽-大眾順勢推出了捷達大改款車型——捷達王。當時的捷達王定位同級別中的高端,用核心技術走紅,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對手不多。這批合資競品的綜合素質卻也不差,因為當時整個合資品牌群體在品質和銷量上均一支獨大,對自主品牌形成了技術上的碾壓。捷達能在這等競爭態勢中獲得銷量上的佳績,實屬不易。
中國市場有一個很獨特的命名習慣,就是喜歡 把性能優於同行的產品命名為“XX王” 。比如讀碟成功率高的CD機叫鐳射王,節油能力強的柴油車叫柴油王,鮮蝦特別多的蝦餃叫蝦餃王,變焦能力強的長焦數碼機叫變焦王,肉粒多的火腿腸叫金鑼王中王……因此,為何能叫“捷達王”,就不言而喻了。
從1997年開始,一汽-大眾開始生產“捷達王”轎車,它除了外觀、安全、舒適等配置的升級之外,更有最大的亮點是採用了20V汽油發動機。
這款隸屬於EA113系列的1.6L四缸自然吸氣發動機將SOHC改為DOHC,8V改為20V,每缸5氣門,3進氣2排氣,配氣效率大大提升,這就是玩家口中的“ 五閥車 ”。
進氣量提升了,燃燒效率提升(在90年代末算是較高水平),動力輸出提升,降低油耗至5.9L/100km的同時還能減少廢氣排放。
配合全新的多點電控噴射技術,捷達20V發動機的峰值扭矩為150N·m,最大功率74kW,換算成德制馬力“高達”101PS,101馬力推動1.12噸輕而易舉,在那個年代很是生猛,上140km/h玩兒似的,廠家標定的最高時速為181km/h,實際上最高可以沖到195km/h。
在2007扁平燈捷達王之前,已有一批方燈20V捷達出現,而這批捷達目前被炒出了很高價格。有車主將捷達王爆改到400PS德制馬力…… 懂行的朋友應該知道,就是那台“FMC & 工匠派”的作品,李老鼠還給它改了後驅。
時隔二十幾年,捷達王依然如此受歡迎,那是因為1997年時一台捷達王頂配落地大約要12萬元,在廣州可以輕松買兩房一廳,然而並未妨礙捷達家族成為國內最暢銷的車系。當時能開得起捷達王的,可不是普通家庭。
1998年8月14日,第一輛裝有ABS的捷達王下線,這是國內A級轎車上首次批量安裝ABS。
1998年11月19日,裝備4AT的“捷達都市先鋒”下線,成為第一款搭載自動變速箱的國產捷達車型。
2001年2月7日,第一輛捷達內飾改型車下線。
2002年3月1日,捷達“安全升級版”在總裝車間下線。
2002年5月25日,捷達柴油車下線。
截止至2002年8月26日,國產捷達家族累計銷量50萬台。
擁有強悍動力的捷達王,除了在1997北京拉力賽、1997首屆中國汽聯杯全國優秀車手南北挑戰賽、1998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1999年世界拉力錦標賽 北京 站等賽事的佳績之外,還在民用市場創造了一系列耐久性奇跡。
1996年,珠海計程車司機蘇耀洪駕駛捷達,創造“60萬公里無大修”記錄。2001年,職業旅行家廖佳女士駕駛新捷達王從北京出發,歷時142天,行駛6萬公里,創造單人單車無後援橫穿歐亞大陸的壯舉。
2006年,吉林長春計程車司機李寶興、何革駕駛著 " 100萬公里無大修 " 的捷達,成功翻越唐古拉山完成進藏挑戰。2008年,牡丹江計程車司機董志謙駕駛捷達柴油車,以2.5L/100km的油耗,僅用一箱油行駛2199公里,創下了新的節油紀錄。
捷達在中國汽車消費者心中有著無可替代的位置,捷達王必然是其中最輝煌的一節。
蓬勃期:王者地位的奠定(2004-2019)中國2001年加入WTO之後,世界500強公司大量進入中國,帶來了技術和管理經驗,盤活了經濟,中國靠著第二產業和國際貿易實現經濟騰飛。
從2006到2015的黃金十年裡,中國GDP從2.75萬億美元一路飆升到11萬億美元, GDP佔全球經濟比例每年都有1%的巨大變化。
國民消費能力大幅度提升的同時,首輛捷達FL II(二次改型車)於2004年下線。
一直到2006年7月14日,第100萬輛國產捷達下線,要是拍成一排則全長約為4415千米。此時距離第1輛國產捷達下線已有5335日,日均產187.44輛,年均產6.84萬輛,堪稱不老神車。
2010年推出的新捷達作為Jetta MK2的最後一次改款,此時中國的汽車供應鏈已被完全培養起來,憑借這些由合資企業創立的工業環境,中國自主品牌迅速崛起。
面對品質技術還有一定差距的自主品牌新產品,新捷達憑借極為強悍的品質與性價比,依然在市場上有著非常高的銷量,其中2012年就賣出24.25萬輛。
2011年,一汽-大眾推出了捷達兩百萬紀念版。
與此同時,替代Jetta MK2的下一代產品正在研發中, 一汽 大眾 品牌內部也有多重產品分級以佔領不同的市場。
2012是捷達的里程碑年份,此時中國經濟佔全球經濟比重已經超過了10%大關,民生得到了極大改善,汽車開始大規模進入平常百姓家,全國汽車年產/銷量逼近2000萬輛大關,穩坐全球汽車工業產銷量第一寶座。
2012年8月31日,全新捷達亮相第十五屆成都車展,捷達家族迎來了全新換代,重新定位為合資品牌入門級、高性價比、高品質、三廂緊湊型轎車型路線。中國汽車市場開始白熱化階段,新捷達依靠一汽-大眾的品質背書,依然保留與生俱來的、不可替代的市場地位。
升華期:從一款車到一個品牌(2019-)
德國時間2019年2月26日,大眾集團旗下全新子品牌在集團總部德國沃爾夫斯堡正式發布,英文名為 Jetta ,中文名為 捷達 ,品牌slogan為“ 承非凡·啟新境 ”。
捷達車系家族從此晉升為大眾集團旗下第13個子品牌,一汽-大眾旗下第3個合資品牌。
不是每一台捷達都叫捷達王,但 我們心中的捷達永遠是國民車之王 。
為何捷達必須要獨立成為一個汽車品牌呢?
且看捷達進入中國的30年,捷達車系與捷達品牌的用戶量呈現出指數爆炸的趨勢:1991年捷達進入中國,2002年捷達累計銷量突破50萬輛,2006年達到100萬,2011年達到200萬, 截止至2021年已收獲多達460萬用戶 。
龐大的群眾基礎,決定了捷達品牌獨立化事業的正式開啟。
擁有同樣用車需求的用戶數量如此龐大,他們之間的共性會變得更加顯性,在汽車研發、製造、銷售、保養過程中涉及的共同需求被一一提煉出來,匯成全新捷達品牌的創立初衷。
升格為品牌之後,捷達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初衷卻一直沒變: 使用在中國車市中處於上流的技術,傳承結實耐用的家族傳統,用實惠厚道的價格與配置,實實在在地走量。
獨立品牌之後的捷達,最大的優勢是可以使用大眾MQB橫置發動機模塊化平台來完成品牌內新車的研發。
MQB平台通過大量的數據模塊支持來完成對車輛的設計。 經過MQB平台整合之後,捷達品牌得以擁有業界頂尖的工業設計優勢與機械性能,還能賣一個十分有競爭力的價格,整車完成度高,返修率極低,保養維護成本大幅度降低。
與此同時,大眾旗下的EA211系列四缸汽油機也為“一門三捷”(VA3、VS5、VS7)提供了 輸出猛、燃耗低、排放優、耐久強 的內燃機動力。
1.5L自然吸氣(EA211-DLF)為VA3服務,1.4T渦輪增壓(EA211-DJS)裝備於VS5與VS7,這款1.4T還採用了高功率版輸出,最大功率110kW(150PS),峰值扭矩250N·m。
有了技術基礎並不夠, 捷達品牌新產品的建造過程必須是極為考究的 。2019年捷達品牌落戶成都工廠,以康采恩生產體系(KPS)和奧迪特評審體系( AUDI T)為准則,越級定下了捷達品牌車型的生產標准。
一汽-大眾成都工廠佔地面積2000畝,完整的沖壓、焊裝、塗裝、總裝4大車間共計7座廠房,每58秒可以生產一台新車。剛剛我們說過了,捷達品牌生而為“國民車”,就是為走量而來的。
如今的捷達產品線捷達品牌目前布局有“357”產品線,緊湊型三廂轎車VA3、緊湊型SUV VS5、中型SUV VS7均是當前中國汽車市場的熱門分類。
捷達品牌創立於2019年,不久之後便遇上了黑天鵝事件新冠疫情。在全國經濟進入滯漲的尷尬時期,品牌宣傳活動根本無法正常開展,新生的捷達品牌居然能 在2020年全年完成高達16萬輛 的銷量, 生在逆風局,竟能在競爭白熱化的合資入門級紅海中奪得一席之地 ,算得上勵志之極。
在捷達產品線中,先鋒力量是定價為6.58-9.28萬的緊湊型轎車VA3。同級別的競品有一汽豐田威馳和東風悅達起亞K2,這兩款車型都面臨著技術落伍的問題。
VA3不僅在底盤技術與車身工藝上有質的超越,內飾做工更是達到了15萬級的越級水平,多媒體系統支持CarPlay和CarLife,保證了移動互聯的需求,還有座椅加熱、發動機氣筒、胎壓監測、自動大燈、定速巡航、側部安全氣囊等等實用化配置。
緊湊型SUV是2014年以來的市場大熱,捷達瞄準了細分市場推出VS5車系家族,官方零售價介於8.48萬到11.28萬之間,競爭對手為吉利繽越、廣汽 傳祺GS4 、比亞迪宋Pro、 長安CS55 Plus 、斯柯達柯米克等。
不得不說,同集團內部的柯米克競爭力不俗,而自主品牌競品們吃虧在做工和口碑之上。VS5除了動力強勁、油耗低、做工好之外,還有年輕化的個性配色方案,以及ACC自適應巡航、8英寸觸控大屏、側氣囊、運動模式、電動天窗、LED前大燈組、自動頭燈、感應雨刷、CarPlay/CarLife等配置。
VS7是當前捷達品牌的旗艦車型,4624mm車長提供了充足的內部空間,前後獨立懸架系統提供操控與舒適上的雙重優勢,ACC自適應巡航、360°全景影像、運動模式、自動駐車、全開啟式全景天窗、全LED前大燈組、感應雨刷等一系列配置誠然是提供的,而且多數並非高配僅有。
考慮到VS7的官方售價僅為10.68-13.68萬元之間,同價位可選的競品有長城哈弗H6、吉利博越、 長安CS75 Plus 、榮威RX5等自主品牌車型,合資競品僅有斯柯達柯珞克,捷達VS7的品質優勢得到了更明顯的呈現。
為了慶祝捷達誕生30周年,一汽-大眾於今年5月10日推出了VS5與VS7兩款車型的30周年紀念版。
所有30周年紀念版車型外觀上都新增了鉑金灰、錳石黑兩種車身顏色,B柱、迎賓踏板、前排座椅頭枕等多處增加30周年標識,彰顯其與眾不同的獨特身份。
車內配置上,30周年版SUV車型採用上下一體的純黑儀表台,在空調出風口、門把手蓋板、車窗按鍵蓋板等部位增加高亮黑鋼琴烤漆與鍍鉻裝飾。
30周年版SUV車型還可選裝多種雙拼色皮質座椅,輔以黑色座椅灰色縫線。捷達VS5車內中央扶手增加USB插口、後排儲物盒。
三十而立捷達王已成國民回憶,真正留存在我們心中的是那個技術領先、品質可靠、價美物廉的國民車形象。
三十載的奮斗,換得全民的一句品質口碑,這就是捷達的奮斗之路。
那些坐著捷達長大的孩子,如今已經成為全新捷達品牌的新一波車主群體 ,陪伴他們的是更加安全、更加時尚、更加舒適、更加耐久、更加在情感上不可替代的捷達新品。
正因銷售業績明朗,一汽-大眾還提出了捷達品牌的出口計劃,這個紮根中國的德系國民車品牌,即將在全球范圍內為越來越多的年輕家庭帶去實誠可靠的捷達品質。
(圖/文: 黃恆樂)
@2019『柒』 每天研究車的汽車媒體人們,自己都買的什麼車
我給電台打工,做著自己熱愛的廣播。打小喜歡 汽車 ,曾經的理想就是做個司機可以天天開車。所以現在做廣播 汽車 節目主持人算是興趣和理想的雙豐收。
當然我也不是土豪,做不了玩豪車超跑起家的車評人,更離大V有十萬八千里。我只是天天跟聽眾聊著有車生活的家長里短,聽聽他們的買車用車經歷,跟他們談談我的購車觀念和用車方法。
作為一個經濟小省的省級廣播,車企也不會太看重,更不會擔心你的影響力會左右到他的銷量,所以充值一事完全談不上。我們也有很多 汽車 廣告,但並不都是沖著我的,而是看中了我們整個廣播電台的收聽效果。其實這樣也好,心裡沒壓力,更不用看車企車商臉色。
我1998年拿的駕照,拿了照後卻一直在騎著摩托,90年代的家用 汽車 還是太貴,根本買不起。我的第一輛車是2000年購買的夏利7100A,1.0三缸,是最後一批化油器車,當時破天荒降價到3萬8甩賣。我那會工作沒兩年,月工資1千出頭,完全沒積蓄。但實在太想開車了,爸媽心疼兒子,就立馬付了這筆錢將夏利開回了家。這輛夏利陪著我度過了8年,期間我用它接回了媳婦,又開著它拉著瓷磚啊地板啊等等各種建材去裝修新房,帶著父母各種遊山玩水。小是小了點,但非常實用。
2008年想換車了,當時已做廣播 汽車 節目8年,也想玩一玩車,同樣犯了選車糾結症。選來選去,最終選中了長安馬自達3 2.0手動擋,這車操控性好,動力棒,當時價格有點小貴,13.48萬。不過媳婦支持,還是咬咬牙買了。現在這輛馬3我還在開著,車況仍然很好,但因為是國3排放,估計最多也就用1-2年了。
去年8月,我又入手了一台MPV。主要原因是家在海口,一到冬天老家親戚就扎堆來玩,沒有大一點的車接待不方便,而且家有老小一起出遊的話坐小車也實在太擠。我天天在節目中向聽眾宣傳實用理念,特別為自主品牌鼓與呼,10萬元以下推薦的基本都是自主品牌。那到了自己買車時不能光說不練啊,所以我選了比亞迪宋MAX 七座頂配,價格不到13萬,空間雖然不是特別大,但5-6人乘坐出遊也夠了。
做 汽車 節目那麼多年,試駕過的車型也特別多。現在單位年輕人買車不是賓士就是寶馬,買保時捷的也大有人在。也有朋友勸我:「你作為 汽車 節目主持人不換個豪華品牌面子上過不去」。但我不想讓車成為自己的負擔,等到以後退休了,說不定買輛跑車玩玩,還可以弄輛哈雷騎騎。
每天研究車的 汽車 媒體們,自己都買的什麼車?相比普通消費者,他們應該更了解這個行業也更懂車,他們的選擇不一定是對的,但是對我們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陳震曾經被傳為 汽車 評測圈的兩個富二代之一,但是據他本人辟謠,他爸媽都是普通員工,如果真是如此的話,他能買這么多豪車,看來車評人真的很掙錢。他的座駕有:保時捷911(賣了)、寶馬7系、特斯拉Model S、賓士S級、賓士大G。
如果說陳震還是偽富二代的話,38就是名副其實的富二代了,他聲稱自己從來沒有接受過廠商充值,不過被泰國西那瓦大學充值過,最近又跟懂車帝簽下了合作協議,不過他的車評確實觀點鮮明、毫不留情。38號的車太多了,科邁羅就好幾台、ctsv、克爾維特、斯巴魯sti,EVO X Final2台、福克斯,高爾夫、豐田86、特斯拉model 3(兩輛)、福特猛禽、日產途樂、C-RV、領克01、冠道、雷凌雙擎、思域兩台、自由俠、邁騰、GS8、艾力紳、陸巡、A8。這其中有多少車已經出手不得而知,如果都在那得多大的車庫啊。
以前新車評的聯合創始人,現在獨立出來創辦了大家車言論,被稱為車評人中的太極大師,基本不會過多去批評一款產品,而是以溫和的話語娓娓道來,所以看YYP的車評需要善於捕捉他的話外之音。
YYP曾經有一台豐田威姿,現在有斯巴魯BRZ、領克01、奧德賽、MX-5、寶駿E200新能源。YYP是典型的務實的廣州人,雖然有經濟實力,但是不買豪車,除了兩款小眾的轎跑,其他車以實用為主。
正宗的科班出身,清華大學 汽車 工程系學士學位,劍橋大學工業系統生產與管理專業碩士學位, 汽車 之家資深編輯,《閆闖說車》創始人,說實在我不怎麼看他的車評,所以對他的風格不甚了解。
閆闖的車也很多,大眾R36、奧迪Q7、保時捷911、路虎攬勝6、賓士E55AMG、日產GTR。
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 汽車 工程學院,他的風格不像YYP那樣婉轉,也不像38號那樣激進,基本上就是講一些自己用車的感受,優缺點都會直接說。
楊力的早期座駕為豐田漢蘭達,後面買了一台中東版的蘭德酷路澤、凱迪拉克CT6,他還有一輛寶馬750。
最騷最接地氣的車評人,主要做二手車的評測,最近因為要恰飯也接了一些新車的評測,總的來說對於買二手車的消費者具有不錯的參考意義,
自稱塑料德粉的李老鼠期開二手的大眾捷達王,最愛的車就是大眾的R36,最近又收了一輛馬三,但是他本人常開的車應該是R36。
汽車 圈最早的美女車評人,最近隨著 汽車 自媒體興起, 汽車 女主播越來越多,但大部分都是不懂車靠顏值吸粉的,曉敏算最早也比較懂車的女車評人。不過她的車評基本都被下面熱情的男性粉絲包圍,基本不是來看車評的,都是來看她本人的。初曉敏自己開的是一輛大切諾基,這車還是比較霸氣的。
可以看出來,除了領克之外,車評人很少買國產車,主要集中在日系、德系和美系,車評人怎麼買車只是給我們一個參考,在實際購車過程中我們還是要實際試駕、體驗之後再做決定。
汽車 媒體人最愛買的車TOP 10
1大眾高爾夫
在4代高爾夫剛進入中國時,當時幾乎半數的 汽車 媒體人棄富康和捷達換了4代高爾夫。直到國產6代高爾夫到了媒體人買高爾夫的頂峰,讓高爾夫當之無愧的排在媒體最愛車的榜首。不過貌似沒有幾個 汽車 媒體人開高爾夫7。
2本田奧德賽
上一代奧德賽並沒有成為多數媒體人的選擇,可長高了的全新奧德賽卻成了目前最受媒體人熱捧的車型之一,直到上市半年後依然熱度不減。事實上在媒體圈裡也流行買車買新不買舊的「格言」。
3MINI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MINI,這句話太強大了。 汽車 媒體人選MINI的並不在少數,但女士並不多,真正買的多是熱愛駕駛的男士們,甚至愛不釋手。造型風格大變的新款MINI就另當別論了。
4大眾途安
在國內市場征戰多年的大眾途安,也是 汽車 媒體人們曾經最喜歡的車型之一,曾經被譽為最有品味之選。如今選擇多了卻少有媒體人再想起途安,一是可選車型實在太多了,二是車確實老了點。
5BMW 1系
同級中缺少競爭對手的BMW1系仍是不少年輕 汽車 媒體人買車的首選車型之一。緊湊加後驅,BMW的金字招牌,被洗腦了也正常。
6上一代凱美瑞混合動力
上代混動版萊美瑞被 汽車 圈內稱作資深媒體人准座駕。原因很簡單,當年誘人的媒體折扣價加上低油耗成為許多年紀稍長又資深的媒體人的選擇,價格還是硬道理。
7本田雅閣
又一款本田車入圍,看來媒體們是被本田的魅力深深折服?可惜我只是個本田摩托車愛好者,不然也早已投入雅閣的懷抱。中庸、品質加口碑沒有比這些更能打動各位 汽車 媒體老師。
8雷克薩斯ct200h
如果我說它是許多接近中年的女性資深媒體人的鍾愛車型之一,開此車的年輕人可不要拍磚。之所以被這些人愛,是因為CT200h能滿足她們的挑剔用車需求。
9日產NV200
10別克GL8
如果不是別克4S店老闆,那麼GL8的私家車不是 汽車 媒體就是和媒體打交道的人們。不信你看看周圍的GL8私家車主,問他們有沒有做媒體的親戚。
奇葩排行榜
1薩博
如今還在開薩博的媒體老師一定是熱愛駕駛的媒體大叔,在他們的心目中薩博一定是好車王中王,對寶馬、奧迪一概不屑。
2雲雀
十幾年前屌絲媒體老師會買的車型之一,相信如今沒人開了。提到它,0.667L排量的四缸發動機,四輪獨立懸掛……或許當年開此車的人都在感嘆沒有心情再買變成「豐田」的斯巴魯了。
3化油器捷達
或許還有 汽車 媒體老師在開化油器的捷達,當年國產的捷達CL確實是一代經典。不過這些媒體老師現如今買車依然保守,斯柯達明銳或者豐田拉羅拉是他們的首選,實用為先讓他們的理智戰勝一切。
4豐田老皇冠
還在開此車的人一定是個老爺車迷,並且是90年代日系豪華車的終極粉絲。在他們的眼中新車毫無魅力,說不定自家的車位上還停著一輛同年代的日產公爵。
5江淮瑞風
擁有此車的 汽車 媒體老師算是鳳毛麟角,有家室、有孩子、有擔當,平時花錢從不大手大腳並且還是個居家過日子的好手。空間大、口碑好、價格便宜的江淮瑞風成為他們居家車的首選。
6依維柯
買這類車的媒體老師都是玩家,並曾經在江鈴全順和依維柯低頂版之間猶豫不決。不過拿回來一頓改裝,讓車變成實現自己的興趣愛好的工具才是他們的車生活。
作為一個在專業 汽車 網站工作多年的編輯,每天的工作就是和車打交道,不久前自己入手了一款頂配的2018款吉利帝豪GL,個人覺得,媒體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客觀理性,買車不跟風,一般入手的都是預算范圍內性價比很高的車型。
我的買車預算是十五萬,很多親戚朋友向我推薦合資車,其實我很清楚十來萬的車里哪款才是產品力最好、性價比最高的。下面我就跟大家說一下十萬級轎車里,為何我會選擇2018款帝豪GL。
首先,十萬級家轎大部分都是緊湊型轎車,空間感一般,而2018款帝豪GL車身長寬高分別是:4725mm、1802mm、1478mm,與目前熱銷的合資車大眾朗逸、軒逸、卡羅拉等相比空間都更大,軸距兩米七已經達到了中級車的標准。即使拿大眾最新推出的A+級朗逸plus和它比較,在車身長度、高度和軸距上都是帝豪GL更勝一籌。本人買車前就試駕過2018款帝豪GL,身高一米七六的我坐進去頭部空間還有一拳多的距離,腿部也很寬松,更重要的是後排座椅可以並列坐下3個人,非常寬松,平時帶家人出遊非常舒適。
(圖:2018款帝豪GL)
另外,2018款帝豪GL的配置也是同級別里最高的,尤其是與合資比起來簡直可以用「富豪」和「乞丐」來形容了。即使是號稱配置全面升級的朗逸plus,在配置上與帝豪GL相比都「吝嗇」不少。比如在安全性上,十萬出頭的帝豪GL不僅安全氣囊數量多,還帶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而朗逸plus要達到同樣的配置,價格至少要貴四萬以上。在輔助操控方面,帝豪GL更是配置了駐車雷達、倒車視屏影像、定速巡航、自適應巡航系統、上坡輔助、自動駐車等高 科技 配置,非常豪華,而同價位的合資車里,朗逸plus、軒逸、卡羅拉、別克等都沒有帝豪GL豐富。此外,帝豪GL上還搭載了 科技 含量很高的吉客智能生態系統(GKUI),這個智能移動系統人機交互體驗非常好,在國內屬於領先水平,用戶只要說一句「你好,帝豪」系統就會自動開啟,打開天窗、聽音樂、開關空調等都能通過語音智能操控實現,非常方便,而這一高 科技 配置在同價位的朗逸plus、軒逸、卡羅拉上也統統沒有,即使售價16萬的朗逸plus頂配版上帶有車機互聯功能,也只提供基本的 娛樂 功能,車聯網功能基本沒有。
另外,本人對車子的動力和操控也很在乎,在2018款帝豪GL上市後試駕過一次。動力方面,帝豪GL搭載的是1.8L和1.4T「中國心十佳發動機」,尤其是1.4T無論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98KW,最大馬力133,最大扭矩215Nm,深踩油門就有明顯加速感,渦輪介入也比較早,平時用車無論上下班擁堵路段還是自駕游,動力輸出都很平穩。而同價位的合資車中,朗逸plus搭載的發動機是1.5L自然吸氣,軒逸是1.6L自然吸氣,在發動機功率、馬力和最大扭矩上都和帝豪GL存在不小差距。另外,帝豪GL底盤懸架採用了前麥弗遜、後扭力梁的組合,懸架採用偏舒適的調校,應付日常顛簸路段比較自如。
最後要說的是吉利的設計,2018款帝豪GL無論外觀還是內飾都相當驚艷,細節非常講究,可以說是同價位車型中設計感最高級的一款。比如其採用新簡雅美學設計的外觀,簡約、優雅,前回型格柵與LED大燈連為一體,視覺寬闊舒展,流線型車身線條從車頂連貫至車尾,一氣呵成;尾部排氣管也很有跑車風范,非常運動。內飾同樣講究:大量的銀色裝飾條、8英寸觸控大屏、以及金屬魔方紋理飾板和吉利特有的「G」紋路,都營造出很強烈的品質感。
可以說,作為一款十來萬的家用轎車,2018款帝豪GL不僅設計大方,配置豪華,價格也非常厚道,性價比很高。而反觀同級別的合資車,產品力一般價格卻很高,對於一個理性的 汽車 業內人士來說,帝豪GL這樣性價比高的車型才是我們的購車首選。
汽車 自媒體魚龍混雜,個人能力和層次也分三六九等。這個行業看似光鮮亮麗,其實背後的實際情況,並不像大家看上去那麼高大上。大家看到那些網上評價豪車的自媒體人,有一部分人自己並沒有豪車,然而評價豪車只是他們的工作和愛好。真正能賺到錢,有錢買豪車的 汽車 媒體人確實有,但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媒體人都在靠著工資生活,偶爾有點「車馬費」基本也就只夠吃頓飯的。 最尷尬的是,每次有豪車上市,或者車展之類的活動,就成為了很多 汽車 媒體人在朋友圈的裝X秀圖大賽。大概話術是這樣的:某某車的動力真猛,內飾真豪華,真喜歡....我就想弱弱的問一句:車確實是好車,你們啥時候買?弄個試駕車跟朋友圈裝啥呀,再厲害它也不是您自己的呀,3天之後不還是一樣要給廠家還回去么? 很多自媒體人會陷入一個「怪圈」覺得自己試駕和接觸的豪車多,就對豪車非常了解!跟誰一聊起豪車,都有種要給別人上一課的架勢!舉個例子吧,如果你跟一個女孩剛接觸3天就覺得自己很了解人家的話,那純屬瞎扯,您連人家手可能都沒拉到呢,談什麼了解,但是跟這個女孩談半天戀愛和把她娶回家又是另外兩種感覺和層次。 寫在最後:其實很多 汽車 媒體人的工資並不高,也開不上豪車,但是由於工作的原因會接觸到很多車,所以就會給大家一種閱豪車無數,但是就是愛坐地鐵出行的境界!我個人認為,只有到達一定層次和境界的時候,才能體會到不一樣的東西。只有當自己擁有否些東西之後,再去品頭論足,才有說服力!
目前家裡兩台車,第一台是2011年初次購買的雪佛蘭樂馳(微型車里的神車)主要作為鄙人在城邊工作的代步工具(每日15公里)。每月大概150元油費。第二台車是2016年購買的大眾朗行(自舒版),這台車主要作為夫人在鄉鎮上班(每日約30公里)的交通工具,女同志開還是自動擋的方便一點。每月的油費大約在600元。
對於購車來說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買什麼樣的車要根據誰來開,什麼路況開,有什麼需要開等等多種情況來考慮。所以說選車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我不是什麼車評界大咖也不是什麼專業車評人,只是一個26年駕齡、做過幾年專業司機、安全行駛里程過百萬公里的老司機。自主品牌的 汽車 接觸的非常少,純電的車沒開過,主流進口品牌車和合資車基本都開過或試過。現就以個人的駕駛經驗談談:自己買車,不差錢的大排量自吸+AT;居家過日子的,中小排量的自吸+CVT;主要在市區跑的且年行駛里程上2萬公里的,推薦油電混動。個人感覺最坑的是: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雙離合變速箱。居家過日子想省心,二手又保值的:新奧拓、飛度、卡羅拉、奧德賽、凱美瑞、XRV、RAV4、漢蘭達。為什麼全是日系,那是為了不想讓看了我的推薦後買車的人戳我的脊樑骨。至於鍵盤俠們,反正說什麼都會被他們噴。最後說一聲,我自己買的第三輛車是長城H3 2.5Tci,陪著我混跡各個水庫野釣七載,大毛病沒有,細節嘛,畢竟車價在那兒不是,習慣就好。
對於那些 汽車 領域的自媒體大咖,我自己所知道的是,他們買的車子一般都比較好。大多是一些高端車型,跑車之類的,他們所使用的車輛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並沒有太多的參考價值,畢竟多數人是買不起的。
作為 汽車 領域自媒體的小咖,洪健來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買車經歷。
我第一台車是二手奧拓。這台車當初買的價格很便宜,純粹就是拿來當做上下班的代步工具。但是我拿到手的時候,車子其實已經非常爛了,但是架不住自己沒錢呢,好不容易修修補補,改的還算不錯。雖然只有0.8的動力,但是平時跑跑市區還是夠用的,就是需要吐槽一點的是,別小看你這0.8的動力,1公里要5毛錢,油耗確實有點高。不過因為公司離家並不是很遠,所以也勉強可以接受。
又因為我站在這台車上,花了很多錢和精力,在我用車的時間段內,基本上小奧拓也沒有給我帶來多少麻煩,也從來沒有把我拋錨在路上。相反,因為是第一台車,所以格外的珍惜,但不僅給我帶來了出行上的便利,而且你給我帶來了很多美好的回憶。而且即便後來換了車,我也沒有第一時間把他賣掉,後來陸陸續續又用了一年多,實在用不上了,才把它賣給了我表哥。加奧拓的生命力也確實頑強,至今仍在服役當中。
我的第二台車是一台二手的朗逸。當時因為手裡的預算不多,所以想著說買一台車況比較好的二手車,當做上下班代步平時家人出行也比較方便,畢竟奧拓的空間太小。朗逸的配置是1.6自動擋帶天窗,主要是考慮到1.6的排量比較合適,動力不會太弱,油耗也不高。更主要的是空間還夠大。我在使用朗逸的兩三年時間內陸陸續續搬了三次家,每次朗逸都能一次性的幫我把東西全部裝上,這個容量確實也夠大。
我的第三台車是魏派vv5。當時選車的時候,實際上是沒有考慮到這款車的,真正的意向車型是哈佛h6,當時問遍了佛山的4s店,都跟我說沒車,去看了比亞迪唐,新車剛上市,沒優惠,價格貴,我想要的配置更貴。所以這才去看了魏派vv5。不到4米5的車身,車內空間卻卻不小,2.0t的發動機,動力也夠大。低配車型,我想要的配置都有了。價格14萬,比唐便宜了一萬多。雖然唐的車身數據會大很多,但是想著vv5也夠用,而且外觀設計也很 時尚 上檔次,所以就這樣選擇了它。
買完車到現在也差不多有半年多的時間了。總的來說,vv5的表現,還是讓我非常滿意的。油耗從提車的十幾升,到過了磨合期之後的9L,算不上便宜但起碼也在可接受范圍內,作為一款SUV車型,能有這樣的油耗表現,已經算的非常不錯了。開車的感覺非常穩,19寸的大輪胎抓地力非常強,過彎過坎過減速帶輕松搞定,絲毫沒有多少顛簸感。唯有一點讓我不滿意的是,車輛的靜音效果並不好,拍照和封照非常明顯。除此之外,整車其他方面都讓我覺得,我花的錢物有所值。
有人可能會奇怪,為什麼我一個跟 汽車 領域有關的人,會去買一台國產的SUV車型呢?其實道理很簡單,一因為我沒錢,二現在國產車表現也不錯啊。既然便宜又好用,我為什麼不選呢?
所以說,不要去迷信什麼所謂的跟 汽車 行業有關的人開什麼車,就覺得他們的選擇是對的。其實他們的選擇也不一定對,只是一定會選擇更符合自己需求的車。選擇一台適合自己的車,比選擇一台好車更重要。
對於那些 汽車 類大V搞不清楚,有一定影響力了基本都是被充值的土豪……我們還是屌絲┌(。Д。)┐,用車也基本都是普通的民用車,聊一聊經受過的一些車。
從QQ的年代到現在用過的車子不少,不過基本都是用段時間就轉手了,其中包括風雲、比亞迪F6/F0、瑞虎3、瑞風M5、寶駿510、秀爾、無限v7、途觀、探界者、天籟、Q7、秦、老款唐,還有一些貨車,其他玩幾天就轉手的不一一列舉了,這些車用的時間都比較長感受也都比較深刻。
現在留下還在用的是瑞風m5、秦、F0,基本都是紮根人民群眾的車子,留下的這三款車基本滿足用車需求。長途自駕用M5、市區代步秦、買菜逛超市F0,幾台車綜合了油老虎、性能、抖動幾個明顯特點,挺有意思的。
至於那些玩段時間就轉手了的車子就不一一評價了,因為投資一家汽貿所以對車子了解比較多,後期出的乾式雙離合也經手過一些基本都是麻煩,所以對這些車子也有偏見。
買車符合自己的需求就好,沒有必要一味追求品牌而犧牲用車體驗,也沒有必要為了所謂的面子買一些超過自己經濟承受能力的車子,車子是用來改善生活品質的別讓買車養車成為負擔。
每天研究自媒體的朋友開什麼車,這個還是令大家比較好奇的。說說身邊幾個資深自媒體玩家都開什麼車吧,或許會和您想的不一樣。
豐田埃爾法。這是一位資深自媒體玩家,各大平台均有賬號,並且做的非常不錯的。幾年資本的積累,開上了豐田埃爾法。大家可能對這個車子不怎麼熟悉,就是明星們最愛的保姆車,豐田商務車。該車是日本進口過來的,據說每月只有四百台的名額,再加上明星效應,該車也是一車難求。物以稀為貴,加價二三十萬才能入手,一款普通的商務車售價百萬。確實是挺佩服這種大佬的,還得繼續搬磚啊。
自主品牌 汽車 。身邊有幾個自媒體玩家,人家就買的是國產車。他們說自主品牌 汽車 近年來有了很大的進步,與合資車之間的差距非常小了,只是品牌不夠響亮,只是很多人還在用以前的眼光看待國產車。國產車配置非常豐富,性價比高。
身邊有很多做自媒體的朋友,你會發現他們開的車子都是不盡相同的,或許每個人對 汽車 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才有了現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媒體新潮。
做自媒體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嚴格要求自己,還要努力學習知識。有的專職,有的兼職,專職的以此作為經濟來源,必須十分努力;兼職的需要忙完工作,擠時間來做。每每深夜都在挑燈伏案。
『捌』 全中國最大,最好,最厲害的改裝汽車在哪
日本改裝車行。 在汽車工業發達國家,汽車改裝已經成為汽車產業鏈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涉及到業態延伸、產業多元、文化內涵、個性消費、時尚體現、科技研發等諸多領域。經濟全球化的背景已經使汽車的國別屬性變得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品牌文化和工業文明的繁榮。作為全球第二大汽車消費市場,中國市場為汽車產業鏈上各個環節均創造了歷史性的機遇,包括整車、配件、用品、服務、文化、運動、貿易、金融、研發等等。然而,汽車改裝雖然在國外發展了幾十年,在中國卻只是剛剛為人們所了解,因此,一個從空白到興旺的市場所蘊含的商機是巨大而誘人的,許多有遠見的汽車改裝企業早已在中國設立了辦事機構及經銷機構,期待著能夠在這個新增乳酪中獲得更多的利益。
2006年首屆上海汽車改裝博覽會的成功舉辦引起了國外汽車改裝巨頭的高度重視,這是我國首次得到相關機構審批的以「汽車改裝」命名的行業專業展覽,並得到了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和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的全程支持。美國、德國、日本、英國、加拿大、新加坡以及中國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汽車改裝機構、汽車運動組織及專業媒體均組團進行了參觀,並與組委會達成了2007年度的合作協議。目前,組委會已相繼在德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台灣、義大利等地區設立了6家聯絡處。屆時,各聯絡處將組織區域內的國際改裝品牌組團參展。
2007年第二屆上海汽車改裝博覽會將以國外汽車改裝品牌為主流,預計佔到參觀總面積的75%,這次博覽會將真正實現國際化、專業化的展覽目標,成為國際汽車改裝品牌拓寬市場、經貿合作、技術交流、文化溝通的有力平台。
據組委會秘書長秦國介紹,汽車改裝已經超出了張揚個性的單一范疇,它更多的表現的是一種廣義的汽車文化和工業文明進程,追求時尚生活、崇尚人文文化、體驗現代科技等等都已成為汽車改裝市場的生存背景。例如,本屆展會中就會有許多商用多功能車、旅居房車、定製車型參展,在豐富了展品的同時,也表現出了改裝文化的廣泛內涵。第二屆博覽會將用13000平方米的面積來展示國際最新的品牌改裝車,參展車型以原廠品牌改裝車、賽車、商旅改裝車和專用改裝車為主流。目前已預定展位的品牌包括:蓮花改裝車,寶馬哈曼改裝車,凱森賓士改裝車,三菱EVO改裝車,阿爾法-羅米歐改裝車,美版福克斯改裝車,日本版道奇概念車,一汽大眾開迪商務改裝車,上汽斯柯達商務改裝車,加拿大CONCEPTS超級定製車,斯巴魯賽車,本田賽車、波羅賽車、中譽房車、歐日馳等。眾多國際品牌改裝車的參展,帶來的不僅是先進的技術,而且也將展現出國際汽車品牌文化的內涵和科學改裝的理念。
『玖』 牛人改裝捷達,老車也能這么有科技范!內飾豪華感不輸大G
很多人對汽車的了解,都是從一輛捷達開始的。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汽車還沒有普及,路上能夠見到的也就這么幾款車型,其中就包括大眾捷達。那個年代但凡是能開上一輛捷達的人,家庭條件最起碼小康起步,現在要是不開個賓士寶馬的,絕對算是家道中落了。

不過這里還要提醒大家,改裝一定要適可而止,合規合法。不要心血來潮把自己唯一的愛車拿來改裝,結果不能合法上路和審車,那可就悲催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拾』 跪求,現實中什麼車改裝成頭文字D裡面AE86最像
富康太短了,不建議。如果非得改,優先考慮桑塔納經典,也就是板桑,其次考慮捷達,雖然方了點,但是畢竟長,可以造造,比富康靠譜,我也在改,樓主有興趣,可以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