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改裝車風格
㈠ DUB風格車是什麼意思
大概在九十年代中期,美國文化中出現了這樣的現象:一些相當著名的Hipa歌星、體育明星,身著誇張的服飾,帶著要多粗有多粗的金鏈子,在好萊塢街頭招搖過市。他們被無數的「狠密」所包圍,被綠色的美金所纏繞。和更早以前不入流的街頭Hipa不同,這些人顯然更拜金,他們出入高級酒店、大型賭場,身著超一線品牌,駕駛超一流名車。在這些人眼中,一部天價的勞斯萊斯已經無法滿足他們對物質的追求,為什麼不再換點東西呢?哪怕它如此昂貴,又為什麼不呢?所以這些人專門找高級房車、超級跑車進行改裝。當然,專門為這些人服務的改裝公司的出現也就順理成章了。這些人的思想特別古怪,提出各種要求,只為把車改的特別「狠」。多年的演化之後逐漸形成了一種標准:
1.大尺寸的輪胎,當然一定是寬扁胎。輪圈大多採用鍍鉻鋁合金製成,還有一部分漆成其他顏色,總之一個字——「炫」。
2.裝配世界頂級的音響系統,其中有ALPINE、PIONEER、SONY、CLARION、瑞典DLS、以色列摩雷、德國彩虹、德國MB Quart、美國ROCKFORD、美國MTXaudio等十大音響「豪門」參與。
3.超低底盤、大包圍空氣動力學套件、可升降的懸掛系統。而在以這些人為中心的地方也產生了無數相關文化產品,CD、電影。直到1999年,一名家邁爾斯·科瓦奇的人創辦了DUB雜志。DUB雜志的出現,可謂統一了剛剛那些零碎的文化元素,給了這種感覺一個名字,它就是DUB。拳王泰森和嘻哈天王50Cent都先後登上過雜志封面。後來DUB風格變成了大眾膜拜的對象,從而模糊了最初的標准——不一定必須具備DUB所有的改裝元素才稱之為DUB。在大眾眼裡:DUB不一定是天價,不一定必須很大,但所有DUB的車一定必須特別的「狠」。擁有DUB豪車的富翁們大致被分為四類:音樂人(Musican)、體育名人(Athletes)、演藝娛樂人士(Actor & Entertainers)、企業家(Entrepreneurs)。
㈡ 美國、日本、德國這三個國家分別對於自己國家的機動車改裝是怎樣定的規矩
.美國汽車改裝的特點。美國的汽車改裝風格有些西部牛仔的思想根源,不僅外形奇形怪狀、五花八門,而且可以改出許多匪夷所思的用途。 基於美國特有的汽車文化、法律法規以及交通情況,美國的汽車改裝多數是「玩車族」的愛好,過於追求誇張的外觀和豪華的視覺沖擊,而將車輛實用性標准降至最低甚至忽略不計,例如車身加長、大馬力動機換裝等。這種改裝只適用於「玩車一族」的刺激性娛樂運動,而並無實用性可言。更有甚者,美國有專門的汽車定製工廠,可以為一位顧客專門製造汽車,完全依照顧客的要求定製,甚至是顧客夢中所見的理想座駕。汽車的獨個性、個性化達到極致,其價格費用更可以用天文數字來形容。同時,美國相關法律對汽車改裝的「容忍程度」也只能讓我國的汽車改裝發燒友「望洋興嘆」。 日本人改裝汽車很普遍,而且國家有相應的法規規定,在規定的范圍內是合法的。在20世紀90年代日本放寬了改裝汽車的限制。按現行法規,改裝車分為以下四大類別: 1.無須申報的改裝。可以像一般市販車輛(就是批量生產,市面上可以買到的,非定製車)通過車檢便可取得牌照。日本法規列出了80種多種無須申報的改裝零件,亦將之統稱為「指定部件」。它們大致上分為兩大類別,即附件和關乎行駛性的零件,每一類又細分多個組別。車輛若純粹換裝「指定部件」,改裝後有沒有違反上述的大原則(例如重量沒有大變,又不不妨礙駕駛或危及車輛的行駛性能)和「保安基準」,車主便無須更改汽車的登記資料。這個「保安基準」相當於我國的國家安全標准。為防止消費者買不到不合格的零件,日本生產廠家出售的「指定部品」在發售前均需通過有關方面的測試,證明產品符合「保安基準」。如此一來,買家只需確定產品符合標簽,便可安心購買,也不怕換裝違反改裝法規。 如果改裝零件不屬於「指定部品」又會怎樣呢?這是便會按大原則辦理。一般而言,車輛改裝後若沒有超越體積、重量的變化上限,所用的輕度改裝零件有符合「保安基準」,車主也是無須更改登記資料的。值得留意的是安裝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區別,那就是「指定部品」即使超出體積及質量限制,但安裝方法若不屬於永久性質(焊類),車主通常亦無須更改車輛登記資料。 2.必須要向交通管理部門申報的改裝。需要更改汽車登記的內容,但無須事前審查。車輛改裝後的尺寸和質量變化若超出法范圍,車主通常都需要更改車輛登記資料。此外,改裝若涉及車身基本形狀、最大載質量和載客人數的變化,變必須申報。有關部門是否接納申請,則視該車輛經改裝能否答合「保安基準」。例如換裝非指定的前照燈,需要查看其是否符合標准,光太強或太暗都不會會獲通過。 3.改造車輛。所謂「改造車輛」,就是改裝幅度超出上述兩種,而又符合「保安基準」的車輛。這類汽車的改裝范圍可以涉及以下多種: 1)引擎-----更換別一個型號的引擎,加大排氣量。 2)變速器排擋-----更換別一種形式的變速箱,例如將原有的手動機械換成自動擋。 3)操控系統-----更改方向盤位置、由二輪驅動改成四驅、更改轉向動力系統等。 4)制動系統-----由鼓型制動改為碟型制動、以氣壓制動開形式代替液壓制動; 5)懸掛系統-----變換懸掛構造的種類、改造原有的鋼板彈簧; 6)燃料-----使用另一種燃料,例如汽油引擎改天然氣或液化氣; 7)傳動裝置-----更改傳動軸的尺寸或材料; 8)車身-----更改前後車身、更改單體式車架的原有形式和結構。 涉及上述改裝車輛,在日本一律不能市販汽車那樣按一般手續登記。車主必須另行申請,將坐駕登記為「改造車車輛」。有關部門會根據「保安基準」檢定車輛,再決定是否發牌照。 無論改裝程度如何,車輛要取得牌照必須符合一些基本原則。其中一一項比較重要的條件關於車輛體積和重量。此外還有一些關乎細節的規定,例如根據[( 日本)道路交通法]第55條第2項規定,任何改裝均不能妨礙駕駛者的視線和方向盤操作,亦不得干擾後視鏡和車外照明系統的正常功效。 在德國,政府與廠家共同制定汽車改裝的標准,對改裝車有嚴格的規定。 生產汽車改裝材料的廠家,通過公認的安全測試機構TUV的檢測是,向公眾證明改裝的安全性,獲得產品安全的ABE證書。該證書是由世界最大的獨立第三方安全性能檢驗認證機構TUV頒發的。TUV是獨立於德國。
採納哦
㈢ 汽車改裝文化最濃厚的幾個國家,到底有多狂熱
改裝往往能體現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汽車文化精髓,比如目前聚集了六大車廠的美國、歐洲、日本等三地,就在汽車改裝上玩出了各自的特色。
基於美國特有的汽車文化和相關法規,大多都可滿足「改裝一族」的要求,為了追求過於誇張的外觀和豪華的視覺沖擊,將車輛實用性降到最低甚至忽略,這種改裝只適合追求激情的玩車族,並不適合追求舒適或操控的改裝族,因為其毫無實用性可言。
提到歐洲的汽車改裝,往往聯想到的是強勁的極致速度和完美的操控性能,尤其以德國為主,著名改裝品牌巴博斯就來自於德意志,巴博斯通常在原車基礎上進行高性能的改裝,通過高性能的渦輪增壓器來提升發動機功率,外觀上加裝擾流板或尾翼等空氣動力套件,改裝後可能與原車變化不大,但更注重改裝的精緻度和整車的協調性,更偏向於整體操控性能的提升,這種改裝風格受到了全球各地改裝人士的喜愛。

德國的汽車工業起步較早,改裝文化的歷史也非常久,大的改裝廠一般都是直接與汽車生產廠家合作,只改裝某一個品牌的車型,比如專門改裝賓士的巴博斯就是歐洲改裝品牌的代表之一。
日本的法律對汽車改裝有一定的范圍,但又不想歐美國家那麼寬松,所以存在很多遊走與法律邊緣的地下改裝,其改裝風格融合了歐美的特點,在外觀上比較誇張,在性能上不斷突破極限,重度改裝的程度接近賽車性能的改裝。
日本的汽車改裝最擅長的就是在排氣量不變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加大馬力,一台2.0t排量的汽車可以將馬力加大到1000匹,我國香港和台灣地區因此受影響很大,是最早接觸汽車改裝的。(圖文無關,文中配圖來自「PSC車舍」公眾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歐系的「改裝車」都各自有什麼特點
歐洲車型改裝費用高!
㈤ GTA5里的那些汽車改裝文化 風格大賞
GTA5作為一款開放式動作冒險游戲,在全球吸引一波忠實的玩家。在這款游戲里幾乎可以模擬各種現實世界,而且游戲里的載具幾乎都是可以駕駛的,大到飛機坦克,小到自行車摩托車。這對於喜歡玩車的朋友來說簡直就是福音。而我今天要說的就是裡面最好玩的車輛改裝。
Ratrod風格。這類車有人可能覺得:這車怎麼看著破破爛爛的,連個引擎蓋都沒有。但這恰恰也是這類風格的車既有個性又特別酷的原因。Rat Rod是發源於美國本土的一種改裝風格,而Rat在英語中正是老鼠的意思。這種風格的改裝車受美國本土改裝愛好者所喜愛,並且都為手工定製車型,風格上模仿並誇大了美國20世紀40-60年代的老爺車。
Rat Rod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最終形態也給人一種未完成的造型,發動機裸露在外,車身上銹跡斑斑。這也正好展示出Rat Rod桀驁不馴的性格,正是美國早期的鄉村搖滾和朋克這種亞文化造就了Rat Rod風格。
old school則更多是懷舊情懷,比如老式的彈簧頭(彈簧前減震)、硬尾(無後減震)、前後鼓剎、無多餘的線條。我覺得這些都是比較能代表老學校改裝風格的。它的歷史淵源其實來自於美國舊時期的校園改裝,學生有著難於言表的狂熱愛好,卻往往苦於囊中羞澀,不得不購置二手的老舊車輛,因為維修費用高昂,所以索性舍棄掉了一部分配件,補充上了自己手工製作的零件,加上學生團體的獨特潮流,採用了一些在當時看來非常個性的裝飾,形成了我們今天見到的Old School改裝風格。
接下來說說大家都熟悉的hellaflush風格,這種風格主要就是玩姿態,跟JDM的風格有點像。車身姿態一定要低,輪眉和輪胎的間隙要非常小,並且輪轂要有一定的傾角,輪眉要外擴一些。hellaflush沒有高低貴賤,可以說所有車都可以改成HF風格,有新車有舊車,有小輪圈的也有大輪圈的,總之就是體現個性。
除了在現實生活中能夠改裝的一些風格之外,游戲最大的魅力就是可以做到在現實生活中沒法做到的改裝。比如這種破舊朋克風格的改裝,還有改裝的大腳越野車,還有一些大開腦洞的改裝車等等。但這些車大多都無法在線上使用,只能使用mood製作。
GTA5里汽車改裝文化還有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那就是改裝聚會。線上玩家通過改裝自己的車,然後去和志同道合的玩家一起舉辦聚會,互相學習交流。還可以進行比賽,是不是非常有趣。這或與也正是這款游戲最吸引人的地方。當然游戲也不是萬能的,有好多東西也是沒辦法改裝的,但是大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去了解汽車文化,感受汽車文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全球各大改裝風格鑒賞-豐田皇冠篇
皇冠,在80、90年代是高級轎車的代名詞,特別在南方地區,很多成功人士都以有一台皇冠車為身份的象徵。到2005年第十二代皇冠正式由一汽豐田引入國產,讓皇冠車型在國內聲名大噪。同樣,十二代皇冠也是國內銷量最好的一代皇冠車型。但是隨著十三代皇冠的推出,其在國內的銷量就一蹶不振。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各種改裝風格的豐田皇冠集錦,希望可以為想要改裝自己愛車的車主帶來一些靈感。
大家有什麼更fashion、更驚艷的改裝風格,可以在評論區回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汽車改裝什麼風格
參考資料:
b-style.jpg
DUB風格——DUB改裝,幾乎可以應用到任何車型。這種類型的改裝,最初只專注於大輪轂,越大越好。還有許多其他方面,如將鉻元素加入到有色尾燈、全黑的車窗等等。很多DUB改裝車會適當的降低他們OEM乘坐高度。大多數的汽車都會塗成黑色。悍馬H2,凱迪拉克、克萊斯勒300 C的都是一些流行使用這種風格的汽車。
jdm-style.jpg
JDM風格——JDM改裝主要指從亞洲進口的汽車。 JDM的中文意思是日本國內市場。這個術語最初是用來描述日本國內市場。慢慢的,演變成形容日本出口的沒有任何改變、修改、或被其他地域同化的純日本車。雖然汽車改裝文化最近幾年才紅遍全球,但是在日本已經有超過30年的蓬勃發展了。而且,還演變成多個類別的細分市場。 JDM愛好者的目標是給你領略這些細分市場和亞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JDM。這種風格與DUB有很大不同。雖然JDM改裝也強調大輪轂,但是卻與DUB大輪轂的大小不同。此外,JDM側重的是圓滑的、適合比賽的風格,這點與DUB也不同。此外,JDM風格相比於其他風格更注重性能和空氣動力學。目前市場上佔主導地位的汽車製造商有豐田、本田、三菱、日產、鈴木、馬自達、斯巴魯等。
german-style.jpg
German Style德國風格——這種風格典型的有大眾、奧迪、保時捷和寶馬等。一般來說,德國風格的改裝是比其他類型改裝更精緻和優雅,擁有很圓滑的車身弧線和優良的性能。這種改裝風格中你會發現大輪轂(其實尺寸也不是最大的),以及發動機和排氣系統的升級。這類風格的改裝汽車有著干凈的線條,最尊重原車的設計,同時會降低機箱位置,車輪接觸到擋泥板。
clean-style.jpg
Clean Style干凈風格——這又是一個不同的風格,適用於任何車型。這種風格強調車輛的流暢、干凈,車身擁有簡潔的線條。車身可以進行改裝,但沒有過多的浮誇和亮片等。
hotrods.jpg
Hot Rod風格——Hot Rod開始與汽車初期。早期這種風格的標志象徵之一就是外露的發動機、沒有擋泥板。如今的Hot Rod有了很大的改變。眾多美國的汽車改裝節目中都能看到Hot Rod的身影,以及炫耀你的自定義創建。 Hot Rod風格其實就是利用一款經典汽車,進行改裝帶來極致性能。 T型、B型和其他經典車型都是平常的Hot Rod改裝最常見的例子。
low-rider.jpg
Low Rider風格——Low Rider風格始於幾十年前的小卡車。然而,如今可以適用於卡車、轎車和貨車。Low Rider風格最出名的也許是車輛在地上「砰」的一聲撞擊聲。也就是說,這種風格的汽車降低車輛的懸掛,車離地的間隙只有幾英寸。同時液壓也被廣泛的利用,液壓允許底盤快速上升和下降,甚至是車子的行進。Low Rider往往包含DUB的元素,比如很大的車輪,車輪上通常有許多輻條。
rat-rods.jpg
Rat Rods風格——Rat Rods繼承了Hot Rod的傳統風格,並且誇大到極致。老爺車通常都是這種風格的改裝主題,但有時也會改裝美式 muscle cars 。Rat Rods的標志是看上去未完成的外觀,亞光色和做舊生銹的效果是最顯著的特點。
extreme-tuning.jpg
Extreme 風格——這種風格來源於Rat Rods,整個車有著十分誇張的外觀。鷗翼式車門、剪刀門、大屏幕電視、巨大的揚聲器,這些都是Extreme 風格的元素。Extreme 風格側重於對車身的整形,使汽車的人群中脫穎而出,而不是性能的提升。
Baroque巴洛克風格——這種風格在西班牙非常流行。汽車有過多的裝飾,寬大的車身和車輪,車身貼滿大量的圖形。
㈧ 所有的改裝車必須把輪子改成斜的嗎
不一定,但是把輪子改成斜的也是有原因的。這是在歐美國家流行的一種改裝風格,這種改裝概念就是要讓別人看清自己的汽車全貌,包括頂棚和內飾,所以需要把車身降到非常的低,基本是貼地前進,當然這得要求公路的平整度和路況是非常好的,這也是為什麼使用氣動懸掛的原因,可以在遇到減速帶或者坑的時候升起車身增加通過性。其次車輪歪斜很大也是秉承了這種極致改裝風格的需要,首先這種車輪傾斜的別稱叫「外八字」,這樣改裝有兩個原因:

但是總的來說,改裝車的方法和風格有許多中。這種把輪子改成斜的只是其中的一種。並且,改裝車需要根據你自己的個人喜好來改裝。
㈨ 暗黑系Bobber復古機車,鮑魚卡鉗,滑動離合,濃郁改裝風格
說到Bobber風格的機車,估計大家都會聯想到很多元素,厚重的加大車輪,鋥亮的鍍鉻外殼以及高把摩托龍頭等細節部分。Bobber機車最早是作為一種改裝車風格,起源於二戰後的美國,Bobber機車憑借著獨一無二的氣質在上世紀50年代很是流行。而後在全世界范圍內,在歐洲,日本以及中國等國都有各具特點的Bobber機車。

TriumphBonnevileBobber作為凱旋推出的一款改裝風格濃郁的車型,並不是一款適合代步的機車,准確的說他們是天生就是不方便的代步工具,更多的是一些人炫耀資本的玩具(至少在國內是這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㈩ 改裝車都有哪些風格
日本灣岸流、美國肌肉風、跑街風、DRIFT風格,你說的這種是VIP改裝,或者是HELLA FLUSH。幾萬吧,一般都是裝的氣動避震,很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