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改裝汽車 » v12老爺子改裝車

v12老爺子改裝車

發布時間: 2022-11-03 15:52:06

❶ 捷豹XJ歷代車型歷史 悠長延續的英式風情

1 一代車型(1968-1986) 回頂部

可能80/90後的很多朋友都一樣,對以前街景的印象,大眾 桑塔納 、 捷達 、 雪鐵龍 富康 、 豐田 佳美 、 日產 風度等等占據了街頭的主流。當時車主要都還是靠進口,加之車在以前也的確更貴,車的種類自然也不會很多。上點檔次的車,都會不約而同地在機蓋上用“豎立車標”來表明自己的身份,如豐田 皇冠JZS133 (俗稱皇冠133)算是比較常見的,還有“虎頭奔” 賓士 W140、加長的 林肯大陸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立標不太一樣,比起前三位只是簡單把標志立起來,這位則是把到一隻細致雕刻的豹子完整放在車頭。

凡事不能絕對,當其時也有大佬選擇不把車標立起來,就如 凌志 (現 雷克薩斯 )LEXUS LS400、 寶馬7系 等。那個年代還比較純粹,不選擇立標不一定慫,但選擇立標的,絕對都是猛咖!

英國是個老牌工業國家,發家致富比較早。大英帝國曾一度殖民地遍布全球,留下“日不落帝國”的稱號,就連現在穩坐老大的美利堅帝國,也是當年英國開發出來的。老貴族嘛,自然有些古老而又華貴的東西,汽車品牌來說諸如賓利、勞斯萊斯、摩根等等,當然還包括捷豹,都源自英國。當然一些資本原因現在很多英國品牌都歸旗新的財主。

初代車型(1968-1986年)

捷豹品牌創始人——威廉·里昂斯夢想製造出動力澎湃、外觀 優雅 的超級跑車和豪華轎車,夢想著它們能夠馳騁賽場。在1935年,捷豹(Jaguar)汽車公司正式成立。而當初使這個品牌聞名於世的,並不是捷豹的XJ車型,而是SS Jaguar車型,在當時來說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賽車取向的車型。而XJ命名的來歷,其實是來自於“E x permental J aguar”這一片語的縮寫。


捷豹Mark VII

“ExpermentalJaguar”直譯過來就是“實驗性捷豹車型”?倒也沒錯,因為XJ就是基於 捷豹Mark VII的成功以後,才為更激進地嘗試開發出來的作品。而當時 Mark VII則是直接移植了 SS Jaguar繼任車型XK的賽車引擎,一舉成為當時的最速四門房車。 Mark VII甚至在英國以外的北美市場都取得了廣泛追捧。同樣,這也印證了文章開頭說到的,為什麼XJ比起其他豪華轎車來說,更像是“駕駛者之車”。

最後 經過一系列的測試,在威廉·里昂斯爵士的拍板決定下,這款全新的頂級轎車就面世了。初代就已奠定XJ車系未來很長時間的基調,標志性的經典元素莫過於四眼圓燈、發動機蓋上的線條及雪茄型車身。盡管到現時代車型有些元素經已消失,這也是後話了。藝術源於生活,而如此藝術品,就是對商界巨擘、政界首腦們生活元素的描繪。


XJ6

捷豹先期推出了兩種不同排量的XJ6車型,排量分別為2.8L和4.2L,均搭載直列式六缸發動機。4.2L車型最大功率124kW(168PS),11秒完成0-100km/h加速。


XJ12

而後1973年,推出了XJ12車型,顧名思義就是12缸版本車型。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世界上第一輛量產版本的12缸車型。5.3L的V12發動機從E-type移植而來,最大輸出功率231kW(314PS),8.5秒能完成百公里加速,極速可達225km/h。當然現在來看肯定不值一提,相比之下,當時無疑是舉世震驚。

得權貴所愛,除了超群的動力以外。奢華的內飾依舊是必修課。汽車本來就是領先時代科技的智慧結晶,而捷豹當時作為頂級豪華品牌,更是豪華和科技的雙重標桿。發家致富早的人自然懂生活,英國人對豪華尊貴的理解可以說直接定義了豪華尊貴本身。車內用料、做工、布局設計等,甚至一定程度上啟迪了汽車更高層次需求,也啟發了其他對手車企。

這個和勞斯萊斯一時瑜亮的對手就這么誕生了。在那個汽車能“跑起來、裝得下”為訴求的年代,捷豹的產品無疑是超前的。也就是60年代捷豹能在當時作為汽車製造業霸主的原因。而恰恰這個時候,創始人里昂斯老爺子也走上70高齡,也就是1972年,老爺子正式宣布退休了。從業生涯中,被冊封為爵士印證了里昂斯老爺子對汽車領域作出的貢獻。

2 二代車型(1986-2002) 回頂部

二代車型(1986-2002年)

第二代全新XJ是 捷豹 於1987年推出的代號為XJ40的新 旗艦 車型。“誒誒誒誒?不是說好的四眼圓燈是經典 元 素么?我你怎麼打自己臉。”第二代車型原始的出廠方案,的確被改成大方燈了。不過好消息是,當時這款車出口到美國之後,被要求改回圓燈設計,所以看到這張圖,大家不要以為打開方式不對。

這里要說明一下,在新車型XJ40(第二代XJ)上市的前一年,里昂斯爵士與世長辭,但他給世人留下的經典依然在傳承發揚。捷豹集團也在老爺子退休之前歸入當時的“巨無霸”利蘭集團的麾下。 捷豹XJ 的另一特徵——“J”字形檔桿也在此代車型上首次與大家見面,這也是被大眾廣為流傳的經典設計,一側為普通自動擋變速箱,前進行駛中撥到另一側,可進入序列式變速箱。還是開頭那句話,本身XJ的血統,就是駕駛者之車。


“J”字形換擋機構

在1989年的時候,捷豹被 福特 收購了。收購前第二代XJ只有2.9升和3.6升的直列6缸發動機,不過這兩種發動機使用了雙頂置凸輪軸、四氣門等新技術。第一代上面的V12沒有移植過來。然而在被利蘭集團(Leyland Motors Ltd)收購之後,有了大量的研究啟動資金,所以在1993年的時候,第二代XJ有了屬於自己的6.0升V12發動機。在XJ40(第二代XJ)所處的年代,當世界從二戰中戰後復甦,汽車真正意義上進入了全面的工業化大生產時代。各國政府紛紛開始對本國車企進行規劃重組,英國汽車公司BMC(British Motor Corporation)和利蘭集團更是在1968年雙劍合璧。

而捷豹的工程師們則給新車應用了更加先進的設計 理念 和製造工藝,通過對車身的創新設計,使得XJ40的裝配時間相比上一代車型減少了25%,生產效率大幅提高。

XJ40項目開始於這次重組之後的第四年。它被寄希望於成為一款開啟捷豹歷史新篇章的旗艦車型,整個集團的優勢資源都將為其所用。博通、義大利設計和賓尼法利納均被邀請製作造型方案,幾家的設計得到了不同程度採納。到1973年10月,新車的全比例模型已經呈現在公司高層面前了。這是一稿非常 成功 的設計,捷豹標志性的雪茄型車身,修長的發動機蓋和尾箱,以及干凈利落的腰線最後都出現在量產車上。只不過不會有人想到,此時距量產車的發布還有13年。

據以前資料顯示,整個80年代英國政府為利蘭集團總計撥款28億英鎊,而其中有接近1億花在了XJ40項目上。這也是為什麼捷豹當時有底氣稱它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先進的汽車。

·中期改款1994

第二代車型悠長的生命線中,在1994年迎來了一次小改款。橫隔柵壓扁拉長、四眼圓燈更小、發動機蓋的線條重筆勾勒。代號也從XJ40改為X300。

普通的六缸XJ車型——XJ6車型,最大功率177kw(240ps),峰值扭矩375N·m。8.2秒就可完成百公里加速。

V8選項也是豪華轎車的必修課。1997年,XJ進行了小改款,內部代號X308,引入了搭載V8發動機的XJ8。XJ8分別搭載兩款V8發動機,分別是179kW(240Ps)的3.2L V8發動機和179kW(290Ps)的4.0L V8發動機,匹配采埃孚6擋自動變速箱。當然,還有最大功率達276kW(370Ps)的XJR車型供客戶可選。

車尾方面,改款後尾燈則改為“半月斬”形狀,這也沿用到了下一代車型。如此能彰顯個性的產物,使得當年英國第49任首相撒切爾夫人也捷豹這代XJ的最忠實的“粉絲”。

3 三代車型(2003-2009) 回頂部

三代車型(2003-2009)

看到時間刻度,第三代車型(代號X350)的壽命無疑是幾代XJ系列車型最短的。但並不妨礙它的精彩,豹子雕像坐立車頭,J字形換擋機構繼續發揚光大。

一些突破性的事情是,第三代XJ(X350)突破性地首次採用全鋁車身技術,這是哪怕對手頂級豪華車里都沒有過的先例。此外,新車還加入了空氣懸架,這在當時也並不多見。

捷豹 的全鋁車身使用樹脂粘接和鉚接相結合的方式,結合強度大大增加,同時也收到了很好的吸振降噪效果。得益於鋁合金車身,傳統的鋼結構輕了40%,白車身重量幾乎與 Mini 相仿。從而提高操控性和燃油經濟性。在當時的豪華車領域,只有 奧迪A8 和 捷豹XJ 兩個車型使用了全鋁車身製造技術,在當時的製造技術無疑是領先的。

不僅如此,第四代捷豹XJ配備了自適應可調空氣懸掛系統,能根據路況自動選擇減震阻尼,但盡管如此,還是被很多車評人認為這套空氣懸架依舊是為了迎合運動取向。這一代捷豹也同樣推出了長軸距版車型,標准版車型的軸距為3033mm,而長軸距版車型則達到了3160mm的軸距,增加了乘坐舒適性。

而在動力上,第四代XJ搭載了全新的V6及V8發動機,相應的型號為XJ6和XJ8。V6發動機分為3.0L和3.5L,而V8發動機排量則為4.2L,更有機械增壓版的XJR8可供選擇,而新車採用采埃孚的6擋自動變速箱。

此代XJ(X350)是 福特 集團入主了捷豹後操刀的作品,在產品正式亮相前,會有憂慮說擔心捷豹英倫風不再。但事實證明,第三代車型的造型還是很英倫,甚至基於第二代改款“四眼燈”後來說外觀改動並不算很大,當然你不需要懷疑它的換代,

技術層面的質變要感謝福特。薩切爾夫人推行的所有制改革中,英國政府在許多企業保留了所謂“黃金股”,它賦予政府超過股權比重的否決權。捷豹脫離利蘭之後,政府持有的“黃金股”使他無法被外資收購。

不過很快,政策變了。隨著政府的退出,通用和福特都對收購捷豹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最後福特在競標中勝出,有趣的是,這個歷史悠久的英國品牌始終都沒能為它母公司帶來任何直接經濟利益。在金融風暴席捲美國的2008年,捷豹又慘遭拋售賣給了印度的塔塔集團,這才有了我們的第四代XJ車型。

當然,這代XJ(X350)也有很多明星擁躉,成龍大哥是這代XJ的車主之一;而現已為人父的周董周傑倫也是出了名的車迷,而他庫下也收藏有一輛XJ。

4 四代車型2009至今 回頂部

四代車型(2009至今)

過去的老伙計們 勞斯萊斯 、 賓利 都易主了, 捷豹 和同屬英國血統的豪華越野車品牌 路虎 則歸入印度塔塔集團的麾下。此時,捷豹也不再被視作與賓利、勞斯萊斯競逐,而XJ的競爭對手,也自然落為更面向大眾的百萬級D級車 賓士S級 、 寶馬7系 、 奧迪A8 等。

時代在變,人在變,車也在變。英國也並不只有古派 優雅 ,或許我們印象中,英國人可能都是蘇格蘭條紋織衣、鋥亮皮鞋、打著木柄長傘在雨霧倫敦穿行,去往餐廳享受一份輕松愜意的下午茶。但同樣,英國是一個文化多 元 性很強的國家,也會有穿著兜帽衫、臉上化著奇異妝容、戴著誇張首飾、外衣之下可能還有大幅刺青的不羈青年,去往玩地下音樂、塗鴉朋克的路上。可以說較之前三代,第四代里里外外是完全不一樣。

因此,存在很多聲音批判,此代XJ幾乎已完全丟失。確實,不再是沿襲雪茄型車身、而是改用圓潤溜背的造型;不再採用四眼圓燈,改為“潮流興”的大燈組。但在筆者認為,這還不是真正丟失的地方,而真正丟失的地方,卻也無奈,且聽慢慢道來。

首先我不同意 捷豹XJ 外形上有所丟失這一觀點,現世代XJ還是有一些可以追根溯源的元素,包括機蓋上多線條彰顯的力量感,包括前發動機蓋/後尾箱都用向中間聚攏的線條,若說這是捷豹自成一派的設計特色,問題不大吧?會有人用雪茄型車身說事。對比雪茄型車型應有的“低頭低尾”“前蓋平後蓋平”的外形,現世代在前部車頭選擇了充盈飽滿、後部選擇了溜背的造型,完全不“雪茄”。

然而,雪茄型車身的棄用或許並不只是捷豹自己的選擇,同時也是時代的選擇,包括文章開頭提到以前的 林肯大陸 、 皇冠 133、虎頭奔W140等,不是雪茄型就是方方正正,而現在誰有繼續留有這樣的設計呢?那麼假如我告訴你“最後一支雪茄”第三代XJ的風阻系數為0.76,而現在很多哪怕是SUV車型風阻系數都在0.4之下,那你還認為雪茄型車身需要堅持么?在 現代 工業一體化車身、金屬成型工藝等造車技術更為先進的前提下,這一切改變不也挺合理的么?有一副更好的身材,才能支撐新的XJ在新的時代有更好的運動表現。

但一副好的身材准備就緒的情況下,新的XJ真的有更好的運動表現么?我僅不認同外形上丟失這一點,外形真沒毛病。但丟失的,又究竟是什麼?

英國人玩豪華玩裝潢無須懷疑,這也大概是地球上玩豪華來說,歷史最悠久的幾個民族之一。但別忘了,出身賽車部門的捷豹以往歷代的XJ,都搭載當其時同級別來說最耀世的發動機,都有著最頂級的運動表現。而如今就拿我國市場來說,捷豹XJ甚至是比 寶馬 新7系還更早換上2.0T發動機試水中國市場的。而往高處看,設有3.0T機械增壓 V6版本和最高級別的5.0T機械增壓 V8版本;最高動力級別V8僅有一種調教維持了很長時間,今年才發布了性能取向的“575”版本。相比對手們V8、V12各種適應各種用途風格的調教,捷豹今時今日像並沒有了以往的在發動機方面的驕傲。


捷豹XJR575

但其實能怪捷豹自己么?並不能,在集團化的今天,先不說多年前的老對手賓利、勞斯萊斯分別都有了強大勢力作為歸宿;就現在的競爭對手來說,賓士寶馬奧迪等品牌背後的技術儲備和資金支持明顯是捷豹無法比擬的。捷豹路虎,兩個英裔老伙計同時歸入塔塔旗下,但這其實並不是強強聯手。現如今捷豹和路虎之間共用多套動力總成。對於路虎這種因SUV火熱而火熱起來的品牌來說,SUV走進了從“簧上”增值的生命過程,對路虎來說OK。但對於轎車這種歷史周期幾何倍長於SUV的東西來說,“簧上”和“簧下”都必須更為苛刻。這也是轎車的宿命,和轎車更能作為一個品牌尖端代表的原因。

結語

跌宕浮沉,經得起變化的總不是多數。大英帝國也不再是作為霸主,而捷豹幾經流離輾轉,也不再是當時威震天下的頂級奢華品牌,XJ車系作為捷豹的 旗艦 也不再披星戴月。堅持不改變,帶來的可能會是在現代汽車發展中被淘汰。而現在的改變,或許會有人批判有所丟失。然而社會背景改變了,新一代XJ不過是順應時代而變了而已,我們依舊能讀到捷豹XJ舊日氣息。至少時至今日捷豹XJ都還是“英式優雅曲線”的最佳詮釋者。至於當年的XJ,以往的輝煌過往,作為捷豹品牌歷史的一部分,英國文化的積淀的一部分,驕傲而不張揚地存在著,就是最好的歸宿。(文: 馮家祺)

@2019

❷ 高中物理真的很難學嗎

高中物理怎麼樣?有哪些好的學習方法?

現在還有很多的小夥伴,都說對於高中物理這是難度比較大的學科,這就讓物理成了很多的高中生成了心裡的一種痛處,其實吧學習高中物理也是很簡單的,只要你掌握好思路,培養好自己的學習習慣,讓自己喜歡上這個學科,其實這還是比較簡單的.

高中物理試卷

讀好每一本教材,看好每一個單元,學會每一個小題,對於高中物理每一個練習都有關鍵的洞察力以及他的解決辦法,可能他們所用的知識都是一樣的,只要你記住一個定理就可以做很多類似的題.

❸ 哪部電影的配樂讓你印象最深刻

「亡命駕駛」

還是提一下「速度與激情」,這應該是無人不曉的系列電影了吧。隨著劇情的發展,從起初的小打小鬧,到更宏大的世界觀,人物越來越多,賽車場面越來越大,真正的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主演之一保羅·沃克的意外去世,讓「速7」格外傷感,於是有了電影中最後的分道揚鑣。

諸如以上提到的電影,其實還有很多。

速度感轉瞬即逝,電影的凌厲剪輯卻又瓦解了時間。但凡緊張刺激的賽車段落,配上獨特的音樂,都會讓人有種錯覺,分不清在看的到底是部劇情片,還是個熱血沸騰的mv。

電影中的車在主角光環下風馳電掣,讓看的人躍躍欲試,現實生活中也有電光火石的馳騁。自2009年開始舉辦的凱迪拉克Vday性能秀,就是這樣的「大片」。

❹ 邁騰B8五千公里用車感受走心分享,全是干貨!

各位車友好,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說重點,我的車是19款330領先增配版(具體可瀏覽上一封提車貼),即最後幾批出廠的退市版,出廠自帶了桃木內飾+倒車影像+無鑰匙進入,正常領先配置不帶,當然指導21.51變成了21.96W,性價比很高所以就沒上豪華; 車是自己奮斗買的,19年12月31日交錢訂車,1月6日車到裝精品和等車牌,1月10日全部搞定開走~
主角登場!2010—2020,從07年的B6到剛上的20款8.5,摯愛邁騰十餘年,而今終得以入手;DREAM CAR!
怎能忘了向大家匯報優惠哈,,當時有20款優惠2.2w但個人感覺前臉19款更大氣,車優惠砍到了4.4W,精品加裝0.5,分期手續費+上牌0.45,稅1.55,保險0.77,多少落地就自己計算器吧…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少汽貿相關的朋友,砍價和合適的落地價就看個人吧,買貴了不用上火,買低了也不要沾沾自喜,自己喜歡就好,我當時手裡有車,所以和ssss周旋了半個多月,群里也有比我優惠還大的;
大連,一個靠海的海濱城市,歡迎大家來玩兒;
摯愛十年,終得入手!男人的大玩具,大寶貝
外觀絕對是選邁騰的首要條件,其實之前更喜歡12-15款的B7,不太喜歡B8的太寬臉,但慢慢的看多了反而感覺這一代更大氣,修長的車身(4866mm)和腰線,簡約大氣的中網、商務的霧燈;現在2020款改了C字形運動霧燈感覺不是很協調,當然各有所愛,19款的中高配最上邊是加寬的鍍鉻條,有很多人低配改成高配,現在20款全系窄條了;客觀的說19尾部稍微禿了些,20款改了全紅色尾燈後真不錯;就是標下帶字母有點誇張了吧,跟人感覺過於迎合大家的言論了;
網紅頭像,車型對號入座;
元旦提完車,春節趕上疫情,一直在農村老丈人家『』
小傢伙一周歲,老爺子的CRV;
正常的領先是銀色金屬拉絲,桃木還是很上檔次的;
原諒我不是標題對應圖片,其實無論什麼位置和角度的圖片相信車友們都再熟悉不過了,我放的更多的事生活中記錄的畫面;內飾方面,簡單的中控,貫穿的空調口顯得車內很寬,石英錶是提升級別的點睛之筆,平面按年限和配置為6.5吋、8吋、9.2吋,我的6.5,精品里要了9.2大屏,可惜的是和高配275C長得一樣,但實際是飛歌系統是安卓,過一陣換回6.5試試感覺,畢竟17款18款豪華和尊貴還是6.5呢;
9.2的飛歌屏幕,像汽配城不,
首保時讓換回6.5了,用一陣看看~
網上比較火的兩台邁騰改裝車;這個應該沈陽的,
網上比較火的兩台邁騰改裝車;照搬了國際版的passat 也就是邁騰Rline
照搬了國際版的passat 也就是邁騰Rline
我也想換這個中網,像上一代CC,520大洋,考慮呢,
這個尾燈也好看,但我只會小范圍動動,不能影響原車結構 要保證安全性,
邁騰空間想必大家經常聽說,B級車里大的有些過分,尤其後排空間,蹺二郎腿確實沒問題,也不知是座椅短還是沙發薄,可能主要還是軸距長的關系,後備箱也大;並沒有誇大其詞,就不多贅述了,缺點也有,就是沒有一個放手機的地方…
偶爾看見好看的圖會點贊收藏,
偶爾看見好看的圖會點贊收藏,
19款出廠就為2.0T低功率了,之前330是1.8T,前兩個月感覺足夠用,加速非常給力,但習慣了後發現,三四十到一百的加速是很猛的,推背感極強,但120以上再加速就沒有明顯提速感,只是自然增速度,可能這就是渦輪增壓的現場的,因為太深奧的構造與理論不是很懂,到目前為止開過兩次190,當然是高速和幾乎沒車的直線,偶爾拉拉性能有必要;
清明我回老家時車友群第一次拉出來,六七台車,我一年就回兩次老家還趕上這次了,很遺憾,各位有大連的邁騰可以加入哈;
去不上,看得我是直著急,平時都是群里總交流
最重要的部分來了 哈,第一箱油真是嚇到我了,當時油價7.38我加了200大概27升,以為平均油耗盡量控制9個看能不能跑300公里,(插一句我之前開拉羅拉雙擎),結果跑了190公里亮燈了,真心嚇一跳,12L/100KM百公里;說到這兒別嚇到你們哈哈,後來每兩周去趟老丈人家100公里高速,還有清明跑了趟老家單程500公里後,現在車5000公里的綜合油耗是7.9L,市內平均9.3,高速平均6.1;一會有個特別好的圖證實
大連的網紅自駕打卡地,排石景區
還不少車
感覺比較帥的景色和角度,男人啊,自己的車一定要干凈、立整、
學學藝術照的角度,木有單反,水果機將就吧
夕陽西下,邁騰與海,
落日,
我在東北,遼寧大連等你,
清明回老家,服務區;大兄弟第一次跟我回老家,
就是這張圖,此次500公里油耗5.87,這箱油跑了1022還可以50公里,已經亮燈了,這是我最遠的一次續航,真沒有其他樓主那樣破千是常事,第三行長時間本來是提車至今4600公里長期油耗7.9,正要拍照是歸零了。。
最低一次油耗5.5,可以了; 一箱油總破千我感覺不可能,因為郵箱66L,那說明一千公里平均油耗要控制在6.6以內,除非一直告訴,主要跑兩天市區平均很難低於7,更不知道1100,1200都是咋跑的;
老家,生我養我的農村~親切
老家,生我養我的農村~親切
每次回來發小必須見一面,但不是奧迪就是寶馬。。
每次發小必須見一面,但不是奧迪就是寶馬。。白色X3跟我一起大連回老家的朋友,我只能說不管你們靠的是自己還是家裡,我真是全都自己混下來的。。狠不容易!
以前的照片,哥哥的朋友來
院子不錯哈,哥哥打理的非常可以,
98年蓋的房子,
老家兩條不是很純的德牧,
每次想家就翻翻照片,在外闖盪不容易
父母就開的農村超市,農村叫商店。。30年了,哥哥接著干,看起來在農村還不錯,但也是這幾年在氣勢,利潤非常薄,都是父老相親都是熟人,
清明回來後,4.28做的首保,算是整四個月了吧,4900公里,整體感覺非常不錯,
當時精品加裝里的發動機護板和底盤裝甲,提車急沒來及看,今天看看,
換機油,
真是沒懂,但想了解,如果當年沒考上大學,肯定去學汽修了,趕巧考上了還是個211哈哈,特別想更深入的了解汽車結構和原理,一是喜歡,二是防被騙,
機油,我另買了六年免費保養套餐,大概9千塊,說是第二次開始機油是全合成;
濾芯,
在這里,多說一句,提車貼說過我開過的車不是特別多也差不多了,不下十種車型,初學駕駛時更是農用的三輪四輪,補胎換鏈條、皮帶是常事,但現在的車都很高端,更不上節奏,就比如說車圈車輪都是真空沒有里袋了。。一直搞不懂哈哈,這么說不要以為我是大叔,的的確確的90年,信不信由大家咯,就是從農村長大,所以很多東西都有接觸,
綜合感受,寫在文末,優點缺點都提了,優點比較多,缺點就是手機無處放,手扶箱空間小,油耗個別時候較高,但整體感受是非常好的,主要還是從心底喜歡這台車,更是深受小時候表哥普桑的影響,大眾就成了心中的情懷品牌,相信這個國內很大一部分車友的同感,但這沒有其他車友反應的頓挫、異響,及帕薩特A柱影響,哈哈;
保養時看見,有兩台20款,估計是訂好了有客戶提車;車都是自己的看著順眼。。
自己弄了個徽標,車友會一幫人也沒定下來個會標 啊~·
最後,希望評委再給個精華,上一封提車貼就給了個精華哦,都是用心分享的,五一復工後第一天整理照片和編輯弄了一下午,更歡迎大家評論互動哈~~

❺ 豪華車旗艦動力系統發展史 過人底氣所在

貴為各豪華品牌的 旗艦 車型,要在強者如林的車壇樹立地位,僅靠唬人的氣場與豪華的內裝是遠遠不夠的。在約定俗成的觀念中,一套體面甚至稱得上奢侈的大排量、多缸數的動力單 元 是最佳選擇。本文將回顧近50年內豪華車壇各時期的動力系統代表作,帶您領略豪華二字背後的底氣所在。

1960s:化油器V8的史前時代 凱迪拉克 Big block引擎/ 勞斯萊斯 V8引擎

●凱迪拉克Fleetwood( 1966

這頭有著3.8米的“海量”軸距、6.2米的修長車身、2.5噸的美式鋼材的“猛獁象”,是小排量引擎所不能勝任的。引擎艙里靜靜躺著的7.0L的V8“巨肺”與3AT液力變速箱的組合,成為了古典美式豪華的代名詞。

這具1964年服役的7.03 L化油器引擎,採用了美式V8慣用的OHV兩氣門架構。它能在較低轉速下,靠著巨大的排量,源源不斷地向後方的TH-400 3AT變速箱傾瀉 254 kW(345PS)、650 N⋅m的動力,在當時堪稱一絕。

值得一提的是,該款引擎首次配備了 現代 引擎必備的PCV(曲軸箱強制通風裝置),有助於排氣質量的控制。

● 勞斯萊斯 幻影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 V 特別版( 1965

我們再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的大英帝國,勞斯萊斯的工程師們當然也認為大排量V8是個好東西,便往1965年的幻影V 特別版車型里塞了一台6.23L的V8引擎,並讓其與4AT變速箱結合,為這輛勞斯萊斯提供體面的推進力。

這具90度夾角的V8採用了雙SU化油器,並支持液壓轉向助力系統,可為提供駕駛員平滑的操作體驗。這具象徵著大英帝國工業結晶的引擎,在細節精緻度、周邊電子系統的完善程度上領先於美國的對手們,展現出了勞斯萊斯品牌的獨特魅力。

展開餘下全文(1/4) 2 1980/90s:V12橫空出世 回頂部

1980-1990s:電噴V12的軍備競賽 寶馬 V12-V16 / 賓士 V12

●寶馬 E32 750iL(1986)

雖說初代7繫上的3.4T 直六引擎十分帶感,卻被賓士W126 S級上的5.6L V8引擎在排量及缸數上“壓一頭”,令寶馬感到顏面無光。於是,在1986年上市的第二代 寶馬7系 (E32)上,750iL車型承載著寶馬人殷切的目光,以12氣缸電噴引擎的 優雅 轟鳴,拉開了8/90年代動力軍備競賽的序幕。

自信而舒展的750iL尾標,與代號為M70的5.0L V12引擎相得益彰。M70引擎可視作兩台2.5L M20直六引擎以60°夾角融合而來的尤物:鋁合金缸體+Alusil合金襯墊、高性能空氣流量計、全電子節氣門、鏈條傳動、液壓氣門挺柱等一系列當年“No.1”的黑科技全數加身,可迸發出220 kW (299 PS) 及450 N⋅m的綿厚之力。

但受制於當年ECU晶元的“龜速”,這台“嫁接”的V12引擎無奈地採用了兩個M20引擎的ECU單元、兩個獨立的燃油泵/高壓油軌/分電器/空氣流量計/曲軸位置感測器/水溫計/節氣門等部件,分別為兩側缸體提供服務,並互為備份。有趣的是,該引擎自帶一大一小兩個發電機,並由小發電機負責為車廂內的電話、傳真機、小冰箱等奢華小玩意供能。

值得一提的是,E32 7系還首次配備了電控減震器、雙層夾膠玻璃、CAN BUS匯流排、氙氣大燈、牽引力控制的“黑科技”, 成功 地摘掉了初代7系競爭力不佳的帽子。

然而,大家都以為寶馬會沉浸在V12引擎的成功中無法自拔時,寶馬的工程師卻以其為藍本,創造出了嘆為觀止的V16“金魚”引擎,令世界車壇為之震動!

在300 kW (408 PS)的輸出下,是該引擎此驚人的體積:E32車型為V12所設計的機艙都被擠得嚴嚴實實,這還是已經把散熱水箱“趕”去了車尾箱的結果……這條“金魚”是如此的神秘、美麗而難以觸碰,已成 BMW 歷史上一段佳話。

賓士600 SEL(1991)

寶馬推出V12引擎的消息立馬傳到了斯圖加特的賓士總部,賓士感覺自己的V8引擎被“將了一軍”(這劇情,冤冤相報何時了……),於是一台代號為M120的6.0L V12引擎的研發也被快馬加鞭地提上了日程,並打算裝在次時代的W140 S級車型上“回敬”下寶馬。

與寶馬的技術路線類似,賓士這款M120引擎依舊採用了嫁接的設計,具有兩套完全獨立的點火控制/節氣門/空氣流量計/爆震感測器/三元催化器,並應用了DOHC每缸四氣門架構、適應多種點火工況的ME1.0電噴系統、鏈條傳動、硅/鋁合金缸體等前瞻設計。

憑借較寶馬M70引擎翻倍的48個氣門、更大的排量,M120引擎可輸出整整300 kW(408 PS)的動力,一舉令2.2噸的“虎頭奔”百公里加速跑進了7秒內,成功地從寶馬手中奪回了“馬力王”的榮耀。

但從另一方面看,M120引擎的DOHC架構導致了缸蓋體積的暴漲(令W140 S級引擎艙擁擠程度極高),更令整個引擎超重,進而引致車身配重不均、前懸掛易老化等一系列問題。最終,賓士以SOHC架構的M137 V12引擎,取代了曇花一現的M120引擎。

3 21世紀頭十年:大排量紅極一時 回頂部

21 世紀 頭十年:大排量的巔峰 發飆的雅馬哈*2 / 通用Northstar / 大眾 W12系列

● 雷克薩斯L FA

作為 豐田 在高性能自吸引擎領域的“好基友”,雅馬哈早年為AE86製造的4A-GE、為“咬地鯊”RS200打造的3S-GE這兩台小排量高轉引擎膾炙人口,有力地證明自己不僅僅是個優秀的樂器製造商,在高性能引擎方面也有巨大的潛力。順理成章地,豐田在研製劃時代的LFA超跑時,也“盛情邀請”雅馬哈來助一臂之力。

最終,代號為1LR-GUE的這台4.8L V10引擎著實稱得上驚艷。它的體積是如此的小,竟令一眾V8引擎顯得累贅;從怠速飆升至9000rpm的紅線,在0.6s的電光火石間已然完成,它令一切的機械式轉速表跟不上它提速的步伐,只好被全LCD儀表所取代。

不僅如此,缸徑大於沖程的設計、12.0的高壓縮比、獨特的72度氣缸夾角、9500rpm的斷油轉速……那恰似高亢樂器的獨特聲浪,讓許多Petrol head們夢回瘋狂的V10世代F1賽場。這副引擎是如此的震撼,馬力、扭矩之類的數據,在此時已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沃爾沃 第二代S80 V8

與上世紀 寶馬7系 遭遇的“馬力不足恐懼症”類似,沃爾沃覺得初代S80的橫置2.9L雙渦輪直六引擎少了點沉穩味。最終,在地球另一邊,日本雅馬哈工程師們給出了沃爾沃想要的答案:一台十分緊湊的4.4L 60°夾角V8引擎+愛信6AT變速箱,就此橫著塞進了二代S80的機艙。

雅馬哈的工程師們為此採用了極端的設計方案,包括少見的60°夾角V8架構、壓鑄鋁合金做成的開放式水套等設計的應用,最終把體積、重量控制在了前驅底盤的接受范圍內。同時,該引擎232 kW (315 PS)、440N·m的強悍輸出,也令第二代S80車型在橫置前驅豪華車壇樹立了一座難以逾越的豐碑。

● 凱迪拉克 DTS

又把時間撥回上世紀90年代初,通用有意將凱迪拉克品牌打造成美系科技標桿,而凱迪拉克旗下一水兒的OHV V8引擎怎麼看,都對不起科技二字。於是,在通用狠砸一大筆錢研發後,大名鼎鼎的Northstar(北極星)引擎應運而生,被譽為通用最高製造水平的代表。

DOHC設計、每缸四氣門、全鋁機身、鏈條傳動、進排氣雙VVT、高壓縮比、白金火花塞、全電子點火、冷卻液漏光都可“跛行回家”的設計,怎麼看都比幾十年前便奠定架構的OHV推桿V8科技感強多了。通用也一不做二不休,讓Northstar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了凱迪拉克品牌唯一可用的V8引擎。


TGT S3E6:三賤客對Northstar的“好評如潮”

然而事與願違,大量高新技術的加入,對初期款Northstar引擎的實際可靠性造成了巨大的打擊。缸墊不正常損耗、燒機油、DEX-COOL冷卻液不正常沉積等弊病直到後期才得到根治,實為可惜。

●大眾 輝騰 / 奧迪A8

皮耶希老爺子的傳奇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他執意打造的大眾輝騰車型,至今仍是車迷們飯後的談資。輝騰車系所裝備的W12引擎,亦堪稱工程學上的傑作。

正如V型引擎是兩台直列引擎拼接而來,W型引擎則是由兩台大眾集團獨有的VR型引擎(一種介於直列引擎與V型引擎的布局)所拼接而來,構成了W型的引擎截面,並因此得名。

大眾開發這款6.0L W12引擎的目標也十分簡單:V12長度過長,不利於乘車配重及自家quattro四驅系統的安放,必須縮短引擎長度。W12引擎相當於將氣缸更有效率地“堆”在兩側,既保留了V12的精密運轉質感,還具備更佳的拓展性,為W8、W16、W18等引擎的誕生埋下了伏筆。

從大眾 帕薩特 4.0L W8,到賓利 歐陸 /飛馳上的6.0T W12雙渦輪增壓引擎,再到 布加迪 Chiron 上的8.0T W16四渦輪增壓引擎,W系列引擎可謂撐起了大眾集團高端車型的“門面”,堪稱皮耶希時代大眾集團的最具創造力的黑科技。


首次搭載W12引擎的初代奧迪A8(D2)

4 21世紀第二個十年:新能源襲來 回頂部

21 世紀 第二個十年:新能源襲來,變局浮現 電動狂瀾 / 捷豹 的四缸與機增V8/ 寶馬 新一代V12

特斯拉 Model S P85+

“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當幾乎所有人對電動車的理解還停留在公園里的碰碰車、城市裡拖著大辮子的有軌電車或者是滑稽的鉛酸電池“老頭樂”時,特斯拉以領先行業5年以上的技術儲備,搶先推出了性能/續航均讓人刮目相看的Model S車型,靜悄悄地對各大豪華車企完成了“彎道超車”。從此,新能源成為了新時代下豪車買家的全新選擇。

內燃機陣營還在致力解決渦輪增壓所帶來的的遲滯、應對各種排放標准時,特斯拉以及以電動機的優秀瞬時響應、充沛的扭矩、極低的噪音、某種意義上較佳的厚重感,讓各大豪華車企們意識到,一場前所未有的新能源革命,即將到來。

捷豹XJ R / 2.0T XJL

作為英倫車系的代表,捷豹敏銳地意識到愈發嚴苛的排放 測試 及油耗標准,將對全尺寸豪華車產生巨大沖擊。為了讓這具輸出高達405kW(550PS)的V8之心,能繼續在XJR的機艙內“合法地跳動”,是時候推出4缸的入門款XJL來“拉低平均數”了。

哪怕捷豹 路虎 公司被 福特 “打包出售”已經是08年的往事了,但對於2.0T版本的XJL車型來說依舊影響深遠:一台福特 蒙迪歐 同款的Ecoboost 2.0T引擎被悄咪咪地被打上了捷豹的LOGO,在2013年開始出現於XJL這輛加長版全尺寸轎車的動力列表上。該引擎177kW(241PS)的輸出相比車系此前標配的V6、V8引擎欠缺優雅,但在ZF 8AT變速箱的支持下,推動1.7噸的全鋁車身完成7.7秒的破百加速,倒也無可厚非。

捷豹在“D級車裝4缸機”的路子上成為了第一家吃螃蟹的車企,卻品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真香”:在略微犧牲高級感的同時,降低了車系的門檻。取得了更高的銷量。在XJL之後, 奧迪A8 e-tron、寶馬730Li、 賓士 S 320L紛紛吃上了“四缸豪華套餐”並成為了堅定的追隨者。

勞斯萊斯 古斯特 / 寶馬M760Li

作為超豪華領域的頭號品牌,勞斯萊斯被寶馬收購後,較競爭對手——大眾集團旗下的賓利,保留了更多的傳統型格,其中全系車型標配V12引擎方為勞斯萊斯立足頂級豪華品牌的底氣所在。

就拿古斯特車型的寶馬V12引擎作為例子,6.6L的澎湃“肺活量”、兩個響應迅速的大尺寸渦輪、燃油直噴系統、VANOS氣門全時可變、419 kW (570 PS)的輸出十分奢華,十分“勞斯萊斯”。


採用同款引擎的寶馬M760Li(G12)

但令車迷們憤慨的是,勞斯萊斯CEO Torsten Müller-Otvös表示,電氣化才是勞斯萊斯的未來,勞斯萊斯將在十年時間穩步轉型純電動,但在此過程中並不會以混動車型過渡。

哪怕勞斯萊斯標志性的V12引擎再先進、再 優雅 ,也會在可預見的將來徹底被電動系統取代,沒有任何的退路。

文末語

老派豪華車的本質,從來與精打細算、朴實節儉無緣。“鋪張浪費”大排量、多缸數引擎,卻是豪華二字的最大底氣。在全球環保政策愈發收緊的當下,迎接它們的,是撲朔迷離的命運抉擇。留給大家體驗這份純正底氣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文: 秦 子鈞)

@2019

❻ 定製機車上的美酒元素,為何能使人沉「醉」

本身機車與美酒這兩種元素都會使人產生一種熱血澎湃的感覺,許多男性也對這兩樣事物十分嚮往,當這兩種元素碰撞在一起的時候,當然會使這些痴迷於此的人沉醉。在國外便有這樣一群人,將這兩種元素完美的通過改裝融合到了機車上,令人眼前一亮,贊嘆不已。

雖然大多數酒鬼都愛用酒桶改裝機車,但是機車玩咖Todd Anglani偏偏用酒瓶改裝自己的愛車。他花了了3個月時間,打造了一輛RAT ROD風格的機車,並將其命名為The Hater 3。美國最古老的摩托車製造商和最古老的威士忌酒廠,用創意向我們展示了機車藝術的無限可能——機車上的美酒元素,同樣能使人沉「醉」!

❼ 30種非主流的亞文化,有的健康有的畸形,你知道或玩過多少

所謂「亞文化」,是指 社會 中存在的處於 社會 主流文化之外的小眾文化,也被稱為「次文化」或「非主流文化」。

比如個體外觀類的——漢服、Cosplay、JK制服、美妝。

比如小眾演出類的——饒舌、脫口秀、小眾樂器。

比如街頭技能類的——街舞、塗鴉、紋身、輪滑、滑板、跑酷、快閃。

以上種種基本上都是年輕人在玩,但你若以為「亞文化」只是年輕人的領域或地盤,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就拿街頭技能類的來說吧,年輕人喜歡的街舞屬於「亞文化」,老年人隨處可見的廣場舞,你也不能說它是屬於主流文化。

還有,以下幾種「亞文化」的圈子,大概就不會是年輕人的天下——比如說風水圈、玄學圈;比如說 汽車 改裝圈、網路鍵政圈、戰忽局以及 歷史 宅……

所以,其實「亞文化」就在我們身邊,不但經常與我們擦肩而過,而且一不小心就將我們包裹其中,甚至我們自己都會是參與者和體驗者。

要我說呢,喜歡街舞的酷男潮女帥哥靚妹們,你們別看不上大爺大媽們的廣場舞,因為大家其實都在街頭混,都屬於「亞文化」的一種。

反過來呢,每天都去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們,你們也別覺得在你們旁邊練習滑板的年輕人,左摔一個大馬趴右坐一個屁墩兒就是傻,別忘了這些孩子跟在冬奧會上拿金牌的谷愛凌,所玩的項目本質上其實是同款呢!

還有啊,很多煞有介事的「正義之士」老是看不上動漫啊、電競啊,以為這是不務正業,認為這些玩意兒會毀了年輕人。

在老非看來,你大可不必持這種觀點。

其一,如果上了歲數的人還記得經典動畫片《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天書奇譚》的話,那麼我告訴你,它們就是那個年代超級牛的動漫。

其二,日本動漫很發達,其中有個非常牛的老爺子名叫宮崎駿,他既是動漫大師,也是動畫編劇和導演,其代表作品有《千與千尋》、《天空之城》、《幽靈公主》、《側耳傾聽》、《龍貓》等等。他的偶像,就是《大鬧天宮》的製作方——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當年的導演和繪畫師。

其三,饒舌也好,電競也罷;街舞也好,滑板也罷,現在都有各自的世界大賽——如果咱們中國人拿了冠軍,那都是含金量極高的成就。

最後,大清朝的時候沒有動漫也沒有電競,沒有這些個所謂「不務正業」的玩意兒了吧?但那時的八旗子弟玩鷹逗鳥耍蛐蛐甚至吸大煙,全部都是大清統治階層的「主流文化」,結果把大清玩了個腐朽透頂,把人們弄成了麻木不振,差一點把中國人幾千年的「家國情懷」都給玩斷篇了!

所以,「亞文化」不是毒蛇猛獸,玩「亞文化」也不等於不務正業。

話說回來——即便你再喜歡自己所玩的某個「亞文化」領域,「亞文化」都不是主流文化。即便其中 健康 的、藝術的某些類別也能登大雅之堂,但它骨子裡的基因仍然是「小眾」的。

反過來說,即便你再不喜歡,「亞文化」也是 社會 文化的一部分,它在我們身邊都是隨處可見的。

也就是說,「亞文化」本身是一個中性詞——喜歡玩的人別想著能把它自嗨拔高,固執己見的人也別想著要將它一腳踩低。

作為一個認真普及知識的碼字我,老非我還真是花了點工夫,認真梳理了一下「亞文化」的7個特點——以便讓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1,小眾性

「亞文化」只存在於少數人中,而 社會 大多數人並不能接受、或不感興趣,甚至根本沒聽說過。

2,局部性

大多數「亞文化」都發生並流行於小部分的集體中。

3,獨特性

「亞文化」的圈層,其人群可能處於同一地理位置,可能有同一信念、價值觀,可能有同樣的愛好。

4,廣泛性

在任何 社會 主流文化的背景下,都存在著豐富的「亞文化」。

5,易變性

某一個「亞文化」可能在一夜之間產生、過氣、消失;可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並且「亞文化」都是不斷產生和消失的。

6,影響性

因為主流文化占據主導地位,所以「亞文化」在面對主流文化的沖擊時也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可能是積極的改進,也可能是消極的反抗。

7,轉換性

主流文化和「亞文化」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可能一個時代的「亞文化」會取代主流文化;反之一個時代的主流文化也可以變弱成為「亞文化」。

在展開「亞文化」以下諸多的分項之前,老非我跟你打個賭——咱就不說你玩過其中幾個了,我打賭你不大可能全都聽說過。

1,漢服

漢服是漢民族傳承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四書五經中的冠服系統,以儒家經典、大唐《開元禮》、二十四史輿服志和其他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

漢服體系展現了華夏文明的等級文化、親屬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輕庶、重長輕幼以及儒家的仁義思想。

近10多年漢服運動興起,以恢復漢族民族服飾為主題,圈內有不同派別的細分,包括復原黨、改良黨、製作研習黨、仙女黨等等。

2,Lolita裝

1976年,日本第一家Lolita品牌誕生;到了九十年代,Lolita裝逐漸成為一種獨立的 時尚 風格。

所以,Lolita裝起源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其服飾以日本原宿街頭的服裝風格為基礎,融合了維多利亞、洛可可、哥特時期的歐洲宮廷元素,再結合日式審美兒產生的新品類服飾。

圈內有甜系、哥特系、中華風等風格細分。

演變到今天,Lolita裝已不僅是一種服飾風格,更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可愛、精緻、以及具備儀式感。

3,JK制服

JK為日語流行語,意為女子高中生,所以JK制服則為女子高中生制服。

JK制服一般為西式制服與水手服兩種類型。

資深玩家甚至可以根據JK制服不同的校服特色,將其分為日本關東襟、關西襟、名古屋襟、札幌襟等類型。

4,Cosplay

cosplay是「扮裝 游戲 」的縮寫,是指利用服裝、飾品、道具以及化妝來扮演動漫、 游戲 、繪畫及影視作品中的人物角色;而玩「扮裝」的人被稱為扮裝者(coser)。

基於這個定義,你可以想像這個領域可玩的東西有多寬泛——因為裝扮者扮演的人物總有你感興趣的領域,以至於很多人的手機中都會有Cosplay的美圖。

5,異裝

異裝是指男性或女性通過穿著異性的服裝,以及模仿異性的談吐、舉止等獲得一種特別的滿足感。

這個群體中有不少成功吸引網路流量的博主或播主。

6,美妝圈

怎麼說呢,「美妝圈」在歐美日韓屬於主流文化,而隨著大量美妝博主的出現,它在中國也逐步要脫亞入主了。

美妝指的是運用化妝品和工具,採取合乎規則的步驟和技巧,對人的面部、五官及其他部位進行渲染和描畫,調整形色,掩飾缺陷,從而達到精緻美容的目的。

順便說一句:千萬別以為這個圈層只是女人們的天下。要知道近年來美妝男性博主越來越多,並且男性的美妝消費也在持續上升。

7,動漫宅

動漫宅的群體基數可不算小了——他們喜歡並研究動漫文化,總是不甘落後地體驗最新發布的東西,並喜歡收藏這類東西。

動漫宅的口頭禪是:動漫人物的口頭禪、二次元、逛漫展、看live、買手辦。

8,美漫圈

圍繞美國漫威、DC、勇士、黑馬等漫畫公司出品大量作品而產生的「亞文化」群體,伴隨著正義聯盟、復仇者聯盟等電影在主流市場的大熱之後,美漫圈逐步膨脹,開始產生有組織的聚會和線上的KOL。

但是,隨著所謂「燈塔國」越來越多地暴露出真相,漫威電影在中國的受眾已不像之前那麼火爆,這個圈子必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9, 游戲 宅

正版的 游戲 宅——如果非要強調「正版」的話——是以微軟、索尼、任天堂三大主機和Steam受眾為代表的單機、聯機 游戲 的群體,人均 游戲 時間1000小時起步。

當然, 游戲 宅還包括音遊玩家、P社玩家、I wanna玩家、Galgame玩家、Roguelike玩家、Mugen玩家等小眾 游戲 圈。

嚴格說來,王者榮耀、吃雞等玩家不屬於 游戲 宅。

10,網文圈

網文圈是以諸多網文網站為活動中心的網文作者及讀者,要知道這個圈子基本上已經不能用「小眾」來框定了——據社科院調查,全中國的網文讀者數量已超過4.5億!

所以,隨著大量網文作品的製造以及影視化改編,加上90後人群逐步進入 社會 ,該群體逐漸主流化,未來將是脫亞入主的亞文化群體。

當然,近三年由於受疫情影響及 娛樂 圈的動盪,網文的影視化轉換速度受到較大的影響。

11,同人圈

所謂同人,就是指讀者從一部作品中衍生出來的其它作品。

同人圈衍生出一個當下很熱的 游戲 ——劇本殺。

這個圈子裡的人通常有比較高的忠誠度——你應該知道這個群體當年曾憤怒地同肖戰粉絲玩過一次對線,並贏得了絕大多數路人的支持。

12,V家

這個V指的是「VOCALOID」,它是一款語音合成軟體,是日本樂器製造商雅馬哈公司開發的電子音樂製作軟體——在軟體中輸入音調和歌詞,就可以合成出原為人類聲音的歌聲。

VOCALOID最初是在日本流行起來,它的成功導致了Vocaloid軟體的普及,代表作是甩蔥歌。

在《初音未來—歌姬計劃》 游戲 中,「初音未來」是開頭動畫的主角。

13,鬼畜圈

首先,不要把這個詞跟某些人愛看的那款小電影給弄混淆了。

隨著抖音、快手等小視頻播放軟體的推廣與普及,該文化圈的影響力也開始逐步放大。

14,桌游圈

桌上 游戲 發源於德國,內容涉及戰爭、貿易、文化、藝術、城市建設、 歷史 等多個方面,大多使用紙質材料加上精美的模型輔助。

它是一種面對面的 游戲 ,非常強調交流。所以桌游現在已是家庭休閑、朋友聚會、甚至商務閑暇等多種場合下極佳的溝通方式。

圈內知名作品包括萬智牌、 游戲 王、龍與地下城、克蘇魯的呼喚等;現已出圈的作品有三國殺、狼人殺、爐石傳說等。

15,小眾文化作品愛好者

這個圈子的覆蓋面很寬泛,但又很小眾。

這個小眾文化作品,包括cult片、特攝片、實驗音樂、搖滾、重金屬、電音、民謠、音樂劇、歌劇、舞台劇、寶冢、演歌、和歌、落語、漫才、俳句、黑童話、輕小說、本格推理等愛好者。

其實以上文化種類有不少在國外是主流文化,但在國內仍屬小眾文化,隨著 娛樂 節目的推廣,漫才、搖滾、實驗音樂等內容,已開始慢慢切入主流視野。

16,小眾首飾圈

這個圈子的范圍其實也不算小。

包括手作圈:即對配飾、小物、手工藝品的製作、改裝。

手賬圈:經過充分精心裝飾排版的記事本。

以及火漆、紋章、橡皮章、裝裱、外文書法、滴膠、羊毛氈等愛好者。

17,小眾飲食圈

包括紅酒圈、威士忌圈、精釀啤酒圈、自釀白酒圈、小眾咖啡、老餮圈、代餐圈、軍糧圈等小眾飲食愛好者。

好吧,要說人家品味的可不單單是飲食,而是人生。

18,小眾動植物圈

就是有這么一些人,他們熱衷於養殖罕見異寵、爬寵、食蟲植物等小種類的動植物,一不小心還研究和實操一下——如何在自己家裡為它們搭建一個小型生態圈。

19,小眾收藏圈

這個圈子可就不限年紀了,因為它包括但不限於文玩、星杯、球鞋、文具、獸骨、化石、隕石、琥珀、透明骨骼、蒸汽昆蟲、兵人、復古小物等小眾收藏。

這個圈子裡的人,大部分對其收藏是否值錢並無執念。

20,蒸汽朋克

蒸汽朋克指一種接近於維多利亞工業時代,以蒸汽機械狂熱為背景,所設置的架空世界觀。

它的核心元素有指蒸汽、火焰、銅管、機械、皮革、廢舊的設備等等。

順便說一下,這個圈子裡的人年紀覆蓋面較大,包括70、80、90、00後的機械藝術愛好者。

21,賽博朋克

賽博朋克也是一種世界觀——通常搭配色彩是以黑、紫、綠、藍、紅為主色調來描繪未來,建立於「低端生活與高等 科技 結合」的表現形式。

賽博朋克文學有著強烈的反烏托邦和悲觀主義色彩。

22,後啟示錄

因為他們專注於討論世界末日之後的世界,比如其中的廢土概念——假設世界被核大戰毀滅之後會怎樣?

這個圈子的人群覆蓋80、90、00對未來世界充滿幻想的愛好者群體。

23,神秘學

這個領域的范圍很大,包括魔法書、女巫、煉金術、催眠術、巫術、國際陰謀論、符號學、宗教學、儀式學、外星人、飛碟 探索 等很多細分領域。

24,土味

這個圈層是伴隨網路短視頻流行起來的一種「亞文化」,它來自於民間,具有極其濃郁的鄉土氣息,被稱為「土味文化」。

其實這裡面的「土」並不意味著粗俗,它可能是不合潮流的,同時也可能是很具備美學價值的——你知道,「接地氣」本身也可以說是一種「土」。

25,語C

這個圈子你若沒聽說過的話,可以將其理解為「戲精」。

語C圈內的人利用網路社群,集合起來扮演某些作品裡的某些角色,並使用這些角色的身份來交流、並推進劇情。

26,老哥

是指人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失去了工作、家庭、財產,成為隨時「提桶跑路」的老哥,以研究打日結的零工圈。

不知道你們在城市的街道上看見這些人,是否會想到——其實他們也有一個被定義的圈子?

27,模型圈

是指一些人不但對塑料模型很感興趣,而且熱衷於對其進行拼裝、打磨、改造、噴塗——這里的模型主要以軍事裝備模型和高達模型為主。

模型圈主要是男性,年齡覆蓋30-50歲,資深玩家必須具備相當的經濟實力。

28,娃圈

可別理解錯了——「娃圈」並不是「曬娃黨扎堆在一起的圈」,而是對以球形關節人偶為代表的的各類娃娃,進行觀賞、化妝、裝扮和改造的人。

好吧,這可是一個富貴愛好,以15-35歲的女性為主,基本上都來自於城市中產及以上的家庭。

29,改裝圈

顧名思義——這個圈子主要聚焦於對機動車輛進行改造和改裝。

一類是改裝 汽車 摩托車,增加車輛性能;一類是改造外觀,增加車輛美觀;一類是改裝房車,增加車輛舒適度。

這個人群普遍愛好越野和旅行。

30,電競圈

圍繞電競選手、賽事、主播、解說等要素產生的電競愛好者群體,以15-32歲的愛好電競 游戲 的年輕人為主。

有人說,電競圈堪稱網路最大的「騷話」生產基地。

其他類別

比較常見而又好理解的類別,老非我就不再逐一展開了。

比如說偶像圈(以及發育得很畸形的飯圈)、直播圈(以及某些為了流量走向低俗的直播主)、帶貨圈(以及某些做虛假廣告還拒不承認的人或明星)。

比如說軍迷、鍵政圈。

比如說表情包圈。

比如說窮游圈。

比如說街頭圈——街舞、塗鴉、紋身、輪滑、滑板、跑酷、街球……

比如說小眾演出——說唱、脫口秀、單口喜劇、小眾樂器……

比如說小眾玩具——魔方,花切,轉筆,指尖陀螺圈,巴克球,機器人,無人機,穿越機,航模……

還有技術宅、手工黨、卡圈、羊毛黨……

技術宅裡面還有一個黑客圈。

雖然本文歸納了30種非主流的「亞文化」分支,但提到的已遠遠不止30種;並且有一些不 健康 的、甚至畸形的類別,本文都略去不表。

另外,面對「亞文化」巨大的外延,即便老非我再寫下去的話,也依然是無法全部概括的。

但了解以上種種不但很有意思,也會讓我們感覺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五花八門、多姿多彩的精彩。

還是那句話——「亞文化」本身是個中性詞,它裡面優質的、精彩的、多樣的東西,既豐富了這個世界,也豐富了我們的生活。

❽ 帕薩特上新!和邁騰比選哪個

小夥伴們聊了聊2017年即將上市的一大波新車,這不,本周又有不少新車的消息了;

除了帕薩特的話題,還有昂克賽拉、長安歐尚、以及最後一輛看完價格估計會流口水的車~

新車上市

2017款帕薩特(中型車)

指導價:18.99萬~30.39萬元(新上7款車型)

13號,上汽大眾新款帕薩特上市,新車外觀內飾方面沒有太大變化,主要變動在於車型以及配置的變化。

?編輯楊老師

我更喜歡管阿爾法·羅密歐叫「愛快」。(從我知道這車時,大家就這么叫,女人愛美,男人愛快)

愛快車型都是參照「人駕馭車」的理念設計出來的,那麼如果跟寶馬比的話,個人覺著機械方面拼起來倆車勢均力敵,各有所長。愛快憑借自身的義大利血統,在個性上可以完滅寶馬,但要說起在國內的品牌影響力,寶馬絕對占優,而且價格上由於是進口車,愛快也吃虧不少。

不過喜歡歸喜歡,愛做的事兒多了,可都能隨心所欲去干嗎?肯定是不行對吧。這台朱麗葉(Giulia的中文名字)也是一樣,絕不是你喜歡想上就能上的。一定得慎重,我還是先把修車的錢准備好再說吧。

好了~本周的新車消息就到這里,一直流口水的小夥伴們可以騰出功夫擦一擦了。記著在後台給蔥哥留言哦~~

❾ 股幫老爺子炒股怎麼樣

不好。股邦是今日頭條上的一個財經自媒體營銷號,也算是一個大威v,他沒有證券公司投顧的資質,不屬於任何證券公司。平時就做一些消息面解讀,以及盤前盤後的分析點評,目前沒有開通付費內容,粉絲有十幾萬,內容也還可以,但是投資還是要靠自己,別人的建議只能作為一種參考。

❿ 評書盤點車壇人物:第二回皮耶希甲殼蟲先後仙逝大眾帝國再無教父

1993年,皮耶希進入大眾集團任首席執行官以及主席,逐步優化大眾汽車的生產及采購,1996年業務重組及精簡工作初見成效,大眾集團成功收購了蘭博基尼以及布加迪SAS等品牌,並將大眾和奧迪提升為高端汽車品牌。2002年退休後,皮耶希兼任大眾汽車公司監理會主席以及集團業務顧問,直至2019年去世,其間,在他的授意下全新甲殼蟲量產問世,並初步在北美市場獲得了成功。

如本章開頭所講,充滿戲劇性的是甲殼蟲與皮耶希老爺子傳奇一生的步步相隨——童年檔桿啟蒙、青蔥歲月相伴、暮年念念不忘,衷心祝願這位「車壇武狀元」帶著愛車與一生輝煌的成就,去往天堂後仍是少年。

圖片來自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五線城市豪車 發布:2025-05-14 16:44:35 瀏覽:327
江淮瑞風商務車雨刷沒有間歇檔 發布:2025-05-14 16:40:19 瀏覽:298
泰國旅遊10月份要帶什麼 發布:2025-05-14 16:38:41 瀏覽:479
住皮卡丘的球叫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4 16:23:36 瀏覽:825
給公司開商務車要注意什麼 發布:2025-05-14 16:11:02 瀏覽:844
2013款奧迪a6內飾圖片 發布:2025-05-14 16:01:38 瀏覽:883
c牌照可以開10座商務車 發布:2025-05-14 15:49:12 瀏覽:667
快遞電動車價格 發布:2025-05-14 15:48:25 瀏覽:556
唐山豪車勞斯萊斯圖片 發布:2025-05-14 15:48:22 瀏覽:930
斯堪尼亞賓士沃爾沃貨車價格 發布:2025-05-14 15:32:09 瀏覽: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