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改裝行業發展及方向論文
Ⅰ 汽車行業發展動向論文1000字左右,謝謝了.有的給10分
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趨勢
一、汽車產業全球化的趨勢及汽車需求增長的國際格局
汽車產業的全球化集中體現在特徵上:一是汽車產業鏈,包括投資、生產、采購、銷售及售後服務、研發等主要環節的日益全球性配置。例如,過去跨國公司在本國建立、保持研發機構,對於目標國市場採取復制產品的方式進行投資,而現在則採取將各個功能活動和能力分配給全球市場的方式。由此導致了新的專業化分工協作模式的出現,特別是整車裝配與零部件企業之間呈現分離趨勢,零部件的跨國公司越來越多,零部件企業與整車裝配企業之間以合同為紐帶的網路型組織結構日趨明顯。整車製造企業零部件的全球采購以及零部件工業的國際化,模糊了汽車產品的「國家特徵」,使其成為了典型的全球化產品。二是巨型汽車企業之間的大規模重組,形成了「6+3」的格局,9大汽車集團的產量已佔世界汽車產量80%以上。汽車企業在全球的大規模重組實質性地改變了傳統的資源配置方式、產業競爭模式和產業組織結構,並使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以往的汽車產業發展戰略和相關政策面臨嚴峻挑戰。
從汽車產銷量的地理分布看,歐美發達國家,普遍出現了嚴重的市場疲軟,而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的形勢看好。在亞洲,韓國、泰國和中國等以其良好的成長性和巨大的潛力,繼續成為世界汽車市場的亮點。據預測,從2002年到2010年,全球汽車產量將增加1100萬輛,亞太地區將新增7百萬輛以上,佔到65%,而其中將有一半來自中國。
二、近年來中國汽車產業規模和市場結構變化
中國汽車工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和轎車開始進入家庭,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增長最為迅速的市場,對全球汽車產業產生的巨大影響力。2002年全年累計生產汽車325輛,比2001年同期增長38.49%,銷售汽車324.8萬輛,比2001年同期增漲37.1%,完成工業增加值1515億元,同比增長60.94%。汽車消費成為拉動2002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具有法人地位的汽車生產廠有120餘家。2002年一汽、東風、上汽等3大汽車集團生產集中度為57%,比2001年提高了8個百分點;中國轎車由於企業進入和競爭激烈,銷量前3位的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和上海通用占總銷量的53.4%,比2001年前3名的市場份額下降了6.8個百分點;其他各類汽車的生產集中度總體來講較之2001年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就單個企業規模而言,中國汽車工業的前4名一汽、東風、上汽、長安等4大集團汽車生產能力在30萬--60萬輛之間,規模經濟效益開始顯現。盡管如此,與世界級的汽車生產企業相比較,中國汽車工業企業的規模仍然偏小。
市場激烈競爭帶來的直接影響,一是促使汽車價格持續下降,最終達到合理價位;二是競爭領域不斷擴展,不僅包括產品價格、質量、性能,而且涉及市場營銷、售後服務、市場應變能力等各個方面;三是技術進步、產品研發將成為競爭焦點。通過充分而有效的競爭推進企業優勝劣汰,勢不可擋,並將成為推動整個產業健康發展的主導力量。
三、中國汽車工業市場空間、投資機會與盈利前景預測
未來時期隨著影響中國汽車需求市場的價格、居民收入和消費結構、汽車信貸、消費環境的改善,特別是跨國公司主導下的汽車合資企業不斷在全球同步推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將對未來市場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預計今後10年—15年中國將成長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年銷量達到1700萬輛,汽車保有量超過1億輛。
近年來,跨國公司加快了進軍中國市場的步伐,推動了國內汽車業新一輪的兼並重組熱潮。預計今後跨國公司在中國的角逐將更加激烈,國內幾大汽車集團依託跨國公司迅速擴張,將進一步加速各類整車和零部件生產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兼並重組,市場格局劇烈變化,投資並購機會將不斷涌現。
目前,我國汽車行業的整體利潤率高於國際水平,隨著產品價格的下降,這極可能降低行業利潤率,但在價格下降的同時,成本、費用也有較大下降空間,利潤總額等總量指標可能保持,甚至有可能提高。國家進一步降低一些稅費,將為行業內大部分企業提供降價空間,如果產銷規模能隨降價得到有效擴大,規模效應將發揮出來,會使行業效益保持在較好水平。同時,零部件進口關稅的下降,將使一些廠家進口成本有所下降,對採用進口部件較多的中高檔產品影響更加明顯。我國汽車行業中的轎車工業發展最為迅速,不僅產量的增長高於整個汽車行業產品產量的增長,技術進步的步伐也大大加快。從全行業來看,轎車、汽車零部件及配件企業的盈利能力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具有更高的投資回報率。
四、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和產業政策取向
1.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
(1)預計今後10到15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消費國。國際經驗表明,人均收入水平與汽車普及率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中國2002年的人均GDP是7972元,按官方匯率計算摺合910多美元,而按世界銀行測算的購買力平價方法則接近4000美元。在一些發達城市、東南沿海相當多的地區,人均GDP按官方匯率計算也達到四五千美元,呈現明顯的即將進入汽車社會的特徵。預計中國將在未來10年--15年成長成為年銷量達到1700萬輛的全球最大汽車市場。
(2)汽車的生產和消費將在未來相當長時期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汽車產業是波及范圍最廣和波及效果最大的產業。對鋼鐵、有色金屬、橡膠、塑料、玻璃、塗料等原材料工業,鑄、鍛、熱、焊、沖壓、機加工、油漆、電鍍、試驗、檢測等設備製造業,機械、電子、電器、化工、建材、輕工、紡織等配套產品和零部件,公路建設、能源工業、交通運輸業和服務業等,都會產生巨大需求,從而推動這些產業的發展。預計今後10年每年GDP增量,有1/7至1/6由汽車產業提供。
(3)中國有望成為世界汽車的製造中心。中國已初步形成相對齊全的汽車工業生產體系。這是中國汽車產業新發展的起點。此外,中國發展汽車產業還有如下優勢:一是大國的市場優勢;二是勞動力成本優勢;三是具有較強的製造業配套能力。預計在今後10到15年,中國有望成為世界重要的汽車製造基地之一。
2.中國今後發展汽車產業的政策取向
(1)創造積極而充分的、有利於提高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國內競爭環境。應鼓勵各種類型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進入,積極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特別是跨國公司直接投資,給予不同性質的企業以平等的市場競爭機會,通過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過程,形成強有力的市場競爭結構,帶動我國汽車產業和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根本提高。
(2)改制、重組是新時期我國汽車產業組織的基本政策取向。在開放、競爭的基礎上,推動中國汽車企業的改制與重組。在改制過程中,要採取多種方式解決普遍存在的企業辦社會、人員過多、債務負擔重、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等歷史遺留問題,推進企業產權的多元化,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企業重組可以在以下方面重點推進:一是整合汽車資源,以增量盤活存量,提高汽車工業資產利用率;二是進一步加強與汽車跨國公司的多方面合作;三是推動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之間的合作;四是對不同類型的汽車產品採取不同的重組戰略;五是在強調放鬆進入限制的同時,要大力排除退出障礙;六是積極利用資本市場推動產業重組。
(3)有所為、有所不為。在開放中逐步融入全球汽車製造分工體系。改變汽車產業鏈配置主要依賴國內市場和國內資源的思路,分階段地逐步融入汽車產業的全球采購、製造、銷售、研發體系,並逐步向高段領域挺進。在整車上有進有出,集中力量發展具有市場和資源優勢的部分產品;要充分利用中國市場的多層次性以生產中低級別的轎車作為未來時期汽車產業的戰略重點,逐步實現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在滿足國內市場的同時佔領周邊發展中國家;同時要利用現有的勞動力優勢,扶植國內有條件的零部件廠商要盡快向全球供應商的角色轉變。
Ⅱ 汽車改裝行業前景怎樣
汽車改裝不但顯示了車主對車的需求,還在很大程度上顯示了自己的品位、個性和對汽車的理解。汽車改裝在國外已成為一種時尚,而中國正處於起步期。據相關行業報告顯示,中國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和消費國,但是汽車改裝市場規模卻不及美國的1/10。這意味著中國汽車改裝市場潛力巨大。
Ⅲ 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論文
題目
資料800
希望以後怎樣
Ⅳ 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論文2500字
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 中國汽車銷售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高昂的汽車自動化和節能車的研發投入、金磚四國增長乏力的汽車市場,全球汽車行業的壓力越來越大。未來汽車行業合並趨勢將日益抬頭,這也意味著,現在的車企正處在合並大潮的前夜。
展望當前汽車行業未來發展方向,車聯網、無人駕駛、信息共享以及電動車等都要求汽車製造商對此投入巨大的財力物力,而這些投入動輒需要耗費百億歐元。
不僅如此,受當前全球汽車市場增長乏力的影響,未來幾年將迎來車企合並或聯盟的新浪潮。
以眾多車企的最大單一市場中國為例,自2007年以來中國汽車銷售市場一直保持著16%的增長水平,然而未來的增長率被指每年將僅有4.3%。
預計汽車行業將出現一個明顯的整合浪潮,車企之間也將隨之形成新的夥伴關系,也許這一浪潮將從兩個汽車製造商的合並開始。
Ⅳ 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寫一篇500字的論文
我們都知道,現在汽車行業的發展是飛速的,各種各樣的汽車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誰也無法斷定幾十年後的汽車會是什麼樣的。今天,就讓我們暢想未來,天一天未來的汽車吧。
在未來,七成將會是我們出行最便利的交通工具。那時的汽車再也不用加身價昂貴的汽油,而是靠吸收二氧化碳行走。這樣就解決了一大環保問題,再也沒有汽車尾氣污染環境了。同時,也節省了車主買汽油的一大開支。
並且,未來的汽車是聲控的,不用人們費力的去開動汽車。因為在汽車內安裝著一個電子地圖和聲音控制系統。電子地圖能夠搜尋到全國的各個地方。進入車內後,只要你說出你所要去的地方,聲音控制系統就會立刻接收到你的聲音,並把你說的地址輸入到電子地圖中,電子地圖會在十秒之內搜尋到你所要的去的地方的詳細地址。這時,你在說出汽車的時速,汽車便會開動把你送到目的地。
人們對汽車行駛的安全問題一直十分看重。未來的汽車會安裝一個安全檢查系統。在每一次出行之前,安全檢查系統都會全面的檢查汽車,如果汽車沒有出現故障很安全,就可以出行。如果汽車的哪個部位出現了問題,汽車就會啟動自動修復系統,立刻對汽車進行修復。並且這項工作對未來的汽車來說,只需十五秒便可完成,為不會耽誤車主的出行時間。
未來的汽車還有很多優勢呢!比如,未來的汽車還安裝著一個交通指示器。這個交通指示器可以控制汽車,使汽車遵守交通規則,也使車主在汽車行駛期間的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還是交通更加便利了。
未來的汽車內還安裝著一個氣味調換器,是汽車內的氣味不再那麼單調。現在的汽車內全是一種氣味,過於單調。而未來的汽車內安裝的氣味調換器中有幾百種香味,可以任意調換車內的氣味,使車內清爽怡人,也使車主在汽車內仍能聞到自己喜歡的香味。
這就是未來的汽車。
Ⅵ 中國汽車行業發展前景分析論文
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
進入21 世紀以來,中國汽車行業雖然仍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自主開發能力薄弱等問題,但整個行業高速發展,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產品技術水平明顯提升,已經成為世界汽車生產及消費大國。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
中商情報網《2012-2013年中國汽車行業市場調查及前景咨詢報告》
2001 年中國汽車的產銷量僅為200餘萬輛,但在2006 年產銷量已雙雙突破700萬輛,全年生產728萬輛(其中乘用車523萬輛)、銷售722萬輛(其中乘用車518萬輛);2008 年在經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的中國汽車工業仍保持了增長,全年汽車生產930 萬輛(其中乘用車674萬輛)、銷售938萬輛(其中乘用車643萬輛)。
2009 年,在全球汽車市場不景氣的背景下,我國汽車行業一枝獨秀,汽車產量為1,379萬輛,銷量為1,36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8.28%和45.42%。2009 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生產大國,同時中國汽車消費量佔全球總消費量比例已達12%。
2010年,中國汽車行業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汽車產銷雙雙超過1800萬輛,蟬聯全球第一,分別達到1,826萬輛和1,806萬輛,同比增長32.41%和32.40%。其中,乘用車產銷1,382萬輛和 1,375萬輛,同比增長33.14%和33.11%。2011年,汽車產銷1,842萬輛和1,851萬輛,同比增長0.84%和2.45%。其中:乘用車產銷1,449萬輛和1,447萬輛,同比增長4.23%和5.19%。
Ⅶ 求篇「汽車改裝」的畢業論文
中國汽車改裝行業市場調查可行性報告 中國重點汽車改裝企業
6.1 福建省南平閩淮汽車改裝廠
6.2 宜昌市長江葛洲壩汽車改裝廠
6.3 湖南省湘南汽車改裝廠
6.4 青海第一汽車修理有限公司
6.5 山東蓬萊汽車改裝有限公司
6.6 其他企業
6.6.1 深圳市冠宇通集團汽車服務公司
6.6.2 深圳市車技研改裝中心
6.6.3 廣州市賽特汽車改裝用品有限公司
6.6.4 廣州領業改裝部品有限公司
6.6.5 東莞快線汽車改裝精品有限公司
6.6.6 蘇州市蛻變汽車改裝公司
汽車改裝是針對汽車動力、外觀、內部設備、車身、懸架等進行改裝的現象,以體現性格張揚、追求駕駛樂趣、增強車輛安全、突出個性外觀、延伸實用需求的汽車改裝產品、技術及服務,在一些大中城市迅速發展。這類市場也被稱為汽車改裝市場。
汽車改裝文化源於賽車運動。最早的汽車改裝只針對於提高賽車的性能,以便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以及賽車運動的深入人心,汽車改裝也早已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成為普通車迷汽車生活中的組成部分,並漸漸成為一種時尚。
在歐洲各國、美國乃至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及中國的香港、台灣,汽車改裝早已蔚然成風,「無車不改」成為青年車迷的座右銘。世界各大著名汽車廠商,如賓士、寶馬、三菱、豐田、日產、本田等,都推出了專業的改裝品牌。
世界上比較著名的轎車改裝公司有專門為賓士車用戶進行改裝的AMG、D2、BRA BUS和CARLSSON等,為寶馬進行改裝的ACSCHNITZER,為大眾公司旗下的大眾汽車和奧迪汽車用戶進行改裝的ABT,為本田改裝的HRC(本田賽車公司)、MUGEN(無限),為豐田配套的TOM』S和TRD(豐田賽車運動發展部),為富士配套的STI(富士世界技術部)和TEIN,尼桑的NISMO(尼桑汽車運動部)和三菱的專業改裝公司RALLIART(拉力藝)等等。著名的越野車改裝公司和配套產品廠家有JAOS(JAPAN OFF ROAD SERVICE,日本越野服務公司),AIBA WORKS,TJM,ARB、WARN等等。
目前中國汽車改裝業較為發達的地區有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昆明等地。在改裝相當火爆的城市如上海,改裝已形成了一個千萬元大市場,而在成都改裝也正被人們接受並走上正軌。在改裝勢頭更為猛烈的廣東,不僅有著良好的改裝市場需求,而且在珠三角的東莞、中山等地,已經開始形成了頗具規模的改裝用品市場。
汽車改裝行業在國內興起與發展的時間相對較晚,目前,國內的高檔車改裝市場還處於一種真空的狀態,在國內現在只有少數幾個汽車生產廠商涉足了此項業務,如廣州本田(飛度)、東風本田(CR-V)等。不過它們的改裝還只停留在一些簡單的內飾及外飾件上,是最基礎的改裝。但這已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2002年我國汽車改裝行業產值為5億元,2008年10月已經上升到25億元——汽車改裝成行業新增長點。2007年我國汽車改裝市場擁有13億—15億元的容量,而到2015年,將達到140億元。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進一步成熟,更專業的、以汽車生產廠商強大支持為基礎的汽車改裝市場會很快出現。中國的汽車生產廠商決不會放棄這么龐大的一個市場。預計2009年中國汽車改裝市場帶來的效益可達到200億美元。中國汽車改裝業將呈現巨大增長,並會成為汽車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政府政策的不斷放寬,消費者個人收入的增加,以及對個性化改裝的需求,中國汽車改裝市場在今後5年內將成倍數擴大。
雖然前景看好,但汽車改裝卻還是一個亟待規范的市場。盡管我國的汽車改裝行業還存在著許多的困難與阻力,但隨著客戶需求的增加和多樣化,改裝車市場也將越分越細,相關的政策法規也將陸續出台,真正的汽車改裝在規范的市場體制下,將踏上其理性回歸之路。
中國投資資訊網 2009-2012年中國汽車改裝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