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兩門版改裝圖片
① 像這樣改裝高爾夫r外觀大概要多少錢
這就是高R改的 普通高爾夫改中置排氣就麻煩 這個還改了空氣懸掛(2-4W 1W也有) 不然普通懸架地盤這么低 國內路況跑個球
加運動包圍漫射器輪轂避震尾燈擾流板 當然還有很多沒拍到的...前氙氣大燈 運動進氣格柵等等改完不便宜.
② 7.5代高爾夫GTI改裝養成分享,帶你感受它的魅力
本人購車一年左右,一直自己改改玩玩,到後來找到了組織,車也得力於朋友們的幫助與建議改的更加完整首先進化的部分是車的包圍,為什麼選擇先上包圍是因為為後面提升的性能做准備哈哈哈,為了達到我想要的競技效果我選擇的是AspecPPV400SAeroKit,但是由於換這套包圍我之前改裝的排氣尾嘴對不上,所以也一起定製了一套圍嘴,先上幾張施工圖
本帖將會持續長期更新,也算是為自己的玩車之路做一個記錄。接下來的打算是更換底盤件繼續提升操控方面的性能。未完待續
③ 高爾夫6改裝、只改外觀、能不能改的下面和圖一樣
這樣很難回答。就好像你問配台電腦要多少錢。只能給你個大概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輪胎500-900X4=2000-3600.輪轂500-900X4=2000-3600大包圍2000-5000 尾翼300-2000 機蓋1300-2200另外做漆,安裝等費用1500-2200所以全套下來大概是9100-18600之間。這個價位之間的東西不是很差的,也買不起很好的。特別是輪轂和輪胎。另外提示你,換後包圍以後,從外觀上講會要換排氣管尾段。因為一般翼神的大包圍都是雙排出。排氣管價格1300-3000尾翼之所以最低有300,因為尾翼的材料差一點影響不是很大,所以如果預算緊張,可以考慮用300的材質。當然包圍也有幾百的,但非常非常不建議使用。
④ 像這樣改裝高爾夫r外觀大概要多少錢
這就是高R改的
普通高爾夫改中置排氣就麻煩
這個還改了空氣懸掛(2-4W
1W也有)
不然普通懸架地盤這么低
國內路況跑個球
加運動包圍漫射器輪轂避震尾燈擾流板
當然還有很多沒拍到的...前氙氣大燈
運動進氣格柵等等改完不便宜.
⑤ 談一談我的愛車高爾夫的用車改裝和魅力外觀!
浮躁的社會,身邊的人都在沽名釣譽,無數次,我問自己,沒日沒夜的忙碌的工作到底是為什麼?每當這個時候,永遠是車友和改裝車讓我「重回正軌」因為每一個玩改裝的人,心中沒有浮躁,篤定的永遠是有態度做事的熱情。我的高爾夫GTIMK7承載著我所有的執著與夢想,當有一天我老了,走不動了,那些曾經過往的激情與情懷,是這一輩子最珍貴的財富。改裝清單aspecppv210包圍aspecideas閥門排氣中尾段runtek頭段AME輪轂bilstenb14避震s3前剎車defi渦輪表gti彩屏儀表berger紅色安全帶內飾黑色鹿皮頂全車gti原車裝飾板MIB887b8寸主機+翻蓋攝像頭奧迪q3檔吧r-line方向盤savanini撥片mk7.5流水尾燈bellof雨刮
⑥ 分享我的高爾夫,7.5Gti二階改裝心酸史
本人汽車之家潛水多年,看帖無數,由於文采有限加上拍照水平幾乎為零!直到今天才第一次鼓起勇氣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心酸史[尷尬][尷尬][尷尬]開了35000公里的車,35000之前不是Gti那隻是一輛車,真正體會它叫Gti才剛剛開始,下面我一一道來!首先聲明本人不是商家單純的說說自己的一些經歷,有可能會錯,但保證每個字實事求是!希望能幫到大家!!!跟所有男人一樣,喜歡汽車,談不上發燒友但骨子裡一直有著那份喜愛,這里就不說為什麼換Gti了,18年我三十二仍然毫不猶豫的選擇Gti!(情懷所致,經濟能力有限更高端的咱買不起)[偷笑][偷笑][偷笑]
回家的路上滿油的狀態,承認都希望能夠快一點,有而不用跟沒有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發出來只是對新程序的認可!!!
謝謝車友們像看流水賬一樣看著我的這些文字!成績黨,外觀黨都沒有錯,大家一起在安全的情況下開心的玩車,雖然發的這些也許沒有幫助,但真的希望車友們改裝的道路上盡量少走彎路!再一次感謝車友和群里的兄弟,特別謝謝老劉小錢,以後大家共同討論,共同進步,共享樂趣!太多的人覺得我們是瞎折騰,但是每個人愛好都不一樣,快樂就好!這段經歷不算精彩,但是會讓我一生難忘!!!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的發帖,大家多多見諒,感謝車友!(先享受當下不折騰車的日子,以後我上38渦輪再跟大家分享)
⑦ 這家改裝廠改完的高爾夫8,值得看一看!
上次的復古版高爾夫8渲染圖讓我們過了把情懷癮,使得改裝車商不禁總是想蠢蠢欲動。原廠的MK8高爾夫本身從外觀設計上在緊湊型兩廂車里不算讓人慾罷不能,但是在改裝廠手裡,一切都有可能。
近日,JMS基於2020款高爾夫8推出了自己的改裝作品,想必JMS的初衷也是想為這輛改裝界頗受歡迎的車注入更多的運動與活力,那下面就看看究竟有哪些變化吧。
再看後面,定製的擴散器首先會讓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會使人想起上一代高爾夫GITTCR,整體雖然沒有顯得特別誇張,但是基本能滿足你對運動外觀的要求。雙邊單出的橢圓形排氣跟奧迪RS3如出一轍,小北覺得很不錯呦,大家覺得呢,歡迎在評論區積極發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⑧ 2020款的高爾夫280TSI自舒提車作業,外觀實拍
2020年不是一個平凡的年 全國上下的共同戰「疫」,多多少少改變了我們原有的生活軌跡 一個超長的假期讓身為教師的媳婦兒萌生了買車的想法,多多少少也是出乎了我的意料 用她的話說,她開小車,我開大車,然後從年前碎碎念一直到現在 原本我也給她「洗腦」了,算是非常成功——買啥新車啊,買個二手車好了,喏,smart,兩門版,車小、又好停車,二手價格也便宜,說起來還是梅賽德斯賓士品牌旗下的,好歹跟賓士掛鉤了… 結果4月初帶她去本地賓士經銷商看車的時候,一來進店沒人接待(難道我們一家人帶著病毒?)二來主動找個銷售之後才得知,smart已經徹底停售停產了 哦豁,關鍵的這一茬我倒是忘記了,原來在19年12月的時候就有這樣的消息放出來了,新車變成了吉利與戴姆勒合作開發的電動版車型,預計要到2022年才會投放市場。 還好,我有plan B,當時除了推薦媳婦兒看二手smart外,還給她順帶「洗腦」了高爾夫7.5代,也是小車,還是大眾的親兒子,而且,最關鍵的是高爾夫8代要出來了!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7.5改款的配置相當豐富,價格也差不多快到底了。從賓士4S出來,我倆也沒啥說的,直奔一汽大眾了。 結果,上午看車、試車,談價,下午交定金簽合同。。感覺一切都太快了。我不符合我天蠍座的風格啊。尤其還是這么一大筆的開銷,怎麼說買就買了?! 哎,歸根結底,還是花里胡哨的東西太多了——汽車之家的雲車展補貼、一汽大眾的超值雙保套餐、過節店裡的活動等等等。。最關鍵還是媳婦兒被高爾夫迷住了。。
4S銷售給拍的提車照片,說實話,拍的不咋滴,在這個特殊時期提車,口罩還是得戴著 小白素車的樣子還是挺不錯的,除了眼神無光那~~此時的後視鏡還是白色滴
有了合格證之後,其實就可以在12123的App上開始著手准備起自編自選牌照了。 車輛識別代號(車架號),合格證編號,個人身份信息、以及手機號就可以申請自編了。然後等待銷售上牌之前,把二維碼發給她們即可
第一次在2樓倉庫看到小白的時候,22公里,邊上有另外一輛倍耐力P7的高爾夫,但是沒的選,只能是這輛了
首屆2020中國春季雲車展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主辦,汽車之家承辦,讓你足不出戶,漫步雲端看車展!還有億元福利等你來拿,更多雲車展亮點搶先看,觀看直播更有3輪有獎互動等你來搶iPad!
無論是PC端還是App端,位置相當醒目,而且入口超級多,不怕你「迷路」,對於要購車的小夥伴們,可以點擊進去看看哦,除了購車,還有現金紅包、返現紅包、以及價值2199的黃金會員贈送,甚至還有各種抽獎。
這個是App端的界面,位置也是十分醒目的,在推薦旁,向左滑一下就ok了
可以VR在線看車
幸運大轉盤、購車優惠,500元購車禮金,甚至是5萬元優惠限時秒殺
選擇自己心儀的(想買的車型),填寫相關信息後,到店談價砍價,提車後再回來點立即提現就行了
2020中國春季雲車展,在線VR看車,右側的品牌館基本涵蓋了所有品牌。除了新車,還有二手車等等
選擇品牌,接著頁面就會跳轉過去啦
進入一汽大眾的品牌館,媳婦兒的目標很明確,就是高爾夫。可以換顏色、看VR內飾 黃色的可以換車系,比如速騰、邁騰、探歌等等
選擇自己想要購買的車型,然後填好姓名電話,會有經銷商的銷售主動聯系你約看車、試車等。
正常下單成功後,即有銷售人員會聯系你。再之後就是咱正常的線下4S看車、試車、買車的一個過程,成交購車後,最後記得去網頁端或APP端的訂單里,上傳購車憑證,可以直接領取200元補貼和2199的會員的。 發票以及購車信息頁、加蓋公章頁記得拍全。我也是提車後讓銷售補拍了購車合同,還好他們都有留存。
前面也說道,媳婦兒本來是想買smart的,所以我也特意帶她去4S店看來著,就是想先讓她試駕以後,對整體的駕乘的舒適感到不滿意,這樣就可以勸她瞄準別的車了。。別說,這停產停售也算是幫忙了。 而在買車之前給她種草高爾夫,一看賓士店裡沒車,直奔一汽大眾了。原本是考慮200TSI的,但是後來仔細看了下配置,所有的東西都滿意,唯獨後懸是扭力梁這點。既然要買高爾夫,以後自己肯定也會開上幾把,我可是想可勁的造啊,整個小板車給我,多少有點不願意。後來跟銷售聊了一下,200自舒落地13.5,280自舒貴了1萬多,倒也可以接受。 而原本是想買1.4T低功率的,即230TSI的,結果,20款這么一改款,直接取消了1.6L和230的排量,只剩200和280TSI,想了下,價格差不多,馬力又上來了,配置什麼的以後可以改,唯獨動力改不了,就是280TSI了。 接下來嘛,就跟大家一樣,自動舒適,豪華,RLINE,旗艦,糾結哪個好。自舒15.32,豪華16.52(+1.2),RL 16.92(+1.6),旗艦18.02(不用考慮,18萬,我瘋了吧)相比之下,媳婦兒其實也更喜歡RL,畢竟這運動外觀套件及輪圈樣式顏值還是相當高的。但是改款後的20款高爾夫,自舒其實也升級了17寸的輪轂,翻標倒影也是標配,後視鏡自動折疊、下翻也都有了,什麼定速巡航啊,8寸的275C中控車機啊,該有的基本都有了。 豪華貴了1萬2,還要再加3.5K出廠選裝的液晶儀表,加上稅保險什麼的,比起舒適起碼貴了1.55萬。多出來的無鑰匙進入、啟動,主駕電動+記憶,前排座椅加熱什麼的,就液晶儀表、無鑰匙進入和啟動比較實用外,其他可有可無吧。RL,貴了1萬6,加3.5K的液晶儀表,如果再有舒適進入的話,又是一筆選裝費用,除了更耐看和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外,也不是必須購買的,媳婦兒雖然現在還在碎碎念為什麼不買RL,但是自舒也是可以接受的。 最後嘛,搭配汽車之家的春季雲車展+一汽大眾超值雙保套餐,果斷下定了。
現在提車也有一小段時間了,開了400多公里,半箱油下去了,基本上車都是我開的,媳婦兒學校還沒通知開學,她還是在家帶薪休息中,孩子呢,也跟著休息,不出意外,應該是9月份「直升」小學了。。 後面也就由我來談談高爾夫的整體駕駛感受什麼的吧。
最早深入接觸高爾夫,應該是16年那,剛成為版主和超駕,去了邁騰的發布會,認識了廣州的高爾夫車友會會長馬倫,後來11月去廣州的時候,馬哥全程接待,開著他的6代GTI帶著我穿梭廣州的大街小巷;後來高7出來了,他又把高6GTI恢復素車,賣了,又換了高7的GTI。。。 但是,普通的高爾夫又怎能和GTI比呢,北京的姜老師也提了GTI,都是愛車玩車之人,GTI不用多說;女子無車便是德,媳婦兒開車,只追求油耗低和體積小,所以,1.4T標配足矣,要不是1.2T的後懸是扭力梁,估計,直接就買1.2T的高爾夫了,畢竟,還能再省1萬多呢
高爾夫的外觀,說實話,以前沒覺得有多驚艷,但是自從成為狗夫車主吧,是越看越覺得好看啊,哈哈哈,明年就把大燈改了。。
唯一的遺憾,就是大燈是鹵素的,還好夜間開車不多
本來是白色的後視鏡外殼,想在TB買其他的殼子,一看價格,算了,忍忍吧,花了14元買了碳纖維的貼膜,應該是50cm*1m的,結果就用了一半,可以貼一對耳朵。。。也算是滿足了自己的「造」的要求
白黑搭配,還是可以的啊,佩服自己的手藝啊,哈哈
20款高爾夫全系標配17寸的輪圈,舒適的跑在馬路上,不知道的還以為是19款豪華呢
225/45R17,看著車友群里之前的油耗記錄,想了一下自己的油耗表現,嗯,安慰自己,油耗比他們高是因為輪胎變寬變大了。。是的,絕對是這樣的。所以我只能開4.幾,5.幾的油耗
這輪轂還是挺好看的呀,以後有機會再弄個RL的吧,不像大燈,是必須改的
側面看高爾夫,以前開慣了轎車和SUV,真覺得高爾夫小巧又好開
還沒時間把後面的字母都扣掉,我想全部扣了,媳婦兒沒肯。。
黑色的鯊魚鰭天線,本來想自己買個裝飾件,結果省了。哈哈
這前排的門吧,我確實沒想到會是這樣的造型,A柱那,L了一下。委實奇怪。。不過看多了以後,也能接受了。 另外也順帶說下,除了最下面的硬塑材質外,上面手能碰觸到的,基本都是軟性皮質材料
門開了,這黑色地方是不是能架個杯子?
好奇怪的設計,哈哈
右耳支持倒車後視鏡下翻,所以基本上一直放在R上面了。但是也不能太往下,媳婦兒不習慣,看不見右邊的車了
四門玻璃一鍵升降
還有這個,也是略有遺憾的,4月份提的車,是19年11月出廠的車輛。主要還是受疫情影響,這批11月中旬和12月的車輛一起從佛山運到上海後,碰上了封城鎖路,楞是在3月中旬才被運回常州。而想要今年產的高爾夫,沒有。。。本來想要一個12月份出廠的高爾夫吧,銷售來一句,這個車架號尾號666,就這個吧?!
不會發光的迎賓踏板
後門,比想像中扎實和厚實,孩子關門還挺費力
280TSI的小心臟,開慣了2.0T的車子,突然換上1.4T的開,覺得這個動力還是滿意的。 但是這啟停用的電瓶,似乎看了下論壇的,都說簡配了,現在的是59Ah的了,足足少了10Ah。
大眾的內飾就是那麼的大眾,與我而言,沒有任何驚喜,唯一值得表揚的就是,沒有因為是標配(或者說低配)車型,內飾偷工減料什麼的,整個能摸到的中控台都是軟性皮質,而且也沒有大家說的異響通病。
275C,8寸大屏,滿意,換上液晶儀表直接可以地圖投影,方便
多功能真皮方向盤,手感棒棒噠,轉向輕盈不費力,方向盤回正也迅速不拖沓。由於標配的定速巡航功能,沒有車輛輔助功能,所以方向盤左側按鍵里有個是裝飾的- -!
汽車之家兌換的防撞門貼,一直糾結著要不要貼。 內心的潛台詞:我特么保護旁邊車輛的車門車漆了,可這有什麼用;那我自己車門的又有誰來在意?又有誰保護。。
整個按鍵只有發動機啟停,好少
不是喜歡網上那種簡易的自帶光感的開關,所以換的原廠自動大燈開關,100。飛線接BCM16介面和開關後面的2號介面。 全程自己動手更換,就是那個引擎蓋把手拆卸弄了我半天,網上的圖片大多講的不是夠清楚,那個插銷不知道怎麼弄出來,後來遠程視頻請教了大神,最後終於搞定。
很多人說方向盤上沒有靜音鍵,我也覺得特麻煩,也試了一下,在想靜音的時候,按下中控屏上的開關,可以立馬靜音,而長按才是關閉
手動空調,用慣了自動空調,依然覺得手動也不錯,為啥,因為自動不是隨我心動,很多時候還是要自己旋轉調節風量的。所以手動就手動吧
CNL(取消)右下方的那個車輛輔助按鍵是裝飾,按了以後儀表會提示沒有該功能。哈哈
語音喚醒這個用的不多,我想去XXXX,然而機器每次識別的字都是錯別字,與其這樣,我還不如通過App直接把目的地發送給車機呢。
海康威視F1 Pro行車記錄儀,超級小巧的又實用的一個記錄儀,盒子里是3米還是多長的線來著,自己找了一根10cm左右的mirco USB介面的線,直插頂棚USB供電,完美。配合海康慧眼App,實時看錄像或者下載緊急視頻舉報違章什麼的,大殺7啊~~ 之前的車子用的盯盯拍mini2還是2S,同樣也小巧,走的降壓線保險絲取電,但是盯盯拍的1080p跟海康威視的1080p完全沒法比。。F1 Pro才用了一周,已經舉報了好多違章並被採納。。之前的盯盯拍也拍違章,但是關鍵時刻牌照看不清(靜態可以,超過一定速度會模糊),很多就是因為模糊沒被採納。。 所以嘛,海康威視專做視頻監控的,行車記錄儀依然可以放心信得過。
10cm的數據線,美觀不佔用地方,賊方便。。本來想用白色的線,媳婦兒非要黑色的。
標配的也自帶雨感了,所以改原廠自動大燈開關還是挺方便的,刷個隱藏還能激活離回家功能。哈哈
這個就是海康威視F1 Pro行車記錄儀的拍照按鈕,按了以後,會拍照+錄制前後12s的視頻。
後排也有出風口,這個表揚一下,尤其還有2個USB供電介面。 新車嘛,配個空氣凈化器是必須的。。
前排座椅在我的坐姿標准下,後排富餘空間還過的去。。當然,我也不指望他能有邁騰那樣誇張的空間表現,畢竟,我們是買的小車,夠用就ok
另外就是高爾夫的天窗,仔細對比了一下,發現這個尺寸比轎車的還大。。
而且銷售還跟我吹噓說道,下雨天也可以這樣翹起狀態,雨是不會落進車內的。。
後備箱空間,略顯局促了啊,尤其是媳婦兒放了一個收納箱之後,感覺放不了什麼大物件了。。下次試試行李箱
其實最早在16年7月邁騰B8上市的時候,就看到了邁騰B8的全液晶儀表,「驚為天人」,覺得非常炫酷!再後來接觸BBA車型,都是全液晶儀表,看起來就是一個爽字!而邁騰B7受限PQ平台,無法用MQB平台下的液晶儀表,略感遺憾,所以,這回買高爾夫,無論如何都要換上一換。 車輛配置表裡,自舒在液晶儀表那有個圈,可以選裝。但是實際上是只有豪華和RL版本才會出廠選裝,自舒不給。。無奈,只有自己搞定了。
TB上也看過,副廠的液晶儀表2800,各種功能賊多,花里胡哨,在原機械儀表的拆裝基礎上改裝,手機投屏都可以。。 但是還是原廠件讓人放心吧,於是花了4K買了原廠液晶儀表,791B,特意查了下,配合275C的車機是可以實現地圖投影和縮放的。 然後再刷個320的表盤和R標,喜滋滋,配合10色的氛圍燈,一天換個顏色。
地圖投影後,按ok鍵,可以讓導航界面更大。爽啊。 行駛數據也顯示的比較豐富,但是左右兩側可以看到平均油耗及續航里程,所以中間具體顯示什麼,看心情。
按方向盤右側的VIEW鍵,可以切換儀表盤視圖,圖1是最常用的;圖2是傳統的擋位和車速;圖3是經濟,不知道右側的小車子是干嗎的;圖4是導航,右側是方向,左側是海拔嗎?
20款高爾夫車機屏升級為8英寸的275C,支持手機熱點互聯,下載App還可以給車機導航進行數據升級更新,連接手機熱點後,原廠導航可以顯示實時交通、天氣等
車輛-設置,可以設置這些具體的
換了原廠自動大燈開關的好處,激活離回家功能,同時為了省電電瓶的電,5s足矣
十色氛圍燈,聊勝於
拍照的時候,電台圖標沒有。最近重新長按保存後,電台的圖標又自動上去了,好奇怪
車機自動連接手機熱點,而下面的HIKVSION的,則是海康威視行車記錄儀的WIFI,手機連接即可
聯網後,頂部會有WIFI的實線標,可以顯示交通數據、限行數據等
CarPlay也是必備的,非得說缺點,就是這個USB介面我更偏向放在下方。當然,我也在網上搜了一下,好像原裝位的USB和AUX介面也有的買,200左右。就是不知道275C背後的主機有沒有富餘的介面,哪位改過的大神指導一下?
媳婦兒手機的iOS系統是最新的,左下角不像我這樣是個圓點,換成了八個麻點狀。。哈哈
能支持的第三方App也越來越多啦
連上CarPlay後,不管有沒有開啟手機導航,液晶儀表上的導航地圖都不會再顯示了。。顯示也有其他導航激活了。
為了慶祝一汽-大眾2000萬輛車下線(奧迪etron),一汽大眾搞的活動,可以跟汽車之家春季雲車展同時享受,A級車1299,B級車是2199吧,享受5年5次基礎保養(含首保),質保也從3年或10萬公里升級為5年或15萬公里質保,相當於延保和保養都有了,1300還是挺值當的。。 同時也問了銷售,說是送的4次保養(除首保)用的都是全合成機油;but,銷售的嘴騙人的鬼,至於一年之後二保到底用什麼機油誰也不知道。。雖然協議上寫了5W40或0W20的機油,但是這5W40就是全合成的了么?有沒有哪位告知確認下。
買的電子券在4S提車核銷後,提車的時候會簽這樣一份協議,車架號都會寫上去
根據細則10,所以我把這3張紙都復印了一份放手套箱里了。 而且現在也沒有首保憑證了,說是都是電子化了,到公里數或到點了直接去首保即可。
主要是看4(2)和注意事項(1)吧,延保的前提是必須到4S進行定期保養,不過5年5次保養,都送足了,我也不會去外面保養,不是么~
第一次到家是49公里,這是快到家的公里數,油耗是5.3 黑白屏的機械儀表盤,沒有亮點。。第一箱油加了95#260,滿了。目前已行駛400多公里,還剩3格不到
到小區後,第一件事,就是拆拆拆。。。 新車拆成這樣,你心痛不?為了全液晶儀表,同時為了省400的工時費,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建議沒有強大的動手能力的朋友,慎重!或者就花個幾百找個專業施工店。
這275C車機我拆了半天,不知道這玩意兒要卡進去才能拉出來。。。 這儀表盤和光纖線的連接,著實讓我對大眾的拆裝理解更上一層樓啊
嘖嘖,拆下來的部件只能往後座扔,不然就要扔小區路面了。。
全程自己動手拆裝,網上租的5054線,靠大神遠程在線匹配指導。。
買的原廠件液晶儀表,求一個心安,發貨地,佛山。。 嗯,讓我想起來工廠也在佛山。。
黑灰色的面框+液晶儀表,絕配。。然後自己買了個TPU的貼膜在屏幕表面貼上,保護堪稱完美
這儀表盤的生產日期比車還新!!
第一次接好這光纖我就把機器裝上去了,結果匹配的時候報錯,原來把後面2個線弄反了,又拔出來反了一下
自己倒騰貼膜,假裝碳纖維耳朵。。看了下,原裝的好像1K+,TB上小貴的是3,400的。。還是這14塊錢自己搞吧
200公里左右的,5.3,以為很低了,結果還能冒出來4.X的油耗,著實震驚了!
上周去西太湖路上開出來的4.5的油
車牌是P的,實際是298,常州的狗夫車友看到了路上可以滴滴一下,近期還是本人在開。等媳婦兒開學復工了,估計就要給她開了。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有什麼疑問也可以咨詢我。 下次再跟大傢具體談談這個偽鋼炮開起來怎麼樣哈~具體說說駕駛感受。至於為什麼不說是小鋼炮,個人覺得只有GTI才配那~